《工程训练Ⅰ》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工程技能训练》教学大纲(A类)

《工程技能训练》教学大纲(A类)

《工程技能训练》教学大纲(A类)适用专业:本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教学周数:4周课程负责教研室:工程训练中心基础训练部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1、实习(实训)性质:《工程技能训练》(A类)课程是本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2、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⑴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测绘》。

⑵后续课程:《机械基础》、《电工电子》、《电气控制及PLC》、《机械工程材料》、《材料成型理论及工艺》、《制造业技术经济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热处理》、《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机械设备安装》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二、工程技能训练目的1、熟悉工业产品制造的工艺过程;了解金属材料的常用加工方法和所用的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工、夹、量具的使用和安全操作技术;了解制造过程的工艺知识,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对主要工种达到能独立加工较复杂零件的实践能力。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工程材料,毛坯种类、选用和成形方法,零件的加工基本工艺和工序知识。

了解电子气动技术基本知识,对控制系统产生感性认识,获得动手能力以及初步的操作技能训练,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建立感性认识和工程基础。

4、通过本课程的应会实践,使学生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劳动观念、质量与经济观念、理论联系实际、遵章守纪等。

5、通过本课程的工程训练,使学生获得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工程意识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并具有独立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以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工程技能训练内容和要求1、实习概况⑴理解实习的目的、性质、要求和任务;⑵熟悉实习安全总则;⑶了解机械制造发展概况。

2、车削加工⑴基本知识①掌握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了解车床、车刀、量具和主要附件的结构与使用方法;②掌握车削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工一般轴类零件,了解轴类零件的加工特点;③熟悉并严格遵守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A》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概况2.教学日历3.授课教师信息一览表4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论及安全教育教学要求1、了解工程训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特点;2、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概念;3、了解各工种的训练内容、基本要求及该课程成绩评定方法;4、了解工程训练过程中的着装要求和纪律要求;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6、各班级领取课表、胸卡及材料消耗表等。

教学重点1、工程训练的目的、性质和特点;各工种的教学内容;课程成绩评定方法;2、工程训练过程中的着装要求和纪律要求,安全教育。

教学难点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程训练的重要性;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工程训练中安全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铸造教学要求----基本知识1、熟悉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2、了解型(芯)砂的组成及应用。

3、掌握常见砂型结构及典型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4、了解常用的造型方法,熟悉手工造型(整模、分模、活块、挖砂、三箱)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5、了解金属熔炼、浇注、落砂和清理的工艺过程及注意事项。

6、熟悉常见的铸造缺陷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7、熟悉简单零件的铸造工艺图的绘制方法,掌握铸造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8、了解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铝合金压力铸造、消失模铸造)的设备、工艺过程及应用。

9、了解铸造生产安全技术、环境保护。

10、能对铸件进行简单的经济分析。

教学要求----基本技能1、能正确使用手工造型工具。

2、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活块、挖砂)的操作技能。

3、能绘制简单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4、了解铝合金浇注充型过程。

5、了解压力铸造、消失模操作步骤及工艺过程。

6、能对简单铸件进行初步的工艺分析。

教学重点铸造的定义,特点及应用;砂型结构;典型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手工造型的方法;常见的铸造缺陷。

教学难点铸造工艺图的绘制;设计及开挖浇注系统;常见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锻压教学要求----基本知识1、熟悉锻压生产常见生产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环境学院教学大纲2015-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学院教学大纲2015-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学院教学大纲目录理科大类平台课程《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6)《普通物理B:热学》教学大纲 (7)《普通物理B:光学》教学大纲 (10)《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12)学科公共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16)《环境学》教学大纲 (20)《生态学导论》教学大纲 (23)《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26)《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8)《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30)《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2)《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34)《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6)《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38)《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41)《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42)《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45)《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47)《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49)《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51)《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大纲 (5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57)《环境伦理学》教学大纲 (59)《环境与社会》教学大纲 (61)《生态与社会》教学大纲 (62)《创新与创业训练1》教学大纲 (63)《创新与创业训练2》教学大纲 (64)《职业规划讲堂》教学大纲 (65)《地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68)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理学》教学大纲 (70)《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76)《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80)《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83)《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85)《环境管理学》教学大纲 (87)《环境风险分析与管理》教学大纲 (94)《区域环境规划》教学大纲 (97)《环境科学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100)《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104)《环境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110)《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112)《环境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115)《室内环境学》教学大纲 (117)《室内环境学实验》教学大纲 (119)《绿色化学》教学大纲 (121)《痕量污染物分析》教学大纲 (124)《环境统计学》教学大纲 (125)《环境统计学实践》教学大纲 (128)《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130)《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134)《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136)《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大纲 (139)《环境政策与分析》教学大纲 (141)《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 (142)《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 (145)《环境灾害学》教学大纲 (148)《环境法规》教学大纲 (151)《环境教育》教学大纲 (153)《专业外语》课程教学大纲 (156)环境工程专业《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158)《水力学》教学大纲 (160)《工程力学Ⅰ》教学大纲 (164)《环境监测》教学大纲 (165)《测量学》教学大纲 (168)《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172)《水质工程学Ⅰ》教学大纲 (174)《排水管网》教学大纲 (176)《水工艺设备与控制》教学大纲 (179)《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184)《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学大纲 (187)《水质工程学Ⅱ》教学大纲 (190)《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194)《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197)《工程制图实践》教学大纲 (201)《水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203)《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205)《工程设计ACAD》教学大纲 (207)《工程设计ACAD上机实践》教学大纲 (210)《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教学大纲 (212)《电工学》教学大纲 (215)《水工程结构》教学大纲 (217)《水质工程学Ⅰ设计》教学大纲 (221)《工程力学Ⅱ》教学大纲 (22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大纲 (224)《排水管网设计》教学大纲 (227)《水泵与水泵站》教学大纲 (229)《水泵站设计》教学大纲 (23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教学大纲 (23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235)《固体废物处理设计》教学大纲 (237)《环境电化学》教学大纲 (238)《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241)《水处理实验技术》教学大纲 (243)《水质工程学Ⅱ设计》教学大纲 (245)《水质工程学Ⅱ实验》教学大纲 (247)《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25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大纲 (253)《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256)《环境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教学大纲 (258)《施工组织设计》教学大纲 (261)《环境工程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262)《专业外语》教学大纲 (264)生态学专业《动物学》教学大纲 (268)《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270)《植物学》教学大纲 (272)《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277)《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279)《种群与群落生态学》教学大纲 (281)《种群与群落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285)《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 (287)《进化生态学》教学大纲 (290)《生态毒理学》教学大纲 (293)《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297)《生态监测与评价》教学大纲 (299)《生态监测与评价实验》教学大纲 (302)《环境生态工程》教学大纲 (304)《环境生态工程设计》教学大纲 (306)《生态学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308)《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312)《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 (313)《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316)《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 (318)《生物统计学上机实践》教学大纲 (320)《土壤学》教学大纲 (322)《土壤学实验》教学大纲 (324)《动物生理生态学》教学大纲 (326)《动物生理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328)《植物生理生态学》教学大纲 (330)《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332)《遗传学》教学大纲 (334)《分子生态学》教学大纲 (336)《分子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339)《生物信息学》教学大纲 (341)《行为生态学》教学大纲 (343)《保护生物学》教学大纲 (346)《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348)《全球生态学》教学大纲 (351)《生态经济学》教学大纲 (353)《湿地生态学》教学大纲 (355)《产业生态学》教学大纲 (358)《生态规划》教学大纲 (361)《污染物评定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 (362)《污染物评定方法与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365)《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 (366)《环境生态工程实习》教学大纲 (368)《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大类平台课课程编码:1151752015300课程英文名: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 预修课程:无总学时数:54 建议修读学期:1一、课程性质、目标与要求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科大类平台课,共3学分,54学时,于第一学期开设。

《工程力学(A)Ⅰ》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A)Ⅰ》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A)Ⅰ》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蒋永莉编写日期:2012年11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30L656Q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主干课3.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4.先修课程:物理Ⅰ5.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工程力学(A)Ⅰ》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主干课,包括静力学及材料力学。

本课程揭示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合成,力系平衡规律,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为构件提供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后续专业课及今后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的分析、计算、思考、判断、自学及理论联系实际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初步具备综合应用所学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力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并在学习中培养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四、课程教学安排(一)课堂教学及要求课堂讲授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因此要求主讲教师应认真备课,不断提高书写教案基本功,教案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学步骤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科学性、教育性和探索性。

讲授中应尽量做到:(1)脱稿讲授;(2)注重启发性,讲求逻辑性;(3) 教学用语清晰生动,有吸引力,教态自然、大方;(4)板书布局合理,能体现教学内容重点及逻辑联系,字体工整、美观。

要求:基本概念讲的透彻,内容前后融会贯通。

注意:结合典型工程实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可利用多媒体及训练型CAI课件、工程录相片(如构件承载能力,力学发展史)等辅助教学。

通过课堂讲授、作业、实验等教学环节,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4周类)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1)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与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程,也是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基本知识的基础课程。

(2)工程训练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应进行独立操作,在训练过程中有机地将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知识和基本工艺实践结合起来,同时重视学生工艺实践技能的提高。

2.教学目的(1)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能力。

(3)在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以及遵守安全技术操作、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二、教学内容(一)工程训练概论课(2学时)1.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机械制造过程,工程训练的内容和安排;2.工程训练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3.工程训练的主要规章制度;4.工程训练安全教育。

(二)基本制造技术训练(2.5周)1.铸造训练2.塑性加工训练3.焊接训练4.碳钢的热处理及性能分析训练5.车工训练6.铣工训练7.刨工训练8.磨工训练9.钳工训练10.检测训练(三)先进制造技术训练(1.5周)1.数控车训练2.数控铣训练3.数控线切割训练4.特种加工训练三、教学基本要求(一)基本制造技术训练1.铸造训练(1)基本知识①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了解型砂、芯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及其组成。

③了解铸型(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模样和铸件间的差别。

④了解型芯的作用、结构及制造方法。

⑤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特点、应用。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工程训练(Ⅰ)课程学时:40学分:1开课专业: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强化开课学期:4、6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本课程应以实践教学为主。

学生通过实习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在劳动观点、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由11个实训项目组成。

㈠.普通车削(8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普通车削基本概念。

了解车床的型号,卧式车床的组成、运动、传动系统及用途。

(2)了解常用量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了解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1)介绍普通车削基本概念,包括普通车床型号、规格、部件及附件的名称和作用、传动系统、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示范、讲解刀具的安装,工件的装夹以及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3)演示、讲解外圆柱面、端面、圆锥面等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按图纸要求车削工件,正确对刀,自动走刀,教师实时指导;㈡.铣削(2学时)1、教学要求:(1)认识螺旋槽的铣削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基本构造。

(2)了解铣刀的种类及其安装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使用方法,X6130卧式万能铣床和X5030立式铣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铣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

(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1)介绍铣削基本概念,包括铣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2)介绍分度头的使用方法;(3)演示、讲解多边形的铣削方法及工艺要求;螺旋线的加工方法(4)讲解、演示立式铣床的加工方法及其应用㈢.刨削(1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刨刀的基本类型及用途;插削、拉削、推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拉刀的基本组成部分。

工程训练方案设计要点有哪些

工程训练方案设计要点有哪些

工程训练方案设计要点有哪些一、综述工程训练是指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知识、技能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学习与培养过程。

通过工程训练,学员可以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素质,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而工程训练方案的设计则是工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工程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二、工程训练方案的设计要点1. 目标明确。

工程训练方案的设计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包括知识领域、能力要求、技能要求和工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目标的明确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有助于确保工程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课程内容。

工程训练方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课程内容应当涵盖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实践操作等方面,符合实际需求,并能够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使其能够全面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操作。

工程训练方案的设计要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设计实践环节时需要结合专业特点,确保实践环节的真实性,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4. 师资力量。

工程训练方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包括教师、辅导员、实验技术人员等。

师资力量是工程训练的重要保障,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指导学员进行实践操作,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5. 教学手段。

工程训练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6. 评估机制。

工程训练方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包括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评估机制是保障工程训练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确保对学员的综合评价和反馈。

7. 资源保障。

工程训练方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资源保障的问题,包括教学场地、实验设备、教学资料等方面的问题。

《基础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基础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基础工程训练》教学大纲(Basic Engineering Training)课程代码:36460019学分:2学时:80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物理、化学适用专业:金山英才班等专业教材:(1)《机械制造基础工程训练》,曾艳明、刘会霞,江苏大学出版社,2014.1 (2)《电工电子实训技术教程》,李凤祥,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12开课学院:基础工程训练中心课程网站:/一、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机械制造以及电工电子的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工程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技术必修课。

2.课程目标(1)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熟悉材料成形、零件加工的常用设备及加工方法,能正确使用加工设备和工、夹、量具。

(2)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分析加工工艺和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能力。

(3)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相关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制作简单电子产品。

(4)培养学生安全、责任、团队、质量、成本、环保、创新等工程意识。

(5)了解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第1部分工程训练导论和安全教育1.教学内容(1)了解机械制造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了解工程伦理和工程文化知识。

(3)熟悉基础工程训练的内容、目的和要求。

(4)熟悉安全、文明生产的意义,掌握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5)参观基础工程训练中心的各个实训区域。

2.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熟悉基础工程训练的目标要求和要求。

(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树立文明生产的工程意识。

第2部分普通车削加工1.教学内容(1)了解车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熟悉普通车床的型号、性能、各部分名称、功用及调整方法。

工程训练方案怎么写

工程训练方案怎么写

工程训练方案怎么写一、项目背景工程训练是指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操作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我校工程训练课程已经成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具体为期5周,主要侧重于实计算机、机械、建筑等方面的工程项目。

二、训练目标1.了解工程项目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2.熟悉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标准;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训练内容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现场实践操作、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并且能够与社会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

四、训练安排1.前期准备:学生将根据学院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在实践课程开始之前生成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包括项目的具体内容、实践操作流程、学习和训练要点等;2.实践操作:学生在学院和企业实际进行工程项目的操作实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掌握技能;3.理论学习:学生重点学习相关的工程标准、法规和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4.案例分析:学生通过分析实际工程项目的案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5.总结与反馈:学生根据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做出总结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程评价基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总结反馈,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价。

主要包括实践操作评价、学习知识考核、案例分析评价等环节,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训练成果与水平。

六、师资力量课程师资力量主要为工程相关专业的教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以期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技能。

七、总结反思工程训练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学生能够在工程课程中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

通过以上的工程训练方案的内容与安排,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A》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概况2.教学日历3.授课教师信息一览表4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论及安全教育教学要求1、了解工程训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特点;2、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概念;3、了解各工种的训练内容、基本要求及该课程成绩评定方法;4、了解工程训练过程中的着装要求和纪律要求;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6、各班级领取课表、胸卡及材料消耗表等。

教学重点1、工程训练的目的、性质和特点;各工种的教学内容;课程成绩评定方法;2、工程训练过程中的着装要求和纪律要求,安全教育。

教学难点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程训练的重要性;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工程训练中安全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铸造教学要求----基本知识1、熟悉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2、了解型(芯)砂的组成及应用。

3、掌握常见砂型结构及典型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4、了解常用的造型方法,熟悉手工造型(整模、分模、活块、挖砂、三箱)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5、了解金属熔炼、浇注、落砂和清理的工艺过程及注意事项。

6、熟悉常见的铸造缺陷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7、熟悉简单零件的铸造工艺图的绘制方法,掌握铸造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8、了解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铝合金压力铸造、消失模铸造)的设备、工艺过程及应用。

9、了解铸造生产安全技术、环境保护。

10、能对铸件进行简单的经济分析。

教学要求----基本技能1、能正确使用手工造型工具。

2、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活块、挖砂)的操作技能。

3、能绘制简单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4、了解铝合金浇注充型过程。

5、了解压力铸造、消失模操作步骤及工艺过程。

6、能对简单铸件进行初步的工艺分析。

教学重点铸造的定义,特点及应用;砂型结构;典型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手工造型的方法;常见的铸造缺陷。

教学难点铸造工艺图的绘制;设计及开挖浇注系统;常见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锻压教学要求----基本知识1、熟悉锻压生产常见生产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Ⅱ》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训练Ⅱ课程代号:1535105* 总学时数:120学时学分数:5适用专业:近机类、电类各专业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工程训练Ⅱ》是针对近机类、电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是一门以制造技术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实际生产,相识工艺及其发展历程,学习技能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

也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必不行少的先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增加实践实力,培育创新精神,拓宽工程学问,提高综合素养,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实践基础。

学生通过工程训练要求达到如下目标:1、了解机电工程基本学问,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常用的机电设备及工艺过程,初步形成正确运用通用设备和专用工具的实力及工艺分析实力。

2、了解数字化制造的基本概念,驾驭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方法,能够进行简洁编程;了解特种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体验计算机帮助设计和制造全过程。

3、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形成市场、技术、产品、销售、成本、效益、环保、平安等工程意识。

并具有严谨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劳动意识、群体意识等。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或《工程制图基础》),《电工技术》(或《电子技术》)等课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工程训练导学工程训练导学支配在第一次课,内容主要包含:工程训练概述、平安教化和熟悉训练场地等。

工程训练导学要点1、工程训练概述:工程素养的内涵;工程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明确工程训练的重要性及和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

2、平安教化:分析工程训练的特点,重点强调劳动平安和劳动爱惜的重要性、历史教训,解读工程训练有关管理规定,如:训练纪律、平安规则、考核方法等。

3、熟悉场地:参观训练场地,熟悉各训练项目所在的位置,让学生对工程训练场地有个整体的印象。

(二)热加工训练1、铸造训练基本学问(1)了解铸造生产过程、特点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训练Ⅰ》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编号:*
. 课程体系类别:公共基础课
. 学时学分:周(合计学时)学分
.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等
后续课程:《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学》、《现代加工技术》等
.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
二、课程目标
《工程训练Ⅰ》是针对机械类各专业本科生的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是一门以制造技术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实际生产,认识工艺及其发展历程,学习技能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拓宽工程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实践基础。

学生通过工程训练要求达到如下目标:
课程目标. 了解机械工程基本知识,常用的机电设备及工艺过程,初步形成正确使用通用设备和专用工具的能力及工艺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 了解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编程;了解特种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体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全过程。

课程目标. 通过系统的工程技术学习和工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质量、安全、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具有严谨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劳动意识、群体意识等。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 实践训练
() 通过指导教师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独立操作,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动手操作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

() 工程训练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独立实践,教师不断巡视指导,适时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工程训练过程采用积木方式,通过不同训练工种组合,完成阶段教学任务。

() 教学手段多样,采用电子教案, 课件,多媒体教学等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 训练安全第一,对某些工种中高难度的操作技术,由指导老师进行演示性的操作。

. 作业与训练报告
围绕各训练工种,除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外,训练工种结束,还要求学生写出训练报告。

五、课程考核方法
检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度。

工程训练考核成绩由训练各训练项目成绩按该训练项目所占总学时的权重进行加权评定:满分分。

CE n n R R N
n R N n
R N n R ∑-+++=
∑ (2211)
注:Σ工程训练总成绩,工程训练课程总学时,n n n n ...21、分别对应训练项目学时数,、… 分别对应训练项目的考核成绩,CE R ∑各训练项目“操行考核”总和。

各训练项目成绩由“技能考核”、“应知考核”和“操行考核”三个部分构成。

各项指标权重如下:
技能考核(操作技能) 应知考核(训练报告或作业) 操行考核(违规扣分)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以及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之和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100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及示例如下表。

字母、、、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电工电子、现代加工、车工、钳工训练的目标分值,、、和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电工电子、现代加工、车工、钳工训练实际平均得分。

和分别代表刨铣、铸造、焊接三个项目中所选的两项实际平均得分
推荐教材:
. 陈渝,朱建渠.工程技能训练教程(第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曾建堂.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下册)工程实践指导(第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主要参考书:
. 张学政,李家枢. 金属工艺学训练教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卫平. 电子工艺基础[].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