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合集下载

古汉语基础知识

古汉语基础知识

古汉语基础知识一、文言字形(一)古今字上古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一字往往兼有几个义项,等到后来又造出了新字,原字的意义就有所改变。

这样,我们把较早的字叫做“古字”,把较后的字叫做“今字”。

常见的古今字列举:①女—汝②反—返③孰—熟④奉—捧⑤见—现⑥受—授⑦暴—曝⑧知—智⑨内—纳⑩直—值。

(二)异体字异体字是音同义通而写法不同的字。

列举:①泪—涙②崖—崕(三)通假字古人使用文字,有时不用原来该用的那个字,而用另一个字替代。

这种文字使用的替代现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代替的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的通假字。

列举:①“亡”通“无”②“谬”通“穆”③“责”通“债”。

(2)叠韵通假借字和本字韵母相同的通假字。

列举:①“不”通“否”②“干”通“岸”③“还”通“旋”④“景”通“影”。

(3)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通假字。

列举:①“案”通“按”②“有”通“又”③“蚤”通“早”④“得”通“德”。

(4)形近通假借字和本字由于形近而通假。

列举:①“堕”通“隳”②“被”通“披”③“盖”通“盍”。

二、文言词语(一)实词1.单音词和复音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主要是双音词),所以不要把文言实词中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另外,还要注意古汉语中同义词(近义词)连用和偏义复词现象。

2.古今异义①词义扩大:原有意义狭小,现在使用范围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如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现为江流通用词。

②词义缩小:原有意义范围较大,现在使用范围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如“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现代汉语中“丈夫”专指“妻”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由原有表示的对象,转为另一对象。

如“币”古义指“礼物”,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走”古义为“跑”,今义是“步行”的意思。

④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如“爪牙”,古义指“勇士、武将”,现指“帮凶”一类的人。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简化字的优缺点? 有没有必要恢复繁体字?
《晋灵公不君》:“亡不越竟。”
责→债
《说文· 贝部》:“求也。” 《冯谖客孟尝君》:“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3、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
辟→避 《说文· 辟部》:“法也。”
《诗· 小雅· 雨无止》:“辟言不信。”
属→嘱
《说文· 尾部》:“连也。” 《冯谖客孟尝君》:“使人属孟尝君。”
写出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今字
免——娩 申——伸
卒——猝
直——值 尝——嚐
采——彩
顷——倾 曾——增
孙——逊
责——债
县——悬
解——懈
同源分化的古今字:
昏 要 取
①傍晚、黄昏 ②婚姻、结婚 ①人的腰部 ②重要、关键 ①战场上取左耳 ②娶亲 ①燃烧 ②文言虚词 ①食物熟 ②疑问代词 ①士兵 ②突然、一下子
婚 腰 娶 燃 熟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 “男女有昏。” 《荀子》:“量要而 带之。” 《诗· 齐风· 南山》: “取妻如之何?” 《孟子》:“若火之 始然。” 《左传· 宣公二年》: “宰夫胹熊蹯不孰。” 《赤壁之战》:“五 万兵难卒合。”
4、隶变对篆书的不同处理
年-秊;前-歬;並-并;春-萅
5、笔画差异
冰-氷;吊-弔;船-舩; 咒-呪;珎-珍;凡-凢
6、繁简字的差异:
禮-礼;曐-星;雧-集
7、封建皇帝对文字的直接干预
罪-辠;照-曌
繁简字
一个字的繁体与它的简体合称为“繁简字”。
1956年发布《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第一批简化字。 连续公布四批简化字,共计515个。 1964年编印《简化字总表》共收简化字2238个。 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调整后简化字2235个。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

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

’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

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

“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

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

”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①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城濮之战》)②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

(《案之战》)③ 于是翦其发。

(《顺民》)④ 臣错茅臣。

(《晁错传》)⑤ 张脉偾兴,外彊中干。

(《韩之战》)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

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

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二)古今字的来源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

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

古今字 通假 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古今字 通假 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五)造字假借的作用
一是弥补了象形字 无法构造的缺点 二是节省 了造字 的数量 缺点是: 仍未摆脱表意文字 的局限 汉字系统的形音义 造成了混乱
(六)用字假借
用字假借:是汉字在使
用过程中的假借情况。 原因:一是用了别字: 如:甚矣,汝之不 甚矣, 二是: 从习惯,省事:
旦日,不可不蚤 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 来谢项王。“早”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 孤不度德量力, 大义于天下。 大义于天下。“於”
(一)
古今字的形體
古字加形符 其萁;采(才采);員圓; 韋圍;取娶;昏婚;州洲; 县悬;孰熟;属嘱;反返; 改變形符 采採;說悅;赴訃;斂殮; 沒殁;振賑;張脹; 略加变形 母毋;不丕;大太;閒間; 陈阵 形体无关,通假字造成的: 形体无关 亡无;伯霸;辠罪
(二)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和通假字
1、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上古文字量少,一个字可能负担 许多词义,为了加以区别,就对 某个词义另造一个新字,于是就 形成了古今字。所以,古今又叫 区别字。例如: 上古没有“悦”这个字,表示这 个概念经常都是用“说”,但是, “说”的义项和用法很多,于是 就造后起字“悦”来表示高兴这 个概念。又如: “尝”(从旨尚声)的本义就是 表示“口味之也”,但因为“尝” 经常用来表示“何尝”、“未尝” 等概念,因此人们给“尝”加一 个意符“口”构成一个后起字 “嚐”表示“嚐滋味”的概念。 2.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 (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 掌握古书的词义; (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 要后古薄今,也不要是古非今。 3、 古今字和通假字 中学教学并不区分,古今字和通 假字,只是笼统的称为通假。大 学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才提 出这一问题。
(二)、异体字的类别:
1、造字方法不同造成的 异体字 野:(形声) 埜 (会意) 岩:(会意) 巖 (形声) 灾: (会意) 烖 (形声) 泪涙- 岳嶽- 膻羶shan絷zhi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共25页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共25页

1.2 古今字產生的原因
古今字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上古時期漢字數 量少,漢字的“兼職”現象多,後來爲了 把多種意義加以區別,就另造新字來表示 其中的某一意義。就這一義項而言,先造 字和後起字就是古今字的關係。
例如一個“辟”字就兼有பைடு நூலகம்代的避、闢、僻、嬖、 譬等字的意義:
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左傳宣公二年) (後來寫作避。)
又如上古時期“責”也表示“債”的概念, “舍”也表示“捨”的概念,後來新造 “債”“捨(今“捨”又簡化爲“舍”)” 等字,這就是古今字。“債”和“捨”只 是承擔“責”和“舍”眾多職務中的某一 兩個職務, “責”和“舍”的其他職務並 未卸掉。
古今字很多,再如:
a.大太 弟悌 閒間 說悅 孰熟 竟境 隊墜 涂 塗 赴訃 馮憑 賈價 屬囑 厭饜 縣懸 陳陣 (此組今字不見於《說文》,其中“悌、境、 墜、塗、價”屬《說文》新附字)
意符不同:敕勅 嘆歎 咏詠 睹覩 杯盃 暖 煖 瓶缾 絝袴
聲符不同:笋筍 綫線 烟煙 踪蹤 梅楳 猿 猨 确確 褲袴
意符聲符均不同:剩賸 村邨 暖煗 炮礟 俯頫 迹蹟 趟蹚
③變換構件成分的位置或寫法:
構件位置變換:够夠 棋棊 和咊 秋秌 略 畧 峰峯 群羣 胸胷
構件位置變換且改變寫法:慙慚 雜襍 花 芲 裡裏
古漢語通論(六)
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〇 概述
一個字原則上只應有一個形體,但是在漢 字發展過程中,有些字出現了兩種以上的 寫法,這些不同形體的字可以分爲三種類 型:
1.古今字 2.異體字 3.繁簡字
一 古今字
1.1 古今字的概念 所謂古今字,就是指產生時間上有先後的
一組義同形異的字,產生在前的稱爲古字, 產生在後的稱爲今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体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体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一个方块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这就给我们造成了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就必须掌握有关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一)古今字。

《墨子•公输盘》中记述:当墨子斗败了公输盘后,“公输盘不说”。

“不说”,这好像是说公输盘斗输后不说话了。

这样理解就错了。

这里的“不说”就是“不悦”,是不高兴的意思。

可是人们往往认为“悦”字是本来就有的,而只是古人在书写时经常写为“说”罢了。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须知上古是没有“悦”字的,《说文解字》中也只收了一个“说”字,没有“悦”字,其释义是:“说,释也。

”可见“说”才是本字,“悦”是个后起字。

所以“说”就是古字,“悦”就是今字。

为什么会产生古今字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古代的字少,而后世又不断地发展增多。

例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不重样的字共用了4466个,东汉《说文解字》也不过9353个字。

可是,到了1915年,中华书局编印的《中华大字典》共收字48000多个,相当于《说文解字》的5倍多。

古代的字少,一个字要代表几个意义,真可谓”一身兼多职”。

比如上古的一个“辟”字就兼有多种职责,它能代表“避”、“嬖”、“僻”、“譬”、“辟”这五个字用。

后世人为了减少字的“兼职”现象,才在“辟”字的身上加了各种表意的形符,以示意义的区别。

因此,上古的“辟”字就是古字,而后世新产生的“避”、“嬖”、“僻”、“譬”。

“辟”就是今字。

在古书中,古今字的现象很多。

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那就很难读懂古文。

以下略举几例:(1)“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庄子•胠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智慧啊。

(2)“大叔出奔共。

”(《左传•隐公元年》)——太叔跑到共那个地方去了。

(3)“夫晋何厥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那个晋国有什么餍(满足)呢?(4)“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一样,价钱也相似。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古今字的界定: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避)●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闢)●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僻)●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譬)●责——债;舍——捨;反——返●责毕收,欲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左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益——溢;州——洲;止——趾;奉——捧*古字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采——採;队——坠;其——箕;孰——熟;县——悬;然——燃*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大——太;解——懈;取——娶异体字异体字界定:指形体相异,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异体字。

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

●异体的原因:会意与形声字的差异:泪—涙;岩——巖形声字的意符不同:唇——脣;猫——貓;遍——徧;歌——謌;溪——谿●形声字的声符不同:粮——糧;裤—袴;蚓——螾;●偏旁相同,位置不同:峰-峯;鹅;群。

异体字需要注意的问题●意义相近、读音相同的汉字不是异体字。

置-寘(放置、设立、购置——放置)●意义有相同和相异之处者,不宜视为异体字。

雕-彫--凋(雕:鸟名;彫:雕琢、雕饰;凋:凋零)●有条件通用的字不宜视为异体字。

(沽——酤;亡(亡何、亡虑——无)繁简字●繁简字的界定:●指一个字有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

笔画繁多的称为繁体,笔画简少的称为简体。

繁体字和简体字合称繁简字。

●意义:学习认识繁体字,是阅读、整理古典文献典籍的需要。

●简化字的形体来源:●重新用古字,废弃后起字:从-從;网-網;云-雲;舍-捨;采-採;卷-捲。

●草书楷化:车-車;门-門;为-爲;应-應●局部代替:习-習;夺-奪;务-務;奋-奮。

古汉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二 异体字
(一)定义 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
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叫做异体字。
(二)异体字的构成方式(173页)
❖ (一)使用不同的造字方法(会意、形声) ❖ 岳——嶽 嫖——闝 泪——涙 ❖ (二)改换意义相近的义符 ❖ 灾——災 砖(磚)——塼 暖——煖 ❖ (三)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 粮——糧 蝶——蜨 鞋——鞵 ❖ (四)变换声符和义符的位置 ❖ 够——夠 峰——峯 群——羣 ❖ (以上各组,前者为正体字,后者为异体字)
❖ 1.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
❖ 2.有些简化字有古书中的根据
❖ 3.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本来在词义上是毫不 相干的,或显然有区别。仅仅因为是同音的 关系,简化时就采用了那个笔画较少的。例 如:
3.1 后/後
❖ 君主 皇后 落后
❖后 √ √
√后
❖後

3.2 适/適

迅疾
❖ 适kuò √

❖ shì
“避”——“辟” “避”在表示“躲避”义上 是一对古今字。
“莫”
❖ ①mu日落的时候。 ❖ ②mò没有什么,没有谁。 ❖ 按:①义后写作暮。即:表示“日落的时
候”,先用“莫”,后用“暮”——古今字。
思考:“今字”与“古今” 在形体上 的关系
❖ 一、要——腰 益——溢 / 禽——擒 坐——座
❖ 二、閒——間(间) / 说——悦 被——披
❖ “亡”通“无”。如:《论语·雍也》:“今也则 亡。”
❖ “沽”、“酤”,均表示买卖,是同义词,但同中 有异:“沽”的对象是所有商品,包括酒;而“酤” 的对象只能是酒。
三 繁简字
(一)什么是繁简字 繁简字是指繁体字和简化字。 从形体不同的角度说,繁简字也可以算是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六)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教学重点: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概念; 古今字形成的来源以及古今字的结构和意义关系; 异体字形体上的差异; 简体字的简化方式以及繁简字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区分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
一、定义
某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先后所使用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者为古字,后出者为 今字。
《礼记曲礼下》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郑玄注:“绥读曰妥。”
异体字
一、定义 记录同一个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有別,在任何情况下 都可互相替代的一组字。也称或体字、重文、俗字。
六国文字
二、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
• 1.造字方法不同 • 岳—嶽 泪—涙 • 2.形符不同



系项
类别
古字与今字
时间方面 历时的
本字与借字 共时的
意义方面 相关 无关
通假字是指在同一时期读音相 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问 题,通假字和本字是同时并存 的。
古今字是”历时“现象,是指 汉字历史上,由于当初字少而 用多;到后来,陆续分划出新 字(区别字)的问题。古字和 今字不是同时并存的。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大雅.既醉》 人有见宋玉者,锡车十乘。《庄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一、定义
古书中具有一定约定俗成性的、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 字的现象,就叫“用字通假”。
早晚的“早”写成“蚤” 屈伸的“伸”写成“信” 飞翔的“飞”写成“蜚” 整修的“修”写成“脩”
暖-煖 咏-詠 3.声符不同 • 管—筦 線—綫 • 4.偏旁位置不同 • 秋—秌 峰-峯 • 群—羣 鞍—鞌

通论6.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通论6.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1.古今字——形體關係c:
有些古今字之間沒有形體上的聯繫,這類字早
期是假借(通假)字,後來借字取代本字。我 們簡稱為(4)“無關假借”。 例如:亡亡——無。 甲骨卜辭中,亡—“沒有或亡失”,無—“舞蹈 (主要目的是求雨)”。 從西周金文起,“有無”的“無”既用“亡”, 又用“無”。 先秦傳世古籍中,“無”的用例超過“亡”; 以後就基本上用“無”了。
3.州 —洲 《詩經· 周南·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毛傳:“水中可居者曰洲。” 《爾雅· 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郝懿行義疏:“《說文》作州。” 《字彙· 水部》:“洲,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之字也。” 《說文· 川部》:“州,水中可居曰州。”桂馥義證引李巡云:“四方皆有水,中 央獨可居。”《漢書· 地理志下》:“自合浦、徐聞南入海,得大州,東西南北方千 里。” 4.厭—饜 《左傳· 隱公元年》:“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 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 《說文· 厂部》:“厭,笮也。”段注:“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顯 然與上文之“厭”義異。 《說文· 甘部》:“猒,飽也。”段注:“淺人多改猒為厭,厭專行而猒廢矣。 猒與厭音同而義異。《雒誥》:‘萬年猒于乃德。’此古字當存者也。按: 飽足則人意倦矣,故引伸為猒倦、猒憎。《釋詁》曰:‘豫,射,厭也。’ 是也。……猒、厭古今字,猒、饜正俗字。” 朱駿聲通訓定聲:“厭……假借為猒。《書· 洛誥》:„萬年厭于乃德。’馬 注:„飫也。’《禮記· 曾子問》:„攝主不厭祭。’注:„厭,厭飫神也。’……《晉 語》:„屬厭而已。’注:‘飽也。’‘民志無厭。’注:‘極從禽獸而無 厭。’釋文:„止也。’《漢書· 王莽傳》:„莽厭眾意而出之。’注:‘滿也。’ 《周勃傳》:‘處尊位以厭之。’按:猶窮極也……《孟子》:‘我學不 厭。’《論衡· 知實》作‘饜’。” 5.身 —娠 《說文· 身部》:“身,躳也,象人之身。”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栔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书用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
古今字
• 在某一种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不同形体的一组字, 就被称为古今字。 • 古今字是传统训诂学中常用的术语。最早出现于 东汉郑玄的《礼记注》中,《礼记〃曲礼下》: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 人。郑注:余、予,古今字。 • 段玉裁说:“古今人用字不同,谓之古今字”。
繁体字简化的途径
• 采用古字,废除后起区别字。 • 如布,人+布,舍,舍;胡,鬍;无-無、 云(说)-雲(天上聚集的水汽)、礼(春 秋六国文字中就已出现)-禮、气-氣、从從、长(汉代章草中就已出现)-長;迁 (宋代已出现)-遷;过(源于汉代草书)過
• 同音代替。 • 余,余,谷,穀,發,髮;后(君主、帝 王)-後(走在后面)、姜-薑、谷(两山之 间的夹道)-榖(庄稼和粮食的总称)幾-几 闆-板
简化字总表
• 1986年,国家语委颁布《简化字总表》,是使用简化字的 规范性文件。 • 《简化字总表》分三个表。第一表收的是350个不作简化 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共收可以作为简化偏旁用的简化 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第三表共收应用第二表所列简 化字和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753个。 • 总计2235个简化字,一共简化了2261个汉字。 • A表从拼音查汉字,B表从简体查繁体,C表从繁体查简体。 • /bowuguan/jianhuazi.htm
汉字拼音化和汉字简化运动
• 早在五四时期,一批知识分子把中国的落后归咎于汉字 的落后,提出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 • 1951年毛主席指示,汉字的拼音化工作很複杂,在实现 拼音化以前,必须先简化汉字。 • 简化汉字的运动有过火的趋向。1977年,国家语委公布 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总字数为853个。 采用了社会上流行的过于简化的字形,造成了识别的困 难。因此86年被废除。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壶,本义是器物之名(如“水壶”),借作“瓠”(葫芦)。《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由,本义是“从”,借作“犹”(犹如,如同)。《孟子·梁惠王上》:“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驩,本义是“马名”,常借作“欢”。《左传·昭公四年》:“寡人愿结驩于二三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 辩,本义是“巧言”,借作“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信,本义是“诚也”,借作“伸”。《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时,本义是“四时也”(即一年四季的“季”),借作“是”(这些)。《诗经·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靡,本义是“倒下”,借作“无”。《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繁简字
同一个字,字形笔划多、写法复杂的,叫繁体字;字形笔划少、写法简单的,叫简体字或简化字;二者合称繁简字 《史记·张释之传》:“此二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斆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左传·成公二年》:“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汉字简化的原则 ① 把繁难的偏旁改成简单的。例如: 燈—灯 機—机 憐—怜 遷—迁 膚—肤 ② 删去原字的一部分。例如: 務—务 條—条 習—习 雖—虽 開—开 ③ 草书楷化。例如: 會—会 東—东 書—书 韋—韦 當—当
归,本义是女子出嫁,借作“馈”(赠送)。《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逝,本义是“往”,借作“誓”。《诗经·魏风·伐檀》:“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直,本义是“曲”的反面,借作“特”(表“仅只”之义)。《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伯—霸 、何—荷 、内—纳、见—现、女—汝、閒—闲、泉—钱 彊—强 、辠—罪、迻—移 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換的字。
2.2 異體字的結構差異
▪ 從異體字形體結構的差異看,有三種情況: ▪ ①造字方法不同,如: ▪ 會意+形聲:泪淚 岩巖 岳嶽 凭憑 淼渺
嵩崧 埜野 艸草 躰體 仙僊 辠罪 磊磥 ▪ 象形或指事+形聲:网網 刅創
▪ ②構件成分不同,這種情況主要見於形聲 字:
3.2 漢字簡化的方法
▪ 把繁體字簡化爲簡體字主要採用了“刪、 改、代、草、古”五種方法:
▪ ①刪:即刪去繁體字的一部份:務务 條条 習习 雖虽 開开
▪ ②改:即把繁體字某些寫法繁雜的部份改 成簡單的:鄧邓 憐怜 騫骞 飢饥 績绩
▪ ③代:即用筆畫少的同音字代替筆畫多的 字:醜丑 後后 穀谷 萬万 繫系
▪ 后—后(君主)後(先後)
▪ 余—余(姓氏,第一人稱代詞)餘(豐足, 剩餘)
▪ 帘—帘(古代酒家的酒幌)簾(窗簾)
▪ 干—干(干戈)乾(乾燥)幹(才幹)檊 (樹檊)
▪ ③繁簡字之間意義相通的歸併關係
▪ 從歷史上的簡體字中選取筆畫少的字去歸 併意義上有一定聯繫的古今字、異體字:
▪ 舍捨:在舍棄義上相通,房舍義不作 “捨”;
▪ ①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引申義。如 “取—娶”,《說文》:“取,捕取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小 獸私之,獲者取左耳。”引申爲一般的取得。 用在婚禮上,娶妻也叫“取”,如《詩 經·陳風·衡門》:“豈其取妻,必齊之 姜。”又《豳風·伐柯》:“取妻如何?匪 媒不得。”後來爲這一引申義造了“娶”字。
▪ ③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假借義。如 “牟”與“眸”,《說文》:“牟,牛鳴 也。”如柳宗元《牛賦》:“牟然而鳴, 黃鐘滿脰。”假借爲眼珠之意,如《荀 子·非相》:“禹跳湯偏(偏、跳均指半 身乾枯,或謂跛足),堯舜參牟子(參牟 子謂二瞳相參)。”後來爲這一假借義造 了“眸”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3.采用讀音(指造字時的古音)相近的聲符。如:
“綫”和“線”都是以“糹/糸”為義符的形聲字,前者以“戔” (jiān)為聲符,後者以“泉”為聲符,“戔”、“泉”音近。 “蚓”和“螾”都是以“蟲省”為義符的形聲字,前者以“引”為 聲符,後者以“寅”為聲符,“引”、“寅”音近。
“褲”和“袴”都是以“衣”為義符的形聲字,前者以“庫”為聲 符,後者以“誇”為聲符,“庫”、“誇”音近。
7.改動構字部件在字中所處的位置。如:
“翅”和“翄”皆由義符“羽”、聲符“支”組成,但前者為左聲 右義,後者為左義右聲。同樣的字例有很多, “夠”和“夠”(從多、句聲), “朗”和“朖”(從月、良聲), “和”和“咊”(從口、禾聲)等。 “慚”和“慙”皆由義符“心”與聲符“斬/斬”組成,但前者為 左義右聲,後者為下義上聲。 “雜/雜” 和“襍”皆由義符“衣”與聲符“集”組成,但前者義 符居左上部、聲符一分為二:“木”居左下部,“隹”居右部,後 者為左義右聲。 “群”和“羣”皆由義符“羊”與聲符“君”組成,但前者為左聲
一個字的繁體與它的簡體合稱為“繁簡字”。 如下图:
1956年发布《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第一批简化字。 连续公布四批简化字,共计515个。 1964年编印《简化字总表》共收简化字2238个。 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调整后简化字2235个。
(二)用同音替代的办法归并意义上原本毫无关系的几个繁 体字而来的简化字:
要--腰 孰--熟 止--趾 解--懈
昏--婚 求--裘 文--纹 取--娶 州--洲 知--智 益--溢 何--荷
自——鼻
• 2、改换偏旁
說---悅 錯---措 • 3、形体迥异 振---賑
戰---顫 北---敗 獸---狩 闕---缺 要---邀 大---太 不---丕 母---毋 陳---陣

通论六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通论六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今字产生的方式 古今字从形体结构上看,一般都有相承的关系:
1、有的今字是在古字上增加形符,以古字为声 符。 2、有的今字是改换古字的形符,利用古字的声 符。
3、有的今字是改换古字的声符,利用古字 的形符。
4、有的今字是在古字上增加声符,以古字 为形符。例如:自/鼻 5、有的今字是对古字略加增损或稍加改变 。 大/太 不/丕 母/毋 6、完全改变字形,今字与古字在字形上无 关 这种古今字可能有古音通假而形成的。
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区别
一是古今字在意义上有联系,今字一般只承担 古字的一个意项; 而通假字和本字在意义上无必然联系,各表一 词之义。 二是分类标准不同,古今字是从历时角度即产 生时代的先后来划分的, 而通假字和本字是从共时角度即不管产生时代 的先后,只就同时存在的两字替换使用而言的。

(三) 异体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
古今字关系
时间 古字
今字 在先
字形
较简 较繁
字义
较宽
字音
在后
较窄
相同 或相 近
二.通假字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 作为临时工。其特点是“因音通假”。通假字 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 “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 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 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 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 难读的祸首之一。 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 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 称借字)
一.古今字

古今字又称区别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同一个
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了古今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禮,《说文》:“ , 履也。所以事神致 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 ,古文 禮。 ”
棄,《说文》:“ 棄。”
,捐也。 ,古文
3、历代的俗字
繼继 蠶蚕 遷迁 陽阳 燈灯 憐怜
4、草书楷化 車车 門门 韋韦 當当 堯 尧 爲为 會会 盡尽 頭头 應应 樂乐 歸 归 書书
5、简省构件 鑿凿 習习 廣广 飛飞 點
“修”本义为“修饰”,引申为“修治”、 “修理”、“修长”等义。
“脩”,《说文》:“脩, 脯也。从肉攸聲。 息流切 ”本义为干肉,由于与“修”同音, 可以假借为“修”,表示“修饰”、“修 治”、“修长”等义,所以可以说在以上意 义上,“修”、“脩”相通,但“干肉”义, 决不能用“修”。
3、有些字的通用是有条件的,更不能认为是 异体字。如“亡”和“无”、“沽”和 “酤”。
二字古音也不相同。“置”读陟吏切 ,上古 音
属于端母职部。“寘”读支義切 ,上古音属 于章母支部。
“寔”,《说文》:“寔, 止也。从宀是聲。 常隻切 。”
“實”,《说文》:“實,富也。从宀从貫。 貫,貨貝也。神質切 。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宀部》:“寔,假借 又为實。”
2、有些字,它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相通 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也不能把它们看做异
7、另造形声字 護护 療疗 價价 蝦虾 廳厅 讓让 鑰钥 鐵
铁 儀仪 擁拥 躍跃
8、另造会意字: 塵尘 陰阴
9、同音代替,有一对一的,有一对多的。 幾几 鬥斗 穀谷 麵面 鬱郁( 《说文》:右
扶風郁夷也。从邑有聲 ) 薑姜 裏里 征 徽 幹乾干 隻祗只 臺檯颱台 後后 醜丑 僕 仆 (说文:仆,顿也。)
舍—捨

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代汉语上(8)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漢字之所以可以通過改換相關構件這種方式來構造 異體,是因爲凡義相近或音相近的字,在偏旁裡可 以通用。也就是說,由於漢字義符表義時具有寛泛 性,義近形旁往往可以通用。漢字聲符在表音時具 只需要能提示讀音而不用準確表音,故音近聲旁往 往也可以通用。漢字“義近形旁通用”“音近聲旁 通用”的內在法則,使得漢字改換相關構件成爲可 能。
• 但是,異構字的記詞職能是完全一致的,在記錄語 言時,是一種不必要的重複。這些字的存在不但增 加了識字量,還有可能使讀者視異字為異詞,造成 理解上的障礙,所以異構字在社會用字中應當加以 規範。不過,規範異構字只能優選一個字形作為通 行字,另外的形體在記詞功能上認同,卻不能貿然 取消。因為這些字在某一歷史層面上雖成為異構字 ,到另一歷史層面上卻有可能分別承擔著幾種不同 的功能,因此,整理漢字時,遇到異構字要慎重對 待。
• ―涙:“泪”從“水”從“目”,是會意字。它的 異構字“涙”從“氵”“戾”聲的形聲字。 • 埜―野:“埜”是從“林”從“土”的會意字。它 的異構字“野”是從“里”“予”聲的形聲字。 • 其它如:网—網、体—體軆、灾—烖、磊—磥、仙 —僊等。
(2)構形模式相同,構件不同的異構字 比如有些異構字都是形聲字,而表義構件不同。如 歎—嘆、絝—袴、唇―脣、咏-詠、暖-煖、糠- 穅、輝—暉、缾—瓶、村―邨、寨―砦、碗―盌、
(二)漢字字數增加的原因 1、新字產生 2、死字不亡(各個時代逐漸衰亡的字仍保存在字典中) 3、字形分化(上古漢字“兼職”現象多,後代不斷分化 )
古今字
(一)定義及相關說明 • 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在前的 叫“古字”,在後的叫“今字”。例如“暮”,本 來用“莫”,後寫作“暮”,“莫”是古字,“暮 ”是今字。 • 古今字的概念産生于訓詁學盛行的漢代。訓詁學中 的一大條例即是“以今字釋古字”,古今字的概念 遂由此而生。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②同源分化
词义的不断发展,使词由单义变成多义。其中有的词义为适应交际的需要独立成词。为了相互区别,需要把它从原字母体中分化出来,造个分化字。这样原字与分化字便成为古今字。
如“反”字在先秦有多种意义:翻转,反叛,违反,返回。到汉代,人们将“返回”意义从“反”字所表示的诸多意义中分化出来,加“辵”旁,写成“返”,其余意义都没有另外造字,于是“反”与“返”在“返回”意义上成为一对古今
(2)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样,它既承担自己原先的字义,同时又表示与之对应的繁体字的字义。阅读时,需要辨认它所表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例如:“後”简化为“后”,是借用了原有的“后”字。“后”字的意思为君主,也表示君主的妻子。这样,简化字“后”字就兼有“後”(先后)和“后”(君主、王后)两个字的功能。在阅读时需要辨析。如《史记·孝景本纪》:“孝文(汉文帝)在代(地名)时,前后有三男。”“前后”指皇帝的前妻,即前妻生有三个儿子,而不是前前后后共生了三个儿子的意思。
又如: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如:和——咊;群——羣;鞍——鞌;雜——襍
3、异体字的辨识
①要有时间观念
②有些字不要误认为是异体字
三、繁简字
1、简体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3月文化部、文改会《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又作了一些补充规定和局部调整)所颁布的简化字;“繁体字”特点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1964年5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共收简化字2338个(其中包括偏旁类推的字)。是现在所用的规范字。

第3讲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

第3讲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

(二)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 1.古今字 . (1)定义:初期字形、后起字形 )定义:初期字形、 (2)古字和今字的关系: )古字和今字的关系: 增加了意符或改换了意符。 增加了意符或改换了意符。 如莫暮、孰熟、反返、说悦。 如莫暮、孰熟、反返、说悦。 古字和今字古音相同或相近。 古字和今字古音相同或相近。 昏婚、益溢、县悬、知智。 如:昏婚、益溢、县悬、知智。 今字仅有古字项。 如今字“ 如今字“避、譬、僻、闢”
古今字、异体字、 第三讲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古今字、异体字、 (二)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 1古文字阶段:先秦文字 古文字阶段: 古文字阶段 2今文字阶段:秦以后的文字 今文字阶段: 今文字阶段 汉字特点 因形示意 汉字特点:因形示意 [注意]: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汉字形体。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汉字形体。 :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汉字形体 B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部首形体的变化 如:人、仌、刀、水、火、犬 暴虎冯河), ),割 伟、倾,冷、寒、冯(暴虎冯河),割、判,注、灌,然、 注 烈,猎、狗 玉、网、肉、攴、歺、辵 琢、理;置、罗,罔、岡,罕;腹、肚、肖,祭;败、 牧;殊、死;还、远,徙、徒 艸、邑、阜、 荼、蓝,都,除、降
作业写出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今字 作业 写出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今字 。(《 (1)其北陵,文王之辟风雨也。(《觳之战》) )其北陵,文王之辟风雨也。( 觳之战》 (2)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 )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 。(《 中庸》 (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礼记 中庸》) )君子之道, 如行远,必自迩。( 礼记中庸 。(《 天论》 (4)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荀子 天论》) )夫星之队 木之鸣,是天地之变。( 荀子天论 马悲哀。( 孔雀东南飞》 。(《 (5)未至二三里,催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未至二三里, 。(《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 (7)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至舍, 不讨贼,非子而谁?( ?(《 (8)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晋灵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公不君》 公不君》) (9)神故冯依,将在德矣。(《宫之奇谏假道》) 将在德矣。( 宫之奇谏假道》 。(《 )神故冯

5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5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3.古字仍为本义所用,另为引申义造新字。如:
保(《说文解字》:“保,养也。”《国语·周 语》:“以保于百姓者也。”引申为城堡。《礼 记·月令》:“四鄙入保。”)——堡、田——佃、 战——颤。
4.古字仍为本义所用,另为假借义造新字。如: 平——评、为——伪。
5.古义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其字形为一义继
通假字也不同于古今字。古字和今字大多在意义 和形体上有一字联系,而通假字和本字大多在意 义和形体上没有关系。有的假借字,后来为它的 假借义造了区别字,如“辟”,本义是法,假借 为本无其字的“避”、“僻”,后来人们为这两 个假借义造了新字,当今字“避”、“僻”产生 以后,人们仍习惯使用古字“辟”来表示“避”、 “僻”的意义,对此,不能说“辟”是“避”、 “僻”的通假字,它们仍是古今字的关系。当然, 对於古汉语的初学者来说,没有必要过多地纠缠 某些理论概念,对一些问题文字学家们也有不同 意见。但是对於一些基本的概念,我们应当明确, 这对于正确识别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语言文字现 象,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承,为另一义另造新字。如:祝——咒、受—— 授。
(二)借用另一现成的字表示今字:溺(溺水, 本为水名)——弱、何——荷、能——熊;伯— —霸(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閒(本义为缝 隙)——閑(本义为栅栏);女(借女为代 词)——汝、易——锡(赐是汉代以后造出的分 化字。)
对古今字的态度应该是:
6.符号替换。如: 歡—欢 難—难 鄧—邓 對—对
戲—戏 雞—鸡 趙—赵 风—風 聶—聂 這—这 劉—刘 鳳—凤 7.形声新造。如: 戰—站 態—态 認—认 竄—窜 遠—远 礎—础 8.会意新造。如: 滅—灭 寶—宝 標—标 塵—尘
細雨蒙蒙(濛濛)没有水,开(開)门关(關) 门不見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辟” “避”在表示“躲避”义上 是一对古今字。
“莫”
❖ ①mu日落的时候。 ❖ ②mò没有什么,没有谁。 ❖ 按:①义后写作暮。即:表示“日落的时
候”,先用“莫”,后用“暮”——古今字。
思考:“今字”与“古今” 在形体上 的关系
❖ 一、要——腰 益——溢 / 禽——擒 坐——座
❖ 二、閒——間(间) / 说——悦 被——披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此为文字在形体上的分歧现象
一 古今字
❖ (一)古今字的定义 古代字少,一字多义。为了区别起见,
后来另造新字来表示其中某一义项。这样便 形成古今字(今字又叫后起字,或叫区别字、 累增字)。
(二) 古今字举例
例如“辟”: ❖ ①bì,法、法度。 ❖ ②bì,躲避。 ❖ 按:②义后写作“避”。 ❖ 即:表示“躲避”义,先用“辟”,后用
二 异体字
(一)定义 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
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叫做异体字。
(二)异体字的构成方式(173页)
❖ (一)使用不同的造字方法(会意、形声) ❖ 岳——嶽 嫖——闝 泪——涙 ❖ (二)改换意义相近的义符 ❖ 灾——災 砖(磚)——塼 暖——煖 ❖ (三)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 粮——糧 蝶——蜨 鞋——鞵 ❖ (四)变换声符和义符的位置 ❖ 够——夠 峰——峯 群——羣 ❖ (以上各组,前者为正体字,后者为异体字)
到…去 √
kuò 适
shì
3.3 征/徵

证验、责问 旅行 徵赋
❖征
√√

徵zhēng


徵zhǐ
3.4 余/餘
我 剩餘
❖余


❖餘

四、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的比较
(三)异体字的时代性(174页)
❖ 有些字最初是异体字,后来表义有了分工, 就不是异体字了。如:谕、喻
(四)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174)
❖ 1.音不同,但在某一意义上相通的字 。如:寘、置 ; 寔、實(实)
❖ 2.音相同,意义有通、有异的字。如:雕 、彫 、 凋 ;游 、遊
❖ 3.通假字、同义词不是异体字 。如:
❖ “亡”通“无”。如:《论语·雍也》:“今也则 亡。”
❖ “沽”、“酤”,均表示买卖,是同义词,但同中 有异:“沽”的对象是所有商品,包括酒;而“酤” 的对象只能是酒。
三 繁简字
(一)什么是繁简字 繁简字是指繁体字和简化字。 从形体不同的角度说,繁简字也可以算是
一种异体字。
(二)学习繁体字,要注意繁、简之 间的三种关系(P176)
❖ 1.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
❖ 2.有些简化字有古书中的根据
❖ 3.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本来在词义上是毫不 相干的,或显然有区别。仅仅因为是同音的 关系,简化时就采用了那个笔画较少的。例 如:
3.1 后/後
❖ 君主 皇后 /適

迅疾
❖ 适kuò √

❖ 適sh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