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名著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 把获得的感受、 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 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 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 文的篇名、 作者、 写作年代, 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 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 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 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 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 所摆事实、 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 为基本观点服务。 4 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 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 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 于灵活掌握。 比如, 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 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 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 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名著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 伸或者说结果。 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 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 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 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 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 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 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 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 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 留下空子可钻。 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 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 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 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 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 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 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红与黑》读后感一 外国文学,作为大学期间一门必修课,起初令我很是头疼,其中最重 要的原因可能除了文学背景之外,作品中长长的人名也是非常之头疼。 开课了,在我见了雷小青老师同时也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直至听了 她的课之后,我竟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它。 闲余时间,去图书馆借过几套文学书籍,其中的《红与黑》是印象比
较深刻的。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 · 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 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 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 书中最主要的三个角色 1 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长得清秀英俊,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 2 雷纳尔夫人市长夫人,长得端庄美貌。 当她看到了年轻英俊的于连后,被他所吸引,不自觉地爱上了他。 后来事情被人察觉,两人不得不分开,但她仍然一心想着于连。 后来教士逼迫她写了一封诽谤于连的信,破坏了于连的婚姻。 3 玛蒂尔德小姐巴黎一个很有势力的侯爵的女儿,长得天姿国色,但 生性古怪。 她后来也爱上了于连,并且不顾父亲反对,坚持要嫁给他。 十八岁的于连外表英俊,尽管出身贫寒却心高气傲。 他渴望挤入上流社会,却又"对上流社会,只怀着仇恨和厌恶,事实 上,上流社会只在餐桌的末端接纳了他,这也许是他产生仇恨和厌恶的原 因。 "在当时的法国,家庭教师在上流社会的眼中是与仆人一样的级别, 甚至连吃饭也不能与主人同桌。 胸怀大志的于连尽管非常渴望挤入上流社会,非常珍视去市长家做家 庭教师的机会,但他宁愿继续做木匠甚至逃离家乡也无法忍受与仆人一起 吃饭的侮辱,经过抗争才被破格允许与主人同桌吃饭。
他的坚强,他的高傲,他的虚荣,自尊心之强,在某种程度上是令人 钦佩的。 雷纳尔夫人对于连有好感,不仅因为他年龄小,聪明,干净,对她视 为生命一样重要的三个孩子很友好,还因为于连的贫寒和可怜。 于连没有了母亲,父亲视他为家庭的负担,两个哥哥甚至当着雷纳尔 夫人的面把于连打得"满脸是血,昏倒在地"想到于连的不幸遭遇,她常常 伤感地流下泪来。 当她发现于连由于贫穷而没有足够的内衣时,终于决定瞒着丈夫送点 钱给于连,没有想到却遭到了于连愤怒的拒绝,于连将此看成是对他的羞 辱。 这不但没有使雷纳尔夫人产生恶感,反而更加敬佩起于连来。 终于日久生情,不知不觉爱上了于连。 在那段时期,他与雷纳尔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 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 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 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 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 的表睐和宠幸。 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 伪的作风。 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