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整理的意义、原则与步骤

合集下载

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
表1 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表
本例视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和研究的目的,按组距为10,定组数为5。按经验的看法,组数过多过少都不妥,一般情况下可分为5~7组,组数尽可能取奇数,避免偶数。
(二)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 组距数列根据组距是否相等,分为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两种。等距数列中各组组距都是相等的(如表1所示);异距数列中每组的组距是不全相等的(如表2所示)。
分配数列是统计分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反映总体的结构分布状况和分布特征,这对于统计分析是很重要的。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两种:品质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为品质数列。品质数列由各组名称和次数组成。各组次数可以用绝对数表示,即频数;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即频率。见表3-3。
由此可见,变量数列也是由各组名称(由变量值表示)和次数(或频率)组成。频率大小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也可以表明各组标志值出现的频率大小。变量的具体数值即变量值通常用符号x表示;各组单位数即次数或频数(其相对形式即频率)通常用符号f表示。变量数列的编制,特别是其中组距数列的编制是比较复杂的,下面就组距数列的编制方法专门加以研究。
等距数列适用于标志变异比较均匀的现象,或者说,各组性质差异是由变量值均匀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例如,学生成绩60分以上者,每增加10分就进入高一级档次。人口按身长、体重的分组等,一般均采用等距数列。
2、异距数列。异距数列各组次数的数值受组距不同的影响。在研究各组次数实际分布时,要消除组距不同的影响,这就要将不等组距的次数换算成标准组距次数。可以数列中最小组组距为标准组距,将不等组距次数换算为统一的标准组距次数,并以此绘制图形,或者是在原数列基础上先计算次数密度或频率密度,其公式为: 次数密度=各组次数/各组组距 频率密度=各组频率/各组组距 以上两种方法实质上是一样的。

统计学基础第三章统计整理

统计学基础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教学目的】1. 深刻理解统计分组的作用,并且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2. 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3. 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教学重点】1. 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2. 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3. 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教学难点】1. 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2. 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8 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一、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得到表现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对于已整理过的初级资料进行再整理,也属于统计整理。

统计调查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只能表明各个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一个侧面,不能说明事物的总体情况与全貌。

因此,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才能认识事物的总体及其内部联系。

例如,工业企业普查中,所调查的每个工业企业资料,只能说明每个工业企业的经济类型、注册资本、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等具体情况。

必须通过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组、汇总等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全国工业企业的综合情况,从而分析工业企业的构成、经营状况等,达到对全国工业企业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它在统计研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资料整理得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个统计研究任务的完成,不恰当的加工整理,不完善的整理方法,往往使调查得来的丰富、完备的资料失去价值。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统计整理工作。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是:(一)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

1. 审查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齐全;2. 应审查数据是否准确。

审查的办法主要有:①逻辑审查:主要是从定性角度审查数据是否符合逻辑,内容是否合理,各项目或数量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现象。

第二章第二节 统计整理

第二章第二节 统计整理

第二节统计整理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或对已经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标准化的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通过统计调查或实验,我们取得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但这些原始资料一般是分散的、不系统的个体资料。

它们只能说明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不能说明总体特征,难以反映总体的全貌情况。

用这样的资料,无法从总体上认识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无法揭示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必须对这些分散的、不系统的个体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汇总,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标准化的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料,并以此计算各种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指标,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特征和全貌,认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

可见,统计整理不是单纯的数据汇总,而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和综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它是从对社会经济现象个体量的认识到社会经济现象总体量的认识的连接点,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显示与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数据整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的成果。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如果发现被调查单位的资料不齐全或有差错,要及时查询订正。

(2)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并按调查和分析目的的要求进行各种分组,汇总出各组单位数和各项指标的总数。

(3)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统计图,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三、统计整理的方法与步骤(一)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理解统计分组的概念要注意三点:(1)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

(2)统计分组应有分组标志。

(3)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①明确统计整理的概念、意义和内容;②掌握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方法和作用,了解分组的类型;③熟悉频数分布的概念、种类;④熟悉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注意组距数列中的一些基础知识;⑤熟悉统计表的构成和制表、填表规则。

二、教学时数:6学时三、教学重点统计数据分组的类型原则和方法、变量数列特别是组据数列的编制方法、统计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变量数列的编制。

五、教学方法基本知识通过案例结合EXCEL软件演示授课。

六、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统计数据整理概述和统计分组教学目的要求:理解数据整理的概念、种类理解数据整理的主要原则和内容掌握数据预处理的方法理解理解数据分组的涵义和类型教学重点:数据整理的原则内容统计数据分组的类型教学难点:数据的预处理、对数据分组概念的辩证理解授课时数:2学时第一节统计数据整理概述一、统计整理及其类型(一)统计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初始数据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的工作过程。

对已整理过的资料(包括历史资料)进行再加工也属于统计整理。

(二)统计整理的意义1、通过统计调查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但这种资料只能反映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是分散、零碎、表面的。

要说明总体情况,揭示出总体的内在特征,还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以便通过综合指标对总体作出概括性的说明。

2、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只有通过科学的审核、分类、汇总等整理工作,才能使统计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由个别到全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事物的数量特征。

否则统计调查所得的资料再丰富、再完备,其作用也发挥不出来,统计调查就将徒劳无益,统计分析也将无法进行。

3、统计整理还是积累历史资料的必要手段。

3 应用统计学((教案)-统计整理

3 应用统计学((教案)-统计整理

等距数列:(组中值,频数) 等距数列:(组中值,频数) :(组中值 异距数列:(组中值,频数密度) :(组中值 异距数列:(组中值,频数密度) 折线图 单项数列:(变量,频数) 单项数列:(变量,频数) :(变量 向上累计分布:(变量上限,累计频数) :(变量上限 向上累计分布:(变量上限,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分布:(变量下限,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分布:(变量下限,累计频数) :(变量下限
闭口数列 首末两组上下限齐全的数列 开口数列 首组缺下限或末组缺上限 开口组 上限或下限不齐的组 开口组组距 以相邻组距近似代替 开口组组中值 上限-邻组组距/2(缺下限) 下限+邻组组距/2(缺上限)
★ 组距数列的编制 1、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 2、确定组数、组限和组距 组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组限和组距确定要体现组与组间质的 区别,要体现组内同质组间差异 3、离散型变量,邻组上下限可重叠也可 不重叠 连续型变量,邻组上下限必须重叠 组限重叠时,按“上组限不在内”原 则达到上限值的单位数计入下一组 4、可等距、可异距
★ 分类 品质分布数列(表1) 按标志性质分类: 变量分布数列(表2) 表1 某市2000年工业企业构成表
经济类型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其他企业 合 计 单位数(个) 942 4892 132 5966 比重(%) 15.79 82.00 2.21 100.00
表2 某企业三月份工人日产量表
日产量(件) 工人人数(人) 比重(%) 3 10 8.7 4 15 13.0 5 30 26.1 6 40 34.8 7 20 17.4 115 100.0 合 计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统计表 将统计调查得来的数据资料经 过整理汇总,按一定结构顺序 系统排列在一定表格内,此表 格即统计表。 (原始数据) 分类:按用途不同 调查表 整理表 (分布数列) 分析表 (指标分析) 按分组情况 简单表(表6、7) 简单分组表(表8) 复合分组表(表9)

统计学原理与技能训练 第3章 统计整理

统计学原理与技能训练 第3章 统计整理

四、统计分组的方法 1.根据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两种 (1)按品质标志分组 例如按性别这一品质标志可将班级的学生 分为两组。 (2)按数量标志分组 如按成绩这一数量标志可以将班级学生分 为三组:60分以下为一组,60~80分为一组, 80分以上为一组。
2.根据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两种 (1)简单分组 按一个分组标志分组。 (2)复合分组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分组。如按性 别可以将人口分为两组,在此基础上又可以按 年龄将各组的人分为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 和老年组。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一)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整理方案 (二)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 1.逻辑审查: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审查数 据是否符合逻辑,内容是否合理,各项目或数 量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现象。 2.计算审查:是指审查调查表中的各项数 据在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上有无错误。如各分 项数字之和是否等于相应的合计数,各结构之 和是否等于1或100%等。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一、统计整理意义 (一)概念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 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 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 化,从而得到表现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 料的统计过程。 另外,对于整理过的初级资料进行再 整理,也属于统计整理。
(二)意义 1.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 计分析的前提,它在统计研究中起着承前 启后的作用。 2.资料整理得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 个统计研究任务的完成。不恰当的加工整 理,不完善的整理方法,往往使调查得来 的丰富、完备的资料失去价值,得不到正 确的结论。
表3 -3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表
向 上 累 计 向 频 下 数 累 计 频 数 频 率 频率
按零件数分组 频数 频率 (人) (%) (个/人)

第4章 统计资料整理

第4章   统计资料整理

20
例:某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0—70 70—80 80—90
6
90—100
15
9
100—110
18
12
110—120
20
14
120—130
8
要求:1、指出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 这个数列说明什么问题?
2、指出统计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 数、频率、总体单位总数
200以下 10 200—400 30 400—600 35 600—800 15 800以上 10
频率 10%
30% 35% 15% 10%
要求:各组的频率大于0,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 •累计频数指首先列出各组的组限,然后依次累计到本 组为止的各组频数。 •累计频率指累计频数除以频数总和。
2019/9/26
2019/9/26
27
平衡数列
平衡数列是利用总体内部有关变量或统计指标之间 的数量平衡关系而编制的统计数列,又称平衡表。
结构关系、比例关系 平衡关系有:相加平衡关系、相减平衡关系、收支
平衡关系。 分类
按内容不同分为人口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等。 按计量单位不同有价值量平衡表、实物量平衡表。 按统计范围不同分为综合平衡表、专项平衡表。 按排列不同分为收支对照式和棋盘式。
• 汇总技术:
手工汇总: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
电子计算机汇总
5、表现统计资料
编表:经过汇总,得出表明社会现象总体和各个组的单 位数和一系列标志总量的资料,把这些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 表格上表现出来。
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报告、统计模型、统计数据库

统计学c第三章统计整理

统计学c第三章统计整理

合计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三节 分布数列—变量数列
第五、绘制频数直方图和折线图
我一眼就看出 来了,大多数 人的日加工零 件数在120~ 125之间!
直方图下的面 积之和等于1
频 15

12
(人) 9
6 3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日加工零件数(个) 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直方图
统计学
第三节 分布数列—变量数列
第四步,编制变量数列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表 按零件数分组(件)
105~110 110~115 115~120 120~125 125~130 130~135 135~140
频数(人)
3 5 8 14 10 6 4 50
频率(%)
6 10 16 28 20 12 8 100
目前我国有的地方性别比为120:100,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2.划分现象的类型:如我国经济成份划分为国有经济
和非国有经济,工业化分为轻、重工业。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二节 统计分组
3 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如我国人员结构、产业结构。 新交通法中,正确处理机动车司机和过路行人之间的关系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三节 分布数列—变量数列
(1)组距数列的几个常用概念
A. 组限:各组的界限,有上限和下限之分。
B. 组距:上限与下限之差 。 C. 组中值:上、下限之和的半数,即:
D. 次数密度:单位组距分配的次数。即: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三节 分布数列—变量数列
E. 开口组与开口数列:第一组无下限或最后一组无 上 限的组称开口组。含开口组的数列称开口数列。 注意:a. 开口组的组距按相邻组的组距推算; b. 分组时正好等于组限的数应按“归下限原则”处 理。 缺上限的组中值= 下限+相临组组距的一半 缺下限的组中值= 上限—相临组组距的一半

统计整理的意义、原则与步骤

统计整理的意义、原则与步骤

65355 61228
51.6 48.4

• 一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以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分为:
•品质数 列
•变量数列

品质数列
❖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称为品质数 列
特点:对事物性质的差异表现的比较明确,组界 限划分比较容易(注意特殊情况)
例:劳动力按职业分,产品按种类分

•⑴ 品质数列
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构成。
• 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
部分构成。
• 主词 •说明总体或总体的分组 。
• 宾词 •用哪些指标数值来说明总体或总 体的分组。

• 二 统计表的特 点
•开口式 •上下有基线 •编号:主词一般按A、B、C…, 宾词按1、2、3… •有计量单位 •表中不允许有空格:若不需要此资 料则用“-”;暂缺某资料则用 “……”

几点说明
❖ 组距变量数列:等距(便于以后的计算分 析) 不等距(适用于性质差异 的变化不均衡)
❖ 离散型变量与连续型变量组限的不同表示 。 规定:(连续型)上组限不在内,上开下闭

❖ 组距数列中的各个组可以是开口组,也可以 是闭口组
❖ 组距的上限、下限都齐全的叫闭口组,有上 (下)限缺下(上)限的叫开口组
每 个变量值分别列组编制数列,适用于 不连续变量或变量能以整数表示,其 变动范围不大时。
• 组距变量数列(组距数列)—— 按
组 距分组编制数列。适用于连续变量或 变量可用小数表示,其变动范围较大 时。

单项变量数列
❖ 单项变量数列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而编 制的变量数列,适用于离散型变量而且变量 值又比较少的情况
❖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最高组下限+邻组组距/2

统计学原理_第三章_陈本炎

统计学原理_第三章_陈本炎

三、统计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统计整理的原则: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要求,从 实际出发,在对所研究的客观现象进行全面、系统、 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最基本的、最能说明问题 本质特征的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体系对统计资料进 行加工整理。
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是: (1)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 (2)审核原始资料,包括完整性、正确性、可比
性;
(3)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 分组、汇总和计算;
(4)对整理好的统计资料再一次进行审核,改正 在汇总过程中发生的差错;
(5)编制统计表、统计图及统计报告。 以上统计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紧密相关,统计资
料的汇总是统计资料整理的中心内容,统计分组 是统计资料整理的关键和基础,统计表则是统计
(三)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例如,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下:
117 122 124 129 139 107 117 130 122 125 108 131 125 117 122 133 126 122 118 108 110 118 123 126 133 134 127 123 118 112 112 134 127 123 119 113 120 123 127 135 137 114 120 128 124 115 139 128 124 121
第三章意义 统计分组的意义和种类 分布数列的编制
技能目标
具有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组的能力 具有编制统计分布数列的能力 具有应用Excel工具编制频数分布数列的能力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统计分组 分 配数列 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
资料整理成果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了解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了解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分布数列 品质数列 变量数列 单项数列 组距数列
三、 变量数列的编制
确定变量数列类型 确定组距和组限 汇总各组单位数
1、确定变量数列类型 单项数列 组距数列
思考
在什么情况下编成单项数列? 在什么情况下编成组距数列?
2、确定组距和组限
组限:即分组的数量界限,分下限和上限。
下限:毎组起点数值
第三章 统计整理 教学目标
了解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 掌握变量数列编制的方法 熟练掌握统计表的构成、种类及编制规则 掌握统计图的构成、种类及绘制要求
教学内容
一、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三、统计分组 四、分布数列 五、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一、 统计整理的含义
4、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标题应简明确切 若栏数较多应编号 数字应对齐位数,表中不能出现空格 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 表式要鲜明 资料来源及其说明可写在表的下端
我国2000-2004年粮食总产量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总产量
(万吨)
46218 45264 45706 43065 46950
对个体是 “合”
两层 含义
对总体是 “分”
二、 统计分组的作用
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研究总体内部结构及其变化 探讨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
年份 1978 1980 产业 第一产业 28.1 第二产业 48.2 第三产业 23.7 27.4 48.5 24.1
1985 1990 28.4 43.1 28.5 27.1 41.6 31.3
第四节 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
统计表 统计图
一、统计表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单项式分组:
工人平均日产量资料
工人平均日产量(件) 2 3 4 5 6 合计 工人数 绝对数 比重(%) 10 8.7 15 13.0 30 26.1 40 34.8 20 17.4 115 100.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组距式分组:
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表 工人完成生产定额分组(%) 工人数 绝对数 比重(%) 80~90 30 16.7 90~100 40 22.2 100~110 60 33.3 110~120 30 16.7 120~130 20 11.1 合计 180 100.0
某班学生籍贯分布表 地区分 绝对数人数 安徽 30 非安徽 10 合计 40
比重(%) 75 25 100
第3章 统计整理
42
单项式数列:一个变量值代表一组。
工人生产情况表 产量(件) 工人数
第3章 统计整理 11
2、统计分组目的: 总体经过分组,能够突出组与组之间的 差异,抽象掉组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 使数据变得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研 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3、统计分组的原则
⑴穷尽性
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 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 例如:从业人员按文化程度分组,分为小学 毕业、中学毕业(含中专)和大学毕业三组,那 么,文盲及识字不多的以及大学以上的学历者则 无组可归。如果将分组调整为:文盲及识字不多、 小学程度、中学程度、大学及大学以上,那么就 可以包括全部从业人员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程 度,符合了分组的穷尽性原则。
位数。
频率(f/∑f):次数的相对数,各组次数占总
次数的比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㈡统计分布(分配数列)的分类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和内容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和内容
理的意义、步骤和内容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统计整理: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对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审核、 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得出所反映现象总体特 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对原始资料、次级资料的再加工,这里主要指对 原始资料的整理。
统计整理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它起着承前启后 的作用,即它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和内容
二、统计整理的的步骤及主要内容
1、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 ;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和修订;包括准确、及时、全面性和 系统性审核; 3、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和 计算 ; 4、对整理的资料进行再一次审核; 5、统计整理资料的显示,编制统计表。
统计学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内容提要本章主要阐述了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统计分组的作用和分组方法;统计汇总的组织与技术;手工汇总与计算机汇总技术。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一、统计整理意义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调查所搜索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一)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整理方案(二)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三)对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四)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所研究事物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某一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一)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二)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三)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一)类型分组: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二) 结构分组: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三) 分析分组: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三、统计分组的方法(一)正确选择分组标志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2.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进行分组。

3.选择分组标志时,要考虑到现象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

(二)按品质标志或按数量标志分组1.按品质标志分组。

2.按数量标志分组。

(三)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1.简单分组。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2.复合分组。

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四、统计分组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组数是指将全体变量值分成多少组。

(二)单项分组与组距分组1、单项分组:在按数量标志分组时,将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

2、组距分组:将所有的变量值依次划分为几个区间,一个区间内的所有变量值归为一组。

2 统计整理(第二章)含作业

2  统计整理(第二章)含作业
在按数量标志分组时,每组用变量值变动的区间 表示,称为组距分组。组距分组适用于连续型变 量或虽为离散型变量,但取值很多,不便于一一 列举分组的情况
某班级统计学成绩分布表
考试分数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各组变量值) (次数) 人数(人) 2 7 11 12 8 40 频率(%) 20.0 30.0 27.0 17.0 5.0 100.0 (频率)
二、统计表的结构 总标题 主词 横行标题 分标题 纵栏标题 宾词 标数值
(详见教材页例表2-5)
三、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
第一:标题应十分简明地概括所要反应的内容
第二: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
的原则排列
第三:表中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
第四:表中数字上下位置要对齐 第五:统计表一般是开口式,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
五、统计分组体系 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 将社会经济总体只选择一个标志分组称 为简单分组。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 分别进行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即成为 平行分组体系。
例:研究攀枝花学院学生情况的时候,对全校的 学生进行简单分组
按学科性质来分 : 按学历层次来分:按性别来分: 管理学 医学 文学 工学 本科 专科 男 女
第二章第二节
统计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
意义:使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 从而能够实现对客观事物认识从量的分析到质 的认识。
内容:审核、分组或分类、汇总、编表、系统 积累
统计整理的步骤 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2、数据的分类汇总
3、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4、数据的保管和发布
二、统计分组的概念和意义
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 量值应归入( )。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 一组 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 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 结构分组 6、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 下:2,5,4,4,3,4,3,4,4,2,2,4, 3,4,6,3,4,5,2,4。如按以上 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 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7、次数分配数列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 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 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调查得到 的原始 统计资料 加工整理, 归并汇总, 重新排列
发现数据 的规律性, 作进一步的 统计分析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1.统计资料的审核
包括对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核。
2.统计资料的分组和汇总
分组和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
3.编制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是统计整理成果最常用的表现形式,
举例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团员 中共党员 团员
按别

政治面貌

3.
按分组的作用分
类型分组 结构分组 分析分组
四、分组体系
1.概念:统计分组体系是指在统计整理中,为研究现 象总体的情况而运用多个分组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从而 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分组体系。 2.分类:平行分组体系和复合分组体系。 平行分组体系就是对同一总体进行若干次简单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就是对某一总体进行某种复合分组。 汉族12人,占60% 1.按民族分组 回族5人,占25% 平 满族3人,占15% 行 20岁5人,占25% 分 21岁5人,占25% 组 2.按年龄分组 22岁2人,占10% 体 23岁8人,占40% 系 中共党员8人,占40% 3.按政治面貌分组 团员12人,占60%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统计 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 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对于已整理过的初级资料进行再整理,也属于
统计整理。

意义: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程的中间
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整 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 的基础。
适用于连续型变量 变动范围比较大的离散型变量
某班考试成绩统计表

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统计研究活动的第三阶段—统计资料整理阶段,阐述了统计整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分组、汇总和统计表的设计。

重点要求为:1、明确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了解统计整理的步骤。

2、通过学习统计分组理论,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

3、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4、掌握统计表的具体编配方法。

重点掌握:1、统计分组方法。

2、分配数列的编制与汇总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课件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理论4学时,实训4学时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一、统计整理的意义1、定义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即包括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也包括对加工过的综合资料,即次级资料进行再整理。

2、意义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统计整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能否完成整个统计研究的任务。

如果采用不科学不完整的整理方法,即使搜集到准确、全面的统计资料,也往往使这些资料失去应用价值,掩盖客观现象的本质,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统计整理工作。

二、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第一步,设计和制定统计整理方案。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第三步,对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组、并结合汇总,计算出总体总量指标。

第四步,将汇总计算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五步,对统计资料妥善保存,系统积累。

第二节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例如,将某一班级的全体同学按照性别划分为男、女两个组;对某市100家大型零售商店按照零售额、职工人数进行分组等。

统计分组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同质总体区分为性质有别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总体单位而言,它是“组”,即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不同总体单位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组。

第四章 统 计 整 理

第四章  统 计 整 理

三、 统计表的种类
1. 按用途分类 统计表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调查表、整理表和分 析表 2. 按统计数列的性质分类 统计表按所反映统计数列的时空性质不同,分为 空间数列表、时间数列表和时空数列结合表 3. 按总体分组情况分类 统计表按对总体分组的情况不同,可分为简单表、 分组表和复合表
看管机器台数 (台) 2 3 4 5 6 工人数(人) 6 18 20 12 4 比重(%) 10 30 33.33 206.67
合 计
60
100.00
简单次数分布图
表4-9 某县城居民家庭人均月消费性支出分配数列
人均月消费性支出(元) 300~350 350~400 400~450 450~500 500~550 550~600 合 计 家庭数(户) 5 16 30 14 7 3 75 比重(%) 6.67 21.33 40.00 18.67 9.33 4.00 100.00
2. 组距式数列的编制
(1) 把变量值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 确定组数和组距 (3) 确定组限 (4) 汇总出各组的次数及比重,编制组距式 数列
四、 次数分布特征
1. 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1) 简单次数分布表与分布图 简单次数分布表 表4-8 某纺织厂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分配数列
平行分组体系的特点:
每次分组固定一个分组标志,即只考 虑一个因素的差异对总体内部分布情况的 影响,而且各个简单分组之间彼此独立, 没有主次之分,不互相影响。
2. 复合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 上分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叫作复合 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复合分组所形成的分组体 系叫做复合分组体系。
1. 简单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 综合汇总:对各级都需要的基本资料实行逐级 汇总,对调查所得的其他资料则实行集中汇总 。
基本 形式 优缺点
逐级汇总
集中汇总
优点
方便就地查对审 核资料,及时满 足各地区,各部 门所需的统计资
料。
不经中间环节, 大大缩短汇总时 间,便于贯彻统
缺点
汇总层次较多, 反复转录资料, 发生登记性误差 可能性较大,而 且费时多,影响 资料时效性。
原始资料如有差 错,不能就地审 核更正。汇总的 资料也不能及时
统计资料的汇总
• 手工汇总:常用的方法有划记法,过录法,折 叠法,卡片法。
• 电子计算汇总的步骤:1.编程 2.编码 3.数据 录入4.逻辑检查 5.制表打印。
• 手工汇总速度慢,容易出差错。应用电子计算 机进行统计资料的汇总,不仅具有计算容量大 ,速度快,准确度高的特点。而且还可以进行 各种逻辑判断和数据储存。
3.1.4统计整理的组织
统计整理的大量工作就是汇总各组和总体的合计 数,即统计汇总。统计整理的组织形式,实际上 就是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 汇总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1.逐级汇总 2.集中汇总 3.综合汇总
• 逐级汇总:自下而上逐级汇总调查资料。比如 ,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
• 集中汇总:将全部调查资料集中到组织统计调 查的最高一级机关或者指定的机构统一汇总。
一.统计整理方案 二.审核资料 三.资料分组 四.统计汇总 五.编制统计表
统计整理方案 前提 审核资料
规定分组的方法
设置汇总的指标
资料分组
统计汇总
基础
编制统计表
中心
结果
3.1.3统计整理技术
汇总前审核 1.统计资料的审核
汇总后审核
2.统计资料的汇总 手工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用于对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审核
2. 计算检查
检查调查表中的各项数据在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 上有无错误
主要用于对定距和定比数据的审核

数据的审核
(第二手数据)
1. 适用性审核
弄清楚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口径以及有关的 背景材料
确定这些数据是否符合自己分析研究的需要
2. 时效性审核
应尽可能使用最新的统计数据
统计整理的意义、原则 与步骤
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
第三章 统计整理
❖ 统计资料整理的主要步骤是对调查得来的数 据进行审核、分组、汇总并编制统计表

•主要任务 •资料审核、分组、 •。汇总、制表、制图等
•分
•频数分布 •统计表
•统计



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 的重要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 又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90 ~ 100
2
少,绝大多数学生的考分
合计
50
分布在60—89分之间。
• 所以,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 的前提,它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表现(标志值
)向总体综合指标的过渡,在统计研究中起着承前
启后重要的作用。

•.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是根据所研究事物的特点和统 计研究的目的,按照某一标志将统计总体划分 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男生 女生
• 二年级
•男生 女生

•.
次数分布
❖ 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志分组,并将总体中的所 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 数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布
❖ 各个组的单位数为次数(频数) ❖ 比率(频率)=各组频数/总频数

•我国内地人口的性别分布(2000年)
性别 男性 女性
人口数(万人) 比率(%)
• 第一,明确分组的目的 .
•第二,采用适当的分组形式 .

•.
•.
简单分组、复合分组
• •1.简单分组: 即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分
组。• 例如: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学生按性别分组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男生 •女生
个体企业 其它企业
•学生按年级、性别分组 • 一年级
•2.复合分组:
• 即对同一总体同时按 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 叠起来进行的分组。
• 上述这些考分(原始资料)的特点是零星分散、 不系统、无规律,不能反映学生总体的学习情况。

•.
•.
表3-1 按考分分组
(分)
60以下 60 ~ 70 70 ~ 80 80 ~ 90
学生人数(
人)
5 15 18 10
• 由表3-1可见,整理后 的学生考分资料,较整理 前的考分资料明显要条理 、系统。由上表可见,在 学生总体中,60分以下和 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都较
• 国民经济按产业分 • 人口按性别分•组用:文字
组:
男性
来表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女性
各组性 质上的
差别
•• 品质分第组三方产法业一般比较简单, 通常分组标志一
经确定,则组数的多少与各组之间的性质界限比
较稳定。但是有的分组标志的表现却较复杂,存
在着不同性质的过渡状态,使分组现象不易划分
,如产品按用途分组、商品零售额按城乡分组、
65355 61228
51.6 48.4

• 一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以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分为:
•品质数 列
•变量数列

品质数列
❖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称为品质数 列
特点:对事物性质的差异表现的比较明确,组界 限划分比较容易(注意特殊情况)

(二)按品质标志或按数量标志分组 1.按品质标志分组。 2.按数量标志分组。 (三)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1.简单分组。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 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2.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
品质分组
•品质分组是按品质标志进行的分组。
关键:选择分组标志,划定各组界限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一)区分现象质的差别点。 (二)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 (三)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一)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2.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进行 分组。 3.选择分组标志时,要考虑到现象发展的 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
3. 确认是否必要做进一步的加工整理

数据的筛选
1. 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应尽可能予以纠正 2. 当发现数据中的错误不能予以纠正,或者有
些数据不符合调查的要求而又无法弥补时, 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 3. 数据筛选的内容包括:
▪ 将某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或有明显错误的数
据予以剔除
▪ 将符合某种特定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而不
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予以剔出

数据的排序
(要)
1. 按一定顺序将数据排列,以发现一些明显 的特征或趋势,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2. 排序有助于对数据检查纠错,以及为重新 归类或分组等提供依据
3. 在某些场合,排序本身就是分析的目的之 一
4. 排序可借助于计算机完成

一、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 (一)逐级汇总 (二)集中汇总

二、统计汇总的审核 三、统计汇总 (一)手工汇总 (二)电子计算机汇总

•.
•例如 •某班50名学生,调查其考分资料如下: ,
•77 65 83 56 68 70 99 65 73 72 88 66 74 63 71 84 62 52 80 78 84 79 81 64 58 82 76 62 73 75 89 79 61 65 54 92 86 73 68 51 69 64 78 63 76 68 72 77 81 76
工业部门的细分类等,为此必须制定各类统计标
准。

•.
•见前面品质分组的概念
•.
数量分组
• 数量(变量)分组是按数量标志进行的分
组•例。如 •学生按考分分组(分)

•60以下
60 ~ 70
•用数量来 表示各组
70 ~ 80
性质上的
80 ~ 90
差别
90 ~ 100
• 注意:进行数量(变量)分组时,必须首 先要明确和掌握以下两点:

二、统计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统一性,简明性,新颖性
(一)调查资料的验收和审核 (二) (三)文字资料的整理 (四)统计分组和汇总 (五)用统计图表显示整理结果

数据的审核
(原始数据)
❖ 审核数据准确性的方法
1. 逻辑检查
从定性角度,审核数据是否符合逻辑,内容是否 合理,各项目或数字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