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水稻的种植史

合集下载

中国水稻生产的历史经验

中国水稻生产的历史经验

中国水稻生产的历史经验中国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可以提供大量优质的营养,而且也是全世界最好的食材之一。

许多历史人物都关注于中国水稻,而回顾其开发历史,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过程和变化细节。

一、早期水稻生产(约公元前3000-前221年)早在公元前3000-前221年的中国,水稻就已经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农作物。

当时,直接在沼泽上种植米苗是主要的水稻种植方法,沼泽地通常生长在河岸边的水流旁,它的斜坡被自然形成的沼泽作为水稻的种植地,能够防止洪水冲毁农田。

二、泥塘灌溉(约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在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这段时间内,中国水稻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发出了采用泥塘灌溉法的水稻种植方式。

经过平地开沟,长江地区建立了那些圆形或椭圆形的泥塘,可以容纳足够的水,用以喂养沼泽地里的水稻。

三、灌溉技术的进步(公元220-公元589年)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水稻生产以及灌溉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首先,理论家和实践者用法律明文禁止了乱排水,减少了水源被浪费的可能性。

其次,把泥塘作为存储水源的容器被分成多个小池,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

第三,把泥塘与水流连接起来,使得水稻的灌溉更加一致,改善了种植条件,提高了稻谷的品质。

四、水库建设(公元589-1860年)从公元589年到1860年的这段时间,水库的建设和修筑也为中国的稻田灌溉工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上游水库的修建,可以有效利用地区的洪水,让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当水库开垦完成后,就可以使种植地大型化,灌溉用水也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生产量也更加可观。

五、机械灌溉(1860-1949年)从1860年到1949年的这段时间里,机械灌溉的使用也促进了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

新开发的机械可以减少人力投入,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作更大规模的灌溉,也可以保证种植地灌溉充分,提高了稻谷品质。

因此,机械灌溉的出现是中国水稻生产史上的重要进程。

水稻培植历史的简介

水稻培植历史的简介

水稻培植历史的简介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水稻的培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水稻最早起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至前6000年左右,水稻的栽培开始在长江流域地区兴起。

最早的水稻品种是野生水稻,也称为禾本科植物。

野生水稻的籽粒较小,颜色较暗,外壳较硬,生长在浅水区域。

这些野生水稻的种子被人类开始收集和种植,逐渐形成了农业社会。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水稻栽培的记载。

《诗经》中就有许多描写水稻种植和收获的诗歌。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将水稻从浅水区域移植到田地里面,通过灌溉和排水系统来控制水稻的生长环境。

这一技术革新使得水稻的产量大大提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粮食。

随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水稻的种植技术逐渐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

在公元前3世纪的秦汉时期,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已经传入到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农民通过学习和模仿中国的种植技术,逐渐掌握了水稻的种植和管理技巧。

在13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水稻的种植技术传入到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在这些地区,人们逐渐发展出适应热带气候的水稻品种,并且创造出了一系列的灌溉和排水系统。

这使得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

随着欧洲人的航海和探险活动的展开,水稻的种植技术也传播到了新大陆。

在美洲地区,水稻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和中美洲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这些地区的水稻种植主要依靠雨水灌溉。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水稻的培育和改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选择育种和基因改造等方法,人们创造出了更高产、更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水稻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为全球人口的粮食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水稻的培植历史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通过对水稻的种植和管理,人类掌握了农业生产的技术,解决了食物短缺问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常市特色水稻品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从松93-8到稻花香2号

五常市特色水稻品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从松93-8到稻花香2号

五常市特色水稻品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从松93-8到稻花香2号侯学然1 王荣升2(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01)摘要:黑龙江省是中国优质粳稻的主产区,同时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五常市作为黑龙江省优质稻米生产的排头兵,培育推广适用于该地区的优质稻米品种,为当地带来了独特的市场机遇。

作者结合实地调研所获一手材料,分析五常特色水稻品种从松93-8到稻花香2号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期对培育我国优质水稻品种,提高优质水稻的国际竞争力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五常市;水稻品种;松93-8;稻花香2号;历史;现状黑龙江省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全国有效积温最低的省份,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作区。

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独特的稻作生态环境。

黑龙江省属于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质粳稻稻米生态区。

黑龙江省的水稻早熟耐冷,品质优良,种植面积大,栽培技术水平高,且发展潜力大,是全国第一粳稻大省,被称为中国的“战略粮仓”[1]。

黑龙江省五常市被誉为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作为“中国最好的稻米”,五常大米品质极佳,天然绿色,享誉全国,远销海外,其稻米收购价格居全国首位,稻米附加值高。

因此选育、推广优良品种为五常大米提供了独特的市场机遇,深入研究松93-8到稻花香2号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将有助于育种者明确新品种的选育方向,加速完善优质新品种从培育到推广,乃至品牌开发全产业链的建设。

本文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并对品种演变的相关事件亲历者进行访谈,详细介绍了五常特色优质水稻品种及其亲本的选育开发过程,浅析围绕松93-8开启的长粒香时代和稻花香2号开启的稻花香时代所建立的稻米产业对地区农业发展的巨大贡献。

这一历程对于我国优质水稻的选育及开发应用具有借鉴作用,也对提高优质水稻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指导意义。

1 五常水稻的生产条件黑龙江省具有年平均气温全国最低、无霜期全国最短、夏季高温时间短、秋季气温下降快等诸多不利于水稻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同时又具有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水资源充足、土质肥沃、地势平坦、环境污染小、土壤无污染、农药用量小、水质优良、地处冻土带使大多数病虫害难以发展蔓延等优势。

第十一章历史时期农作物的分布变迁第一节、历史时期水稻种植分布变迁

第十一章历史时期农作物的分布变迁第一节、历史时期水稻种植分布变迁

第十一章历史时期农作物的分布变迁第一节、历史时期水稻种植分布变迁与社会环境制约(一)新石器时代中国水稻已经普遍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广大的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太湖地区、浙北地区,大约六七千年前便开始有了种植,距今七千至三千五百年水稻从动向西推进。

夏商水稻种植向北方扩展,西周今山东、陕西、山西一带已经有了种植。

春秋战国时期水稻种植西到渭水中游,北到关中盆地北缘、汾水中游,东到泗水流域,但种植面积不大。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形成了关中地区、伊洛河流域、河内地区、黄淮平原等水稻种植中心区。

唐时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黄河流域普遍开发了水稻种植。

唐末黄河流水稻种植的范围大面积缩小,宋代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呈现栽种地区有限,总面积小和稻田多呈点状、线状分布在一些低洼地带和河湖周围特点,其最北界在北纬40度左右的京津地区,而南方占城稻的引入,双季稻和稻麦轮作使得水稻产量增加,强化了南方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

元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稻种植衰落,尽管河南、淮河流域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区。

衰落的主要表现是:种植区极为零星分散,没有大范围的产区;种植时间很短,没有形成长期的持续产区;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

南方地区水稻种植发展很快,长江下游盛行稻麦轮作制,岭南有双季稻,其他地区有早熟抗旱的水稻种植。

虽然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不景气,但是由于水利技术的进步和水稻品种的改良,水稻分布的北界向北推进,北大河西走廊、河套平原、辽河流域。

水稻种植的这种发展趋势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因素导致的。

气候的变化下的水资源分布和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东南迁移等都对北方水稻生产带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历史时期桑蚕、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与丝织业中心的推移一、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大量的古代传说和考古材料说明,大约在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已经开始了丝织业生产。

(一)夏、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多次出现“桑”、“蚕”、“丝”、“帛”等字以及大量的有关蚕桑丝织的卜辞。

五常大米

五常大米

一、哈尔滨的水稻种植史起于何时?170多年前,三个朝鲜族人在黑龙江五常的茫茫荒野上开垦水田种稻,这或许是哈尔滨最早的大米。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五常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近10万亩,并逐渐成为中国水稻生产第一县。

五常的作为,在于星星之火使哈尔滨的水稻发展形成了燎原之势。

在五常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非此米不能进食”。

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史志可考的是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朝鲜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如今,哈尔滨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了665万亩,总产已经达到了70亿斤。

全国平均每人可以吃到5斤哈尔滨大米。

全国水稻大县五常,水稻面积达到170万亩,是建国初的17倍。

而旱育稀植技术的发祥地方正县,80万亩耕地已经有60万亩种上了水稻。

改革30年来,哈尔滨的水稻面积翻了两番多。

当年曾经为清廷贡米的哈尔滨大米,现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世界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尤其喜欢吃哈尔滨的五常大米2006年4月,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一路风尘来到哈尔滨五常市考察。

这位曾经为世界上数亿人解决了饥馁之苦的老人,想要探寻的一个奥秘就是:哈尔滨的五常大米为什么那么好吃?在五常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非此米不能进食”。

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史志可考的是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朝鲜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袁隆平的夫人告诉五常的农民水稻育种专家田永太,他们家里长年吃五常大米。

遇到田永太,袁隆平此行寻访的难题迎刃而解。

1993年,田永太在田里发现一个12棵穗的稻子,种了12垄,秋风一吹稻子就有扑鼻的香味。

在百万分之一变异的几率中,田永太培育出了香米“稻花香二号”,现在面积已经达到100多万亩,成为五常的主打品种。

盘锦稻米 种植历史溯源

盘锦稻米 种植历史溯源
“ 帅府专供” ; 品 目伪时期 , 盘锦大米又成为 佩服之余 ,总是对盘锦用水质丰美的河水 建成 , 为盘锦水稻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 同 伪满洲国的御用食品 ,盘锦人谁要是吃了 灌溉艳 羡不 已。 大米谁就 会被定为 “ 经济犯 ” 。那时的东北
时, 伴随城市大批知识青年下 乡, 大搞农 田
从气候 区划上看 ,盘锦年 目照时数 为 水 利建 设 ,水 稻种 植 面 积大 幅 度 增 加 。
7 6小时 , 季 白 昼 长 , 夏 目照 足 , 稻 生 长 17 — 18 水 人 ,吃得上盘锦大米就是高贵和显耀的象 2 8 9 4 9 5年稳定在 6 6 7 顷 ,平均每 26 公
终处于饱和状态。以往 , 人们对土地盐碱存 也都以种植水稻 为生 。12 年 ,平安哈 巴 优质水稻种植 面积 73 92 . 3万公 顷 , 占水 稻种 有偏见 , 视盐碱为贫瘠 , 并且 只看到盐碱为 台人雇用朝鲜人在大房身东南塘地 ,利用 植面积的 7%, 0 其中蟹田种稻 37 . 7万公 顷, 害的一面 , 不知盐碱 的利之所在。其实盐碱 大辽河水 潮涨汐 落 自流灌溉 来种植 水稻 。 富硒米 2 万公顷。20 年全市水稻播种面 06 是笼统之称 , 多种化学成 分的集合 , 是 所以 12 ,东北军将领张学 良等人在大辽河 9 8年
盘锦水稻年收 一季 , 生长 公顷产量增加到 7 5 公斤 。 96 9 0 45 18 —19 年 征。今天 ,盘锦大米走进商务部等国家机 期热量资源丰富 。 关, 也上了人民大会堂 的国宴 餐桌 , 成为所 期长达 18 15 以上 。 5— 6 天 南方一年里两收 五年 I 水 稻面 积稳定在 76万公顷 , 司, . 亩产 有盘锦人的骄傲 。 三获 , 生长期要少五六十天 , 而且 南方水 稻 超过 6 5 2 公斤 , 水稻商品率高达 7 %, 2 为全 近年来 , 随着粮食市场 的开放 , 盘锦 大 黄熟时 , 天气依然 炎热 ; 盘锦地 区大地铺 金 省之首 。9 0 5月, 19 年 盘锦市人民政府获得 米人人看好 , 人们总是因吃上盘锦大米而快 时将降 寒霜 。阳光 、 气候 、 空气湿度 间湿 间 国务院授予的 “ 全国粮食生产 先进 单位” 称

中国的稻田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稻作种植技术

中国的稻田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稻作种植技术

中国的稻田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稻作种植技术稻田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稻作种植技术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中国稻田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稻作种植技术。

一、古代稻田文化和种植技术古代中国的稻田文化可以追溯到约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将野生稻变为栽培稻,初步实现了稻作的种植和收获。

古代农民探索出了一系列的种植技术,如引水灌溉、排水和施肥等技术。

此外,农民还发明了农具,如犁、耙和铲等工具,使得稻作的种植更加高效。

古代稻田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于稻作的崇拜和仪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稻作被视为神圣的作物,人们会举行丰收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此外,一些古代文人也将稻田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和绘画作品,将稻田文化融入了文学艺术之中。

二、中古时期的稻田文化和种植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稻田文化在中古时期继续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开始引入水稻种植技术,并且改进了农具和灌溉系统。

与此同时,中国南方地区则推动了稻田文化的繁荣发展。

南方地区的稻田文化将稻作种植和手工艺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许多精美的稻田艺术品,如稻草人和稻田图案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增添了农田的美感,更表达了人们对稻作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同时,中古时期的中国农民还加强了对稻作病虫害的防治。

他们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控制水位、合理施肥和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现代稻田文化和种植技术近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稻田文化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现代稻作种植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使得稻田文化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例如,水稻的高产育种和水稻的机械化栽培、收割和加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稻作的产量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

同时,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改变了稻田文化的面貌。

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精准农业等现代技术的引入,使得农民能够更加精准地管理和监控稻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历史的探讨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历史的探讨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历史的探讨何元龙(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摘要]黑龙江省在19世纪中期以前还没有水稻的种植。

19世纪中后期黑龙江省 已有了水稻的种植,但水稻种植在黑龙江省并不普遍,处于引种、试种阶段,大面 积推广种植水稻是在清末民初。

20世纪70年代以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有了 快速的增长。

水稻已成为黑龙江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关键词]黑龙江&水稻&历史&探讨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对黑龙江省水稻生 产的历史进行了研究,但由于有关黑龙江省 水稻生产历史资料和考古资料的匮乏,不同 学者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历史有着不同的见 解。

笔者不揣冒昧,利用有关史籍和考古资 料以及有关的研究结果探讨了黑龙江省水稻 生产的历史,以期有利于黑龙江省的水稻发 展。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中误缪难免,敬 乞专家斧正。

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有《渤 海》条以及后来的《渤海国志》(唐晏,1919年)%《渤海国记》(黄维翰,1931年)%《渤海国志长编》(金毓黼,1931年完成初 稿[1])中均记载了当时的渤海国俗贵者有:太白山之兔、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夫余 之鹿、鄭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 州之棉、龙州之绸、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之鲫。

果有九(丸)都之李,乐游之 梨。

渤海国(698 —926年)是中国历史上 的一个在唐朝管辖之下、以秣鞮族为主体的 一个地方政权。

《新唐书》称渤海“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其疆域包括现在吉林省 的绝大部分、黑龙江省的大部分、辽宁省的 一小部分以及苏联滨海地区和朝鲜半岛的一 部分,可谓地大物博。

《新唐书》等史籍记 载,渤海国的“俗所贵者”有“卢城之稻”。

卢城即中京显德府之卢州。

《新唐书•渤海 传》记载:“(上京)其南为中京,曰显德 府,领卢、显、铁、汤、荣、兴六州。

$2]中京显德府故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和龙市西古城已为学术界公认。

关于中京显 德府下辖的卢州的地理位置,主要有西古城 说、延吉县龙井说、海兰江流域说、吉林安 图说、船口山城说。

水稻栽培的历史演变和遗传改良

水稻栽培的历史演变和遗传改良

水稻栽培的历史演变和遗传改良自古以来,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人类的农业发展中,水稻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而水稻的遗传改良也是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

本文将从水稻栽培的历史演变和遗传改良两个方面,来探究人类对水稻的驯化和改良。

水稻栽培的历史演变水稻的原产地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云南、贵州和广西地区,然后传入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地区。

最早的有关水稻种植的史料出现在公元前5200年至前3400年的中国六千年文明遗址中。

由于水稻的优良特性,比如产量高、适应性强、易于储存和处理等,许多地区都开始进行水稻的栽培。

在古代中国,水稻的栽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水稻田地的经营模式,并出现了一系列与水稻生产有关的技术和制度。

到了唐宋时期,水稻的栽培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日本,水稻的栽培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考证,日本的水稻栽培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

经过历代的发展,日本的水稻栽培技术被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初期,日本出现了所谓的“稻草人工厂”,将水稻的种植、收获、加工都进行了系统化和机械化。

在东南亚地区,水稻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地,都有着悠久的水稻栽培历史。

这些地区的水稻品种也各有特色,经过多年的栽培和繁育,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不同品种。

水稻的遗传改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以遗传学原理和方法来进行水稻的改良。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人工选择和细胞遗传改造的技术,成为了改良水稻的主要手段,也从根本上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遗传改良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选择优良种质和育种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

这一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研究和实践。

通过挑选优良的水稻种质,进行交配、杂交和基因编辑等手段,逐步提高水稻的耐病、耐旱、耐盐和耐寒能力。

其中有一种被称为绿色革命的技术,在农业领域有着巨大的价值。

1960年代中期,印度的绿色革命开始了,它将先进的科技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并在全国推行。

水稻的种植历史,水稻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水稻的种植历史,水稻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水稻的种植历史,水稻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2016年11月份,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年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签署了《科学家建议》,在该次学术研讨会中,认定我国水稻栽培起源地为10000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

根据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我国发现40多处遗存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址,其中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最为集中,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余遗址分布在福建、安徽、广东、江西、云南等省份地区。

一、水稻的种植历史1、2016年11月份,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年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签署了《科学家建议》,认为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一万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

2、根据多年来的考古发掘,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4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遗存炭化稻谷或茎叶,其中最为集中的地区为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地区次之,其余零散分布在江西、福建、安徽、广东、云南、台湾等省份地区。

除此之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地区同样遗存有炭化稻谷或茎叶。

3、石器时代开始,大米始终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人民的主粮。

在唐宋时期以后,南方部分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

明末时期,粮食中大米大约占据70%,麦类、粟、黍大约占据30%,其中大米主要来自南方。

二、水稻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1、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一般为单季稻,通常在清明前进行播种,4月底5月初完成移栽,9月份左右进行收获。

(2)如果是种植双季稻,第一季水稻在4月中旬育苗,8月初进行收获,然后立即进行第二季水稻的移栽工作,在地冻之前完成收割。

2、南方地区(1)南方地区一般为双季稻,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早稻一般在5月1日之前完成移栽,8月1日之前进行收割,同时立即进行晚稻的移栽工作,然后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对晚稻进行收割。

(2)如果是长江上游地区,一般以种植单季中稻为主,在清明前后播种,5月初进行移栽,8月中下旬进行收割。

水稻在东北的种植史

水稻在东北的种植史

水稻在东北的种植史水稻传统上是南方的产物。

北方人历来以玉米、小麦为主要农作物。

东北的黑土地在相当长的时间是不种水稻的,正如东北沦陷后的那首悲愤的歌曲《松花江上》所唱到的那样:“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而今天,举国皆知东北盛产稻米,举国推崇东北大米。

那么水稻是什么时候引种到东北的呢?它在东北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这里不妨介绍一下。

水稻引入东北一般认为是十九世纪中叶。

此后东北水稻的种植历史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一是19世纪中叶至东北沦陷之前。

关于这一时期,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衣保中有翔实的考证。

他认为, 19世纪中叶以来,鸦片战争敲开国门,清政府逐渐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朝鲜移民陆续进入图们江及鸭绿江对岸的中国东部边疆地区。

早期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克服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缺乏水利设施等各种困难,试验着开发出了一片片水田,从而揭开了东北近代水田开发史的序幕。

朝鲜移民具有善于耕种水田的传统,移入东北后,他们凭借在半岛的水田农作经验,大胆地在一些稍具水利条件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汉族农民放弃的草甸地、苇塘地和涝洼地上开发出片片稻田。

他指出,朝鲜移民到东北种稻的路径有三条。

最早的是中线即沿今鸭绿江上游对岸的浑江流域。

1845年,朝鲜平安北道楚山郡的80多户越江进入浑江流域伐木的朝鲜农民,发现浑江下游两岸土地肥沃宜耕,于是进入该地私垦。

后来在宽甸县下漏河太平哨一带发现了当时开发水田用的铁锹,表明当时这一带曾经种植过水稻。

尽管该地的水田没有延续下来,但朝鲜移民沿浑江向北发展,进入桓仁、通化一带开发水田。

1875年,有金姓朝鲜移民在今辽宁省桓仁县下甸子地方试种水稻,获得成功。

1883年,金华友等数名朝鲜移民,从通化小湾沟移居柳河三源浦地方,试种水稻亦获成功,不久之后,三源浦一带成为著名的朝鲜移民聚居区和产稻区。

随着朝鲜移民不断向北向西发展,稻作试验区也逐渐向北向西发展。

1890年,柳河、海龙、安图等地的朝鲜移民又移入桦甸开发水田。

盘锦大洼水稻种植

盘锦大洼水稻种植

盘锦大洼水稻种植
【最新版】
目录
1.盘锦大洼水稻种植的历史和现状
2.盘锦大洼水稻种植的优势和特点
3.盘锦大洼水稻种植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正文
盘锦大洼水稻种植位于我国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

水稻作为大洼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盘锦大洼水稻种植已经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水稻产区之一。

盘锦大洼水稻种植的优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条件适宜:盘锦大洼地区位于北纬 41 度左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期,非常适宜水稻生长。

2.水资源丰富:盘锦大洼地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有辽河、大辽河、绕阳河等多条河流,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种植技术先进:盘锦大洼水稻种植采用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包括精细化管理、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保证了水稻的高产稳产。

4.品种优良:盘锦大洼水稻种植选用的品种多为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如盘锦大米等,深受市场和消费者喜爱。

尽管盘锦大洼水稻种植具有以上优势和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业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盘锦大洼水稻种植需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未来,盘锦大洼水稻种植将继续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核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绿色、生态、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

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

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在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方面,主要有耕种轮作和水稻种植两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耕作制度。

首先,东北平原的耕种轮作制度是一种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耕作方式。

按照轮作顺序,将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在相同土地上的不同地块,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壤养分、有效防止病虫害的目的。

常见的轮作顺序如小麦-大豆-玉米或大豆-玉米-稻谷。

这样的耕种轮作制度可以充分利用粮田的产能,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确保农民能够获得丰收。

此外,轮作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其次,东北平原的另一种重要耕作制度是水稻种植。

水稻是东北平原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东北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东北平原的水稻种植通常采用秧田写作的方式,栽种的主要是早稻和中晚稻。

水稻的种植过程包括选种、育秧、移栽、施肥和浇水等环节。

同时,为了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东北平原引入了灌溉系统,通过沟渠和水闸,将来自河流和雨水等水源引入稻田,供给稻田所需的水分。

水稻的种植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主要包括耕种轮作和水稻种植两个方面。

耕种轮作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而水稻种植则是东北平原的重要农业生产方式之一,水稻的种植过程包含多个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

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在不断演化和改进中,不仅为保障粮食供应、丰富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保护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做出了积极努力。

东北大米历史故事

东北大米历史故事

东北大米的历史故事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

大约在1845年,一些朝鲜人为了躲避国内的饥荒和灾祸,偷偷越境进入中国东北。

他们带来了朝鲜的水稻品种,并尝试在东北进行种植。

这就是东北水稻种植的缘起,那个朝鲜人因此被称为“东北大米第一人”。

他的村庄后来被命名为“东北大米第一村”。

到了1870年,另一位姓金的朝鲜族人在鸭绿江北岸一带种植了水稻,使得这一地区成为朝鲜移民的主要聚居区。

19世纪60-70年代,朝鲜咸镜北道等地连连灾荒,大量的朝鲜人涌入中国东北,其中许多人继续种植水稻。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东北大米的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有一位姓申的朝鲜人,他在日本生活过,从日本的北海道引入了一个名为“赤毛”的水稻品种。

这个新品种的引入,使得东北大米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口感更佳。

如今,东北大米已经成为中国优质大米的代表之一,享誉国内外。

五常大米的历史故事

五常大米的历史故事

五常大米的历史故事五常大米是中国黑龙江省五常市出产的一种优质大米,以其粒饱满、口感细腻、香气浓郁而闻名于世。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是中国大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常大米的故事始于明朝时期。

当时,五常地区的农民开始种植水稻,并发现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

他们不断探索种植技术,逐渐培育出了一种优质的水稻品种,即后来的五常大米。

在清朝时期,五常大米逐渐成为皇室贡品。

清朝皇帝对五常大米的品质非常赞赏,每年都会选取最好的五常大米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

这使得五常大米的名声远播,成为了中国大米中的佼佼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常大米的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五常地区的农民们通过精心的耕作和科学的管理,使得五常大米的产量和品质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五常大米的粒饱满、口感细腻、香气浓郁,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五常大米的故事还与五常地区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五常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重镇,农耕文化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

五常大米作为五常地区农耕文化的重要产物,承载着人们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五常大米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备受推崇的大米品牌之一。

它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广受欢迎,还远销海外,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五常大米的成功离不开五常地区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和对品质的追求。

五常大米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优质大米的背后是无数农民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积累。

五常大米的成功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勤劳。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珍惜五常大米这样的优质农产品,支持中国农民的劳动,同时也要关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

五常大米的历史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大米的传奇,更是一段关于中国农业文化的传承。

它让我们了解到,农业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生活的基石。

让我们一起珍惜五常大米,传承农耕文化,共同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

水稻育种的历史和成就

水稻育种的历史和成就

水稻育种的历史和成就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了生计和食物来源。

水稻育种是指选育适应不同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旨在提高产量、耐病性和品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水稻育种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许多成就,其历史也十分悠久。

第一部分:水稻育种的历史水稻育种实践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古代中国人首先意识到了选育和种植水稻的重要性,并研发出许多育种方法和技术。

当时,水稻种植主要依靠人工采摘和种植。

在中国的文化中,水稻是一种神圣的作物,与土地、自然、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在20世纪初期,日本成为了水稻育种的中心。

正是在日本育种学家们的努力下,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也对全球的水稻种植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菲律宾国家水稻研究所成立,将现代水稻育种的潜力发扬光大。

研究人员通过改善育种方法、创新种植技术,以及利用现代遗传学和生物技术手段改进品种,大大推动了水稻生产的进步。

第二部分:水稻育种的成就水稻育种的成就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衡量,比如产量、品质、金融价值等。

以下列举了几个重要的成就:1. 确保全球粮食安全水稻是全球粮食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影响着全球粮食供应和价格。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更高产的优良品种变得尤为关键。

水稻育种的成就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得以选择最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以确保全球粮食安全。

2. 提高生产效率高产的现代水稻品种让农民们可以多次种植,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收益。

这种品种还可以抵御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条件,并提供更好的耐热性和耐盐性,因此可以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种植。

3. 改善品质和口感现代水稻品种提供了更好的口感和更多的营养成分,同时减少了有害物质的含量。

新型高亚硝酸盐水稻种具有更低的亚硝酸盐含量,可大大降低罹患胃癌的风险,受到了全球的关注。

4. 推动了国际贸易不同国家和地区育种出的水稻品种,其原材不仅可以供本地消费,还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

水稻制种发展史

水稻制种发展史

水稻制种,即水稻种子生产和繁育的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古代时期:水稻的驯化和种植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1万年前的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长江流域。

最初的水稻种植是通过收集野生稻的种子来进行的,然后逐渐发展为人工种植和选择优良品种。

传统农耕时期:在这一时期,农民依靠自然条件和传统的农耕经验进行水稻种植。

种子主要通过农家自留种的方式进行繁衍,缺乏系统的选育和改良。

近代科学制种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植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发展,水稻制种开始进入科学化的时代。

科学家们开始通过杂交、选择和育种技术培育新的水稻品种。

这一时期,杂交水稻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现代生物技术时期:20世纪后半叶以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水稻制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人们可以精确地改良水稻的性状,如抗病性、耐旱性和营养价值。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21世纪的水稻制种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种质资源的国际交换、种子的市场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在推动着水稻制种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食品安全问题也对水稻制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水稻制种从最初的野生采集到现代的生物技术改良,经历了长期的进化和发展。

如今,水稻制种不仅关注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也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

东北大米历史故事

东北大米历史故事

东北大米历史故事东北大米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东北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种植水稻,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古代,东北大米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备受赞誉。

历史记载中,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常常提及东北大米。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东北大米一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之一,对于东北人来说,大米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大米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农民们通过不懈努力,采用科学种植方法、加强管理和选育优质品种,使东北大米在品质和产量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东北大米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安全放心的品质,使其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食物。

此外,东北大米还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美食,如米饭、粥、年糕、糯米团子等,为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东北大米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和政府的支持。

为了推动东北大米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农产品质量。

同时,高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也为东北大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东北大米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精心种植、科学管理、优质品种的选择将带动东北大米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东北大米的独特魅力。

注:此文档为虚构文档,仅用于辅助AI写作模型的训练。

文档内容与实际情况无关,不可用于商业用途。

东北水稻和黄豆的介绍资料

东北水稻和黄豆的介绍资料

东北水稻和黄豆的介绍资料
黄豆,又称菽、黄大豆、大豆等,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中国是黄豆的故乡,种植历史约有4000多年,最初被当作祭祀的供品,后来才成为粮食。

黄豆荚果肥大,种皮光滑,单个荚果有种子2-5颗,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酿造酱油、制成豆渣或磨成粗粉。

黄豆有“绿色乳牛”的美誉,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钾、钠、胡萝卜素、大豆卵磷脂等成分。

黄豆含有的亚油酸能够有效阻止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还能改善皮肤衰老,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功效。

不仅如此,常吃黄豆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防止血管硬化,保护人体心脑血管系统。

东北种水稻,东北地区的空气好,土壤肥沃,光照足,积温时间长,温差大,因此栽培出来的水稻口感还比较好。

东北的水稻是早熟的单季稻,一般是在四月中上旬开始播种的。

生育期大概是100-120天之间。

夏季末或者早秋的时候就可收获了。

因气候环境,再适当管理,水稻的产量是比较高的。

丹东地区水稻生产的历史、现状与对策

丹东地区水稻生产的历史、现状与对策

丹东地区水稻生产的历史、现状与对策
傅春旭;陈富忠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占我国粮食总产40%左右.由于受水资源缺乏和耕地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进一步拓展稻作面积不太可能,通过选育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及优化栽培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是唯一可行之路.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傅春旭;陈富忠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种子管理站,118000;丹东农科院稻作所,11810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丹东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J], 赵征;陆忠平
2.丹东地区水产养殖病害现状与对策 [J], 梁天红;马辉;牟均素;衣维国;黄毅力
3.丹东地区水产养殖病害现状与对策 [J], 粱天红;马辉;牟均素;衣维国;黄毅力
4.浅谈丹东地区水稻生产 [J], 隋学军;董绍贵
5.丹东地区软枣猕猴桃发展现状与对策 [J], 王忠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水稻在东北的种植史
林龙华
水稻传统上是南方的产物。

北方人历来以玉米、小麦为主要农作物。

东北的黑土地在相当长的时间是不种水稻的,正如东北沦陷后的那首悲愤的歌曲《松花江上》所唱到的那样:“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而今天,举国皆知东北盛产稻米,举国推崇东北大米。

那么水稻是什么时候引种到东北的呢?它在东北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这里不妨介绍一下。

水稻引入东北一般认为是十九世纪中叶。

此后东北水稻的种植历史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一是19世纪中叶至东北沦陷之前。

关于这一时期,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衣保中有翔实的考证。

他认为, 19世纪中叶以来,鸦片战争敲开国门,清政府逐渐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朝鲜移民陆续进入图们江及鸭绿江对岸的中国东部边疆地区。

早期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克服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缺乏水利设施等各种困难,试验着开发出了一片片水田,从而
揭开了东北近代水田开发史的序幕。

朝鲜移民具有善于耕种水田的传统,移入东北后,他们凭借在半岛的水田农作经验,大胆地在一些稍具水利条件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汉族农民放弃的草甸地、苇塘地和涝洼地上开发出片片稻田。

他指出,朝鲜移民到东北种稻的路径有三条。

最早的是中线即沿今鸭绿江上游对岸的浑江流域。

1845年,朝鲜平安北道楚山郡的80多户越江进入浑江流域伐木的朝鲜农民,发现浑江下游两岸土地肥沃宜耕,于是进入该地私垦。

后来在宽甸县下漏河太平哨一带发现了当时开发水田用的铁锹,表明当时这一带曾经种植过水稻。

尽管该地的水田没有延续下来,但朝鲜移民沿浑江向北发展,进入桓仁、通化一带开发水田。

1875年,有金姓朝鲜移民在今辽宁省桓仁县下甸子地方试种水稻,获得成功。

1883年,金华友等数名朝鲜移民,从通化小湾沟移居柳河三源浦地方,试种水稻亦获成功,不久之后,三源浦一带成为著名的朝鲜移民聚居区和产稻区。

随着朝鲜移民不断向北向西发展,稻作试验区也逐渐向北向西发展。

1890年,柳河、海龙、安图等地的朝鲜移民又移入桦甸开发水田。

1903年,永吉县某些僻静的山沟里出现了种稻的“韩人”,他们在山间小河沟边开出小片水田,逐渐试种。

到1905年,从通化、桦甸等地迁来的朝鲜移民,在永吉县的鳌龙河、五里河、牤牛河、团山子一带,开出水田300
余垧。

到1910年以后永吉县的江密蜂、太平乡、新安屯、杨家乡的大裕屯、大岗乡的东响河、西响河、三家子等村屯,皆出现朝鲜移民种植水田。

与此同时,朝鲜移民沿着松花江、牡丹江和辉发河,移入磐石、蛟河、舒兰等地开发水田,并进而移入德惠、怀德、伊通等地试种水田,从而把水田试种区从东部山区扩展到东北平原的腹心地带。

朝鲜移民种稻的另一扩展路线,即南线系由鸭绿江下游的丹东地区向西南方向扩展。

1861年,有朝鲜移民进入丹东三道浪头地方,根据海潮的涨落进行排灌,开辟了一片水田。

1890年在凤城县汤山城有张姓汉族地主招雇朝鲜农民开辟水田。

该县沙里寨汉族农民沈某也开始耕种水田。

嗣后在岫岩、庄河、复县、熊岳城等地也出现了水田。

1897年熊岳城马家屯的孙兰阶开始种水稻。

1906年朝鲜平北碧泷郡的金时顺在奉天(今沈阳)经营水田。

翌年,安奉线的汤池子、三道浪头、珲水港、梨树等地相继出现水田。

1908年,金州汉族地主赵恩海在新民县公太堡地方招雇5名朝鲜农民开发水田。

1910年朝鲜平北义州县的宋秉植、金万里等在抚顺鲍家屯等地开发水田。

1911年新民县设立了水利局。

东北北部地区也有朝鲜移民进入开发水田。

1880年饶河县大和镇一带由俄国境内移入一批朝鲜人,在当地建立村
庄,开田种稻。

附近的小佳河地主苑福堂看到朝鲜农民种稻有利可图,乃从俄境招雇8户朝鲜人开发水田。

1880年朝鲜人安宗浩等迁入东宁县三岔口高安村,开始引小绥芬河水开发稻田。

1888年前后,五常县沙河子乡也出现了水田。

1895年又有朝鲜农民从舒兰县迁入五常县沙河子乡小孤山一带垦地种稻,稻种有红毛、白毛两种。

1897年前后,有参加甲午战争的朝鲜败兵移入宁安县勃海镇的上官地及三灵一带开垦水田。

俄国修筑中东铁路时,曾雇佣大批朝鲜劳工,1903年筑路工程完工后,部分朝鲜劳工定居在绥芬河、磨刀石、一面坡、哈尔滨等铁路沿线地区,其中有不少人从事水田开发。

延边地区虽然早已有大量朝鲜人移垦,但以开发旱田为主,从事水田开发者并不多见。

据载,1890年左右在图们江沿岸钟城崴子(今龙井市光开乡光昭一带)开始出现水田,1900年海兰江畔的端甸平原和智新乡大教洞附近也开始试种水稻。

1900年后,珲春县板石乡南秦泰一带开始试种水田。

1905年,南秦泰、马滴达乡五道沟、密江乡中岗子等地已有12.6垧水田。

到1911年,珲春全县水田面积已达185垧。

在水田开发过程中,朝鲜农民还开出了一条条水渠。

1906年6月,延吉县智新乡大教洞14名农民共同开掘水渠
1308米,引河水灌溉33垧水田,这是延边地区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

1911年秋,延吉县尚义乡八道沟朝鲜族地主延长沟渠12公里,灌溉面积95公顷,总工费1800圆,翌年竣工。

朝鲜移民为把种稻技术引进东北,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探索。

朝鲜移民进入东北之初,使用的稻种都是从家乡带来的。

清宣统元年(1909)刻印的《岫岩州乡土志》中记载:“稻,大米。

谷分粳、糯二种。

糯米性粘,味甘;粳米味甘,性平。

岫属所种粳曰水粳,种自朝鲜来”。

但是,这种来自朝鲜半岛的稻种,在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东北北部地区却很难生长。

据载,从俄国沿海州、吉林、辽宁以及朝鲜等地迁入黑龙江省境内的朝鲜移民,在试种他们自带的水稻品种时,大多没有成功。

有的稻种虽然生长起来,但产量很低。

后来,有一位来自朝鲜南部名叫申友景的移民,弄到了日本北海道的“赤毛”稻种,在牡丹江地区的磨刀石、海林一带进行试种。

几年后,终于培育出适应黑龙江自然条件的耐寒性强、早熟、产量较高的新品种,使水稻种植在黑龙江地区逐渐推广。

朝鲜移民早期开垦水田,多在中小河流两岸,因为当时朝鲜移民数量不大,规模较小,再加上技术条件所限,只能
利用中小河流搞一些小型的引水工程,这些工程的主要项目是修筑简易的柳条拦河坝。

这种引水工程比较简易,因积水量少,又易被洪水冲走,因而只适用于小规模的水田种植。

但在朝鲜移民迁入初期,因受自然、经济、技术、人力等诸多条件限制,他们能利用当地有限的条件,艰苦地建造这处适用的引水工程,为东北早期的水田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东北无霜期短、水温低、昼夜温差大,不利于水稻生长。

早期的朝鲜移民为了克服这些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经艰苦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系列寒地种稻技术。

总之,在朝鲜移民迁入初期,以不怕艰难的顽强精神和聪明才智,在东北各地试种水稻,为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见衣保中《朝鲜移民与近代东北地区的水田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