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八套
马原 虚构
有三十年了。也许四十年。我没去计算时间。时间没法计算。昨
天跟今天一个样。今天跟明天一个样。你记不住重复了许多次的早上
和晚上。山绿了又黄。我是记不住了。
我是个哑巴。这里人都当我是哑巴。我到这里就再没说过话。我
怕我早把汉话忘了。跟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敢肯定我还记着。有些事
会了就忘不了。游泳就是这样。我七岁那年学会游泳。那好像是一百
念头。
我有一种预感。我要证实这种预感。我的预感没有错。
我找不到它:或许它根本就不存在,或许它只存在于我的
想象中。
我下山的时候,我才想到关于所有的麻风病的问题。
他是个麻风病人吗?他已经在这个满是麻风病人的地方生
活了几十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遇到他,为什么先不进
村子。
© 2008 Prescient Digital Media Not For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without written consent – violators will be prosecuted
被装到那个小盒子里(照相机)去了。我知道这个细节在
我未来的那部杰作里将要出现。看来她曾经见过照相或摄
影或摄像。
© 2008 Prescient Digital Media Not For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without written consent – violators will be prosecuted
© 2008 Prescient Digital Media Not For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without written consent – violators will be prosecuted
考研政治时政部分怎么准备
考研政治时政部分怎么准备一、各科目复习重点1 、马原:马原是这里面最难的科目,六个字概括就是「高投入低回报」刚开始复习马原时,不要花太多精力去钻研里面的东西,马原需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反复做题、理解,所以一般复习政治也是从马原开始的。
这里比较建议大家听徐涛老师的课程,讲的很明白(但是我前面也说了,听明白不一定做对题,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一定要配合刷题)。
重点复习哲学部分,因为分值占比最高(24』的马原,哲学部分就占18』),政治经济学部分比较难,分值低,时间不够完全可以少花点精力。
2、中特:属于「高投入高回报」的科目,重点章节为 8、9、10、11,仅这四章涵盖了毛中特 80% 左右的分数,但这也是最难的 4 章。
3、史纲:现阶段「低投入高回报」的科目。
史纲主要是梳理时间线,思修我没有花很大功夫,因为如果你现在看真题,即使没有学过思修的课程,按照常识和价值观也能选对,这也是最简单的科目。
:4.时事:建议11月集中背诵。
网上有很多考号,冲刺阶段的线上课程也会附带时事总结。
建议大家多比较,多看两遍。
而且12月份萧秀荣的四卷也会压题,时政一般准,一定要看。
考研政治除了马原都是记忆性的内容,需要你反复背诵基础知识,因为考研政治的知识点会比较碎,建议大家领取整理的学霸笔记,整理了政治会议时间线等易混淆的知识点,建议打印出来时常看看,这都是高频命题重点。
在下面链接选择「免费参与」之后,这个课程就到你的书架上啦!二、网课看谁的?我看网课看的比较少,考研期间主要看了徐涛的强化精讲课程(并没有看基础类的,目前这个时间段也不建议看基础精讲,比较浪费时间,直接上强化性价比高点)。
看强化精讲是解决「理解」的问题,主要解决的是选择题;分析题部分我准备的比较晚,大概 10 月底、11 月才开始,看的陆寓丰的主观题技巧课,对我帮助比较大。
所以这部分只给大家介绍这 2 个课,我也只看了这俩,其他没有时间看了。
如果你还有私藏的性价比高的课程和老师,大家不妨在评论区 pou 出来~1、徐涛强化班徐涛老师实打实通过网课打出自己的招牌,给我的感觉就是稳重、儒雅、有趣。
马原第八章
马原第八章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单项选择题1.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2.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3.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C.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4.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5.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存C.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并存D.生产资料的个人和公共所有并存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D.书产主义社会实现的7.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8.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物质条件是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体制9.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社会条件是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体制1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体制11.无产阶级最终实现自身获得解放只有A.打碎旧的国家右瞬昌B.建立社会公有制C.提高劳动生产率D.解放全人类1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是指我们今天通常讲的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1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14.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15.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要A.坚持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与国际接轨D.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所有结论二、多项选择题1.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是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充分涌流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A.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C.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D.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3.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B.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C.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D.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4.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B.干部和群众的差别C.工农差别D.城乡差别5.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并将长期存在上A.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B.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C.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D.传统习惯势力和思想观念6.下列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有A.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共产主义是A.人类最伟大的事业.B.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C.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D.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最终实现8.向共产主义过渡A.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B.必须经过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C.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逐步创造条件D.对经济落后国家需经更长期的实践过程三、简答题1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哪些重大差别?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在发展,介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
最新2020年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八套(含参考答案)
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八套[含答案]一、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1.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正确答案】C2.)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集合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正确答案】ABC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A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B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C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得到彻底解放的标志D工人阶级的解放就是建立起工人阶级政权,人民当家作主4.肯定方面是指()A.好的方面B.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正确的方面D.决定了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正确答案】BD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C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二、单选题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正确答案:D,8.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正确答案:A,9.时间的一维性指时间的A.无限性B.有限性C.客观实在性D.不可逆性正确答案:D,10.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是A.现代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正确答案:B,11.马克思曾经指出,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了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浪费。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七章80年代小说
对规范的质疑
1984年12月杭州聚会中,关于“寻根”的相关讨论隶属于会 议的主题之一:“如何突破原有的小说艺术规范”
“规范”这个词是伴随着寻根作家对民间文化传统的阐释出现 的。
更为重要的是,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又更多地属于不规 范之列。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 俗,性爱方式等等,其中大部分鲜见于经典,不入正宗。…… 在一定的时候,规范的东西总是绝处逢生,依靠对不规范的东 西进行批判地吸收,来获得营养,获得更新再生的契机。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都是前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地 壳而是地壳下的岩浆,更值得作者们注意。…我们说创造源于 生活,一方面指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另一层意义,应该 是指源于劳动人民中间丰富的文化成果,即大量的还未纳入规 范的民间文化吧。
柯云路《新星》《三千万》 张洁《沉重的翅膀》
• 1979年冬至1980年冬,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和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 厂长陈咏明等,遵循三中全会的路线,探索改革途径,其中重要一环是 如何重视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他们试图废除旧的政治工作 方法,使政治思想工作科学化。这就同部长田守诚、副部长孔祥等发生 重大分歧。
冯骥才《铺满鲜花的歧路》《啊!》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雪落黄河静无声》
郑义《枫》(文攻武卫的一对恋人,卢丹枫-枫叶,李红钢)
知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北影1981
名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王宗汉《高洁的青松》
伤 吴强《灵魂的搏斗》
附:纪实小说
八十年代后期,写作的一种新尝试 刘心武《公共汽车咏叹调》《5.19长镜头》
2015年肖秀荣考研政治马原分析技巧
首先要提醒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完成后,一定要去做一下真题。
这几年的真题越来越灵活,有一些新特点,很多同学一直埋头看书,甚至大量背书,但做到真题才发现,题目是考能力的,不是考背诵的。
大家可以试着开卷做一下2014年的真题,选择题至少有一半在大纲、大纲解析上是没有原话的,分析题更不是靠死背书就能答的。
切记不要闭门造车,一定要做一下这几年的真题感觉一下。
比如说一个很明显的特点,2013、2014年连续两年,毛中特部分都将一部分重大时政内容(2013年第8、22、26题,2014年第5、22、25题)放在正式内容中来考,每年这5分的题目在大纲、大纲解析上是没有的,而且不是作为时政来考查(时政的6分是在15、16、32、33题)。
如果这种情况不了解,丢分是非常可惜的。
1.分析题复习方法分析题和选择题的复习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我先从具体真题例子入手给同学们介绍一下(1)马原分析题一般出在哲学上,命题风格是题目灵活,答案规范以这几年分析题的提问为例2014年34题提问(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提问(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同学们可以看出,提问是完全不告诉答哪个原理的,第一问只给出了一个很宽泛的唯物辩证法角度,那么从最大的概念上来讲,是至少包括“二三四五”的,也就是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三大规律(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四个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头脑中要有这个框架,才能在这个范围内再去缩小范围锁定最终要答的原理。
一旦原理找错,再怎么写也最多是个辛苦分。
2012年34题提问(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提问(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提问(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这道题的设问连角度都没有给,到底是唯物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连这个大方向都需要考生自行判断,然后再从众多原理中找到最符合材料描述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八章参考答案
第八章参考答案练习本上参考答案1、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P360)答:(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P362)答: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
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
当前我们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
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经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足发展,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增砖添瓦,是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逐步创造条件。
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3、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P342)答:(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2)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全部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以往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同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
(3)共产主义社会中由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占有并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的成果也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为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发展服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八章考试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八章考试总结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1: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各尽其能,按需分配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2.经济调节和管理的特点?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中一是将直接依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二是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四是将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到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和管理。
3、国家消亡的条件?一是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全体社会成员都将融合成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因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国家机关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而自行消亡。
二是只有在阶级被彻底消灭的条件下,国家才能随着阶级的消失而失去其存在的必要,从而自然而然地自行消亡。
三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
4、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5、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答:第一,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第二,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第三,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束缚;第四,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6、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答: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考研政治:肖8精缩和助记框架之马原卷
考研政治:肖8精缩和助记框架之马原卷大家做了肖八肯定大部分对于分析题的背诵有疑问,那么到底背不背?如果要背该怎么背?面对如此繁多的内容,要全部背诵真的很困难,所以帮帮为大家分享了肖八马原卷的精华浓缩内容以及助记框架,还等什么快来看吧!一、第一套肖8卷马原大题问题一: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为什么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原答::在认识的辩证运动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简化答案(你背这个):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还包括诸如联想、想象等认识形式。
非理性因素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对于简化答案的说明,教你怎么记:首先,说明:嗯!理性因素重要,非理性因素(答案写了非理性,其实就是书中的感性因素)也同样重要!这是结论先行其次:说明非理性因素的主要内容。
没必要把原答的内容都记上,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选两个写一下得了,选谁呢?选联想、想象!因为题千有“想象力”这个词。
最后:非理性因素有什么作用。
这是书上知识点,强记问题二:为什么大胆猜想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实验才最终得以成功实现?原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8(专题测验八),答案_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8(专题测验八),答案_》摘要: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不仅是原则性的,也包含具体细节的描述(),年,《共产党宣言》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灭亡,1、本科:土木工程、会计学、行政管理、学前教育(学前教师教育方向)(2020 更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 8(专题测验八)答案专题测验八一、判断题。
(共 6 题)题目 1 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预测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的()。
选择一项:对题目 2 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不仅是原则性的,也包含具体细节的描述()。
选择一项:错题目 3 3.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原因在于阶级斗争()。
选择一项:错题目 4 4.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其首要特征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选择一项:对题目 5 5.1848 年,《共产党宣言》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灭亡。
但是, 170 余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还在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错了()。
选择一项:错题目 6 6.共产主义的到来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不发达和发达时期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最后才能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实现()。
选择一项:对二、单项选择题。
(共 3 题)题目 7 1.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首先是因为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唯物史观和()的基础上发现的。
选择一项: A. 剩余价值题目 8 2.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三大差别,包括工农之间、()、脑体力之间的差别。
选择一项: C. 城乡之间题目 9 3.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股份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肖秀荣八第一套讲解
肖秀荣八套卷——第一套堂主讲解一、马原部分单选:1-2题哲学,3-4题政经;多选:17-18题哲学,19-20题政经,21题科社【单选1】1、看“题干”以上材料说明,表明做题时要看题干的!技巧:最后提问是“说明”、“表明”、“体现”等需要读材料!A选项: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而题干中提到,人造肉不是肉,其主要成分是植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天然物质,A排除2、总结唯物史观中的“人”(特别容易出错误)⑴唯物史观中,人是“现实的人”,并非抽象的人现实的人:从事一定实践活动抽象的人:研究某个“人”!干扰选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抽象的人)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此处的人,指的是抽象的人)⑵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人的目标是自由⑶人民群众与历史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易混点1:不是所有的人是人民群众。
原因:看定义,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易混点2:所有不好的人都不是人民群众么?错!看特定环境,在奴隶社会出现的封建阶级,这些封建阶级也属于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易混点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干扰选项: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注意是自己的历史);人们参与历史(注意是参与)堂主解说:第一题我认为应该都做对,允许问题出在B选项!【单选2】没什么可总结的,应该都做对。
【单选3】1、论框架的重要性第五章,你首先构建的框架是: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题干中:商品经济的价值体现了.....谈价值相关内容,属于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容,先把C选项排除了!2、商品经济相关知识点总结(特别容易出现错误)易错点1:源泉系列使用价值的源泉:具体劳动+自然资源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干扰选项:⑴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⑵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具体劳动无关我建议你们这样理解:先有谁,谁就是源泉(肯定不标准,但是容易记忆)【源泉总结】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2、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3、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4、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利润的源泉5、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6、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注意“唯一”二字。
肖八分析题精简背诵笔记(1-4套资料)
肖八分析题精简背诵笔记一、马原部分▲第一套(1) 如何理解“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化危为机?作为矛盾的双方,危和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因此,我们要认清"危"中之需、找准发展之"机",积极创造条件,做到因势利导,发扬斗争精神,在实干中化危为机。
▲第二套(1) “精准施策,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法思想?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因此,在疫情防控中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只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赢得抗疫斗争的胜利。
▲第三套(1) 运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分析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为什么会成功?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肖秀荣8套卷考点浓缩整合(马原-多选)
肖秀荣8套卷考点浓缩整合(2.马原-多选(上))注:下面是马原多选题的上半部分(卷1-4)考点浓缩整合。
/1.矛盾的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虚拟实践:∙第一,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
∙第二,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第三,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自由空间,极大地提升了人的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
∙第四,是社会物质实践的派生形式,只具有相对独立性。
/3.人们通过实践获得某种认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相互依存。
∙二者相互包含。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5.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是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6.个人是历史参与者,但不一定都是创造者,只有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才既是历史的参与者又是历史的创造者。
/7.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8.货币的产生:∙第一,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具体商品和货币两极。
∙第二,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第三,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9.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历年马原唯物论和辩证法常考八大原理总结归纳
历年马原唯物论和辩证法常考八大原理总结归纳2020-09-10历年马原唯物论和辩证法常考八大原理总结归纳在考研马原中,唯物论与辩证法是历年常考区。
主客观题型在此考查内容较多,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对这一章节的历年真题和常考原理有一清楚全面的认识,我们为大家总结如下:近四年真题单选考点多选考点材料分析考点2013 运动和静止的关(第1题)原因和结果(第2题)2012 动物的感觉与人的意识(第1题)质量互变(第2题)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第17题)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规律(第34题第1问)2011 适度原则(第1题)正确的实践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第34题第1问)、对立统一规律(第34题第2问)2010 质量互变(第2题)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第17题)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第20题)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的内容: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都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和实现。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四、发展的过程性原理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2.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坚持发展的过程性,反对新而上学的不变论和“激变论“。
(2)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考研暑期强化经典教材-马原第八章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内容概要】第八章论述共产主义社会。
本章共三节。
第一节阐明科学预见共产主义社会的立场和方法,并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论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阐明无产阶级为什么要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
第三节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如何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重点难点】学习本章内容要重点了解和掌握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立场、方法以及共产主义的社会基本特征。
二是如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本章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特别是“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命题预测】本章知识点只考选择题。
注意掌握近三年没有考过的内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等知识点。
【考点精解】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二)科学立场和方法的主要体现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精选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八套(含参考答案)
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八套[含答案]一、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1.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4.与资本主义相比较,下列各项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有(ACDE)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底劳动生产率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第七章练习题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BCD)。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6.唯心主义的思想认识根源是()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夸大物质的决定作用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7.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C.物质生产实践活动D.科学实验活动【正确答案】C二、单选题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延长工作日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正确答案:D,9.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正确答案:C,10.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低碳以及后期使用成本低廉的优势,正逐渐被人们接受。
肖八分析题精简背诵笔记(5-8套资料)
肖八分析题精简背诵笔记一、马原部分▲第五套(1) 为什么要遵循科学规律、秉持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无论是在抗疫斗争中还是日常生活里,我们都要遵循科学规律、秉持科学精神。
(2) 如何理解“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増强,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战力。
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应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第六套(1) 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难物史观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的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因此,必须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才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2) 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提出“生命至上”。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在疫情防控中,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党坚持人民立场、践行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第七套(1)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不断迭代发展体现了什么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八章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八章参考答案第八章参考答案练习本上参考答案1、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P360)答:(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P362)答: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
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
当前我们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
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经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足发展,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增砖添瓦,是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逐步创造条件。
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3、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P342)答:(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2)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全部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以往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同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下列那些精神产品是对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三国演义》D、《论人民民主专政》E、《圣经》37、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个命题的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动力C、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E、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38、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A、生物学、物理学、数学B、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C、艺术、法律、政治思想D、小说、诗歌、戏剧E、哲学道德、宗教39.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不变资本的节省D、预付资本量大小E、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40、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的经济基础的是A、全民所有制经济B、个体经济与合资经济C、《企业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E、社会主义劳动生产能力二、判断(共10分,每题1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因此,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就越快。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6、国家只是阶级矛盾的产物。
7、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9、真理没有主观性。
10、认识结构与认识程序本质上是一个概念。
三、简答题(共30分,每题5分)1、什么是哲学?2、质变与量变的辨证关系怎样?3.简述劳动力价值的决定。
4、为什么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5.简述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四、论述题(10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综合教材的内容谈谈你对于意识的本质的看法。
五、材料分析(10分)南北文化的差异北方的“大气”,不仅是大在历史,大在建筑,大在交通,大在风俗,而且还大在目标、大在架子、大在口气。
北方的市民都是“大市民”。
派头大,口气大,脾气大。
干大事,说大话,讲大道理,聊天就要“侃大山”,喝茶就要喝“大碗茶”。
他们对小打小闹不感兴趣,对小模小样看不上眼,向往和欣赏的是“大官”、“大款”和“大腕”。
文质彬彬的南方人,却在崇尚和寻求着“精细”。
吟诗作画“精细”,说话办事“精细”,经营管理“精细”。
正是这种“精细”,使他们经常能够获得比北方人更显著的利益。
因为在“精”和“细”中,包含着很多创造财富和追求卓越的秘密。
因为“精”,所以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为什么北方的文明(即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南方(即长江流域的文化)的文明有这样的差异?考古挖掘表明,黄河流域的文化以龙山文化为代表。
中原龙山文化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物质的交换。
在原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发展出统一的社会意识和宗教意识,从而有利于超出部落组织的更大的政治实体的出现。
黄河中下游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地带,它的北边是比较难以逾越的蒙古戈壁,西北是万里黄沙,形成交通障壁,西南是世界上最大最险峻的青藏高原,东边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它的浩瀚无际跟地中海的情形不一样,对古人来说也是难以征服的。
地理环境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黄河文化形成了一种隔绝机制,造成了一种内向的求稳的文化类型。
众所周知,黄河文化首当其冲游牧民族的冲击。
游牧民族肯定渴望中原地区肥沃的土壤,良好的生存条件。
即使不渴望土壤,也需要中原地区的农产品,那么,他们肯定也不是总愿意和能够直接进行交换。
他们或者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渴望一块土地,或者经常抢劫中原文明的生活资料。
早在黄帝时代,就有北逐荤粥的记载,以后这类史实,可以说是史不绝书。
中原龙山文化普遍发现的城堡,可能就是处于防御的需要。
在仰韶文化中,经过了全面发掘的姜寨村落,整体呈椭圆形,东西长210米,南北宽约160米,面积33600平米。
中心部落为5000平方米的广场。
两侧边缘有南北对应的两个牲畜夜宿场。
广场周围是门皆面向中心的房屋群,它的外环以既可以排水又可以作为防御工事的围沟。
沟东自东北到西南分置三片墓地,在沟西位于临河东岸是烧陶器的窑场。
平原与高原的对峙,在欧洲是不存在的。
处于迁徙无定的高原游牧民族,始终把平原大河流域作为他们的一个争夺目标,经常象洪水一样从高原上横冲下来。
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游牧人同农耕人争夺生存空间的历史。
请结合材料回答: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4分)2、试结合本段材料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简要分析一下我国社会的发展情况。
(6分)36ABD 37BDE 38CDE 39ABCE 40AB二、判断题1× 2 × 3× 4× 5×6× 7×8√ 9×10√三、简答题1、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是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最全面的把握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又在世界观的基础上思考人生,因此哲学又是关于人生的最高学问,因此,它是爱智之学。
2、第一,相互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原有量变的成果,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二,相互渗透。
在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3、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1)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接受教育培训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4、(一)实践促成了人类认识的系统发生以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实践即造成了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分化,也推动着它们不断统一。
首先,劳动实践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为人类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其次,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与程序,形成了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
最后,劳动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以及语言符号系统的产生与运用,使人类在生物遗传之外又获得了独特的社会性文化遗传方式。
5、答: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把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一个孤立的过程时,所看不到的一些重要特点。
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是:第一,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第二,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第三,工人的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6、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实践表明,虽然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但是,各国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1]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
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他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植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改革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四、论述题首先,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依赖于它们的物质器官,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所进行的精神活动。
现代神经生理学证明:从某种意义是讲,物质是意识的充分必要条件。
就是说,有神经物质,就有与此相应的意识,而没有物质,就没有与此相应的意识。
它证明,人的感觉、学习、记忆、思维、情绪都与神经结构有紧密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其次,意识就其内容而言,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是,不是意识的源泉。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有意识。
从内容上来看,意识是人脑通过感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没有外界信息的加入,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
但是,人的大脑不是一块白板,并非只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做机械的应答,而是用主观的反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能动的加工改造,实现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关于在意识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其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来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是具有的。
例如,思维的基本规律与思维的逻辑形式,都是主观所具有,在客观世界找不到它的原型。
是我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找到的,虽然是在实践的思维中找到的。
但是,意识形式的客观性,并没有否定其内容的客观性。
它们所反映的事物是客观所存在的。
其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者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
但是,这些主观性的产生都是有客观原因的,不是虚幻的过程。
其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表现为与现实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形态。
从根本上来讲,人们的观念形态不管如何荒诞、虚幻,仍然是关于现实世界的反映。
即使神也不过是人自身的异化。
意识不管主观色彩多么的浓厚,它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客观世界的原型。
意识对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绝对的依赖性。
五、材料分析题要点:1、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4分)2、结合实际阐述。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