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于2011年设立的本科专业。我校于2009年率先开设太阳能利用专业方向,2011年获批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当时国内首批招收该专业的16所高校之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淮海工学院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一、规划与发展

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涵盖太阳能、风电、生物质、海洋能、核能等,产业种类齐全,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地区太阳能企业群集,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链。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其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必须与当地或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相适应,并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

1.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决定了专业以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师资队伍的配置、实验室建设与设备添置、课程与教学计划的设置,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是侧重于太阳能光热、光伏利用,同时兼顾其他新能源利用,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在重视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掌握太阳能利用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具备设计、制造太阳能利用产品等相关能力,为太阳能利用产业一线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

2.发展目标

1)构建以能源动力类基础课程为平台,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以新能源利用

为方向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完善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2)根据专业的规模需求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到2015年,力争使本专业专职教师达到17人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25%以上,培养或引进教授1-3人,聘请兼职教授及工程一线专家5-8人。

3)建成与“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设校级精品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组织编写并出版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系列特色教材3-5部,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指导书3-5部。

4)设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0-15项,申报各级教学研究课题6-8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0-15篇。

5)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和学生创新实验比例,保证100%的实验开出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与改进实验。

6)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各类新能源利用企业及光电企业的合作。稳定现有实习基地,适当建设新的实习基地,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

7)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创新设计竞赛,到2015年,力争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3-5项,成为本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3.专业建设思路及改革规划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势明显的专业教学团队。

(1)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优化学缘结构。选派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鼓励教师与国内相关企业、院所合作开展研究,强化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提高。

(2)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鼓励他们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和挂职锻炼,着力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对于实验实训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企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经理人员、退休专家为兼职教授,聘请选拔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技师、现场工程师为兼职实践教师。

(3)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力度,整合学术梯队力量,促进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

(4)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训机制,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资助访问学者计划等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5)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定期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作有关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报告。以实验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及时掌握新能源行业技术生产实际和人才需求特点,以对外科技服务反哺专业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提高。

2)不断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加强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以及教学资源建设。

(1)调研分析国内外同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特点,归纳、整理近年来本

专业同类专业的教学研究成果,调整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的学时分配,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实际需求和本学科发展动态,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a.保证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夯实专业基础;

b.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力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技能培训;

c.确保通识教育课程,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2)结合新能源行业最新科技成果,更新专业课内容,优化知识模块。抓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课程群、太阳能光伏技术课程群建设。

(3)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遴选若干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4)重视教材建设。鼓励选用国家面向21 世纪教材和“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积极组织编写或更新自选课程教材,鼓励使用自编特色教材。

(5)注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强化主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6)注重培育课程特色。在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考试模式等方面形成风格和特色。

3)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全面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充分挖掘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