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收藏的;这本书也是在半年前进入我的视线范围;现在闲下来;开始看书..虽然没有教过语文;但由于与语文还要打交道;所以要学习关于语文的知识..这本书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本书..于老师;我现场听过他的课;印象非常难忘;有声有色的写作文;其作文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几乎在中国;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他..读这本书前后大概花掉10小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笔在上面圈画;这里面没一句话都是经典;不像有些书是某些人编组在一起的;这里的每段文字都不舍得跳过..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以下东西:留下认识4000个汉字;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提出了四三二一语文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他说:语文课讲的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看来育才小学的语文教学真是走入了教学误区;我们课堂多的是理解分析;少的是读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孩子在读的方面要弱于普通小学;这是不争事实是..相反我的字词教学;应试教学确实无出其右..看来我们要改一改了..于老师强调教学相长;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看来任何教师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名校工作更是幸运;因为你经常会被学生教育..季羡林曾经说过;人类共同创造了两个大的文化体系;一个东方;一个西方;再没有第三个了;西方就是分析;东方就是综合;分析出理论;综合出技术..这也许是中西医之争的一个中医看上去还有那么点道理的跟原吧;虽然我对中医是非常反感..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什么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个规律被很多学校证明了;毋庸置疑..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育才小学语文教学可能在情趣和感悟方面做的不够好;习惯方面也有待加强;但重积累和重迁移做的非常好..于老师把语文教学比喻成攒钱和花钱;教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学语文好比攒钱;这钱要天天攒;天天花;一直到老..他讲到了一个小窍门;如何纠正错别字;就是在上课前听写几句话;易错字都在句子当中辨析出现;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出错;语文老师是不是该学习一下呢..于老师讲:摁是强迫学习;强迫学习是被动的;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强迫学习也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但我认为;在习惯养成方面就要强迫学生那么去做;让强迫和学生的懒惰;随意做斗争;这样养成习惯之后就不是强迫了..青年教师备课怎么做要学会朗读;朗读的如何能够体现出他们专研教材的程度和理解的深浅;教师不是演员;但应该具备演员的某些素质;不懂艺术的老师是不完整的老师..看来我就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师;音乐不懂美术也不懂..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入课堂小练笔;于老师称之为造段;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出现;特别是中高年段的课堂几乎成了保留节目..关于范读:老师的范读也是一种指导;而且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但要选择好时机;一般不在学生读课文前范读;这样做;告诉的成分太多..当学生读的不好时;除以愤悱状态时;我才范读..这个我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先让学生读;有需要老师才范读..关于备课:一是要备课标..二是要备朗读;至少4遍..三是要备重难点..四要做到:把生字写的规范;掌握笔顺;把板书的字练好;力争成为学生的字帖;所有新词都要查字典;凡是哟啊造句的词;要弄明白它有几个义项;并造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句子;如果要写文章;教师一定要先写一些..叫下水..五要有显性教案和隐形教案;备课要备本领;书写的本领;朗读的本领;造句的本领;写的本领;预设的本领;这些隐形备课可以称之为基本功..六显性备课要有初读课文;精读课文;作业设计三个环节..七是三年反思成专家..关于作文教学:小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都是由于教科书和老师的要求不当造成的;出作文题目总是以有意;难忘;有趣;那时不了解学生;学生的童年中哪会有那么多的有意义的事;许多人为了有意义只好胡编乱造..这本书读完了;我要推荐给我们的老师读一读;关于语文教学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关键看怎么实施了..值得再详细读一次..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于永正“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个看法我是早就有了的;而且好多人都这样认为..以前只是觉得大家都明白;无须多说;所以没写..近来听了不少课;又读了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才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说一说..因为这个结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所以还是让实践来说明这个问题吧..一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语文的高考成绩总不尽如人意..李希贵先生出任校长后;实施了一个名叫“语文实验室计划”..“计划”规定:高中的每星期的六节语文课;两节由老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一位教高一的语文老师大不以为然;悄悄推开教室门;对读书的学生说:“别听李校长那一套;不讲怎么行呢”于是又讲起来..此事被李校长知道了;于是他请高一的老师;出一张语文试卷;让他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读初中一年级的侄女也参加这次高中一年级的统考..结果;李的儿子考了83分;侄女考了84分;均高于平均分那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0点几..李校长笑问:“我们讲了那么多;有用吗”老师们默然..这项计划实施以后;高密一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升;彻底改变了高考时语文成绩低迷的局面..精讲;多读;居然就成了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二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例子没有典型意义;高中生具有自学能力;当然可以这样做了..好;我们再举一个一所普通小学的一个普通班的例子吧..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的中学老师们经常抱怨说;中学教育质量之所以不高;是因为小学老师没有教好..小学老师当然不认账——你们怎么把责任推到我们小学老师身上来了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呢1997年;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怎么样..这一考不要紧;考出了个令人注目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区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老师班上的;而且;班里的其它学生排名也很靠前而且;该班数学成绩也不错..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她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人;怎么能教出语文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匪夷所思这件事惊动了省教研室的邓治安主任..这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带人到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去调研;看看杨巧云是怎么教语文的..杨巧云老师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别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没有..她拿出保留的一部分同学写的日记给邓治安主任看..学生写的日记;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长到几百个字;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有记事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写读书心得的..有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论关羽;让邓老师大为惊叹学生写道:关羽忠义固然可嘉;但他胸无全局;以至于把刘备的事业葬送了..日记中;学生把关羽哪里忠义;哪里胸无全局;写得详详尽尽..一篇日记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在这个班里;日记只是一种形式..许多日记有题目;实际上是“作文”..我对邓老师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杨老师的课可能上得没有什么‘彩’;但她按照学语文的规律去教了..六年来;她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作文;使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这是最大的彩”邓老师接着说:“全区3000名小学生统考;前17名都是她班的学生;这叫大放异彩”杨老师怎样教语文两个字:读、写..说得稍微复杂一点是四个字:多读多写..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读到小学五年级时;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无学可上了;只好回家务农..书包里装的一本从学校借来的三国演义;成了他唯一的读物..他不知读了多少遍;以至于许多回目都能背下来了..他一边务农;一边继续找书读..其间读了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名着..有的似懂非懂..17岁那年;他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取了镇上办的中学..教国文的丁约斋老师说冯读的书比别人多;悟性好;说他肯定是“书香门第”..冯先生说;他是真正的“稻香门第”;甚至是“饥寒门第”..丁老师对冯其庸十分器重;这使冯很受鼓舞..冯先生说;丁老师有三句话深深地影响着他..一句是:“读书要早;着书要晚..”冯先生后来虽然又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但读书仍不间断..第二句是:“读书要从识字开始..”第三句是:“写好了文章自己要多看几遍..”冯其庸先生说:“我现在快八十岁了;回过头来想想;丁老师的这几句话;仍旧是对的..我现在无论是读书和写作;总是不敢忘记这几句话..而且总觉得自己读书太少;自己的古文学得功夫太差;自己写好的文章更要多看几遍;五到十遍才敢放手”丁约斋老师怎样教语文的一是赏识学生;二是启发点拨;教给方法..冯先生的例子;也再次告诉我们;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从老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四小学语文教师副主编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升入小学五年级;教他语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剧演员..这位“门外汉”;不会讲解;但会朗读..这不奇怪;因为他文化底蕴深厚;能说一口流利动听的普通话;又是演员;感情丰富且又善于表达..山村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这么纯正的普通话;第一次听这样声情并茂的朗读李振村被徐老师的朗读感动得泪流满面..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这位老师还经常朗读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给学生们听..下雨了;教描写下雨的诗;下雪了;教描写下雪的诗..学了;就叫背..李振村痴迷语文了..徐老师看李振村作文写得好;说:“一个未来的作家将在我们村里诞生”并偷偷送了几包书给李振村读..那年头;像茅盾的林家铺子、茹志娟的百合花都不准看的..徐老师在李振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梦想、憧憬和向往..激情和梦想;带着少年李振村一头扎进书堆里而不能自拔..在那个文化荒漠的时代;他竟读了五十多部长篇小说;包括我国古典四大名着..1981年高考;李振村数学虽然只考了40多分;但语文成绩优异;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录取..现在;他真的成了作家;人刚到中年;便着作等身..由于长期和语文教学打交道;他还成了一个语文教育家..李振村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就凭这几句话;看李振村先生是不是语文教育家徐老师没学过教育心理学;没学过语文教学法;更没学过课程标准;但他知道激励;知道读书的重要;还知道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呀;下雨天教写下雨的诗;下雪天教写下雪的诗;还有比这更“情境”的吗梦想和憧憬是少年儿童学习的发动机..让学生充满幻想;充满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徐老师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和一位作家的宝贵经验..细想一下;做到这一点难吗——不难..五说说高林生吧..高林生和李希贵先生一样;现在也是大名鼎鼎、蜚声全国的教育专家了..高林生是我的学弟;在徐州师范学校读书时;他比我低一级..后来;他当了我们鼓楼区文教局的副局长;我才忽然发现他比我高;便不敢直呼其名了..现在他下台了;我觉得他又和我一样了;便又叫他高林生了..林生考入师范时才15岁;是个穿大裤衩的孩子..一天到晚手拿竹板或月牙板说山东快书用的铜板;说着、唱着过..长篇山东快书武松打虎、长篇快板书奇袭白虎团;他说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数、理、化成绩勉强过得去;数学偶尔还考不及格;但语文成绩优秀;可是即使上他比较喜欢的语文课;也很少专心听讲..干什么呢偷看课外书..因为——用他的话来说——课本中的那些古文、古诗;小时候就会背了;课本中的现代文;看一遍就差不多记住了;所以就不想听老师说了..这倒也是;谁叫他过目不忘呢然而每次考试;语文成绩都位居榜首;有时也得过二三名;那也相当于榜眼、探花..这就应了李希贵先生的那句话:“我们指老师讲的;有用吗”说到背古文;那得从他父亲说起..高林生家学渊源..其父是中央大学的高材生;通古文、谙音律..解放后;在徐州第一中学任高中语文老师;一部论语;一部史记都烂在他的肚子里..高林生幼承家学;在父亲的管教下;古文观止中的多数篇目都背下来了;而且至今不忘..高林生说;他父亲教他的方法很简单;给你一本带注释的古文观止;给你一本字典;学去吧读懂个七八分;就背诵..那才叫真正的“自主探究”呢背不下来;不给饭吃;有时还打人..林生说:“我小时候贪玩;坐不住..老爹不得已才打几下..但戒尺对我确有震慑作用..”我打趣说:“看来光有要求不行;还得有得力措施..‘不打不成才’;这话至少对你适用..”高林生嘿嘿一笑;说:“这叫因材施教开始是老爹逼着读书;后来尝到了甜头;对读书有了兴趣;不叫读也读了..”这是真话..林生现在家里四壁皆书;可谓坐拥书城..他的学问真是自己读出来的..对不愿读书的学生其实多数孩子一开始是不愿意读书的;采取点强硬措施当然不是体罚;一旦尝到了甜头;有了兴趣;养成了习惯;不就成了吗高林生的父亲不就是这样教语文的吗必要的管教是少不了的;该严的还要严..孩子毕竟是孩子..六谈到习惯;不由想起了我自己的学生时代..我是在山东老家读完了小学的..1954年夏;小学毕业后才到了徐州..那时;我们山村老师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原生态”的..到了四年级;张老师还一句一句地领着我们读课文;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到了五、六年级;徐老师和白老师都是串讲;串讲完了;分段、写段意、抄中心思想..但和张老师一样;多数课文也要求背诵..开国大典、铁脚团长、火烧赤壁都要求我们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天写一篇大楷;写四行小楷..作文都是用毛笔抄写的..得一提的是;到了高年级;白老师特别重视课外阅读;那时画书即连环画很流行;新儿女英雄传、小英雄雨来;古典四大名着都有画书..看了画书;便想看原着..我读的第一本是三国演义..似懂非懂地读..遇到“诗曰”;“有诗赞之曰”就跳过去..记得读到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时;感到非常失望;大叫“写得不好”因为书中写的张飞不是“当阳桥上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和京戏里唱的不一样后来又读了水浒传;一者喜欢书中的人物;二者喜欢作者的语言..水浒传我读了好几遍..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读初中一年级时;受到李老师的启迪和激励;萌发了当作家的念头..心中有了梦想;有了憧憬;读书便由兴趣变为一种志趣;成了一种追求;一种自觉..那时;经常到父亲的办公室里读报;时间长了;竟一天不读报便像缺失了什么似的..小小年纪又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成了读书读报的习惯的奴隶..这是我最感谢老师的地方之一..七我正是从我的老师那里;从我在实践中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思索学会了教语文的..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另一方面;要有责任心..作为老师;对学生要负责..例如识字、写字;必须读正确;写正确;写规范;不放过一个读错、写错的学生..写字时;每个学生都要认真“描红、仿影、临帖”;不可“想当然”地写..例如读书;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这是“保底工程”;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决不放过..至于读得有感情;则因人而异了..再如读课外书;背古诗文;必须认真落实..只要老师认真、顶真;多数学生还是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当然也要因人而异..还有一点;老师要善待学生..老实说;我并无多大能耐;读书没有张庆和和高林生多;但我特别喜欢学生;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能想到每个学生的心眼里去;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学生不断地感动着我;我也要求自己不断地感动着学生..我深知;教材中的人文性远不如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大..怎样教语文我的老师告诉我: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八写到这里;我不由地想到了山东龙口市实验小学..我想以龙口实小的宝贵经验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或者说作为本文的归纳吧..龙口实小的孙宝书校长搞了一个“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他的办法比我简单得多;却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我们去考察了;也听了课..老师们的课上得并不比我们好多少;教学方法也不复杂;就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教授考察过龙口实验小学后说:“别小看了‘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这是教语文、也是学语文的规律啊”真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于永正:我这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于永正:我这样教语文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些什么呢?语文教育的最大成功是要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语文老师的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美的。
语文老师要留给学生什么呢?于永正老师说,从小学到师范12年,24本语文书,绝大多数的课文可能会忘掉许多课文,可能连题目都记不清,忘的最多的也许是老师的分析讲解,一句都没记住。
那么这么多年的语文课白上了?这么多的语文书白念了?语文老师白交了吗?不是的。
语文学习,留下了语言,认识近4000个汉字,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留下了良好的语感,可以缀字成文,留下了认识和情感,留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朗读能力、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于永正老师在书中写道,回顾12年的语文学习,最感谢老师,让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读书写作的习惯。
还要感谢小学老师培养了我的书写能力,对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是读书、写作和书写的习惯,丰富了我的情感世界,守护了我的精神家园,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他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而于永正老师说在他读初中和师范的时候,没有练习册,也没有哈达卷,星期天和寒暑假完全属于自己,感谢老师给他留下了读书写作的时间,给他留下了睡眠和锻炼身体的时间,更留下了发展个人爱好的空间。
语文老师告诉我,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学自交朗读交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繁琐的分析和讲解,没有必要要把字认好,要把字写好,要把读和写抓住,要把语文的根本留住。
第一,要重视朗读,朗读能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有了较好的语感;第二,要十分重视写字,学生写不好字是一块心病,写字能让学生体验到书法的成就感。
第三,要多教作文,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教师善读,善书善写,能够激发学生爱上学,阅读爱上写作。
语文老师告诉我要善待学生,不断的激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伟大的法宝,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也是稳定保持学生兴趣能够持久的基石。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收藏的,这本书也是在半年前进入我的视线范围,现在闲下来,开始看书。
虽然没有教过语文,但由于与语文还要打交道,所以要学习关于语文的知识。
这本书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于老师,我现场听过他的课,印象非常难忘,有声有色的写作文,其作文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几乎在中国,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他。
读这本书前后大概花掉10小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笔在上面圈画,这里面没一句话都是经典,不像有些书是某些人编组在一起的,这里的每段文字都不舍得跳过。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以下东西:留下认识4000个汉字,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
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
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提出了四三二一语文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
他说:语文课讲的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看来育才小学的语文教学真是走入了教学误区,我们课堂多的是理解分析,少的是读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孩子在读的方面要弱于普通小学,这是不争事实是。
相反我的字词教学,应试教学确实无出其右。
看来我们要改一改了。
于老师强调教学相长,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看来任何教师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名校工作更是幸运,因为你经常会被学生教育。
季羡林曾经说过,人类共同创造了两个大的文化体系,一个东方,一个西方,再没有第三个了,西方就是分析,东方就是综合,分析出理论,综合出技术。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一、重情趣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她们感到我与蔼可亲,更重要得就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她们得内在需要,无论就是学习上得,心理上得,还就是生活上得。
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得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与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得感受得、学习有困难得学生最需要老师得理解、同情、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
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得只能就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我尊重学生得个性,新生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在我得语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上课要有情。
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得意思:一就是关注教材,二就是关注学生。
课堂,首先就是生活,其次才就是教学、课堂教学,就是老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得对话、课前,老师要与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得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这一环就是关键。
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我就是决不罢休得。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得感情基调,课文得感情基调决定了老师上课时得感情基调、这就是课前得功夫。
进入课堂,则就是三者对话,更多得就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与教材对话。
这时,这关注得最多得不再就是教材、教案,而就是学生。
我年轻得时候,过分地瞧重自己得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设计成为"艺术",可就是一些顽皮得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得学生,并不珍视我精心设计得这份"艺术”,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艺术在哪里?我惘然了、现在明白了,教学艺术首先就是善待学生得艺术,就是在师生之间得情中。
因此,课堂上,我得现任就是组织教学,就是引导,就是点拨,就是鼓舞,就是激励。
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得时候,随时戴在学生得头上。
这个说法我赞成。
我对学生得情就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得,就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得,就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得,就是通过期待、鼓励得眼神传递给学生得,就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得……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得内需。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这学期,我潜心阅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
他的文字真实自然,于平凡中见真知。
正如于老师自己在书的序言中所写: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和感受。
此书一共有四辑,第一辑: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
每一辑都结合了于老师自己在实践中的故事、感想,以及他在观、听青年教师课堂过程中的思考,其中有几点使我深受启发。
一、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了语言、留下了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地行文,留下了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这是于老师的感悟,我深以为然。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堂一定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与习惯,因为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文中“五重教学法”中的“重情趣”讲到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
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
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
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于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于老师在书中举到了他教学生写字的例子,一堂课中的写字指导之后,对于学生生字抄写本上写得不好的字都要点出来,要让孩子达到规范。
对比我自己的写字教学,我觉得自己没有像于老师那样细致地指导,也没有在实际书写过程中那样严格的要求,这是我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二、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于老师谈“简单语文”的实质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它不纯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态语文。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一、重情趣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的。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
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
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我尊重学生的个性,新生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在我的语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
上课要有情。
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
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
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
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这一环是关键。
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我是决不罢休的。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基调,课文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老师上课时的感情基调。
这是课前的功夫。
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
这时,这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
我年轻的时候,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设计成为"艺术",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艺术在哪里?我惘然了。
现在明白了,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
因此,课堂上,我的任务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
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
这个说法我赞成。
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需。
2024年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近期刚刚读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记录了于老师四十多年的教学思考,语言平实真切,让人受益良多。
读于老师的这本书时,我采用了摘抄式阅读的方法。
我边读边在觉得重要的句子下画横线,等读完当天的阅读内容就在文档里将这些重要的部分摘录下来,全部记录完才结合内容完成百字读书打卡,这是初读的简单梳理。
整本书读完,摘记的内容已有近一万字,相对整本书来说,这算是把书读薄了一些。
读书笔记放置了一周多,我重新浏览文档试图寻找撰写读书随笔的角度,看看能否将书再读得厚一点。
摘录时我是完全按照本书的行文顺序记录了我觉得有意思的内容:小到某个字的笔画书写注意点,大到习作教学“三位一体”的理念,整体来看笔记很零散,逻辑结构不明朗。
读着读着我看到了“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部分。
尽管这只是于老师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但却是其教学理念的浓缩,渗透在本书的角角落落。
于是,我决定以“五重”教学为切入点,来梳理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
撰写随笔时,我发现一下说不清楚所有内容,决定这次只谈“五重”教学中的“重情趣”部分,其他的留待后面再写。
小学是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于老师的“五重”教学第一个谈到的却是“重情趣”,“重情趣”何以如此重要呢?我想这和于老师对“情趣”的解读有关。
于老师认为“情”首先是指教师对学生有情,其次才指教师对教学有情,上课有情;“趣”则是指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
基于以上解读,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需要朝着如下方向修炼自我。
一、做一个有情的老师教学不是冷冰冰的,教学是人学。
人是受情绪驱动的,小学生尤其如此,相较于思想还不成熟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首先抛出善意的橄榄枝,对学生释放善意。
一个班的学生往往千姿百态,社会和大众习惯将其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潜能生,在看待学生时老师也会在无意识中带上刻板印象来评判学生。
于永正老师教案给我们的启示
于永正老师教案给我们的启示一位老师要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向小语名师于永正讨要教案来参考。
于永正老师说:“在学校时,我每课都备有详案,因为领导要检查。
到了教研室和退休以后上的课,再无教案了。
有的仅仅教学过程,此外,还有我练写的字词、造的句子和写的下水文等。
”用于永正的话说,他的备课,他后来写的教案,仅仅是“教学过程”。
这样的“教学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不妨来看看,还是拿《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例子来说:书听。
四、老师再次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看老师的表情听。
讨论:老师和学生读得有什么不同。
五、学生默读全文,画出重点词句以及加的批注。
六、以高尔基的儿子的名义给高尔基写一封信。
然后师生共同交流。
值得强调的是:于老师备课本第二页,他工工整整地写满了要求学生写的字和抄写的词语。
第三页附有复印的《高尔基和他儿子》全文,上面有他画的重点词句和加的批注。
第四页有于老师用稿子写的下水文-----《给高尔基的一封信》。
(小学语文教师2015.06《在备“功夫”上下工夫》)看了如此教案,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感想呢?更为熟识的了。
常用的备课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设计”,以致于“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等,一样一样的,一个都不能少。
每一课都是一样的“思路”,一样的“形式”;甚至每备一课,连着字数、页码都是差不多。
说是“备课”,大都从现成的“教案”中来。
一些年轻老师,困于教学时间紧张,原本照抄“教参”、“教案”。
这样快速的“备课”,一般是应付学校的教学检查,教师备课,变成纯粹教学形式上的东西。
抄得“工整不工整”,变成备得“好不好”了。
于老师的备课呢?没有这些“形式”和“套路”,有的是实实在在的“课堂做法”,课堂需要做的那几件事,言简意赅,清清楚楚。
要说细节,他落实到注意写的哪个字、读好哪句话。
比方《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中的“妻”和“庞”。
指导朗读,于老师做到反复:范读,再范读,学生读,学生再实行比较。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说来惭愧,于老师的这本书我反反复复用了很长时间才断断续续地看完,这本书里有于老几十年的人生积淀和教学经验,厚重非常,要参透里面的道理,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清楚的记得在与何校长交流的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地说着从书中看到的内容,但何校长打断了我,他问我的那句话直扣心灵:“你刚才说的都是书上说,于永正说,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告诉我你怎么说。
”我当时哑口无言。
回来后反复追问自己:现阶段的我到底能说什么?苦苦思索,抽丝剥茧,才发现自己嘴上说着别人怎么说,正是因为自己腹内空空,无话可说。
现在的我能给出的答案就是:别人的理论经验能让我少走弯路,但万万不能少了自己的实践。
我愿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经过时间的磨砺,不负光阴。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书里的这一句话我觉得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铭记——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在教育的汪洋里扬帆远航,不偏方向。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呢?我们也曾经历过学生时代,不如也跟着于老师一起回想一下,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l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生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
l 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学生能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
l 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l 留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l 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这就是大浪淘沙后,我们留下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教给孩子们的课文内容他终有一天会忘掉绝大部分,可能连课文题目都不记得,但是我们得为孩子留下更多值得留下的素养。
到底要怎么教呢?教学有三个境界: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
教会了,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实实在在地教,扎扎实实地教。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要求学生字要会写,书要会读,精彩诗文要会背,词语要会运用,作文要会写。
如果老师喜欢写字、喜欢读书、能写点文章,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了。
(一)写字育人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翻开于永正老师所著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所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教语文。
这本书于我犹如指南针,为我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我愿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此书共有四辑,内容涵盖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几点给我很深的启发。
语文课究竟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语文老师,这是我很困惑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难以把握语文教学的度,对于一些知识点用力不当,该深挖的不深挖,该简单处理的又耗费了太多的时间。
在于老师看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是啊,无论教学的形式如何改变,我们都应该抓住语文的实质,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这一点,在低段教学中,尤为重要。
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当然要通过教学。
于老师在书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还提供了方法指导。
他为我们介绍了语文的“五重教学”。
所谓“五重教学”是指: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重情趣中的“情”就是情感,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引用著名教育家夏丏尊的一句话: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彼。
这里的情趣并不完全来自于课堂上做表演、玩游戏等热闹的形式,这些情趣只能维持一时。
要让课堂永保情趣,教师就要对教材深入钻研,并精心备课,在上课过程中还要充分调动自身的幽默细胞组织教学,这样的情趣才能持久。
怎样才算深入钻研教材呢?上课前,教师必须要读透教材,何谓读透?就是要读出自己的门道来,读出兴奋的感觉。
于永正《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我這樣備課》備課不等于寫教案。
從本期開始,有着四十多年從教經驗的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江蘇省徐州市教研室于永正老師将向讀者介紹自己的備課經驗——關于備課的重要性不必說了。
反正不備課,或者備得不充分,我是不敢進課堂的。
下面,我就說說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觀點一:備課不等于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
寫教案隻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
觀點二:隐性備課最重要我把備課分爲隐性和顯性兩部分。
如果說寫教案是顯性的,那麽,鑽研教材、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備學生、思考教法則是隐性的了。
第一步:鑽研教材。
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麽?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
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
抓住了,便做上記号。
第二步:朗讀課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
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
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
備課時,我力求把課文讀“活”。
如我朗讀《小稻秧脫險記》,小朋友聽了無不手舞足蹈。
朗讀好了,鑽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并超過老師。
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備“朗讀”,一是多讀,用心揣摩課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是多聽别人朗讀,聽錄音。
平時,我特别喜歡聽廣播電台的小說朗讀、詩歌朗誦,這對提高我的朗讀能力大有裨益。
三是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
第三步:正确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
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準确、生動就更不要說了。
對于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
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
于永正教育文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本书目录呈现出一种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总体结构。从宏观的教育理念到 具体的教学技巧,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到教学方法的运用,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语 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紧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
教育理念篇:本书首先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于先生的教育理念。他强调语文 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以及二者的统一。他提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 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一理念贯穿全书。
作文教学篇:此章聚焦于作文教学,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评改。
教师素养篇:最后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探讨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 能力,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系统性:本书目录呈现出系统性,各章节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语文教学体系。这种系统性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对教学 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人文性:本书在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作 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 怀。
启发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方法,还能得到深刻 的启示和思考。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能够激发读者的教育热情和创造力,促使 读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学生中心篇:此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篇:此章详述了于先生独创的“五重教学法”,即重感悟、重积累、 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这五重教学法是于先生多年教学实践的结晶,对语文 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篇:此部分深入解读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 列实用的解读技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于永正教育文集:于永正:我怎样 教语文
我想这样教语文——于永正
我想这样教语文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课要上有用的课,而不要上成对学生实际没有好处的课。
一些课上下来的感觉是很好看,但对学生没有一点用。
今天的课,应该越来越向家常课发展。
本人47年的教学经历,实实在在、简简单单、从从容容、轻轻松松教语文一、实实在在教语文1、把握课文基本的人文内涵,进行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
现在有许多老师把语文课越上越深,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应该把握基本的人文内涵。
例如:《棉花姑娘》的人文内涵,一点是科学知识。
例如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第二点是请人帮帮要怎么说,要有礼貌。
尽管帮不了别人的忙,也要有个比较好的态度,拒绝也要有礼貌。
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树干里的害虫和燕子等图片进行连一线,利用连完的线,说上一句话。
如:燕子会捉空中会飞的害虫。
棉花姑娘燕子树干里的害虫啄木鸟田里的害虫青蛙棉花地里的蚜虫七星瓢虫空中飞的害虫2、了解学生实际,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教学。
我们要想办法,知道学生的基础是什么。
现在许多的课,虽然课前布置了大量的预习作业。
但一开始上课,老师的教师设计又把所有的学生当成了零起点。
今天《全神贯注》一课,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在让学生明白罗丹的全神贯注和孩子的平时全神贯注的区别在哪里?3、希望课堂多安排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有好多的课,是老师和几个好学生的对话。
这样的教学设计最起码是低效的。
《去年的树》寻找板块的决策计较方案1 方案2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小组4个人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两个人读同桌两人读一遍两个轮流读一遍在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表演相比,表演是很热闹,但是一开始就表演,文中鸟儿不像鸟儿。
如果表演不到位,就把鸟儿急于寻找朋友的情绪破坏了。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讲究投入和产出的问题。
同桌分角色两个人读相对来说利多弊少。
为了提高联系的效率,练习的机会更多。
(黑体的方案是建议老师们采用的)4、每节课要安排练习。
练习形式多样化。
学生自我评价、估计的能力还不行。
练习题做过了,老师批改过了,错的订正过了,全部批改过了,这才是懂了表现,教学的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谈谈说说讲出来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备课》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备课》每次拿到一篇新的课文,在阅读之后总感觉对文本的处理上有很多的困惑。
如何正确把握文本主旨,解读文本所包含的内涵,如何应对动态生成的内容……这些都成了我在课前思考的方向。
在平日的教学研讨之于与同事们谈的最多的也是对于文本内容、主题的把握上。
经历了本学期学校的双高课比赛后,对于教师在研读文本这一点上,感受颇深,因此借鉴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备课》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教了四十多年的语文,备了四十多年的课。
有些学生喜欢,老师们喜欢,自己也挺得意。
于是,有不少既是夸奖我也是讨教于我的话便送到我的耳边:“于老师,您读课文那么生动,您是怎么练的呀?”“于老师,这一课我教了几遍了,好多东西我怎么没有发现呢?”“于老师,您的这些教学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呀?”……教师们问的,实际是一个问题,即怎样备课。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
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因此,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
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内功”,即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就会高,反之就会低。
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
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钻研教材的第一步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
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
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字,我都一一查字典,注拼音。
凡是新词(包说不准的词语),我都查字典,弄明白。
比如“翻山越岭”(《第一次抱母亲》),“越”是个生字,在这里作何解释?作为老师不但要意会,而且要“言出”。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在我的思想中,我一直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是小学阶段最容易教的学科,不就是简简单单认字、组词、朗读、习作,其实和摄影挺像的,专业人士叫摄影,普通的就是拍照,而我对语文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拍照”的阶段。
在这个特别的假期,静下心来阅读了俞琳名师工作室提供的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
拜读了这本书后,彻底颠覆我对语文的认知,教好语文“没那么简单”。
趁孩子熟睡的时候,我起身坐在客厅里享受这样的时光,“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点倒和于老师观点一致,因为读书沙龙的书是要循环的,所以我边读也边将自己认同的观点记录在笔记本上,尽管时间飞逝,岁月无痕,但假以时日将所闻、所感、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便能“岁月有痕”。
一位美国学者说:“教1遍不会,教10遍,教10遍不会,教100遍,教100遍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的确,教育不就是贵在坚持、重在耐心吗?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少了于老师那种对语文教材的钻研精神,擅于“省时间”的信手拈来我比较认可的他人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我自己的学生的基本学情。
读书少、思考少、研究探讨更是仅限于每次的教研课,故步自封在自己圈定的教学课堂以及对语文教学的认知里。
“四、三、二、一”这是于老师书中谈及的观点,一堂语文课、一篇课文,40%是全班学生时候能把课文读好、读熟,而这最重要的40%我们大部分交给了家长,留给了课后预习,课堂上的检测也只是以偏概全,没有真正的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掌握情况。
然后30%的是字词句是否落实,20%是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最后10%才是课文内容是否理解。
这样一个比例才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得不反思,我们经常备课的时候,将重心放在了如何解决难点问题,如何落实重点,难怪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数学能考100分,语文则是90分边缘,他对语文的重难点毫无兴趣。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无论怎样与“读”绝对密不可分,一堂阅读教学课,没有读书声、没有反复的朗读、品读、悟读,怎能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呢?书中讲到,要让孩子善读,体验读的乐趣,从兴趣的激发到语感的养成,在读中找到通过朗读带来的被认可的参与感,从而提升孩子表达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特级小学语文教师于永正我这样备课的
特级小学语文教师于永正我这样备课的优异资源看法一:备课不等于写教课设计备课包含研究教材、收集信息、认识学生、考虑教课思路和教课方法、写教课设计等。
写教课设计不过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研究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课的目的要求、要点难点、教课过程和方法以及收集到的相关教课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看法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
假如说写教课设计是显性的,那么,研究教材、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备学生、思虑教法例是隐性的了。
第一步:研究教材。
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 ?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跟着悟性的提升,有些要点词语,写得出色之处,以及课文的要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
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第二步:朗诵课文。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四五遍。
这是研究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
朗诵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
备课时,我力争把课文读“活”。
如我朗诵《小稻秧出险记》,小朋友听了无不载歌载舞。
朗诵好了,研究教材就成功了一大部分。
老师朗诵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并超出老师。
师生朗诵得出色的讲堂,必然是充满活力的、充满灵性的、富裕情味的讲堂。
备“朗诵”,一是多读,专心推测课文的境界、思想感情 ( 包含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 ) 。
二是多听他人朗诵,听录音。
平常,我特别喜爱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诵、诗歌朗诵,这对提升我的朗诵能力大有裨益。
三是提升自己的艺术涵养。
第三步:正确领悟作者遣辞造句、谋篇布局的企图。
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选,语言运用得正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
对于作者斟酌、磨炼文字的匠心,必定要仔细思索、领会。
每篇课文都有不一样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掌握好,以便指引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
老师意会得深,学生才能意会得深,甚至在老师的指引下,超凡发挥。
不然,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 ( 包含鉴赏能力 ) 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永正:我这样备课
导读:关于备课的重要性不必说了。
反正不备课,或者备得不充分,我是不敢进课堂的。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
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
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
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第一步:钻研教材。
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
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第二步: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
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
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
备课时,我力求把课文读“活”。
如我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小朋友听了无不手舞足蹈。
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并超过老师。
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备“朗读”,一是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是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
平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读、诗歌朗诵,这对提高我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
三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
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
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
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我先努力去做。
如《水上飞机》一课,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
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小海鸥决心去问个究竟。
”这里“究竟”当“结果”讲,即看个明白,看个结果。
但词典里讲,“究竟”还当“追问”讲,“因有疑问,而追问”。
如:“这种冰箱究竟省不省电?”我弄明白了之后,心里一亮,便有了底儿了,于是每个不同解释我都造了几个句子,这就取得了指导造句的发言权。
但我造句的目的,绝不是让学生抄袭以应付考试,那样做,就把孩子教“死”了。
此外,隐性备课还包括查阅资料。
书到用时方恨少。
在备《圆明
园的毁灭》时,我专门翻看了《中国通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章节;教《海洋——2l世纪的希望》,我在网上搜集到了不少有关海洋方面的资料(如潮汐发电站等),受益不浅。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课,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说:“备了一辈子。
”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
观点三:要思考教法
在思考教法的时候,必然“备学生”、“备学法”。
上边说了,课文钻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随之有了。
即使教师在教学前没有找到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朗读好了,读出文章的妙处和味道来了,也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有人请教一位台湾的教授怎样教语文,该教授说:“跟我读。
”这话真是说到根本上了。
观点四:教案一定要写
隐形实际上并不隐形,它指的是在写教案之前的准备工作。
当然其中包括无形的思考。
但我认为,备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显性备课。
所谓显性备课指的是写教案。
教案一定要写,但不要拘泥于形式。
我所记下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东西,以防忘记。
这相当于“作战计划”。
教学目标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老师要讲的重要的话要记;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写的片断、造的句子,我先写一写,造一造;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写下来。
我以前书写较工整,为的是校长检查能得到好评。
现在写得较随意,底线是自己必须能看
懂。
有些课文考虑得比较周密,我只写个大体教学过程。
对已经教过数次的课文,我只写新的体会、新的处理方法。
我还喜欢在课本上写“教案”,美其名曰“备课于书”。
我把隐形备课称为“备课于心”。
我是每课都想“出新”的人,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
教案往往只写个过程,更细微的东西在书上。
总之,备课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出发。
观点五:讨论与自读尤为重要
钻研教材时,我喜欢和同事讨论。
同事间的讨?特别是上公开课),很有作用,有时会使我豁然开朗。
自己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会被别人一句话点破。
听别人上课,也有助于对教材的把握,即使上得不成功,但至少帮助你熟悉了教材。
我的好多教学方法,是在听别人的课的时候想出来的。
人教版小语课本第八册有一篇课文叫《全神贯注》,我读了一遍,就被罗丹的全神贯注的精神所感动。
当我又读了两遍后,教法一下子就产生了:我打算一开始把文章最后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的两句话“那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提出来讲。
这一课,我备课的时间不过一个小时,教案写得很简单。
只是个过程,重点记下了要抓的关键词语,记下了怎样指导朗读的办法以及自己读了之后写下的“名言”。
教案虽然写好了,而且自己也较为满意,但出于习惯,我又查找了有关罗丹和茨威格的资料,这些东西虽
然上课不一定用得上,但作为老师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我之所以举这个课例,为的是想具体说明我到底是怎样“隐性备课”和“显性备课”的。
写到这里,关于备课的话题似乎可以画个句号了。
但意犹未尽,我就写“教后记”(即写所谓的“反思”)说几句话。
我把我为徐州市民主路小学的《教学反思集》上的题词抄录下来,作为文章的结束:“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
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