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完整笔记

中医内科学完整笔记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针灸治疗→列缺合谷大椎风池太阳一、概念:感冒: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二、历史沿革:a.感冒病名首见仁斋直指方·诸风;b.明清时期,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c.时行感冒:诸病源候论提示其属“时行病”之类,具有较强传染性;类证治裁中明确提出“时行感冒”之名;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外感六淫,风为主因→因四时六气各有偏盛→风邪常与当令之气相合伤人→风寒,风热,暑湿;②时行疫毒→若时行疫毒伤人→病情重而多变→相互传染;⑵.病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因病邪在外,在表,故以卫表不和为主四、病证鉴别:五、治疗原则:①解表达邪;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③滋阴解表、益气解表、助阳解表;六、预后转归:①感冒初起→多以风寒或风热之邪为主,一般预后较好;②风热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热→肺热;③病邪传里化热,表寒未解→表寒里热证→双解汤;注双解汤→医方集解:荆芥、银花、薄荷、桑皮、大黄、黄芩、石膏、赤芍、丹皮;④反复感邪,正气耗散→由实转虚;⑤体虚感邪→正气愈亏,均可形成正虚标实之证;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本病邪在肺卫,故属表实证;但须究其病邪的性质,区别风寒、风热及其兼夹;①辨风寒风热②辨不同兼夹③辨偏实偏虚注银翘散:心悸邪毒犯心+生脉散;感冒风热犯表/葱豉桔梗汤;肺痈初期;耳鸣耳聋风热上扰八、临证备要新:1.治疗禁忌:临床当辨清病邪之性质,若风寒之候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能速解,甚或发生变证;而风热之证误用辛温,则有助热燥液动血之弊,或引起传变;除虚体感冒兼顾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2.寒热二证不显者,可予辛平轻剂;3.寒热杂见者当温凉合用;并须根据寒热的主次及其演变,适当配伍,方如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4.对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应适当兼顾;感冒病在卫表,一般无传变,但老人、婴幼儿体弱或感受时邪较重者,可见化热入里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过程,当以温病辨治原则处理;原有宿疾,再加新感,当据其标本主次,适当兼顾;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第二节咳嗽针灸治疗→外感:肺俞列缺合谷;内伤:肺俞中府太渊三阴交一、概念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而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二、历史沿革a.张景岳张介宾→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b.医学心悟:“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咳嗽;②内邪干肺→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咳嗽;⑵.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肺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肺宣肃失司→肺为祛除病邪→肺气上逆冲击声门→咳嗽;①外感咳嗽→属于邪实,为六淫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②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⑶.病位→肺,肝,脾,肾;四、治疗原则五、转归预后①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咳嗽可以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直接发病也可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如果感冒不及时治疗,失治误治,或体弱者后期迁延,病邪深入,进一步伤及肺系,可发展为咳嗽;②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转化:注a.外感咳嗽:病尚浅而易治,但燥与湿二者较为缠绵;b.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病久可转化为劳损、肺胀累及心、肺、脾、肾;六、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外感内伤②辨证候虚实:外感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邪实;内伤→虚实夹杂、本虚标实;2.证治分类☆黛加沙,二三清——带黛上袈裟加沙,内伤咳嗽病就清了二三分;注沙参麦冬汤:咳嗽肺阴亏耗;噎膈津亏热结;悬饮阴虚内热+泻白散;虚劳肺阴虚;三子养亲汤:内伤咳嗽痰湿蕴肺+二陈平胃散;哮证发作期—风痰哮;喘证实—痰浊阻肺+二陈汤;肺胀痰浊阻肺+苏子降气汤;七、临证备要新1.治疗禁忌:外感咳嗽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内伤咳嗽忌用宣肺散邪法;2.注意审证求因,切勿见咳止咳;3.病有治上、治中、治下的区分;第三节哮病针灸治疗→列缺尺泽膻中定喘太渊太溪肺俞肾俞膏肓一、概念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二、历史沿革医学正传区分哮证喘证;张景岳→夙根;⑴.病因→①外邪侵袭:风寒风热或因吸入烟尘、花粉、动物毛屑、异味气体等→肺失宣肃→津液凝聚,痰浊内生→哮病;②饮食不当:过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甘肥,积痰蒸热,或进食海膻发物→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哮病;③情志刺激:忧郁恼怒、思虑过度等不良精神刺激a.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肝肺升降失序→肺气上逆;b.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津液失布→凝而成痰;c.肝郁化火→郁火灼津→炼液成痰;d.肝气郁结→横克脾土→酿液为痰;④体虚病后:a.素质不强:幼儿禀赋不足/成年人病后体弱→哮病;b.反复感冒→咳嗽日久→肺虚,肺气不足→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哮病;c.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哮病;⑵.病机→痰气相搏,气道被阻;⑶.发作时病因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注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痰鸣如吼;⑷.病位→肺,脾,肾;a.肺失宣肃→气机上逆→哮鸣气喘;b.饮食不当→脾失健运→上输养肺→积湿生痰;c.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哮病日久,肺虚及肾,摄纳失常;四、病证鉴别哮病&喘证六、转归预后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青少年易痊愈,中老年及体弱患者,肾气渐衰,发作频繁,则不易根除;如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病由肺脏影响及脾、肾、心,可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之肺胀重证;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分清邪正虚实;2.证治分类a.小青龙汤:哮证发作期—冷哮/射干麻黄汤;溢饮表寒里饮;支饮寒邪伏肺;b.六君子汤:痫病休止期-脾虚痰盛;哮证缓解期-肺脾气虚;积聚积证-瘀血内阻/膈下逐瘀汤+鳖甲煎丸;八、临证备要新1.注意寒热虚实之间的兼夹与转化;2.发时治标顾本,平时治本顾标;3.重视虫类祛风通络药的应用;第四节喘证针灸治疗→列缺尺泽膻中定喘太渊太溪肺俞肾俞膏肓一、概念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二、历史沿革a.喘证分虚/实两类论治→景岳全书:“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b.类证治裁·喘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c.医学正传:“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外邪侵袭:A.外感风寒→邪袭于肺→外闭皮毛→肺气不得宣畅→气机壅阻→上逆作喘;b.风热外袭→内犯于肺→肺气壅实→清肃失司;c.热蒸液聚成痰→痰热壅阻肺气→升降失常→发为喘逆;②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肥甘或因嗜酒伤中→脾失健运→水谷不归正化→聚湿生痰→痰浊上泛→壅阻肺气→升降不利→发为喘促;③情志所伤:a.情志不遂→忧思气结→肺气闭阻→气机不利→喘b.郁怒伤肝→肝气上逆于肺→肺失肃降→升多降少→气逆而喘;④劳欲久病:慢性咳嗽,肺痨等肺系病证→久病肺虚→气阴亏耗→肾元亏虚→肾不纳气→短气喘促;⑵.病机→a.肺失宣肃,肺气上逆;b.肺肾两虚,气失所主,肾失摄纳;⑶.病位→肺肾,肝脾孤阳欲脱时影响到心;注肺肾俱虚→心气心阳疲惫→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面色,唇舌,指甲青紫→喘汗欲脱,亡阳,亡阴;四、治疗原则五、转归预后①喘证的预后与病程的长短、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有关;实喘易治,虚喘难疗;②咳嗽与喘证的转化:咳嗽久病肺弱,由肺及肾,肾气不固,导致气失摄纳,肺呼多吸少而为喘证;③哮证与喘证的转化: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病久延可发展称为经常性的痰喘;六、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首当分清虚实②实喘当辨外感内伤③虚喘应辨病变脏器;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2.证治分类☆麻麻桑二五生肾参——妈妈麻麻桑用了二十五个小时才生下圣僧肾参,累得直喘;注喘而胸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舌苔白腻,脉滑,其治法是:化痰降气;a.二陈汤:喘证痰浊阻肺+三子养亲汤;痫病阴痫+五生饮;痞满痰湿中阻+平胃散;b.生脉散:喘证虚—肺气虚耗+补肺汤;心悸邪毒犯心+银翘散;胸痹气阴两虚+人参养荣汤;中风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c.金匮肾气丸:喘证肾虚不纳+参蛤散;支饮脾肾阳虚+苓桂术甘汤;消渴下消—阴阳两虚;内伤发热阳虚发热;d.桑白皮汤:喘证痰热郁肺;肺胀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e.补肺汤:喘证虚—肺气虚耗+生脉散;肺胀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虚劳肺气虚;f.补中益气汤:痞满虚痞—脾胃虚弱;痢疾休息痢—缓解期—脾胃虚弱;癃闭脾气不升+春泽汤;耳鸣耳聋清气不升/益气聪明汤;内伤发热气虚发热;痿证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g.五磨饮子:喘证肺气郁痹;厥证气厥-实证;呃逆气机郁滞;七、临证备要新1.注意寒热的转化互见;2.掌握虚实的错杂;3.虚喘尤重治肾,扶正当辨阴阳;4.对于喘脱的危重证候,尤当密切观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第五节肺痈一、概念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至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二、历史沿革a.肺痈病名首见→金匮要略;b.诸病源候论→正虚是重要内因;c.备急千金要方→创“苇茎汤”;d.外科正宗→“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感受风热:a.风热上受→侵犯于肺;b.风寒袭肺→内蕴不解→郁而化热;②痰热素盛:a.嗜酒太过或恣食辛辣→酿湿蒸痰化热→熏灼于肺;b.肺脏宿有痰热以及他脏痰浊瘀热→上干于肺;③内外合邪: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⑵.病机→热伤肺气,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痰热与瘀血郁结→蕴酿成脓→血败肉腐化脓→肺络损伤→脓疡溃破外泄; 四、病证鉴别肺痈&肺痨⑴.以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脓未成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需排脓解毒; ①初期风热侵犯肺卫→清肺散邪;解表清肺 ②成痈期热壅血瘀→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③溃脓期血败肉腐→排脓解毒; ④恢复期阴伤气耗→养阴益气; ⑵.久病邪恋正虚→扶正祛邪; 六、转归预后 ⑴.预后肺痈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初期即可阻断病情的发展不致成痈,成痈期能使痈肿得到部分消散,则病情较轻;肺痈溃脓期,病情顺逆的转化,应观察:①热势的盛衰;②痰血的消长;③饮食的增减;④胸痛的轻重;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总属实热之证;☆银千如金,加味清桔——一千个银就如同黄金一样,要加味药好好清洁桔干净,就可以用痈了;注肺痈初期的治法:解表清肺;肺痈初期,风热侵犯肺卫,其治法是:清肺散邪;八、临证备要新1.脓液能否排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2.防止发生大咯血;3.慎温补,宜通腑;4.痈脓流入胸腔者预后较差;此外,如迁延转为慢性,病程在3个月以上,经内科治疗,肺部脓腔仍然存在,有手术指征者,可转外科处理;第六节肺胀一、概念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二、历史沿革证治汇补强调肺胀分虚实;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久病肺虚:内伤久咳,支饮,喘哮,肺痨等肺系慢性疾患→迁延日久→痰浊潴留→壅阻肺气→气出纳失常→肺虚;②感受外邪:肺虚久病→卫外不固→六淫外邪乘袭→诱发本病;③年老体虚:年老体虚→肺肾俱衰→正虚不能卫外→肺胀;⑵.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肺、肾、心、脾脏器亏虚为本,痰浊、水饮、血瘀互结为标,气道壅塞,肺气胀满,不能敛降;⑶.病位→肺、脾、肾、心;⑷.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a.病初肺气郁滞,脾失健运,肾虚不能蒸化→痰浊愈益潴留→喘咳持续难已;b.久延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从阴化饮为水→饮留上焦→咳逆上气;c.痰浊潴肺→病久肺虚不能治理心血的运行→无力推动血脉→血瘀;四、病证鉴别五、治疗原则六、转归预后咳嗽、喘证、痰饮与肺胀肺胀多由久病肺虚,痰浊内停,而又复感外邪发生,咳嗽、喘证、痰饮、哮证等久病不愈,容易导致肺虚,从而转归为肺胀;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虚实标本②辨证候轻重;2.证治分类证型主症治法方剂加减痰浊壅肺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甚,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状;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变证附方若属外感风寒诱发,痰从寒化为饮,咳喘,痰多黏白泡沫,见表寒里饮证者;散寒化饮小青龙汤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 小青龙加石膏汤痰浊夹瘀,唇甲紫暗,舌苔浊腻;涤痰汤+活血药痰热郁肺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咯,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痰蒙神窍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谵妄,躁烦不安,撮空理线,嗜睡,甚则昏迷,或伴肢体瞤动,抽搐;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滑细数; 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变证附方清心开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肺肾气虚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泡沫,咯吐不利,胸闷心慌;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变证附方如见喘脱危证; 补气纳肾回阳固脱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病情稳定阶段; 皱肺丸阳虚水泛心悸,喘咳,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五苓散☆苏三越桑,涤平武五——一个叫做苏三的人越过桑国,与一个叫做平武的人为敌涤,还打了一仗胀; 注a.真武汤:肺胀阳虚水泛+五苓散;水肿阴水—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肥胖脾肾阳虚+苓桂术甘汤;b.涤痰汤:胸痹痰浊痹阻+栝楼薤白半夏汤;癫狂癫证-痰气郁结+逍遥散;痫病休止期-肝火痰热+龙胆泻肝汤;肺胀痰蒙神窍;中风阴闭+苏合香丸;关格肾气衰微,邪陷心包+参附汤+苏合香丸;八、临证备要新1.掌握证候的相互联系;2.老年、病久防止感邪恶化,警惕变证丛生;第七节肺痿一、概念肺痿:指因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或肺阴耗伤所致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长期反复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慢性肺脏虚损性疾患;二、治疗原则总则:补肺生津虚热→生津清热,以润其枯;虚寒→温肺益气,而摄涎沫;治疗时应该时刻注意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肺金之母,培土有助于生金;肾为气之根,司摄纳,温肾可以助肺纳气;三、转归预后肺痈、肺痨、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痿四、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辨虚热、虚寒;2.证治分类证型主症治法方剂加减虚热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喑哑,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 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中成药麦味地黄丸/七味都气丸虚寒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或遗尿,舌质淡,脉虚数;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上热下寒五版内容,高频考点咯吐痰沫,或咳脓血,喘促短气,咽干而燥,下利泄泻,形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寒热平调清温并用麻黄升麻汤肾虚血瘀五版内容,高频考点咯吐涎沫,喘促短气,呼多吸少,动辄尤甚,唇面青紫,舌暗红,或有瘀斑,脉虚而涩;纳气定喘活血化瘀七味都气丸+柴胡疏肝散注a.柴胡疏肝散:胸痹气滞心胸;胃痛肝气犯胃;腹痛肝郁气滞;胁痛肝郁气滞;黄疸消退后—肝脾不调/归芍六君子汤;积证气滞血阻+失笑散;鼓胀气滞湿阻+胃苓汤;郁证肝气郁结;阳痿肝郁气滞;b.麦门冬汤:呕吐胃阴不足;肺痿虚热+清燥救肺汤;第八节肺痨一、概念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三、治疗原则①补虚培元、治痨杀虫;②治疗大法应根据“主乎阴虚”的病理特点,以滋阴为主,火旺者兼以降火,如合并气虚、阳虚见证者,则当同时兼顾;杀虫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③医学正传·劳极提出“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的两大治则;四、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病变脏器②辨病理性质;☆月百秦保参补天——在第一百个月圆之夜,秦国要保住千年人参用来补天,耗费了大量的劳痨力; 第二章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针灸治疗→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膻中一、概念心悸:指心之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阻滞,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等症;按病情轻重分为惊悸和怔忡;二、历史沿革a.心悸病名首见→金匮要略伤寒论→提出“炙甘草汤”;b.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心悸之由,不越两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c.丹溪心法→“责之虚与痰”;d.医林改错→“瘀血内阻”;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体虚劳倦:禀赋不足或久病伤正或劳倦太过→心悸;②其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心悸;③感受外邪:a.风、寒、湿合而为痹→痹症日久→心悸;b.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心悸;c.温病、疫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心失所养→伴见心悸;d.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伴见心悸;④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 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心悸;⑵.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⑶.病理性质→a.虚→气血阴阳亏损;b.实→痰火、水饮、心血瘀阻;四、病证鉴别①虚证→补气、养血、滋阴、温阳;②实证→祛痰、化饮、清火、行瘀;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例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六、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病性的虚实②辨本脏与他脏疾病;注心脉瘀阻方药:桃仁红花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a.安神定志丸:心悸心虚胆怯;不寐心胆气虚+酸枣仁汤;b.归脾汤:心悸心血不足;不寐心脾两虚;眩晕气血亏虚;阳痿心脾亏虚;鼻衄气血亏虚;吐血气虚血溢;便血气虚不摄;尿血脾不统血;紫斑气不摄血;郁证心脾两虚;自汗盗汗心血不足;内伤发热血虚发热;c.天王补心丹:心悸阴虚火旺+朱砂安神丸;胸痹心肾阴虚+炙甘草汤;瘿病心肝阴虚/一贯煎;郁证虚—心肾阴虚;虚劳心阴虚;d.参附汤:喘证正虚喘脱+黑锡丹+蛤蚧粉;心悸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胸痹心肾阳虚+右归饮;厥证气厥-虚证+四味回阳饮+生脉饮;中风中脏腑—脱证+生脉散;关格肾阳衰微,毒扰心神+苏合香丸+涤痰汤;e.苓桂术甘汤:心悸水饮凌心;呕吐痰饮内阻+小半夏汤;痰饮痰饮-脾阳虚弱+小半夏汤加茯苓汤;痰饮支饮-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肥胖脾肾阳虚+真武汤;f.黄连温胆汤:心悸痰火扰心;不寐痰热扰心;内伤发热痰湿郁热+中和汤;g.桃仁红花煎:心悸瘀阻心脉;中风中经络—风痰瘀阻+半夏白术天麻汤;七、临证备要新1.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酌情加用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草药;2.功能性心律失常,多为肝气郁结所致,特别是因情志刺激而发病者,当在辨证基础上加疏肝解郁之品;3.根据中医“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理论,心悸日久当补益与通络并用;4.临证如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当及时运用中西医两法加以处理;第二节胸痹心痛一、概念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隐痛,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二、历史沿革a.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以宣痹通阳为主;b.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寒邪内侵:寒主收引→抑遏阳气→经脉拘挛→血行瘀滞→胸痹;②饮食失调:饮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而成癖→脾胃损伤→运化失司聚湿生痰→阻遏心阳→心脉闭阻→胸痹;③情志失节:a.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b.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注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④年迈体虚:a.肾阳虚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痹阻不畅→胸痹;b.肾阴亏虚→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心肝火旺→胸痹;c.心阴不足,心火燔炽,下汲肾水→耗伤肾阴;d.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注凡此均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寒凝、血瘀、气滞、痰浊,而使胸阳失运,心脉阻滞,发生胸痹;⑵.病机→心脉痹阻;⑶.病位→心,肝、脾、肾;四、病证鉴别五、治疗原则六、转归预后⑴.心悸与胸痹的转化:⑵.胸痹的调护特点:①重视精神调摄,保持心情平静愉快;②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③饮食宜清淡低盐,食勿过饱;④注意劳逸结合;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标本虚实②辨病情轻重;a.血府逐瘀汤:胸痹心血瘀阻;胁痛瘀血阻络/复元活血汤;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肥胖气郁血瘀;癌病瘀毒内阻/膈下逐瘀汤;b.人参养荣汤:胸痹气阴两虚+生脉散;厥证血厥虚证+独参汤;颤证气血亏虚;八、临证备要新1.胸痹治疗应以通为补,通补结合;2.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是重要途径,但不可不辨证施治,一味地活血化瘀;3.芳香温通药的应用:寒邪内闭是导致胸痹发作的重要病机之一;第三节癫狂一、概念癫狂:是精神失常的疾病;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或静而多喜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癫与狂病在临床上相互联系,故常并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

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

(完整word版)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

(完整word版)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录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感冒 - 解表达邪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证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 - 宣肺散邪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6.怒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 - 发时治标,平常治本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1.发生期 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3)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4)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华盖散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缓解期2)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四、喘证 - 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1.实喘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肝气乘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6)水凌心肺温阳利水,泻壅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3.喘脱扶阳固脱 ,镇摄肾气参附汤加紫石英 ,灵磁石 ,沉香 ,蛤蚧五、肺痈 - 清热解毒,化瘀排脓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早期清肺解表银翘散1中医内科学笔录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六、肺痨 - 补虚培元,治痨杀虫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肺阴损失滋阴润肺 ,清热杀虫月华丸2)阴虚火旺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 - 有重视地采用扶正与祛邪的不一样治则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外寒里饮温肺散寒,涤痰降逆小青龙汤2)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3)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4)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6)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八、痰饮 - 温阳化饮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饮停于胃和中蠲饮小半夏加茯苓汤1.痰饮2)饮邪化热清热逐饮甘遂半夏汤3)饮留于肠攻逐水饮已椒苈黄丸1)邪停胸肺和解少阳,宣利枢机柴枳半夏汤2.悬饮2)饮停胸胁攻逐水饮十枣汤控涎丹3)气滞络痹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泻白散、沙参麦气汤3.支饮温肺化饮小青龙汤4.溢饮小青龙汤解表化饮九、心悸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虚胆寒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2) 心脾两虚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肝肾阴亏滋补肝肾,养心安神一向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5)水气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6)血瘀气滞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7)痰浊阻滞理气化痰,宁心安神导痰汤8)邪毒犯心清热解毒,益气养阴银翘散或生脉散2中医内科学笔录十、心疼 - 祛邪治标,扶正固本“补,通”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2) 痰浊内阻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瓜蒌薤白半夏汤3) 阴寒呆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和人参养营汤5) 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6)心肾阳虚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和右归饮十一、不寐 -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4)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5)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十二、汗证 - 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热之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营卫不睦调解营卫桂枝汤自汗2)肺气虚衰益气固表玉屏风散3)心肾亏虚益气温阳保元汤或芪附汤4)热郁于内清泄里热竹叶石膏汤盗汗1)心血不足补血养心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脱汗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汤加味黄汗清热利湿茵陈五苓散十三、血症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热邪犯肺清肺泄热,凉血止血桑菊饮鼻衄2)怒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栀子清肝汤3)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4)气血亏虚益气摄血归脾汤齿衄1)胃火内炽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合茜根散1.咳血1)燥热犯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怒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黛蛤散合泻白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降火止血百合固金丸2.吐血1)胃中积热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怒火犯胃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摄血归脾汤3.便血1)肠道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地榆散2)脾胃虚寒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黄土汤3中医内科学笔录3.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益气生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非常山药丸4.紫癜1)热盛迫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营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3)气不摄血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十四、痴呆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2)气血亏虚益气养血,安神宁志归脾汤3)痰浊蒙窍健脾化浊,豁痰开窍洗心汤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通窍活血汤5)心怒火旺清热泻火,安神定志黄连解毒汤十五、厥证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2.血厥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4)食厥消食和中盐汤探吐,神术散合保和丸5)暑厥开窍醒神,清暑益气牛黄清心丸,紫雪丹,继用白虎加人参汤,清暑益气汤十六、痫病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阳痫急以开窍醒神,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发生期继以泄热涤痰熄风2.阴痫温阳除痫,顺气定痫五生饮合二陈汤1. 脾虚痰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休止期2.怒火痰热清肝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 肝肾阴虚滋润肝肾大补元煎十七、癫狂(略)十八、胃痛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胃气壅滞理气和胃止痛香苏散2)肝胃气滞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3)胃中蕴热清胃泻热、和中断痛泻心汤合金铃子散4)肝胃蕴热清肝泻热、和胃止痛化肝煎5)瘀血阻滞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发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不足益胃生津止痛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4中医内科学笔录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十九、痞满 - 苦辛开降,理气消痞证型治法1)邪热内陷泻热消痞,和胃开结2)饮食积滞消食导滞,行气除痞3)痰湿内阻除湿化痰,理气宽中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消痞5)脾胃衰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二十、呕吐证型治法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芬芳化浊2)饮食阻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虚证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6)胃阴不足滋润胃阴,降逆止呕二十一、呃逆证型治法1)胃中严寒温中散寒、降逆止呕2 )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3)气滞痰阻顺气降逆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二十二、噎嗝证型治法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2)津亏热结滋润津液、泻热散结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二十三、腹痛证型治法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二十四、泄泻证型治法黄芪建中汤代表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保和丸平胃散和二陈汤四逆散合越鞠丸补中益气汤代表方药藿香正气散保和丸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理中丸麦门冬汤代表方药丁香散竹叶石膏汤旋复代赭石汤理中汤加丁香,白豆蔻益胃汤代表方药启膈散五汁安中饮通幽汤补气运脾汤,右归丸代表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大承气汤小建中汤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代表方药5中医内科学笔录1)寒湿泄泻芬芳化湿,疏表散寒藿香正气散2)湿热泄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3)暑湿泄泻清暑化湿黄连香薷饮4)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5)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6)脾胃衰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7)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二十五、痢疾- 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着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着作,王纶在明医杂着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着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者,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半身汗出:是指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有汗,而另一侧则经常无汗,无汗侧为患侧,多由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痿病及截瘫等病人;手足心汗,是指手足心出汗较多,多为脾胃有病或肝经郁热累及于脾,脾不主津,津淫于四末;按神昏的浅深程度可分四个层次,依次为神识恍惚、神志迷蒙、昏迷、昏愦一治疗原则:治病宜早、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脏腑补泻、·异法方宜·更多资料请登录攻下法: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等法;习惯上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胃肠视为和法的应用范围;第一节感冒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病机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辨证要点:1.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3.辨常人感冒与虚人感冒2.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治疗原则1.解表达邪2.宣通肺气3.照顾兼证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汉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着,, 清代叶香岩纱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作了详细论述,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外感发热的辨证要点是辨识热型;1.发热恶寒:提示病证在卫表;2.壮热:肺系邪热及暑热病邪所致发热;3.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热时不寒,一日数次发作;提示病位在少阳、肝胆,或由疟邪所致的病证;4.潮热:多见于阳明腑实证、湿温证以及热人营血证等5.不规则发热见于时行感冒、风湿热所感等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分证论治·卫表证;治法:解表退热方药:荆防败毒散、银翘散;·肺热证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方药:麻杏石甘汤;·胃热证治法:清胃解热;方药:白虎汤;·腑实证治法:清热利胆;方药:大承气汤;·胆热证治法:通腑泻热;方药:大柴胡汤·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运脾和胃;方药:王氏连朴饮;·大肠湿热证治法:清利湿热;方药:葛根芩连汤;·膀胱湿热证治法:清利膀胱湿热;方药:八正散;亦可选用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如大黄、石膏、银花、连翘之类药物煎汤,灌肠清热;或选用酒精、冷水、冰袋之类擦敷前额、腋窝、鼠蹊等部位,物理降温;第三节湿阻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宋重订严氏济生方,诸湿门指出治湿病“唯当利其小便”;明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对湿证的病因有出于天气者、有出于地气者、有由于饮食者进行了论述,提出“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病因病机1.感受湿邪:2.脾虚生湿:湿阻的病位在脾,因脾为湿土,不论外湿、内湿伤人,必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 湿阻的基本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运化障碍;有湿邪从寒而化,亦有从热而化的病理变化趋向;形成湿邪寒化和热化的不同病理变化的主要条件:1感邪性质或环境;2体质差异;3脾胃状态;4治疗用药;湿阻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重、闷、呆、腻、濡;湿阻的辨证要点在于分清寒热治疗原则:一是祛湿,一是运脾;如芳香化湿、苦寒燥湿、淡渗利湿等使湿去脾健, 慎用汗下之法,忌用滋腻之品;治疗湿阻,方药应以轻疏灵动为贵,分证论治1·湿困脾胃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2·湿热中阻治法:清热化湿方药:王氏连朴饮3·脾虚湿滞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第四节痢疾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痢疾,古代亦称“肠游”、“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内经称本病为“肠游”;汉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将本病与泄泻合称“下利”, 制定了寒热不同的白头翁汤和桃花汤治疗本病,开创了痢疾的辨证论治,唐备急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宋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金元时期,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本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疫毒的传播,与岁运、地区、季节有关;痢疾病位在肠,病机重点是肠中有滞,即湿热,寒湿、疫毒、饮食壅滞肠中,妨碍传导,凝滞气血,脂膜血络受损;而泄泻病位在脾,病机重点是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辨证要点1,辨实痢、虚痢2.识寒痢、热痢治疗原则1.祛邪导滞2.调气和血:3,顾护胃气:治疗痢疾之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以免重伤阴津,戕害正气等,总之,痢疾的治疗,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赤多者重用血药,白多者重用气药;始终把握祛邪与扶正的辨证关系、顾护胃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第二章肺病证肺病证的基本病机是由于感受外邪或痰浊等导致邪气壅阻,肺失宣肃,或劳倦久病等导致肺气阴亏虚,肺不主气;肺病证的治疗要点;1.宣降肺气;2. 扶正祛邪,3.重视调护第一节咳嗽明代,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病变性质属实,为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其病理因素为风、寒、暑、湿、燥、火,以风寒为多,病变过程中可发生风寒化热,风热化燥,或肺热蒸液成痰等病理转化;内伤咳嗽病变性质为邪实与正虚并见,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外感咳嗽一般均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内伤咳嗽应防宣散伤正,注意调理脏腑,顾护正气;鉴别诊断咳嗽要与1.哮病、2.肺胀3.肺痨4.肺癌进行鉴别分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犯肺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风燥伤肺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内伤咳嗽』·痰湿蕴肺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方药: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治法:清肝泻火,化痰止咳;方药: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肺阴亏耗;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正所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病久则咳喘并作;要注意外感咳嗽慎用敛肺止咳之法,以免留邪为患;内伤咳嗽慎用宣散之法以防发散伤正;第二节哮病直至元代朱丹溪才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明,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隋·诸病源候论称本病为“呷嗽”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每次发作的诱因,如气候变化、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俱可诱发,其中尤以气候因素为主;证治汇补·哮病说:“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邪气触动停积之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壅塞于气道,气道狭窄挛急,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喘促,痰气相互搏击而致痰鸣有声哮因寒诱发,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若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发为热哮;或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则为寒包火证;寒痰内郁化热,寒哮亦可转化为热哮;哮因寒诱发,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若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发为热哮;或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则为寒包火证;寒痰内郁化热,寒哮亦可转化为热哮;辨证要点1.辨虚实2.分寒热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是本病的治疗原则;分证论治『发作期』·寒哮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若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可用小青龙汤解表化痰,温肺平喘;若哮喘甚剧,恶寒背冷,痰白呈小泡沫,舌苔白而水滑,脉弦紧有力,体无虚象,属典型寒实证者,可服紫金丹;本方由主药砒石配豆豉而成,有劫痰定喘之功,对部分患者奏效较快,每服米粒大5—10粒<150mg,临睡前冷茶送下,连服5-7日;有肝肾疾病、出血、孕妇忌用;服药期间忌酒,并须严密观察毒性反应,如见呕吐、腹泻、眩晕等症立即停药;再者本药不可久用,且以寒冬季节使用为宜;·热哮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附:喘脱危证治法——补肺纳肾,扶正固脱方药——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加减——喘急面青,烦躁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沉细—另吞黑锡丹镇纳虚阳,温肾平喘固脱,每次服用克,温水送下『缓解期』·肺虚治法:补肺固卫;方药:玉屏风散;·脾虚·治法:健脾化痰;方药:六君子汤;·肾虚治法:补肾摄纳;;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第四节喘证历代中医文献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至金元以后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论说,辨证则以虚实为纲京岳全书·喘促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病因病机一、病因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情志所伤4.劳欲久病2.基本病机——外感、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二、病机1.病位——主要在肺和肾,与肝、脾有关2.基本病机——外感、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无所主,肾失摄纳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重证每多影响于心一、辨证要点1. 辩虚实2.实喘辨外感与内伤3.辨病位三、证治分类一实喘1.风寒壅肺证治法——宣肺散寒方药——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证机概要——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3.痰热郁肺证证机概要——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药——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证机概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宣降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闭证证机概要——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治法——开郁降气平喘代表方——五磨饮子本附:水凌心肺治法——温阳利水,泄壅平喘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二虚喘1.肺气虚耗证证机概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也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治法——补肺益气养阴代表方——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不纳证证机概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治法——补肾纳气代表方——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常用药——3.正虚喘脱证证机概要——肺气欲绝,心肾阳衰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方药——参附汤送服黑锡丹3—,蛤蚧粉第五节肺痈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1.肺痈病名首见于金贵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3.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肺排脓,活血消痈,为后世治疗本病的要方;8.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肺痈论将肺痈分为初起、已成、溃后三个阶段,在治疗上提出:初起——解散风邪,或实表清肺;继则——滋养肺阴,或降火益阴;脓成——平肺排脓;溃后——补肺健脾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风热2.痰热素盛3.劳累过度、正气虚弱二、病机1.病位在肺,病理性质属实、属热2.基本病机——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酝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络损伤,脓疡内溃外泄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热壅血瘀;血瘀则生热,血败肉腐而成脓3.病理演变过程有四期1初期表证期 2成痈期3溃脓期4恢复期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1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腥臭味转淡,饮食知味,胸胁稍痛,身体不热,坐卧如常,脉象缓滑2逆证——溃后音哑无力,脓血如败卤,腥臭异常,气喘,鼻煽,胸痛,坐卧不安,饮食少进,身热不退,颧红,爪甲青紫带弯,脉短涩或弦急——肺叶腐败之恶候3.影象学检查:X线检查可见肺野大片浓密阴影,其中有脓腔及液平面,或见两肺多发性小脓肿;也可作胸部CT扫描;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发现病因、明确病原体,并可据之进行细菌药敏试验;若为支气管肿瘤,可摘取作活检;二、治疗原则一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散结消痈、化瘀排脓二审病程,分阶段论治注意事项——①不可早用补敛,以免留邪②本病不可滥用温肺保肺药,尤忌发汗损伤肺气;还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③痈脓流入胸腔者重:④如迁延转为慢性,病程在3个月以上,经内科治疗,肺部脓腔仍然存在,有手术指征者,可转外科处理三、证治分类1.初期证机概要——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代表方——银翘散加减2.成痈期证机概要——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酝酿成痈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3.溃脓期证机概要——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脓液外泄治法——排脓解毒代表方—加味桔梗汤加减体位引流:极为重要,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可按照脓肿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体位,每日3次,每次15-30分钟;如患者中毒症状太重,或大咯血时,暂不宜作脓腔引流;4.恢复期毒渐净证机概要——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虚治法——清养补肺益气养阴,兼清余邪代表方——沙参清肺汤本方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为肺痈恢复期调治之良方邪恋正虚治法——益气养阴,排脓解毒代表方——桔梗杏仁煎本方益气养阴,排脓解毒,正虚邪恋者较宜调护1.卧床休息,记录体温、脉象的变化、咳嗽的情况及痰的色、质、量、味;溃脓后注意体位引流;大咯血者,防止窒息,或气随血脱2.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忌油腻厚味、及其它刺激、海腥发物第六节肺痨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肺痨有“三性”、“四大主症”:三性——传染性痨虫感染慢性绝大多数由渐而起,呈急性发作者极少虚弱性见全身虚弱不足之症四大主症——咳嗽久延不已的慢性咳嗽咯血轻者为痰中带血,重者大口咯血潮热下午发热,傍晚为着,子时后减轻,上午凉爽盗汗寐中汗出,寤时汗戢染然而止自宋代始以“痨瘵”统诸称,直到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始以“痨瘵”定名,元·葛可久十药神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着;历代中医对肺痨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1汉以前认为本病属于虚劳、虚损的范畴;2从汉至唐代,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3宋代以后对病因病机认识及理法方药日趋系统完善;医学正传·劳极确立了杀虫与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一、病因一感染“痨虫”二正气虚弱1.禀赋不足2.酒色劳倦3.4.营养不良①痨虫感染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基础;2.病位——主要在肺,,传及脾肾等脏3.病理演变过程初起——肺阴亏损为主;继则——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久延病重——阴损及阳→阴阳两虚1.实验室检查:结核菌检查——痰中找到结核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也是制定治疗方案、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主要治标;X 线检查——为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并能判断病变的性质、范围、部位、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X线表现有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均属于活动性病变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受过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表示患病;强阳性—可作为判断活动结核的参考条件;一、辨证要点1.辩病性、病位2.辨四大主症基本原则——补虚培本,抗痨杀虫三、证治分类1.肺阴亏损证机概要——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治法——滋阴润肺代表方——月华丸加减2.虚火灼肺证病机概要——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治法——滋阴降火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机概要——阴伤气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治法——益气养阴代表方——保真汤合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证机概要——阴伤及阳,精气虚竭,肺、脾、肾三脏俱损治法——滋阴补阳代表方——补天大造丸第七节肺胀1.灵枢·经脉篇首先提出肺胀病名,丹溪心法·咳嗽篇提出肺胀病理是痰瘀阻碍肺气所致,可用四物汤加桃仁等治疗,开活血化瘀治疗肺胀之先河;病因病机一、病因1.久病肺虚2.感受外邪3.痰挟血瘀1.基本病机2.病位主要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早期——由肺及脾、肾——多属气虚、阴虚晚期——肺、肾、心为主——可气虚及阳,或阴阳两虚3.病理因素——痰浊、水饮、瘀血,且互为影响,相间并见1病理因素以痰为先2阳虚阴盛,气不化津3久病由气及血,可致血瘀4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诊查要点2.诱因:外感、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炎热、酗酒3.临床表现:咳、喘、痰、胀、瘀5.体征:桶状胸,双肺闻及哮鸣音、痰鸣音、湿性罗音;心音遥远;胸部叩诊呈过清音;二、相关检查2.心电图:右心室肥大,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出现肺型P波;3.血气分析: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PaO2 ↓, 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PA-aO2增大;4.肺功能测定:1正常人20-30岁残气容积RV及残气容积占肺总量TLC百分比小于或等于25%,60—70岁者小于或等于40%,如超过标准时提示残气量增大,肺泡过度膨胀;2最大通气量:正常男性约104升,女性80升,如低于预定值的80%,则表示阻塞性通气障碍;3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为83%±10%,低于70%时表示阻塞性通气障碍;4最大呼气中段流速,正常人为2-4升/秒,肺气肿时低于升;5最大呼气流速—容积MEFV曲线的峰值与V50/V25V50V25分别代表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量减低;6闭合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CV/VC%及闭合容量占肺总量百分比CC/TLC%增大;一、辨证要点肺胀的本质总属标实本虚,要分清标本主次,虚实轻重;二、治疗原则基本原则——根据标本虚实,分别选用祛邪扶正三、证治分类1.痰浊壅肺证证机概要——肺脾虚弱,痰浊内生,上逆干肺,肺失宣降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代表方——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加减——外感风寒诱发,痰从寒化为饮,喘咳,痰多粘白泡沫,属表寒里饮证者—宗小青龙汤2.痰热郁肺证证机概要——痰浊内蕴,郁而化热,痰热蕴肺,清肃失司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代表方——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3.痰蒙神窍证证机概要——痰蒙神窍,引动肝风治法——涤痰、开窍、熄风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临证备要——寒痰内闭可用三生饮或羚羊钩藤汤加减,送服苏合香丸;本证应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可用清开灵注射液60ML+5%GS500ML,iVgtt,qd;4.阳虚水泛证证机概要——心肾阳虚,水饮内停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代表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5.肺肾气虚证证机概要——肺肾两虚,气失摄纳治法——补肺摄纳,降气平喘代表方——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喘脱危象—参附汤送服黑锡丹或蛤蚧粉补气纳肾,回阳固脱注射剂:参附、生脉、参麦、参附青注射液可酌情选用。

中医内科学笔记(参考文档)

中医内科学笔记(参考文档)

中医内科学笔记知识提纲上篇 总论第一节 感冒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咳嗽第三节 哮病 第二节 淋证 第四节 喘证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五节 肺痈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三节 癃闭 第六节 肺痨第七节 肺胀 第四节 阳痿 第八节 肺痿 第一节 心悸 第五节 遗精 第二节 胸痹 第一节 郁证 第三节 不寐 第二节 血证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四节 癲狂 第六章 气血津液 第三节 痰饮 第五节 痫病 第四节 消渴 第六节 痴呆 第五节 自汗 第七节 厥证 盗汗 第一节 胃痛 第六节 内伤 第二节 痞满 发热 第三节 呕吐 第七节 虚劳 第四节 噎膈 第八节 肥胖 第三章 脾胃病证 第五节 呃逆 第九节 癌病 第六节 腹痛 第一节 痹证 第七节 泄泻第八节 痢疾 第二节 痉证 第九节 便秘下篇 各论 第一节 胁痛 第七章 肢体经络 第三节 痿证 第二节 黄疸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颤证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四节 鼓胀第五节 头痛 第五节 腰痛 第六节 眩晕 第七节 中风 第八节 瘿病 第九节 疟疾中 医 内 科 学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一)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和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三)、分型论治: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4、气虚感冒:参苏饮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五、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六、预防及预后第二节咳嗽一、定义: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

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内科重点笔记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 ,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

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笔记(全)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笔记(全)
4.阴阳两虚-温补脾肾,滋阴养血-补天大造丸(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枸杞子,熟地,白芍,龟甲,
鹿角胶,紫河车,当归,酸枣仁,远志)
七·肺痿 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常伴有气短气促为主症的肺脏慢性虚损性疾病。 病位:肺,与脾胃,心,肾关系密切。 病机: 病机关键:肺叶痿弱不用。 1.久病损肾 2.误治伤津 3.粉尘伤肺 治疗原则:补肺生津。 分证论治: 1.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麦门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桑叶,石膏,阿胶,
橘红)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青黛,蛤壳) 7.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桑叶,扁豆,甘草) 三·哮病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 喘疾患。 病位:肺脾肾。 病机: 病机关键:痰阻气道,气道挛急。 1.外邪侵袭 2.饮食不当 3.情志失调 4.体虚病后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白芍,远志,五味子)
5.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六味地黄丸加减(山茱萸,山药,甘草,茯苓,熟地,枸杞子) 6.心肾阳虚-益气温阳,通络止痛-参附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桂枝,附子,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
茯苓,泽泻,附子,肉桂)
小天才·著
4
中医内科
三·心衰 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多继发于胸痹心痛,心悸等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 最终转归。 病位:心,与肺脾肾肝关系密切。 病机: 病机关键:心失所养,心血不运,血脉痹阻。 1.外邪侵袭 2.饮食不节 3.情志失调 4.劳逸失度 5.年老久病 6.禀赋异常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补益心气。 分证论治: 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化瘀-保元汤合桃红饮(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尾,威灵仙,黄芪,党参,麦门冬,丹参, 檀香,砂仁,酸枣仁,葛根,桂枝,甘草) 2.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生脉散或当归补血汤(麦冬,五味子,人参,当归,黄芪) 3.阳虚水泛-温阳活血利水-真武汤(茯苓,白术,芍药,附子,生姜) 4.痰饮阻肺-化痰逐饮活血-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葶苈子,大枣) 5.阴竭阳脱-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注射液 四·不寐 不寐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病位:心,与肝脾肾胃胆关系密切。 病机: 病机关键:阳不入阴。 1.化源不足,心神失养 2.阴虚火旺,阴不敛阳 3.心虚胆怯,心神不宁 4.痰热实火,扰动心神 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分证论治: 1.实证 1)肝郁化火-清肝泻火,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草,泽泻,木通,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doc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doc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

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

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半身汗出:是指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有汗,而另一侧则经常无汗,无汗侧为患侧,多由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痿病及截瘫等病人。

手足心汗,是指手足心出汗较多,多为脾胃有病或肝经郁热累及于脾,脾不主津,津淫于四末。

按神昏的浅深程度可分四个层次,依次为神识恍惚、神志迷蒙、昏迷、昏愦(一)治疗原则:治病宜早、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脏腑补泻、·异法方宜·更多资料请登录/forum-31-1.html攻下法: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等法。

习惯上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胃肠视为和法的应用范围。

第一节感冒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精要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概说】一、概念: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所致的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发病季节:四时皆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称谓: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小伤寒,时行感冒。

伤风一一感冒中症情较轻,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者,或称冒风。

其中因感寒所致者又叫冒寒。

重伤风一一病情较重,多为感受非时之邪者。

其中因风寒致病之重者,又称为小伤寒。

时行感冒感受时行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者。

二、沿革:1、《内经》中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记载。

《素问•太阴阳明》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

”指出感冒的致病因素在于风邪,主症以寒热、头痛、身痛为主症。

2、《伤寒论》认识到感冒有中风、伤寒之别。

太阳中风一一桂枝汤证;太阳伤寒一一麻黄汤证。

3、《诸病源候论》起,又倡“时行之邪”致病之说。

4、宋元以后,医家提出了“感冒”病名,确立了治疗大法,对虚体感冒补充了扶正达邪的原则。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该书倡用参苏饮治疗:“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元《丹溪心法•伤风》指出病位在肺,治疗大法一一“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

”5、至明清,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并对虚人感冒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

《医学心悟•论汗法》:“凡一切阳虚者,皆宜补中发汗,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

”三、讨论范围:以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及其他病毒、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感冒证候者,皆可参照本篇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感冒病因病机示意如下:/「卫表不和肺卫肺失宣肃1、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发病学):2、病邪侵犯肺卫,而以卫表不和为主(病位):外邪侵犯肺卫的途径有二: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

3、病理属性有寒热两大类别:4、病理变化:感受风寒湿邪一一风寒束表,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一一风热犯表, 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如挟有时行疫毒一一传变迅速,病情多重,或变生它病。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笔记

By Givon文文根据前人总结整理中内重点复习资料一、中医内科笔记1、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2、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肺阴沙参咳嗽平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3、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虚哮固本喘脱回,肺脾六君肾生金。

1.发作期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2.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益气健脾,补土生金——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4、喘证:喘寒麻盖表麻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气虚耗生脉补,肾虚不纳肾气蛤,正虚喘脱参黑蛤。

1.实喘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2.虚喘1)肺气亏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5、肺痨:痨肺阴月虚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6、心悸:悸怯定志血归脾,阴天阳桂水凌桂,瘀桃痰火黄连温1)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桂甘龙牡汤】5)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6)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胸痹:胸痹瘀府气滞柴,浊栝寒枳气阴脉,心肾阴天阳参右1)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2)气质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证:通阳泻浊,豁痰宣痹——栝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证:温阳补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8、不寐:不寐肝龙痰热温,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枣心脾归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证:清热化痰,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4)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9、癎病:癎病风定痰龙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癎——定癎丸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10、胃痛:胃寒香良食保肝柴,湿热清中瘀失笑,阴亏贯芍虚寒建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舌淡苔薄白,脉弦紧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舌苔厚腻,脉滑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舌苔多薄白,脉弦4)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舌红少津,脉细数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舌苔薄白,脉虚弱或迟缓11、呕吐:呕邪藿香食保和,痰饮夏苓肝四七,气香阳理胃阴麦1.实证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舌苔白腻,脉濡缓2)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舌苔厚腻,脉滑实3)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舌苔白腻,脉滑4)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舌质红,苔薄腻,脉弦2.虚证1)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舌苔白滑,脉虚弦2)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舌质淡,脉濡弱3)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舌红少津,脉细数12、腹痛:腹痛寒良湿热承,脏寒小建食导滞,肝柴瘀血少腹逐1)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2)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3)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舌苔厚腻,脉滑4)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舌质红,苔薄白,脉弦5)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舌质紫暗,脉细涩6)中虚脏寒证: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13、泄泻: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脾胃虚参苓,肾阳四神肝乘痛1.暴泻1)寒湿内盛证: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2)湿热伤中证: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3)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保和丸—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2.久泻1)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舌质淡,苔白,脉细弱2)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舌淡苔白,脉沉细3)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舌淡红,脉弦14、痢疾:痢湿芍药疫白芍,寒湿不正阴连驻,虚寒桃真休息连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舌苔黄腻,脉滑数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15、便秘:热秘麻仁气六磨,冷秘温硫气虚芪,血润阴增阳济川1.实秘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舌红苔黄燥,脉滑数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舌苔薄腻,脉弦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舌苔白腻,脉弦紧2.虚秘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舌淡苔白,脉弱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舌淡苔白,脉细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舌红少苔,脉细数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舌淡苔白,脉沉迟16、胁痛:胁痛郁柴胆湿龙,瘀阻血府肝络贯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舌苔薄白,脉弦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3)瘀血阻络证: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舌质紫暗,脉沉涩4)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一贯煎—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17、黄疸:黄疸热茵湿五甘,胆柴疫毒犀角散,寒湿术附脾建中,湿四脾柴瘀逍鳖1.阳黄1)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舌苔黄腻,脉弦数2)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或濡缓3)胆腑郁热证: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苔黄舌红,脉弦滑数4)疫毒炽盛证(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2.阴黄1)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2)脾虚湿滞证: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舌淡苔薄,脉濡细3.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证: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苔腻,脉濡数2)肝脾不调证: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舌苔薄白,脉细弦3)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舌有紫斑或紫点,脉涩4.急黄:犀角散18、头痛: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血四物,肾元痰夏瘀通窍1.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证: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苔薄白,脉浮紧2)风热头痛证: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3)风湿头痛证: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苔白腻,脉濡2.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证: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舌红苔黄,脉弦数2)血虚头痛证: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舌淡,苔薄白,脉细弱3)痰浊头痛证: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4)肾虚头痛证: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舌红少苔,脉细无力5)瘀血头痛证: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19、眩晕:眩晕亢天气血归肾左,痰湿(浊)半夏瘀通窍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舌红苔黄,脉弦或数2)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舌淡苔薄白,脉细弱3)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舌红少苔,脉细数;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4)痰湿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舌苔白腻,脉濡滑5) 瘀血阻窍证: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20、中风:中风入络白丸子,风阳天麻阴虚镇,痰热桃仁痰火羚,痰浊涤痰脱参脉,风痰解语气虚补,肝肾亏虚左地黄1.中经络证:1)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舌苔薄白,脉浮数2)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汤—舌红苔黄,脉弦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息风汤—舌红苔腻,脉弦细数2.中脏腑证:a闭证:1)痰热腑实证: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2)痰火瘀闭证: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3)痰浊瘀闭证: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苔白腻,脉沉滑缓b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3.恢复期证:1)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苔滑腻,舌紫暗,脉弦滑2)气虚络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3)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舌红苔细,或舌淡红,脉沉细21、水肿:风水越术毒豆毒,水湿皮苓湿热凿,脾阳实脾肾济武,瘀水互结桃物苓1.阳水1)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渍证: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2.阴水1)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2)肾阳虚衰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3)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22、淋证:淋热八石苇血蓟,气沉膏萆劳无比1)热淋证: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2)石淋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韦散3)血淋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4)气淋证: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5)膏淋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解分清饮6)劳淋证: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23、癃闭:癃膀湿正肺热清,肝郁沉香浊瘀当,脾气补春肾阳济1)膀胱湿热证: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2)肺热壅盛证: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3)肝郁气滞证: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4)浊瘀阻塞证: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当丸5)脾气不升证: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6)肾阳衰惫证: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24、阳痿:阳痿命门赞育丸,心脾归脾肝郁逍,惊恐启阳湿热泻1)命门火衰证:温肾壮阳——赞育丸2)心脾亏虚证:补益心脾——归脾汤3)肝郁不舒证:疏肝解郁——逍遥散4)惊恐伤肾证: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5)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25、郁证:郁证肝柴气郁栀,痰郁半厚心神甘,心肾天六心脾归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证: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4)心神失养证: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5)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血益气——归脾汤6)心肾阴虚证: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26、血证:鼻衄热菊胃玉肝龙气血归;齿衄胃火清胃泻,阴虚火旺六味茜;咳血燥桑肝泻阴虚合;吐血胃热泻灰肝火龙气虚归;便血肠湿地槐气虚归,脾胃虚寒黄;尿血下蓟肾虚知,脾不统归,肾不固比;紫斑血热灰,气不摄归阴虚茜。

中医内科学笔记总结必背

中医内科学笔记总结必背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系疾病一、感冒:(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解表达邪)感冒是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一)实证:1、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痰稀薄色白。

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痛,鼻流浊涕,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浮数。

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大便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二)虚证:1、气虚感冒: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气短懒言,反复易感,咳嗽痰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益气解表——参苏饮2、阴虚感冒: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133二、咳嗽:(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一)外感:(宣肺散邪)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干红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中医内科学笔记(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笔记(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一、感冒1.风寒: 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 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 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2.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 疏风清热, 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 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 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 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 黛蛤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 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发作期1.冷哮: 宣肺散寒, 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清龙汤。

2.热哮: 清热宣肺, 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 解表散寒, 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

5.虚哮证:补肺纳肾, 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加减。

缓解期1.肺脾气虚: 健脾益气, 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 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实喘1.风寒壅肺证: 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 解表清里, 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 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 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 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 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 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 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 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证: 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 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

4.阴阳虚损证: 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笔记By Givon文文根据前人总结整理中内重点复习资料一、中医内科笔记1、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2、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肺阴沙参咳嗽平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3、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虚哮固本喘脱回,肺脾六君肾生金。

1.发作期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2.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益气健脾,补土生金——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4、喘证:喘寒麻盖表麻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气虚耗生脉补,肾虚不纳肾气蛤,正虚喘脱参黑蛤。

1.实喘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2.虚喘1)肺气亏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5、肺痨:痨肺阴月虚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打印版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打印版

中医内科学笔记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一)实证1.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 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二)虚证1.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2.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一)外感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二)内伤1.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2.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3.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宿痰伏肺→诱因、感邪→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气道挛急→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

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一)发作期1. 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3. 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4.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减5.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二)缓解期1.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 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喘即气喘、喘急,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者,谓之喘证。

(一)实喘1.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二)虚喘1. 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 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 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

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

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

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

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

兼见面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者,是上焦邪热循经上蒸所致;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半身汗出:是指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有汗,而另一侧则经常无汗,无汗侧为患侧,多由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痿病及截瘫等病人。

手足心汗,是指手足心出汗较多,多为脾胃有病或肝经郁热累及于脾,脾不主津,津淫于四末。

按神昏的浅深程度可分四个层次,依次为神识恍惚、神志迷蒙、昏迷、昏愦(一)治疗原则:治病宜早、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脏腑补泻、·异法方宜·更多资料请登录/forum-31-1.html攻下法: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等法。

习惯上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胃肠视为和法的应用范围。

第一节感冒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

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病机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辨证要点:1.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3.辨常人感冒与虚人感冒2.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治疗原则1.解表达邪2.宣通肺气3.照顾兼证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汉《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金代刘完素对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主火热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是火热病邪,清代叶香岩纱》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作了详细论述,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

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外感发热的辨证要点是辨识热型。

1.发热恶寒:提示病证在卫表。

2.壮热:肺系邪热及暑热病邪所致发热。

3.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热时不寒,一日数次发作。

提示病位在少阳、肝胆,或由疟邪所致的病证。

4.潮热:多见于阳明腑实证、湿温证以及热人营血证等5.不规则发热见于时行感冒、风湿热所感等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分证论治·卫表证。

治法:解表退热方药: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肺热证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

·胃热证治法:清胃解热。

方药:白虎汤。

·腑实证治法:清热利胆。

方药:大承气汤。

·胆热证治法:通腑泻热。

方药:大柴胡汤·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运脾和胃。

方药:王氏连朴饮。

·大肠湿热证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

·膀胱湿热证治法: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八正散。

亦可选用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如大黄、石膏、银花、连翘之类药物煎汤,灌肠清热。

或选用酒精、冷水、冰袋之类擦敷前额、腋窝、鼠蹊等部位,物理降温。

第三节湿阻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

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

宋《重订严氏济生方,诸湿门》指出治湿病“唯当利其小便”。

明《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对湿证的病因有出于天气者、有出于地气者、有由于饮食者进行了论述,提出“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

【病因病机】1.感受湿邪:2.脾虚生湿:湿阻的病位在脾,因脾为湿土,不论外湿、内湿伤人,必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

湿阻的基本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运化障碍。

有湿邪从寒而化,亦有从热而化的病理变化趋向。

形成湿邪寒化和热化的不同病理变化的主要条件:(1)感邪性质或环境。

2)体质差异。

(3)脾胃状态。

(4)治疗用药。

湿阻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重、闷、呆、腻、濡。

湿阻的辨证要点在于分清寒热治疗原则:一是祛湿,一是运脾。

如芳香化湿、苦寒燥湿、淡渗利湿等使湿去脾健,慎用汗下之法,忌用滋腻之品。

治疗湿阻,方药应以轻疏灵动为贵,分证论治1·湿困脾胃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2·湿热中阻治法:清热化湿方药:王氏连朴饮3·脾虚湿滞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第四节痢疾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痢疾,古代亦称“肠游”、“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

《内经》称本病为“肠游”;汉《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将本病与泄泻合称“下利”,制定了寒热不同的白头翁汤和桃花汤治疗本病,开创了痢疾的辨证论治,唐《备急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宋《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金元时期,《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本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疫毒的传播,与岁运、地区、季节有关。

痢疾病位在肠,病机重点是肠中有滞,即湿热,寒湿、疫毒、饮食壅滞肠中,妨碍传导,凝滞气血,脂膜血络受损;而泄泻病位在脾,病机重点是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辨证要点1,辨实痢、虚痢2.识寒痢、热痢治疗原则1.祛邪导滞2.调气和血:3,顾护胃气:治疗痢疾之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以免重伤阴津,戕害正气等,总之,痢疾的治疗,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

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赤多者重用血药,白多者重用气药。

始终把握祛邪与扶正的辨证关系、顾护胃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第二章肺病证肺病证的基本病机是由于感受外邪或痰浊等导致邪气壅阻,肺失宣肃,或劳倦久病等导致肺气阴亏虚,肺不主气。

肺病证的治疗要点。

1.宣降肺气;2. 扶正祛邪,3.重视调护第一节咳嗽明代,《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病变性质属实,为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其病理因素为风、寒、暑、湿、燥、火,以风寒为多,病变过程中可发生风寒化热,风热化燥,或肺热蒸液成痰等病理转化。

内伤咳嗽病变性质为邪实与正虚并见,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

,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外感咳嗽一般均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内伤咳嗽应防宣散伤正,注意调理脏腑,顾护正气。

【鉴别诊断】咳嗽要与1.哮病、2.肺胀3.肺痨4.肺癌进行鉴别分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风热犯肺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

·风燥伤肺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治法:清肝泻火,化痰止咳。

方药: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肺阴亏耗;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

正所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病久则咳喘并作。

要注意外感咳嗽慎用敛肺止咳之法,以免留邪为患;内伤咳嗽慎用宣散之法以防发散伤正。

第二节哮病直至元代朱丹溪才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明,《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

隋·《诸病源候论》称本病为“呷嗽”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

每次发作的诱因,如气候变化、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俱可诱发,其中尤以气候因素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