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发热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发热
发热第一节概述体温的中枢调节以调定点学说来解释。
发热的概念: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过热的概念:调定点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导致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发热激活物概念: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
种类:(一)外致热原1.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分枝杆菌2.病毒3.真菌4.螺旋体5.疟原虫(二)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2.类固醇3.体内组织的大量破坏二、内生致热原概念: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一)内生致热原的种类1.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3.干扰素4.白细胞介素-65.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二)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EP产生的过程:产EP细胞的激活、EP的产生和释放产EP细胞种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等产内生致热原的活化方式:1.Toll样受体(TLR)介导的细胞活化LPS和LPS结合蛋白结合---LBP转移LPS给sCD14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表面受体CD14结合---作用于TLR---TLR激活NF-κB---启动细胞因子表达产生致热原。
2.T细胞受体介导的T淋巴细胞活化途径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一)体温调节中枢分为正调节中枢和负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包括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内含有温度敏感神经元。
通过正调节介质使体温升高。
负调节中枢包括中杏仁核(MAN)和腹中隔(VSA)。
通过负体温调节介质使体温下降。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2.EP通过终版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1.正调节介质(1)前列腺素E(2)环磷酸腺苷cAMP(3)中枢Na+/Ca2+比值(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5)一氧化氮2.负调节介质(1)精氨酸加压素(2)黑素细胞刺激素(3)膜联蛋白A1(4)白细胞介素-10(四)发热时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发热机制: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EP细胞---引起EP的产生和释放---EP经血液循环到POAH 或OVLT附近---引起中枢介质的释放---中枢介质作用于神经元使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负调节介质产生---抑制调定点和体温的上升发热的三个时相:1.体温上升期特点:正调节占优势,调定点上移,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导致体温升高。
病理生理学:发热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35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36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治疗原发病 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高热、
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妇女 解热措施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37
典型病例
患儿,女,2岁。因发热、咽痛3天,惊厥半小 时入院。
3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 疙瘩”和寒战,皮肤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 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日,患儿思睡,偶有恶 心、呕吐。入院前0. 5h突起惊厥而急送入院。尿少、 色深。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9
产EP细胞的激活
LPS LPS结合 蛋白
激活NF-κB
人民卫生出版社
启动基因转录,EP表达产E细胞病理生理学20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一)体温调节中枢 1.正调节中枢 POAH等 2.负调节中枢 中杏仁核(MAN) 腹中隔(VSA)等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21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4
一、发热激活物
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是指各种能
够刺激机体某些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的物质
发热激活物的分类
✓ 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 非微生物类发热激活物 ✓ 体内发热激活物
staphylococci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5
一、发热激活物
51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25
发热的机制
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 免疫复合物 类固醇
产EP细胞
产热 ↑
发热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发热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生理现象。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引起的生理功能异常的学科。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发热和病理生理学进行全面解释。
首先,发热是机体对抗病原体入侵或其他病理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
当机体感染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这些物质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
发热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炎症反应,加速病原体清除。
其次,发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在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侵入机体后,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和炎症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如白细胞介素的释放、前列腺素合成增加等,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体温升高。
此外,炎症反应还会导致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变,进一步增加体温。
第三,发热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
急性发热通常是由感染性疾病引起,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慢性发热则可能是由慢性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对于不同类型的发热,病理生理学的机制也有所不同。
此外,发热还可以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进行分类。
轻度发热通常指体温在37.5-38.3摄氏度之间,中度发热为38.3-39.5摄氏度,高度发热则超过39.5摄氏度。
不同程度的发热可能反映了不同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激活程度。
最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发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例如,了解发热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可以指导开发新的抗感染药物或免疫调节剂。
同时,研究发热的病理生理学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总结来说,发热是机体对抗病原体入侵或其他病理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
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热的机制,包括免疫系统的激活、炎症反应的发生等。
发热的类型和程度也反映了不同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激活程度。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学-发热PPT课件
病例二:肿瘤性发热
总结词
肿瘤性发热通常由恶性肿瘤引起,表现为持续的低热,且较难控制。
详细描述
肿瘤性发热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或者肿瘤 细胞本身释放出热量。治疗肿瘤性发热需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放 化疗等,同时可采用抗炎药物缓解症状。
病例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抗体产生
发热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更 多的抗体,提高免疫力。
炎症反应
发热能够促进炎症反应的 发生,有助于清除感染病 灶。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发热时,心率加快,以增加心输出量, 满足机体代谢需求。
发热时,心肌收缩力可能增强,以提 高心输出量。
血压
发热时,血压可能升高,以维持足够 的血液循环。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发热的分类
根据发热的原因,可 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 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则常见 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反应、肿瘤等。
感染性发热常见于各 种病原体感染,如细 菌、病毒、支原体等。
发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增 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感染的抵 抗力。
发热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一些特殊的 免疫物质,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01
02
03
糖代谢
发热时,机体通过增加糖 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来提 供能量,可能导致血糖升 高。
蛋白质代谢
发热时,蛋白质分解增加, 合成减少,导致负氮平衡。
脂肪代谢
发热过程中,脂肪酸氧化 增加,可能导致高脂血症。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细胞活性
发热时,免疫细胞活性增 强,有助于清除病原体。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202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contents •发热概述•发热病因及影响因素•发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变化•发热的危害及并发症•发热的防治措施目录01发热概述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机体产热过多或散热不足,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产热大于散热,出现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的症状。
发热口温为36.3~37.2℃,肛温为36.5~37.7℃,腋温为36℃~37℃。
正常体温发热定义发热激活物指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合成并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如细菌的内毒素、病毒的核酸等。
致热原指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的物质,包括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和外源性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内生致热原指由激活物激活而产生的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的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
发热机制感染性发热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的发热,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
非感染性发热指由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如过敏反应、风湿性疾病、肿瘤等。
发热的分类02发热病因及影响因素病因感染炎症Array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肿瘤其他恶性肿瘤可引起肿瘤性发热。
如手术、药物等引起的发热。
影响因素如气候变化、环境温度等。
环境因素如性别、年龄、体质等。
生理因素如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等。
病理因素如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
心理因素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
与发热相关的常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喉炎等。
肺部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
03发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变化神经调节温度感受器身体内存在温度感受器,感知体内外温度变化。
神经调节途径通过温度感受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而调节皮肤血管、骨骼肌等组织的活动,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异常神经调节在感染、炎症等病理状态下,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正常。
病理生理学发热
革兰氏阳性菌(G+)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外毒素、全菌体、肽聚糖致热
病毒
致热成分:包膜 脂蛋白 血凝素
SARS病毒
体内产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
类固醇:苯胆烷醇酮(不引起动物的发热 反应)
二 、内生致热原(EP)
概念: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 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 升高的物质。
节 基 本
器
机
制
外周温度
骨骼肌 效 示
感受器
应意
汗腺
外周血管 产热
器图
散热
平衡
体温的升高就是发热?
40 ℃ 36 ℃
发热(fever):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 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 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0C。
注意:(1)发热≠体温升高 (2)发热时无体温调节障碍
体温升高 (>0.50C)
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 体、疟原虫等
体内物质: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
革兰氏阴性菌(G-)菌
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 含内毒素(ET),其主要成分为脂多糖(LPS) 生物学特性: (1)分子量大 (2)耐热性高:160℃干热2h灭活(是血液制品和
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3)致热活性高 (4)易产生耐受
A.内毒素
B. 外毒素 C. 血细胞凝集素
D.螺旋体 E. 疟色素
4. 发热患者最常出现:
A.代酸
B.呼酸 C.混合性酸中毒
D.代碱
E.混合性碱中毒
多选题
5. 过热见于: A.广泛鱼鳞病 C.先天性汗腺缺乏 E.剧烈运动
B.甲状腺功能亢进 D.中暑
第八章 发热(病理生理学)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二) 中枢调节介质重置体温调定点
热限(febrile ceiling):发热时体温上升的幅度被限制在特 定范围内的现象。
热限的成因 2. 负调节介质
(1) 精氨酸加压素 (AVP) (ADH) (2) 黑素细胞刺激素 (-MSH) (3) 其他 ACTH、糖皮质激素和-MSH
1. 体温上升期 (effervescence period) 2. 高热持续期 (persistent febrile period)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三) 体温调定点重置后体温的变化时相
1. 体温上升期 (effervescence period) 2. 高热持续期 (persistent febrile period) 3. 体温下降期 (defervescence period) 散热、产热、产热<散热,体温回降
下述哪一种体温升高属于过热 A.妇女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剧烈运动后 D.先天性无汗腺 E.流行性脑膜炎
答案:D
外致热原引起发热主要是 A.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 物质 B.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 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D.激活产EP细胞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 生和释放 E.加速分解代谢,产热增加
由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 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β主 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两者有相似致热性 小剂量呈单峰热,大剂量呈双峰热;TNF在体 内外均能刺激IL-1的产生 不耐热,70℃ 30min失活
3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由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NK细胞等分 泌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的蛋白质,是细 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有多种亚型,与发 热有关的是IFN-, IFN- ,分子量为15- 17KD 反复注射可产生耐受性 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重要EP
病理生理学——发热
? ? 体温调节
调节性
致热原
中枢调定 体温升高
点上移
(>0.5℃)
外致热原
(exogenou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yrogen)
内生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EP)
一. 发热激活物 (pyrogenic activator)
凡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 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进 而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包括外 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1. 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OVLT
Bacteria
Macrophages
经体液 •直接通过血脑屏障
•通过下丘脑终板血 管器(OVLT)
1. 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OVLT
外致热原
细菌 病毒 真菌 螺旋体 寄生虫
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等
致热物质:代谢裂解成分和外 毒素
体内产物
一. 发热激活物 (pyrogenic activator)
外致热原 体内产物
细菌 病毒 真菌 螺旋体 寄生虫
疟原虫 致热物质:裂殖子和代谢产物
一. 发热激活物 (pyrogenic activator)
2.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POAH
花生四烯酸
COX2
PGE2
VSA
AVP -MSH Annexin A1
糖皮质激素
阿司匹林 布洛芬
发热的发生机制
发热 激活物
产EP 细胞
EP
经体液 经神经 (OVLT)
发热的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生理现象。
在病理生理学中,发热通常被称为热病或热性反应,是机体对于内外源性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
以下是对发热相关术语的病理生理学解释: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下丘的体温调节中枢是控制体温的关键结构。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体温调节系统的功能来调整体温。
体温调节系统:包括热产生和热散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热产生是指机体内代谢产生的热量,如肌肉活动、新陈代谢等。
热散失是指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等途径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
热量生成: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热量生成与热散失保持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体温。
热散失: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等途径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以维持正常体温。
炎症性发热:当机体遭受感染或炎症等病理刺激时,免疫系统释放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点上调,导致发热。
退热:退热是指体温降低的过程。
退热可以通过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或其他方法(如物理降温、湿敷等)来实现。
发热是机体对不同刺激做出的生理反应,它在某些情况下是正常的防御机制,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也可能是异常的。
病理生理学通过研究发热的机制和调节过程,帮助理解和诊断与发热相关的疾病,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措施。
病理生理学——发热
2)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 胞因子,分为两个亚型。TNFα主要由巨噬细胞产 生,TNFβ主要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TNF可能是 内毒素导致的发热和肿瘤病人的发热主要的内生性 致热原。
3).干扰素 (interferon,IFN) .
肝巨噬细胞
IL-1
发热
肝迷走神经
2. 作用部位 作用部位————发热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体温调节中枢 视前区正调节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冷敏神经元 兴奋产热 热敏神经元 兴奋散热
MAN) 负调节中枢 中杏仁核(MAN),腹中 膈(VSA) ,弓状核
3. 作用结果 作用结果———— 产生中枢性发热介质 大量的研究证明, 无论以何种方式入 大量的研究证明 , EP无论以何种方式入 它们只是作为“信使”传递发热信息, 脑,它们只是作为“信使”传递发热信息, 而不是引起调定点上升的最终物质, 而不是引起调定点上升的最终物质, EP的作用是引起中枢性发热介质的释放 , 的作用是引起中枢性发热介质的释放, 的作用是引起中枢性发热介质的释放 继而引起调定点改变的。 继而引起调定点改变的。中枢的发热介质可 分为两类: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 分为两类: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
(三)体温升高的机制和发热时相
发热激活物 单核细胞
血脑屏障
EP
信 息 传
终板血管器
迷走神经
递 中 枢 调 节 效
VSA MAN AVP α-MSH
POAH Na+/Ca2+ ↑ cAMP ↑ PGE2 ↑
交感兴奋
体温调节中枢 调定点上移 代谢↑ 代谢
运动神经兴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发热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 响,如胎儿发育障碍、早产等。
03
CATALOGUE
发热的诊断与治疗
发热的诊断
确定发热
在排除寒战、药物等非感染性 因素后,连续两次以上测量体 温均高于正常值(37.3℃),
可诊断为发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导致体温升高的疾病进行 鉴别,如甲亢、内分泌失调等。
病因诊断
05
CATALOGUE
发热的临床表现及病例分析
发热的临床表现
体温升高
发热时,人体体温升高,通常超过 37.2℃。
寒战与畏寒
发热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和畏寒 等表现,这是人体对体温升高的自我 调节反应。
皮肤苍白
发热时,人体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 流量减少,从而皮肤颜色变得苍白。
乏力、肌肉酸痛
发热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肌肉 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病因鉴别
对于发热患者,需要明确病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同的病因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06
CATALOGUE
发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发热的基础研究进展
发热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
揭示了发热激活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如cAMP-PKA、Ca²⁺-PKC 等,为理解发热机制提供了深入的认识。
发热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酒精擦浴等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能够迅速降低体温,缓解症状。
综合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炎等综合治疗方法,有效提 高了发热的治疗效果。
未来研究展望与挑战
发热机制的深入研究
尽管我们对发热的机制有了深入的认识,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 探索,如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精细调控机制等。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3.急性期反应
➢急性期反应蛋白合成增加,机体 非特异性防御能力增强。 ➢高温条件抑制细菌生长。 ➢血清铁水平降低,不利于细菌生 长。
高热或长期发热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1. 机体分解代谢增强,导致能量过度消耗。 2. 氧自由基增加等因素导致细胞损伤。 3. 促炎细胞因子进入循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
低血压、多器官衰竭。 4. 机体内环境发生紊乱。 5. 对生长发育存在不利影响。
➢特点:不耐热,70℃、30分钟失活,大剂 量可致双相热,可被水杨酸钠阻 断。
TNFα(肿瘤坏死因子- α )
产生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特点:属蛋白质,不耐热,70℃、30分钟
失活,大剂量可引起双相热,体、 内外均可刺激IL-1的产生,可被
环加氧酶抑制剂(布洛芬)阻断。
IFN(干扰素)
➢产生细胞:WBC ➢作用:抗病毒、抗肿瘤 ➢特点:不耐热, 60℃、40分钟失活,反复 注射可产生耐受性。可被PG合成抑制剂阻断。
范围(41℃)以下的现象。
负调节介质★
精氨酸加压素(AVP):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 膜联蛋白A1 (脂皮质蛋白-1)
正常的体温调节系统
调定点
产热装置
(骨骼肌、肝)
深
+
下丘脑
部
体温调
体
节中枢
散热装置
温
汗腺、皮肤血管
体温
温度感受装置
()
发热激活物
四 产EP细胞
体
温
EPs
调
节
的 方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发热激活物 EPs
SP上移 产热↑>散热↓
EP细胞
体温升高
一、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
病理生理学发热
病理生理学发热发热是指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
在发热过程中,机体通过一系列生理变化和代谢变化维持体温稳定。
一、发热的分类根据发热的时间和温度,发热可分为以下几类: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2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二、发热的原因和机制发热的原因很多,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发热: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2、非感染性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引起发热。
常见的病因包括颅脑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甲亢等。
三、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发热是一种防御性反应,但过高的体温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如引起高热惊厥、代谢紊乱等。
1、高热惊厥:见于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高热状态下易发生惊厥。
2、代谢紊乱:高热状态下机体代谢增强,消耗增加,易发生代谢紊乱,如酸中毒、脱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发热※概述※发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热的功能与代谢变化※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第一节概述一、正常体温的相关概念(Concepts of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1.正常体温(1)人和大部分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homothermal animal)或温血动物(warm-blooded animal),具有相对稳定的体温。
(2)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0℃左右。
腋窝:36.2 —37.2℃舌下:36.5 —37.5℃直肠:36.9 —37.9℃(3)体温存在昼夜波动:清晨最低,午后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4)体温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女性的平均体温略高于男性0.2℃;年轻人略高于老年人(仅体表温度)。
PS:正常的体温调节二、体温升高1、发热(fever)(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调节功能正常,调定点上移)发热(fever):在发热激活物(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时,称为发热。
一般取腋下温度>37.5℃作为判定发热的标准。
从这个概念来看,发热有三个关键要素:①病因:发热激活物②作用部位:体温调节中枢③作用的结果: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0.5℃过程:致热原---------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0.5℃)PS: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发热。
2、过热(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散热障碍/产热器官功能亢进,调定点不变,体温升高,高于调定点)过热(Hyperthermia):指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体温调节中枢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是被动性体温升3、生理性体温升高某些生理状况也可使体温升高,可见于:♠剧烈运动(可使体温上升3℃或更高)♠女性排卵后(月经前期)♠应激随生理过程的结束自动消失,不对机体产生危害,也无需治疗。
小结:第二节发热的原因和机制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fever)发热激活物有哪些?生致热原是如何产生的?种类和作用有哪些?致热原如何进入并作用于体温中枢?中枢发热介质的种类和作用?体温是如何升高的?一、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发热激活物:凡能激活体产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生致热原,进而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包括1、外致热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引起发热的外来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都是机体外部的发热激活物,故将其称为外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
(1) 革兰氏阳性(G+)菌及其外毒素: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热方式:全菌体、外毒素、肽聚糖①全菌体:给家兔静脉注射活的或加热杀死的葡萄球菌均能引起发热,同时血中EP含量增加,表明细菌颗粒被吞噬后可诱生EP。
②外毒素:许多革兰阳性菌能分泌外毒素: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葡萄球菌)链球菌致热外毒素A、B、C (SPE-A、B、C,曾被称为猩红热毒素)白喉毒素(白喉杆菌)③肽聚糖:肽聚糖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骨架,在激活炎症反应上有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LPS(毒素)相似的性质,亦具致热性,肽聚糖在体外能激活白细胞产生释放EP。
(2)革兰氏阴性菌(G-)及其毒素(endotoxin,ET)菌类: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志贺氏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致热方式:ET是其主要致热成分。
ET是G-菌的菌壁成分,为代表性的细菌致热原,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LPS),它由O-特异性侧链、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组成,其中脂质A是致热的主要成分。
PS:1.研究证明:毒素有极强的致热性。
给家兔或犬静脉注射ET后,在引起发热的同时,血清中可检测出大量EP。
体外实验也证明,ET可刺激体外培养的白细胞产生和释放EP。
2.毒素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分子量大,可达1-2百万道尔吨,有较强的耐热性(160℃干热2h方能破坏),一般灭菌方法不能消除。
3.临床上常见的有输液反应(是临床上感到困惑的),大多是由于未灭活的ET引起。
因此,临床上一定要灭活ET。
(3) 病毒:主要包括流感、麻疹或柯萨奇、SARS病毒等。
实验证据:整体、细胞致热方式:人类的致病病毒多数为包膜病毒, 包膜中的脂蛋白A是病毒的主要致热物质;另外实验证明,包膜中的血凝素也具有致热性。
(4) 其它微生物主要包括有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这些微生物的胞壁中亦含有脂多糖,其致热性可能与此有关。
另外,微生物在体繁殖引起相应的抗原表达或细胞自身抗原的变异,启动免疫反应,也是它们引起发热的可能机制之一。
2、体产物(非微生物发热激活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实验证明,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产生致热原细胞,使其产生生致热原。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顽固的发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等,循环中持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能是其主要的发热激活物。
(2) 类固醇代谢产物主要是睾丸酮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可引起发热和致热原生成。
它的致热性:取决于分子结构,并具有种属特异性结果:只能引起人类发热,对一些动物无效。
(3) 组织破坏产物组织坏死时也可释放发热激活物而引起发热,具体性质不详。
见于心肌梗死、大手术、严重创伤等情况。
二、生致热原(endopyrogen, EP)1.概念: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产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EP。
2.特点:①发热激活物作用②产EP细胞产生: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皮细胞、淋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肾小球膜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等。
(一)生致热原的种类到目前为止,仅有5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TNF)干扰素(interferon,IFN)白细胞介素- 6(I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MIP-11、白细胞介素-1 (IL-1) :最早发现的EP来源:单核-巨噬、皮、星状、角质、肿瘤细胞性质:12~18KD多肽物质,不耐热(70℃30min可被灭活)。
有两种亚型:酸性的IL-1α和中性的IL-1β,两者同源性:氨基酸序列26%,核苷酸序列45%。
作用:通过位于POAH附近的IL受体。
参与发热的实验依据:♠毒素引起发热的动物体,循环血中IL-1浓度↑;♠静脉注射后可引起动物典型的发热反应;♠脑室中导入IL-1,可引起体温升高0.5℃以上,该反应可被水酸钠(解热药)阻断。
2、肿瘤坏死因子(TNF)来源:单核-巨噬细胞(α)、T淋巴细胞(β)。
由葡萄球菌、毒素、链球菌等多种外致热原诱导产生。
性质:多肽物质,不耐热,70℃30分钟可被灭活。
作用:生物学活性与IL-1类似。
参与发热的实验依据:♠静脉注射小剂量→单峰热(1h:直接作用);大剂量→双峰热,第二峰于3~4h(通过IL-1而致热);♠给动物脑室注射TNF,可引起明显的发热反应并伴脑室PGE含量增高;♠在体、外,TNF可诱导IL-1的产生。
3、干扰素(interferon, IFN)来源: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性质:蛋白质,有α、β、γ三种类型。
不耐热,60 ℃40分钟可被灭活。
作用:抗病毒、抗肿瘤。
参与发热的实验依据:对动物和人都具有一定的致热效应,同时可引起脑和组织切片中PGE含量增高;该反应可被PG合成抑制剂阻断。
是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重要EP。
与IL-1和TNF不同的是,IFN反复注射可产生耐受性。
4、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来源:单核、成纤维细胞和皮细胞。
由毒素、病毒、IL-1、TNF、血小板生长因子等诱导产生。
性质:是由18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21KD。
作用:可引起发热,但作用弱于IL-1和TNF。
参与发热的实验依据:♠给动物脑室注射IL-6,可引起体温明显的增高,可被布洛芬和吲哚美锌阻断;♠发热期间,血浆中IL-6的活性明显增高。
5、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来源:巨噬细胞性质:肝素-结合蛋白质,有MIP-1α和MIP-1β两型,分子量8KD 。
作用:可引起发热。
参与发热的实验依据:静脉注射,可引起家兔剂量依赖性单峰热。
(二)EP的产生和释放是一个复杂的细胞信息传递和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
经典的产生致热原细胞活化方式主要包括两种:①Toll样受体介导的细胞活化②T细胞受体介导的T淋巴细胞活化途径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EP升高体温中枢“调定点”的机制)(Mechanisms of set point elevation caused by EP)(一)体温调节中枢1.基本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脊髓、脑干、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也参与体温调节。
大脑皮层-- 体温调节的行为性调节2. 目前认为,体温调节中枢主要有两类:正调节中枢负调节中枢(1)正调节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冷敏神经元(血温低于调定点)促进产热热敏神经元(血温高于调定点)促进散热对来自外周和深部温度信息起整合作用,损伤该区可引起体温调节障碍;将致热原和发热介质注射到该部位可引起明显的发热反应;在发热时该部位可测到显著升高的发热介质。
(2)负调节中枢位于:中杏仁核、腹中膈(VSA)、弓状核主要对发热时的体温产生负向影响,因此称为负调节中枢。
研究表明,POAH与VSA之间有密切的功能联系。
当致热信号传入中枢后,启动体温正负调节机制:一方面使体温上升另一方面通过负性调节限制体温过度升高。
正负调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调定点上移的水平及发热的幅度和时程。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血液循环中的EP都是一些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为15-30kD),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那么它是怎样进入体温中枢的呢?目前有几种看法: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通过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1、通过血脑屏障(brain barrier)转运入脑EP虽然是大分子,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血脑屏障存在对蛋白质分子的可饱和转运机制,可使IL-1、IL-6、TNF等转运入脑。
(在正常情况下,该机制转运的EP量极微,不足以引起发热)。
但在炎症和损伤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大,可使大量的EP进入中枢,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也有可能从脉络丛渗入或易化扩散进入脑2、下丘脑终板血管器(OVLT)OVLT位于第三脑室的视上隐窝上方,紧靠POAH:该区域的毛细血管属于有孔毛细血管,是血脑屏障的薄弱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