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冰心
观舞记读书笔记
![观舞记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4ab2c8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d.png)
观舞记读书笔记冰心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个欣赏者,因为她能感受到卡拉玛姐妹飞动的美,所以她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
在一个令人难忘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供养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的低头合掌,抬头来,也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孔。
音乐响起来了,卡拉玛开始跳了,她用自己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旋转,舞蹈出有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这是冰心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描写,美不胜收。
很容易让人易于了解她们的舞蹈,让读者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画面--卡拉玛跳舞记。
观舞记不但告诉我们做自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而且要懂得欣赏身边的美,要人因学会对自己身边默默付出的人做称赞,自己也要学会去释放自己的英美,就像卡拉玛姐妹一样。
朦胧的雾气萦绕着整个烟雾舞者,神圣的灯光照在每一个角落,给人因一种置身于仙境般迷人的感觉。
蓦然,音乐响起,从这舞台梦幻般的后面走出了一群身着金色长裙的舞蹈演员,唉佛光普照的一闪!如千万朵郁金香般的婀娜多姿;如千万盏星灯般加身;如千万只萤火虫般发亮。
她们迅速地站成一排,抬着头,挺着胸,用她们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
发上的金饰,腰间的银铃,以及她们呢细腻迷人的舞步,舞出他们心中的大千世界。
他使人想起:暴风雨中会破土而出的新芽;她使人想起:凌寒独自盛开的杏树;她使人想起:长青不老的松柏。
那欢畅淋漓的舞姿,那迷人娴熟的动作,似孔雀开屏;似莲花绽放;似飞龙穿梭。
起哄那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不单单是舞蹈的美的愉悦的赞颂,更是对她们温和那顽强乐观精神的一种赞颂。
好一个聋哑人,好一个千手观音!《观舞记》是一本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姐姐冰心在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后才有感而作的。
文章以对库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把异国的文化风情身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撰写自然语言视觉形象,语言所用高超的语言技法来表现舞台艺术。
解读冰心散文《观舞记》的真情美
![解读冰心散文《观舞记》的真情美](https://img.taocdn.com/s3/m/11d130743b3567ec102d8ac1.png)
解读冰心散文《观舞记》的真情美作者:吴靓姿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08期摘要:冰心是现代文学界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于1957年创作了纪实散文《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以下简称《观舞记》)。
《观舞记》是一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诗情浓郁、让人回味无穷的散文,给人以美的感受,作者在散文中的情感抒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开篇的感情抒写,然后是观舞时的描绘真境,最后是结尾的感悟哲理。
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观舞记》的真情美。
关键词:冰心散文《观舞记》真情美解析散文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和抒发主体感情的文学艺术样式,散文的美主要体现为以情动人,作者抒写的真情实感是打动读者的前提,是使读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散文的生命和灵魂所在,对于那些虚假伪文,就算文辞多么绚丽,也终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作者在进行散文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包含深厚、真挚的情感。
《观舞记》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一篇纪实散文,作者在观看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表演后,按捺不住心里的感情,写下了这篇饱含深情的经典美文。
一、开篇抒情印度的舞蹈艺术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在印度的电影里时常会有一段段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这些舞蹈对观众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常使我们陶醉不已。
在现今的中国,印度舞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娱乐文化活动,那充满民族特色和异域风情的舞蹈和音乐常常让观众感到热血沸腾,无限陶醉,冰心的散文《观舞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观舞记》的开篇用了十个自然段的篇幅来进行抒情描写,极尽渲染,表达了作者对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高超舞蹈艺术的赞叹之情。
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写道:“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这表现了作者对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艺术无法用语言传达的赞美与喟叹。
但是作者又想尽全力将这种美表达出来,所以在下文中,作者用了四个假如句式,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想象成诗人、画家、作曲家和雕刻家,从不同的艺术角度出发,展现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艺术之美,作者丰富的想象性描述,不仅新颖别致,还概括出了舞蹈的美之所在,表达了作者对舞蹈家舞蹈艺术的赞叹之情。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19 _ 观舞记(3)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19 _ 观舞记(3)](https://img.taocdn.com/s3/m/5db8f90431126edb6f1a10e3.png)
研读课文,读出“美” 感悟“美”
①最贴切的词语; ②最妙的修辞; ③最美的句式; ④最细致的观察;
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
“轻云般慢移,旋风 般疾转” “如同一个婴儿” “她是一只雏 凤” ……
“假如……假如…… 假如……假如……” “ 忽 而 …… 忽 而 …… 忽 而 …… 忽 而……忽而……” “笛子吹起,小鼓敲 起,歌声唱起……”
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
1、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 3、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
让我们用明亮的 眼睛去观察,用聪敏 的双耳去倾听,用美 好的心灵去感受,用 灵巧的双手去描绘, 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 艺术——就在你我身 边!
词语积累:
四字词语: 侧身垂睫 尽态极妍 浑身解数 笑颊粲然 息息相通 双眉颦蹙 静穆庄严 低回婉转 按箭引弓 疾走惊跃 高视阔步 变化多姿
Hale Waihona Puke 挺身屹立 张目嗔视 本色当行 离合悲欢 不可限量 息息相通
读一读:五字词语
清扬的眉宇 轻捷的舞步 贫乏的文字 旋舞的孔雀 细碎的舞步 轻云般慢移 无限的哀愁 无边的音乐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作者写此文送给谁?
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2、作者为什么要写此文送 给他们?
舞蹈精妙,作者要赞美他们。
阅读品析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给“我”最强烈的感 受是什么?
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 的描写来表现“飞动的美” 的?
飞动的美
身体
服饰
神态
心灵
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描写这动 态的美?
写“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 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 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观舞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观舞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87f77184868762cbaed5fd.png)
观舞记教学目的:1.积累与本课有关的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对舞蹈艺术优美生动的描写。
3.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原名谢婉莹,某某省某某人。
1913年到,次年进贝满女子中学学习。
后人燕京大学,1923年毕业。
“五四”运动时,在大学任学生会文书。
在革命浪潮激荡下,开始创作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小说。
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1921年出版《繁星》《春水》两诗集。
后赴美留学,专攻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文理学院任教。
30年代初出版小说集《南归》《往事》,散文集《同情》及《冰心诗集》《冰心游记》等。
抗战爆发后,辗转到了某某、某某,抗战胜利后,随丈夫吴文藻去日本。
1949年在东京大学任教。
1951年秋回国。
新中国的阳光照亮了作者的心,使她文思如泉涌,写出了《归来以后》《小橘灯》等作品,1958年又写《再寄小读者》。
打倒“四人帮”后,冰心精神焕发,陆续发表了不少新的作品,如《三寄小读者》等。
冰心还翻译过许多外国文学作品,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并被选为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政协常委。
《观舞记》是冰心奶奶在观看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精彩的舞蹈后写的。
文章用语盲文字来表现舞台艺术,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
下面我们一齐来欣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和冰心的语言之美。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
找出对舞蹈描写的精彩语句。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1)静穆:安静庄严。
(2)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3)浑身解数:全身的本领。
(4)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也说是息息相关一、探究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冰心《观舞记》教案通用
![冰心《观舞记》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846d3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7.png)
冰心《观舞记》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冰心的散文名篇《观舞记》,文章描绘了印度舞蹈的美丽姿态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与赞美。
教学时,以教材中《观舞记》一课为主,详细讲解文章的结构、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印度舞蹈文化,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观舞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增强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观舞记》的内容,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感悟作者对舞蹈艺术的热爱,理解印度舞蹈文化,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印度舞蹈的视频片段引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印度舞蹈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3. 深入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章,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4. 实践环节:邀请一位擅长舞蹈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一段舞蹈,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舞蹈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六、板书设计板书《观舞记》板书内容:1. 散文特点2. 舞蹈艺术魅力3. 生活美好感悟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散文特点的认识。
2. 请写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的舞蹈,并说明原因。
3. 选取一篇你喜欢的散文,分析其艺术特色,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观舞记》,使学生了解了散文的基本特点,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了一定的审美情趣。
爱与美的碰撞——解读冰心的《荷叶母亲》与《观舞记》
![爱与美的碰撞——解读冰心的《荷叶母亲》与《观舞记》](https://img.taocdn.com/s3/m/68828d24453610661ed9f4ae.png)
作者 正 是 灵 活运 用 排 比和 比喻 等 各种 修 辞 于法 ,将 美好
的视 觉 形象 转 化 为 美好 的 语 苦形象 ,使 我们 从 文 中感 受 到 的 与 高 超 的 舞蹈 艺术 。 ( )舞 之情 二 罗丹 说 过 , “ 术 人 的整 个 美 ,来 自意 图 ,来 自作者 在 艺
舞 蹈 开始 了 ,作 者用 一 列或 长或 短 的排 比句 “ 眉 、 系 长
妙 目、于 指 、 腰肢 ” , “ 用她 髻 上 的花 朵 ,腰 问 的褶 裙 ,用 她 细 碎 的 舞 步 , 繁 响 的 铃 声 ,轻 云般 的 慢 移 , 旋 风 般 旋 转 ”,作 者 先是 概 述 卡 拉玛 舞 蹈 的 整体 荚 ,运 用 排 比和 比喻 的 修 辞手 法 从 四肢 五 官 、服 饰 脚 铃 , 以及 她 那 时缓 时疾 的舞 步 , 来表 达 繁 复 的人 间亘 古 难 以诉 说 的离 合 悲欢 之 情 。
叶 ,慢慢 地 倾 侧 了柬 , l覆 盖 存 红 莲 _面 … … ” 打 红莲 , J : 荷 1 护莲 ,充 满 了牺 牲 之 美 。 3 1
2 语 苦美 . 文 章对 生 活 中 真实 情 景 的描 写 及情 感 的表 达 ,准 确 、 细 腻 、传 神 ,半 夜 的 声 止 “ 觉 得有 些 烦 闷 , ”看 到被 阿水 我 打 落 的 白莲 , 心情 阴 郁 , “ 是 不适 意 ,徘徊 了 ‘ 子 。 ” 仍 会
参考文献 :
【 】刘 柯 . 冰 心散 文 新 论 [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研 究 , 2 8 1 J] 0 . 0 【 】范 伯群 . 心 研 究 资 料 【 2 冰 M]. 京 : 北 京 出版 社 , l 4 北 8 . 9
读冰心《观舞记》有感
![读冰心《观舞记》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d478431f5335a8102d220ba.png)
读冰心《观舞记》有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如诗如画以手写心——读冰心《观舞记》有感原创:熊琪冰心说:“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可是我想说:虽然您不是一位诗人,您却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它们的妙曼多姿展现在我的眼前。
看!“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短句如鼓点,长句如歌,您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的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冰心说:“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但是,我想说:虽然您不是画家,您却让我仿佛看到了卡拉玛姐妹那乌黑的双眉,灵动的眼眸,修长的手指,婀娜的腰身……她们发髻上的花朵颜色亮丽,映衬着白里透红的脸蛋;她们扭动着褶裙,褶裙瞬间发散出迷人的光彩。
冰心奶奶,您不是画家,却胜似画家,您用文字画出了迷人的色彩,画出了婀娜的舞姿!冰心说:“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但是,我想说:您虽然不是作曲家,却让卡拉玛生动的舞姿不断在我眼前萦绕。
瞧!“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这样的节奏,这样的韵律,都在您的笔下跳跃,让人感受到勃勃生机……我想说:您虽然不是作曲家,却胜似作曲家!您让卡拉玛姐妹在您的纸笔间翩翩起舞!冰心说:“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而我说:雕刻家雕刻出的只能是一瞬间的刹那的美,而您,用您刻刀一般的笔,却用卡拉玛姐妹的“蹙眉”、“垂睫”、“嗔视”,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美;“点额抚臂”“画眼描眉”又让人感受到了无比的妩媚;“挺身屹立”、“按剑引弓”流露出无尽的飒爽英姿,让人领略到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阳刚之美!冰心奶奶,您说您什么都不是,您只能用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可是我想说:您是文学家,您运用的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她包罗万千,她妙不可言,您手中的笔是神奇的画笔,是精准的刻刀,是跳跃的音符,让卡拉玛姐妹的美更加立体,更加生动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观舞记》(冰心)
![《观舞记》(冰心)](https://img.taocdn.com/s3/m/1b5ab339192e45361066f59c.png)
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 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 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 女人》。 1946年到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
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
1951年回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 称为"世纪老人"。
粲(càn)然:笑容灿烂的样子。 低回婉转:形容歌声抑扬动听,也形容乐曲回环变化之美妙。 嗔(chēn)视:生气地看。
叱咤(chìzhà)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妥帖(tuǒtiē):恰当、十分合适。 浑身解(xiè)数:全部的手段、本事。 不可限量:不能够限定止境、数量。 高视阔步: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变幻多姿:多指舞姿反复变换,优美。 绚(xuàn)丽:灿烂美丽。 清扬:声音清脆悠扬。 咿哑(yīyā):象声词,小儿学语或低哭声。
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
本色当行(háng):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静穆(mù):安静庄严。 端凝:态度认真地注视。 离合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颦蹙(pín cù):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分别描绘了舞蹈的类别、眉宇和服装、 舞步和铃声、灵动的身影。
2.文章从第11段才正式写“观舞”经过, 前面铺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吗? 铺叙表达自己欢喜激动的心情,
赞美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无法言状的美,
为后文写舞蹈的美妙绝伦蓄势。
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 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 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人,才 能达到“美”的境界。 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 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 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冰心《观舞记》原文阅读
![冰心《观舞记》原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c75d21ba5e9856a56126083.png)
冰心《观舞记》原文阅读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但是,朋友,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她们所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
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相关课外阅读)19观舞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相关课外阅读)19观舞记](https://img.taocdn.com/s3/m/1acb5f40561252d380eb6e48.png)
重点语段训练19* 观舞记一、教材简析:冰心的散文《观舞记》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浓妆艳抹地描绘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作者倾尽全力调动了文学技艺,写得珠光宝气,光彩照人。
可是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真情的不足,一是作者与卡拉玛姐妹缺乏心灵的交流,二是作者对印度舞和卡拉玛姐妹的表演缺少真实的感动。
散文本来就是主内的,即依托于心灵体验、心灵感悟。
冰心早年的散文和耄耋之年的散文深得公众称许,因为这些散文篇篇都有一个真实的作者活脱地展示出来;惟独她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写的散文主外不主内,技艺甚好而感情空疏,个性流失,这篇写于1957年的《观舞记》就是例证。
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10.05-1999.02.28),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被称为世纪老人。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出版的小诗集有《繁星》(1923)、《春水》(1923)、《冰心诗集》(1932)。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开始出版5卷本《冰心文集》,收入1919至1982年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按体裁分卷,是迄今为止较为完善的一部文集。
三、写作背景《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
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
也正因为这一大的背景,这篇散文同时也有着应景之作之嫌。
文中所产生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印度舞知识:印度舞分为北印度舞(Kathak)和南印度舞(BharataNatyam)。
北印度舞的音乐为Hindustani,南印度舞蹈则采用了Carnatic音乐,两种音乐节奏和旋律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
初中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观舞记》冰心简介
![初中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观舞记》冰心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aa0fbf3de80d4d8d05a4fe4.png)
冰心简介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题主旋律。
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小读者的知心朋友,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出生后7个月时,就随全家迁至上海。
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
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
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漫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方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在烟台,冰心开场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就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大卫科波菲尔?时,当读到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家出走,去投奔他姨婆的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掰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
这里住着祖父的一个大家庭,屋里的柱子上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
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涟,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
在这里,冰心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
冰心 《观舞记》
![冰心 《观舞记》](https://img.taocdn.com/s3/m/fb48a783a300a6c30c229fc5.png)
1统领全篇,定下赞美的感 情基调。开篇点题。
2卡拉玛舞蹈的时候不是在表演,而 是全身心的投入。她除了形体在舞 蹈,连心灵也进入舞蹈的境界,真 正是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语言赏析
• 找出你认为写的精彩的句段,有感 情的朗读出来。
知识迁移 Leabharlann 仿练笔• 请学习刚才所提到的观察方法,欣 赏《雀之灵》的舞蹈画面。
舞蹈欣赏
———
观 舞献
给
记印 度 舞 蹈 家 卡 拉 玛 冰 姐 妹
心
• 印度是公认的世界 传统舞蹈的发祥地。 印度传统舞蹈有四大 流派,而“婆罗多舞” 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 舞者衣裙华丽,姿态 优美,头戴半圆形花 环,耳环和鼻饰闪烁, 光彩照人,演员的手、 眼、身、脚、步严密 配合,面部表情喜怒 哀乐瞬息万变。
•
要求:学习文章的写法,用精致的形
容词和恰当的修辞从各个方面来表现自己
所看到和所想到的,写一段优美的文字。
• “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 视阔步”
• “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
合作探究
•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卡
身体
拉
玛 姐
服饰
妹 的
神态
舞 蹈
心灵
阅读探究
• 1.课文的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 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 中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 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 自己”?
来
二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 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 内容。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 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 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初一语文观舞记课堂练习
![初一语文观舞记课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087bf7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7f.png)
初一语文观舞记课堂练习观舞记〔冰心〕简介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出生于福州。
父亲是一位开明的海军军官,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七、八年,大海给她留下很深印象。
1911年就读福州女子师范预科,1913年入京就读教会学校,形成其爱的哲学。
1923年以优异成果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她是五四文学运动中涌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
1919年以冰心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其后又发表了很多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小说和宣扬爱的哲学的作品。
同时写了很多散文,受泰戈尔影响创作散文集《繁星》、《春水》等。
学习本文要把握文中对舞蹈艺术的描写,学习语言形式及表现内容的特点。
一、把握如下字词:1、给下面红色字注音:咿哑〔〕颦蹙〔〕供给〔〕惊鸿〔〕粲然〔〕嗔视〔〕叱咤〔〕极妍〔〕2、解词: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粲然:笑容烂灿的样子。
嗔视:生气地看。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快。
二、学习课文内容:1、文章开头问道:我应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没正面回答,你能从接下来的排比中找到答案吗?她们的舞蹈像诗、像画、像音乐、像雕塑一样美。
2、文章从第11段才正式叙写观舞经过,前面铺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吗?铺叙表达自己高兴兴奋的心情,赞美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无法言状的美,为后文写舞蹈的奇妙绝伦蓄势。
3、从哪些方面表现舞蹈飞动的美?从身体、神态、服饰、心灵等方面来表现:光艳:秀丽的面庞;长眉、眼睛。
未舞先有情。
曼舞: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
神韵: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quot;离合悲欢。
4、在写卡拉玛姐妹出场前,先写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这个详情有什么用意?示意了印度舞蹈具有剧烈的宗教色彩,点明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背景,具有鲜亮的民族特色。
19 观舞记 冰心
![19 观舞记 冰心](https://img.taocdn.com/s3/m/38c7d2751eb91a37f1115c9a.png)
《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当时中 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 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 关系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曾观看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 妹的舞蹈表演。虽然印度舞蹈的舞台背景和舞蹈情节具有强 烈的宗教色彩,但是卡拉玛姐妹神采飞扬的舞姿消除了民族 文化的隔阂,使人心灵沟通。领略了印度民族风情后,颇有 感受的冰心写下了这篇文章。
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 现“飞动的美”的?
心灵之美 你能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来证明这一 点吗?
挖掘对两个句子的理解: 卡拉玛在表演舞蹈时是全身心的投入,除身体 1 、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 在飞动外,心灵也进入了舞蹈的境界,达到忘我的 境地。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2、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 由舞蹈写到印度的艺术,指出其根深叶茂的原 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 因在于印度的广大民众。真正的舞蹈,是群众之舞, 而不是个人之舞。 印度的广大的人民群众。
3、文中除了正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 蹈,还从观众的反映侧面地描写。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 的情感,却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
语言技巧小结
1、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 美。 3、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
《观舞记》 ∶ 《安塞腰鼓》
?她用她的?的花朵的褶裙的舞步的铃声?般慢移般疾转?我们看她忽而忽而忽而忽而忽而轻柔地忽而?无限的无边的低回婉转的叱咤风云的?莲花的小鹿的孔雀的?颈的肩的柔韧的髻上腰间细碎繁响轻云旋风双眉颦蹙笑颊粲然侧身垂睫张目嗔视点额抚臂画眼描眉挺身屹立按箭引弓花开瓣颤疾走惊跃高视阔步轻摇微颤蠕动长眉妙目手指腰肢哀愁喜乐娇羞盛怒根据原文填写词语
观舞记 冰心
![观舞记 冰心](https://img.taocdn.com/s3/m/1886c1846529647d2728529e.png)
观舞记冰心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现在播放的这段视频是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师: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文章《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二、作者简介,走近冰心在上册书中,我们曾经学过冰心的文章《红莲》,谁介绍一下冰心老人的相关情况?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
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要求:⑴读准字词;⑵你认为文中那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观赏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感受?,师:下面老师要检测同学们,看看大家有没有掌握这篇课文里的疑难字词。
给下面红色字注音:斗薮(sǒu)粲然(càn)尽态极研(yán)花鬘(mán)嗔视(chēn)浑身解(xiè)数褶裙(zhě)雏(chú)凤叱咤(chìzhà)风云颦蹙(píncù)(请一竖排学生轮流读)同学们很不错,都读准确了。
很好。
(学生齐读两遍)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找了哪句话来表达冰心的观舞感受。
(飞动的美)2、冰心老人观舞后感觉到的是一种飞动的美,你们读了课文后,又有什么感受呢?生谈初读体会,四、品读课文,探寻美1.师:请大家找找这种飞动的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16、17、18三个自然段。
)2、我们首先来探寻一下“舞蹈美”(板书)课文中作者说到:“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到的飞动的‘美’!”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表演是一种“飞动的美”,同学们,我们也是欣赏者,我们虽不能亲眼目睹她们姐妹俩的表演,但是印度舞蹈的美已尽在作者的笔下了,请仔细研读这三段,用“印度舞蹈真美!‘美’在她们的__________ ”这一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冰心《观舞记》
![冰心《观舞记》](https://img.taocdn.com/s3/m/c672118ae53a580216fcfe7e.png)
冰心
印度舞艺术
印度舞蹈历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 度先民就很喜欢跳舞。在哈帕和莫亨殊达罗出 土的文物中,有青铜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 这些都是当时流行舞蹈的佐证。直到中世纪才 最后定型的印度古典舞蹈,绝大部分是祭神舞, 亦包括宫廷舞。宫廷舞蹈由祭神舞演变而来, 成为统治阶级娱乐的一种方式。古典舞蹈共分 四大舞派,即婆罗多舞(注:即卡拉玛表演的 舞蹈)、卡塔克舞、卡塔卡利舞和曼尼普利舞。
段誉东一幌、西一斜,便如游鱼一般,从长矛手、 刀斧手相距不逾一尺的缝隙之中硬生生的挤将过 去。众辽兵挺长矛攒刺,非但伤不到段誉,反因 相互挤得太近,兵刃多半招呼在自己人身上。 虚竹双手连伸,抓住辽兵的胸口背心,不住掷出阵 来,一面向耶律洪基靠近。两员大将纵马冲上, 双枪齐至,向虚竹胸腹刺来。虚竹忽然跃起,双 足分落二交枪头。两员辽将齐声大喝,拌动枪杆, 要将虚竹身子身子震落。虚竹乘着双枪抖动之势, 飞身跃起,半空中便向洪基头顶扑落。 一如游鱼之滑,一如飞鸟之捷,两人双双攻到,耶 律洪基大惊,提起宝刀,疾向身在半空的虚竹砍 去。虚竹左手手掌一探,已搭住他宝刀刀背,乘 势滑落,手掌翻处,抓住了他右腕。便在此时, 段誉也从人丛中钻将出来,抓住了耶律洪基左肩。 两人齐声喝道:“走罢!”将耶律洪基魁伟的身 子从马背上提落,转身急奔。
2024年冰心《观舞记》教案通用
![2024年冰心《观舞记》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405d4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2.png)
2024年冰心《观舞记》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冰心的散文《观舞记》,隶属于教材的第三章“艺术欣赏”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舞剧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历史背景;《观舞记》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舞剧中的角色、情节、舞蹈动作及音乐配合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舞剧的基本知识,了解《观舞记》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2. 欣赏并分析《观舞记》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舞剧及文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观舞记》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重点:舞剧的基本知识,以及《观舞记》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舞剧视频,引发学生对舞剧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2. 讲解:详细讲解舞剧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观舞记》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3. 分析:带领学生分析《观舞记》的艺术特色,如角色塑造、情节安排、舞蹈动作等;4. 例题讲解:选取一段《观舞记》的经典片段,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观舞记》中的某一角色或情节进行分析;7. 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舞剧及《观舞记》的感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观念。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内容:舞剧基本知识《观舞记》创作背景《观舞记》主题思想《观舞记》艺术特色例题讲解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观舞记》中你最喜欢的角色或情节,并说明原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对于《观舞记》的教学内容,需要重点关注舞剧基本知识的介绍和《观舞记》本身的艺术特色分析。
观舞记读后感
![观舞记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0ade0a7168884868662d696.png)
观舞记读后感《观舞记》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的优美的舞姿后有感而作姐妹。
文章以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把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整体表现舞台艺术。
主要运用比喻和徐文长等句法修辞,形象生动地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尽可能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激发了读者的想像空间。
并使读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地欣赏了舞蹈艺术所特有的形体美,以获得语言和舞蹈的双重审美价值观念的享受。
冰心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个欣赏者,因为她能感受到卡拉玛姐妹飞动的美,所以她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
在一个难忘的夜晚帘幕慢慢地拉开,台和中间供养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卡拉玛拉克希曼进去了。
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的低头合掌,抬头来,也亮出她的秀丽的脸庞。
音乐响起来了,卡拉玛开始跳了,她用自己疏叶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旋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这是冰心对芭蕾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描写,美不胜收。
比较容易让人了解她们了解的舞蹈,让读者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一个绝美创作者的画面--卡拉玛跳舞记。
观舞记不但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而且要懂得欣赏身边的英美,要学会对自己无怨无悔身边默默付出的人做评价,自己也分会要学会去释放自己的美,就像卡拉玛姐妹一样。
《观舞记》是散文诗老先生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
当时阿以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观点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朱自清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
也正因为这一大的背景,这篇散文同时也有着应景之作有着之嫌。
原文中所产生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冰心的散文《观舞记》写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浓妆艳抹地描绘了舞台上叙述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作者倾尽全力调动了文学技艺,写得珠光宝气,光彩照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选取你最喜欢的语句,大声朗读,并说说 选取你最喜欢的语句,大声朗读, 你的理由和感受。 你的理由和感受。
1、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 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 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 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 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 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请问我们中国有这 样的舞蹈 如杨丽萍的《孔雀舞》 黄豆豆的《丰收》 等。 为什么说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呢? 为什么说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呢? 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 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 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 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 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 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 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 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 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 和力量, 不屈的精神。 不屈的精神。
例2、第十七段:“忽而 表现……”的 、第十七段: 忽而……表现 表现 的 排比。 排比。
作用: 这一组排比句, 作用: 这一组排比句,很好地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 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比喻: 比喻: 例、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 。 轻云般慢移,
2、作者为何能如此生动地再现卡拉玛姐妹的 舞蹈?你从中学习到了哪些描写的方法? 舞蹈?你从中学习到了哪些描写的方法? 如: (1)观察细致而全面。 观察细致而全面。 (2)观察有独特的发现。 观察有独特的发现。 (3)由特殊涉及普遍,由卡 由特殊涉及普遍, 拉玛姐妹的舞蹈, 拉玛姐妹的舞蹈,引申出 对印度舞蹈的认识。 对印度舞蹈的认识。 (4)高超的语言艺术。 高超的语言艺术。 冰心
1、作者在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 作者在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的“ ’”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 大量运用了比喻 ‘美’”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 方法。找出来,说说你的体会。 方法。找出来,说说你的体会。
作用:生动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 作用:生动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
—— 献 给 印 度 舞 蹈 家 第 二 课 时 卡 拉 玛 姐 妹
排比: 排比: 例1、开头四个假设句独立成段,形成排比。 、开头四个假设句独立成段,形成排比。
作用: 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注意,表现了对卡拉玛 作用: 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注意, 姐妹的由衷赞美。 姐妹的由衷赞美。
1、作者在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 作者在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的“ ’”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 大量运用了比喻 ‘美’”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 方法。找出来,说说你的体会。 方法。找出来,说说你的体会。
3、观看下面几幅图画,结合自己的 观看下面几幅图画, 体验,仿照本文的写法, 体验,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段描写 文字。 文字。
杨丽萍《孔雀舞》 杨丽萍《孔雀舞》
4、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
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将本文与 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 安塞腰鼓》比较,说说不同之处。(可从内容、 。(可从内容 《安塞腰鼓》比较,说说不同之处。(可从内容、 形式、语言等方面来理解。) 形式、语言等方面来理解。)
引用: 引用: 例、“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 珠缨炫转星宿摇,
作用: 作用: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来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
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 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 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
蹈,既精练又准确,丰富了语言的意蕴 。 既精练又准确,
如: 前者表现阳刚之美, 前者表现阳刚之美,后者表现阴 柔之美; 柔之美; 前者多用短句,语句铿锵, 前者多用短句,语句铿锵,气势 恢弘,后者多用长句,婉转流畅, 恢弘,后者多用长句,婉转流畅, 细腻柔美。 细腻柔美。 ……
作业
1、摘抄本文中优美 语段,做一点语言积 语段, 累。 2、把你观看电视或 晚会上的舞蹈的难忘 经历,仿照本文, 经历,仿照本文,也 写一篇《观舞记》。 写一篇《观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