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 重点 终极笔记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2970fca51e79b8969022631.png)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第一节概述1、主要内容:a、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统计理论和方法)b、健康统计(医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和生长发育统计)c、卫生服务统计(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医疗保健制度和管理中的统计问题)。
2、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设计、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3、医学统计资料主要四个方面:统计报表、报告卡(单)、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专题研究或实验。
4、观察单位:是获得数据的最小单位,观察单位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观察单位可以是人、标本、家庭、国家等。
5、变异:是指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6、变量:观察单位的某种特征,称为变量。
a、数值变量(定量变量)b、分类变量(定型变量或字符变量)。
7、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
确切的说是性质相同的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的集合。
8、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就构成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9、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通常以符号P表示。
10、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或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差。
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第二节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1、频数分布就是观察值在所取得范围内分布的情况。
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2、频数分布类型:正态分布型频数、正偏态分布型频数,负偏态分布型频数。
3、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指标使用条件计算公式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几何均数①对数正态分布,即数据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的资料;②等比级数资料,即观察值之间呈倍数或近似倍数变化的资料。
中位数①非正态分布资料(对数正态分布除外);②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资料③总体分布不清楚的资料。
为奇数 , 为偶数,4、离散型趋势指标: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指标计算公式主要优缺点极差R=Xmax-Xmin 计算简单,便于理解;只考虑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异,不能反映组内其它观察值的变异度,不稳定,受样本量影响很大。
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
![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07ba67d4d8d15abe234ee9.png)
(1) 单个样本均数 H0:μ=μ0t= ν=n-1 (小样本)
(已知样本——均数) H1:μ≠μ0
α=u= 或u= (大样本)(2)配对:H0:μ=μ0
H1:μ≠μ0t= ν=对子数-1
α=
(3) 两独立样本均数H0:μ=μ0t= ν=n1+n2-2
(4)(已知样本——样本) H1:μ≠μ0
9.对任何参数μ和σ的正态分布,都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变量变换成标准正态分布,即μ=X-μ
σ
9
标准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
面积或概率
-1~1
μ σ
%
~
μ σ
%
·
μ σ
%
10.医学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ange)传统上称作正常值范围,指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含量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习惯上是包含95%的参照总体的范围。
实际工作中标准差 σ往往未知,因而通常用样本标准差S代替σ,求得样本均数 准误估计值S ,计算公式为 S = (当n→无穷,S→σ,S →0)
3 95%的可信区间的计算:x (μ,σ ) 1) σ已知,可信区间= σ
2)σ未知,n为小样本: t 3)σ未知,n为大样本:
T变换
μ变换
N (0,1)
3、t分布曲线的形态变化与自由度v=n-1有关。
2.四格表专用公式(
3对于四格表资料,通常规定为:(1)当n≥40且所有的T ≥ 5时,用检验的基本公式或四格表的专用公式;(2)当n ≥ 40 但有1≤T<5时,用四格表资料的校正公式;(3)当n<40,或T<1时,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 概率法。
4 行×列表资料的χ 检验: 自由度:ν=(行数-1)(列数-1)
职称考试卫生统计学重点学习笔记
![职称考试卫生统计学重点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c4aacd1a8956bec0875e342.png)
卫生统计学第一章统计学的基本内容第一节医学统计学的含义1、医学统计学定义医学统计学(statistics)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是:关于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2、医学统计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重复观察,发现不确定的医学现象背后隐藏的统计学规律。
3、医学统计推论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不确定的医学现象发生可能性,即概率。
第二节、统计学的几个重要概念一.资料的类型1、计量资料(数值变量):对每一观察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所得的资料。
一般有度量衡单位,每个对象之间有量的区别。
2、计数资料(分类变量):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分组计数所得的资料。
每个对象之间没有量的差异,只有质的不同。
3、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变量):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分组计数,但各属性或类型之间又有程度的差别。
注意:不同类型的资料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同;三类资料类型可以相互转化。
二、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对象某项变量值的集合1、有限总体:只包括在确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有限个观察对象。
2、无限总体:没有时间、空间范围的限制,观察对象的数量是不确定的,无限的三、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对象,其某项变量值的集合。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四、随机事件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事件。
亦称偶然事件。
五、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记作P,其取值范围0≤P≤1,一般用小数表示。
P=0,事件不可能发生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的特例);P=1,事件必然发生;P→0,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愈小;P→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愈大六、小概率事件习惯上将P≤0.05或P≤0.01 的随机事件称小概率事件。
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七、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一般用希腊字母表示统计量: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一般用拉丁字母表示八、学习医学统计学的方法1、重点掌握“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重视统计方法在实际中应用,重视实习和综合训练;注意学习每种统计方法的应用范围、应用条件,大多数公式只要求了解其意义和使用方法,不用记忆和探究数理推导。
医科大学医学统计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科大学医学统计学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290c97a964bcf84b8d57b3a.png)
第一章绪论1、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门学科。
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原理、方法,研究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科学。
2、医学统计研究三个步骤:研究设计、资料分析、结论3、(必考的)几个概念:(1)同质:性质相同异质:性质不同观察单位间的同质性是进行研究的前提同质是相对的(不同研究中或同一研究中不同观察指标对观察对象的同质性的要求不同)(2)个体变异:同质个体间的差异。
变异的两个方面:不同观察单位(个体)间的差别;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差别(重复测量)个体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个体变异是有规律的。
注意:由于个体变异的存在,同质个体指标的取值会存在差异!(例:体温波动)(3)总体:按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
有限总体:有时间、空间的概念,观察单位有限无限总体:无时间、空间的概念(例:某种治疗措施的效果,就包括接受这种治疗措施的所有病人过去、现在、未来,因而观察单位无限)(4)个体: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
样本: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随机性的三个体现:抽样随机、分组随机、试验顺序随机(5)随机变量: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观察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的概率分布随机取值的变量,表示随机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变量值:个体观察指标具体取值(6)总体参数: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固有的、不变的,但往往是未知的(7)样本统计量: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已知的,且随着试验的不同而不同,但分布是有规律的(8)样本含量: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量(9)频率f=m/n,f的值随n的增大接近常数p,概率P(A)=p即:频率为一变量,是样本统计量;概率为常数,是一总体参数小概率事件:概率小于等于0.05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不会发生的(10)抽样误差:两个表现: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不同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两个原因:个体变异;抽样过程抽样误差不可避免,但是有规律。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符号,公式,重点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符号,公式,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92f27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0.png)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符号,公式,重点第⼀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1、医学统计学是研究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其结果的⼀门学科。
2、个体:研究的基本观察单位。
3、变量:⽤于观察研究对象的指标。
4、观察值:个体变量的数值。
5、资料:⼜称为数据,由变量的观察值构成。
变异:个体观察值之间具有的差异。
变异和同质是对统计学数据的要求!变异是统计学研究的真正对象!统计学是研究变异规律的科学!同质: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变异在允许范围内。
异质: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变异超出允许范围。
⼀、总体、抽样、样本、参数、统计量总体:同质的个体所构成的全体研究对象。
总体同时具有同质和变异两个特点。
有限总体:总体中的个体数量是有限的。
⽆限总体:总体中的个体数量是⽆限的。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样本量: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
参数:刻画总体特征的指标。
统计量:刻画样本特征的指标。
抽样: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个体的过程。
抽样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性;原则:代表性:样本能充分反映总体特征。
随机性:保证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率被抽样。
随机性是代表性的保证;⽣活中随机性的例⼦(思考题);计量资料:由连续变量的观察值构成的资料。
对每个观察对象的观察指标⽤定量⽅法测定其数值⼤⼩所得的资料,⼀般有度量衡单位,例如年龄、⾝⾼、⾎糖。
计数资料:由离散变量的观察值构成的资料。
先将观察对象的观测指标按性质或类别进⾏分组,然后计数各组的数⽬所得的资料,例如性别、患病、⾎型。
等级分组资料:由等级变量的观测值构成的资料。
具有计数资料的特征,同时⼜具有半定量性质的资料,例如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3种设计类型: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配伍组设计。
三、抽样误差、概率和⼩概率事件抽样误差: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的原因;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概率P :表⽰某事件发⽣的可能性⼤⼩的度量。
⼩概率事件:统计学上习惯将P ≤0.05或P ≤0.01的事件称为⼩概率事件,表⽰该事件发⽣的可能性很⼩。
2024年度-医学统计学重点笔记一复习必备
![2024年度-医学统计学重点笔记一复习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207f28c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8.png)
即标准正态分布,当样本量足够大时(n>30),t分布近似u分布。
14
总体均数置信区间估计
置信区间的概念
按一定的置信水平(1-α),根据样 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
置信区间的计算
根据样本均数、标准差和样本量计算 置信区间。常用的置信水平为95%和
99%。
置信区间的意义
表示总体参数有100(1-α)%的可能性 落在此区间内。
适用条件
01
R×C列联表资料,即多行多列列联表,用于分析两个多分类变
量之间的关联。
检验统计量
02
卡方值,计算公式为χ2=∑(O-E)2/E,其中O为观察频数,E为
理论频数。
拒绝域
03
根据自由度和显著性水平确定拒绝域,自由度为(R-1)(C-1)。
29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
01
适用条件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即两个相 关样本的二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 分析。
26
06
卡方检验
27
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
适用条件
四格表资料,即2×2列联表,用于分析两个二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
检验统计量
卡方值,计算公式为χ2=(ad-bc)2N/(a+b)(c+d)(a+c)(b+d),其 中N为样本总量。
拒绝域
根据自由度和显著性水平确定拒绝域,自由度为1。
28
R×C列联表资料卡方检验
正态分布在医学中的应用 许多医学指标如身高、体重、血压等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 分布;在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质量控制等方面有广泛应 用。
正态性检验方法 图形法(直方图、P-P图、Q-Q图)、计算法(偏度系数 和峰度系数检验、Shapiro-Wilk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等)。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2970fca51e79b8969022631.png)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第一节概述1、主要内容:a、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统计理论和方法)b、健康统计(医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和生长发育统计)c、卫生服务统计(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医疗保健制度和管理中的统计问题)。
2、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设计、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3、医学统计资料主要四个方面:统计报表、报告卡(单)、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专题研究或实验。
4、观察单位:是获得数据的最小单位,观察单位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观察单位可以是人、标本、家庭、国家等。
5、变异:是指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6、变量:观察单位的某种特征,称为变量。
a、数值变量(定量变量)b、分类变量(定型变量或字符变量)。
7、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
确切的说是性质相同的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的集合。
8、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就构成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9、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通常以符号P表示。
10、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或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差。
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第二节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1、频数分布就是观察值在所取得范围内分布的情况。
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2、频数分布类型:正态分布型频数、正偏态分布型频数,负偏态分布型频数。
3、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指标使用条件计算公式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几何均数①对数正态分布,即数据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的资料;②等比级数资料,即观察值之间呈倍数或近似倍数变化的资料。
中位数①非正态分布资料(对数正态分布除外);②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资料③总体分布不清楚的资料。
为奇数 , 为偶数,4、离散型趋势指标: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指标计算公式主要优缺点极差R=Xmax-Xmin 计算简单,便于理解;只考虑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异,不能反映组内其它观察值的变异度,不稳定,受样本量影响很大。
医学统计学重点终极笔记
![医学统计学重点终极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c162f41c5da50e2524d7f9a.png)
Medical Statistics【Introduction】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⒈实验设计:最关键、最重要⒉收集资料:最基础[原始资料] 实验数据,现场调查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报告、报表质量控制:精度和偏倚⒊整理资料:资料的逻辑、一致性检查,原始数据的加工(频数分布表)⒋分析资料:统计描述(表、图、离散趋势、集中趋势)和统计推断资料的类型⑴计量资料:定量方法测定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⑵计数资料:按性质或类别分组,然后计数⑶等级分组资料:具有计数资料的特性,又有半定量的性质(“+ , -”表示)变异:不同个体在相同环境下,对外界环境因素发生的不同反应,即个体差异总体:同质的个体所构成的全体。
[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样本: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的过程称为抽样,所抽得的部分是样本。
样本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含量样本的特征:⑴代表性⑵随机性⑶可靠性*抽样的要求: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完全随机设计: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或对照组中,或分别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研究。
可为两样本或多样本得比较,但样本含量不宜相差太大。
随机区组设计:也称配伍设计,是配对设计的扩展。
配对设计的每一“对子”中的受试对象分别随机分到两个处理组中,而配伍组设计中的每个“配伍组”,包含多个受试对象,要将它们分别随机分到各处理组中。
误差:泛指观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以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差⑴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调整、试剂校验、医生对疗效的掌握等因素,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活偏小。
要尽量查明原因,必须克服。
⑵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即使系统误差已经避免,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造成对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操作员技术、电压、环境温度的差异。
没有固定的倾向,时高时低;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⑶抽样误差:由抽样不同引起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
原因是个体之间存在变异,抽样时只能抽取总体的一部分作为样本。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1d3f9eaaea998fcd220e78.png)
1.简述总体和样本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
总体是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样品是从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
2.简述参数和统计量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
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称为参数,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称为统计量。
3.变量的类型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各种类型变量有什么特点。
①定量数据:计量资料;定量的观测值是定量的,其特点是能够用数值的大小衡量其水平的高低。
②定性数据:计数资料;变量的观测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③有序数据:半定量数据/等级资料;变量的观测值是定性的,但各类别(属性)有程度或顺序上的差异。
4.请举例说明一种类型的变量如何变换为另一种类型的变量。
定量数据>有序数据>定性数据--------------->5.请简述什么是小概率事件?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P 0.05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6.举例说明什么是配对设计。
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某些重要特征相近的原则配成对子,每对中的两个个体随机地给予两种处理。
①同源配对:同一受试对象或同一标本的两个部分,随机分配接受两种不同处理;②异源配对:为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将两个同质受试对象配对分别接受两种处理。
7.非参数假设检验适合什么类型数据进行分析?①总体分布类型未知或非正态分布数据;②定量或半定量数据;③数据两端无确定的数值。
8.简述P 25 P 50 P 75的统计学意义。
(条件:明显偏态且不能转化为正态或近似对称;一端或两端无确定数值;分布情况未知)用来描述资料的观测值序列在某百分位置的水平,四分位数间距可以作为说明个体差异的指标(说明个体在不同位置的变异情况)。
9.直条图、直方图、圆饼图的使用条件是什么?直条图:各自独立的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和他们之间的对比;直方图:连续变量频数分布情况;圆饼图:全体中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10.统计分析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要进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一组数据的重要特征,其目的是使实验或观察得到的数据表达清楚并便于分析。
医学统计学重点word精品
![医学统计学重点word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ca60baf52ea551811a6875c.png)
医学统计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 基本概念: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个体的某个变量值的集合。
总体参数:刻画总体特征的指标,简称参数。
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一般未知。
统计量:刻画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观察值计算得到,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
抽样误差: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频率:若事件A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发生了m次,则称m为频数。
称m/n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或相对频率。
概率:频率所稳定的常数称为概率。
统计描述:选用合适统计指标(样本统计量)、统计图、统计表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刻画和描述。
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用样本统计指标(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指标(参数),称为参数估计。
用样本差别或样本与总体差别推断总体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差别,称为假设检验。
2. 样本特点:足够的样本含量、可靠性、代表性。
3. 资料类型:(1)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数值变量或尺度资料。
是对观察对象测量指标的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观察指标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
每个个体都能观察到一个观察指标的数值,有度量衡单位。
(2)分类资料:包括无序分类资料(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等级资料)①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频数),由各分组标志及其频数构成。
包括二分类资料和多分类资料。
二分类:将观察对象按两种对立的属性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多分类:将观察对象按多种互斥的属性分类②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档次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
4.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第二章实验研究的三要素1. 实验设计三要素:被试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2. 误差分类:随机误差(抽样误差、随机测量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3.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化分组原则、重复原则4. 实验设计方法有/X析因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 * 均匀试验设计交互作用两组:异体配对设计一同体配对设计一交叉设计无、随机同期对照实验设计(单因素两水平)扩展多组:单因素多水平一配伍组设计一拉丁方设计(两因素多水平)(三因素多水平)配伍组设计:也称随机区组设计,将条件相近的受试对象配伍,每个配伍组中的对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中。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c85dcbbe87101f69f319578.png)
医学统计学总结绪论1、随机现象: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试验,一次试验结果不能确定,而在一定数量的重复试验之后呈现统计规律的现象。
2、同质:统计学中对研究指标影响较大的,可以控制的主要因素。
3、变异: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某变量值的差异。
数值变量:变量值是定量的,由此而构成的资料称为数值变量资料或计量资料,其数值是连续性的,称之为连续型变量。
变量无序分类变量:所分类别或属性之间无顺序和程度上的差异分类变量有序分类变量:有顺序和程度上的差异4、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某变量值的集合。
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5、样本:是按随机化原则从同质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某变量值的集合。
样本代表性的前提:同质总体,足够的观察单位数,随机抽样。
统计学中,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称为统计量,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称为参数。
6、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若P(A)=1,则称A为必然事件;若P(A)=0,则称A为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A的概率为0<P<1.小概率事件:若随机事件A的概率P≤α,则称随机事件A为小概率事件,其统计学意义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
统计描述1、频数分布有两个重要的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频数分布有对称分布和偏态分布之分。
后者是指频数分布不对称,集中趋势偏向一侧,如偏向数值小的一侧为正偏态分布,如偏向数值大的一侧为负偏态分布。
2、常用的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有: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等。
x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的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
样本均数用表示,总体均数用μ表示。
几何均数:适用于等比级数资料和对数呈正态分布的资料。
注意观察值中不能有零,一组观察值中不能同时有正值和负值。
中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以及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资料。
3、常用的离散程度的描述指标有: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全距:任何资料,一组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复习要点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40f50026fff705cd170a36.png)
..第一章绪论1、数据/资料的分类:①、计量资料,又称定量资料或者数值变量;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治疗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
②、计数资料,又称定性资料或者无序分类变量;为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者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而得到的资料。
③、等级资料,又称半定量资料或者有序分类变量。
为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分类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而得到的资料。
2、统计学常用基本概念:①、统计学(statistics )是关于数据的科学与艺术,包括设计、搜集、整理、分析和表达等步骤,从数据中提炼新的有科学价值的信息。
②、总体(population )指的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③、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 ):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处理医学资料中的同质性和变异性的科学和艺术,通过一定数量的观察、对比、分析,揭示那些困惑费解的医学问题背后的规律性。
④、样本(sample ):指的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⑤、变量(variable ):对观察单位某项特征进行测量或者观察,这种特征称为变量。
⑥、频率(frequency ):指的是样本的实际发生率。
⑦、概率(probability):指的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用大写的P 表示。
3、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①、统计设计:包括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的设想与安排;②、收集资料:采取措施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③、整理资料:将原始数据净化、系统化和条理化;④、分析资料: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两个方面。
第二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 频数表的编制方法,频数分布的类型及频数表的用途①、求极差(range ):也称全距,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记作R ;②、确定组段数和组距,组段数通常取10-15组;③、根据组距写出组段,每个组段的下限为L ,上限为U ,变量X 值得归组统一定为L ≤X <U ,最后一组包括下限。
医学统计学重点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统计学重点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487b7fc281e53a5802ff79.png)
医学统计学重点一.选择1.几何均数:平均血清抗体滴度(如P9例2.4)2.正态分布:横轴为µ1.962.5%单侧双侧90%: 1.6495%: 1.64 1.9699%: 2.583.P值与ɑ的关系,ɑ是人为规定的,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P值↑,ɑ↑(×)4.方差分析自由度v的计算,v总=n-1;v组间=组数(k)-1;v组间=v总-v组间5.理论秩和(n(n+1)/2),实际秩和(通过平均秩次算)6.可信区间的正确应用:总体参数有95%的可能落在该区间内(×);有95%的总体参数在该区间内(×);该区间包含95%的总体参数(x);该区间有95%的可能包含总体参数。
(x);这个区间的可信度为95%(√);总体参数只有一个,要么在区间内,要么不在7.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相关系数为0,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回归系数↑,相关系数↑(×);(要做假设检验)二、名解1.参考值范围:根据正常人的数据估计绝大多数的正常人所在的范围2.区间估计(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为1-α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3.P值:拒绝H0时所冒的风险(或“作出拒绝H0 而接受H1 ”结论时冒了P风险)4.ɑ(第一类错误):H0真实时被拒绝(或H0真实时,拒绝H0,接受H1)5.β(第二类错误):H0不真实时不拒绝(或H0不真实时,不拒绝H0)1-β检验效能:对真实的H1做肯定结论之概率6.秩次:是指全部观察值按某种顺序排列的位序;7.秩和:同组秩次之和8.剩余标准差:扣除了X的影响后,Y方面的变异; 引进回归方程后, Y方面的变异。
三、简答1.假设检验与可信区间的联系与区别分辨多个样本是否分别属于不同的总体,并对总体作出适当的结论。
分辨一个样本是否属于某特定总体等。
区间估计(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医学统计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精选]
![医学统计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b8ac7e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2.png)
医学统计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精选]第一篇:医学统计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精选]第一章2选1 总体: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研究对象)的全体,实际上是某一变量值的集合。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
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得的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3选1 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P 值即概率,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统计学根据显著性检验方法所得到的P 值反应结果真实程度,一般以P ≤ 0.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认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其含义是样本间的差异由抽样误差所致的概率等于或小于0.05 或0.01。
P值是:1)一种概率,一种在原假设为真的前提下出现观察样本以及更极端情况的概率。
2)拒绝原假设的最小显著性水平。
3)观察到的(实例的)显著性水平。
4)表示对原假设的支持程度,是用于确定是否应该拒绝原假设的另一种方法。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际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也称为小概率的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
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
.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人卫第七版)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人卫第七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551f65680203d8cf2f249b.png)
1、同质:是指观察单位或观察指标受共同因素制约的部分2、观察单位:亦称个体,是统计研究中最基本的单位3、变异:在同质的基础上个体间的差距4、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既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项观察值的集合5、有限总体:总体若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控制,其观察单位数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无限总体:理论上其观察单位数是无法穷尽的6、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某项指标实测值的集合7、抽样: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的过程称为抽样8、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即总体中每一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到9、抽样研究的方法,利用样本的信息推论总体的特征来达到研究目的10、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量11、统计量:根据样本个体值计算得到的描述样本特征的量12、总体参数是常数,而样本统计量可随样本不同而不同13、随机误差:指一类不恒定、随机变化的误差,有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14、抽样误差:指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15、系统误差:在实际观测过程中,由于仪器未校正、观测者感官的某种倾向、研究者掌握的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随机分散在真值两侧,而是具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的偏离真值,这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16、过失误差:指各种失误所导致的误差17、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18、概率:反映某一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用符号P表示19、小概率事件:统计学上一般把P≤0。
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20、变量:观察单位的某个特征21、变量值:变量的观察结果或测定值22、按变量值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可将变量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23、数值变量又称定量变量,其变量值是用定量方法测得的,所的资料是计量资料24、分类变量又称定性变量,其变量值是用定性方法测得的25、分类变量根据类别是否有程度上的差别,可分为无序分类变量(构成的资料为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变量(所得资料为等级资料)25、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一、设计;二、收集资料;三、整理资料;四、分析资料26、统计表和统计图是描述统计资料的重要工具27、统计表的结构:①标题位于统计表的上中方②标目用来说明表内各纵横数字的含义,注意标明指标的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dical Statistics
【Introduction】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
⒈实验设计:最关键、最重要
⒉收集资料:最基础
[原始资料] 实验数据,现场调查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报告、报表
质量控制:精度和偏倚
⒊整理资料:资料的逻辑、一致性检查,原始数据的加工(频数分布表)
⒋分析资料:统计描述(表、图、离散趋势、集中趋势)和统计推断
资料的类型
⑴计量资料:定量方法测定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
⑵计数资料:按性质或类别分组,然后计数
⑶等级分组资料:具有计数资料的特性,又有半定量的性质(“+ , -”表示)
变异:不同个体在相同环境下,对外界环境因素发生的不同反应,即个体差异
总体:同质的个体所构成的全体。
[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的过程称为抽样,所抽得的部分是样本。
样本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含量
样本的特征:⑴代表性
⑵随机性
⑶可靠性
*抽样的要求: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
完全随机设计: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或对照组中,或分别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研究。
可为两样本或多样本得比较,但样本含量
不宜相差太大。
随机区组设计:也称配伍设计,是配对设计的扩展。
配对设计的每一“对子”中的受试对象分别随机分到两个处理组中,而配伍组设计中的每个
“配伍组”,包含多个受试对象,要将它们分别随机分到各处理
组中。
误差:泛指观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以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差
⑴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调整、试剂校验、医生对疗效的掌
握等因素,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活偏小。
要尽量查明原因,必须克服。
⑵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即使系统误差已经避免,由于各种偶然
因素的影响造成对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操作员技术、电压、环境温度的差异。
没有固定的倾向,时高时低;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⑶抽样误差:由抽样不同引起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
原因是个体
之间存在变异,抽样时只能抽取总体的一部分作为样本。
不可避免,要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分析。
概率:描写某一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频率:样本实际发生率
小概率事件: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或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意义)的事件
变量:观察单位的某些特征
变量值:观察、测定的结果
【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频数表(计量资料):同时列出观察指标的可能取值区间及各区间的频数
集中趋势:变量值的集中位置
离散趋势:变量值围绕集中位置的分散情况
平均数:描述一组观察值集中位置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
常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值用于分析或进行组间比较。
[适用条件]:对称分布或偏度不大的资料,尤其适合正态分布
算术均数(X):简称均数,说明一组观察值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描述计量资料)
几何均数(G):描述观察值间按倍数关系变化的资料的平均水平,如滴度、浓度、血清效价、细菌计数。
中位数(M):观察值按从小到大排列时,居于中心位置的数值。
n为奇数时,M=第(n+1)/2项
n为偶数时,M=第n/2项和第(n/2+1)项的平均值
[适用条件]:分布明显呈偏态;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值
百分位数(P):在一组数据中找到一个数值Px,全部观察值的x%小于Px。
P25, P75描述资料的离散程度
P2.5, P97.5规定医学95%的参考值范围
【变异程度的统计描述】
极差(R):即全距,观察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不适用于开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