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PPT(含内容)

以津张,是 捏,”它北 泥家创创方 人境始始流 为贫人于传 业寒叫清的 ,,张代一 养从明末派 家小山年民
,。
泥 人 张
趣反瞬色中
味面间,的
性 。
人 物 。 他 的 作 品 具 有 浓 厚 的
的 形 象 , 有 正 面 人 物 , 还 有
有 表 现 劳 动 人 民 现 实 生 活 中
人 物 , 也 有 小 说 戏 曲 中 的 角
重龙其在久日春
、
,。
元 宵 节
著并月五清 名称初的明 “为一中节 鬼中的元与 节国寒节七 ”三衣、月 。大节十十
,
植扫三古五清 树墓月时百明 节节节又多节 、、、叫年已 鬼扫祭踏历有 节坟祖青史两 等节节节,千 。、、、
清 明 节
质一清明是中在二后公
文批明。节,二十为历
化国节二日既十四清四
遗家被零的是四节明月
张 明 山 的 泥 人 , 有 民 间 故 事
一都独创经
个喜具作过
昵爱一了数
称他格一十
:的而万年
作蜚多的
fēi
品
件辛
,声作勤
亲四品努
切海。力
地,他,
送老的一
给百艺生
他姓术中
泥 人 张
的 综 合 体 现 。
美 术 、 杂 技 等 各 艺 术 行 类
学 、 音 乐 、 舞 蹈 、 武 术 、
歌 舞 演 绎 故 事 , 是 包 括 文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 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 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 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 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
泥 人 张
趣反瞬色中
味面间,的
性 。
人 物 。 他 的 作 品 具 有 浓 厚 的
的 形 象 , 有 正 面 人 物 , 还 有
有 表 现 劳 动 人 民 现 实 生 活 中
人 物 , 也 有 小 说 戏 曲 中 的 角
重龙其在久日春
、
,。
元 宵 节
著并月五清 名称初的明 “为一中节 鬼中的元与 节国寒节七 ”三衣、月 。大节十十
,
植扫三古五清 树墓月时百明 节节节又多节 、、、叫年已 鬼扫祭踏历有 节坟祖青史两 等节节节,千 。、、、
清 明 节
质一清明是中在二后公
文批明。节,二十为历
化国节二日既十四清四
遗家被零的是四节明月
张 明 山 的 泥 人 , 有 民 间 故 事
一都独创经
个喜具作过
昵爱一了数
称他格一十
:的而万年
作蜚多的
fēi
品
件辛
,声作勤
亲四品努
切海。力
地,他,
送老的一
给百艺生
他姓术中
泥 人 张
的 综 合 体 现 。
美 术 、 杂 技 等 各 艺 术 行 类
学 、 音 乐 、 舞 蹈 、 武 术 、
歌 舞 演 绎 故 事 , 是 包 括 文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 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 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 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 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6张PPT)

肆 弘 扬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来此 世生 还无 生悔 中如 华华 家夏 。,
目 录
壹 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礼 贰 中华传统文化之日常 叁 中华传统文化之节日 肆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壹 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礼
说文解字
壹 1、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
肆 4、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增之物。
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例:
(例:礼物、礼金)
婚礼、丧礼等)
贰
伍
2、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5、姓氏
(例:礼教,礼治)
叁
3、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例: 礼让)
你会怎样做?
情景一
情景二
情景三
贰 中华传统文化之日常
传统文化其实早已融入进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衣食住行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继续流传下去。
服饰
汉服
汉民族传统服饰
旗袍
中华民国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 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叁 中 华 传 统 节 日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清明节 三月初五
除夕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中秋节 八月十五
端午节 五月初五
春节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 农历新年。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 祭祀演变而来。祈岁祭祀,敬天 法祖。春节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 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 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 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 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方特色。 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禳灾, 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 , 形式丰富多样,凝聚着中华传统 文化精华。
七夕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民 间的传统节日。经历史发展,七夕被 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 认为是中国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 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课件

识和文化传承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国际影响
01
02
03
04
传统文化在国 际上的传播和
影响
传统文化对世 界文化的贡献
和影响
传统文化在国 际文化交流中 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文化在国 际上的保护和
传承
4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 承
文化遗产保护
01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演讲人
目录
壹传
统 文 化 的 历 史
贰传
统 文 化 的 种 类
叁传
统 文 化 的 价 值
肆 与传
传统 承文
化 的 保 护
1
传统文化的历史
起源与发展
起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经 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 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02
小说:四大名著、《红 楼梦》、《西游记》等
03
戏剧:京剧、豫剧、越 剧等
04
书法:楷书、行书、草 书等
05
绘画:山水画、花鸟画、 人物画等
06
音乐:古琴、二胡、笛 子等
民俗习惯
01 02 03 04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等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 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02 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加 强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
03 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传承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途径。
04 传承文化遗产的措施:加强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建设,加强文 化遗产传承宣传教育,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ppt课件

中秋节
•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 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 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 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 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 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 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 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
•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 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 、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 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 艺术品装饰。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 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 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 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 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 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 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 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清明节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 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 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 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 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传统文化系列 课件(共18张PPT)

墨家 医家 兵家
中国的传统文化---- 琴棋书画
知 识
琴
笛子、二胡、古筝、萧 笛、鼓、古琴、琵琶。 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 散》、 《平沙落雁》、
棋
中国象棋、中国围棋,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
书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 文房四宝(毛笔、墨、 砚台、宣纸)、木版水 印、甲骨文、钟鼎文、 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中医
传统文化
• 中医、中药、 • 《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 • 《脉 经》、《本草纲目》、 • 《千金方》《神农本草经》、 •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学
传统文化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中 国
传统文化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目录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传统文化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 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对联
传统文化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 整,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
中国的传统文化---- 琴棋书画
知 识
琴
笛子、二胡、古筝、萧 笛、鼓、古琴、琵琶。 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 散》、 《平沙落雁》、
棋
中国象棋、中国围棋,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
书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 文房四宝(毛笔、墨、 砚台、宣纸)、木版水 印、甲骨文、钟鼎文、 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中医
传统文化
• 中医、中药、 • 《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 • 《脉 经》、《本草纲目》、 • 《千金方》《神农本草经》、 •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学
传统文化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中 国
传统文化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目录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传统文化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 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对联
传统文化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 整,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ppt课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 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 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 写法则。
• 换言之 ,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 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 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 的乐。中国绍兴是书法圣地,兰亭奖为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服 •瓷器 •刺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 幅
• 成
• 、韨
襟后
汉服,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 华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汉服采用 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 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 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 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 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 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 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 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 民众所使用。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 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 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 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 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 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 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 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 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图文)全文

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又分为优性文化与劣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即中 性文化。所谓优性文化,一般指先进的科技、发达的教育、 优质的服务以及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反对依附性,重视 现实,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性 等。而吸毒、卖淫、同性恋、高犯罪率和颓废思想等文化糟 粕,即属劣性文化。有人亦称其为畸形文化、鸦片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 化。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 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 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 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 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文化的定义——
族民时本就学品狭造的一是的文纯狭 性族代质是、,义的方般人内学粹义
狭
格心性的比艺诸的一式而类容、精的
义
。理相、物术如文切和言一,艺神文
的
精结最质、制化成能,切是术创化 神合核和科度,果力广精一、造是
文
的形心精学、特,以义神种道的人
化
——文化的性质——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低劣之分。但这些因素是可以转化的,由于时代不同,同是 一种文化,它在这个时代是先进的,过了几个世纪,甚至仅仅一个世纪,先进文化就变成落后的文化,这 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一、大陆民族的文化 二、农业社会的文化 三、宗法制度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文化包括文明,它的范围比文明更广泛。因为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而 文明属于文化活动的成果、表象。
——文明与文化——
评比性文化又分为优性文化与劣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即中 性文化。所谓优性文化,一般指先进的科技、发达的教育、 优质的服务以及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反对依附性,重视 现实,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性 等。而吸毒、卖淫、同性恋、高犯罪率和颓废思想等文化糟 粕,即属劣性文化。有人亦称其为畸形文化、鸦片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 化。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 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 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 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 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文化的定义——
族民时本就学品狭造的一是的文纯狭 性族代质是、,义的方般人内学粹义
狭
格心性的比艺诸的一式而类容、精的
义
。理相、物术如文切和言一,艺神文
的
精结最质、制化成能,切是术创化 神合核和科度,果力广精一、造是
文
的形心精学、特,以义神种道的人
化
——文化的性质——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低劣之分。但这些因素是可以转化的,由于时代不同,同是 一种文化,它在这个时代是先进的,过了几个世纪,甚至仅仅一个世纪,先进文化就变成落后的文化,这 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一、大陆民族的文化 二、农业社会的文化 三、宗法制度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文化包括文明,它的范围比文明更广泛。因为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而 文明属于文化活动的成果、表象。
——文明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2024)

发展
在战国末期至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法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他们提 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为秦朝的统一和强大提供了思想基础。
2024/1/26
16
法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01 02
以法治国
法家主张以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性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
起源
中华美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随着农耕文明的出现和发展,人们 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禽,逐渐形成 了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发展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美食不断吸收融 合各民族、各地区的烹饪技艺和食材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菜系和流派,如 鲁菜、川菜、粤菜、苏菜等。
2024/1/26
28
各地区特色美食介绍
文化分类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物 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 ,精神文化是核心。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民族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 家园,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
2024/1/26
道德教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 德理念和规范,对于培养人们的道 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凝聚力和竞争力。
20224/1/26
11
道家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道家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思想并列为中国古代两大 主流思想体系。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2024/1/26
发展
道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玄学流 派。唐代以后,道家思想与佛教、儒教相互融合,对中国古 代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探究导学】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 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 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 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 (1)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 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社会出现大变革。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 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3)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4)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 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题。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 “大一统” 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 了思想基础。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确立了正统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 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 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拓展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核心思想理念: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 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 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礼、精忠爱国、克己奉公、 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3.中华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课件

02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03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04
文化产业
0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03
文化产业的创新: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02
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04
0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03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04
传统文化与国际交流: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国际交流
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01
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传播和推广
02
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和意义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01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中
02
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03
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展览、实践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04
文化自信
01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03
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挑战和机遇
04
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普及
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
01
传统文化教育在社区、家庭等非正式教育中的作用
02
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
03
传统文化教育在提高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19
05
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 响
Chapter
2024/1/28
20
汉字文化圈形成与发展
汉字起源与演变
介绍汉字起源、构造原理及演变过程,展示汉字独特魅力。
汉字文化圈范围
阐述历史上受汉字影响国家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等。
汉字在当代影响
分析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作用,探讨汉字对未来文明贡献。
2024/1/28
经典建筑与园林赏析
选取著名古建筑与园林进行赏析,如故宫、颐和园等,领略传统建 筑与园林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15
04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Chapter
2024/1/28
16
古代教育制度及影响
太学、国子监等官办教育机构
自汉代起,设立太学等官办教育机构,为士人提供学习场所,培养了大量人才,对古代教 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1/28
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 断的古老文明。
涵盖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科技等多个领 域,具有极高的思想深 度和艺术价值。
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 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 格局。
5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共处,追求“天人合一 ”的境界。
02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教 育。
2024/1/28
25
创新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利用新媒体平台
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 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打造文化品牌
通过创作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音乐舞蹈等,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05
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 响
Chapter
2024/1/28
20
汉字文化圈形成与发展
汉字起源与演变
介绍汉字起源、构造原理及演变过程,展示汉字独特魅力。
汉字文化圈范围
阐述历史上受汉字影响国家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等。
汉字在当代影响
分析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作用,探讨汉字对未来文明贡献。
2024/1/28
经典建筑与园林赏析
选取著名古建筑与园林进行赏析,如故宫、颐和园等,领略传统建 筑与园林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15
04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Chapter
2024/1/28
16
古代教育制度及影响
太学、国子监等官办教育机构
自汉代起,设立太学等官办教育机构,为士人提供学习场所,培养了大量人才,对古代教 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1/28
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 断的古老文明。
涵盖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科技等多个领 域,具有极高的思想深 度和艺术价值。
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 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 格局。
5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共处,追求“天人合一 ”的境界。
02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教 育。
2024/1/28
25
创新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利用新媒体平台
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 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打造文化品牌
通过创作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音乐舞蹈等,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秋节
又称“团圆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秋夕 祭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习俗包 括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
2024/3/26
18
重阳节、冬至节等节日起源及习俗介绍
重阳节
又称“登高节”,起源于秋游去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登高、 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冬至节
又称“冬节”,起源于汉代,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 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习俗包括吃饺子、喝汤圆、祭祖等。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 件
2024/3/26
1
2024/3/26
• 引言 •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与庆祝活动 •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影响 •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园林艺术特色 • 总结与展望: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2
01
引言
2024/3/26
位于福建省南部山区,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 筑形式,以其厚重的土墙和圆形的外观而闻 名于世。
2024/3/26
26
园林艺术设计理念及代表作品解读
2024/3/26
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通过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将自 然山水与人工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诗情画意的园林 空间。
指南针
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大大提高 了航海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推动
了地理大发现和全球化进程。
21
天文历法成就概述
2024/3/26
天文观测
01
古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设备和记录,如浑天仪、
简仪等。
历法制定
02
中国历法以农历为基础,根据天文观测数据制定,如夏历、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四年级(1)班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
•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 凝 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这些传 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 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 生活的精彩画面。
•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 绣和羽毛 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 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 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化
• 京剧 • 中国书法 • 儒家文化
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 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裾的长度 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 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9
瓷器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 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 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 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 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 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 民众所使用。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 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12
京剧
•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 首”。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分布 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 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 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 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 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另外,“京剧”也是一个网络用词,意思同 “惊惧”。
6
中秋节
•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 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 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 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 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 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 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 节日。自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中国优秀文化——物质文化
• 汉服 • 瓷器 • 刺绣
8
汉服
•
汉服,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
•
华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汉服采用幅
•
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
•
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
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
裾, 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
4
清明节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 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 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 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 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3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 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 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 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 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 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 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 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13
中国书法
•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 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 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 写法则。
2
春节
•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 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 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 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 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 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10
刺绣
•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 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 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 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 术品装饰。
5
端午节
• 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 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 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 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 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 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 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 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 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 法。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 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四年级(1)班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
•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 凝 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这些传 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 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 生活的精彩画面。
•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 绣和羽毛 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 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 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化
• 京剧 • 中国书法 • 儒家文化
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 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裾的长度 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 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9
瓷器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 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 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 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 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 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 民众所使用。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 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12
京剧
• 京剧(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 首”。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分布 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 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 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 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 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另外,“京剧”也是一个网络用词,意思同 “惊惧”。
6
中秋节
•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 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 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 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 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 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 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 节日。自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中国优秀文化——物质文化
• 汉服 • 瓷器 • 刺绣
8
汉服
•
汉服,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
•
华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汉服采用幅
•
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
•
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
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
裾, 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
4
清明节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 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 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 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 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3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 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 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 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 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 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 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 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13
中国书法
•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 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 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 写法则。
2
春节
•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 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 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 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 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 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10
刺绣
•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 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 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 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 术品装饰。
5
端午节
• 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 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 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 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 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 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 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 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 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 法。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 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