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效应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压电效应应用于传感器中的设备,它可以将压力、力、加速度、温度等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这种效应被应用在压电式传感器中,使其能够实现物理量到电信号的转换。

本文将介绍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1. 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的现象。

这种效应最早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在1880年发现的,他们发现某些晶体在受到机械应力时会产生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正压电效应。

此外,这些晶体在受到电场作用时也会发生形变,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压电效应。

这两种效应被应用在压电式传感器中,使其能够实现物理量到电信号的转换。

2. 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压电式传感器通常由压电陶瓷、电极、外壳和连接线组成。

压电陶瓷是压电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是由压电晶体制成的,具有压电效应。

电极用于接收压电陶瓷产生的电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外壳用于保护压电陶瓷和电极,连接线用于将电信号传输到外部设备。

3.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当压电式传感器受到压力、力、加速度或温度等物理量的作用时,压电陶瓷会产生电荷。

这些电荷会被电极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或电荷量,其大小与作用在传感器上的物理量成正比。

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大小,就可以确定作用在传感器上的物理量的大小。

4.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压电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频率响应快、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中,压电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压力、力等物理量,用于控制和监测生产过程。

在汽车电子中,压电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用于改善车辆的驾驶舒适性。

在医疗设备中,压电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血压、心率等生理参数,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航空航天中,压电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飞机的结构应力和振动,用于确保飞行安全。

压电

压电

1 + [ω R (C a + C e + C i ) ]
tg tg 1
dFm ω R
2
输入电压与作用力的相位差
=
=
π
2
ω (C a + C e + C i )
π
2
1
ωτ
Uim Fm
0 90
1
2
ωτ
3
4
φ
0
讨论:
ω=0(静态量)时,Uim=0(输入电压为零) – 原因:由于等效电阻不可能无穷大,存在电 荷泄漏,所以不能测量静态量 ωτ>>3(高频情况),放大比常数 – 输入电压与作用力频率无关 – τ一定,ω越高,高频响应越好 对低频测量情况:τ一定,ω↓偏差越大 – 所以要求τ要大,扩大 低频响应范围 输出电压灵敏度受电缆分布电容影响
(a)压电片并联
(b)并联等效电路
(c)等效电荷源
此时, C = C + C = 2 C a 1 2 q a = q1 + q 2 = 2 q U = U = U = U 1 2 a 可见,并联输出型压电元件的输出电荷等于各片电荷之和,因 并联输出型压电元件的输出电荷等于各片电荷之和, 并联输出型压电元件的输出电荷等于各片电荷之和 而可等效为电荷输出型的电荷源
逆压电效应的应用: 逆压电效应的应用
超声波加湿气、 超声波加湿气、超声波清洗机 压电蜂鸣器 石英晶体振荡器
压电传感器的特点 是一种典型的有源传感器 是一种典型的”双向传感器” 灵敏度高 频响宽(0.1Hz~几十KHz) 体积小、重量轻
二、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
石英晶体:二氧化硅(SiO2),理想外形为正六面棱体 石英晶体三个晶轴:光轴(Z) 电轴(X) 机械轴(Y) 作为压电元件时应作切片处理

压电陶瓷发电原理

压电陶瓷发电原理

压电陶瓷发电原理引言: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当施加压力或拉伸力时,会产生电荷分离现象,从而产生电压差,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利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发电。

本文将介绍压电陶瓷的发电原理及其应用。

一、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压电效应是指某些特定材料在受到压力或变形时,会在其表面产生电荷分离的现象。

这种材料被称为压电材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的晶格结构会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微小的变化,从而导致电荷在晶体内部的重新排列,形成电偶极矩。

当外力消失时,晶体恢复到原始状态,电荷分布也恢复到均匀分布。

这种电荷分离的现象就是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二、压电陶瓷的发电原理压电陶瓷的发电原理是基于压电效应实现的。

当施加压力或拉伸力于压电陶瓷时,会使其发生微小的形变,导致晶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可以通过电极引出,形成电压信号。

因此,通过施加外力,压电陶瓷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三、压电陶瓷发电的应用1. 自助发电装置:利用压电陶瓷的发电原理,可以设计自助发电装置,用于供电。

例如,将压电陶瓷片安装在道路上,当车辆经过时会施加压力,从而产生电能,用于照明或其他电力需求。

2. 能量收集器:压电陶瓷还可以应用于能量收集器中。

将压电陶瓷片安装在机械设备上,当设备运行时,会产生机械能,通过压电陶瓷将其转化为电能,用于供电或储存。

3. 压电发电机:压电陶瓷也可以用于压电发电机的构建。

通过将多个压电陶瓷片串联或并联,形成发电机的发电单元。

当外力作用于压电陶瓷时,发电单元会产生电能,多个发电单元的电能叠加,可以实现大功率的发电。

4. 振动能收集器:压电陶瓷还可以用于振动能收集器中。

将压电陶瓷片安装在振动物体上,当物体发生振动时,会产生机械能,通过压电陶瓷将其转化为电能,用于供电或储存。

结论:压电陶瓷发电原理是基于压电效应实现的,通过施加外力,压电陶瓷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压电效应和挠曲电效应

压电效应和挠曲电效应

压电效应和挠曲电效应
压电效应和挠曲电效应都是固体材料中的一种电-机械转换效应,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场景略有不同。

1.压电效应:
•原理:当施加机械应力(例如压力或拉伸)到某些特定的压电材料上时,会导致材料的形变,并且产生正比于应力的电荷分离,从而在材料的两端形成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材料:压电效应最常见的材料包括晶体类如石英、硼酸锂等,以及陶瓷类如钛酸钡(PZT)等。

•应用:压电效应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声波发生器、超声波传感器、压电陶瓷换能器(如超声波换能器)、压电陶瓷马达等领域。

2.挠曲电效应:
•原理:挠曲电效应是指当施加机械应力(如弯曲或扭转)到某些特定的压电材料上时,会导致材料的形变,进而产生电荷分离,从而在材料的两端形成电势差的现象。

•材料:挠曲电效应同样适用于一些压电材料,如压电陶瓷(PZT)等。

•应用:挠曲电效应可用于一些应用,如压电传感器、柔性压电传感器、柔性挠曲发电器等领域。

其特点是可以应用于柔性和弯曲的表面,从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虽然压电效应和挠曲电效应在原理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实现电-机械转换的重要方法,在传感、激励、发电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

正压电效应的应用及工作原理

正压电效应的应用及工作原理

正压电效应的应用及工作原理引言正压电效应是一种特殊的电效应,可以将机械应力转化为电场强度。

正压电效应具有广泛的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正压电效应的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工作原理正压电效应是由于特定材料的晶格结构而产生的。

当施加机械应力或压力到这些材料上时,会导致材料中的正压电晶体转化为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状态。

这些电荷分布不均匀产生了电场,形成正压电效应。

正压电应用案例正压电效应在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

1. 传感器正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使其在传感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压力传感器中,正压电材料可以将作用在传感器上的压力转化为电荷,从而实现对压力的测量。

正压电材料的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时间使其成为理想的传感器材料。

2. 能量收集正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还可以用于能量的收集。

通过将正压电材料置于机械振动环境中,例如汽车行驶时的车辆震动,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用于供电或储存。

这在一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可以为这些传感器提供持续的电力来源。

3. 超声波器件由于正压电效应的特殊性质,正压电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超声波器件,例如超声波发生器和传感器。

正压电材料的快速响应时间和高信噪比使其在医学、测量和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超声波传感器可以用于无损检测、测距以及材料表征等方面。

4. 机械臂和机器人正压电效应的工作原理使其成为机械臂和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

正压电材料作为人工肌肉可以被用来实现机械臂和机器人的柔性运动。

通过施加电场,可以控制正压电材料的收缩和伸展,从而实现精确的动作控制。

5. 音频设备由于正压电效应的特殊性质,正压电材料在音频设备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正压电传感器可以用作麦克风,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

正压电材料的高灵敏度和线性响应使其在音频设备中具有很高的性能。

结论正压电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电效应,具有广泛的应用。

传感器、能量收集、超声波器件、机器人和音频设备是正压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压电陶瓷测量原理

压电陶瓷测量原理

压电陶瓷测量原理1. 引言压电陶瓷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即在施加压力或电场时能够产生电荷分布和电势差。

压电陶瓷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压力计、振动器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电陶瓷的测量原理及其应用。

2. 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是指在压电材料中,当施加外力或电场时,会产生电荷分布和电势差。

这种效应是由于压电材料的晶格结构具有非对称性,导致电荷分布不均匀。

常见的压电材料包括压电陶瓷、压电晶体等。

3. 压电陶瓷的结构与特性压电陶瓷由多种金属氧化物组成,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

它的结构通常由晶粒和孔隙组成,晶粒之间通过晶界连接。

这种结构使得压电陶瓷具有较高的压电系数和较低的机械损耗。

4. 压电陶瓷的测量原理压电陶瓷的测量原理基于压电效应。

当施加压力或电场时,压电陶瓷会发生形变,并产生电荷分布和电势差。

通过测量电荷分布或电势差的变化,可以间接获得施加的压力或电场的大小。

4.1 压力测量原理在压力测量中,将压电陶瓷固定在一个支撑结构上,施加外力使其发生形变。

由于压电效应,形变会导致电荷分布和电势差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荷分布或电势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施加的压力。

4.2 电场测量原理在电场测量中,将压电陶瓷放置在一个电场中,施加电压使其发生形变。

同样地,形变会导致电荷分布和电势差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荷分布或电势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施加的电场强度。

5. 压电陶瓷的应用压电陶瓷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5.1 压力传感器利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可以制造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

通过测量压电陶瓷的电荷分布或电势差的变化,可以准确测量压力的大小。

5.2 振动器压电陶瓷可以用作振动器,例如在手机中的蜂鸣器。

施加电压时,压电陶瓷会发生形变,产生声音。

5.3 压电陶瓷马达压电陶瓷马达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产生的振动力来驱动的马达。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和医疗设备中。

6. 结论压电陶瓷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的应用及原理

压电陶瓷的应用及原理

压电陶瓷的应用及原理引言压电陶瓷是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其应用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如传感器、换能器、滤波器等。

本文将介绍压电陶瓷的应用及其原理。

压电效应原理压电效应是指将压力施加到压电陶瓷上时,会产生电荷的现象。

这是由于压电陶瓷的晶格结构造成的。

当通过施加压力使晶格略微变形时,晶格内的正负离子会发生位移,使整个陶瓷材料的两端产生电荷差。

这种电荷差可以通过外接电路来利用。

压电陶瓷的应用1. 压电传感器压电陶瓷可以用作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检测和监测各种参数,如力、压力、加速度等。

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将压电陶瓷安装在汽车刹车系统上,可以用来感知刹车力的大小,从而实现自动刹车或防抱死系统。

2. 压电换能器压电陶瓷还可以用作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或声波能量。

这种转换是双向的,也可以将机械振动或声波能量转换为电能。

压电陶瓷的换能器应用广泛,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焊接、声纳等。

3. 压电陶瓷的滤波器由于压电陶瓷具有频率选择性和频率稳定性,它可以用作滤波器。

在通信、电子设备等领域中,使用压电陶瓷制造滤波器可以有效地去除杂散信号,提高信号的质量。

4. 压电陶瓷的振动传感器压电陶瓷也可以用作振动传感器,用于测量和监测结构物体的振动频率、幅度等参数。

在工程结构监测、地震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压电陶瓷的声波传感器压电陶瓷还可以用作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和检测声波信号。

在语音识别、声频分析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结论压电陶瓷作为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

通过压电效应原理,压电陶瓷可以实现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互换,从而应用于传感器、换能器、滤波器等设备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压电陶瓷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展,为各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压电纳米发电机原理

压电纳米发电机原理

压电纳米发电机原理引言压电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微纳尺度的能量转换装置,通过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灵活可变,被广泛应用于微型传感器、生物医学器械、智能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级标题1:压电效应在介绍压电纳米发电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或陶瓷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分离现象,即在晶体或陶瓷的表面产生正负电荷的分布。

这种现象是由晶体内部的结构变形引起的,其原理可以用固体电荷铃铛模型来解释。

二级标题2:压电纳米发电机结构压电纳米发电机的结构通常由压电材料、电极和底座三部分组成。

压电材料是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一般采用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如铅锆钛矿(PZT)、锆钛酸铅(PZ)等。

电极是连接压电材料与电路的纽带,用于收集产生的电荷。

底座则用于提供结构支撑和固定压电材料。

二级标题3:工作原理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压电效应和能量收集。

三级标题1:压电效应过程在外界施加压力的作用下,压电材料分子结构发生畸变,导致正负电荷的重分布。

这种电荷分布差异会生成电场,进而产生电势差。

通过形变效应,机械能被转化为电能。

三级标题2:能量收集过程在能量收集过程中,电极会收集分离产生的电荷,并将其存储在电容器中或直接输出给目标设备。

通过合理设计电极的形状、布局和压电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二级标题4:应用领域压电纳米发电机由于其微型化、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三级标题1:微型传感器压电纳米发电机可以将微小机械振动转化为电能,为微型传感器提供可持续的电源。

这对于一些数据采集、环境监测等领域非常重要。

三级标题2:生物医学器械压电纳米发电机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生物医学器械提供能量支持。

例如,可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智能假肢等。

三级标题3:智能设备压电纳米发电机可以将机械振动、身体热能等转化为电能,为智能设备提供能源。

压电陶瓷原理

压电陶瓷原理

压电陶瓷原理压电陶瓷是一种能够产生电荷的陶瓷材料,它在现代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传感器、换能器、滤波器等方面。

其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产生电荷,从而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换。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压电陶瓷的原理及其应用。

压电效应是指在某些晶体材料中,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的分离现象。

这种现象最早是由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兄弟在1880年发现的。

压电效应的原理是在晶体结构中存在着正负电荷的不平衡,当外力作用于晶体时,会改变晶体结构,从而导致电荷的分离。

这种电荷的分离产生了电压,从而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

压电陶瓷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的陶瓷材料。

它通常由铅酸钛、锆钛酸盐等材料制成。

在压电陶瓷中,当外力作用于陶瓷材料时,会产生电荷的分离,从而产生电压。

这种电压可以用来驱动传感器、换能器等设备,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

压电陶瓷在传感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对机械运动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在汽车的发动机中,压电陶瓷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振动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

此外,压电陶瓷还可以用于超声波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领域。

除了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压电陶瓷还在换能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换能器是一种能够将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设备。

压电陶瓷可以作为换能器的核心部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或者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这种特性使得压电陶瓷在声波、超声波、振动能量的转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压电陶瓷是一种能够实现电能和机械能转换的材料,其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产生电荷的分离。

在现代科技领域,压电陶瓷在传感器、换能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压电陶瓷的原理及其应用,促进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发展。

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的应用

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的应用

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的应用引言: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是一类独特的功能材料,具有压电、热释电和铁电效应。

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得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在很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的概念及其应用。

一、压电效应的应用:压电效应是指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压电材料会发生形变。

压电效应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声学领域,压电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用于测量、控制和监测声波。

在医疗领域,压电效应被应用于超声波技术中,用于诊断和治疗。

此外,压电效应还被应用于振动传感器、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等领域。

二、热释电效应的应用:热释电效应是指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热释电材料会发生电信号的变化。

热释电效应在能量转换和传感器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热释电发电机利用热释电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利用。

此外,热释电效应还被应用于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领域。

三、铁电效应的应用:铁电效应是指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铁电材料会发生极性反转。

铁电效应在信息存储和传输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铁电存储器利用铁电效应来实现信息的存储和读取。

铁电材料还被应用于传感器、电容器等领域。

四、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的综合应用: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的综合应用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机械工程领域,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被应用于振动能量收集器,将机械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实现自供电。

在电子工程领域,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被应用于传感器、开关等元件,实现电信号的控制和传输。

此外,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还在声学、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结论: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的应用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声学、医疗、能源、传感器等。

这些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得它们在能量转换、信息存储和传感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压电热释电铁电材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压电效应是指在某些晶体中,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会发生电荷的分离,从而产生电场的现象。

这种效应是由于晶体的结构对外力的敏感性所引起的,因此被称为压电效应。

在压电效应的基础上,人们开发出了许多应用,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一、压电效应的发现和研究压电效应最早是在18世纪被发现的。

当时,法国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发现,在某些晶体中,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会产生电荷的分离,从而形成电场。

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随后,他的妻子玛丽·居里(Marie Curie)也对压电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压电效应还可以用来产生声波和超声波。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压电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了许多新的晶体具有压电效应。

例如,石英、钛酸锶、钨酸铅等都是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

此外,人们还研究了压电效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后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压电效应的应用1. 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来检测物理量的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物理量转化为力或压力,并作用于压电晶体上,从而产生电荷的分离,形成电场。

通过测量电场的大小,可以确定物理量的大小。

压电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医疗等领域,用于测量压力、力、形变等物理量。

2. 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制成的陶瓷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温度稳定性等特点。

因此,压电陶瓷被广泛应用于声学、电子、自动化等领域,如扬声器、超声波发生器、压电振荡器等。

3. 压电马达压电马达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制成的电机。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电场作用于压电晶体上,使其产生形变,并将形变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负载。

压电马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微型机械、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

4. 压电降噪压电降噪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来降低噪声的技术。

压电薄膜工作原理

压电薄膜工作原理

压电薄膜工作原理压电薄膜是一种特殊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它在各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传感器、声波发生器、压电陶瓷等。

本文将介绍压电薄膜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压电效应的原理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材料在受到机械压力或扭力作用时,会产生正比于应力的电荷分离和电位变化。

这种材料被称为压电材料。

压电效应的原理可以通过晶体的对称性来解释,当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原子或分子会发生位移,导致晶体内部正、负电荷分布不均。

这种不均衡的电荷分布会引起电势差,从而产生电场。

二、压电薄膜的结构压电薄膜是一种特殊的薄膜材料,由压电陶瓷或聚合物材料制成。

它具有薄、轻、柔韧等特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种器件中。

压电薄膜通常由两层金属电极夹持,中间是压电材料层。

当外界施加压力或扭力时,压电薄膜会发生压电效应,产生电荷分离和电势变化。

三、压电薄膜的工作原理当外界施加压力或扭力作用于压电薄膜时,压电材料层会发生形变,引起电荷分离和电势变化。

具体来说,当压电薄膜受到压力时,压电材料层会发生压缩或伸展,导致内部正、负电荷分布不均。

这种电荷不均衡会导致电势差的产生,从而形成电场。

当外界力作用消失时,压电薄膜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电荷分布和电势也会恢复到初始状态。

四、压电薄膜的应用压电薄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传感器:压电薄膜可以用作传感器,用于测量和检测各种物理量,如压力、力、温度等。

压电薄膜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2. 声波发生器:压电薄膜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用于声波发生器。

当外界施加电压时,压电薄膜会发生振动,产生声波。

这种声波发生器被广泛应用于扬声器、麦克风、超声波清洗等设备中。

3. 压电陶瓷:压电薄膜也可以用于制备压电陶瓷材料。

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陶瓷材料,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它被广泛应用于超声波探测器、电子点火器、振动传感器等领域。

压电效应原理

压电效应原理

压电效应原理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分离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的原理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法国物理学家夏尔·库里发现了某些晶体在受到机械应力时会产生电荷。

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压电效应的深入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压电效应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压电效应的原理可以通过晶体的微观结构来解释。

晶体的结构是由正负电荷的排列组成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内部的正负电荷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了电荷分离的现象。

这种电荷分离会导致晶体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电势差,从而产生了电压。

这就是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压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压电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领域。

由于压电材料在受到外力时会产生电荷,因此可以将其用于制造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其次,压电效应还可以应用于声波设备中,如压电陶瓷换能器、压电陶瓷滤波器等。

此外,压电效应还可以用于制造压电陶瓷马达、压电陶瓷换能器等电子器件。

除了上述应用外,压电效应还在医学领域、材料科学领域、能源领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领域,压电效应被应用于超声波成像设备中,可以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

在材料科学领域,压电效应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电学性能。

在能源领域,压电效应可以用于制造压电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总的来说,压电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其原理简单清晰,应用范围广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压电效应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相信通过对压电效应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福祉。

pvdf压电效应

pvdf压电效应

pvdf压电效应PVDF(聚偏氟乙烯)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其压电性能使其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PVDF的压电效应原理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PVDF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

PVDF的压电效应是由于PVDF分子链的非对称排列以及晶体结构的压电性质所导致的。

当外界施加压力或拉伸力时,PVDF分子链会发生畸变,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导致材料表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分离,形成电位差,从而产生电压。

这种压电效应的产生和反向压力或拉伸力的施加是紧密相关的。

PVDF的压电效应使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PVDF的压电性能来测量和分析压力、应变和力的变化。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PVDF可用于制造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血液压力、呼吸压力等生理信号。

在材料科学领域,PVDF的压电效应可用于研究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变形行为。

此外,PVDF还可用于制造压电陶瓷、压电传感器等高精度测量设备。

PVDF的压电效应也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PVDF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因此经常被用于制造传感器、仪器仪表和控制系统。

例如,在航天航空领域,PVDF可用于制造飞行器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压力变化。

在智能结构领域,PVDF可用于制造智能材料,用于控制和调节结构的形变和振动。

此外,PVDF还可用于制造能量收集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供电或储存。

PVDF的压电效应使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利用PVDF的压电性能,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可以测量和分析压力、应变和力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各种物理参数的准确测量和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VDF材料的压电性能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压电效应及其在材料方面的应用

压电效应及其在材料方面的应用

压电效应及其在材料方面的应用作者:阎瑾瑜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第01期摘要:中心不对称的晶体在压力作用会产生放电现象,但是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致使产生压电效应的原因有所差异,因此,对三种主要压电晶体结构(石英、陶瓷和PVDF)压电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主要几类压电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压电效应压电材料中图分类号:TM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1-0100-02Piezoelectric effec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terialsYan Jin-YuXuch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Xuchang 461000Abstract:The crystal structure with a center of asymmetry produce a phenomena of electric discharge,but the reasons of piezoelectric effects produced by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 are diverse.Here,the reasons produced by three mainly piezoelectric crystals (quartz,ceramic and PVDF) were analyzed.The developments of several main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re also introduced.Key words:Piezoelectric effect;Piezoelectric material压电效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居里兄弟于1880年在石英晶体的表面发现了这种效应,人们根据这种效应研制成压电材料,现已广泛的应用于传感器、换能器、无损检测和通讯技术等领域。

压电陶瓷扫描器原理

压电陶瓷扫描器原理

压电陶瓷扫描器原理
一、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指当一些特定材料受到压力或拉力作用时,会在其表面产
生电荷,从而产生电压。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压电材料的晶体结构来解释。

在压电陶瓷中,晶格结构的对称性破缺会导致正负电荷不平衡,产生电压。

一般来说,压电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压电效应和压电效应等三种效应。

压电陶瓷扫描器通常由多个压电片组成,每个压电片上有一个扫描电极。

在工作时,电源将正负电压分别施加到扫描电极上,产生电场。

由于
压电材料的特性,这个电场会使得压电陶瓷片发生形变,从而引起其振动。

这种振动可以根据外加电压的变化快速调整,实现精确的扫描。

三、应用领域
1.光学领域:压电陶瓷扫描器可以用于光学设备的扫描功能,如光学
显微镜、激光打印机、光纤光栅等。

2.医学领域:压电陶瓷扫描器可以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扫描功能,如
超声医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3.机器人领域:压电陶瓷扫描器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实现快
速而准确的扫描和识别功能。

4.仪器仪表领域:压电陶瓷扫描器可以用于各种仪器仪表中的扫描功能,如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等。

总之,压电陶瓷扫描器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和压电效应,通过外
加电场的作用,实现形变和振动,从而实现扫描功能。

它具有精确、高速、低功耗等特点,在光学、医学、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压电催化的机理

压电催化的机理

压电催化的机理引言:压电催化是一种利用压电材料的特性实现催化反应的新颖方法。

压电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即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产生电荷分离,从而引发电化学反应。

利用压电催化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反应,有望在能源转换、环境保护和化学合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压电催化的机理及其应用前景。

一、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产生电荷分离的现象。

这些晶体由于晶格结构不对称,使得晶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畸变,从而导致电荷的分布不均匀。

这种电荷不均匀分布产生的电场会引起电子的迁移,从而形成电势差。

这种现象不仅可用于储能和传感器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催化反应。

二、压电催化的基本原理压电催化是利用压电效应实现催化反应的一种方法。

在压电催化中,压电材料作为催化剂的载体,通过外加压力改变反应体系的电场分布,从而调控催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具体而言,压电催化的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压力作用下的电荷分离:在外加压力作用下,压电材料发生畸变,导致晶格中的正负电荷分布不均。

这种电荷分离产生的电场会引起电子的迁移,从而形成电势差。

2. 电势差调控反应活性:电势差的变化会影响反应体系中的电子迁移和物质转化速率。

通过调节外加压力,可以改变电势差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催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3. 电场调控反应路径:电场的存在会改变反应物的电子分布和反应路径,从而影响反应的过渡态和活化能。

利用外加压力调控电场分布,可以调节反应体系中的反应路径,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反应。

三、压电催化的应用前景压电催化作为一种新颖的催化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压电催化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转换:利用压电催化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例如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化学能。

这种能源转换方式可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望解决能源供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环境保护:压电催化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和废气的净化。

压电催化的机理

压电催化的机理

压电催化的机理引言:压电催化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促进催化反应的方法。

压电效应是指在某些晶体或陶瓷材料中,当施加外力时会产生电荷分离现象,从而产生电压。

利用这一效应,可以在压力作用下改变催化剂表面的电子分布,从而改变催化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本文将介绍压电催化的机理及其应用。

一、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压电效应是指在施加压力时,由于材料的晶格结构发生变形,内部电荷分布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电荷分离现象。

这种电荷分离会导致材料两端产生相等大小但异号的电势差。

常见的压电材料包括石英、铅锆钛酸钡等。

压电效应的产生与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具有非中心对称晶体结构和离子极性的材料更容易表现出压电效应。

二、压电催化的机理在压电催化中,压电材料被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当施加外力时,压电材料会发生形变,从而改变催化剂表面的形貌和电子结构。

这种形变可以导致催化剂表面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的重新排列,从而改变催化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具体来说,压电催化的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施加压力:通过外力作用,施加压力在压电催化剂上。

2. 形变发生:压电材料在受到压力后发生形变,压力传递到催化剂表面,改变其形貌。

3. 活性位点的重新排列:催化剂表面的形貌改变导致活性位点的重新排列,可能形成新的活性位点或改变原有活性位点的结构和性质。

4. 电子结构的改变:活性位点的重新排列导致催化剂表面的电子结构发生改变,改变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5. 催化反应发生:改变后的催化剂表面能够促进催化反应的发生,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三、压电催化的应用压电催化可以应用于多种催化反应中,其中包括有机合成、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领域。

1. 有机合成:压电催化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如催化剂载体的形貌改变可以提高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从而实现高效合成有机化合物。

2. 环境保护:压电催化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如通过改变催化剂表面的形貌和电子结构,可以提高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的效率。

压电式喷头的原理及其应用探究

压电式喷头的原理及其应用探究

压电式喷头的原理及其应用探究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压电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压电式喷头因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良好的性能,已经成为了很多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压电式喷头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探究,旨在带领读者了解压电式喷头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广泛应用的领域。

一、压电式喷头的工作原理1. 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极化现象,从而产生电荷。

这种效应可以使得晶体的尺寸发生微小的变化,从而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或者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这种特性使得压电材料成为了制作压电式喷头的理想材料之一。

2. 压电式喷头的结构一般来说,压电式喷头主要由压电陶瓷、驱动电路和喷嘴等构成。

压电陶瓷作为核心部件,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液体的喷出。

驱动电路则是为了控制压电陶瓷的工作,从而实现液体精确的喷射。

喷嘴则是用来控制喷液的形状和流速等参数。

3. 工作原理压电式喷头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描述为,当外加电压施加在压电陶瓷上时,其会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喷头产生高频振动。

这种高频振动会产生震荡力,使得液体被推动从喷嘴中喷出。

通过改变外加电压的大小和频率,可以实现不同形状和流速的喷液,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二、压电式喷头的技术特点1. 高精度压电式喷头具有非常高的喷液精度,这得益于其可实现微小尺寸的液滴喷射和精细的喷液控制。

这使得压电式喷头可以在需要高精度喷液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喷墨打印、生物医学中的细胞培养等。

2. 高速喷液压电式喷头通过高频振动的方式实现液体的喷出,因此可以实现高速喷液。

这一特点使得压电式喷头在需要大面积涂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喷涂、喷涂包覆等。

3. 节能环保与传统的液体喷射技术相比,压电式喷头在工作时消耗的能量更少,从而可以实现节能环保。

由于其精确的喷液控制能力,可以减少液体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 耐腐蚀性压电式喷头在设计时可以选择具有耐腐蚀性的材料制作喷嘴和其他关键部件,从而使得其可以在一些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工作。

打火机压电效应原理

打火机压电效应原理

打火机压电效应原理一、引言打火机作为一种常见的火源工具,其实现火花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只需按下打火机的按钮,就能得到火花?这就涉及到了打火机压电效应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打火机压电效应原理及其应用。

二、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时会产生电荷分离现象的性质。

这些材料被称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陶瓷等。

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是由于晶体材料内部存在偶极矩,当外界施加机械应力时,晶体内部的正负电荷会发生相对位移,导致电荷分离。

这种电荷分离现象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到外部电路中,产生电流。

三、打火机压电效应原理打火机压电效应原理是指打火机利用压电材料的特性,在受到外界压力时产生电荷分离现象,进而产生高压电流,点燃可燃物质的原理。

打火机的主要部件有压电陶瓷、钠铁酸锂晶体和电路控制模块。

当我们按下打火机的按钮时,按钮上的金属片会施加压力在压电陶瓷上。

由于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质,它会发生微小的形变,并产生电荷分离。

这些电荷分离通过电路控制模块连接到钠铁酸锂晶体上。

钠铁酸锂晶体是一种具有压电性质的材料,在受到电荷分离的作用下,其内部的正负电荷会发生相对位移,导致电荷分离。

这种电荷分离现象会产生高压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放电,形成火花。

四、打火机压电效应的应用打火机压电效应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点燃火花。

压电材料还可以用于声学设备、传感器、压力控制等领域。

在声学设备方面,压电陶瓷可用于制造扬声器、麦克风等。

当扬声器传递电信号时,压电陶瓷在受到电信号作用下发生形变,产生声波。

而在麦克风中,压电陶瓷则起到接收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

在传感器方面,压电效应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压电陶瓷可用于制造压力传感器。

当外界施加压力时,压电陶瓷产生形变,导致电荷分离,进而产生电信号。

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变化,可以准确地测量压力的变化。

压电效应还可以用于压力控制。

例如,压电陶瓷可用于制造压力开关。

当外界施加压力达到一定阈值时,压电陶瓷产生电信号,切断或闭合电路,实现对压力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电效应及其应用叶传忠
接触了这么多的实验,我始终对压电效应这个实验最感兴趣。

因为我认为这个世界压力资源太丰富了,由于重力的存在,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产生压力。

压力是一种能源,但是目前无法对压力直接进行利用,只有通过压电的转换对压力进行利用。

但是压电转换的效率太低,这是一个问题。

我对压力资源感兴趣,应先对压电效应进行思考!
压电材料会有压电效应是因晶格内原子间特殊排列方式,使得材料有应力场与电场耦合的效应。

根据材料的种类,压电材料可以分成压电单晶体、压电多晶体(压电陶瓷)、压电聚合物和压电复合材料四种。

根据具体的材料形态,则可以分为压电体材料和压电薄膜两大类。

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正压电
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逆压电
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

这里再介绍一下电致伸缩效应。

电致伸缩效应,即电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感应极化作用而产生应变,应变大小与电场平方成正比,与电场方向无关。

压电效应仅存在于无对称中心的晶体中。

而电致伸缩效应对所有的电介质均存在,不论是非晶体物质,还是晶体物质,不论是中心对称性的晶体,还是极性晶体。

依据电介质压电效应研制的一类传感器称为为压电传感器。

打火机
目前流行的一次性塑料打火机,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压电陶瓷器件来打火的。

取出其中的压电打火元件,
压电晶体
有一类十分有趣的晶体,当你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产生不同的电荷。

这种效应被称为压电效应。

能产生压电效应的晶体就叫压电晶体。

水晶(α-石英)是一种有名的压电晶体。

压电高分子
压电现象是由于应力作用于材料,在材料表面诱导产生电荷的过程,一般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即当材料受到电参数作用,材料也会产生形变能。

木材纤维素、腱胶原和各种聚氨基酸都是常见的高分子压电性材料,但是其压电率太低,而没有使用价值。

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中聚偏氟乙烯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压电性质。

压电率的大小取决于分子中含有的偶极子的排列方向是否一致。

除了含有具有较大偶极矩的C-F键的聚偏氟乙烯化合物外,许多含有其他强极性键的聚合物也表现出压电特性。

如亚乙烯基二氰与乙酸乙烯酯、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甲酸乙烯酯等的共聚物,均表现出较强的压电特性。

而且高温稳定性较好。

主要作为换能材料使用,如音响元件和控制位移元件的制备。

前者比较常见的例子是超声波诊断仪的探头、声纳、耳机、麦克风、电话、血压计等装置中的换能部件。

将两枚压电薄膜贴合在一起,分别施加相反的电压,薄膜将发生弯曲而构成位移控制元件。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光学纤维对准器件、自动开闭的帘幕、唱机和录像机的对准件。

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实际上是一种经过极化处理的、具有压电效应的铁电陶瓷。

在航天领域,压电陶瓷制作的压电陀螺,是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人造卫星的“舵”。

依靠“舵”,航天器和人造卫星,才能保证其既定的方位和航线。

传统的机械陀螺,寿命短,精度差,灵敏度也低,不能很好满足航天器和卫星系统的要求。

而小巧玲珑的压电陀螺灵敏度高,可靠性好。

在潜入深海的潜艇上,都装有人称水下侦察兵的声纳系统。

它是水下导航、通讯、侦察敌舰、清扫敌布水雷的不可缺少的设备,也是开发海洋资源的有力工具,它可以探测鱼群、勘查海底地形地貌等。

在这种声纳系统中,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压电陶瓷水声换能器。

当水声换能器发射出的声信号碰到一个目标后就会产生反射信号,这个反射信号被另一个接收型水声换能器所接收,于是,就发现了目标。

目前,压电陶瓷是制作水声换能器的最佳材料之一。

在医学上,医生将压电陶瓷探头放在人体的检查部位,通电后发出超声波,传到人体碰到人体的组织后产生回波,然后把这回波接收下来,显示在荧光屏上,医生便能了解人体内部状况。

在工业上,地质探测仪里有压电陶瓷元件,用它可以判断地层的地质状况,查明地下矿藏。

还有电视机里的变压器——电压陶瓷变压器,它体积变小、重量减轻,效率可达60%~80%,能耐住3万伏的高压,使电压保持稳定,完全消除了电视图象模糊变形的缺陷。

现在国外生产的电视机大都采用了压电陶瓷变压器。

一只15英寸的显像管,使用75毫米长的压电陶瓷变压器就行了。

这样就使电视机体积变小、重量减轻了。

压电陶瓷也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

用了两个直径3毫米、高5毫米的压电陶瓷柱取代了普通的火石制成的气体电子打火机,可连续打火几万次。

利用同一原理制成的电子点火枪是点燃煤气炉极好的用具。

还有一种用压电陶瓷元件制作的儿童玩具,比如在玩具小狗的肚子中安装压电陶瓷制作的蜂鸣器,玩具都会发出逼真有趣的声音。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压电陶瓷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阔。

除了用于高科技领域,它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眼务,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可以说,压电陶瓷虽然是新材料,却颇具平民性。

它用于高科技,但更多地是在生活中为人们眼务,创造美好的生活。

下面介绍几种处于发展中的压电陶瓷材料和几种新的应用。

1、细晶粒压电陶瓷
以往的压电陶瓷是由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多畴晶粒组成的多晶材料,尺寸已不能满足需要了。

减小粒径至亚微米级,可以改进材料的加工性,可将基片做地更薄,可提高阵列频率,降低换能器阵列的损耗,提高器件的机械强度,减小多层器件每层的厚度,从而降低驱动电压,这对提高叠层变压器、制动器都是有益的。

减小粒径有上述如此多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降低压电效应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种影响,人们更改了传统的掺杂工艺,使细晶粒压电陶瓷压电效应增加到与粗晶粒压电陶瓷相当的水平。

现在制作细晶粒材料的成本已可与普通陶瓷竞争了。

近年来,人们用细晶粒压电陶瓷进行了切割研磨研究,并制作出了一些高频换能器、微制动器及薄型蜂鸣器(瓷片20-30um厚),证明了细晶粒压电陶瓷的优越性。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细晶粒压电陶瓷材料研究和应用开发仍是近期的热点。

2、PbTiO3系压电材料
PbTiO3系压电陶瓷具最适合制作高频高温压电陶瓷元件。

虽然存在PbTiO3陶瓷烧成
难、极化难、制作大尺寸产品难的问题,人们还是在改性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改善其烧结性。

抑制晶粒长大,从而得到各个晶粒细小、各向异性的改性PbTiO3材料。

3、压电陶瓷-高聚物复合材料
无机压电陶瓷和有机高分子树脂构成的压电复合材料,兼备无机和有机压电材料的性能,并能产生两相都没有的特性。

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综合二相材料的优点,制作良好性能的换能器和传感器。

它的接收灵敏度很高,比普通压电陶瓷更适合于水声换能器。

在其它超声波换能器和传感器方面,压电复合材料也有较大优势。

4、压电性特异的多元单晶压电体
传统的压电陶瓷较其它类型的压电材料压电效应要强,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作为大应边,高能换能材料,传统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仍不能满足要求。

于是近几年来,人们为了研究出具有更优异压电性的新压电材料,做了大量工作,现已发现并研制出了Pb(A1/3B2/3)PbTiO3单晶(A=Zn2+,Mg2+)。

这类单晶的d33最高可达2600pc/N(压电陶瓷d33最大为850pc/N),k33可高达0.95(压电陶瓷K33最高达0.8),其应变>1.7%,几乎比压电陶瓷应变高一个数量级。

储能密度高达130J/kg,而压电陶瓷储能密度在10J/kg以内。

铁电压电学者们称这类材料的出现是压电材料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发电机
A)在氧化铝衬底上生长的氧化锌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B)在导电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作用下,纳米线利用压电效应发电的示意图。

(C)当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扫过纳米线阵列时,压电电荷释放的三维电压/电流信号图.
随着人们对压电效应的研究,压电产品也逐渐被开发出来。

人们对压电的利用越来越充分。

压电效应作为大众化的一项效应必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