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系统保障评估指南设计(试行)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

附件 2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水利部水资源司2015年4月目录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 4总则 ...................................................................................................4.1评估内容..........................................................................................4.2评估程序.......................................................................................... 5评估指标体系 .................................................................................... 6评估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 .................................................................6.1水量保障..........................................................................................6.2水质保障..........................................................................................6.3监控保障..........................................................................................6.4管理保障.......................................................................................... 7评估结果分级 ....................................................................................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的内容、工作程序、指标体系、赋分标准和评估方法。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与保护措施

杨 晓 贝 ( 山西 水 利 职 业 技术 学 院 山西 运 城 0 4 4用水 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1 0 / m L , 水 中 的大肠 菌类为 0 。 对于饮用水物理特性的评价 , 主要是借助饮用水 的 污 浊 度 测 定 和 含 氧 量 的 测定 来 进 行 水 质 安 全 的评 价 与 标 准 的 制定 ,要求饮用水水源地管网的水的浊度不大于 1 . 5 N T U, ( 自来 水厂处理水浊度控制在 1 N T U以内) 。 3 . 2饮 用水 水 源 地 水 质 安 全 评 价 方 法 通过 项 目指标 的定量计算 可以对 国内水 源地的水质 合理评 价。 首先是污染物来源项 目的指数计算结果评价。 经过有关水质监管 1引言 部门规定 , 要从两个方面来确定污染物来源指数计算 , 即单一的指标 我们定义评价指标 i 为水源地水质指标 无论是农村饮用水供 给还是城镇饮 用水 的供 给 , 饮用水 的水 指数和综合型指标指数评价。 = 1 , 2 , …, n ) 与将检测值是 由于计算后得出的 c i 处于评价标准分级 质 对 于 人 们 的正 常生 活影 响重 大 。对 于饮 用 水 水 质 的 保 障 , 首先 0 C 之间时, 那 么对 于 水质安 全评 价指标 的指 数为 : 要保障水源地水质 的安全 , 随着我 国工业经济 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 值 C 水平的提高 , 工业 和生 活污水 、 废水肆意排放 , 对于我 国的饮用水 ‘ f 一 1 供给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 随着 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 _ j 贯彻落实 ,政府也采取 了一定 的措施来保护水源地饮用水安全 , 需要说明的是 , 式 中: C i 为指标 i 的实测浓度 的检测值 ; C . 为 有效遏制了水资源污染 的快速蔓延 。 本文针对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 指标 i 的 k级标 准浓度 的检测值 ; C 。 为指 标 i 的k + l 级标 准浓 水质 的 目前情况 , 水质 安全 的评 价方法 , 结合水 源地安全评 价后 度的检测值 ; I . 为指标 i 的 k级标准指数的真实计算结果 。 出现的问题 , 提出了相应的保 护措施来保障水质安全。 其次是 针对生物性 能 的细菌 与病毒项 目的指数计算 的安全 评价。对于细菌和病毒 的单体性指标指数的计算 与前 文提 到的污 2国 内饮用 水水 源地 水质 现状 染 物 来 源 项 目的 指 标 指 数 计 算 规 则 相 同 , 只 不 过 是 将 指 标 的涵 义 2 . 1饮 用 水水 源地 的类 别 与 特 定 代 表 的字 母 进 行 改 动 , 以方 便 对 于 细 菌 和 病 毒 的指 标 指 数 由于我 国疆土辽 阔 , 人 口遍 布全国各个 区域 , 集 中在东 部地 计算的理解 与识别 。 对 于细菌和病毒的综合型指标指数 的计算则 通 过选取上述计算各个检测值浓 区的人 口最为密集 , 南方 人 口比北 方人 口密 集 , 这与当地 的经济 是采用单一性结果的二次处理 , 发展状况相协调 。 饮用水水源地不仅 担负着为人们 的基本生活提 度 , 筛选 出最 大值并将此 定义为综 合型的水 质安全评价检测值浓 供水资源 , 还要对包括企业 、 医院 、 餐饮等具有社会公共 服务 机构 度。数值 越高说 明该处水源地的饮用水水质越差 , 安全 等级越低 。 或地 区的水资源供给 。 根据水资源的来源 , 水源地主要分 为: 河流 最后是饮用 水的水 中所含有 的营养物质 的含 量与种类 的指 水源地 、 湖泊水 源地 、 人工水库水源地 和地表水水源地等等。根据 标 指 数 计 算 。 由于 水 源 地 分 为 几 种 不 同类 型 的饮 用 水 , 对 于 水 库 供 给保 障的人 口数量( 目前 , 我 国人 口数量 以 1 9 0 0 人 为供水 方式 水 源 地 的 营 养 物 质 进 行 检 测 时 , 需 要 对 水 库 多层 多 点 进行 采 样 并 根据计算 出的参数浓度值 与评分等 级表 , 将检测计 算 分界线 ) 又可 以划分为集 中式饮用水供 给和局部分散式饮用 水供 加以分析 , 给水 。根据水源地 的战略地位 , 又分为 : 一级饮用水保护水源地 、 值转化成相对应的评分 , 为后续工作 的开展奠定 数据基础 。对 于 二 级 饮 用 水 保 护 水 源 地 和 三 级 饮用 水 保 护 水 源 地 。 地下水水源地的营养物质的安全评价 , 则要 取 几 个采 样 点 就 能 大 体上反映出该地区附近的整体地下水水源地水质 的营养状况 , 经 2 . 2水 源 地 水 质 现 状 巨大的人 口基数 “ 红利 ” ,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 , 但人 均所 过查 表计算 出的指数平均值一般是 比较接近真实值的。 占的比例很少 , 造成 国内的饮用水较为匮乏 , 据统计 , 截止 到 2 0 1 4 4饮用 水水 源地 水质存 在 的 问题 年底 , 我 国依然存在无法正常供给饮用水的地区和村落 , 并且 对于 拥 有 自然 河 流 的城 市 中 ,其 中 8 9 %的城 市 内流 河段 水 质 已经无 法 4 . 1湖 泊水 源地 上 游 水 质 污 染 严 重 用来饮用水供应 ,需要经过处理后 ,方可达到 国家饮用水水 质标 对 于 以水 库 和 湖 泊 为 主 要 饮 用 水 来 源 的 居 民 , 受 到 了 水 质 安 准 。在全 国 7 8 9 个 大大小小 的城市中 , 超过一半以上 的城市饮用水 全的困扰。经过调查分析发现 , 在水库 和湖泊河 流上 游段 的水质 水 源 地 的 水 质受 到 了不 同程 度 的污 染 ,而农 村 主 要 水 源 地是 地下 污染是 主要成 因。由于生活在湖泊上游段 的居 民大多采用的是耕 水, 总体上来看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 。而水库水源地 由于主要来 自 种作业 , 需 要对经济作物 打药 、 施肥, 以保 障经 济作物产 量 , 当雨 河流和江海水 , 其水 质的安全直接受到湖泊江海的水质影 响, 而我 水来 临的时候 , 残存在耕地土壤表层 的残 留农药 和无 机肥 就会 沿 国湖泊江海约有 7 8 %的水域水质受到 了污染与破坏。 着河 流进人湖泊水源地 , 污染 了当地 的水质 。水 库水 源地 的水 质 总而言之 , 我 国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 需要 对不 也 因此 受 到很 大 影 响 。 同水源地的污染原 因进行分析 , 进而实施相应的水质保护措施 。 4 . 2工业、 建筑和生活垃圾造成 的污染 城市饮用水的水源地一般采用地下水集中式供水 ,而绝大多 3水 源 地 水 质 安 全 评 价 数工厂依附在城市周边 , 由于我 国相关环保部门的监管失职 , 许 多 3 1饮 用水 水 源 地 水 质 安 全 评 价 标 准 产生 污水 、 废水 的工厂 , 为 了尽可能 的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 选择 直 国 家制 定 了 满 足 人们 生 活 必 需 的 安 全 水 质 标 准 , 对 于饮 用 水 接就 地排 放 , 排人下水道 , 或者是集 中排放城市 的某个角落 , 直接 的检测指标 主要从饮 用水 的化学性质 、 生物性能和物理特性这 三 对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形成威胁 。农村由于建筑垃圾和生活垃 个方 面进行 了要 求。对于饮用水化学性 质的评价 , 主要通过 对饮 圾管理体系不完善 , 人们 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 建筑垃圾乱丢 的现象 随着雨水流人或慢慢渗透 到饮用水水源地 , 污染 了水质。 用水 中存在 的无机金属离 子( 包括重金属离子 ) 的含量限制 、 饮用 严重 , 水整体 的 p H值 、金属离子组成等化学方 面的内容来进行评价指 标 的制 定 与 检 测 。对 于饮 用 水 生 物 性 能 的 评 价 , 主要 是 通 过 对饮 5水 源 地 水 质 安 全 保 护 措 施 用水 中水质微生物 的种类 和数 目进 行合 理限制 , 水质微生物 主要 5 . 1预 防 为 主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程解决方案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程解决方案
作者:韩建英 刘晓宇 冯超 电话:0315-7353617 7353618 7353615
一、工程背景: 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
动方案》、《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 建设年度评估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办资源函〔2018〕204 号) 实行最严格的 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推动水源地保护工作,经研究,对全 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达标建设工作。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的总体 目标是: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
为贯彻落实“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程”的各项要求, 平升电子配合各地水利部门、生态环境部积极完成达标任务,以饮用水水源地监 管为途径,积极推进水源地安保工作,改善水源地水质情况,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二、案例分享
西北地区一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程,现有近百个水源地, 各个水源地间距离较远,在 10 公里以上。
水质监测:通过对水源地水质做动态监测,保证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 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地下 水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Ⅲ类标准。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印刷版9[1][1].4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印刷版9[1][1].4](https://img.taocdn.com/s3/m/c3f2f210c5da50e2524d7fb6.png)
三、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 29
(一)基本要求 .......................................................29 (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29 (三)城市饮用水源安全状况评价 .......................................30 (四)城市现有水源地功能调整与优化配置方案 ...........................30 (五)国家和省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31
3
(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规及技术标准 .................................57
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实施方案 ......................... 59
(一)总体布局 .......................................................59 (二)实施方案 .......................................................59
1
2、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在全面普查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状况基础上,与相 关规划协调与衔接,根据我国各地自然地理、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针对各城市 饮用水水源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不同水源类型进行规划。突出重点,优先解决重 要和问题突出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问题。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设计

适用文档第一节设计原则本项目方案设计的原则为:1、履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切合国家有关法例、规范及标准。
知足《乡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的规定要求。
2、提升全民心识、警告及保护地下水,充散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3、依据实质需求设计警告牌上的图形和文字。
4、依据现场状况设计绿化形式及植株选择。
第二节设计范围本项目的内容包含:(1)设计内容包含:界标、警告牌图形文字;隔绝栅布设;绿化。
(2)界标、警告牌的制作安装;隔绝栅的采买、安装;绿化所需栽种地整理、栽种、浇水等。
第三节设计依照本项目方案设计采纳的主要规范及标准有:1.《乡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记技术要求》(HJ/T433-2008)3.《分别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环境保护指南(试行)》4.《饮用水水源地水源保护区标记技术要求》(HJ/T433-2008)5.《饮用水水源保护保护区区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6.《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政策》(HJ588-2010)第四节项目概略在饮用水水源地区做好防备举措,建立界标、交通警告牌和宣传牌,采纳隔绝栅来进行物理防备,对水源地周边进行合理绿化,成立植被绿化,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拦截农业污染物进入水源,建立植被绿化防备工程。
① 隔绝栅建设隔绝栅的建设坚持以下原则:依据地形及实质状况,避开较大面积耕地、居住区,有益于完全保护水源地的生态及安全,所用材质为PVC浸塑护栏。
② 警告牌设置在水源地域域明显地点设置警告牌,警告牌注明保护区范围及注意事项。
③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界标正面的上方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形标。
中下方书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名称,下方为监察管理电话等监察管理方面的信息,监察管理电话一般为当地村居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
④植被绿化防备工程对水源地四周进行植被绿化,改良土壤环境,提升植被蓄水能力,有效防备其余生物对水源地进行污染和破坏。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

附件2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水利部水资源司2015 年 4 月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4.1评估内容 (2)4.2评估程序 (2)5评估指标体系 (3)6评估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 (4)6.1水量保障 (5)6.2水质保障 (6)6.3监控保障 (9)6.4管理保障 (10)7评估结果分级 (11)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的内容、工作程序、指标体系、赋分标准和评估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年度评估,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93)《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395-2007)《水环境监测规范》 ( SL219-2013)《地下水监测规范》 ( SL183-2005)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饮用水水源地:提供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
主要包括河道型、湖库型和地下水型。
( 2)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为使水源地能持续满足一定供水保障率的水量和满足一定水质要求而采取的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量水质监控及相关管理的保障措施的统称。
( 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还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4)年度供水保证率:河道型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年度供水保证率为年度来水量(包括调水水量)与设计枯水年来水量的百分比。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年度供水保证率为年度实际供水量与设计供水量的百分比。
(5)应急备用水源地:在常规供水水源因自然灾害或突发水污染事件等特殊情况引发供水量严重不足或暂时停止供水情况下,能及时补充或替代常规供水水源,满足一定时间内生活用水需求,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的水源地。
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价体系构建

2015年11月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Nov.,2015[收稿日期]2015-09-29[作者简介]王露露(1989-),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下水资源相关研究工作.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价体系构建王露露(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29)[摘要]分析阐述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现状,在概括水源地安全内涵的基础上,从水质、水量、脆弱性、应急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指标选择的原则和必要性。
所构建的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水源地的安全保障、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下水水源地;指标体系;脆弱性;应急能力[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75(2015)11-0056-06Safe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Drinking Water SourcesWANG Lu -lu(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safety evaluation was analyzed and elabo-rated.Based on review of the safety contents of undergroun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a system of safe-ty assessment indexes was established for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water quality ,water quantity ,vulnerability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 ,and the principle and necessity of index selection is presented.The safe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is able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ecurity and planning work and has a high valu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underground water sources ;index system ;vulnerability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0引言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少且分布不均。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

4.3 应急监测断面(井) ................................................................................... 12 4.4 监测指标 ....................................................................................................... 13
饮用水水源选址与保护区划定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量保障原则风险防范原则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基本信息水质状况污染源管理状况水质评价结果水资源禀赋污染源统计分析环境风险评估自然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单因子评价富营养化评价水质变化趋势工业源流动源生活源农业源保护区管理监测能力监督执法风险源识别风险应急能力饮用水水源环境问题分析与工作目标存在严重环境风险问题存在一般环境问题水质目标风险防范目标监督管理目标重新选址后进行论证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应急响应划分与调整环境准入监测与评估环境监察水质保障原则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河流型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代表性准确性例行监测监测指标监测频次合理性连续性湖泊水库型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选址问题水质问题污染源问题管理问题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与污染防治信息管理河流型湖泊水库型分级防治分类防治污染源整治地表水生态修复地下水环境修复事故问题暂不存在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划分方案申报与审批设置保护区标志应急监测管理状况评估图11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路线图饮用水水源选址21水量水源供水量应满足服务人口用水需求并符合当地水功能区划参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水量保障指标体系中的取水指标进行筛选采用多年平均流量实测最大和最小流量等水文数据以水资源状况水域开发利用程度生活取水量等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对水源水量进行论证分析
重要水源安全评估制度

重要水源安全评估制度
重要水源安全评估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和确保重要水源的安全与可持续利用而建立的评估机制。
该制度的核心目标是评估和监测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系统状况,检测潜在污染源及其他威胁,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重要水源安全评估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数据收集和监测:通过建立监测站点、采集水样和收集数据等手段,跟踪评估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变化情况,为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2. 水资源评估:评估水源地水资源的总量和可用量,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水风险。
3. 水质评估:评估水源地的水质状况,检测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保证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4. 生态环境评估:评估水源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包括植被覆盖率、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指标,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稳定。
5. 潜在威胁评估:评估可能对水源地造成威胁的因素,如工业污染、农业非点源污染、人类活动等,并识别和管理潜在的风险。
6. 保护措施制定: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
规划,提出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建议,以确保水源地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建立重要水源安全评估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源地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有效保护水源地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这对于维护公众饮水安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

WG=WGR×100 (2)水源达标状况得分为: SQ=(WSR×0.7+WQR×0.3)×100
(3)环境管理状况得分为: MS=∑(INDEXi×W)t ×100 式中:INDEXi——包括管理状况各项指标层; Wt——权重值。 1.2.2 综合评估 供水安全综合评估分值为取水量保证状况、水源 达标状况和环境管理状况的各项分值加权计算得到, 公式如下:
量、水质、管理三个方面。 因此,本次供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从水量、水
质和管理三个方面构建供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以 河北省后孟营水源地为例,对该地区饮用水水源地进 行供水安全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成因分析。 1 供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1 评估指标选取
本次体系分为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各层评 估指标及权重见表 1。
图 2 后孟营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图
(2)保护区标志设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需设 置界碑等标识,并且需要满足规范要求。
① 界标设置。后孟营水源地由多个水井构成,需 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六边形、二级保护区七边形各个 顶点处安设界标,共需设立 13 块界标。
② 交通警示牌。后孟营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 有 631 县道穿过,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有 L83 省道、632 县 道、110 乡道、118 乡道等多条道路通过,需在保护区范 围内主干道、高速路旁安设道路警示牌。
LWUR2 和网箱养殖整治率 CRR2 四项指标的算术平
均值。计算公式为:
PCR2 =
DCR2 + DDSR2
+ LWUR2 + CRR2 4
其中:
2021 年第 7 期
西部探矿工程
153
DDSR2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附件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目标要求为增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2011 年,水利部印发了《对于展开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6]329 号),随文提出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目标要求》(试行)。
依据《国务院对于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议》(国发〔 2012〕 3 号)和《国务院对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 2015〕45 号)等有关文件最新精神,水利部会同住建部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目标要求》(试行)做了改正完美,形成本要求。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的整体目标是: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齐备,制度健全。
详细目标要求以下:一、水量保证( 一)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
( 二 ) 流域和地区调动中,应有优先知足饮用水供水要求的调动配置方案,保证相应保证率下取水工程正常运转的水量和水位。
( 三 ) 供水设备完满,取水和输水工程运转安全;取水口处河势稳固;地下水水源地采补基本均衡,长久开采不产生显然的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
( 四 ) 成立重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成立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的供水安全贮备,制定特别状况下的地区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动方案;备用水源可以知足特别状况下一准时间内生活用水需求,并拥有齐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备。
二、水质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建设目标包含水质保护和地区综合治理两类。
( 一)水质保护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按基本项目评论)及补充项目与特定项目要求。
2、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
( 二)地区综合治理1、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有条件的应推行关闭管理,保护区界限建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显然的警告标记;取水口和取水设备周边设有显然的拥有保护性功能的隔绝防备设备。
最新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声明本技术细则版权所有,未经水规总院同意不得擅自印刷或者发表,违者必究。
附件1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五年十月前言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任务书的要求,我院组织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题研究工作,专题承担单位在大量资料调研工作和专家咨询基础上提出了专题研究成果。
根据规划工作总体部署,我院在专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经审查后下发,作为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工作的依据。
目录一、总则 (1)(一)目的 (1)(二)评价范围 (1)(三)基本要求 (1)(四)技术路线 (1)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3)(一)饮用水源地的综合生活供水量及供水人口 (3)(二)评价体系 (3)(三)评价指标 (3)(四)评价标准 (4)(五)安全评价 (5)三、城市饮用水源安全状况评价 (6)(一)城市饮用水源现状安全评价 (6)(二)城市饮用水需水量预测 (7)四、附录水质评价 (9)(一)评价原则 (9)(二)评价项目 (9)(三)评价标准 (9)(四)评价方法 (15)一、总则 (1)(一)目的 (1)(二)保护区体系 (1)(三)适用范围 (1)(四)基本要求 (1)二、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 (3)(一)保护区 (3)(二)准保护区 (3)(三)汇入支流及输水河(渠)道 (4)三、湖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 (5)(一)水源地分类 (5)(二)水库型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 (5)(三)湖泊型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 (6)四、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 (7)(一)水源地分类 (7)(二)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 (7)五、已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复核 (9)(一)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状调查 (9)(二)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复核 (9)六、成果及要求 (10)(一)水源保护区登记表 (10)(二)水源保护区划图 (10)一、总则(一)目的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要求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成果,从城市现有饮用水水源地和整个城市两个层面,评价和分析各饮用水水源地和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安全状况及存在的不安全问题、成因及分布,提出安全状况评价成果,为后期措施规划提供依据。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培训讲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 O六年六月项目名称: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张力军成员:樊元生杨朝飞周健李建新宋铁栋赵英民陆新元万本太赵华林蒋延东孟伟邹首民魏山峰技术小组:组长:孟伟郑丙辉成员:石效卷郭瑾珑付青王丽婧韩梅富国朱琦陈鸿汉王灿发马中李广贺胡成刘佑华李崇明宋兰合李志群周智明蒋平安目录1总论 (1)1.1工作背景 (1)1.2规划原则 (2)1.3规划编制依据 (2)1.4规划范围与目标 (3)1.5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4)2城市基础信息及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5)2.1城市社会、经济基础信息调查 (5)2.2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 (6)2.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7)2.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源调查 (8)2.5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11)2.6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现状与规划状况调查 (12)2.7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状况调查 (12)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14)3.1基本要求 (14)3.2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评价 (14)3.3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水质评价 (19)3.4水质评价结论 (19)3.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20)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控制 (21)4.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21)4.2不达标地表水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21)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5.1基本要求 (25)5.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27)6.1基本要求 (27)6.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27)6.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34)6.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36)6.5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 (37)6.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38)6.7工程投资—效益评估 (39)6.8规划实施保障 (39)7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1重庆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2大理市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3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筛选技术示范 (41)7.4沈阳市浑河地表—地下复合型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技术示范 (41)8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42)8.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究 (42)8.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研究 (43)8.3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43)9工作成果提交 (45)9.1地市级规划成果 (45)9.2省级规划成果 (45)9.3国家级规划成果 (45)10基础情况调查表 (46)10.1附表一城市基础信息调查表 (46)10.2附表二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表 (49)10.3附表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表 (70)10.4附表四削减量计算核定表 (75)10.5附表五重新核定和补充划分后上报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登记表 (76)10.6附表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工程项目统计表 (77)11附件一饮用水水源地编码方法 (82)12附件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5)12.1前言 (117)12.2适用范围 (117)12.3规范性引用文件 (117)12.4术语和定义 (117)12.5基本要求 (119)12.6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19)12.7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1)12.8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3)12.9其它 (126)12.10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最终定界 (126)12.11监督实施 (126)12.12附录A(规范性附录)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127)12.13附录B(资料性附录)二维水质模型基本方程及解析解 (128)12.14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源保护划分概念模型 (131)13附件三源强系数及应用 (133)14附件四评价报告格式 (139)15附件五规划文本格式 (145)16附件六污染物名称及代码表 (147)1总论1.1工作背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

附件2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水利部水资源司2015年4月目录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4.1评估内容 (2)4.2评估程序 (2)5评估指标体系 (4)6评估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 (7)6.1水量保障 (7)6.2水质保障 (8)6.3监控保障 (11)6.4管理保障 (12)7评估结果分级 (13)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的内容、工作程序、指标体系、赋分标准和评估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年度评估,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饮用水水源地:提供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
主要包括河道型、湖库型和地下水型。
(2)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为使水源地能持续满足一定供水保障率的水量和满足一定水质要求而采取的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量水质监控及相关管理的保障措施的统称。
(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还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4)年度供水保证率:河道型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年度供水保证率为年度来水量(包括调水水量)与设计枯水年来水量的百分比。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年度供水保证率为年度实际供水量与设计供水量的百分比。
(5)应急备用水源地:在常规供水水源因自然灾害或突发水污染事件等特殊情况引发供水量严重不足或暂时停止供水情况下,能及时补充或替代常规供水水源,满足一定时间内生活用水需求,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的水源地。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水利部•【公布日期】2015.06.04•【文号】环办[2015]53号•【施行日期】2015.06.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2015]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厅(局)、水利(水务)厅(局):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但是,由于农村饮用水水源点多面广、单个水源规模较小、部分早期建设的饮水工程老化失修等原因,水源保护管理基础薄弱、防护措施不足、长效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分类推进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以供水人口多、环境敏感的水源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支持建设的水源为重点,由地方人民政府按规定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划定时限,按期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
对供水人口在一千人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按照《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科学编码并划定水源保护区;日供水1000吨或服务人口10000人以上的水源,应于2016年底前完成保护区划定工作。
对供水人口小于一千人的饮用水水源,参照《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分散式指南》),划定保护范围。
对已建成投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建设及管理单位应于2015年底前向当地环保和水利部门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协助做好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分及规范管理工作。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村饮水工程,工程建设单位应在选址阶段进行水量、水质、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分方案的论证;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的划分、标志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应与农村饮水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水利部水资源司2015年4月目录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4.1评估内容 (2)4.2评估程序 (2)5评估指标体系 (4)6评估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 (6)6.1水量保障 (6)6.2水质保障 (7)6.3监控保障 (10)6.4管理保障 (11)7评估结果分级 (12)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的内容、工作程序、指标体系、赋分标准和评估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年度评估,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饮用水水源地:提供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
主要包括河道型、湖库型和地下水型。
(2)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为使水源地能持续满足一定供水保障率的水量和满足一定水质要求而采取的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量水质监控及相关管理的保障措施的统称。
(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还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4)年度供水保证率:河道型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年度供水保证率为年度来水量(包括调水水量)与设计枯水年来水量的百分比。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年度供水保证率为年度实际供水量与设计供水量的百分比。
(5)应急备用水源地:在常规供水水源因自然灾害或突发水污染事件等特殊情况引发供水量严重不足或暂时停止供水情况下,能及时补充或替代常规供水水源,满足一定时间内生活用水需求,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的水源地。
(6)饮用水水源地信息监控系统:以水量、水质、水位、流速等水文水资源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和分析处理能力为基础,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通信网络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
4 总则4.1 评估内容根据本指南确定的4类25项指标,对饮用水水源地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4.2 评估程序(1)印发评估方案;(2)各水源地按照评估方案的要求,建立水量、水质、监控、管理四方面的评估档案;(3)各水源地按照评估方案的要求开展自评估,完成自评估报告并上报印发评估方案的部门;(4)印发评估方案的部门联合相关省水利厅水源地主管部门组织成立评估组,通过现场核查及档案核查等方式对各水源地安全保障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综合评估,形成初步评估意见,并反馈各水源地;(5)根据各水源地对初步评估意见的反馈,形成正式评估意见。
具体评估程序见图1:图1 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程序5 评估指标体系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标体系共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详见表1。
表1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标准水量评估年度供水保证率年度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
应急备用水源地建立重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备用水源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一定时间内生活用水需求,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
水量调度管理流域和区域调度中,应有优先满足饮用水供水要求的调度配置方案,确保相应保证率下取水工程正常运行的水量和水位;制订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度方案,建立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的供水安全储备供水设施运行供水设施完好,取水和输水工程运行安全;取水口处河势稳定;地下水水源地采补基本平衡,长期开采不产生明显的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
水质评估取水口水质达标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能够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规定的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进行监测,每月至少监测2次,并且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Ⅲ类标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能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水质监测指标进行监测,每月至少监测1次,并且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Ⅲ类标准。
封闭管理及界标设立一级保护区内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封闭管理;保护区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取水口和取水设施周边设有明显的具有保护性功能的隔离防护设施。
入河排污口设置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一级保护区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没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没有从事网箱养殖、没有畜禽饲养场、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二级保护区综合治理二级保护区内,无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从事网箱养殖、畜禽饲养场、旅游等活动的应按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准保护区综合治理准保护区内,没有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没有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堆放场所和处置场所。
含磷洗涤剂、农药和化肥等使用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农药、化肥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交通设施管理保护区范围内有公路、铁路通过的,交通设施应建设和完善桥面雨水收集处置设施与事故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在进入保护区之前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标准植被覆盖率一级保护区内适宜绿化的陆域,植被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二级保护区内适宜绿化的陆域植被覆盖率应逐步提高。
监控评估视频监控实现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全方位监控。
管理部门建立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对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及重要供水工程设施实现24小时自动视频监控。
巡查制度建立巡查制度,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行逐日巡查,二级保护区实行不定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特定指标监测地表水水源地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规定的特定项目,每年至少进行1次定期排查性监测;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还应按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规定的项目开展营养状况监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能按照《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有关规定,对水位和采补量进行定期监测。
水质水量在线监测取水口附近水域具有水质水量在线监测信息监控系统具备水量、水质、水位、流速等水文水资源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和分析处理能力,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应急监测能力加强针对突发污染事件及藻华等水质异常现象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具备预警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加密监测和增加监测项目的应急监测能力。
管理评估保护区划分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部门联动机制建立水源地安全保障部门联动机制,实行资源共享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
法规体系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法规、规章或办法,并经批准实施;应急预案及演练制定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洪水和干旱等特殊条件下供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建立健全有效的预警机制;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储备机制和技术保障体系;管理队伍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
资金保障建立稳定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6 评估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根据饮用水水源地类型,本指南将水源地分为湖库型、河道型和地下水型三种类型,表2-表5中未做标注的表明适用于此三类水源地,标注过的按标注类型进行评估。
6.1 水量保障水量保障评估共4项二级指标,满分30分,水量保障评估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详见表2。
表2 水量保障评估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评估方法档案材料或说明水量评估年度供水保证率14年度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的,得14分[湖库型水源地、河道型水源地]对于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的,提供年度来水量(包括调水水量)及设计枯水年来水量数据;对于供水保证率低于95%的,应说明原因和拟采取的措施等。
[地下水型水源地]对于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的,提供年度供水量及可开采量数据;对于供水保证率低于95%的,应说明原因和拟采取的措施等。
年度供水保证率不能达到95%的,得0分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8供水城市建立应急备用水源地,并能满足一定时间内生活用水需求,并且具有完善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的,得8分已建立备用水源地的,提供备用水源地建设相关批复文件、设计规模、运行情况以及配套供水设施的相关设计文件、现场照片等材料;如供水储备或配套供水设施不完善的,应说明原因及主要影响,同时说明相关补救措施;对于尚未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应说明原因。
已建立应急备用水源地,但供水储备和供水配套设施有一项不完善的,得6分已建立应急备用水源地,但供水储备和供水配套设施均不完善的,得3分没有建立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得0分水量调度管理4流域和区域供水调度中有优先满足饮用水供水要求,能确保相应保证率下取水工程正常运行所需水量和水位要求的,并且制订了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度方案,并经批准实施的,得4分流域和区域供水调度中有优先满足饮用水供水要求的,建立水量、水位双控制指标的,提供该调度配置方案;没有相关调度配置方案的,说明对实际供水是否产生不利影响等。
已经编制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度方案,并经批准实施的,提供该方案,说明供水安全储备情况;没有制订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度方案的,流域和区域供水调度中有优先满足饮用水供水要求,但没有制订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度方案的,得2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评估方法档案材料或说明有特殊情况下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度方案,但流域区域供水调度中没有优先满足饮用水供水要求的,得1分应说明原因。
两者均没有的,得0分供水设施运行4供水设施完好,取水和输水工程运行安全的,得4分[湖库型水源地、河道型水源地]供水设施完好,取水和输水工程运行安全的,应说明主要供水设施的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及改扩建时间等信息,提供供水设施相关照片、检修记录等材料;取水设施、输水设施偶尔出现事故影响供水,经过抢修后能够安全运行的,应简要说明事故经过、影响、补救措施等;对于安全隐患较严重的,说明理由。
[地下水型水源地]供水设施完好,应说明主要供水设施的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及改扩建时间等信息;取水设施、输水设施偶尔出现事故影响供水,经过抢修后能够安全运行的,应简要说明事故经过、影响、补救措施等。
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提供5年系列的水位和取水量数据、图表等相关证明材料;轻度超采,提供超采率;地下水严重超采的,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