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2015 2016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1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主整版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是:B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D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CA.不系统性B.非批判性C.反思性D.历史性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C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

自然辩证法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然辩证法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要点(2016)1、什么是⾃然辩证法?学习⾃然辩证法的意义是什么? P1、答:(1)⾃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般规律、⼈类认识和改造⾃然的⼀般⽅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类社会相互作⽤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段的⼈与⾃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1.提⾼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

⾃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学科,具有世界观和⽅法论的功能。

学习⾃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掌握科学⽅法论,同时还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然和社会的辩证关系并学会辩证思维⽅法。

2.拓宽知识视野,树⽴科学精神。

⾃然辩证法⽂理交叉,蕴涵着科学⽂化的职能。

学习⾃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扩⼤知识⾯,了解⾃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另⼀⽅⾯还可以增强科技意识,树⽴科学精神和⼈⽂精神的统⼀,从⽽有助于提⾼分析社会问题和辨别伪科学的能⼒。

3.提⾼科技⼯作者的综合素质。

(1)、普及科学知识,提⾼科学素养,改变单向度的知识结构。

(2) 、学习科学精神、思想、⽅法、态度、⽂化,做⼀名合格的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作者。

(3) 、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做⾃觉的唯物主义者(科技⼯作者⼀般都是⾃发的唯物主义者)。

(4) 、培养运⽤科学的⽅法和原理进⾏决策的能⼒。

增强社会责任感。

(5) 、培养以科学的态度和⽅法思考和研究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科学问题,增强社会实践能⼒。

2、古代朴素⾃然观的特点是什么?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特点是什么?中西⾃然观的差异是什么? P18 ,P26 答: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总特征:孤⽴、静⽌、僵化、凝固、不变、⽚⾯、外在的机械唯物主义⾃然观古代朴素⾃然观总特征:从本体论追问万物的始基。

坚持了本体论,物质性,整体性;直观、思辩、猜测古希腊古代中国关于规律的可认识、可⾔说的性质可⾔说性强不可⾔说性强把⾃然观作为认识⾃然的框架还是作为社会⾏为实⽤基础以认识⾃然本⾝的特征更强以为社会服务的特征更强案例:社会中⾃由与王权的关系在⾃然观中的反映差别——天⽂与⼈⽂的关系结果在天象的解释⽅⾯,天⽂故事体现了⾃由城邦的社会性中央集权的社会特征同样反映在天象的解释体系中,中央集权的秩序性特别强⾃然的始基⽐较有形,如⽔,⼟,原⼦等。

2015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2015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复习范围:重点复习每章后面的复习思考题,以及十八大报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考试题型: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1加上基本观点)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1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②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③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④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2①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②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③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1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1
10、什么是层次结构,如何理解夸克禁闭?
答:层次结构是由若干要素经相互关系构成的系统,经过新的相干性关系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
夸克幽禁:色力随夸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当距离增大到强子大小时,色力极大,以至于不能将两个夸克分开,所以得不到自由夸克。
11、系统进化的一般根据和条件是什么?
6、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受古希腊科学呢写思想影响里士多德的科学思想的影响。1609年发现了天文望远镜,并以此发现了木卫体系等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说的新的天文现象,说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唯一。然而,由于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得的数据和托勒密体系的数据都不能与第谷的观测相吻合。因此日心说此时仍不具优势。直至开普勒一椭圆轨道取代圆形轨道修正了日心说之后,日心说在于地心说的竞争中才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关系:牛顿力学解释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8、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分析比较?
答:古代朴素自然观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尝试对自然界作统一的合乎理性的说明(1)万物的本源(2)宇宙的起源与演化(3)自然: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的生长发展的有机体。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是直观的、思辨的和猜测性的,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从自然本身探索自然的奥秘;近代机械自然观指出世界时一步由惰性物体自称的机器,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他的局限性在于:(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是想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前提。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1)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及复习题(1)

1.自然辩证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性质: 属于哲学任务: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以帮助和促进而不是替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

)2.人类自然观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粗糙,笼统,神秘)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大倒退)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观(新旧交替的阶段)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唯物但是机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的,联系的)早期的自然观被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了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终于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为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大门。

近代机械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

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械,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在唯物论方面,由于对自然界在细节方面认识的深入,有利于坚持自然观的唯物主义立场。

在机械论方面:一、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宇宙、人都是机器,抹杀了独特性。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1. 试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哲学学科。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有:矛盾、统一、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等。

2. 试题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等。

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统一、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3. 试题三: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明显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形而上学主要研究事物的表面现象和静态存在,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恒定性。

自然辩证法以矛盾为核心,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形而上学则以对立为基础,强调事物的二元性和不变性。

4. 试题四: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自然辩证法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辩证关系,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实验和观测,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使科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5. 试题五: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和古印度的佛陀。

他们提出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的概念,并强调事物的不断流变和无常性。

第二阶段是现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马克思。

他们从哲学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矛盾的本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系统自然观主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工自然观主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

生态自然观主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

2、试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力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1)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科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科学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条件,并从科学外部输入各种资源。

科学外部的动力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层面的科研需求,社会生产需求,技术仪器和技术问题,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教育和人才培养,文化价值观和人文传统等。

(2)科学发展的部动力科学系统外部的动力要与部的动力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科学发展的部动力来源于科学系统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热情;科学问题历史和科学实验提供的题材;科学实验(事实)与科学理论(假说)的冲突,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冲突;科学学科的分化和专门化,从原来的学科中逐渐分离出分支学科和相关学科,新学科研究对象围变小,认识层次更深入,从而使得科学向纵深发展;不同研究团体学术观点的论争等。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一、绪论部分(一)概念部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问。

(二)思考题1.你是如何理解《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1)自然界本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2)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辩证法;(3)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即科学技术创造的辩证法。

2.怎样理解《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各项研究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辨证法不属于各门具体学科,带有整体性和一般性。

不专门研究某种物质运动规律,如物理、化学、生命运动规律。

所研究的对象带是有整体性和一般性的特征。

例如,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

显然,它与各门具体学科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3.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答: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为直接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4.学习《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对科学和技术工作者有何意义?5、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是以自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吗?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考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任选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要说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

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3、科学有哪些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什么现实意义?4、课题(或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是什么?5、假说是如何提出来的?6、简评科学奖励中的“马太效应”。

二、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1、恩格斯说:“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你怎样理解这一句话?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三、论文(占总成绩的30%)。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自然辩证法123班复习题汇总)(黄色为10级考题:简答五选三每题10分、论述四选二每题20分、论文30分)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123)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123)3、形而上学自然观或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怎样的科学背景下产生的及作用?(123)4、近代后期有哪些科学成就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一个又一个缺口?为什么?(123)5、结合科学发展的过程谈科学和宗教关系的演变(123)6、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123)7、科学究竟是什么?(2)8、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3)9、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的剑”?(123)10、怎样理解科学认识的特点?(123)11、结合实例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123)12、科研的基本程序(2)13、课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及科研选题的原则(123)14、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保证科学观察的客观性?(123)15、数学方法及其特点。

(2)16、怎样理解直觉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2)17、科学假说及其意义。

(123)18、如何评价科学理论的优劣?(2)19、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影响(123)20、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哪些?(12)21、试对科学哲学家们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的一种进行理论分析(12)22、谈谈你对理论与经验关系的理解(23)23、论科学精神及其意义(123)24、科学争鸣及其意义(2)25、科学活动的特点和准则(2)2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2)27、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23)28、简评科学奖励中的马太效应。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P39-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1.自然界的层次结构2.自然界的无限发展3.自然界的相互作用4.人和自然的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从来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大然的自然界的看法。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有何重大意义?(P41—43)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丁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恩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现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丰义自然观的创穴,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技英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47)系统自然观植根于相对论、且子力学、分于生物学以及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池理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措绘出一幅从基本粘子、原子、分子化合物育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宁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购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格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一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叩。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闻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2010自然辩证法一、简答题1、阐述古希腊四个自然哲学家关于万物本原的四种不同思想。

(教材P26)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产生于“气”,赫拉克利持和希巴索则认为是“火”,恩培多克勒以土加于上述三者,主张“四元素”为万物之始。

2、论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讲义P12)答: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有以下四种:1、先进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16世纪以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表现为以四大发明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发明的领先以及农学,中医,天文,算术等学科的成熟。

2、实用性。

中国古代科学倾向于实际应用而不是古希腊科学的倾向于理性思辩。

主要表现在种种有形的技术发明,许多理论体系始终未能摆脱应用阶段。

3、稳缓性。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在稳缓前进而无大起大落。

4、大一统性。

与农业有关的学科构成中国大一统科技的中心部分,大型建筑技术,通讯技术,航海技术,炼丹技术等成为中国大一统科技的派生分支。

3、简述近代科学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科学发展的不同特征。

(讲义P20)(1)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特征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材料,其途径是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此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采用的是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将自然界看做一个既成事物而不是一个发展过程;机械力学的方法是此时期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整个自然科学都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

(2)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征1、19世纪自然科学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更高成都的发展。

时间上追溯了宇宙起源(星云假说);空间上确立了微小原子与庞大银河系的存在;深度上涉及到宇宙的未来与生命的本质,起源等。

2、19世纪自然科学已采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研究自然界联系观点:电磁学解释了光,电,磁之间的联系,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有机化学揭示;额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有机物之间的联系,能量守恒定律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

发展观点:康德“星云假说”探讨了天体的演化;“地质进化论”探讨了地球的演化;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探讨了生物的演化。

《自然辩证法》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自然界是一个系统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特征:系统性。

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

复杂性。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性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和简单性、生成性和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演化性。

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稳定的、演化的,从历时性的维度来讲,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等价的和同一的,而是非等价的和有差别的,时间是自然界演化的内在尺度。

广义性。

在研究天然自然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并由此而形成了广义意义上的系统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的主要内容:自然界可划分为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

人工自然界是系统的自然界。

人工自然界是演化的自然界。

特征:主体性。

人工自然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所具有的属人的本质,强调了人在创造人工自然界过程中体现出的本质力量,凸显了人和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能动性。

人工自然观不仅揭示了人类作为“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所具有的消极地顺从自然界的受动性等特征,强调了他们作为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价值性。

人工自然观不仅承认天然自然界对人工自然界的价值贡献,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价值诉求,而且通过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力图从忽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而只追求人类自身价值,转向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认识并重。

生态自然观内容:自然界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无机有机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特征。

《自然辩证法》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1) 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p23-272)启示意义(1)三种自然观之间的关系p29(2)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其次,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被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

因此,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然协调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科学与技术开发、利用、改造自然;要保证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和演化,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给予”,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建立起物质交换、能量流通和信息传递的良性循环。

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做自觉的调控者,当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类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调节的原则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需要高于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生物和自然界的生存高于人类的非基本需要(即过分享受和奢侈的需要)”。

“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

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坚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协同发展不是片面的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了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 自然辩证法是哪位哲学家首次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笛卡尔D. 黑格尔2.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什么?A. 因果律B. 运动C. 对立统一D. 相对论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哪种运动形式?A. 周期性运动B. 直线运动C. 曲线运动D. 螺旋运动4. 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概念强调的是什么?A. 事物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B. 事物的属性是固定不变的C. 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D. 事物的变化是线性的5. 自然辩证法中的螺旋上升发展观是指什么?A. 自然界存在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过程B. 自然界的发展是线性的C. 自然界的发展存在着曲线变化D. 自然界的发展是逐步向上的二、填空题1. 自然辩证法强调了事物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的。

2. 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主张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_____________。

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不是_____________的,而是无限的。

4. 自然辩证法中的运动概念指的是事物的_____________变化。

5. 自然辩证法中的循环发展观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的。

三、简答题1.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阐述其中一个原理。

2. 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其中一个应用。

4.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有什么启示?5. 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今天的科学发展有什么影响?四、论述题自然辩证法的提出和发展是人类自思考能力开始发展以来的重要成果之一。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多样的、多样化的,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存在着内外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螺旋上升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并非线性的,而是逐渐向前、向上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终极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终极版)

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

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

渊源①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的系统思想。

②莱布尼茨、狄德罗、康德、黑格尔的系统思想。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系统思想。

④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系统思想。

基础现代系统科学理论观点①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等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

②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

③系统由要素构成并和环境相关联,具有开放性等特点。

④系统以分叉和突现的方式进行不可逆地演化。

⑤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构成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⑥人类社会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并和自然界系统发展关联。

特点①提出系统存在和演化思想。

②强调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③突出人类和自然界的系统关系。

意义:①发展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实用文档特2、试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力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科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以及与科学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理论。

(2)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就是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框架之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

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就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

分化是指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变化,或统一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综合则是指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高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20实用文档速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当代产生的新兴学科大部分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们都兼有分化和综合的双重功能。

分析就是研究,综合就是创造。

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

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继续前进。

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3)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①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任何技术,最早都源于人类的需要。

正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起初模仿自然,进而进行创造,发明了各种技术。

同时,文化对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张力作用。

先进的思想文化会推动技术的发展,而落后的思想文化则会制约和阻碍技术的发展,包括影响技术决策、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各方面。

②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影响并贯穿于技术实践的全过程。

技术手段即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形式。

技术目的的提出和实现,必须依赖于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是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和保证,它包括为达到技术功能要求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应用工具的方式。

③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成为技术发展的理论向导。

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技术发展对科学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已成为科学的应用。

尤其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日益形成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实用文档、试分析科学技术有哪些社会功能?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3(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从近代产业革命发生以来,科学技术所显示出的最巨大、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功能,也是科学技术的主要社会功能。

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2)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的一切要素包括工具、工艺方法、控制手段、劳动者的技能和智力水平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即增加劳动力、增加投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最起关键作用的要素。

事实表明近几十年间有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三分之二来自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中国家要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3)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科学曾经在反对宗教神学的统治中起着解放人们思想的重要作用。

今天,仍然有必要在全体公民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用科学技术战胜迷信、愚昧和贫穷,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向前发展,才能使事业兴旺,民族强盛。

(4)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文明史。

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科学技术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从长远的观点看,力争使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职能之一。

4、请结合当前有关学术腐败的一些现象,谈谈你对科研诚信的认识。

5、请结合你自己的专业性质,谈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负责任的科技工作者。

首先科技研发过程是一个求真、至善的过程,它的目的是造福人类,这就要科技工作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其次我们说在科技研发前应该对该研发对象做一个评估,对其社会应用全景做一个全面预测,然而有的科技研发对象能够在事前进行评估,有的却具有不可预测性,它的弊端有可能在研发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也有可能在实际的应用中才看见。

因此在研发过程中科技工作者如果发现该研发项目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的时候应考虑如何将其危害减少到最小化,一旦发现其危害远远大于给人类所带来的利益时一定要想尽办法阻止该项目的继续研发,在无法预测到其后果时,切勿操之过急。

最后在科技研发过程中科技工作者的一切研发都应该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和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出发。

任何科技研发都是建立在保护实用文档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实现短期的效果以及追求个人的利益而不顾损害整个人类的利益,破坏生态平衡。

科技工作者在可持续研究领域要注意清洁工艺、节能技术、生态农业、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等。

在科研的过程中要对我们的后代负责任,要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负责任。

科技工作者是社会的人,一方面科技工作者生活在特定社会中,他生活、工作以至做人的准则都来源于社会,他必须受到社会文化价值的引导。

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其利益得失与荣辱尊严应当由社会价值决定。

因此我们考虑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问题时,除了从科技研发本身考虑外,还应将科技工作者置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考虑。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科技工作者针对不同的社会对象与事物承担其社会责任。

6、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质量、社会关系的改变,对社会政治、社会文化,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但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导致与人类相悖的消极后果乃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科学技术进步从来就是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发展提供动力之时,也为人类创造更大的悲剧提供了条件。

”因此我们应当正视和尽力解决科学技术应用而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辨证地看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需要通过技术转化,在生产、工程实践的具体运用即“物化”过程中才能变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并推动经济发展;2.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各要素发挥作用而体现其生产力的职能并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3.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是最主要的作用,经济竞争常常通过科学技术竞争而实现。

第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1.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促进各项社会生活事业如衣食住行、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的发展;2.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社会关系的改变如城乡关系、工农关实用文档系、脑体关系、性别关系、家庭关系的改变3.技术进步促进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家庭办公、交通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

第三,科学技术对政治的影响。

1.科学技术实力决定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2.科学技术对“政治民主化”有影响,它可以使得政治参与科学化和民主化,国家和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科学技术推动了政治文明。

第四,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1.文化成果和文化传播必须要有技术载体,科学技术丰富了物质文化并推动物质文明;2.科学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丰富教育文化。

3.科学技术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丰富精神文化。

4.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管理,丰富管理文化。

第五,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有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在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还威胁着人类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

首先,科学技术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

如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转基因食物等;其次,科学技术导致人的异化,如金钱异化、权力异化。

再次,科学技术带来环境问题。

如资源耗竭、能源枯竭、环境污染。

另外,科学技术还带来人类的危机和安全问题,如军事战争,恐怖活动等。

针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我们应该辨证地去看待科学技术,不能只看到它的利,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弊端。

所以要求我们合理应用科学技术,包括:正视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影;科学技术问题还需要科技自身来解决;依靠科技进步,保证环境质量;进行技术评估;社会制约的完善和增强,加强国内法制与国际合作。

7、试论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及意义。

(1)通过过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2)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不断调整和完善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

其做法通过采取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加强创新合作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3)通过国家职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1)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作用实用文档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在创新活动作用。

为此要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行为有所规定或限制和制定正确的政策,加强以市场换技术的效果。

还要使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社会建制变革等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迅速完成由模仿创新向率先创新的转变。

2)加大创新精神培育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崇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

为此首先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其次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