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主流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及特点
生物的进化的学说知识点
生物的进化的学说知识点生物的进化的学说知识点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局限性: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植物有丝分裂知识点一仁膜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一分为二向两极,两消两现建新壁.(膜仁重现失两体)二膜仁消,两体现点排中央赤道板点裂体分去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三膜仁消失显两体,形数清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消三现重开始。
四有丝分裂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首先作准备,染体复制在其间,膜仁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均分牵引到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五前:两失两现一散乱中:着丝点一平面,数目形态清晰见后:着丝点一分二,数目加倍两移开末:两现两失一重建.稳态与环境知识点这本教材中所讲的稳态既包括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其归纳如下:(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指激素调节(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3)种群的概念、种群数量变化(4)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演替(5)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态。
以上内容中的生命活动调节几乎为高考必考点,有关生态系统的考点也频繁出现,但它们的难度并不高,解题所需的时间也不长,所以相关题目要努力拿到满分。
生物进化理论概述
生物进化理论概述
生物进化理论是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理论,它主要研究生物种类的变化和进化过程。
生物进化理论包括:
1. 演化论
演化论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认为生物的演化是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所导致的。
生物个体间存在着基因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物的繁殖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导致了生物种类的演化。
2.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演化论的中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竞争、适应和选择的生存条件,只有适应能力强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3. 基因流
基因流是指在生物种群间发生的基因交流现象,包括基因的迁
移和交换。
基因流有助于增加生物的遗传变异性,从而对生物的进
化产生影响。
4. 突变
突变是指生物基因体系中出现的永久性变异,是生物遗传变异
的另一种形式。
突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生物的繁殖能力和适应
环境的能力,进而对生物种类的演化产生影响。
以上介绍的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生物进化理论在现代
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生物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高考生物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
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不是过渡)繁殖 —— 选择的基础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生存斗争 —— 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
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1)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2)种内斗争(3)种间斗争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 ——进化的内因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 —— 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所以说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1、 意义: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 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进化生物学__知识点重点
为二十九班之崛起而奋斗!!!!!!!!!!!!!!!!!!!!!!!!!!!!!!!!!!!!!!!!!!!!!!生物进化: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其相应的表型的改变。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进化的特点:进化的恒定性和保守性拉马克:首次提出进化学说(“拉马克学说”),提出了两个法则一个是用进废退;一个是获得性遗传。
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古无脊椎动物学的创始人。
达尔文学说:(1)变异和遗传(2)自然选择(3)性状分歧、种形成、绝灭和系统树人类进化过程中五个重要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生智人分为四个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人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物种:物种是由种群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它单元在生殖上隔离),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
在宗谱上代表一定的分支个体:物种组成种群的最基本单位。
同种个体的某些性状可能不同。
种群:种群是生活在一定群落里的一群同种个体。
不同种群之间分布不连续,通过杂交、迁移等形式遗传交流,使物种成为一个统一的繁殖群体。
种群的生境不同产生不同的生态型,当变异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亚种甚至新种。
亚种: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态上充分隔离形成的群体。
亚种有一定的形态、生理和遗传特征,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地理亚种)。
亚种概念多用于动物分类,分为多型种和单型种。
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隔离(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物种的形成方式渐变式种形成(异域种化同域种化边域种化临域种化)骤变式种形成孤岛种形成化石分类标准化石:存续时间很短,以致可用其作为所在地质年代标志的物种化石。
指相化石:能够指示当时地层沉积环境的化石。
标记物化石:古代生物大分子留下降解物的化石化石形成的几大要素生物死亡的数量;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生物尸体被掩埋的速度;掩埋的环境;石化的程度和快慢地址年代划分单位宙代纪世年生命的产生过程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米勒实验;生物大分子的形成(似蛋白质大分子)福克斯实验;多分子体系的形成(蛋白质和核酸)奥巴林实验;“原生体”的生成(新陈代谢、自身繁殖)细胞的起源与进化非细胞形态的“原生体”;原始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六界系统菌物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三域(原界)系统:细菌域古生菌域真核生物域爬行动物成功登陆的奥秘:羊膜卵生物界系统发展的规律:生物进化的进步性;生物进化的阶段性;生物进化的多样性动物的进化: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后生动物(多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原口动物后口动物多细胞化真核细胞产生;臭氧层形成;冰川作用。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认为生物有其变异的特性,主张生物由进化而来。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又是一个连续而缓慢的过程。
他反对林耐的物种不变论和居维叶的激变论。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主要阐明在他的《动物哲学》一书中,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的学说;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的学说;生物按等级向上发展的学说。
1、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的学说拉马克认为,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生物的变异,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他写道:“每一个曾作多次观察而且检查过许多标本的人,对于这样的事都会确认,即随着栖息地、地势、气候、食物、生活方式等环境约束的变化,在动物体的身长、形态、各部分间的比例、色彩、品质、轻捷性以及技能上的诸特性,也因之而发生与上述变化相应的变化。
”拉马克还以为,许多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所以与野生者有别,在于人为的环境与野生的环境的不同。
他指出:“在自然界中在什么地方可以发现,有像今天在菜园中所种植的甘蓝及生菜呢在动物方面也有相同的情形,由于人们的饲养,大大地改变了动物的形态。
如在不同国家内,不同条件下饲养鸡和鸽子,因此获得了形形色色不同的品种。
如果我们要在自然界里寻找这种品种,那是完全徒劳的。
”拉马克也研究狗的起源及其多样性。
他断定所有的狗都来源于一种野生的祖先。
只是由于杂交和培育的环境条件不同,才形成了品种的多样性。
他还认为植物受环境的影响比之动物更为深刻和显著。
同种植物若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形态结构相差十分悬殊。
拉马克以毛茛植物为例做了具体的分析。
他写道:“水毛茛的茎叶若长期沉没在水中,叶即裂成枯枝状;但若它的茎部露出水面以上,则在空气中发育的叶,就呈广阔的圆形,只是叶的边缘稍有分裂。
倘使它们所生之地域只是潮湿,不被水层所淹没,则其茎部较短,叶为圆形,绝不像枯枝状。
一般的植物学家遇到这些植物也许会误认为另一种植物。
”拉马克指出,在一般情况下外界环境对植物具有直接的影响,促使植物发生直接变异。
生命科学发展史之主要生物进化学说
生命科学发展史之主要生物进化学说通过五堂课的生命科学发展史的学习,我深深感觉曾经认为的科学与人文的隔阂在缩小,作为一位文科生,实际上对生命科学了解不多,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与熟悉的历史结合起来的上课内容让我对慢慢了解了更喜欢上了生命科学,喜欢上了那么多的生物进化学说。
在历史长河中先后出现的进化学说不可尽数,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更多达数十种。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介绍和我的一些拙见。
首先主要的生物进化学说有:1、神创论神创论认为,自从上帝创造万物以后,地球上的生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某些信徒相信世界是上帝有目的地设计和创造的,由上帝制定的法则所主宰,是有序协调、安排合理、美妙完善且永恒不变的。
完全无视地球轨道的变化的现实数据。
这种信仰后来不仅成为犹太人和穆斯林的共同信仰,而且是各种样式的基督教的共同信仰。
2、布丰的“物种可变”布丰是第一个提出广泛而具体的进化学说的博物学家,他收集了不少有关自然科学的材料,编写了《博物学》。
在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点,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特别强调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当物种生存环境改变,尤其是气候与食物性质的变化,可引起生物机体的改变。
3、居维叶的“灾变论”他反对生物进化论,但他正确地提出了物种自然绝灭的概念,并论证了现存种类与绝灭种类之间在形态上和“亲缘”上的相互联系,在客观上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他根据各大地质时代与生物各发展阶段之间的“间断”现象,提出了“灾变论”。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变化是突然、迅速和灾难性地发生的。
是自然界的全球性的大变革,造成生物类群的“大绝灭”,而残存的部分经过发展与传播又形成了以后各个阶段的生物类群。
他的这一科学假设也基本上与现代地质、古生物学的结论相一致。
4、拉马克进化思想拉马克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生物进化的理论。
他认为地球有悠长的历史,而且地球表面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不断的逐渐的变化;生物进化的动力,一是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倾向,二是环境条件的变化,环境条件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生物进化学说
生物进化学说在地球上,生命已经出现了几十亿年了,但是相关的生物进化学说,并未完全成熟,还在不断完善。
到目前为止,主要出现了这几种生物进化学说:拉马克进化论:生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变化、传衍而来;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并把动物进化的原因总结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
拉马克认为,环境变化使得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有的器官则由于不用而退化,这就是“用进废退”。
这种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下去,这就是“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思想,大胆鲜明地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学说。
可以说,是他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生物进化的理论。
但是其中也有较多主观推测,相对争议也较多。
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包括四个子学说。
(1)一般进化论,即物种是可变的(2)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
(3)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
(4)渐变论,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是一个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累积微小的优势变异的逐渐改进的过程,而不是跃变式的。
新拉马克主义,包括跃变论、直生论等。
跃变论主张新形态和器官的形成,是来自于大的跃变,而不是微小变异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缓慢而逐渐地累积下来的。
直生论主要内容是生物体内有一种“种系动力”驱使生物朝着固定的方向进化,这种进化是非适应的,与环境没有关系,在某些情况下能使物种灭绝。
如:哺乳动物的牙齿和角的进化是呈直线不断增大的。
新拉马克主义包罗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观点,它们的核心是生物体活动而出现的结构变化能够传给后代,导致后代出现适应环境的进化。
核心是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
新达尔文主义由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提出。
他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唯一机制,不仅反对跃变论、直生论,也否认用进废退以及一切后天获得性的遗传。
生物学的进化理论知识点
生物学的进化理论知识点生物学的进化理论是指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性选择等机制,解释物种的起源、演化和多样性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介绍生物学进化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适应性、物种形成和分化等。
一、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核心机制之一。
它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将有利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可以分为适应性选择和性选择两种形式。
适应性选择是指根据环境的需求,个体具备适应环境的特征,从而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例如,长颈鹿的颈椎逐渐延长,以便获取高处的食物资源。
性选择是指个体通过展示自身的性特征来吸引异性,提高自己的交配机会。
例如,雄性孔雀通过展示美丽的尾羽来吸引雌性孔雀。
二、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流动等方式产生。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突变,导致新的遗传变异出现。
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中,基因从父母亲中进行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遗传组合。
基因流动是指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增加了遗传变异的来源。
三、适应性适应性是指个体具备适应环境的特征和行为。
适应性可以是形态上的,也可以是生理上的。
形态上的适应性包括外形、颜色、结构等方面的适应。
例如,沙漠动物的体表颜色可以与沙漠环境相似,以便更好地躲避捕食者。
生理上的适应性包括代谢、呼吸、排泄等方面的适应。
例如,高海拔地区的动物会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以便更好地吸收氧气。
四、物种形成和分化物种形成是指一个物种分裂成两个或多个新物种的过程。
物种形成可以通过隔离和适应性分化来实现。
隔离是指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使得不同物种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配。
适应性分化是指在不同环境下,个体逐渐适应不同的生存条件,导致基因和表型的差异。
物种形成和分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它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丰富多样。
总结:生物学的进化理论涉及自然选择、遗传变异、适应性、物种形成和分化等多个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于是关于生物起源的种种猜测又被提 了出来,其中最被人认可的是“进化论”!
四、 现代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很好地解释了生物 的适应性。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解释遗 传变异的原因,而且仅限于对生物进化个体的 分析,因而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高等生物 和低等生物并存的现象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
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繁殖过剩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 强的繁殖力。
生存斗争:
达尔文把生物与环境的各种复杂关系称为
生存斗争。
生物同无机自然条件的斗争
无机自然条件:水、湿度、温度、光、空气等
种间斗争
指不同物种间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的斗争。
现代生物学家吸取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的精华部分,运用现代遗传学、生态学、物理、 化学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分析,提出了现代 的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进化是在生物种群中实现的。 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 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
方向演变
课堂练习:
按达尔文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 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甜食树缝中的蚂蚁 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 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 影响的结果。
了自然选择学说。其阐明了 生物进化的原因,对生物多 样性、适应性也作出了正确
生物的进化的学说知识点
生物的进化的学说知识点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他认为个体间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不同,进而影响其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
适应性较高的个体会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将其适应性的特征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导致种群在时间中的逐渐进化。
2. 突变与遗传:突变是指在基因组中发生的变异,可以导致生物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突变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从而在种群中引起遗传变异。
一些突变可能具有适应性优势,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因此这些有利的突变在进化中可能得到保留。
3.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指在小种群中由于随机的遗传变异而引起的基因频率的变化。
这种随机性通常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对演化过程有较大的影响。
4. 基因流动:基因流动是指不同种群之间基因的交换。
当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流动发生时,这些种群之间的基因池将合并,从而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基因流动可以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在进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5. 岛屿生物地理学: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物种如何适应和演化。
在孤立的岛屿上,物种可能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和资源利用竞争,从而导致物种的适应和演化。
6. 放射适应:放射适应是指一种物种分化为多个相关物种,以适应不同的生态位和资源分配方式。
放射适应通常发生在新的生态环境中,如岛屿或山脉,物种之间的分化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来促进。
7. 共同祖先:进化理论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祖先。
通过对现存物种和化石记录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推断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和共同祖先的存在。
8. 进化证据:进化理论得到了大量的科学证据的支持。
这些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发育、生物地理分布等。
通过这些证据,科学家可以了解到生物在地球上逐渐演化的历程和规律。
9. 分子进化:分子进化研究通过比较基因和蛋白质的序列来揭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通过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科学家可以了解到基因变异如何影响物种的适应和演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概率是( )
A A.1/88
B.1/22
C.7/20
D.3/8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 原材料
突变 产生
基因重组 等位基因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种群出现大量 的可遗传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
不可以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思考: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大多数 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它为何还能作为生 物进化的原材料呢?
⑸、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定向)
③、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6)、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与物
种形成的关系
(物种形成三原则)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改变
种群基因频率
地理隔离 导致
积累 基因库的差异
扩大
时间
导致
种群间生殖隔离 标志
例: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 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 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 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
2× 104 × 10-5 × 108 =2 ×107
个体
种群
探究活动(四)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s
s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马和驴不是一个物种,因 为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没 有生殖能力。
⑶、骡是一个物种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它不能繁殖后代
东北虎和华南虎之 间存在什么隔离?
3、地理隔离:
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得 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间不 能够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4、生殖隔离:
16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
3、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喙不变
喙尖而长
取食昆虫 取食仙人掌
喙凿状
取食果实
取食种子 喙粗而尖
取食昆虫
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
4、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5、你能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吗?
你认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能重新恢复 为常见类型吗?如果能,你认为该怎样做?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达标练 习
1.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A.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D)
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长颈变异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代代积累形成的
2.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使( B )
A.生存环境变化
B.自然选择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1、英国的博物学家达尔文通 过研究提出了被恩格斯赞誉为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之一的生物进化学说。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大西洋 非洲
南美洲
印度洋
太平洋
大洋州
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考察路线
2、自然选择学说
1859年,进化论者达尔文出版了他的巨著《物种起 源》。他在该书中,根据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指出:生 物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种通过遗传与变异、生存竞争、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引起性状分歧而进化。揭示了生 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释了不同物种的起源。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是“自然选择”。
C.生物变异
D.弱肉强食
3.同一种蝗虫,生活在青草中的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中
的呈枯黄色,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这是( C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化的中性学说(The 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简称“中性学说”(the neutral theory)或“中性突变的随机漂变理论”。
它的主要内容是:突变大多是“中性”的(突变大多是“中性”的,它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既无害处,也无好处。
这类突变有“同义”突变、“非功能性”DNA 顺序中发生的突变以及结构基因中的一些突变。
)随机固定(“中性突变”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在群体里固定下来,在分子水平进化上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中性学说认为,当一个生物体的DNA分子出现中性突变,既不提高也不降低它在生活环境中的生存适合度,它是通过群体中的随机交配,使这些突变在群体里得到固定、发展或者消失。
)中性突变决定进化的速率(进化的速率由中性突变的速率所决定,也就是由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置换率所决定。
)5、骤变论拉马克和达尔文都主张生物是在长期、连续的渐变中进化的。
骤变论这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认为生物是骤变产生的。
骤变论的体统提出者是德佛里斯。
他认为“新物种是突然出现的。
它的出现并不需要有可以见到的饿准备,没有没有过度类型。
6、直生论直生论(Orthogonesis)主张生物进化具有一种直线的方向,这种方向是由特定的内在力量预先决定,它不受环境的影响,与自然选择无关。
直线式进化还可分为多种路线。
如同增长方向进化、向过长方向进化、向退化方向进化,以及向创新的方向进化。
直生论与拉马克的“内在倾向”观点有些相近。
的含义。
间断平衡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一些化石记录,如寒武纪大爆发,如很多过渡类型化石难以发现。
一般认为,间断平衡理论并不否认达尔文学说,而是对它的补充和发展。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林林总总,其中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综合进化理论,它较为深入地揭示了生物繁衍过程中物种形成和更替的原理,指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反映出生物与环境在大时空尺度下的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
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
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
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子学说:
(一)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
(二)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
分子生物学发现了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生物化学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最终证实了达尔文这一远见卓识。
所以,这也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科学事实。
(三)自选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
自然选择的存在,是已被无数观察和实验所证实的,所以,这也是一个科学事实。
但是,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选择的使用范围并不象达尔文设想的那么广泛。
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即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的机制,对于非适应性的进化,有基因漂移等其他机制。
也就是说,不能用自然选择来解释所有的进化现象。
考虑到适应性进化是生物进化的核心现象,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也是成立的。
(四)渐变论: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是一个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累积微小的优势变异的逐渐改进的过程,而不是跃变式的。
请列举生物进化机制的学说种类
生物进化机制的学说种类在生物学中,进化机制是指解释生物种群或个体是如何随时间逐步发生变化和适应环境的理论和观点。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许多科学家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进化理论,以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本文将列举和探讨几种常见的生物进化机制的学说类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生物进化的理论。
1. 拉马克进化论(Lamarckism)拉马克进化论是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的,它认为生物种群通过自身在生活中的使用和不使用的器官,导致后代获得或失去某些特征的进化理论。
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因为它们不断用力伸长脖子去吃树叶,这个特征随后被后代继承。
但是,经过实验证明,拉马克进化论的假设并不成立,绝大多数后代并不会继承父辈在一生中所获得的特征。
2. 达尔文进化论(Darwinism)达尔文进化论是由英国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的,它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
根据达尔文的理论,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会在环境中产生差异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导致适应性更强的个体留下更多的后代,这些适应性更强的特征将在种群中逐渐变得更为普遍。
这个理论在广大的生物界中都有具体的例证,如麦尔堡的蛾因工业革命导致树皮变黑,白色的蛾不断被捕食,而黑色的蛾增多。
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对生物学研究和进化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人提出了丰富的研究方向。
3. 中立变异进化论(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中立变异进化论是由日本学者中岛信隆提出的,它认为大多数的进化过程是由于随机性的因素所导致的,并不是受到自然选择的驱动。
中立变异进化论主张大多数的遗传变异对于物种的适应性并没有影响,距离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这个理论的产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分子层次上的进化变异,为我们全面了解生物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4. 合成进化论(Modern synthesis)合成进化论是20世纪初由鸟类学家和遗传学家等提出的一种对进化理论的综合性观点。
生物进化的理论知识点总结:揭示生命演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理论知识点总结:揭示生命演化的历程生物进化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它揭示了生命演化的历程,以及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成长和发展。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许多进化学的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那么,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下生物进化的理论知识点。
一、达尔文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也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近200年来最具影响力和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理论之一。
它是由英国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创立的。
达尔文基于亲身观察和经验,提出了自然选择作为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的假说。
他认为,物种的起源是由于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适应环境的物种将会生存下来,并进一步演化,而不适合环境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生物进化的领域。
例如,在比较不同物种的生物学特征、探索化石记录和证明人类的祖先关系等方面,达尔文的理论目前是最常用的解释。
二、遗传学遗传学是生物进化的基本知识之一。
它的基本原理是一个物种的遗传信息是通过DNA和RNA传递的。
在生物进化中,遗传信息的变化对于生物个体的性状和品种的形成非常重要。
遗传学理论的发现和研究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遗传学通过研究遗传信息的结构、功能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变化,揭示了新物种的演化和多样性的形成。
我们已经知道,遗传学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基石。
这一知识的广泛应用,已经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例如,基因工程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生物工业的潜力。
三、进化与环境进化与环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进化的过程。
这种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包括气候、地质、生态等因素。
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否则,它们将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环境的变化是生物演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
例如,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加,全球气温逐渐升高,许多生物在适应这种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重大的进化变化。
食品和水源的变化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种类的消失,或是新的物种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主流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及特点张家澄学号5100209232摘要:生物的起源与进化一直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朴素的神创论起源观念到达尔文、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再到新达尔文主义以及中性学说,关于生物进化原理与方式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息,而生物进化的思想也一直在不断的发展。
本文简单介绍了了几种历史上与现今的主流生物进化学说并阐述了笔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物进化;达尔文;拉马克;新达尔文主义;中性学说生物进化一词最早是由瑞士学者邦尼特于1762年提出应用于生物学中的,但是在此之前,人们早已开始了对生物起源与进化的思考与猜想。
早在古希腊时代,类似进化的思想已经出现,例如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人类祖先来自海中。
亚里士多德通进一步提出生物等级即生物阶梯的观念,认为自然界所有生物形成一个连续的系列,即从植物一直到人逐渐变得完善起来的直线系列。
老子也为生物进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哲学方面的解释。
而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占统治地位的是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这两种学说虽然也引起过不小的质疑,但是由于和宗教的紧密联系,其地位一直未被动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研究结果的出现,生物进化学说大发展的时代终于到来。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揭开了这个时代的帷幕。
从拉马克思想到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新达尔文主义到中性学说,这些主流的生物进化学说互相联系又彼此区别,为我们研究生物起源与进化提供了巨大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进化理论是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于1809年发表的《动物哲学》首先提出,其理论的基础是“获得性遗传”(Inheritance of acquired traits)和“用进废退说”(use and disuse),其主要观点为: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认为这既是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又是适应环境的过程。
1.1用进废退说拉马克认为,生物经常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不使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是为“用进废退说”。
例如,食蚁兽经常使用自己的舌头舔食蚂蚁,所以它的舌头就会逐渐发达;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成年后,眼深陷在皮肤下面,视力退化。
1.2获得性遗传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练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
如长颈鹿的祖先原本是短颈的,但是为了要吃到高树上的叶子经常伸长脖子和前腿,通过遗传而演化为现在的长颈鹿。
又例如上一代是为举重选手,则子代应遗传得到父母之强健肌肉。
1.3局限性拉马克的理论认为突变与遗传是定向的。
德国的科学家魏斯曼(August Weismann)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雌、雄的老鼠尾巴都切断后,再让其互相交配来产生子代,而生出来的结果也依旧都是有尾巴的。
再将这些没有尾巴的子代互相交配产生下一代,而下一代的老鼠也仍然是有尾巴的。
他一直这样重复进行至第二十一代,其子代仍然是有尾巴的,就此推翻了拉马克的学说。
2.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2.1自然选择学说经过了达尔文的环球考察与研究,他总结了以下几点作为自然选择学说的事实依据:各种生物都有很高的繁殖率;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生物普存在着变异。
从而他提出了两个推论:在自然界物种的巨大繁殖潜力未能实现是由于生存斗争,生物必然总是在生存斗争中,或者与无机环境作斗争,或者与不同种生物斗争(种间斗争),或者与同种的其它个体作斗争(种内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得到最好的机会保存自己和生育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就会被淘汰。
经过长期的一代代的自然选择,五种的变异被定向的积累下来,逐渐形成了新的物种,推动着生物的进化。
2.2其他观点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物种是由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物种。
共同祖先学说:哺乳类是由同一个祖先演变而来。
自然选择说: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渐变论:物种是通过微小的优势变异逐渐改进的。
2.3不足与意义达尔文进化论主张进化是微小突变的积累,自然选择导致的进化只能是缓慢的、渐变的过程。
这成功的揭示了物种以下种群的进化,而在解释物种以上单元的起源时却遇到了困难。
而且他无法解释物种大爆发和突变的器官和物种等。
虽然有着不足与局限性,但是《物种起源》第一次提出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3.现代达尔文主义现代达尔文主义也称为新综合、现代综合或是现代进化综论。
起源是达尔文解释进化的天择理论,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结合。
同时也将基本的孟德尔遗传学,改造为数学化的群体遗传学。
现代综合理论将两个重要发现结合,也就是进化单位(基因)与进化机制(天择)。
也统合了许多生物学的分支,例如遗传学、细胞学、系统分类学、植物学与古生物学等等。
建立并发展现代综合理论的科学家,包括了数学家罗纳德·费希尔、生物学家莱特(SewallWright)与霍尔登(J. B. S. Haldane),以及摩根、杜布蓝斯基、朱利安·赫胥黎、恩斯特·麦尔、乔治·盖洛德·辛普森、斯特宾斯(G. L. Stebbins)等人。
由于现代综合理论相对原来的进化论较为温和与合理,有不少反对进化论的基督教团体都表示愿意接纳这理论。
3.1纯系学说丹麦遗传学家W.L.约翰森根据菜豆的粒重选种试验结果在1903年提出的一种遗传学说。
认为由纯合的个体自花受精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在纯系内,个体间的表型虽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差异,但其基因型则相同,因而选择是无效的;而在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混杂群体内进行选择时,选择却是有效的。
约翰森在纯系学说中正确区分了生物体的可遗传变异(纯系间的粒重差异)与不遗传变异(纯系内的粒重差异),并提出“纯系内选择在基因型上不产生新的改变”的论点,为自花授粉植物的纯系育种建立了理论基础。
育种中应用的植物自交系和动物近亲繁殖系也是根据这个学说发展起来的。
3.2基因论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的实验发现了染色体就是基因的载体,推出了“连锁互换定律”。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还推算出了各种基因的染色体上的位置,并画出了果蝇的4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排列的位置图。
基因学说从此诞生了,男女性别之谜也终于被揭开了。
从此遗传学结束了空想时代,重大发现接踵而至,并成为20世纪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
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而排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能自由组合的。
摩尔根把这种特点称为基因的“连锁”。
摩尔根在长期的试验中发现,由于同源染色体的断离与结合,而产生了基因的互相交换。
不过交换的情况很少,只占1%。
连锁和交换定律,是摩尔根发现的遗传第三定律。
他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揭示了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能控制遗传性状的发育,也是突变、重组、交换的基本单位。
4.中性学说中性学说(the neutral theory)认为分子水平上的大多数突变是中性或近中性的,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这些突变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随机漂变而被保存或趋于消失,从而形成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性变化或种内变异。
4.1学说依据有许多的突变在生物体内大量存在但是却不会表现出性状,同义突变和保守替换不改变或很少改变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所以在选择上是中性的或近中性的。
自然选择对中性或近中性的突变不起作用,在众多的中性突变中,哪一种变异能够流传,哪一种变异趋于消失,全靠机遇,这种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动就是遗传漂变。
木村资生证明,遗传漂变并不限于小群体,对任何一个大小一定的群体,都能通过遗传漂变引起基因的固定,从而导致发生进化性变化。
他还提出,遗传漂变是分子进化的基本动力。
4.2主要内容突变大多是“中性”的,它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既无害处,也无好处。
这类突变有“同义”突变、“非功能性”DNA顺序中发生的突变以及结构基因中的一些突变。
“中性突变”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在群体里固定下来,在分子水平进化上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不受自然选择压力的中性突变,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在群体中得到固定和逐渐积累,可以实现种群的分化,出现新的物种。
进化的速率由中性突变的速率所决定,也就是由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置换率所决定。
它对于所有的生物,几乎都是恒定的。
5笔者的看法前面的几种进化学说是按照提出的时间顺序来依次介绍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后面提出的进化学说拥有更多的理论指导和科学证据,可信度也更高,距离真理也更近一步。
但是由于笔者并非生物专业,而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一名本科学生,生物学的知识储备也仅停留在高中的水平,所以以上的几种进化学说最让我认同的还是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一些观点。
虽然曾经涉猎了一些中性学说的知识,但是由于其原理有些复杂,所以不甚了解,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再深入探讨。
而新达尔文主义包含了基因论等较为先进的学说,在笔者看来已经比较丰满,而且原理相对简单,所以认同感也更高。
写这篇不到四千字的论文笔者也查阅了许多的资料,恶补了许多的知识,深刻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足,还请谅解。
参考文献【1】胡楷吴庆书《遗传》 2002 第1期 - 维普资讯网【2】李经才王芳霍艳刘东春《生命科学》 2000 第3期 - 万方数据【3】陈建华《生物进化的新中性学说》《自然杂志》 2000 第1期 - 维普资讯网【4】维基百科【5】百度百科【6】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