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沟通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幼儿园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最全)

幼儿园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1.目的性。
平时多观察幼儿的生活、学习和个性特征等情况,做到沟通时有话可说。
和家长沟通要有目的、有计划,与哪个家长谈、何时谈、谈什么、怎么谈、谈几次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这样才不至于到了沟通时手忙脚乱。
如临时需要沟通,也要尽量做好准备,确定沟通内容。
忌盲无目的、临时抱佛脚。
2.理解性。
教师应体会到家长爱子心切的自然性,沟通时若遇到家长态度急躁甚至蛮不讲理,都应以宽容之心微笑面对,力求以诚恳、关切感动家长,让家长知道家园教育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
忌对家长态度冰冷、恶劣、与家长争吵。
3.尊重性。
幼儿若出现什么问题,不要把全部责任推给家长甚至责备家长,而应该与家长一起寻找幼儿出现问题的原因,让家长知道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以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忌指责家长、推卸责任。
4.发展性。
每个幼儿的发展节律和发展程度不尽相同,针对整体发展较好的幼儿,要让家长着重培养幼儿的不足之处;针对发展不到位的幼儿,要让家长着重提高他的发展水平,同时发掘他的闪光点。
忌对幼儿一锤定音或一棍子打死。
5.经常性。
幼儿在园的情况会受到家长的高度关注,与家长经常沟通可以使家长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增进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减少家园摩擦或矛盾。
忌敷衍了事、一劳永逸。
6.主动性。
一定要把家长工作做到前面,避免因为工作被动而对家长产生负面影响。
积极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幼儿进步,而主动的沟通则有助于幼儿的家长认同幼儿所取得的进步。
忌被动落后。
7.重点性。
与家长沟通或进行家访时,谈话要详略有别,突出重点,如只谈一点或几点,而不要什么都谈。
忌满把抓。
8.艺术性。
要让家长知道幼儿有哪些不足之处,应先对家长说明幼儿的优势之处,然后婉转地谈到需要提高的地方;若幼儿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但又恐家长一时难以接受,可与家长谈类似的案例;和家长商讨幼儿的问题时,不要指责幼儿,或当着其他家长的面数落幼儿和家长。
忌口不择言、不讲方式。
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

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一、前言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作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梁,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为您揭秘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幼儿教育,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助力。
二、了解家长需求,关注家长情感1.主动倾听家长心声。
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充分尊重家长,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
2.关心家长情感。
班主任要关注家长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使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三、搭建信息桥梁,保持沟通畅通1.定期召开家长会。
班主任要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幼儿在园的表现,同时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利用群、QQ群等平台。
班主任可以建立家长群,实时分享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动态,同时方便家长之间交流育儿经验。
3.开展家访活动。
班主任要定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共同探讨幼儿的成长问题。
四、注重沟通方式,尊重家长个性1.因人而异,个性化沟通。
班主任要根据家长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效果。
2.注重语言艺术。
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要措辞得体,避免冲突,以友好、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家长。
五、携手共育,促进幼儿成长1.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班主任要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的教育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3.共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班主任和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另外,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或者不善表达的孩子,我会特别注意与家长沟通时的语言和方式,尽量用积极、鼓励的话语来描述孩子的表现,避免负面标签,这样既能增强家长的信心,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鼓励和爱。
还有,我会鼓励家长们在群里分享他们的育儿心得,或者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孩子的亮点。
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

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的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生活态度影响着幼儿的生活习惯,影响着幼儿的人格发展。
家庭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以及幼儿在园的表现,从而达到“家园同心”的和谐状况,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家园沟通的策略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要素是与家长沟通。
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家园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的关系,进而实现双方的配合和合作,使家长与幼儿园配合一致地对幼儿实施教育。
大量的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工作,是由班级的教师承担的。
为保证家长沟通的顺畅性,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策略。
1.沟通的前提----尊重家长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能否顺利沟通,并使沟通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与家长是否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是否以尊重对方为第一要务。
家长最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行为表现,家长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学会尊重家长、耐心、虚心地听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沟通氛围,这样才能使家园保持协同一致。
2.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每位家长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美。
在与家长交流时,先向家长说明孩子在幼儿园取得的进步,有哪些好的表现,然后再针对幼儿的不足,和家长共同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
这样的沟通方式可以使家长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高兴的心情会转移到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使幼儿更加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另外,这种肯定优点的交流能够使家长保持一种轻松、自信、愉快的心情去面对教师,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并且会主动向教师提及孩子目前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盼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
幼儿园如何与家长沟通

幼儿园如何与家长沟通家园互动工作是幼儿园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不断提高教师与家长沟通艺术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沟通”也就是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碰撞。
下面整理了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方法01一、用微笑迎接家长,快乐渲染。
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提倡微笑服务,我想我们幼儿教师也不例外。
早上,当家长迎着阳光走进幼儿园,出现在教室门口时,看到笑容可掬的老师,听到老师与孩子的亲切问候,或许家长们一天的好心情从此开始,家长们会很放心,他们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像在家一样。
下午,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来园接孩子时,老师微笑着对家长说:“您的宝宝今天在幼儿园表现得很棒!”也许家长的劳累会立刻减轻许多,当家长有事晚来接孩子时,面对心急如焚、满脸歉意的家长,老师依旧微笑着说:“不用着急,没关系的,孩子很听话。
”有怎能不让家长感动呢?微笑得力量是无穷的,而对于我们老师或许它是你启动家长心扉的钥匙。
二、尊重理解、艺术沟通。
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是最简单的人和人的交往,是从陌生人到为了孩子而相识、相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过程。
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不同知识结构的家长,不同性格特点的家长,老师应做到不同的家长用不同的话,遇到不同的情况要不同对待。
首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尊重家长,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谈们的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要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调一致。
然后,要肯定孩子,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同时这种肯定也能让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也会得道延伸,能有效的促进家园互动。
再次,对待家长要一视同仁,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可是无论家长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孩子送进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 教育好孩子。
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子艺术活动

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子艺术活动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子艺术活动是一种将家庭、学校和社区资源相结合,促进亲子关系发展和儿童全面发展的活动。
通过此类活动,幼儿园可以增进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在进行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子艺术活动时,首先需要确定活动目标和主题。
例如,可以选择绘画、音乐、舞蹈、手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活动,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目标。
接下来,需要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艺术教师来指导活动,也可以利用学校或社区的资源进行展览或演出,让儿童和家长一起参与其中。
此外,还可以安排一些亲子互动的游戏,如家长和儿童一起合作完成一幅画作或创作一首歌曲。
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为家长提供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孩子的艺术发展。
同时,要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展示和分享的机会,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为了使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子艺术活动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此类活动的态度和期望。
其次,要提供所需的艺术材料和设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还可以邀请相关机构或个人来座谈会,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为活动提供指导。
在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评估和总结,了解家长和儿童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收益,并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总之,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子艺术活动是一种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方式。
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提高教育质量。
希望这种活动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造福更多的家庭和儿童。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建立互信关系:教师需要积极主动与家长建立互信关系。
尊重家长的观点和意见,并且表现出对家长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积极的倾听和理解,建立一个双向沟通的环境。
3.用积极的语言:在与家长交流时,使用积极的语言。
赞美孩子在学校表现出的积极行为和成就,鼓励孩子的努力。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批评或指责家长或孩子,以避免破坏关系。
4.共同制定目标:与家长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目标。
通过有效地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然后将之与教育目标结合起来。
共同制定目标有助于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和理解。
5.提供有益的信息:教师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如养育技巧、教育资源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6.关注家庭背景:了解家庭背景对于与家长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交谈,了解家庭中的文化和价值观,以更好地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行为和表现。
同时,也要尊重不同家庭的差异,并且灵活应对。
7.鼓励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会议。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观课堂、参与家长会议,并鼓励他们提供意见和建议。
家长的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孩子学校生活的质量。
8.解决冲突和问题: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冲突或问题。
教师需要冷静地处理这些冲突,尊重对方的观点,并寻求共同的解决办法。
通过真诚的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并改善关系。
10.更新家长关于孩子的进展:教师应定期向家长报告孩子的学术和行为进展,包括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表现和参与活动等。
这些反馈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发展。
总之,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保障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互信关系、保持及时和频繁的沟通、用积极的语言、共同制定目标、提供有益的信息、关注家庭背景、鼓励家长参与、解决冲突和问题、保持持续的沟通以及更新家长关于孩子的进展,教师和家长可以携手合作,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幼儿园家园沟通: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为了能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思考角度、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双方在沟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双方心情愉悦,沟通起来很容易,既能解决问题,又让彼此都感觉很亲切,也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幼儿教师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教育者,有知识、有能力。
因为我们的职业特性造就了我们的职业性格比较活泼、坦率,这是优点,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往往在与家长沟通时会显得态度急躁、说话太直截了当,表达不太婉转,因此有的家长会觉得教师态度不好,语气僵硬,甚至会联想到老师对工作、对孩子也是用这样的态度与方法,所以家长与老师之间会产生误会,不能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由此可见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彼此理解,取得共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与家长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
这是基础,也是关键。
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要让家长了解我们和他沟通的目的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某某家长,你好,某某小朋友以前吃饭很好,不挑食,可是最近我发现他吃饭总是挑食,我也给他讲过了挑食的坏处,但是效果不太好,我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样沟通家长会立刻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这种关爱,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沟通应该是很顺利的。
怎样与幼儿园幼儿家长有效沟通(3篇)

怎样与幼儿园幼儿家长有效沟通(3篇)怎样与幼儿园幼儿家长有效沟通(精选3篇)怎样与幼儿园幼儿家长有效沟通篇1首先在进行沟通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为什么要和家长沟通?一般情况下,需要沟通的理由是:孩子有某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家长注意和改善的?或者在关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不尽责的地方?等其次,明确沟通的要点。
每个孩子遇到的问题不同,所以每个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也不同。
那么在于家长沟通时,我们就要注意好关键点是什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有的孩子爱打人,很调皮。
那么与家长沟通时可以从孩子平时的行为习惯上入手,让家长了解孩子在与人打交道的方式上有待改善?3再次,需要根据不同家庭类型的家长的性格特点入手,然后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才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有的家长性格急躁火爆,那么在沟通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沟通语言上的小技巧,要委婉但同时问题又要简要厄明,切记言语犀利。
因为这种家长往往耐心不够。
有的家长很理智,那么在沟通时就可以比较直接的摆出事实来,一般理智型的家长都会心里有底孩子的特点,所以会比较能接受直接的方式,当然老师也得注意先扬后抑会比较能让家长接受等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最后,沟通完后,要看效果好不好,还得进行跟踪与反馈,有效的沟通绝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达到的,需要一段时间才会见效的。
所以坚持也很关键,然后需要一定的反思与推进怎样与幼儿园幼儿家长有效沟通篇2一、利用多种方式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就现在而言,我们可以利用的联系交流方式有很多,如:电话联系、书信字条传递、上门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面谈、家园联系册等。
在幼儿园里,与家长沟通最多的方式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因为老师每天要与家长见面。
比如,早上在送孩子来园时或离园时,见到家长教师先主动上前和他们打招呼,如:早上好,你今天没上班啊!好久没有见到你来送了,最近很忙吗?等等。
如果是比较熟的家长就可以聊聊家常,如见面说嗨!你烫头发啦,真漂亮!你的衣服是哪买的,真好看等等。
幼儿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

幼儿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沟通渠道、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真诚倾听家长意见、及时反馈幼儿情况、定期开展家长会等。
其次,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教师应该以友善、亲切的态度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建立互信、交流的良好氛围。
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通过在线平台进行沟通,都需要尊重家长的感受和意见,避免指责、批评或冷漠的态度,体现对家长的关心和尊重。
同时,也要注意语言措辞的温和,不使用冷嘲热讽的语言,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第三,幼儿教师应真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应该充分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期望,为家长提供解决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教师需要及时回复家长的问题和疑虑,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幼儿的教育问题。
同时,也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合理接纳家长的建议,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品质。
第四,幼儿教师应及时反馈幼儿的情况。
教师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学习情况、日常表现和进步,以增加家长对教育工作的信任感。
可以通过日常记录、班级公告、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共享幼儿的成长历程和学习过程,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同时也可以与家长交流改善措施和方法。
最后,定期开展家长会,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介绍幼儿的情况,共同讨论幼儿教育问题。
家长会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深入了解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状况,还可以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局面。
总之,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立沟通渠道、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真诚倾听家长意见、及时反馈幼儿情况和定期开展家长会等方式,可以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有哪些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01一、通过家教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平时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时间只有入园或离园那么一点时间,因此通过家长了解孩子成了老师的一个问题。
于是我们便充分的利用的家教园地这个小栏目,我们把孩子近阶段在园的情况简要的记录到专门的小本子,这样不管家长什么时候来都能清楚的了解到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我们还通过家教园地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一起交流和探讨更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做到家园同步。
二、通过“快乐星期天”增进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为了能与家长能更有机会面对面更好的交流,可根据社会发展、家长的实际情况与幼儿的发展情况开设了“快乐星期天”的活动(利用星期天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如:才智大比拼)在每次的活动中95%的家长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和配合,还能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起到了家园一致的效果,同时老师与家长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并且在不知不觉之中增进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度和配合度,总之“快乐的星期天”不仅愉悦了老师、家长、孩子的身心,还增进的大家的感情、信任度、配合度。
三、通过网络的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涌入家庭,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教学网络的出现。
我园也有了自己的教学网络,我们把这功能广博的网络运用在教学上,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是教学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园给每个班级都申请了一个电子邮箱,给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机会。
当我们打开班级的邮箱时总能看到家长在家教育孩子中所遇到的问题、孩子在家的发展情况、家长对老师、阿姨工作的肯定,同时老师们也会响应的给予他们回应。
四、设立“幼儿成长档案”进行随时的沟通根据大部分家长因为上班帮,常常是来去匆匆连个逗留的时间都没有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设立一本“幼儿成长档案”放置幼儿的书包,这样老师、家长可以通过成长档案被记录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以做及时的沟通同时提出所互相要配合的事项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做好家园同步,以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02一:尊重家长,尊重孩子:1.和家长建立起朋友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引言良好的家园合作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幼儿教师,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是确保幼儿获得全面发展支持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系列策略和方法,帮助幼儿教师与家长建立和谐、有效的沟通渠道。
建立家长联系信息档案1. 确保收集并维护家长的最新联系信息,包括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微信号等。
2. 使用专门的联系信息表来记录家长的详细资料,便于随时更新和查询。
定期沟通会议1. 安排定期的家长会议,如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会议,讨论幼儿的进步、挑战和未来的教育计划。
2. 鼓励家长提供反馈和关注点,并在会议中给予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
日常沟通1. 利用早晨送孩子和下午接孩子的时间与家长进行简短但有效的交流。
2. 保持积极和耐心的态度,及时回应家长的询问和关切。
家园联系手册或应用程序1. 创建或使用现有的家园联系手册,记录幼儿在园的基本信息、日常活动和老师的观察。
个别沟通1. 当幼儿的行为、情绪或学习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
2. 以同理心和支持的态度与家长讨论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共享教育资源1. 提供有关幼儿发展的教育资源和文章,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2. 可以通过家长工作坊或研讨会的方式,教育家长如何在家中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肯定和鼓励家长参与1. 肯定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贡献,并鼓励他们参与学校活动,如家长会、节日庆典和校外学习等。
2. 对于无法亲自参与的家长,提供其他形式的参与方式,如视频会议或在线调查。
结论与家长的沟通是幼儿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施上述策略,幼儿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坚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不断的努力和优化家园沟通策略,将有助于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家园共育:新学期幼儿园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方法

家园共育:新学期幼儿园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方法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合作的结果。
为了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建立老师和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新学期如何有效地实施家园共育,让幼儿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和有效。
建立信任和尊重家园共育中,首要的是建立起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老师和家长应该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只有建立起信任和尊重,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协作。
定期家访和家长会定期的家访和家长会是促进老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方式。
通过家访,老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家长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和孩子的表现。
家长会则是一个集体性的沟通方式,家长和老师可以一起讨论孩子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日常沟通工具除了定期的家访和家长会,日常沟通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传达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接收家长的反馈和建议。
另外,老师在接送孩子时,也可以和家长简短交流一下,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共同制定教育计划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计划。
在新学期开始之前,老师和家长可以坐下来一起讨论孩子的发展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和期望,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家长参与教育活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环节。
老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如亲子活动、家长会等,让家长亲身感受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和表现。
家长的参与不仅可以增进对孩子的了解,也可以促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结语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老师和家长可以更好地协作,为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希望老师和家长能够密切合作,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老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幼儿园老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家园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老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介绍:定期举行家长会定期举行家长会是家园沟通的重要环节。
老师和家长应提前确定家长会的时间、地点和议程,以便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和孩子的成长情况。
在家长会上,老师应积极分享孩子们的进步、表现和需求,同时鼓励家长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
日常沟通不间断除了定期的家长会,日常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园老师应在每天接送孩子时与家长进行简短交流,如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分享孩子在学校的趣事等。
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传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及时反馈孩子表现反馈孩子的表现是加强家园沟通的关键。
老师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校表现,如学习、行为习惯、社交能力等方面。
同时,老师还应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特殊需求,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发挥潜能。
聆听家长的需求聆听家长的需求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步骤。
老师应积极听取家长对幼儿园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对于家长提出的疑问或不满,老师应耐心倾听,并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增强家长的信任和满意度。
解答家长的疑惑解答家长的疑惑是家园沟通中的重要任务。
对于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老师应热情、耐心地给予解答和建议。
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家长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与家长分享教育方法与家长分享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老师可以向家长介绍一些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此外,老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育儿书籍和资源,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
促进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增强家园联系、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家长:尊重是沟通的基础,教师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即使家长的观点与教师的想法存在分歧,也应该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2. 建立信任:信任是沟通的关键,教师应该通过诚实、公正、透明的态度,建立起家长对教师的信任。
3. 倾听与理解:倾听是沟通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家长的需求和问题,理解他们的立场和感受。
4. 积极反馈:教师应该及时、积极地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
5. 有效沟通:教师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词汇,让家长能够容易理解。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沟通的时机和方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6. 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定期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总之,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与技巧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建立起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告状”幼儿园家园沟通

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告状”幼儿园家园沟通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
欢迎访问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很重要,那么幼儿教师应掌握哪些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呢?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要讲究交流的一般技巧。
一是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
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
比如雯雯抓了小朋友的脸,教师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告状说:“今天雯雯又抓人了。
”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
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比如教师说;“雯雯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今天画画很认真,雯雯进步非常大,但是攻击性行为。
不会与小朋友交往,这不,今天她又抓人了。
”然后教师趁机提出:“我们希望家长肥互相配合,共同一致教育孩子,来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做得更好。
”我相信教师这种谈话方式,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
二是报忧也报喜,教师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谈孩子在园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孩子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
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不能掺杂主观色彩,注意态度要平和,语气要委婉,这样便于家长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较差,犯错误是难免的。
老师应帮助幼儿分析问题,改正错误,而不宜简单地以“告状”的方式来解决,从而把问题推给家长。
其次,老师向家长“告状”,往往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有的孩子家长性格粗鲁、脾气暴躁,听到“告状”后就对孩子进行体罚。
这些孩子一旦犯错误后就担心老师会“告状”,从而产生精神压力,影响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有的孩子还会因害怕家长惩罚而说谎;还有的孩子认为老师的“告状”是无能,管不了自已,如果其父母对孩子又娇惯、溺爱,天长日久,这些孩子对老师的“告状”就会持无所谓的态度。
要改变“告状”式的家园联系,一方面教师要对犯错误的幼儿采取正确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发现幼儿犯错误不急不躁,冷静地帮助幼儿分析自已的过错,使幼儿明白自已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要点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特别像现在很多独身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犹如一个“小皇帝”,几个大人宠着,到了幼儿园以后,许多父母就会担心这,担心那的。
作为教师更应该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因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们都会非常留意,说不定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希望能供大家参考一下。
(可摘抄在政治笔记上)首先,与家长沟通要注意八项:1、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
2、要多途径与家长交流(面谈、电话、短信)。
3、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
4、可以经常更换家园联系栏目里的内容。
5、恰当方式谈幼儿行为问题,与家长沟通。
6、特殊事件主动坦诚与家长沟通(当孩子生病或受伤时,先请医务室孙医生诊断处理一下,再电话通知家长)。
7、保护家长、幼儿的家庭隐私。
8、冷静处理与家长、幼儿的关系。
其次,在与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时,可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导入尊重感。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
教师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
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教师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
也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教师的对立情绪。
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诚感。
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使其感动的方法。
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评论孩子要客观如实。
4、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与家长的谈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同志或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幼儿园家长沟通技巧培训 幼儿园家校合作

一、概述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家长和幼儿园之间良好的交流和合作更是保证孩子得到优质教育的关键。
幼儿园家长交流技巧的培训和幼儿园家校合作的建立都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家长交流技巧的培训和幼儿园家校合作的方法。
二、幼儿园家长交流技巧的培训1. 倾听是关键在幼儿园家长交流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要培训家长如何耐心倾听幼儿的言辞,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家长也需要知道如何倾听幼儿园老师的反馈和建议。
倾听是双向的,只有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能够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才能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2. 积极交流幼儿园家长交流的另一个关键是积极交流。
幼儿园应该培训家长如何积极主动地与幼儿园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而家长也应该学会主动关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教学计划,与幼儿园保持良好的交流通联。
3. 尊重对方尊重是幼儿园家长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应该培训家长尊重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专业性,不轻易质疑和挑战老师的教学决策。
而家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的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被认真对待。
4. 学习与教育幼儿园家长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教育。
幼儿园应该培训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共享学习成果,如何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以及家庭作业的指导。
家长也应该了解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目标,与幼儿园老师共同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努力。
5. 多元化交流幼儿园家长交流不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通过通联方式、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幼儿园应该培训家长灵活运用各种交流方式,与幼儿园保持及时的通联。
家长也应该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交流,与幼儿园老师及时交流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三、幼儿园家校合作的建立1. 定期家长会幼儿园应该定期举行家长会,邀请所有家长参加。
在家长会上,幼儿园可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和教育理念,同时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也可以通过家长会了解幼儿园的最新动态和活动安排,与幼儿园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交流。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沟通技巧与家长合作策略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沟通技巧与家长合作策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家园共育便是一种强调家庭与学校之间合作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策略,以确保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获得全面的关爱和教育。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幼儿园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沟通技巧和家长合作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家园共育中,教师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这包括定期的家长会,每日的问候和交流,以及灵活的沟通方式,如微微群、通信方式等。
通过有效的沟通,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而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
二、倾听和理解在沟通过程中,教师需要倾听和理解家长的意见和想法。
他们不仅要听取家长的反馈和建议,还要尊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
倾听和理解是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基础,也是提高家长参与度和支持度的关键。
三、积极共享教师需要积极共享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他们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状态、行为表现和成长变化,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四、制定合理的家长参与计划教师需要与家长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家长参与计划。
这包括参加家长会、参与校园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通过家长的参与,能够增进家校之间的合作,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灵活应对家长需求在家园共育中,家长可能会提出各种需求和问题。
教师需要灵活应对,及时解决家长的困惑和疑虑。
他们要给予家长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和关爱。
六、建立家园共育的理念教师要始终坚持家园共育的理念,将家长视作教育的伙伴和支持者。
他们要与家长携手合作,共同关心和培养孩子的成长。
只有在家园共育的理念下,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加紧密、更加有效。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家园共育是一项必修课。
他们需要具备高超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策略,以应对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为了能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思考角度、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双方在沟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双方心情愉悦,沟通起来很容易,既能解决问题,又让彼此都感觉很亲切,也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幼儿教师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教育者,有知识、有能力。
因为我们的职业特性造就了我们的职业性格比较活泼、坦率,这是优点,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往往在与家长沟通时会显得态度急躁、说话太直截了当,表达不太婉转,因此有的家长会觉得教师态度不好,语气僵硬,甚至会联想到老师对工作、对孩子也是用这样的态度与方法,所以家长与老师之间会产生误会,不能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由此可见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彼此理解,取得共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与家长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
这是基础,也是关键。
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
要让家长了解我们和他沟通的目的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某某家长,你好,某某小朋友以前吃饭很好,不挑食,可是最近我发现他吃饭总是挑食,我也给他讲过了挑食的坏处,但是效果不太好,我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样沟通家长会立刻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这种关爱,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沟通应该是很顺利的。
第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地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这时候,我们要充分的对家长观察进行观察,如果家长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因为家长或许有事要急着上班或去做其它事情,即使家长耐着面子和你说话,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就可以以后再找时间,如果是简单的交流与沟通,比如说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可以用这个时间,所以我们在沟通之前,自己心里要明白我们要做的事和要说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几分钟以后没有达到共识,那老师要先行结束谈话,可以这样说:“某某家长,这样吧,您先去上班,等您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好吗”老师可以和家长预约下次谈话的时间,在老师和家长时间都很充裕的时候,沟通起来能更从容、彻底一些,这样处理能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体贴入微,甚至联想到老师对成人都如此体贴耐心,那对孩子就会更好了,这样对今后开展工作更有利。
其次是地点的选择。
如果是谈论孩子的优点,那可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如果是和家长沟通要改正孩子的缺点,那地点的选择就十分的重要。
第一、要避开其它的家长,给家长以充分的尊重。
避免当着其他人的面让家长难看、尴尬,下不来台,老师也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了,因为有的家长会尽量的避免和老师接触,如果是这样还怎么进行家园沟通达到共识呢第二,要避开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避免孩子产生老师在向家长告状的误会,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产生良好的师幼关系,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利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产生威信。
第三,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
第三、谈话方式的选择,谈话方式要因人而异。
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以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在家里喜欢做什么事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等等。
这种做首先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还能让家长体会到老师会孩子的关爱。
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或者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缺点不要一下子都提出来,每次提一两个,这样家长心理上能接受,其它的缺点要等下次再提出,否则提出太多的缺点他难以接受。
其次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的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让家长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提高家长的认识。
、谈话时要注意:1、谈话内容要始终集中在孩子身上,尽量多介绍孩子在园积极正面的表现,多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
提及到孩子是要说:咱们的孩子如何如何,咱们班的孩子怎样怎样,会让家长觉得很亲切。
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要说的内容,而不要用你来提出要求。
如你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而不是说;别让你的孩子再迟到了,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切记:不要总说你家孩子)2、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
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教师越是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交流。
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家长有时会因孩子在园的一点表现而喋喋不休,追问不停。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耐烦,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时刻保持亲切的笑容,去面对他们,去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
与此同时还要巧妙答复与引导。
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等,倾听时可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你觉得呢你觉得怎么样等,尽量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
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以表示理解和认同,如果始终是教师为主,家长可能会厌烦。
3、在和家长沟通前、沟通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
(察言观色对谈话的影响很重要,其实这也是我们的基本功课)当家长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再追着家长谈话,适时的转换话题或结束话题,等家长情绪好转时再沟通,或者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转而去找孩子家中比较通情达理的容易沟通的人进行沟通。
比如和爷爷奶奶辈不好达成共识,那就转而找孩子的父母沟通,再由孩子的父母去做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
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沟通,它的前提是:爱孩子!要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在爱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
第四、掌握非言语技巧。
掌握非语言技巧就是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
有一个研究报告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信息中,面部表情占55%,声调占38%,语言占7% ,这说明与言语交流相配合的非言语交流特别重要。
1、与家长交流事要保持目光的平行交流,就是平视家长,避免用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
(目光游离说明你不自信,所以你的语言也就不具备说服力,也不要目光炯炯的,不要走两个极端。
)眼神要和蔼可亲。
2、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善意的表情、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他的话题很有兴趣(要记住,咱不打无准备之仗,谈话之前要做足功课)要让家长感觉到你对孩子的重视及你对解决问题的决心。
3、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
要始终用温和的眼神注视着对方。
(要让家长感受到他存在的重要性,让他感觉到目前他及孩子身上的问题是你当前工作的重点)第五、做家长工作,尤其要注重“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
当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不满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所以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
要始终尊重家长。
如果家长的情绪激动,嗓门很大,则自己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话的就越要温和语速也要越慢。
在交流技巧上要注意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
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
即使你很愤怒,也要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千万不要抢着说话,你只要做到三个字:让他说!还有,要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
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要面带微笑说:我还有别的事。
今天就先到这里,以后再谈。
往往家长在发泄一通以后会担心:老师会对他的孩子不好,记住千万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要让家长惭愧,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沟通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沟通除了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情况,对于家长的情况,你也需要了解,这样你收到的效果会是是显着的。
第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沟通的目的是达成共识,人与人的沟通是很不容易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和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的不同的沟通方式。
1、故意刁难凭空想象型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知识,有个性,对待这样的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动,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接近你。
例如有个小朋友的家长每次接孩子时很少进班,每次都在门口招呼一声就走,如果进来了,肯定是有问题,有一次送孩子时这个小朋友的妈妈说:“老师,你们是不是用凉水给孩子吃药,孩子回到家说老师用凉水给我们吃药,药到水里化不开。
这位老师请她和老师一起来到保温桶前让她看看保温桶的水,并对她说:“我们每天都打新的开水,一些家长都应该看得到。
”他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噢,那他可能有点不爱吃这药吧!”自此这位家长渐渐地和老师的话多了,也不再给老师挑毛病了。
2、过分呵护溺爱型例如:有一位妈妈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饿着、渴着,所以每天接孩子时总带着吃的和饮料,导致孩子每天下午几乎不怎么吃饭,就等着妈妈来接,然后吃妈妈带来的东西。
针对这种情况这个班的老师及时与她妈妈进行交流,先是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拿给她看,然后又找到杂志和有关资料,让她明白营养过剩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渐渐地这位家长们明白了科学膳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