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线条》教育教学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会动的线条教案导言:绘画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绘画中,线条是表达形式和构图的基本元素。
然而,如何教授儿童绘画线条的技巧和感觉,却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创意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会动的线条”的绘画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引导孩子发展良好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一、教案目标通过“会动的线条”教案,培养孩子的以下能力:1. 观察力:通过观察不同的线条,培养孩子对形状和结构的敏感度。
2. 想象力:通过发展孩子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造出独特和有趣的线条形象。
3. 手眼协调:通过绘画线条的实践,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案步骤1. 引导孩子观察线条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观察周围的线条,如建筑物的轮廓线、树木的枝干等。
通过观察,引导孩子发现不同线条的特点和形状,让他们意识到线条的多样性和表达力。
2. 绘制基本线条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孩子展示一些基本的线条,并引导他们模仿绘制。
例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教师可以使用白板或纸张,示范绘制线条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孩子跟随练习。
3. 创造线条形象在掌握基本线条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线条形象的示例,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然后,鼓励孩子运用想象力,将线条组合成自己独特的形象。
教师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启发,如“尝试用曲线画一只跳跃的小鱼”、“用波浪线画一朵飘落的云”等。
4. 交流和展示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孩子进行交流,询问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鼓励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这样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案拓展1. 探索不同材料除了纸张和铅笔,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尝试使用其他绘画材料,如彩色铅笔、水彩、粉笔等。
不同材料的使用将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表现力。
2. 创造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将绘制的线条形象与故事相结合。
通过编写故事,孩子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将线条形象赋予更多的意义和情感。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一. 教材分析《第3课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线条变化的方法和实例,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线条变化和运动规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动态线条的感知和表现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和引导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动态线条的感知和表现,以及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3课会动的线条》。
2.演示用的线条变化实例。
3.学生绘画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线条变化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会动的线条二年级教案语文
会动的线条二年级教案语文教案标题:会动的线条二年级教案语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作品《会动的线条》的基本内容。
2. 学习描述线条及其运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线条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课文《会动的线条》的课件或教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3. 纸张、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线条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线条艺术的兴趣和好奇。
2. 学习课文(15分钟):a. 播放《会动的线条》的视频或展示课件,让学生观看并听读课文。
b. 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描述课文中的线条及其运动。
3. 词汇拓展(10分钟):a. 教授如下词汇:弯曲、直线、斜线、旋转、穿插、上下、左右等。
b. 通过图片或示意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词汇。
4. 创作实践(20分钟):a. 分发纸张和彩色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绘制能够描述各种线条运动的图画。
b. 引导学生在画面中使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描述线条的弯曲、方向和运动方式。
5. 分享与欣赏(10分钟):a.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赞赏。
b. 引导学生讨论线条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促进学生对线条艺术的欣赏能力。
6. 结束和评价(5分钟):a.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线条艺术对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b. 定期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继续绘制线条艺术作品,并分享给同学和家长。
2. 配合音乐,进行线条运动的表演。
3. 拓展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线条艺术作品,如线条画、流线画等。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培养对线条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绘画实践和口语表达,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线条所表达的运动和形态。
同时,该教案也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相互欣赏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现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些线条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三、学习材料图画纸或彩色卡纸,水彩笔,丝带等。
四、教学设计(一)初步感受曲线的动感。
1、播放艺术带操视频,学生随运动员一起舞动丝带。
2、学生在纸上用丝带摆曲线,看谁摆得多,小组比赛讨论。
3、教师舞丝带,学生比赛把丝带舞动形成的曲线记录在纸上,看谁画得多。
(二)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曲线。
1.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曲线?(学生回答)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1)、烟花(2)、车流(3)、水波纹(4)、曲线造型的沙发和帽子(三)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曲线,引导学生分析线条排列组织。
1、敦煌壁画飞天2、凡高作品《星空》3、小朋友作品(四)小结:通常曲线给人运动的感觉,我们在画面上用很多曲线,有规律有秩序的排列能够表现出动感。
(板书:会动的线条)(五)考一考: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朵静止的花,谁能让花动起来?(请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六)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只有曲线能表现动感?还有那些线能表现动感?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斜线,长短不一的直线,折线)小结:通常曲线会给人运动的感觉,但是以一定形式排列的直线也能给人动感。
幼儿园美术会动的线条教案
幼儿园美术会动的线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将静态的线条转化为生动的动态效果。
二、教学准备1.画纸、铅笔、彩色笔。
2.动物形象的图片或绘本。
3.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动物形象的图片或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
2.探究线条的表现力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图片或绘本上的线条,并引导幼儿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3.线条的分类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并引导幼儿发现线条的形态和特点。
4.线条的运动教师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姿势,用铅笔勾勒出动物的轮廓线条,并引导幼儿添加动物的特征线条,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5.让线条动起来教师先示范,在动物的身体上添加一些线条,使动物看起来像在动。
然后,引导幼儿在自己的画纸上尝试让动物的线条动起来。
6.分享交流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作品中线条的动态效果,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7.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四、教学延伸1.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斜线等,并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表现各种事物。
2.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线条的运动效果,如树叶在风中的摇曳、水中的波浪等,让幼儿尝试用线条表达这些动态效果。
3.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动物、人物等,并用线条表现它们的动作和表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作品的创造力等方面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幼儿展示作品的方式,让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欣赏,以促进互动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让幼儿能够自主探究和体验线条的表现力。
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如使用音乐、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会动的线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理解线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能够创造出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作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白纸、彩色铅笔、彩色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2. 展示或打印出一些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作品,例如画家亚历山大·卡尔德的线条雕塑作品。
3. 录制好的一些有动感的线条视频。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线条。
例如,某一条直线呈波浪形,某一条曲线呈螺旋形等。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线条,并让他们想象这些线条是如何动起来的。
2. 引导学生实践(20分钟)让学生动手尝试绘制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
可以先让他们铅笔绘制,再让他们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水彩笔将线条上色。
同时,鼓励他们在绘制过程中自由发挥,添加一些形象或图案来丰富作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动感的线条,可以播放几段有动感的线条视频,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线条变化。
3. 分享和展示(10分钟)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绘制的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作品,并请他们描述自己作品中线条的特点和变化。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论。
4. 总结和延伸(5分钟)总结学生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的知识和技巧。
鼓励他们在日常的绘画创作中继续尝试和运用这些线条,创造更有趣和富有动感的作品。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绘制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时的表现和作品,评估他们是否能理解线条的变化和动感,并能够创造出有意义和有趣的作品。
扩展活动:1. 邀请一位艺术家或者美术教师来班级进行线条创作的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和实践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的创作。
2. 组织一个线条作品的展览,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示学生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交流。
注意事项:1. 鼓励学生放松和发挥想象力,在绘制有动感和变化的线条时不要拘束自己。
2.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多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会动的线条(详案)
人美版美术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四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详案)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发现并初步掌握动感线条的特征。
2、能够感悟线的表现力,并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3、对用会动的线条进行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发现并初步掌握动感线条的特征。
教学难点:动感线条的表现及疏密组织。
教学过程:1、出示敦煌壁画及海之韵广场雕塑。
提问: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感觉它们在动?(生:线条)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2、板书:会动的线条。
3、什么样的线条是会动的线条,会动的线条有什么特征呢?我们来观察一下。
①播放课件《哪吒闹海》片段。
线条在动时什么样?不动时又是什么样?②欣赏梵高作品。
看看这幅画那些地方你感觉它们在动。
用手画一画云是怎样动的,用身体表演一下炊烟是怎样向上升腾的。
③看流动的水大家把眼睛闭上,听一听这段音乐是描写什么在动,听出来了就大声喊出来,再睁眼看一看你猜的对不对。
4、小组讨论:会动的线条到底有什么特征?通过刚才的观察,大家一定发现了许多,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5、验证讨论结果。
刚才我们看了课件,又在小组讨论,下面再来看一个真实现象。
(请一名长头发的女同学,到前面摇摇头,蹦一蹦。
学生想象她能像刘翔一样飞奔。
)这时候他的头发还是不是静止不动的?就用你刚才发现的会动线条的特征,画这一束头发,看能不能让他的头发动起来。
6、学生结合自己刚才的画,介绍自己的发现。
7、总结线条特征:直线变曲线、线条有一定的方向、一束长短不同的直线。
8、自评:刚才在讨论或试画的过程中发现一种会动线条特征的,在较好处画“√”;发现两种的在好处画“√”;发现三种的在很好处画“√”;9、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会动的场景,可以用线条表现出来,比方说大家非常熟悉的嘻闹、跑跳的动作。
(放课件)还有一些不动的场景,也可以让它动起来,比方说山,这是老师用棱角分明的线概括了山的形状,如果老师用你们刚才探究出的会动线条的特征来表现,山就动起来了,不信你们看。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定义和分类2. 线条的属性和特点3. 线条的运用和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以及线条的运用和创作。
2. 教学难点:线条的属性和特点,以及线条在绘画和创作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
2. 演示法:展示线条的运用和创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线条的绘画和创作。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线条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以及线条的运用和创作。
2. 教学视频:展示线条的运用和创作过程。
3.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4. 创作素材:如图片、文字、贴纸等。
六、教学过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直线、曲线、弧线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演示线条的属性特点:如粗细、长短、曲直等,并展示如何在绘画中运用这些属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画出不同属性的线条,并观察和分析彼此的作品。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线条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条表现动感,如运动的人物、流动的云彩等。
八、作品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线条运用和创作方面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巩固线条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点。
2. 强调线条在绘画和创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和热爱。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家后画一幅以线条为主题的作品。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线条的美,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过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学生对线条的初步认识和兴趣程度。
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创作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表现动态线条的画作,强调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举例解释:
-在教授线条的认识时,教师需强调线条的种类及特点,如直线给人稳定感,曲线具有流动感。
-在学习动态线条的表现时,教师应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线条如何组合呈现运动轨迹,如运动员的跳跃动作可通过曲线和斜线的组合展现。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索了《会动的线条》这一主题,看着学生们热情洋溢的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发现,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对线条的动态表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积极思考,尝试将线条与运动结合起来,这样的互动让我看到了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在讲授线条理论知识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线条的种类和动态表现的理解还有待加强。我意识到,需要通过更多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能会尝试使用更多直观的教学工具,如图示、动画或者实物演示,来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1.美术表现: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对线条、形状、空间的感知和表现力,发展美术表现素养。
2.创意实践: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创新思维,通过动态线条的实践创作,培养创意实践素养。
3.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审美观念:提高学生对动态线条美的认识,培养审美鉴赏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的种类和动态表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动作演示和画作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三年级美术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动态的线条?
b.你认为线条在美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
c.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物体?
5.通过线条创作,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基础知识,但对于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物体,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在此基础上,本章节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个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并加以引导。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期望学生在掌握线条表现动态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为后续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分步骤教学,循序渐进:将线条创作技巧分解为多个步骤,逐一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线条表现力。
4.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线条创作,完成一幅具有生动感的美术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
1.创作一幅以“会动的线条”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线条知识和技巧,表现一个动态的场景或物体。
a.注意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以展现物体的动态美。
《会动的线条》教案
4、会动的线条向阳小学逄华一、复习提问、游戏导入1、复习线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中的线条》一课,通过欣赏与创作,我们知道了线条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它可以表现不同的形象及情感。
在你创作的作品中,你还记得都用到了哪些线条?(生说师画)很好!在这些线条中,哪种线条有动的感觉?哦,你说曲线、折线。
很好,请坐。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课件出示)板书课题会动的线条二、欣赏与探究1、视频欣赏线条的变化老师这里还有一根神奇的会变的线条,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想!看看这根会动的线条变成什么了?请看大屏幕。
会动的线条变成什么了?你说,哦!变成了各种花、水草、水母。
这位女生你说,哦!还变成了猫头鹰、孔雀的尾巴。
2、找身边的线条其实这些会变得线条就在我们身边,它们无处不在。
同学们,找找看(教师四处张望)你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哦!窗帘。
还有什么?你来说,哦,同学们戴的红领巾。
除了身边这些线条外,自然生活中还有许多美丽的会动的线条,就让我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找一找。
3、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多媒体展示)(1)这是立交桥(2)这是楼梯为什么说它们具有动感?你说,哦!它们的造型都是曲线。
(3)这是绽放的烟花(4)这是舞蹈演员把彩带抛向空中(5)随风飘动的柳条(6)五月的风(7)飘动的水母和海葵4、欣赏画家的作品动感的线条无处不在,就看同学们有没有一双勤于发现的眼睛去寻觅它、观察它。
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用线条表现动感画面的呢?(1)敦煌壁画《飞天》看大屏幕,这幅画是《飞天》,它选自敦煌壁画,请你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感觉他们在飞翔呢?(衣裙、飘带,都是用曲线画出来的,看起来就感觉他们在空中飞翔)这位同学说的棒极了!我们看,静止不动的美术作品中也有会动的线条。
(2)梵高的《星夜》这幅画是凡高的星月夜,你感觉那里在动呢?(云、月亮的光芒、星星,用的都是曲线)。
(3)出示《荷花小孩》同学们看,这幅画画家用曲线表现了小朋友、荷叶和水波纹,那些线条给你动的感觉?同学们一起说!哦!水波纹有动的感觉。
【精品】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及反思
【精品】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堂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三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这一课中,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并关注自己身边不同种类的线条、认识线条;通过《会变的线条》一课,学生了解线条除了种类、长短、粗细等丰富的变化外,组织线条时还有疏密的变化,并尝试通过线条的丰富变化营造出美感;而单纯的学习线条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在实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尽可能使整堂课形式多变,创设一种轻快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线的学习兴趣,并对课堂内容实行挖掘和延伸,用线条表达情感.让孩子们对线条有个更深的理解,并产生学习”线”的深厚兴趣,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I”为师之道,贵在于导.”教的职责在于协助,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去获得.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探索线条,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
二、学情分析据了解,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对线条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线,知道线条有长短、粗细以及排列时的疏密变化。
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并没有将所学过的线条知识应用到绘画创作中。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线条变化对画面动感产生的影响,从而完成一幅有动感的画。
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大胆甚至夸张地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造型表现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条的变化对动感的影响,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探究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线条的魅力,促进学生学习线条造型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线条的粗细、疏密、节奏等变化对动感的影响。
难点: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能够有目的地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自评:说一说运用了那些线条表现了作品的动感?
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线条最优美,画面最富有动感?
教师点评:评价以鼓励为主,也要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待于学生对绘画水平的提高。
学生总结: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
教师总结:总结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
利用线描或黑白装饰画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说出认识的线条,进行绘画体验
对比观察
欣赏分析回答
对比观察回答
欣赏评述、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欣赏分析回答
根据要求进行创作
组织语言介绍给同学们听。
评价同学作品
总结学习内容
提高认识,体验线条的美感
提高对比欣赏能力
提高欣赏、审美、分析能力
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提高学生欣赏观察能力、加强分析、回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提高小组合作意识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课题
3.会动的线条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条的变化对动感的影响,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
2.能力目标:学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探究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
3.情意目标:感受线条的魅力,促进学生学习线条造型的兴趣。
4.对比观察:是什么让飞天飞得这么轻盈呢?
曲线和飘带能够增强画面的动感。
观看图片看哪艘龙船的速度快?
添画时线条的疏密能够表现不同速度的动感。
5.欣赏各种线条
欣赏生活中会动的线条:说一说,会动的线条表现在了哪里?
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线条:说一说,画面中利用了哪些线条表现的作品动感?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
设计(总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谈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显得不那么生疏了。
)
2、播放音乐
3、师生随音乐做动作
板书课题:听音乐画感觉
二、新课
1、听音乐、画感觉
师再放音乐,并范画,生仿画。
2、找规律、助提高
师:我们在绘画中使用的线条一般分为哪几种?
生:直线,曲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线和曲线)
师:那种线条能表现出动感(
这时学生窃窃私语)
生:曲线(教师又用彩色粉笔画出曲线)
师:音乐帮我们找着了自己的感觉,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去欣赏艺术家是怎样使画面既有动感又有美感的'。
3、欣赏
这时学生纷纷打开书,欣赏教材中作品,找出了表现动感和美感的地方,相互交流分享着发现的喜悦。
三、创作体验
1师:欣赏了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充满了创作的激情,我们都是小画家!让我们拿起画笔,大胆创造,“让线条动起来”。
说完,教师便在课题的后面用美术字体加上了后面的一句话,课题成了“听音乐、画感觉___让线条动起来”。
2学生在音乐中创作
(1)按音乐内容创作(音乐成了跳动的线条,变成了流动的画面。
)
(2)自由创作(画面不再是静止的线条,而是跳动的音符。
)
3、学生展示作品、谈感受
四、总结延伸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课后的任务是,请你们去发现美,创造美!。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线条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线条的动态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概念和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的绘制方法:铅笔、彩色笔、毛笔等。
3. 线条的动态表现:起伏、转折、运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绘制方法和动态表现。
2. 教学难点:线条的动态表现和创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线条图片、绘画作品、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铅笔、彩色笔、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线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线条的特点和种类。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线条的绘制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绘制线条,教师巡回指导。
4. 动态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线条的动态表现,如起伏、转折、运动等。
5.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线条创作,提高绘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线条绘制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线条的绘制技巧和创意表现。
2. 学生对线条动态理解的深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的创作,评估学生对线条动态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现场绘画示范,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线条的绘制技巧。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参与线条创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教学步骤:1. 线条绘制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如何使用不同工具绘制不同类型的线条。
2. 线条动态表现讲解:教师阐释如何通过线条的起伏、转折等动态表现方法来创作。
会动的线条教案
会动的线条教案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思考构建自己的模型。
3.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得到美的享受和成就感。
教学准备:
1.粗铅笔、剪刀、尺子、白色卡纸。
2.黑色的细线、白色胶水、橡皮泥。
3.准备好茄子、胡萝卜等模型。
教学过程:
1.首先介绍模型的构思,用茄子和胡萝卜做样例,引入线条的
特性和形状的构成。
2.给学生几次练习机会,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用各种不同的线条
和形状来表现出其他模型。
3.当学生完成了一个模型后,可以用橡皮泥和线条来构建其他
细节部分,这样可以使模型更加真实,并且学生也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4.当学生完成设计和构建模型后,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进行展示
并分享他们的构思和技巧,以便其他学生从中得到灵感和启发。
教学评价: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学习线条和形状的构成,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完成的模型,评价他们的设计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并且评价他们在分享和交流中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单位: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腾飞路小学
作者:李小玲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概述:
美术教学的根本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则成为了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用古代敦煌壁画、中外的现代雕塑和摄影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重视鼓励学生综合性的表现。
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这一基本造型要素,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是: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策略与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电脑多媒体课件中的画面,体验动感线条的作用和种类,感悟动态的美。
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表现的能力,从而通过古代的,现代的,学生创作的作品欣赏,扩展学生的思路,用线条进行创作表现。
学情分析:
“会动的线条”是这册中线条系列的一个内容,从题目上力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生活中会动的线条也是随处可见的。
古代敦煌壁画、现代雕塑、摄影作品等都可以找出会动的线条,所以,应该说此课是最易于被儿童所接受,适于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
线条是绘画艺术领域中的重要语言与工具。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动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表现出既有动感又有美感的作品是有难度的。
因此我利用实例的比较和课件的演示,加强对这类作品的分析。
并且在课堂中积极创设情境,让他们参与有趣的美术活动来增加动感线条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
采用自评、小组评、互评的方法。
让学生的作品能否有创新并具
有美感。
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心情愉快,感受成功的喜悦。
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本课我采用的是自发展示与争对性展示相结合的方法,我首先鼓励学生自我展示。
然后再把好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上。
使学生不仅能正确肯定自己和他人,并且能在相互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进而有效改进。
课堂评价量化评分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评价
项目评价标准
等级(权重)分
自
评
小
组
评
教
师
评
优
秀
良
好
一
般
较
差
知识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
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
5 4 3 2 感悟线的表现能力,培养学
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操作技能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
理解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动手、
动脑,发言次数多
4 3 2
培养学生对线造型活动的兴
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对本节课内容兴趣浓厚,提
出了有深度的问题
注:助教工作出色,深爱同学欢迎,此项可得满分。
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画中的线条》,你还记得欣赏过哪些画家的作品?
2、下面我们来对比马蒂思的《女像》和黄胄的《新疆舞》,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马蒂思的《女像》感觉很静,黄胄的《新疆舞》感觉人在动,很热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引发兴趣。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会动的线条。
)
(师板书课题)
(二) 感受新知——寻找线条
1、小组欣赏课件上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课件上的图片用什么线条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动感?
小结:从古至今,艺术作品中常利用富有动感的线条表达作者的感受。
利用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艺术作品中会动的线条。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突出教学重点。
)
2、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受艺术作品中如何用线条表现动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阔艺术视野。
)
(三)探究学习——绘画线条
1、画线条:鼓励学生先说说有哪些线条?然后指导学生画一画这些线条(弧线,波浪线,折线,旋线)。
重点指导学生绘画这些线条要注意流畅性。
2、组织研讨:如何运用线条使画面具有动感和美感?学生发言:要动脑筋,巧妙构思,并注意线的粗细和疏密。
3、教师示范:强调要点和技法
4、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提问:你想用会动的线条画什么?丰富学生的感观认识,为下面的创作带来丰富的灵感。
(四)自主创作——表现线条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
(五)评价展示
采用自评、小组评、互评的方法。
(六)课后拓展
拓展:除了在普通的图画纸上画,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呢?展示几幅用刮画方法表现动感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后试一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
总结:
在这节课里面,我们很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线条。
主要运用到的方法有观察、对比、尝试、归纳等等。
但最主要的还是观察,因为一切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
观察的对象有欣赏作品、自然界的图片,范例作品,以及自己的尝试练习。
学生对线的动感比较容易理解,但如何表现出既有动感又有一定美感的作品有一定困难。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线描画中如何用线条的分析理解,多用一些时间探讨在造型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线条曲直等的变化手法进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