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例一: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原过程:Q=0,W=0,U=0, H=0
p2,V2
体系从T1,p1,V1 T2, 气体
真空
复原过程:
复原体系,恒温可逆压缩
WR
RT1
ln
V2 ,m V1,m
环境对体系做功
保持U=0,体系给环境放热,而且 QR=-WR
表明当体系复原时,在环境中有W的功变为Q的热,因 此环境能否复原,即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能否成为可逆 过程,取决于热能否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任何其 他变化。
它们的逆过程都不能自动进行。当借助外力,系统 恢复原状后,会给环境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化学反应 Zn+H2SO4等?
如图是一个典型的自发过程
小球
小球能量的变化:
热能
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动能转化为热能,热传递给地面和小球。
最后,小球失去势能, 静止地停留在地面。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或逆转的几率几乎为零。
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提出,根本上宣布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能造出的,它只说明了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及 在转化过程中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不违背热力学第一 定律的过程是否就能发生呢?(同学们可以举很多实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告诉我们,在一定温度 下,化学反应H2和O2变成H2O的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U(或H) 来表示。
热力学第二定律(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将解答:
化学变化及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进行 的方向及其限度
第二定律是决定自然界发展方向的根本 规律
学习思路
基本路线与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相似, 先从人们在大量实验中的经验得出热力学第 二定律,建立几个热力学函数S、G、A,再 用其改变量判断过程的方向与限度。
物理化学课件
把处于某状态下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一切联系均被 隔绝,他的状态仍能不随时间而变化,则该状态是 系统的平衡态。
(2)对状态性质的影响:
仅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各种状态性质才有唯一的值。
(3)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应满足的条件:
① 热平衡。系统内部各处温度均相等。
② 力平衡。系统内部各处力均相等。
③ 相平衡。无论系统内部有几个相,要求各相组成均 匀,即各相内部不存在扩散现象。 ④ 化学平衡。系统内部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组成不随 时间变化。
4、过程与途径
(1)过程:
系统由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化的经过。 唯一性
(2)途径:
实现某一过程的具体转化步骤(方式)。 可变性
例1 (状态一)
1mol O2 25℃,5atm 1mol O2 100℃,1atm
(状态二) 1mol O2 100℃,5atm
1mol O2 25℃,1atm
例2
青岛
7、内能 (热力学能)
(1)能量:
① 定义:对系统运动所做的最一般的量度。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指物质中各种运动的总度量。)
② 特点:能量是物质运动状态的单值函数。
(状态一定,能量一定;状态改变,能量改变。) ③ 分类:整体系统的平动能;系统在外场中的位能;
系统内部的能量。
(2)内能:
① 定义:系统由其内部状态所决定的能量,即系统内所 有离子除整体势能及整体动能外的全部能量的总和。 (包括动能、位能等)
3、焦耳实验:
P20
图1.7
结论: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U= ƒ ( T )。
§1.3 定容热、定压热及焓
1、定容热 QV
(1)定义:系统进行定容且不做非体积功的过程中与环
(2)对状态性质的影响:
仅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各种状态性质才有唯一的值。
(3)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应满足的条件:
① 热平衡。系统内部各处温度均相等。
② 力平衡。系统内部各处力均相等。
③ 相平衡。无论系统内部有几个相,要求各相组成均 匀,即各相内部不存在扩散现象。 ④ 化学平衡。系统内部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组成不随 时间变化。
4、过程与途径
(1)过程:
系统由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化的经过。 唯一性
(2)途径:
实现某一过程的具体转化步骤(方式)。 可变性
例1 (状态一)
1mol O2 25℃,5atm 1mol O2 100℃,1atm
(状态二) 1mol O2 100℃,5atm
1mol O2 25℃,1atm
例2
青岛
7、内能 (热力学能)
(1)能量:
① 定义:对系统运动所做的最一般的量度。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指物质中各种运动的总度量。)
② 特点:能量是物质运动状态的单值函数。
(状态一定,能量一定;状态改变,能量改变。) ③ 分类:整体系统的平动能;系统在外场中的位能;
系统内部的能量。
(2)内能:
① 定义:系统由其内部状态所决定的能量,即系统内所 有离子除整体势能及整体动能外的全部能量的总和。 (包括动能、位能等)
3、焦耳实验:
P20
图1.7
结论: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U= ƒ ( T )。
§1.3 定容热、定压热及焓
1、定容热 QV
(1)定义:系统进行定容且不做非体积功的过程中与环
物理化学(机材类第四版,ppt课件)2.9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适用条件:组成不变,W′= 0 的封闭系统或 封闭系统,W′= 0,可逆过程。
4
2、热力学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由热力学基本方程
热力学恒等式
dU = TdS- pdV dH = TdS + Vdp
U T ; U p
S V
V S
H T; S p
H p
S
V
dA = -SdT- pdV dG = -SdT + Vdp
再将dU = TdS – pdV 式代入得到 dH = TdS +Vdp
(c) A=U-TS 微分,并用上式代入得到
dA = -SdT- pdV
(d) G = H – T S微分,并用上式代入得到 dG = -SdT + Vdp
3
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
dU = TdS- pdV dH = TdS + Vdp dA = -SdT- pdV dG = -SdT + Vdp
G p3 p2 p1
p3>p2>p1
T Tm
T
26
(1)求U随V的变化关系 (2)求H随p的变化关系 (3)求S与Cp的变化关系 (4)求G或Δr G与温度的关系 (5)求G随p的变化关系
27
关于U,H, S, G,A与T、p、V的关系
(一定量、一定组成的单相系统)
➢理想气体 U、H 只是T 的函数,与p、V 无关;S与T、p、V 均有关。
-p -S
G T p
麦克斯韦关系式中不含熵与温度的偏微商。
问题
S T p
S T V
Cp/T CV/T
10
思考题
1、对于只作膨胀功的封闭系统 ()
A T
V
4
2、热力学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由热力学基本方程
热力学恒等式
dU = TdS- pdV dH = TdS + Vdp
U T ; U p
S V
V S
H T; S p
H p
S
V
dA = -SdT- pdV dG = -SdT + Vdp
再将dU = TdS – pdV 式代入得到 dH = TdS +Vdp
(c) A=U-TS 微分,并用上式代入得到
dA = -SdT- pdV
(d) G = H – T S微分,并用上式代入得到 dG = -SdT + Vdp
3
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
dU = TdS- pdV dH = TdS + Vdp dA = -SdT- pdV dG = -SdT + Vdp
G p3 p2 p1
p3>p2>p1
T Tm
T
26
(1)求U随V的变化关系 (2)求H随p的变化关系 (3)求S与Cp的变化关系 (4)求G或Δr G与温度的关系 (5)求G随p的变化关系
27
关于U,H, S, G,A与T、p、V的关系
(一定量、一定组成的单相系统)
➢理想气体 U、H 只是T 的函数,与p、V 无关;S与T、p、V 均有关。
-p -S
G T p
麦克斯韦关系式中不含熵与温度的偏微商。
问题
S T p
S T V
Cp/T CV/T
10
思考题
1、对于只作膨胀功的封闭系统 ()
A T
V
物理化学幻灯片PPT课件
出现了2个方向,一个是用反应速率来测定亲和力,一个是用反应热效应来度量亲和力。前一个方向就导致
质量作用定律的发现,后一个导致动态平衡观念的确立。
瑞典化学家贝格曼于1775年列出化学亲和力表
(认识到数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法国化学家贝托雷在1798年设想化学反应会逆向进行
(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效应)
法国化学家威廉米于1850年提出
的研究后来中断了50年。
直到19世纪下叶热力学理论基本奠定后,热质说才逐渐被 科学界摈弃。
2021
12
热化学界发现的第一个定律 ——黑斯定律
黑斯:出生于日内瓦,在俄国长 1836年,瑞士化学家
大并且接受了医学教育,他在圣
黑斯在俄国测量了很
彼得堡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并
多反应的热效应,总
将其称为‘总热量守恒定律’,
dM dt
kM
挪威数学家古德贝格和化学家瓦格A +B C+D
(第一个表示物质浓度与反应速度关系的公式) (全面阐释质量作用定律)
2021
10
第二部分
热化学和 热力学基本定律
2021
11
从热质说到热化说
什么是热质说 把热视为一种运动着的微粒性的实在物质
1780年,拉普拉斯和拉瓦锡,在他们的论文中报道了他们 关于化学热反应的研究,由于受到 热质说的影响,这方面
1853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给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 达式,‘能’这一术语被广泛接受。
2021
1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确立
1824年,法国工程师卡诺,通过对热机的分析得出:热机 必须在两个热源之间工作,热机的效率只取决于两个热源 的温差。可逆热机的工作效率最高。这就是卡诺原理。
质量作用定律的发现,后一个导致动态平衡观念的确立。
瑞典化学家贝格曼于1775年列出化学亲和力表
(认识到数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法国化学家贝托雷在1798年设想化学反应会逆向进行
(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效应)
法国化学家威廉米于1850年提出
的研究后来中断了50年。
直到19世纪下叶热力学理论基本奠定后,热质说才逐渐被 科学界摈弃。
2021
12
热化学界发现的第一个定律 ——黑斯定律
黑斯:出生于日内瓦,在俄国长 1836年,瑞士化学家
大并且接受了医学教育,他在圣
黑斯在俄国测量了很
彼得堡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并
多反应的热效应,总
将其称为‘总热量守恒定律’,
dM dt
kM
挪威数学家古德贝格和化学家瓦格A +B C+D
(第一个表示物质浓度与反应速度关系的公式) (全面阐释质量作用定律)
2021
10
第二部分
热化学和 热力学基本定律
2021
11
从热质说到热化说
什么是热质说 把热视为一种运动着的微粒性的实在物质
1780年,拉普拉斯和拉瓦锡,在他们的论文中报道了他们 关于化学热反应的研究,由于受到 热质说的影响,这方面
1853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给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 达式,‘能’这一术语被广泛接受。
2021
1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确立
1824年,法国工程师卡诺,通过对热机的分析得出:热机 必须在两个热源之间工作,热机的效率只取决于两个热源 的温差。可逆热机的工作效率最高。这就是卡诺原理。
物理化学课件
意义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物理学和化学 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为解释 许多自然现象提供了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总是从高 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而不能反过 来。也就是说,热量传递的方向总是 从高到低,不能反过来。
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自然界的某种 方向性,它限制了某些自然过程的进 行方式。
VS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一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 下,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辐射能量成正比 。这个定律对于研究光化学过程和设计光 化学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光化学第二定律
总结词
光化学第二定律是描述光化学过程中辐射能 量与化学反应途径关系的物理化学定律。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一个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途径中各个 步骤的辐射能量差成正比。这个定律对于研 究光化学反应机理和设计光化学合成路线具 有重要意义。
化学平衡
内容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动态平衡。
意义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 向。
化学反应速率
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通常用单位浓度 的变化量表示。
复杂系统与跨尺度研究
总结词
跨学科、多尺度研究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在复杂系统和跨尺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复杂系统研究涉及多个相互作用因素,需要综合运用 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 为。跨尺度研究则要求科学家从原子、分子到纳米、宏 观等不同尺度上理解和控制化学过程,物理化学为解决 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物理学和化学 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为解释 许多自然现象提供了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总是从高 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而不能反过 来。也就是说,热量传递的方向总是 从高到低,不能反过来。
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自然界的某种 方向性,它限制了某些自然过程的进 行方式。
VS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一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 下,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辐射能量成正比 。这个定律对于研究光化学过程和设计光 化学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光化学第二定律
总结词
光化学第二定律是描述光化学过程中辐射能 量与化学反应途径关系的物理化学定律。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一个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途径中各个 步骤的辐射能量差成正比。这个定律对于研 究光化学反应机理和设计光化学合成路线具 有重要意义。
化学平衡
内容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动态平衡。
意义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 向。
化学反应速率
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通常用单位浓度 的变化量表示。
复杂系统与跨尺度研究
总结词
跨学科、多尺度研究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在复杂系统和跨尺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复杂系统研究涉及多个相互作用因素,需要综合运用 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 为。跨尺度研究则要求科学家从原子、分子到纳米、宏 观等不同尺度上理解和控制化学过程,物理化学为解决 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物理化学课件 第一章 热力学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化学
The first law of themodynamics and thermochemistry
第一节 热力学概论
一. 热力学
热力学(Thermodynamics): 研究宏观系统各种过程中能量相互转换所遵循的规 律的科学, 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应用于化学及其相关的过程 主要原理:
内容:通过导热壁分别与第三个物体达热平衡的任意两个物 体彼此间也必然达热平衡。
定律延伸:任一热力学均相体系,在平衡态各自存在一个称 之为温度的状态函数,对所有达热平衡的均相体系,其温 度相同。
温标:a)摄氏温标 以水为基准物,规定水的凝固为零点, 水的沸点与冰点间距离的1/100为1℃。
b)理想气体温标 以低压气体为基准物质,规定水的三相点 为273.16K,温度计中低压气体的压强为 pr
平衡态公理: 一个孤立体系,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必将趋于唯一的
平衡态,而且永远不能自动地离开它。
四、状态和状态函数
(一)状态 —系统所有性质的综合表现 ➢系统处于确定的状态,系统所有性质具有确定值;
➢系统所有性质具有确定值,系统状态就确定了;
➢系统的性质是相互关联的,通常采用容易直接测量 的强度性质和必要的广度性质来描述系统所处状态。
五、过程与途径
过程: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发生的变化 途径:系统完成一个过程的具体方式和步骤
过程 -系统从始态到终态状态随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 化学变化过程 按变化的性质分 ➢ 物理过程
p、V、T变化过程
相变化过程
过程按变化的条件分: 等温(T = 0) 等容(V = 0)
表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变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热力 学第二定律(方向、限度和平衡)、热力学第三定律(熵)
The first law of themodynamics and thermochemistry
第一节 热力学概论
一. 热力学
热力学(Thermodynamics): 研究宏观系统各种过程中能量相互转换所遵循的规 律的科学, 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应用于化学及其相关的过程 主要原理:
内容:通过导热壁分别与第三个物体达热平衡的任意两个物 体彼此间也必然达热平衡。
定律延伸:任一热力学均相体系,在平衡态各自存在一个称 之为温度的状态函数,对所有达热平衡的均相体系,其温 度相同。
温标:a)摄氏温标 以水为基准物,规定水的凝固为零点, 水的沸点与冰点间距离的1/100为1℃。
b)理想气体温标 以低压气体为基准物质,规定水的三相点 为273.16K,温度计中低压气体的压强为 pr
平衡态公理: 一个孤立体系,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必将趋于唯一的
平衡态,而且永远不能自动地离开它。
四、状态和状态函数
(一)状态 —系统所有性质的综合表现 ➢系统处于确定的状态,系统所有性质具有确定值;
➢系统所有性质具有确定值,系统状态就确定了;
➢系统的性质是相互关联的,通常采用容易直接测量 的强度性质和必要的广度性质来描述系统所处状态。
五、过程与途径
过程: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发生的变化 途径:系统完成一个过程的具体方式和步骤
过程 -系统从始态到终态状态随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 化学变化过程 按变化的性质分 ➢ 物理过程
p、V、T变化过程
相变化过程
过程按变化的条件分: 等温(T = 0) 等容(V = 0)
表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变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热力 学第二定律(方向、限度和平衡)、热力学第三定律(熵)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PT课件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变化
反映
两者关系:
性质
可燃性、稳定性、不 稳定性、金属活动 只在化学变 性、非金属活动性、 化中才能表 性质: 氧化性、还原性、 现出来的性 酸性、碱性、化合 质 价等
2
实验1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形状规则、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 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二、性质和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
反映
两者关系: 变化
决定
性质
两者在叙述上的区别是: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 能(或“会”.“可以”.“易”“难”)怎样。而变化 的叙述中一般没有以上字眼。
① 常压下,水在100℃时能沸腾。 (物理性质) ②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 (化学性质) ③ 水受热后沸腾变成水蒸气。 (物理变化)
的是( )
1、物质的变化在你周围处处存在,下列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蜡烛燃烧 D、玻璃杯破碎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 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下列叙述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 是( ) A.冰融化成水 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 C.铜棒投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 中
6.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 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变馊 B.火药爆炸 C.湿衣服晾干 D.铁锅生锈
物理化学ppt课件
求 真 厚 德
I RF T I R ESR
NMR
达 ESCA 美
利用计算机还可以进行模拟放大和分子设计。
§0.2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5) 从单一学科到边缘学科
探 化学学科 广 内部及与其他
学科相互渗透、 索 相互结合,形 微 药学 成了许多极具 生命力的边缘 创 学科,如: 新
计算
计算 化学 药物 化学 天体 化学 材料 化学
探 广 索 微 创 新
热力学研究方法是从静态利用热力学函数判断
求 真 厚 德 达 美
变化的方向和限度,但无法给出变化的细节。 激光技术和分子束技术的出现,可以真正地研
究化学反应的动态问题。
分子反应动力学已成为非常活跃的学科。
§0.2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4) 从定性到定量
探 广 索 微 创 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数 据处理的时间,并可进行自动记录和人工拟合。 使许多以前只能做定性研究的课题现在可进 行定量监测,做原位反应,如:
求 真 厚 德 达 美
恩格斯
• 恩格斯的论断反映了19世纪中叶
探 广 微 创 新
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成熟程度”。 求 真 表明各学科研究对象 物质运动 索 形式与规律 其复杂程度的差异厚
• 然而,百年来科技的发展使各学
化
德
达 科的“成熟程度”发生了巨大变 美
无机、有机化学在19世纪率先建立
冶金、建材工业推动了无机
检验
探 广 索 微 创 新
运用数学的多 求 真 少是一门科学成熟
程度的标志。
厚 德 达 美
马克思
探 广 索 微 创 新
数学的 应用: 在刚体 力学中是绝对的,在气体 力学中是近似的,在液体 力学中就已经比较困难了; 在物理学中是试验性的和 相对的;在化学中是最简 单的一次方程;在生物学 中等于零。
物理 化学 第一章 课件
(3) 量的数值
特定单位表示的数值,量与单位的比值。{A}= A/[A]。在图、表中常用到。 如 T/K =300。图中横坐标表示为x/[x], 如 T/K; 纵坐标 y/[y], 如 p/kPa。
20
图1.1.2 300 K下N2, He, CH4的 pVm-p 等温线
21
0.2.2 对数中的物理量 lnA 或 logA
0 绪 论
0.1 课程简介
0.1.1 什么是物理化学
化学: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高分子化学)
物理化学是化学的理论基础,是用物理的原理和方法来 研究化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和理论,所研究的是普遍适用于各 个化学分支的理论问题——理论化学(化学中的哲学)。 研究化学变化中的普遍规律,不管是有机还是无机,化 学变化及相关的物理变化都是物理化学研究的对象。
作业/考题中若有 1 mol, 25℃,常数如π,e,二分之一等..., 约 定有效数字位数为无限多位。
24
第1章 气体的pVT关系
• 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体、液体、固体。
宏观性质:p, V, T,ρ, U…
p, V, T 物理意义明确,易于测量
状态方程 联系 p, V, T 之间关系的方程。
液体和固体,其体积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很小,常 忽略不计;气体在改变压力和温度时,其体积会发生较 大变化,通常只讨论气体的状态方程。
物理化学
溶 液 化 学
9
0.1.3 本课程 物理化学B 的主要内容
绪论 气体的 pVT 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化学平衡 相平衡 电化学 界面现象 化学动力学
胶体化学
10
0.1.4 关于本课程
物理化学全套课件
强调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 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记录与整理
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并按照要求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以便后续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
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 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对 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反 映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与解释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 论。
重要性
物理化学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 质、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促进 新材料的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 世纪中叶,随着热力学、统计力学和 电化学等分支的建立和发展,逐渐形 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现代进展
进入20世纪后,物理化学在理论和实 践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如量子化 学、分子动态学、生物物理化学等领 域的突破和创新。
实验方法习题及答案解析
总结词
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详细描述
针对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设计了一系列 习题。这些习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仪器和 试剂、记录和处理数据等。答案解析详细解释了每道题 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 力,培养科学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误差分析
分析数据误差的来源和影响, 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实验误差与实验结果评价
误差来源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 来源,如测量误差、操作误差等 ,并评估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误差控制与减小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小误差,提 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理化学课件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在敞口容器中,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压时, 液体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称为沸腾,此时的温 度称为沸点
饱和蒸气压 1个大气压时的温度称为正常沸点 (373.15K)
饱和蒸气压 1个标准压力( 1个标准压力=100kPa, p)时的温度称为标准沸点(372.78K)
饱和蒸气压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处于液气平衡共 存时蒸汽的压力,是纯物质特有的性质,由其本 性决定;其大小是温度的函数,是衡量液体蒸发 能力或液体分子逸出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组分A的物质的量为nA,摩尔质量为MA;组分B的物 质的量为nB,摩尔质量为MB,则由A和B组成的混合 物体系的摩尔质量M,令nA+nB=n,则有
M
m n
nAMA nBMB n
nA n
MA
nB n
MB
即
M yAMA yBMB
该公式对多组分气体也同样适用,也适用于液体和
固体混合物,对任意组分,其计算平均摩尔质量通
第一章 气体的pVT性质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真实气体的液化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
鉴于热力学计算的需要,提出了既适用于理
想气体混合物,又适用于非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分
压力定义 pB yBp
y B=1
压缩空间减小1。mol气体的可压缩空间以 (Vm - b)表示。 b为一范氏常数,恒为正值,其大小与气体性
质决定。 一般情况下,气体本身体积越大,b值也 越大。
对2020体/5/7积修正后,p(Vm - b)=RT。
(2) 压力修正
器 壁
2020/5/7
内部分子
《物理化学》PPT课件
2
完整版课件ppt
3
OA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 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 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临界点。临界点 T=647K, p=2.2×107Pa,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温度, 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OB 是气-固两相平衡线 即冰的升华曲线,理论上可 延长至0 K附近。
OC 是液-固两相平衡线 当C点延长至压力大于
属于此类的体系有:H 2O-HN 3,H 2 O O-H等C。l在标 准压力下,H2O-HC的l 最高恒沸点温度为381.65 K, 含HCl 20.24,分析上完整常版课用件pp来t 作为标准溶液。 20
杠杆规则 Lever Rule
在p-x图的两相区,物系点O代表了体系总的 组成和温度。
通过O点作平行于横坐标 的等压线,与液相和气相线分 别交于M点和N点。MN线称 为等压连结线(tie line)。
如图所示,是对拉乌尔 定律发生正偏差的情况,虚 线为理论值,实线为实验值。 真实的蒸气压大于理论计算 值。
完整版课件ppt
15
如图所示,是 对拉乌尔定律发生 负偏差的情况,虚 线为理论值,实线 为实验值。真实的 蒸气压小于理论计 算值。
完整版课件ppt
16
2. p-x图 和 T-x图 对于二组分体系,K=2,f =4-Φ。φ至少为1,
完整版课件ppt
25
精馏
精馏是多次简单蒸馏的组合。
精馏塔底部是加热 区,温度最高;塔顶温 度最低。
精馏结果,塔顶 冷凝收集的是纯低沸 点组分,纯高沸点组 分则留在塔底。
精馏塔有多种类型,如图所示是泡罩式精馏
塔的示意图。
完整版课件ppt
26完整版课件ppt来自27体系自身确定。
H2O的三相点温度为 273.16 K,压力为
物理化学PPT课件
13.02.2021
-
20
§0.2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主要研究:
(1)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各种因素如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对化学变化的
影响等。这类问题属于化学热力学的范畴。
(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 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对反
应速率的影响。这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
(3)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研究这类问题有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两个分支。
(南大第五版),陈亚芍编,科学出版社,2006. 7、《物理化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南大第五版),
于文静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8、《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高校核心课程
学习指导丛书),范崇正,杭瑚,蒋淮渭编,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9、核心教程立体化教材系列),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 2004.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主讲教师:林娟娟 教授
E-mail: Ljj@ 13806880067
13.02.2021
-
1
13.02.2021
-
2
参考书 1、《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多媒体CAI物理化学》(第四版),傅玉普主编,大
早使用“物理化学”
这一术语。
13.02.2021
-
М В Ломоносов 6
§0.1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1887年德国科学家W.Ostwald和荷兰科学家J.H. van’t Hoff 合办的《物理化学杂志》 (德文)创刊。
W. Ostwald
J. H. van’t Hoff
物理化学完整ppt课件
数称为(独立)组分数。 S:物种数
CSRR'
R:独立的化学平衡数 R′独立限制条件数
说明:★独立限制条件数只有在同一相中才能起作用
CaCO3(s)=CaO(s)+CO2(g) R′= 0 ★独立的化学平衡数:指物质间构成的化学平衡是相互独立的
C+H2O=CO+H2 C+CO2=2CO CO+H2O=CO2+H2 R=2 S=5 C=5-2=3
(1)因外压增加,使凝固点下降 0.00748K (2)因水中溶有空气,使凝固点下降 0.00241K
可编辑课件
16
例:如图为CO2的相图,试问: (1)将CO2在25℃液化,最小需加多大压力? (2)打开CO2灭火机阀门时,为什么会出现少量白色固体(俗称于冰)?
解:(1)根据相图,当温度为25℃ 液一气平衡时,压力应为67大气压, 在25℃时最小需要67大气压才能使 CO2液化。
2、水的相图
可编辑课件
13
◎组分数
S:物种数
CSRR'
R:独立的化学平衡数 R′独立限制条件数
总结1
说明:★独立限制条件数只有在同一相中才能起作用 ★独立的化学平衡数:指物质间构成的化学平衡是相互独立的
◎相律
◎单组分系统相图 F=C-P十2=3-P
单组分系统最多三相共存 单组分系统是双变量系统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7
杠杆规则还可以表示为:
(1)
m() 1 wB() wB 1
m( )
wB wB ()
m() m() wB() wB wB wB()
m( )
wB wB ()
m() wB wB() m wB() w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电导滴定 电位滴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 极谱法、库仑法等等。
18
有机化学家:应用动力学
探索反应机理
借助量子力学 确定新化合物结构
无机化学家:应用量子力学 研究化合物的键
分析化学家:应用光谱学
分析样品组成
生物化学家:应用动力学
研究酶促作用
应用热力学
研究生物能的转换
化学工程师:应用热力学
e-mail: QQ:602267212
3
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讲课54h,实验36h 教 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物理化学》 参 考 书: 傅献彩等《物理化学》,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董元彦等编《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 高月英等编《物理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要求:写预习笔记,上课做好笔记,按时交作业。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占20%。
4
编外话:知识这东西——学习的目的? 问题: 为什么要上学?学校里学的东西有什么用? 学了那些东西将来有多大作用?
5
回答: 知识作为“工具”、“载体”,让学生打下“学习能力 “的 基础,而不是知识基础。 教师上课授课,让学生看书、复习、做作业、考试……, 这些手段的目的都不是让学生非得知道这些知识,而是 让学生亲自体会接受知识、学习本领的一个过程。这个 过程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学生将来最最受用终生的。 ——-----------摘自《读者》2004.NO.21
28
在分子筛及催化剂制备、电极表面修饰,LB 膜制备等的研究中,都有意识地运用了分子 设计的思想,并已有成功的实例。 分子设计与分子工程的研究内容丰富,涉及 体系广泛,目前研究比较集中在生命、材料、 药物等领域。
29
从分子水平进行药物作用原理、构效关系进行 研究,进而对特效药物分子结构进行设计与合 成也是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
11
目的 物理化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和 科学实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化学 变化的本质,更好地驾驭化学,使之为生产实 际服务。
12
➢“点石成金” ?
石墨
金刚石
在什么 T,p 下可以实现转化?
13
➢市售分析纯乙醇两种浓度 ?
工业生产时,工艺上有何区别? ➢生理盐水的浓度0.9% ? 与人体血液的关系如何?
设计分离规程
地质学家: 应用热力学相图 推测地球演变过程
19
据统计 20世纪以来,在132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 家中有85位是物理化学工作者,约占64%; 近49年中,这个比例为72%。 这说明物理化学造诣精深的学者,其思路宽阔, 探索深入,常能在各交叉学科之间碰撞出新的思 想火花,创造出超前的科研成果,而且这种趋 势正在增强。
26
2 分子设计与分子工程 它与结构化学、量子化学、合成化学、分子力 学等的深入发展密切相关,分子设计与分子工 程标志着化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7
分子设计它是根据某种特定性能的需要,在分子水 平上对结构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分子工程是化学和相邻学科在较高发展水平上的产 物,其骨干内容是贯通性质、结构、制备三元间关 系的一系列原理。
物理化学的特点:
1.综合性(交叉学科):
研究对象 —— 化学变化
研究手段 —— 物理方法
研究工具 —— 数学(微积分)
1 dxl nxC x
xndxn1 1xn1C
10
2.逻辑性、理论性、概括性强。 3.公式多,条件多,概念多,推理多,计算量大。 4.紧密结合实际
其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与科研、 生产、日常生 活相互联系。
20
任务 (解决的问题) (1) 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 (3)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21
主要内容: 化学热力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电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化学动力学——反应的速率与机理 表面化学——发生在气液固界面上的现象 胶体化学——不同胶体体系的性质与应用
制药工程专业
1
自我简介
杨亚提,陕西乾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6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 位;1995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 业,获硕士学位; 2000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学专 业,获博士学位。
2
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从事物理化学与 胶体化学教学工作及土壤环境化学、环境中污 染物净化 研究工作。 办公室:理学院楼4层411室 联系电话:87033013(H),
14
➢
如
何
提
高
果
汁
饮
料பைடு நூலகம்
的
稳
定
性
稳定性差
稳定性好
?
出现沉淀(分层)
未沉淀
15
喜之郎
果冻
85%水
¥3.00/200克 不到 1% 胶凝剂
¥3.00/500 ml
16
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提纯方法: 溶解 重结晶 精馏 萃取 柱交换 膜分离等等
17
反应器,换热器的设计,要以物理化学数据为 指导依据; 分析化学中,仪器分析法的原理,大都利用物 理化学理论。例如
24
物理化学中有许多特有的研究方法: 理想模型法(idea gas、idea solution) 科学抽象法(可逆过程) 相对数值法 “投石问路”法 极限外推法等等
在思维方法上 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等等。
25
三、前沿领域
1 分子动态物理化学 目前物理化学已达到研究分子激发态及动态的水 平。其中分子反应动力学,分子激发态、瞬态的 结构研究是突出的两个前沿领域。它们以其在学 科中的重要地位和崭新的研究方法已成为当今世 界上受到广泛重视和十分活跃的领域。
22
二、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归纳(induction)和演绎(deduction)方法, 采用微观和宏观的观点对化学系统进行研究。 由直观的现象提出抽象假定→严格推理 →结论→事实检验→上升理论。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23
最基本的理论方法: 1.热力学的方法 2.统计力学的方法(微观的方法) 3.物质结构的方法(量子力学的方法)
6
绪论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前沿领域 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
7
一、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定义 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 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探求化学变化中具 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在实验方法上主要采用 物理学中的方法。
8
加热 化学反应
通电
伴随 影响
变色 物理变化
变味
9
18
有机化学家:应用动力学
探索反应机理
借助量子力学 确定新化合物结构
无机化学家:应用量子力学 研究化合物的键
分析化学家:应用光谱学
分析样品组成
生物化学家:应用动力学
研究酶促作用
应用热力学
研究生物能的转换
化学工程师:应用热力学
e-mail: QQ:602267212
3
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讲课54h,实验36h 教 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物理化学》 参 考 书: 傅献彩等《物理化学》,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董元彦等编《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 高月英等编《物理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要求:写预习笔记,上课做好笔记,按时交作业。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占20%。
4
编外话:知识这东西——学习的目的? 问题: 为什么要上学?学校里学的东西有什么用? 学了那些东西将来有多大作用?
5
回答: 知识作为“工具”、“载体”,让学生打下“学习能力 “的 基础,而不是知识基础。 教师上课授课,让学生看书、复习、做作业、考试……, 这些手段的目的都不是让学生非得知道这些知识,而是 让学生亲自体会接受知识、学习本领的一个过程。这个 过程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学生将来最最受用终生的。 ——-----------摘自《读者》2004.NO.21
28
在分子筛及催化剂制备、电极表面修饰,LB 膜制备等的研究中,都有意识地运用了分子 设计的思想,并已有成功的实例。 分子设计与分子工程的研究内容丰富,涉及 体系广泛,目前研究比较集中在生命、材料、 药物等领域。
29
从分子水平进行药物作用原理、构效关系进行 研究,进而对特效药物分子结构进行设计与合 成也是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
11
目的 物理化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和 科学实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化学 变化的本质,更好地驾驭化学,使之为生产实 际服务。
12
➢“点石成金” ?
石墨
金刚石
在什么 T,p 下可以实现转化?
13
➢市售分析纯乙醇两种浓度 ?
工业生产时,工艺上有何区别? ➢生理盐水的浓度0.9% ? 与人体血液的关系如何?
设计分离规程
地质学家: 应用热力学相图 推测地球演变过程
19
据统计 20世纪以来,在132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 家中有85位是物理化学工作者,约占64%; 近49年中,这个比例为72%。 这说明物理化学造诣精深的学者,其思路宽阔, 探索深入,常能在各交叉学科之间碰撞出新的思 想火花,创造出超前的科研成果,而且这种趋 势正在增强。
26
2 分子设计与分子工程 它与结构化学、量子化学、合成化学、分子力 学等的深入发展密切相关,分子设计与分子工 程标志着化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7
分子设计它是根据某种特定性能的需要,在分子水 平上对结构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分子工程是化学和相邻学科在较高发展水平上的产 物,其骨干内容是贯通性质、结构、制备三元间关 系的一系列原理。
物理化学的特点:
1.综合性(交叉学科):
研究对象 —— 化学变化
研究手段 —— 物理方法
研究工具 —— 数学(微积分)
1 dxl nxC x
xndxn1 1xn1C
10
2.逻辑性、理论性、概括性强。 3.公式多,条件多,概念多,推理多,计算量大。 4.紧密结合实际
其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与科研、 生产、日常生 活相互联系。
20
任务 (解决的问题) (1) 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 (3)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21
主要内容: 化学热力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电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化学动力学——反应的速率与机理 表面化学——发生在气液固界面上的现象 胶体化学——不同胶体体系的性质与应用
制药工程专业
1
自我简介
杨亚提,陕西乾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6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 位;1995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 业,获硕士学位; 2000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学专 业,获博士学位。
2
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从事物理化学与 胶体化学教学工作及土壤环境化学、环境中污 染物净化 研究工作。 办公室:理学院楼4层411室 联系电话:87033013(H),
14
➢
如
何
提
高
果
汁
饮
料பைடு நூலகம்
的
稳
定
性
稳定性差
稳定性好
?
出现沉淀(分层)
未沉淀
15
喜之郎
果冻
85%水
¥3.00/200克 不到 1% 胶凝剂
¥3.00/500 ml
16
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提纯方法: 溶解 重结晶 精馏 萃取 柱交换 膜分离等等
17
反应器,换热器的设计,要以物理化学数据为 指导依据; 分析化学中,仪器分析法的原理,大都利用物 理化学理论。例如
24
物理化学中有许多特有的研究方法: 理想模型法(idea gas、idea solution) 科学抽象法(可逆过程) 相对数值法 “投石问路”法 极限外推法等等
在思维方法上 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等等。
25
三、前沿领域
1 分子动态物理化学 目前物理化学已达到研究分子激发态及动态的水 平。其中分子反应动力学,分子激发态、瞬态的 结构研究是突出的两个前沿领域。它们以其在学 科中的重要地位和崭新的研究方法已成为当今世 界上受到广泛重视和十分活跃的领域。
22
二、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归纳(induction)和演绎(deduction)方法, 采用微观和宏观的观点对化学系统进行研究。 由直观的现象提出抽象假定→严格推理 →结论→事实检验→上升理论。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23
最基本的理论方法: 1.热力学的方法 2.统计力学的方法(微观的方法) 3.物质结构的方法(量子力学的方法)
6
绪论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前沿领域 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
7
一、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化学定义 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 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探求化学变化中具 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在实验方法上主要采用 物理学中的方法。
8
加热 化学反应
通电
伴随 影响
变色 物理变化
变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