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行为金融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在金融领域中的决策行为及对市场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理论和模型的提出,让人们对于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和个体决策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实践中的金融市场操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本文将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出发,对其相关模型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框架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知偏差、情绪和社会影响。
认知偏差指的是人们在进行金融决策时由于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决策失误的现象。
人们往往会对于所持有的资产过分乐观,导致过度投资。
情绪方面,行为金融学强调人的情绪对于决策行为的影响,尤其是恐惧和贪婪情绪在金融市场中的扩大效应。
社会影响则是指人们在决策时会受到他人行为和意见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决策。
1.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模型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上的信息都是已知的,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因此无法通过分析市场数据来获取超额收益。
但行为金融学模型认为,由于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偏差以及情绪的影响,市场并不总是高效的。
当出现市场价格出现明显波动时,很可能是由于人们的情绪和认知偏差造成的,而非基本面的改变。
这就为投资者提供了在市场波动中寻找收益的空间。
2.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模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逆向选择指的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即交易双方在交易开始前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导致市场无法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
行为金融学模型认为,逆向选择问题是由于人们的认知偏差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获取和分析信息。
在道德风险模型中,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投资中可能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从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引发道德风险问题。
3. 泡沫模型泡沫指的是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偏离基本价值的现象,即市场出现明显的过热或者过冷情况,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学模型认为,泡沫现象是由人们的情绪和认知偏差造成的,他们对市场甚至是自身资产的价值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它致力于研究金融市场中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市场波动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投资者行为的多样化,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行为金融学基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提出了与传统金融学不同的观点。
它认为,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心理、情感、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行为金融学强调研究投资者行为、市场情绪、心理偏差等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投资者行为研究:这是行为金融学最核心的研究领域,主要探讨投资者的心理特征、决策过程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2. 资产定价与市场波动:研究心理偏差和市场情绪如何影响资产定价和市场的波动性,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投资策略。
3. 金融市场异象:针对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封闭式基金折价、IPO溢价等,探讨其背后的行为因素。
4.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研究投资者在投资组合选择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
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环境,观察投资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调查法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投资者行为的规律;实证分析法则通过运用统计分析等手段来检验理论和模型的有效性。
五、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自行为金融学诞生以来,其在金融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首先,许多学者对投资者的心理偏差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锚定效应等。
这些研究揭示了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其次,行为金融学对资产定价和市场波动的解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支持。
此外,行为金融学还为金融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
行为金融学是一种以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金融学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在金融决策中的偏差行为和决策错误。
其理论和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金融决策时,通常会对未来的风险进行过度的关注,而对潜在的利益则关注不足。
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决策往往会受到亏损厌恶和风险厌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对风险进行过度衡量和过度应对。
因此,前景理论主张,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降低投资集中度和风险暴露度,以此来降低投资损失的风险。
2. 群体效应模型(Herding Models)
群体效应模型认为,人们在投资决策中,往往会受到所处环境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导致集体的错误决策。
这种情况下,群体效应的发生往往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协调能力不足有关。
为此,群体效应模型主张,应该通过加强信息的分析和协调能力,来避免群体效应的发生。
3. 情绪偏见模型(Emotion Bias Models)
情绪偏见模型认为,人们在金融决策中,往往会受到情绪和认知偏见的影响,从而导致决策的错误。
这种情况下,情绪偏见的发生往往与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等因素相关。
为此,情绪偏见模型主张,在金融决策中应该尽可能减少情绪波动和影响,同时加强理性思考和适当的风险管理。
4. 选择加权理论(Choicely Weighted Theory)
选择加权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偏好和感觉来进行选择,并根据不同选择之间的差异进行加权。
这种情况下,选择加权理论主张,应该提高人们的选择能力和决策意识,同时明确选择的风险和加权策略,以此来实现选择最优决策。
行为金融学课程大纲
行为金融学课程大纲课程名称:行为金融学课程代码:BFN101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一、课程简介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综合金融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
本课程将介绍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投资管理、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等实际金融领域。
二、主要内容1.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经典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的对比- 心理学理论在金融决策中的应用- 金融市场中的行为偏差和误判2. 决策心理学与金融决策- 决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判断和决策中的启发式和认知偏差- 群体决策中的心理因素3.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金融- 投资者行为的类型和特征-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波动- 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过度反应4. 金融市场行为与资产定价- 市场有效性与无效性- 市场异常回报与行为因子- 行为金融学在资产定价中的应用5. 风险管理与行为金融学- 风险偏好与风险规避- 心理账户理论与投资组合决策 - 行为金融学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6. 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问卷调查与统计模型-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每节课将由教师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应用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讨论、小组项目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论文(4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行为金融学相关主题进行研究,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4. 参与度(10%):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提问等。
五、参考教材1. Richard H. Thaler and Cass R. Sunstein (2008). "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Penguin Books.2. Meir Statman (2017). "Finance for Normal People: How Investors and Markets Beha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3. H. Kent Baker and Victor Ricciardi (2014). "Investor behavior: The Psychology of Financial Planning and Investing", Wiley Finance.六、备注本课程将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证研究材料,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行为金融学理论,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行为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心理偏差理论、情绪影响理论、非理性繁荣理论等。
心理偏差理论是行为金融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认为人类决策不仅仅受到理性思考的影响,还受到心理偏差的干扰。
例如,投资者往往对于风险的态度存在过度自信和过度谨慎两个极端。
情绪影响理论则认为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对于市场波动和资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
非理性繁荣理论则解释了市场繁荣背后的机制,认为人类的过度乐观和羊群效应等行为导致了市场的异常波动。
行为金融学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投资决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为等方面。
首先,行为金融学对于个体投资者做出决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个体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可以更好地理解投资者的行为,并从中发现投资决策的规律。
其次,行为金融学研究了市场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市场中投资者的情绪和行为会产生扩大性和传染性效应,进而引发市场的异常波动。
对于金融机构的行为也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可以发现市场的操纵和潜在风险。
行为金融学的实践研究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研究,还包括设计有效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法。
例如,通过建立有效的心理边界和纪律,个体投资者可以更好地避免心理偏差的影响,做出理性的决策。
同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监管和风险控制来规避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和风险暴露。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投资者和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投资者可以通过了解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优化自己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收益。
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制定更有效的政策,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总之,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金融市场和投资者的行为,还为投资决策和金融市场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可以预计行为金融学将在未来对金融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与金融市场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人们在进行金融决策时所表现出的认知偏差、情绪影响以及社会因素等内容。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模型在金融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进而作出更为理性和准确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就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模型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1. 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金融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它认为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会被迅速反映在资产价格中,市场价格会全面、快速且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
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质疑,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存在着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影响,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和非理性行为,因此金融市场不可能完全有效。
2. 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项基本理论,指的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消费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
在行为金融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被用来解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认为投资者在进行金融决策时会受到边际效用递减的影响,即随着投资收益的增加,投资者的满足感逐渐减少,导致他们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3. 锚定效应理论锚定效应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会受到最初获得的信息或者某个特定数值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后续决策中过度依赖这个锚定点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也会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导致他们对资产价格的预期过度依赖先前的价格水平或者特定的信息,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策。
1. 心理账户模型心理账户模型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用来解释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和用途划分成不同的心理账户,并对不同账户中的资金做出不同的决策。
心理账户模型认为人们会将资金划分为不同的账户,如日常开支账户、储蓄账户和投资账户等,而对不同账户中的资金会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导致他们在金融市场中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2. 群体行为模型群体行为模型是行为金融学中的另一种重要模型,它认为人们在进行金融决策时会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导致他们做出的决策偏离理性。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关注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和行为模式,研究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从而揭示市场出现的非理性现象和价格波动。
行为金融学理论和模型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假设进行了修正和拓展,更贴近现实,使我们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过度自信和信息偏见。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信息的准确性过于自信,导致他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忽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产生了过度交易和过度自信的行为。
第二,心理账户理论。
心理账户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人们对不同账户的财务状况有不同的感知和处理方式,比如将投资分为赌注和锦上添花两种不同性质的账户,导致对风险的态度有所不同。
羊群效应和情绪影响。
行为金融学指出,投资者往往会受到其他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导致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和价格的非理性波动。
第四,损失厌恶和风险偏好。
行为金融学指出,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远大于对获得同等利益的欲望,从而导致他们在投资决策中更加偏好低风险和稳定回报。
第一,前景理论模型。
前景理论模型是行为金融学中最为重要的模型之一,它通过对投资者的偏好和心理账户的解释,揭示了人们对风险的态度会随着不同的参照点和账户类型而发生改变。
第二,市场心理模型。
市场心理模型主要研究投资者的情绪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通过建立投资者情绪指标,分析情绪的变化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判断市场趋势和价格波动的依据。
行为金融学的行为套利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行为套利模型旨在通过利用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来获取超额收益,它认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市场价格的偏离,从而产生投资机会。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价值是由财富的变化决定的而不是个体的最终财富。也就是说,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的偏好是由财富的增量而不是总量决定的,所以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要高于收益,这种现象称作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在此,Kahneman和 Tversky 用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取代了传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价值函数表现在正的增量是凹的,表现在负的增量则是凸的。也就是,人们在盈利的情况下表现为风险厌恶者,而在已经损失的情况下表现为风险追求者,而不是一直都是风险厌恶者。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在上一轮赌局中遭受损失的人会更有参加下一轮赌局的冲动,此时他成为风险追求者。
二、后悔理论的主要内容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后悔的心理状态。在大牛市背景下,没有及时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会后悔,过早卖出获利的股票也会后悔;在熊市(bearmarket)背景下,没能及时止损出局会后悔,获点小利没能兑现,然后又被套牢也会后悔;在平衡市场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涨不跌,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 自己会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及时换股后悔;当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人专家推荐的股票,又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更加后悔。Santa Clara大学的MeirStatman教授是研究“害怕后悔”行为的专家。由于人们在投资判断和决策上经常容易出现错误,而当出现这种失误操作时,通常感到非常难过和悲哀。所以,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为了避免后悔心态的出现,经常会表现出一种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卖出一只股票时,往往受到买人时的成本比现价高或是低的情绪影响,由于害怕后悔而想方设法尽量避免后悔的发生。有研究者认为:投资者不愿卖出已下跌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败投资的痛苦和后悔心情,向其他人报告投资亏损的难堪也使其不愿去卖出已亏损的股票。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和追随常识,是为了避免由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投资决定而后悔。许多投资者认为:买一只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较容易,因为大家都看好它并且买了它,即使股价下跌也没什么。大家都错了,所以我错了也没什么!而如果自作主张买了一只市场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买人之后它就下跌,自己就很难合理地解释当时买它的理由。此外,基金经理人和股评家喜欢名气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如果这些股票下跌,他们因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雇的可能性较小。害怕后悔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自我的一种期望。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在一个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除了避免后悔以外,还有一种追求自豪的动机在起作用。害怕后悔与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资者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太短,而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太长。他们称这种现象为卖出效应。他们发现:当投资者持有两只股票,股票A获利20,而股票B亏损20%,此时又有一个新的投资机会,而投资者由于没有别的钱,必需先卖掉一只股票时,多数投资者往往卖掉股票A而不是股票B。因为卖出股票B会对从前的买人决策后悔,而卖出股票A会让投资者有一种做出正确投资的自豪感。
行为金融理论评述
行为金融理论评述摘要:行为金融学作为发展中的新兴研究领域,并没有严格的定义。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并进一步讨论行为金融与有效市场理论争论之所在。
关键字:行为金融有效市场理性预期行为金融理论最早由 Burrel 和Bauman教授于1951年提出,他们认为,在衡量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不仅应建立和应用量化的投资模型,而且还应对投资者传统的投资模式进行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金融市场上与有效市场理论相违背的异象实证结果的积累,试验心理学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学基础,行为金融学进入繁荣时期。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行为金融理论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尤其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设和资产定价模型挑战和质疑背景下形成的,运用心理学、试验经济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手段对市场中的现象和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
1.通过对金融市场数据的利用和挖掘,发现与传统金融理论不符合,甚至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金融现象及其原因。
2.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研究。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满足理性人假设,他们在决策时并非遵循贝叶斯法则,而会产生易获性偏误、代表性偏误、过度自信、框架依赖等认知偏误,不能根据已知信息对证券价值做出正确评估。
3.投资者群体行为研究。
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投资者之间是相互学习模拟的,会产生从众心理偏差,出现“羊群效应”、“聚集行为”,这样证券价格就可能出现系统性偏差。
4.基于心理学和有限套利的资产定价研究。
行为金融的定价模型包括两个关键的假设:投资者并非是完美理性的;理性投资者抵消非理性投资者资产的愿望或能力有限,因此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或者预期会影响到金融资产的价格。
基于以上两个假设,行为金融学构造了噪音交易者模型、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研究资产定价问题。
二、行为金融理论1.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
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决策的实际过程来看,认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会受到心理、情绪、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和限制,从而偏离贝叶斯法则,会产生易获性偏误、代表性偏误、过度自信产、框架依赖等认知偏误,因此不能根据己知信息对证券价值做出正确评估。
经济学中的行为金融理论分析
经济学中的行为金融理论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金融市场不断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旨在揭示金融市场异常和非理性现象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本文将通过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探讨,为读者带来更加深入的经济学视角。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起源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统金融理论主要依赖公式化的数学模型和理性预期假设进行分析。
但是,这些理论常常无法解释诸如股市崩盘、泡沫破裂等现实中的金融市场异常现象。
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探寻非理性行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这便是行为金融理论的起源。
二、行为金融理论的基本内容1. 决策偏差决策偏差是指由于人类认知局限或情感因素导致的,与理性决策相悖的决策倾向。
比如,代表性启发、过度自信、固定偏见等都是常见的决策偏差。
这些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过度买入某股票或过度卖出某股票,从而导致股市出现异常波动。
2. 群体决策在实际决策中,人们常常会被其他人的观点所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现象在股市中十分常见,当某个股票的价格开始上涨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跟进买入,形成市场热潮;相反,当某个股票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则倾向于抛售,形成市场恐慌。
3. 情绪波动情绪波动是指投资者心理状态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这种波动主要包括两种情绪:贪婪和恐惧。
当股市上涨时,投资者会变得贪婪,更倾向于买入;当股市下跌时,投资者则会变得恐惧,更倾向于卖出。
三、行为金融理论的应用1. 教育投资者通过教育投资者了解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决策偏差和情绪影响,并从中采取控制和调整措施。
对于投资者而言,理性投资决策更加有利于长期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2. 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了解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确定更好的制度安排和监管措施,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合适的调节手段减少投资者的情绪波动,限制群体决策的影响,以稳定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金融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金融市场是指人们进行金融交易和投资活动的场所,是各种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借助心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研究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并就该分析方法的实践意义进行讨论。
1. 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行为金融学研究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偏差,这种偏差可能导致市场无效,并使投资者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主要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效用函数的非理性假设、过度自信、羊群效应、损失厌恶和心理账户等。
2. 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广泛且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行为金融学分析有助于解释市场中的价格异常波动,比如股票价格的超卖和超买现象。
其次,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解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如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从而影响投资决策。
此外,行为金融学还可以用来解释金融市场中的泡沫和崩盘现象,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
3. 行为金融学分析的实践意义行为金融学分析对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了解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和纠正自己的非理性行为,并避免受到市场的误导。
其次,投资者可以利用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来制定投资策略,提高投资效益。
此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了解投资者行为偏好,调整产品设计,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减少风险和提高盈利。
4. 行为金融学的挑战与展望尽管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市场中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它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行为金融学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机制,以提高理论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
其次,行为金融学需要结合其他学科,如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分析,来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情境。
展望未来,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将为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和优化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金融市场中,行为金融学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投资者的行为和心理偏差,可以更好地解释市场的价格异常波动和投资决策的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模型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情感对金融决策的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心理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模型,旨在揭示人类在投资、理财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行为特征,以及这些行为特征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为我们解释金融市场中的种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不仅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金融从业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决策依据。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介绍和探讨。
行为金融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就是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强调人类在金融决策中所受到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影响。
认知偏差是指人在信息获取、处理和决策过程中由于个人的认知限制或心理特征而产生的失误或偏差。
过度自信、过度乐观和过度反应是常见的认知偏差,它们会导致投资者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低估风险,从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情绪影响则是指人类在金融决策中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
焦虑、恐惧和贪婪等情绪会使投资者做出冲动的决定,而不是理性地分析和权衡利弊。
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为我们理解金融市场中的波动和不确定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行为金融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理论强调人类对风险和奖励的感知和反应,以及市场中的群体行为。
人类对风险和奖励的感知和反应经常是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可能来源于过度自信、注意力偏差和社会压力等原因。
市场中的群体行为也会加剧非理性行为。
当投资者受到信息传递、社交网络和群体思维的影响时,他们可能会跟随他人的决策,而不是理性地分析市场情况。
行为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为我们说明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和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行为金融学还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模型。
最具代表性的模型之一是资产定价模型。
资产定价模型通过揭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来解释资产价格的形成和波动。
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通常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市场是有效的,但行为金融学的资产定价模型认为这些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
它引入了认知偏差和情绪影响等非理性因素,从而更好地解释了资产价格的波动和异常现象。
行为金融学7个经典理论
行为金融学7个经典理论一、折现准则折现准则即现值准则,是狄利克雷发现的简单有效的管理财务决策的规律。
它结果来自基本折现计算公式:F/(1+r)^N,F表示一次性收益,r表示折现率,N表示延迟发生,即未来时刻。
那么,这个公式提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即越早的收益,现值即使折现及大,而越晚的收益,其现值便折现得越小。
折现准则可以说是财务计算中最重要的决策规律之一。
二、资产定价理论资产定价理论指所有已发行资产的价值定位,即资产的定价。
它出发点是资产收益的未来预期和折现率之间的关系,即只有未来收益能大于折现率时,资产才会持续发展,而资产价格也会上涨。
从另一个角度说,当未来收益小于折现率时,该资产的价格就会下跌。
资产定价理论有助于了解投资者如何使用未来收益来决定当前资产价格,从而定价资产。
三、时间价值理论时间价值理论认为,时间价值是投资决策的基础。
它把投资回报归结为两个部分:投资收益和时间价值。
投资收益是收益的流动,时间价值是收益的延期,用时间换来的价值。
因此,投资者应该合理分配资金使未来收益最大化,并充分利用时间来提高收益,从而把流动的收益更加合理地转变为延期的收益。
四、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美国金融学家墨瑟(Muth)提出的一个假说,该假说认为,所有股票市场可以被视为有效市场,也就是说,在股票市场交易中,信息是完全公开的。
股票市场其实是由不同投资者构成的,他们在市场中追求利润,根据市场情况购买和出售股票,他们很难同时便宜地购买任何股票,而且很难把一只股票轻松有价值地出售给别人。
这表明在有效市场的情境下,股票的价格比较合理,而且很难出现单一投资者从市场中获取大量暴利的情况。
五、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一种财务决策的经典方法,基于一项财务决策是否有效,要根据其在支付前后的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判断它是否对公司有利可图。
它强调对那些可以确定现金流量的投资,现金流量要高于原始投资数额才能支付这笔投资,并且它必须创造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抵消折现率的影响,否则将无法获得正的内部收益率。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1. 引言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与心理学的交叉领域,研究人们的行为决策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比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更加关注人类行为中的偏差和非理性,旨在揭示金融市场中的行为模式并提供解释。
本文将介绍行为金融学的概念、重要理论和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 行为金融学的概念行为金融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以对经典金融学模型进行修正和补充为特点。
传统金融学假设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冷静的和有信息完备的,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人类行为存在种种偏差,如情感影响、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等。
行为金融学认为这些行为模式会对金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3.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3.1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由Kahneman和Tversky于1979年提出。
该理论强调人们在决策中对损失和收益的态度不对等,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要远大于对收益的敏感度,即“损失厌恶”。
此外,前景理论还指出人们倾向于参考一个参考点进行决策,使得他们在面对获利时更为保守,在面对亏损时则更为冒险。
3.2 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跟随大众的行为,忽视自身的判断和决策。
这种效应会导致市场出现过度买入或过度卖出的情况,从而引发市场的波动。
羊群效应在金融市场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投资者倾向于跟随其他人的投资行为,而不是基于自己对资产的研究和分析作出决策。
4. 行为金融学的应用4.1 投资者行为分析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分析投资者的行为。
通过研究投资者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可以预测和解释市场的变动。
分析投资者的情感对于预测市场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4.2 金融教育与决策辅助行为金融学还可以应用于金融教育和决策辅助。
通过了解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偏差,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决策辅助工具,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5. 行为金融学的未来发展行为金融学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偏好和选择:进一步研究人们的偏好和选择行为,探索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研究概述
四、未来发展趋势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未来,行为金融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例如,将心理学、 社会学和等领域与行为金融学相结合,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人类行为的本质和市场 价格的决定因素。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和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的运 用,以更准确地描述和预测市场中的异常现象。此外,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 日益复杂化,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也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跨文化比较研究。通过 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行为和市场表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制度等 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方法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实验法是通过 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观察人们的决策和行为;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市场中的交易数据 来分析投资者的行为特征;调查法则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投资者的心理 状态和决策过程。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进一步揭示市场中的异常现象。
三、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领域
三、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领域
行为金融学被广泛应用于投资策略、风险管理等领域。其中,投资策略是行 为金融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在投资策略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投资者的 心理状态和决策行为,制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策略,从而获得更好的收益。
三、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领域
此外,行为金融学也被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领域。例如,在金融市场中,投 资者往往存在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心理偏差,这可能会导致他们过度投资高风 险资产,从而面临更大的风险。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投资者可以更加理性地 评估风险,制定出更加稳健的投资策略。
四、未来发展趋势
行为金融学第二版题库
行为金融学第二版题库(原创版)目录1.行为金融学概述2.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3.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4.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领域5.行为金融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1.行为金融学概述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与金融市场互动的学科,它探讨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他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损失厌恶、心理账户、锚定效应等。
这些心理特征会导致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产生非理性行为,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和收益率。
2.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行为金融学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理论创立阶段,以 1980 年泰勒和贝纳特发表的《展望》一文为标志,提出了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是理论发展阶段,许多学者对行为金融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如前景理论、确认偏差等。
第三阶段是应用阶段,行为金融学开始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实践,如金融产品设计、投资策略优化等。
3.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行为金融学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如前景理论、确认偏差、锚定效应、心理账户等。
前景理论认为,投资者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对损失的关注程度要高于收益,即损失厌恶。
确认偏差是指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时,容易过分关注和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视和反驳自己观点的证据。
锚定效应是指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容易受到某些初始信息的影响,导致决策偏离真实价值。
心理账户是指投资者在心理上将资金划分为不同的账户,从而影响投资决策。
4.行为金融学的应用领域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市场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产品设计、投资策略优化、金融市场监管等。
在金融产品设计方面,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投资者的需求和心理特征,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投资者需求的金融产品。
在投资策略优化方面,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投资者认识和克服自己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投资收益。
在金融市场监管方面,行为金融学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启示,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2024年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范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实际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它挑战了传统金融学中的理性人假设,转而关注人类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影响因素在金融决策中的作用。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实证研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程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80年代才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理论体系构建阶段和实证研究阶段。
初步形成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如过度自信、过度反应等。
这些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如股票溢价之谜等。
理论体系构建阶段,行为金融学开始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预期理论,他们提出了人类决策中的心理账户和框架效应等概念。
实证研究阶段,学者们运用大量实证数据验证了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正确性,进一步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三、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心理账户、框架效应等。
这些理论解释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过程。
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过于自信,忽视潜在的风险。
损失厌恶则是指投资者对损失的敏感度高于对同等收益的敏感度。
心理账户则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将财富划分为不同的账户,对不同账户的财富进行不同的评估和决策。
框架效应则是指人们在不同的问题框架下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四、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者行为、市场异常现象和资产定价等。
在投资者行为方面,学者们通过调查和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和心理因素。
例如,研究发现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非理性行为。
这些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出现异常现象,如股票溢价之谜等。
行为金融学---1
行为金融学简介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的金融决策行为的学科。
传统金融学假设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在决策时会根据资讯和利益最大化进行理性分析。
然而,现实中的金融决策往往受到情感、认知偏差和社会影响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强调了这种非理性决策对于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行为金融学的历史行为金融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在此前,传统金融学主要关注的是市场的结构、功能和效率,忽视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因素。
1979年,行为金融学的奠基人之一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发表了一篇经典的论文,引入了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来解释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关注严格的经济学模型和实证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了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非理性行为。
第二阶段是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
第三阶段则是将行为金融学应用到实际金融市场中,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投资策略来提高市场效率。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学科。
以下是一些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群体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变化。
在金融市场中,群体心理学可以解释为什么市场参与者往往会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采取类似的投资决策,导致市场出现波动。
认知偏差是指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心理和认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错误判断。
例如,过度自信、保守主义和心理账户效应等认知偏差会导致投资者在决策时产生偏误。
禀赋效应禀赋效应是指个体在拥有某一资产、商品或股票时,对其价值的评估比没有拥有时高。
禀赋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投资者往往会对自己已持有的资产感到情感上的附加值。
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探索金融决策行为的非理性因素。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过度自信是一种认知偏差,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的估计过高。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一、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个理论的表述为:人们对相同情境的反应决取于他是盈利状态还是亏损状态。
一般而言,当盈利额与亏损额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在亏损状态时会变得更为沮丧,而当盈利时却没有那么快乐。
当个体在看到等量损失时的沮丧程度会比同等获利情况下的高兴程度强烈得多。
研究还发现:投资者在亏损一美元时的痛苦的强烈程度是在获利一美元时高兴程度的两倍。
他们也发现个体对相同情境的不同反应取决于他目前是赢利还是亏损状况。
具体来说,某只股票现在是2O元,一位投资者是22元买入的,而另一位投资者是18元买入的,当股价产生变化时,这两位投资者的反应是极为不同的。
当股价上涨时,18元买入的投资者会坚定地持有,因为对于他来说,只是利润的扩大化;而对于22元的投资者来说,只是意味着亏损的减少,其坚定持有的信心不强。
由于厌恶亏损,他极有可能在解套之时卖出股票;而当股价下跌之时,两者的反应恰好相反。
18元买入的投资者会急于兑现利润,因为他害怕利润会化为乌有,同时,由于厌恶亏损可能发生,会极早获利了结。
但对于22元买入的投资者来说,持股不卖或是继续买人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割肉出局意味着实现亏损,这是投资者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所以,其反而会寻找各种有利的信息,以增强自己持股的信心。
Tversky和Kahnemn在1979年的文章中认为:投资者更愿意冒风险去避免亏损,而不愿冒风险去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在有利润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有亏损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变成了风险的承担者。
换句话说:在面临确信有赚钱的机会时,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面临确信要赔钱时,多数投资者成为了风险的承受者。
在这里,风险是指股价未来走势的一种不确定性。
二、后悔理论的主要内容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后悔的心理状态。
在大牛市背景下,没有及时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会后悔,过早卖出获利的股票也会后悔;在熊市(bear market)背景下,没能及时止损出局会后悔,获点小利没能兑现,然后又被套牢也会后悔;在平衡市场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涨不跌,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自己会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及时换股后悔;当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人专家推荐的股票,又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更加后悔。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一些主要理论
1.有限理性 (1)决策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水平的差异 性和有限性 (2)环境的影响 (3)注意力稀缺及思考的成本 2.有限套利 (1)卖空约束 (2)无近似替代的资产 (3)噪声交易
1.前景理论 2.安全、潜力和渴望理论(SP/A) 3.行为资产组合模型(BPT) (1)单一账户行为资产组合模型(BPT-SA) (2)资产组合的金字塔结构 (3)多重账户行为资产组合模型(BPT-MA) 4.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5.噪声交易理论 6.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理论 (1)BSV模型 (2)DHS模型 (3)HS模型
riWi
由此可以确定BPT-SA的有效边界。它就是 在P{W≤A}≤α 的约束条件下,由许多P {W≤A}值和对应的最大值Eh(W)所构成的有 序对在[Eh(W), P{W≤A}]平面上绘出的曲线。
单一账户行为组合理论的收益有三种可 能的结果:0、A以及高于A的值Wn。这种收益 分布类似于由收益为A或0的无风险债券和收 益为Wn的彩票所构成的组合的收益分布。这 正好解释了弗里德曼-萨维奇之谜:投资者通 常同时购买保险和彩票。
洛佩斯(Lopes)提出的SP/A理论是一种在不 确定情况下做出选择的心理理论,是行为资 产组合的基础,其中S代表安全性(Security),P 代表增值潜力(Potential),A代表财富渴求 (Aspiration)。 假设时期1有n种状态,最终财富水平Wi排 列为W1≤W2≤„≤Wn,其相应概率为Pi,则期 望财富为: E(W)=∑PiWi
假设条件: 1.投资者在考虑每一次投资选择时,其依据是 某一持仓时间内的证券收益的概率分布; 2.投资者是根据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估测证券组 合的风险; 3.投资者的决定仅仅是依据证券的风险和收益 4.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上,投资者期望收益最大; 相对应的是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投资者希望风 险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一、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个理论的表述为:人们对相同情境的反应决取于他是盈利状态还是亏损状态。
一般而言,当盈利额与亏损额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在亏损状态时会变得更为沮丧,而当盈利时却没有那么快乐。
当个体在看到等量损失时的沮丧程度会比同等获利情况下的高兴程度强烈得多。
研究还发现:投资者在亏损一美元时的痛苦的强烈程度是在获利一美元时高兴程度的两倍。
他们也发现个体对相同情境的不同反应取决于他目前是赢利还是亏损状况。
具体来说,某只股票现在是2O 元,一位投资者是22 元买入的,而另一位投资者是18 元买入的,当股价产生变化时,这两位投资者的反应是极为不同的。
当股价上涨时,18 元买入的投资者会坚定地持有,因为对于他来说,只是利润的扩大化;而对于22 元的投资者来说,只是意味着亏损的减少,其坚定持有的信心不强。
由于厌恶亏损,他极有可能在解套之时卖出股票;而当股价下跌之时,两者的反应恰好相反。
18 元买入的投资者会急于兑现利润,因为他害怕利润会化为乌有,同时,由于厌恶亏损可能发生,会极早获利了结。
但对于22 元买入的投资者来说,持股不卖或是继续买人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割肉出局意味着实现亏损,这是投资者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所以,其反而会寻找各种有利的信息,以增强自己持股的信心。
Tversky 和Kahnemn 在1979 年的文章中认为:投资者更愿意冒风险去避免亏损,而不愿冒风险去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在有利润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有亏损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变成了风险的承担者。
换句话说:在面临确信有赚钱的机会时,多数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在面临确信要赔钱时,多数投资者成为了风险的承受者。
在这里,风险是指股价未来走势的一种不确定性。
二、后悔理论的主要内容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后悔的心理状态。
在大牛市背景下,没有及时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会后悔,过早卖出获利的股票也会后悔;在熊市(bear market) 背景下,没能及时止损出局会后悔,获点小利没能兑现,然后又被套牢也会后悔;在平衡市场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涨不跌,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自己会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及时换股后悔;当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人专家推荐的股票,又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更加后悔。
Santa Clara 大学的Meir Statman 教授是研究“害怕后悔” 行为的专家。
由于人们在投资判断和决策上经常容易出现错误,而当出现这种失误操作时,通常感到非常难过和悲哀。
所以,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为了避免后悔心态的出现,经常会表现出一种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
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卖出一只股票时,往往受到买人时的成本比现价高或是低的情绪影响,由于害怕后悔而想方设法尽量避免后悔的发生。
有研究者认为:投资者不愿卖出已下跌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败投资的痛苦和后悔心情,向其他人报告投资亏损的难堪也使其不愿去卖出已亏损的股票。
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和追随常识,是为了避免由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投资决定而后悔。
许多投资者认为:买一只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较容易,因为大家都看好它并且买了它,即使股价下跌也没什么。
大家都错了,所以我错了也没什么!而如果自作主张买了一只市场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买人之后它就下跌,自己就很难合理地解释当时买它的理由。
此外,基金经理人和股评家喜欢名气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如果这些股票下跌,他们因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雇的可能性较小。
害怕后悔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自我的一种期望。
Hersh Shefrin 和Meir Statman 在一个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除了避免后悔以外,还有一种追求自豪的动机在起作用。
害怕后悔与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资者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太短,而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太长。
他们称这种现象为卖出效应。
他们发现:当投资者持有两只股票,股票A获利20,而股票B亏损20 % ,此时又有一个新的投资机会,而投资者由于没有别的钱,必需先卖掉一只股票时,多数投资者往往卖掉股票A而不是股票B。
因为卖出股票B会对从前的买人决策后悔,而卖出股票A会让投资者有一种做出正确投资的自豪感。
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理论(一)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 是由Kahnemar和Tversky 在1979年共同提出来的,是一种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
该理论提出了几个与期望效用理论不一致的观点:与收入不确定的选择相比,人们更愿意收入确定的选择,Kahnemar和Tversky 称之为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 );人们在考虑选择过程中忽视相同部分,着重不同部分,这样导致个体偏好不一致,称之为隔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 );价值与得失有关而不是最终财富。
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论断:(1)决策效应(referenee effect ) 决定个体对风险的态度决策效应(referenee effect ) 来源于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 ),决策效应表明个体面对正的预期收入时候风险厌恶,而面对负的预期收入时风险追求。
同时,当个体面对一个确定收入选择和一个预期收入更大的不确定选择时,个体更愿意选择前者;而当个体面对一个确定的损失和一个预期损失更大的不确定选择时,个体更愿意选择后者。
Kah neman和Tversky认为个体投资时判断效用不是依据像传统理论中所论述的是最终的财富水平,而是个体当前的受益和损失情况,以此来决定对风险的态度。
(2)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 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价值是由财富的变化决定的而不是个体的最终财富。
也就是说,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的偏好是由财富的增量而不是总量决定的,所以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要高于收益,这种现象称作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 )。
在此,Kahnemar和Tversky 用价值函数(value fun ctio n)取代了传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价值函数表现在正的增量是凹的,表现在负的增量则是凸的。
也就是,人们在盈利的情况下表现为风险厌恶者,而在已经损失的情况下表现为风险追求者,而不是一直都是风险厌恶者。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在上一轮赌局中遭受损失的人会更有参加下一轮赌局的冲动,此时他成为风险追求者。
(3)决策权数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Kahneman和Tversky 用决策权数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代替预期效用函数的概率。
决策权数函数不是概率:他不遵从概率公理,也不是用来衡量个体的信仰。
决策权数函数不仅仅是前面事件的似然函数,而且衡量了事件对个体愿望的影响。
以上的观点主要体现在Kahnema和Tversky(1979)年发表在Econometrica上的一篇文章。
预期理论除了以上几个核心内容,还不断地被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其他许多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
其中比较让人注目的有:Thaler的“机会成本和原赋效果”,即认为人们常常会对机会成本低估而且会对已经拥有物品的评价大大超过没有拥有之前;Thaler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沉没成本(sunk cost),其描述的是如果人们已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支付过成本,那么便会增加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频率;Shefrin和Statman还发现了投资中的处置效果(disposition effect),即投资人在手中的股票下跌的时候,更倾向于继续持有而不是卖出股票,以期待扳平的机会。
(二)套利限制(limits of arbitrage)套利限制是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理论提出质疑和修正的重要工具。
传统金融理论构架中的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有效市场假说(EMH), EMH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资产的价格反映一切信息,资产的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市场中理性的交易者能够正确评估资产的价格,如果还存在很多非理性交易者,那么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相互抵消,则对市场的有效性没有影响;另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方向是相同的,这时候由于套利的存在,短期内的价格偏离很快也会得到纠正,从而使市场能够恢复效率。
Shleifer和Vishny认为套利的力量不可能不受条件限制,在各种客观约束下,套利无法剔除非理性行为对理性行为的长期并且是实质性的影响,所以市场并不是有效的。
Shleifer和Vishny把此称为“套利限制”。
具体来说,这种限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套利执行成本。
恰当地运用套利策略是有风险的,也就是说套利的执行是要一定成本的。
比如,一个投资者发现某只股票价格已经超跌了,投资机会出现了,因此,他毫不犹豫地买进去了。
但是,当他进去以后,该股票还继续往下跌。
如果缺少资金,在保证金交易下,他就不得不将手中的证券亏本套现。
这就是他所面临的风险。
对这个风险知识的了解足以使他限制自己的套利行为。
(2)模型风险。
即使当价格发生偏离时,套利者经常不能确信这是否真的存在:也可能是模型错了。
这种不确定性来源称之为模型风险,它也会限制头寸。
(三)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 and Overreaction)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在行为金融的研究中,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或两个重要的行为。
1985年,De Bondt和Thaler (1998)推测,投资者对收益的过度反应,是股票价格暂时偏离其基本价值的结果。
他们提出,投资者对极端收入的过度反应,是因为投资者不能认识到极端收入回复到平均水平的范围和程度。
De Bondt和Thaler确定,前一期的绝对输家(亏损者)倾向于被低估,而前一期绝对赢家则被高估。
他们证明了,前期的输家最终赢得了正的经过风险调整的超额回报,同时前期赢家最终赢得负的经过风险调整的超额回报。
这就是所谓的“输家-赢家”效应。
他们认为,“输家-赢家”效应发生在价格偏差得到纠正的时期。
“输家-赢家”效应现在已被很多人接受。
但不同观点的争论在于是风险还是价格偏离构成这个效应发生的原因。
4、行为金融学中关于人的决策行为的其他的一些理论(一)过度自信(overc on fide nee)。
这个概念在行为金融学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念。
它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预设分不开,这就又回到了人类的有限理性的问题上。
因为在行为者当中,不论是理性行为者还是非理性行为者,都不会怀疑自己的理性的存在。
他们自认是掌握了一定信息和一定专业知识的,因而面对投资决策的时候,便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有些学者专门对此作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明受访者都倾向于高估他们答对的概率,而另一些调查也表明散户在第一年的时候往往频繁交易,但是他们卖出的股票却往往比他们买进的股票表现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