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会计理论水平和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硕士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2.掌握会计活动的规律和要领,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不断学习提高能力;
4.具备独立承担相关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5.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研究方向
“会计学”是管理学门类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会计学侧重于研究现代会计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揭示会计活动的规律和适用条件,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本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有:
1.管理会计方向
本研究方向对各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设计企业业绩评价系统、进行管理信息决策分析、资本市场研究、实例分析。同时,本研究方向紧紧围绕最新课题展开,研究企业竞争优势与价值链管理、企业战略绩效评价、公司治理与激励机制等重要领域。
2.财务会计方向
本研究方向以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框架为依据,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国内外财务会计理论,回答、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财务报告改进、会计信息披露、财务会计热点问题等。
3.审计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系统、深入地研讨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前沿成果,特别是研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研讨审计的本质,审计假设,审计基本概念,审计理论结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性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构成要素,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功能、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条件,我国审计制度的问题等。
4.会计信息系统方向
会计信息系统方向,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在会计、审计及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理论和实务的前沿问题,具体包括: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研究,包括REAL(事件、资源、参与者、地点)会计、事项会计等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研究;基于电子商务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用友及SAP等商品化软件分析、评价与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的应用;计算机审计等。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
在修业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课程和学分即可获得毕业资格。
本专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时间要求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修课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学位课和专业主干课不少于16学分,专业选修课修满5门以上。
补修课程:跨专业及同等学力的学生应补修两门以上该专业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
1、公共课:(6学分)
第一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
开题报告
2、专业基础课:(4学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
企业理论研究
2、专业课:(5学分)
会计理论研究
高级财务管理
3、选修课:(选修5门,10学分)
高级会计学
高级管理会计
审计理论研究
国际会计研究
电算化会计研究
中国资本市场会计问题
实证研究方法及软件应用
高级经济计量学
时间序列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与随机过程基础
数量经济软件选讲
专业方向专题
4、补修课:
高级财务会计同本科生
成本管理会计同本科生
财务管理同本科生
审计学同本科生
五、文献阅读
在第一学年内,根据专业方向的要求及导师的具体规定,系统阅读相关中外文专业文献10篇以上,并在第一学年结束前提交给导师5千字以上的专业文献阅读报告。导师对报告进行考核,并给出成绩。考核合格方可继续下一阶段研究。阅读报告先由指导教师保存,学院在对学生论文进行开题报告时,也对文献阅读报告进行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不能进行下一阶段工作。
六、开题报告
1.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深度和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具有现实意义;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学科基础和研究能力;选题要尽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也可根据本人的兴趣和原有基础选题,但要经导师审核通过。
2.论文选题确定后要填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论文题目、选题依据(学术思想及理论和实际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计划及时间安排等。
3.开题报告以书面方式提交学院。开题报告的提交和论证评审最迟应于第三学期开学前五周内完成。
4.开题报告会:由学院组织相同或相近专业的3-5名教师组成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审定并写出鉴定意见。对未获通过者,可允许在2个月内再次提交开题报告。
5.开题报告论证通过后方可继续学位论文的撰写。
七、中期考核
1.中期考核以提交中期报告并参加答辩的方式进行。中期报告的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前期文献综述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论文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结构、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论文撰写的进度等;
2.中期考核答辩:由3—5名同行专家任评委,结合开题报告,对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如研究方向、理论支撑、研究重点和深度的把握、结构框架、行文规范等方面进行评议,并据此提出有建设性的指导论文修改的建议。
3.中期考核于第三学期末进行。最终定稿论文的内容与开题报告和中期发表的论文内容应保持一致。
中期考核由学院统一组织,对于未通过者提出再次开题的具体要求。考核结果保存在学生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将随机抽查。凡不符合要求者,令其重做,并延期毕业论文答辩。
八、论文工作
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综合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论文工作应与课程学习交叉进行。学位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
硕士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的成果,是衡量研究生是否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并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九、综合素质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参加规定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外,还要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不断增强体魄。
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同时,要结合科学研究发表学术文章,在校期间,学生应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或参加一篇公开出版著作的撰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