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考核与认证概述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培训大纲
选择个别中小学实施《标准(试用版)》,为此须进
4 行相关培训,并根据试用结果作进一步修改,以形成 2004年5-7月
《标准(送审稿)》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6、标准形成阶段
列表
主要工作
时间
1
召开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 议讨论《标准(送审稿)》及其实施方案
2004年8月
2
进的一 意步见与走看访法、调研中小学教师对《标准(送审稿)》2004年9-10月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5、试验修改阶段
列表
主要工作
1 根据标准研究调研报告确定修改方案
时间
2003年12月
2
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形成 《标准(试用 2004年1月-
版)》
2004年4月
3
组织编写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解读本” 并广泛征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实施案例”
2004年3-6月
2、项目启动阶段
列表
主要工作
时间
1
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提出研究与制定“中小 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初步设想
2002年4月
2
调研有关情况,并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 任工作会议上进行讨论和论证
2002年下半年
3
撰写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研制项目的立项 报告
2003年1-2月
成立研制“标准”的总课题 组,下设项目“理论 4 组” “技能组”和“应用组”,并于3月16日 2003年3月16日
主要工作
时间
与南京市、合肥市、芜湖市三地的教育局领导、
1 教研员、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教育技术人员 2003年10-11月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数码技能的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
为了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国家出台了相关标准,本文将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阐述。
二、概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基本素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其中基本素养是指教师具备使用数字化教育工具的基本能力;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将数字化教育工具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催生新的教育模式,用数字化教育工具打造实践和探究的课程。
三、基本素养1、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教师应了解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安装、设置、维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了解网络使用规范,保证网络使用安全稳定。
2、数字化教育工具操作技能教师要掌握主流数字化教育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Word、PPT、Excel、Photoshop等办公软件,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等。
3、信息素养教师要具有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和传递能力,培养信息素养,能够在数字化环境下有效查找、筛选并处理各种有效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应用能力1、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教师要掌握智慧课堂教学,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技术资源,如数字画板、多媒体课件、教育软件等数字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丰富的教学手段。
2、数字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教师要掌握数字化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有能力制定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数字化作业,促进学生理解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字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数字化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设计符合课程要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数字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五、创新能力1、数字化课程设计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发符合课程要求的课件和教学资源,构建适合数字化环境下的课程体系。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包括文字处理、制作幻灯片、浏览网页等基本操作。
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
其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等工具获取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软件、教学文档等,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另外,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并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学评价和反思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关注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技术应用。
总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0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和竞争力。
02 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标准概述
标准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1998年
教育部首次提出《中小学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2004年
教育部制定《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 行)》,并启动培训、考 试、认证工作。
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区和学校对教育技术标准的实施不够重视,培训内容 与实际教学需求脱节,考试、认证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仍然 存在。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 完善。
03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与要求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定义
总结词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展的需要。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 显著成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 学习效果。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与学科 教学深度融合,发挥技术优势,提高 教学效果。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教 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 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技能提升。
教育技术应用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 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13年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 行)》,成为中小学教师 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标准的主要内容
意识与态度
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包括对教育技术在教育教 学中的作用的认同,以及积极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等。
知识与技能
教师掌握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信息技术基本 知识、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教学软件应用等。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进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接着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治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关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进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进展与个人进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差不多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差不多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要紧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差不多内容。
4.了解差不多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差不多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治理、教学过程治理和项目治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依照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 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标准》的研制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曾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标准。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并将该项目列入教育部的重大研究课题,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
《标准》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实验与完善四个阶段,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科学性与适用性,专家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教育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其中,国外的相关标准有《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ETS·S)、《美国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教育传播和教学技术项目认证标准》(简称ECIT认证标准),还有《英国教师ICT培训标准》、《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等。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涉及《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b、《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专业课程框架设计》,以及《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专题调查》等。
2004年6月,初稿基本形成后,研制组随即在全国7个实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内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
第1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
本讲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标准解读 二、关于信息素养 三、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 基本内容和要求 四、教育技术概念
•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
2004 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 的研制和实施契合了基础教育信息化这一国际 共识。它分别从“教学人员”、“管理人员” 和“技术人员”等方面提出教育技术的能力要 求并开展能力建设,将为教育技术在我国中小 学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提供必要的师资基础 和必要的政策保障。
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
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
3、以“应用创新”为目标
• 从各类实际需要出发全方位、开放性 地“应用”教育技术,在实践中谋求“创新 ”与突破。 • “应用与创新”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 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随着教师由“教书 匠” 向“终身发展的专家型教师”的转型, 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也被赋予了更为丰 富的内涵。在理解《标准》的“应用与创 新”部分的相关规定时,应注意把握以下 线索:
•
技术素养的构成, 一般包括三个要素: ①知识要素: 对与技术相关的陈述性知识( 名词、术语、概念) 和程序性知识( 技能、 方法) 的掌握程度; ②能力要素: 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才干; ③情意要素: 对技术的意识、态度和应该 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
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 技能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 对技术的意识、态度, 以及对应该承担的 社会责任的理解。
《标准》在“重要性的认识”中,依次从“ 教育技术的国家价值”、“教育技术的教师 专业发展价值”、“教育技术的人才培养价 值” 等三个层次提出了要求,引导教师从宏 观到微观分析教育技术的实际价值,并最终 落实到教育的最终目标——人才培养上。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考核与认证概述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考核与认证概述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
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三个部分。
培训内容是指达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分初级、中级、高级,并侧重教学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培训内容基本一致;认证是指按照审核认定的考试成绩授予教师相应等级的证书。
这是新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
由于需要培训的教师有上千万(据2003年初基础教育司的统计,在编的中小学教师有1028万),其艰巨性可想而知,其社会效益与影响之大也是不言而喻。
一、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和意义(一)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要求。
1、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不受重视。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没能像医生、律师、工程师那样,被看成专业人员是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最根本原因。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科学;它要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
3、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是大、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
4、“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尤其是这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起重要的作用。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指针对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展开阐述。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师需要具备使用电子邮件、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基本办公软件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其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网络与信息素养。
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善于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
教师应具备识别和评估网络资源的能力,以确保所使用的资源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教师应熟练掌握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的技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应了解和掌握能够支持教学的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如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信息获取、处理和运用方面的能力,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利用信息解决教学问题。
创新能力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善于探索、创新和实践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管理能力。
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师在组织和管理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能力,教师应了解教育技术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原则,并能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教育技术设备和软件。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教师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通过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与信息素养、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应用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技术管理能力,教师将能够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工具和资源,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能力解读
二、标准解读
(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 (1)诊断功能 (2)激励功能 (3)调控功能 (4)教学功 能 (5)导向功能 2、教学评价的内容 3、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4、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一、考试简介
3、考试形式
考试方式为机考,试题呈现和考生答题 均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采用机考机判的方式。计算机的考试系统 自动计时,到时系统自动结束考试。
一、考试简介
4、试卷中可能出现的题型
试题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以“任务导向”方 式展开,题型包括教学解决方案选择、教学内容 填充、常见软件问题解决策略选择、视频教学片 段分析、应用软件操作等。 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匹配题、视 听分析题、操作题等
二、标准解读
(二)、教案设计
1、 教案设计流程 (1) 需求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的环境条件分析 )
(2)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有哪些分类 P31)
(3) 教学策略初步选择 (教学活动的排序、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方 法的选择 )
(4)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P81 依据学习目标、 依据学习内容、依据学习者特征、依据教学条件)
三、标准条文解读
(一)、基本知识
3、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系与区别
联系:教育技术,有时候人们也称现代 教育技术,它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区别: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三、标准条文解读
(一)、基本知识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课程整合是指在学术性知识的 日常学习过程中,利用技术来 支持、加强学和教的过程。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是当今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对于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制定和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熟练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在线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整合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能够将教育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另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积极参与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技术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评价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改进教育技术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素养和职业道德。
教师需要具备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念和态度,注重教育技术的伦理和道德规范,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只有不断完善和落实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才能在教育技术应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部分教师提出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等 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校本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
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 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具备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根据 教学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 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了解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能够利用信 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和分 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质量和效果。
应用范围
02
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还将其应用于课外辅导、
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
持续应用
03
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持续高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方
式和手段。
培训满意度调查与反馈
调查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和意见。
调查结果
大多数教师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表示满意,认为培训对提高自身教 育技术能力有很大帮助。
案例三:在线教学平台使用培训
培训目标
使教师掌握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 方法,能够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培训内容
介绍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和使用 方法,教授如何在线发布课程、 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在线答疑等。
培训效果
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在线教学平 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丰富教 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05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效果评估
培训方式与实施计划
培训方式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 集中面授、网络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学习等。
实施计划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指为中小学教师确定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的能力标准。
下面是对该标准的简要介绍:
1. 教育技术素养: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常用办公软件、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能有效地搜索和整理教育资源。
2.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应能合理选择、运用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科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运用教育软件和互联网资源支持教学。
3. 教育技术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意识,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发展适合自己的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
4. 教育技术资源开发能力:教师应能熟练操作教育软件,能够自主开发或改编教育资源,创作适合教学需求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5. 教育技术管理能力:教师应了解教育技术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能够合理使用和管理教育技术资源,解决日常教学中的技术问题。
6. 教育技术评价能力:教师应能利用教育技术工具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和进展,能够综合分析评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教师要具备以上教育技术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要求。
该标准为教师提供了参考指导,也为评价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了依据。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
作业与思考: • 对照标准,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还应该做
什么? • 按照标准要求,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如何?如何评估? • 新一轮教育技术发展前景即将展现,我们 从意识到行为做了什么准备? •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技术对 “第一资源”有多大的助益?我们将怎样教育技术全员培训任务 • 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体
系 • 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机构论证制度 • 形成丰富的、高质量的多种媒体教育技术 培训资源
机构──
师范司
项目办 专家委员会
网联
认证中心 考试中心
制定标准
培训 课程资源
论证
实施考试
分析──
问题:2000年教育部提出普及信息技术 教育后,主要关注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实施“校校通”,对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 科整合有关注,但缺乏实质性、长效性进 展,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问题比较突 出。 意图:树立“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周济)概念,从教师培训、考试、论证 着手,从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技术能力) 出发,稳扎稳打,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趋 势,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 升级。
四、意义解读
(一)聚焦准确 将教育技术的重心、重点对准中小学 教师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并分别提出相同 或相异的标准,以培训未来创新型人才为 目标,聚焦准确。 (二)范围广阔 从教育技术的意识到方法,过程到目 标,课堂到课外,资源到利用,备课到应 用,素养到沟通,学生到家长,设计到评 估,范围广阔。
(三)目标前瞻 教育技术概念的采用,摒弃了一些混乱的概 念,有利于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目标前瞻。 (四)承前启后 能力标准充分关注了我国电化教育及当今信 息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肯定了电教队伍的 价值和效能,承前启后。 (五)留有余地 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发展空间较大, 未知领域广阔,因此能力标准与所有的课程标准 不一样,显得简洁而原则,留有余地。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
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加深广大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本文将对制定标准的重要意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过程、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以及标准的贯彻与实施等问题作一较为全面的阐述。
一、制定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意义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
国际教育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共识,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所追求的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也是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校长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的目标。
而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
但是技术是要靠人来掌握的,要让现代教育技术的上述优势得以发挥,需要靠教师去实施。
这样,就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师的专业技能中,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与行为模式。
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行为模式的最重要手段。
此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是新课改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课件
CHAPTER 01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 训标准概述
培训标准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标 准是为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 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而制定的规 范和准则。
目标
培养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 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信息化发 展。
培训标准的重要性
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培训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育技术应用要求,有助于教师掌 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CHAPTER 04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 训标准的挑战与对策
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知与态度
总结词
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知程度和态度是影响培训标准实施的重 要因素。
详细描述
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停留在较浅层次,认为仅是使用 PPT等演示工具,缺乏对深层应用和整合的认知。同时,部 分教师对教育技术持保守态度,认为传统教学方式更为可靠 ,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
的机会。
培训评价与反馈
过程评价
对教师的培训过程进行评价, 包括参与度、学习态度、课堂
表现等方面。
结果评价
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评 价,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 考核。
反馈机制
及时向教师反馈评价结果,指 出不足之处和提出改进建议。
持续发展
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 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供进一步
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力评估提供参考。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结合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持续发展,探讨如何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支持。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跨学科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考核与认证概述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
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三个部分。
培训内容是指达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分初级、中级、高级,并侧重教学能力要求);
考试内容和培训内容基本一致;
认证是指按照审核认定的考试成绩授予教师相应等级的证书。
这是新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
由于需要培训的教师有上千万(据2003年初基础教育司的统计,在编的中小学教师有1028万),其艰巨性可想而知,其社会效益与影响之大也是不言而喻。
一、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要求。
1、我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不受重视。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没能像医生、律师、工程师那样,被看成专业人员是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最根本原因。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科学;它要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
3、教育技术能力是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是大、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能力“。
4、“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尤其是这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起重要的作用。
达不到这一要求,即使你有大学毕业文凭,也没有资格当老师。
5、教师专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链接。
(1)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范围未解决的难题。
没有强制性教师专业标准是主要原因。
为此美
国成立专业教学标准化委员会,开展教师资格认证。
(2)认证依据的5个核心命题:对学生、学习负责;熟悉学科与教学;管理监督评价学生学习;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教师是学习共同体成员。
(3)合格教师10种能力(美NCTAF):
对教授学科有深入理解;对学生学习有很好理解;在帮助学生学习上展现教学技能;能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利用评价策略对学生进行诊断并作反应能将现代技术整合到课程中,以支持学生的学习;能与同事、家长、社区成员、其他教育者协作改进学生的学习;反思教学实践,以便改进教学;在学科内容和教学思想方面不断进步;对学生慢慢灌输学习热情。
(4)教师专业发展不只是国家或地区的统一培训、考试,还包括在校内的实践、科研,以上内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教师发展经典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经验来自实践;
反思就是科研;
支撑环境是学校(校本培训+网络化);
激励机制是评价(评价基础是档案);
时间跨度是整个职业生涯(终身教育)。
(二)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
2、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
所以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三)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要求。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则是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手段。
(四)教育技术培训与信息技术培训的关系
信息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基础;
信息技术培训的下一步是教育技术培训;
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是形成具有技术含量的教学能力。
教育技术教材(初级版)中应用的信息技术。
当前一个很典型的、有失偏颇的看法是: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等同起来。
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技术;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作法是以信息技术培训取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正本清源,予以纠正。
1、学科、对象、研究范畴的区别。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评价;
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这里所说的合适技术,包括现代技术、传统技术、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
在很多情况下是指信息技术,但是决不应把“合适技术“仅仅理解为信息技术)。
2、目标的区别。
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即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
其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指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评价信息的能力。
通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教育技术素养,即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
其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3、内容体系的区别。
信息技术培训教材是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尽管信息技术培训中也涉及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软件利用和教学自动测评等教学应用的内容,但其目的是通过这类教学应用作案例去验证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而且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应用去验证,还可以通过其他领域的应用去验证)。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则是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展开。
尽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也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但其目的是利用这类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而且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种有形的物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有形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这和信息技术培训中完全以学习、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为目的有着
本质上的不同。
(五)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教育信息化(CELTS)标准的关系。
CELTS包括:学习环境类标准:平台与媒体标准组谱、企业接口等;
学习资源类标准:学习对象元数据(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等;
学习者类标准:学习者模型,学生身份标识等;
教育管理类标准:网络课程评价、教育管理信息化数据标准等。
结论:能力标准是人的标准,是素质的标准。
CELTS标准是接口标准,用于网络教育,解决数据交换,是用标准化的办法保障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
二、国外教育技术标准的相关材料
(一)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
该标准由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制定。
1、主要从6个方面去规定教师的教育技术行为:
技术的操作和概念;学习环境与过程的规划和设计;教学、学习与课程;评价与评估;教学效率和专业实践;社会、道德、法律及人文问题。
2、教师能力特征描述的4个阶段(差异体现在技术应用的程度)。
一般准备、专业培养、学生实习、新教师第一年教学效率和专业实践。
A.使用技术资源,促进持续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B.基于不断地评价和反思专业实践,在支持学生学习方面作出合理地决策;
C.应用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D.使用技术与同侪、学生家长和社区交流与合作,以丰富学生的学习。
(二)美国国家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
1、主要从6个方面去规定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行为:
领导与决策、工作领域、工作效率、管理系统运作、评估与审核、与社会、法制与道德有关的问题
2、能力特征描述针对的3种人(差异在推动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
中小学校长、地区项目主管、教育总监。
(三)英国NOF的ICT国家课程纲要
《英格兰国家课程纲要:信息通讯技术》基本内容:
1、 ICT的使用与实现教学目标间的关系;
2、应用ICT进行教学活动和资源的设计、管理与评价;
3、教师需要掌握的ICT技术、特点和ICT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等内容;
4、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健康、安全、法律和伦理问题;
5、运用ICT促进职业发展的能力。
(四)英国教师标准框架(TEACHERS’STANDARDSFRAMEWORK)英国教师网制定。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种的8个阶段:
开始阶段、入门阶段、学科带头人、合格教师、班主任、特级教师、教育巡视员、教育协调员。
标准从10个方面规范教师的教育技术行为:
知识与理解、计划与设定期望、教学与管理、评价与评估、学生成就、与学生家长和更大团体的交流、个人绩效管理与发展、管理与开发人员和其他人员、资源管理、领导策略。
三、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内容(414N)简介
(一)意识与态度。
1、重要性认识:教育信息化、专业素质、教学过程;
2、应用意识:整合课程、丰富资源、关注新技术;
3、评价与反思:资源、过程、效果效率;
4、终身学习:完善自身素质结构、实现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