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用量多少关乎成败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用量多少关乎成败有一种流传很久, 也流传很广的中医行话, 叫做: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就是中药用量多少。
现在传世的中医经典书籍多如牛毛, 就算是经典的医书《伤寒论》、《医宗金鉴》等书,大家看到的药方剂量基本是固定的, 用药有一定的范围, 其实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用药的剂量更是千变万化, 阴阳互变, 综错复杂的, 甚至, 已经成为了中医世家的传之秘。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同一种药物, 有时用量不同, 功能主治就不一样, 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 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 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 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盖其一, 从单味药言, 量变超出一定限度, 必然会引起质变, 故剂量不同, 功效有别。
如附子小量可温补脾肾, 中量能祛寒止痛, 大量则回阳救逆;红花小量可生血, 中量能活血, 大量则破血;大黄小量可健胃, 中量清湿热, 大量则泻下;黄芪小量无利尿效应, 中量能显著利尿, 大量则反使尿量减少;川芎小量能升高血压、大量反使血压下降等等。
处方遣药, 切莫一概认为量大则功胜, 而盲目追求大剂应用, 要因病、因人、因药制宜, 力求做到既对症, 又适中, 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二, 从组方配伍言, 一方中药有主次, 各药间又相互影响, 彼此制约, 故临证施治除, 依法准确选择方药外, 还要恰当处理好药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须知, 适应不同病证的不同方剂, 其主药间或主次药间各具一定的相对有效的剂量比例, 倘此比例失调, 势必导致全方功效重心的改变。
如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等量, 才能调和营卫, 解肌发表;若倍用桂枝, 则变为温阳降逆的桂枝加桂汤;若倍用白芍, 就成了解表和里的桂枝加芍药汤。
再如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用量应是三比二;枳术丸中的白术与枳实的用量应是二比一;白虎汤中的石膏用量宜三倍于知母;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用量宜五倍于当归;麦门汤中的半夏用量应为麦冬的六分之一左右;一贯煎中的川楝子用量应为生地的五分之一左右。
中医里的组方是什么?它蕴藏了何种智慧和力量?
中医里的组方是什么?它蕴藏了何种智慧和力量?到底什么是中药组方中药组方在辩证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利用药物的七情,规定必要的药量,配伍组织成方。
为何以组方形式用药单独的药味能应对的问题往往比较单一,组方的形式,是为更好地解决复杂的病症,很多药味彼此之间具有一定协同作用,能够实现彼此促进,最终共同解决某个问题的效果。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身体不适,往往是以综合症的形式出现,或者说,很多单一的症状,其背后也常涉及身体系统性的病变,单一的药味很难全面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
最早的组方始于何时?可以说,中医存在发展了多久,“组方”差不多就存在发展了多久。
中医对组方的应用约起源于战国时期,并在此时期基本形成了方剂学理论基础。
汉朝时期基本发展出了完善的组方剂型,在此基础上,方剂使用理论愈发完善,中医对组方的运用也愈发成熟。
组方发展简史战国《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失考,发掘于长沙马王堆汉墓。
书中收载各科医方283首,并记述有汤、丸、散等剂型。
虽仅载方13首,但战国时期的《内经》对中医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汉代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如何选择剂型的理论。
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由于组方合法,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经方。
在伤寒方中所使用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栓剂、软膏剂、酒剂、醋剂、灌肠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等,几乎包括了除注射剂以外的所有传统剂型。
晋代晋代仅存的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收载了大量验、便、廉的有效方剂,并首次提出成品药的概念,主张将药物加工成一定剂型,贮之以备急用。
隋代隋代的《四海类聚方》多达2600卷,《四海类聚单方》300卷,足见方剂发展之迅速。
唐代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载方5300首。
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首。
提高中药调配质量的几个要素
提高中药调配质量的几个要素本文从中药调配剂量、处方应付、药物的炮制处理、药物质量等方面简述如何提高调配质量,其目的在于提高配方人员对调配质量的认识,中药调剂工作涉及专业知识面广技术性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调配工作,认真把好各个关键环节做到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以确保调配质量,从而保证临床疗效与安全用药。
现就中药调配中提高调配质量的几大要素进行浅析。
标签:中药调配饮片质量要素分析1.调配剂量的准确性中医界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中药的“量”与疗效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剂量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调剂中屡见不鲜的是主观估量“抓药”代称的现象,造成配方总量、单剂量不准确。
剂量影响疗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同一味药剂量不同作用亦异,以肉桂为例,小剂量有引火归原的作用,大剂量则有补肾阴散寒止痛之功能。
有些药物剂量不一还可导致作用相反,如红花少量养血,大量则破血;还有些药物有双向调节作用如黄连、黄柏之类,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
1.2有些方剂中单味药剂量变化会使整个方剂主辅换位,药效属性发生变化。
如张仲景的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因各药用量不同,其所治病证方剂名称都不相同。
1.3某些毒性中药其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应严格掌握。
如马钱子等用量不足则疗效不显用量过大则极易中毒,故应慎选剂量以防中毒发生。
2.处方应付的正确性提高配方方质量,处方应付的正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也非常大,尤其是对药名脚注及附加术语的审定。
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开写处方时在某味药的右上角或右下角处所加的简明要求。
调剂人员应明白医者对方药的要求,正确付方。
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用法等。
常见的脚注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蜜制、醋制、炒制(炒碳、盐炒、麸炒)等。
处方中有脚注的必须按处方脚注的要求认真执行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处方中有些药虽未加脚注,仍应按《药典》和地方炮制规范的规定处理。
民间中医不传之秘三两三验方秘方民间医的镇宅之宝
民间中医不传之秘三两三验方秘方民间医的镇宅之宝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民间中医不传之秘:“三两三”验方、秘方,民间医的“镇宅之宝”——本文选自《赵进喜临证心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进喜着)“三两三”原为掌握在铃医手中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中药秘方、验方,由三味三两药物,一味三钱或三分的药物,共4味组成;也有“三两三钱三”,为三味三两药物,一味三钱药物,再加一味三分或三厘的药物,共5味组成,相传其中三分或三厘的药物,为汤方中的保密药,多由医师亲自加入汤内,虽然加的只是三分药,但疗效要高出许多。
因此在群众间流传这样一句话,“病要好得快,需用三两三”。
可以说,具有很突出的配伍特色,临床疗效确切,收效迅捷。
近数十年以来,经过宋孝志、周平安、张炳厚、高齐民、房定亚等诸多中医名家化裁应用,其功效得到了理论升华,其适用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充,非常值得重视与总结。
宋孝志先生说,“三两三”是民间医秘传镇宅之宝,无创作者和书籍流传于世,19世纪30年代民间医生袁国华先生在湖南宜章执业,与宋老性情相投,交往年余,因其年已古稀,没有着作,也不带徒,因恐家中秘传良方失传,把三两三口传心授于宋老。
也有学者提出“三两三”出自名医宋向元先生。
其源流所述不一,但是可以肯定,“三两三”多为民间秘方,一般掌握在铃医手中,草药医掌握的更多,其方剂大多都属于“各承家技,秘而不传”。
1960年熊梦在《梦庐医话》载其父用“三两三”治愈其大腿后历经数载反复发作的浸淫疮,其父云此方可用于一切久治不愈之皮肤病,有卓着疗效,熊梦开业期中,曾用此治疗数例病程达10余年之久的荨麻疹患者,服用此方月余,收到根治效果,认为此方不仅适用于慢性皮肤病之血行不良,也可用于亚急性期的各类疮疡。
1962年宋孝志先生将其所继承的袁国华先生的“三两三”经验整理刊载于《广东中医》,传下4首“三两三”验方。
其后高齐民在继承总结宋孝志先生经验的基础上,据宋孝志先生口述又记录下4首未经临床广泛验证的“三两三”验方。
名医谈临证感悟--------方药量效心悟
所以重拳出击,并不主张盲目增加药味,更强调用足剂量,用到起效剂量。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笔者用黄连,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而治疗糖尿病酮症,一日量最多达120克,降糖迅速。我们用药具体经验是:黄芪治萎,4两起步,佐陈皮以防壅滞;黄连消糖,30克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萸肉固脱,3两见功,必与参附搭配;乌头止痛,8两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
当然,我们提倡经方大剂量,是针对特定的病情——急危重症,特定的阶段——急性发作,使用大剂量来扼制病势、控制病情、迅速起效,一日可分4~8次服,中病即减,如按原剂量的1/2~1/4递减,中病即止,随后改用丸散调理。
我们反对不顾病情鲁莽用重剂,提倡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剂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所谓:合理用药在病情,大小剂量两相宜;拿捏七寸撼雄狮,一举攻下急危症。
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文自虚领顶劲的空间发现新的中药剂量应用经验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我会更新到本帖,大家一起共勉,希望有新发现的爱友不要私藏,跟帖一起分享嘛,副作用比较大的中药大剂量使用时请适当加入反佐药或者反制药!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必煎这么久了,用时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剂量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死亡的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
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
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
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
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中药剂量标准
一. 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
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
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
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
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
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
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
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
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
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 (尾数不计)1升3 ~ 9两 +/-9 ~ 27 克+/-1合 ~ 两 +/ ~ 2.7 克 +/-1方寸匕5 ~ 8 两 +/-2 ~ 3 克 +/-1钱匕3 ~ 5 两 +/-1 ~ 2 克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 (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
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二)2009-02-25 22:20从李时珍一直错到中国药典2007-11-26 15:17 来源: 南风窗作者:陈长青在用药剂量与药方配伍方面长期鲜有作为的药典,与实践脱节、自身前后矛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尽管现在的《中华本草》收载中药8980味,但一个中医师在临床处方中常用到的药物,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皮肤等各科疾病。
为什么?其秘密一个就是中药的剂量不同,第+就是组方的配伍变化。
所谓古中医的复兴,题中应有之义就包括厘清金元以来,中医在用药上积累的问题,重新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中国药典》虽几经修订,其中的部分内容却因为与实践脱离,而被中医界视为掣肘,330多位全国中医名家最常用的12种药材的剂量,均高出药典规定数倍。
《本草纲目》的一语之失说到中医药,很多人自然会想到李时珍。
《本草纲目》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并有许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正是由于《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使其观点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时珍在书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中医院校的中药、方剂教科书也认为: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取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
从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计量统一采取“公制”,即1公斤=2市斤=1000克。
为了处方和配药计算方便,又规定按照以下的近似值换算:1市两(16进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经过以上的演变,我们现在便把古代处方中的一两,统统当作一钱,也就是3克。
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李时珍这句被后世至今奉为圭臬的话。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被称为中医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的典范。
书中所载的113个处方,都是具有奇效的经典配方,被后世称为“经方”,其用药量绝大多数都是按两计算的。
可惜的是,由于《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210年),此后战乱频繁,该书流失民间800余年,其间各个朝代度量衡制迭经变化,使得这一极为宝贵的药物剂量经验未能流传下来。
中药大剂量.小剂量-药物溶解饱和度与人体吸收饱和度
中药大剂量.小剂量-药物溶解饱和度与人体吸收饱和度“方药不传之秘在于量”,仝小林先生进行经方量效关系研究,主张回归仲景原方用量,强调“重剂起沉疴”。
但在临床上,敢用重药愈病的医生可谓有胆有识,而用轻剂愈病的医生更可称得上良医。
蒲辅周先生曾谈论到用药剂量大小问题,其认为一般煮药锅具就不大,太多药也装不下没必要用太大剂量。
我亦认为药物在水中煎煮有效成分有个溶解饱和限度,但若运用仝小林先生观点亦可反驳。
原方原量,水量亦可增多,虽说药物溶解程度比例不变,但药量和煎煮水量变多,最后得到的药量亦可增多。
那么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人体对药物总有个吸收饱和限度问题,过大的剂量是否存在矫枉过正变成坏病的危险或存在浪费药物的问题。
但仲景常在煎服法提到分服,中病即止,而仝小林先生亦运用其实践病案加以说明。
如运用45g麻黄的麻黄汤分8次服用,汗出热退即止,这也能进行驳斥。
不过,这另一方面也说明确实浪费了一部分药材。
像赵绍琴前辈以前治疗猩红热等烈性传染病,由于传变发展太快,往往一天内要在病家换几次处方,就算运用白虎汤加减,也是一般剂量的石膏但多剂频服,这样似乎护理更为细腻。
而蒲辅周、赵绍琴、朱进忠等前辈的医案,常常是“轻剂建奇功”,摘叶飞花亦可伤人。
蒲辅周前辈的一味茶叶苏醒重病老太的胃气,赵绍琴前辈平正清灵用药治疗高热昏迷,而朱进忠师傅李翰卿前辈运用每味药只有0.3~0.6g的真武汤治愈心衰重病老太。
在临床实践中,我亦曾遇到一例如李翰卿前辈所治的患者。
记得当时那位老太左心衰竭心功能III级,住院期间颜面四肢水肿,胸闷心累气紧症状突然加重,四肢冷舌红少苔。
西药用多巴胺等药物、监测尿量,但症状和查血指标改善不显。
我偷偷开了每味药1g 的真武汤2剂(医院规定颗粒剂每味药至少1g),服用之后患者水肿退去很多,症状和查血指标较前改善很大。
但可惜之前记录数据没有,难有很强的说服力,不够严谨。
本人亦有小剂二陈平胃散治愈脱发等案例,但小剂治病本人实践还是太少。
中医不传之秘(剂量)之二
中医不传之秘(剂量)之二
原创秦越人扁鹊2023-04-24 22:52 发表于河南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中药剂量的文章,看到大家非常喜欢,我在这里提醒大家,千万不用盲目使用,一定要在中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今天再介绍几个药物,以下几个中药为经过长期临床观察,总结出各个药物不同剂量的不同用法,还是仅供中医人士临床参考。
药物虽然好,可还是要经过临床辨证论治哦!
附子:1枚-轻量-用于阳虚,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g)。
制附子120-300g,水煎4~5小时有甘温之性、可以补脾肾之阳,温补下焦元阳之气,而无辛热温燥之弊。
代赭石:9~12g可以镇胃降气、止呕治嗳气,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胃脘满实等。
24~30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以及肝阳上亢证所致头晕、目眩等证。
黄芩:《中华药典》中规定黄芩的剂量每日为3~9g,而《千金翼方》中以单味黄芩治疗淋证、下血诸症,黄芩的剂量为每日四两,折合现代公制为57.68g,显然已经大大超过黄芩权威规定的上限,剂量一般为30~45g。
赤芍:治疗胆红素代谢障碍,一般用30~60g,也有用90g以上,有凉血活血,通腑利胆,利尿降门脉压。
白芍:5~30g,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30~45g有利尿作用,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损,小便不利等症状。
白芍长于养血敛阴,虽有利尿作用而不伤阴。
用量若在30g以上,对大量吐血的确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岳美中医话集)。
大剂量治疗腹痛也很好。
芍药、甘草,大剂量可治疗呃逆。
本文仅供中医专业人士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不用盲目试用!。
中药用量是不传之秘
张炳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正确使用药物药量的依据 ❖从几张经方中君药的药量使用论述
我的经验 ❖临床相关用药剂量的典型有效病案
一、正确使用药物药量的依据
1、因气候、地理、性别、体质制宜 2、熟悉历代度量衡及药量度量衡的演变 3、根据药物的质量(产地、野生栽培、代
用品) 4、根据药物的毒性 附子
从几张经方中君药的用量使用 论述我的经验
炙甘草汤及炙甘草用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甘草
[功效]炙用补脾润肺,生用清热解毒,均能调和药性 [主治]
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均宜炙用; 外伤肿痛,和缓药的峻烈,多宜生用。
从几张经方中君药的用量使用论 述我的经验
炙甘草汤及炙甘草用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 功效:益气滋阴,补血复脉。 ❖ 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治心悸,脉结代; ❖ 人参、大枣:补气益胃,以资脉之本源; ❖ 桂枝、生姜:行阳气调营卫; ❖ 地黄、麦冬、阿胶,麻仁:滋阴补血以药心阴; ❖ 诸药合用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之结代
从几张经方中君药的用量使用 论述我的经验
桂枝汤及桂枝的剂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桂枝
[功用]解肌表风,温通经络,壮阳化饮,建立中气,行水活血。 [主治] ➢ 太阳引经药,与芍药配合,可治太阳中风:恶风、发热、有
汗、头痛等症。 ➢ 达四肢,可治中风的肢节酸痛。 ➢ 壮心阳,可治心下水饮。 ➢ 配芍药加饴糖,可用于中虚胃痛。 ➢ 配茯苓,治膀胱蓄水;桂枝配桃仁,治胞室蓄血。
从几张经方中君药的用量使用 论述我的经验
1、桂枝汤/桂枝的剂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2、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麻黄剂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3、麻黄附子细辛汤/细辛剂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4、白虎汤/生石膏剂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5、炙甘草汤/炙甘草用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6、黄芪建中汤/黄芪剂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7、四逆汤/附子用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8、酸枣仁汤/炒枣仁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9、金匮肾气丸/地黄圃/地黄的剂量在临床的使用经验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黄芪)闲暇偶读,看到有的医书中谈到中医治病的奥秘所在,有人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
不传之秘果真在药量吗?我以为这个说法值得商议。
咱们知道,中医医治疾病的关键之一在于辨证施治,要按照人体疾病的不同的表现,人体疾病发作的不同时间,人体的不同体质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在医治时,除用药适合之外,还需要按照疾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量。
药量的多少也对医治的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任何中药的量和种类的应用都得在疾病这个大体前提下才能进行应用。
如在伤寒论中,有些药物的量的多少乃至可以决定一个方剂的名称,这就是说若是方中的某一种药的量增多或减少的话,这个方剂的治疗作用就会有所不同了。
如在《伤寒论》中,以治疗表虚症为主的“桂枝汤”,如果将其中的芍药量加倍,再加一味饴糖以后,就变成补虚止痛的“小建中汤”了。
主治也由“桂枝汤”的“头痛,发汗,汗出,恶风”变成了“小建中汤”的“虚劳里急,悸,衄,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
可见量的转变,可以决定药方的主治情况。
在这里的药量的转变应用,是根据疾病的不同的症状来辨证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证候才能用什么样的药量,药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需要随疾病的不同表现转变。
药量是按照人体疾病的寒热虚实情况来进行应用的。
若是一个大寒的人,就得将热性药物的用量加大,一个大虚的人就得用足够量的药来补虚,一个大热的人也得用寒凉的药得当才能祛除实热,一个虚实寒热错杂的人还得按照阴阳的大体原则来应用药物。
*,药量的应用也取决于每一个医生的胆略。
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机械模式来治病,也不能单*书本上说的药的量来衡量一个病人该用的量,因为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
应该凭病人的体质及疾病情况,需要多少量就用多少。
如果该用多时用得少,那么将会无济于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延误病情;该用轻量时反而滥用药物以示自己“医术独特”,这样乃至会适得其反。
因为药物是有副作用,而使病人的身体经受到不该有负作用或毒性。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比例: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1—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早有古训,君药是针对主要病因及主症而设,突出其药量以确保主治方向。
如麻黄汤中麻桂药量之比为3:2,是保证峻汗的最佳比例,不可轻易变动。
麻杏石甘汤中石八麻四,越婢汤中石八麻六,都有深奥含义。
同为温法,方中君药不同,则功效有异。
温散之剂重在散,如四逆汤中用附子量大为君,借干姜之辛热,有回阳破阴救逆之效,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吴茱萸汤主厥阴寒邪逆上,吴茱萸暖肝胃,逐寒降逆,借生姜温降之助,而收散寒平逆之功;真武汤主寒水逆上,重用附子散寒温阳以制水为君。
而温补之剂重在补,如理中汤主中焦虚寒,寒因虚而生,故以人参补气健脾为君,干姜散寒扶阳为臣,共成温补中阳之效。
温散法、温补法中使用温热药量有别,君臣地位各异,不得混淆。
—2—用药剂量大小,依据理法制定药量大者为君是以药性、功能、针对的病因而言,属于正治法则。
但有时方中药量大者是因医理或治法的需要而设。
如当归补血汤主血亏气弱、血虚发热之证,方中黄芪与当归的药量比例为5:1,重用黄芪为君,虽名为当归补血汤,实际借助黄芪补气培元达到生血的目的。
气血源于水谷,药力只能提高人体化水谷、生气血的能力,因而增强饮食的营养则是必备的条件,否则生血无望,此符合“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道理。
又如肾气丸重用地黄先滋精血,少佐桂附而从“少火生气”之理,因而产生“阴中求阳”的配伍规律。
亦有因于医理的需求,药量大者并非为君药。
如炙甘草汤中生地黄一斤,虽为君药甘草药量的四倍,但仅是臣辅之用,是根据心之生理特点而定,在现代的临床报道中得到广泛的证实。
再如导赤散主心火上炎,清火导赤不用苦寒泻热,而重用生地黄壮水制火为君,亦属因心之生理、病理而制定。
又如痛泻要方主肝乘脾之痛泻,因属脾虚肝实,故方中重用白术,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上工治未病的法则。
针对“中药不传之秘在于用量”之临床策略
中图 分类号 :R 2 8 2 .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1 - 0 6 0 0 - 0 2
[ 3 ] 韩 德 民滩 治性 鼻及鼻 窦 炎[ J ] . 中国医学文 摘耳 鼻 咽喉科学 , 2 0 1 0 ,
2 5 ( 2 ) : 5 9 — 6 2 .
[ 7 ] 窦红 霞, 高 玉兰. 防风的化 学成分 和 药理 作用研 究 进展 [ 中医 药 信息 , 2 0 0 9 , 2 6 ( 2 ) : 1 5 — 1 6 .
剂量 是指药物作 用于机体 能够产生特 定的生物效应 的量。理想 的
夏 长于降逆 止呕 , 剂量 比其他加 工产 品的小 。而后 处理药物 的毒性
剂量要求有最好 、最大的疗效 ,最小的不 良反应 。
理 、法 、方 、药贯 穿在 祖 国医学辨 证论 治 的全 过程 ,关于 理 、 法 、方 的书籍可谓 汗牛充栋 ,而药物 方面的论述集 中于药物功效 、炮
为例,有关研究表明,在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细辛根粉末中的挥发油
含量几乎 是细辛全草药煎 煮t 0 mi n 后 的3 倍 ;细辛根粉 末所含挥发油 中 的毒性成分 黄樟 醚含量分别是 全草煎煮 1 0 、2 0 、3 0 m i n 后的4 、1 2 、5 0
倍 提示临床应用 细辛根粉 末不可大剂量 ,大剂量宜用煎剂 。 2 相关 策略
针对上述原 因 ,采用 以下相关策略有 利于临床 较快 掌握 中药剂量 的应 用规 律 :①利用考 古学等相关学 科的学术成果 ,对 占今度量衡 折 算 形成清晰 的认 识。 目前学术界基 本上存在两种 观点 :一种 观点是认 为 东汉一斤约等于2 2 2 . 7 3 g ,一两 约等于 l 3 . 9 2 g ,这是 以吴承 洛为代表 的 。吴 氏其研究 成果为 《 中药大辞 典 《 中医名辞术语 解释 》等直 接引用 ;丘光明等在前人基础 上 ,从文献和 实物两方面对历 代度量衡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古老相传“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此话不无道理。
从单味药而言,量变超出一定限度,必然会引起质变,故剂量不同,功效有别。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差异,药物剂量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疗效,甚至可以完全相反。
例如: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g以内明显,30g以上就趋向抑制,对血压的影响更神奇,15g以内可升高血压,35g以上反而降压。
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
轻剂---2~5g用于升举阳气;中剂---10克左右疏肝解郁;重剂---20克以上透表泄热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30到60g,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在逍遥散中仅用3g,以疏达肝木;而在苍耳子散中就重用至15g,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g,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g,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g,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g,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g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
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
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
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
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
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 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不传之秘在用量
不传之秘在用量朱炳林中药剂量的问题,一直缺乏一致的标准,清代医案仍可见「用药轻巧」,各药不过一二钱,甚至别出心裁,一般药材用根,名医偏偏用花,为求轻巧之至,无所不用其极,若问「根」「花」有何不同,却说不上来。
而目前在台湾「经方派」用药不过三钱,组方少则三味;「恽派」动则过两,组方多则三四十味,都有一定的疗效,此当中有何微言精义,外人单看处方不可而知。
可待后世智者研究矣!我读叶天士、徐灵胎诸名家医案,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但也有一事不得其解:诸家之医案为何都不曾留下药物用量?连秦伯未先生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为求一律,也将用药分量概行删除。
难道用量无关紧要,没有留传之价值?难道用量乃不传之秘,诸家着书立说尚有保守?莫非如《吴医汇讲》所说“不以分量明示后人者,盖欲令人活泼泼地临証权衡,毋胶柱而鼓瑟也”。
不管怎么说,辨証论治,环环相扣,一环都不可疏忽。
即使辨証准确、论治周全、选方独到、用药精纯,而用量不达,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也断无佳效。
清朝陈颂幕先生治一肿胀病人,予金匮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八分,附子一钱,甘草一钱二分,无效。
邀吴鞠通先生治之。
吴认为陈氏辨証不误,此病确属阳虚水停,选方用药也精纯不杂,取麻黄发表,附子扶阳,甘草和中。
之所以无效,是用量不够。
吴氏改麻黄为二两,熟附子一两六钱,炙甘草一两二钱,才取得较好疗效。
(《吴鞠通医案》)重庆陈源生之母患巅顶剧痛,手足逆冷,胸口冷痛,时欲作呕,陈予吴茱萸汤治之,不料药后病增而吐剧,为此求教于其叔祖父陈济普。
陈济普先生认为辨証无误,方亦对路,药后无效,在于吴茱萸的用量过重,减其半,并加黄连五分以制之,便一剂而安(《名老中医之路》)。
从这一古一今两则医案看,用量过与不及,都不足以祛病。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的同时,没有不在用量上细加摸索的。
1984年冬,全国不少专家学者聚会沧州,探讨张锡纯学术思想,对于张氏敢于实践验証,毫不保留地将药效体验的独得之秘公诸于世之精神,无不交口称赞。
中医之秘在于量的例子
中医之秘在于量的例子《中医之秘在于量的那些事儿》咱今儿就来聊聊这个“中医之秘在于量”的话题。
中医啊,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就说这用药的剂量,那可真是门大学问。
有时候多一分少一点,效果那就是天差地别。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咳嗽,那咳得真是昏天黑地,感觉肺都要被我咳出来了。
于是就跑去看中医,中医大夫给我开了几副药,让我回家按时服用。
我乖乖地按照医嘱吃药,结果吃了几天,咳嗽不但没好,反而更严重了。
我就纳闷了呀,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遇到庸医啦?我气冲冲地拿着药又跑去找大夫,大夫一听我这情况,不慌不忙地拿过药看了看,然后笑着说:“你这药量吃少啦!”我当时就傻眼了,我可是严格按照医嘱来吃的呀。
大夫解释说,像我这种比较严重的咳嗽,药量得稍微加大一点,效果才好。
我心想,嘿,这药量还有这么多讲究呢!咱再说说这熬药,那水的量也是很关键的哟。
有一次我自己在家熬药,心想着多放点水,熬出来的药汁多喝点,效果肯定更好。
结果熬出来一大锅黑乎乎的药汤,喝得我差点吐出来。
后来再去问大夫,人家说我这水放太多啦,药的浓度不够,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咯。
你看吧,这中医用药的量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有时候多一点少一点,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就像炒菜一样,盐放多了太咸,放少了又没味道,得刚刚好才行。
还有啊,不同的人对药量的反应也不一样呢。
就像我一个朋友,身体比较虚弱,同样的药,他吃的量就得比别人少一些,不然就会受不了。
所以说,这中医大夫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斟酌药量,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呀。
总之呢,中医之秘在于量这句话真不是吹的。
它背后蕴含着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和经验呢。
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把这宝贝传承下去。
以后要是谁生病了,咱也能装装“老中医”,给人家讲讲这药量的重要性,说不定还能收获一大批崇拜者呢!哈哈,开个玩笑啦。
不过,这中医用药的量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和学习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密(剂量)
中医方剂的比例非常奇妙,对六一散的药理研究,发现:除了六比一的比例外,其她的比例都效果不佳、
1、六一散处方简单,就是由滑石6份与甘草1份所组成,二就是制法也简单,只就是将l两味药研粉拌匀就可以了。
滑石能解肌清热,滑窍行水而利湿,统治表里上下三焦。
加入甘草泻火与中,便能清暑利湿、关键就是她的比例的解释就是:本方原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后人通称为六一散。
既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这不就是河图洛书中的数理嘛!太神奇了,也太奇妙了!(意思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万物就是由水形成的,地其数就是六)
2、在学习伤寒论中的,我也听说,麻黄汤中的比例就是,麻黄::=3:2:1,,最佳的效果就就是这个比例郝万山老师的课程中也提到:在治疗一个脾虚腹胀的病人时,她的处方为厚姜半甘参汤,,后来她的老师指点她该方中的生姜与厚朴的量各就是半斤而郝只用两片生姜就是没有效果的开经方不就是做菜按照经典方剂的比例重新开方后一剂而痊愈了问题就是古人就是如何得出这样的剂量比例的呢?大量的实践经验还就是数术的推算?或者就是特异功能的感知呢?经方就就是经方,,剂量比例的重要性就是个不传之秘密啊组方思路的探索之一(证药对应)
在伤寒论中有六个方后附有加减:我仔细分析后发现,她们有个规律,,、
一、这可能就是解开经典组方秘密的方法之一:一药对一证。
比如: 咳这个症状:有三个加减条文、
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真武汤)
咳者,去参\姜\枣,加五味子\干姜(小青龙汤)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四逆散)
很明显,当医圣瞧到患者有咳嗽的症状时,立药的思路很单纯,就就是五味子\干姜这对药、这个五味子就是性酸,补肺的,干姜用来散寒、
类似的条文,比如:凡就是有呕吐现象症状的,仲景都用生姜来止呕,难怪后世称生姜就是呕家的圣药凡就是有小便不利的,都用茯苓来利水、但也有些症状用药有变化:如腹中痛:①用附子(四逆散);②用芍药(通脉四逆汤,小柴胡汤);③用人参(理中丸)
,这个加减我现在无法破解。
前三方的规律就是:治疗腹中痛的思路中,三个方子中都用芍药,两个用附子,两个用柴胡、也就就是芍药就是解痛的必用药,但与其她两味中药的组合更能起到作用、
现在我尝试用症状与方药对应的方法来解释一个方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她的症状条文就是:胸满烦惊,小便不利,严语,一身尽重,不可
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我想只要瞧到小便不利,方中必定有茯苓、
胸满,烦就是小柴胡汤的症状之一,严语就是阳明内热的表现,用承气汤中的大黄、
心惊用龙骨牡蛎与铅丹来处理,这可能就是该方组成的思路吧、
中医有句行话:见就是证,、我认为可以增加一句见就是证用就是药通过对伤寒论中六个方剂中加减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掌握最常见的几个药的特性,然后在以后经典方剂的组方分析时便有了一个很实在的分析思路、
万物起点就是一,中药方剂的起点可能就就是每个药物自己的特有功效与对症、
我准备等以后学习另一部经典的时候,把仲圣的其她加减方一起列表分析,以此做为方剂组方思路研究的起点、
组方的秘密之三(脏腑补泻)用经典来解释经典也就是研究经典的一种方式。
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就就是从黄帝内经的脏器法时论中得到的基本的性味补泻知识来解释方剂的组成
规律。
但就是有两个困扰我持续使用该方法的问题:
问题一:就是黄帝内经的脏腑补泻内容与辅行诀的内容有出入:相同部分就是脏腑的补与关于肝的补泻就是完全相同的。
问题二:辅行诀中对药物的性味定义与现在流行的对某些药
物的判定不同:比如,大黄被判定为味咸,而通常的判定就是苦寒。
定位不准确,对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组方思路就是有极大的障碍的。
我曾经用这样的办法对厥阴病篇提到的方剂做了以上的研究:发现这样的分析颇有些道理。
而且很可能对揭开组方的秘密有极大的帮助!
举例:
当归四逆汤
桂枝(辛热) 细辛(辛热) 当归(辛温) 大枣(甘温) 甘草(甘平) 通草(甘平) 芍药(酸寒)
作为厥阴病的方剂,我们参考肝的补泻原则: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食甘以缓之。
方剂中,三补,一泻,三甘缓。
完全符合以肝作为中心的补泻组方思路。
当然,对本方剂的解读还要深入:条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本方针对的就是肝血不足,肝气不足导致的手脚冷的症状。
重用大枣当归来生血养肝,用桂枝汤通阳复脉。
我准备以后针对泻心汤类再进行类似研究、
中药之秘在于量
中药不传之秘,在用量上。
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确定用量时,应注意以下10种不同情况:
1、体质不同: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过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宜酌情减量;体质壮实者,用量可稍大。
2、病情不同:轻病下药过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重病下药过轻,则药力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
3、性别不同:男性用药量可稍大一点;女性有月经、怀孕与哺乳等生理特点。
故用药量宜小。
4、年龄不同:一般情况下,10岁以上儿童,可用成人量的2/3;5—10岁,可用成人量的1/2;2—5岁,可用成人量的1/3;1岁以内的婴儿,可用成人量的1/4或更少;60岁以上的老人药量应低于中青年的1/2---1/4。
5、药性不同:凡使用毒峻烈药,须从小量开始,再根据服药后患者的情况而增减;如病势已退,即停服,不愈则酌量增加。
6、配伍不同:在方剂组成中,有主药与辅药之分。
一般来说,主药用量重,辅药用量轻。
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都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前方重用大黄主攻下,后方重用厚朴主利气。
单味药用于急救,如用大黄治疗中毒性菌痢,用独参汤救治血崩虚脱,用量均可加大。
7、药质不同:如花、叶之类质地轻及有效成分易煎出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量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矿石、贝壳之类,用量宜重。
过于苦寒的药易伤脾胃,用量宜少;甘平之药用量可稍大。
8、剂型不同:同样的药物,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重;复方
应用比单味用量要少;鲜药用量比干药用量应多一倍以上。
9、地区不同:如用麻黄发汗,南方气候较热,人易出汗,用量宜小,一般用5克左右;而北方天气较冷,不易出汗,北方人体质又较结实,故一般可用至10克以上。
10、炮制不同:中药的生品、炮制品及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变化,用量亦应有所区别。
如鲜槟榔切片,槟榔碱含量高,用量可稍小,而干品水浸近一个月(每日换水)再切片,其槟榔碱含量降低,故用量宜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