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
杭州文化特色
1、杭州文化特色的表述
杭州城市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外,人们提到杭州,往往首先想到西湖,西湖作为杭州的象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杭州城市文化的特色。围绕西湖产生的丰富文化内涵影响并渗透到整个杭州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杭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地称之为“西湖文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开放兼容,形态丰富;(3)雅俗相融,自然和谐;(4)优美秀丽,现代风范。
2、杭州文化特色的论证
(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历史,据考古记载已有10万年以上。自秦建县,杭州已有2200年历史,自隋置州有1400年历史,自元为省会已有700多年历史,其中吴越和南宋定都杭州,历时230多年。杭州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良渚文化开始,已有五千年历史,在当时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春秋时期,杭州的物质文化,尤其在青铜冶炼、造船、航海、纺织等方面都较先进。五代至宋元,为杭州文化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居全国领先地位,号称“东南第一都会”成为当时东南沿海的文化中心之一。至明清,“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杭州文化发展在全国已是首屈一指。到近现代,作为国务院首批确认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之一的杭州,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其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也占有重要一席。
杭州文化,历史的沉淀非常丰厚,古迹繁多,文物丰盛,人文渊薮,人才辈出,素有“人物都会”、“文献之邦”、“文物之地”、“宗教圣地”、“东南诗国”、“书画之邦”等许多美誉。
“人物都会”。杭州历来人才荟萃,特别自宋以来,杭州籍文化名人辈出,如沈括、毕升、喻皓等,更有许多非杭州籍的名人如苏东坡、岳飞、于谦以及章太炎、张苍水、马一浮、李叔同、潘天寿等在杭从政、居住和活动。
“文献之邦”。杭州是我国古代印刷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南宋和元时为全国最大刻书中心,出版印刷为全国之冠。杭州又是著名藏书家和藏书楼集中之地。至明清时,杭州著名
藏书家有近30人,著名的有文澜阁,赵氏“小山堂”,丁氏“八千卷楼”和陆氏“丽宋楼”等。近现代以来,杭州的图书出版在全国占居重要地位,浙版图书在全国颇有影响。
“文物之邦”。杭州文物古迹,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下至近代共有1000处之多,其中国家级、省重点保护单位49个。同时,集历代文物史料之大成,在杭建有国家级的丝绸、茶叶、官窑、中药四大专业博物馆和大型综合博物馆——浙江博物馆,以及岳飞、苏东坡、章太炎、马一浮等一大批历史名人纪念馆。
“宗教圣地”。在杭州,佛、道、田、基督、天主五大教芸萃一个城市,为全国少见。佛教文化艺术更对杭州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高僧如李叔同名噪全国,更有灵隐寺、净寺等东南名刹,自古杭州便有“东南佛国”之称。直到现在,杭州的佛教、道教仍有很大影响,阳春三月,香客云集,香火缭绕,成为杭州的一道特殊风景。
“东南诗国”、“书画之邦”。杭州历代巨匠迭起,诗人辈出,在浙江乃至全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之位。更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绘杭州和西湖风光的著名诗词、楹联。杭州的金石书画也是名家荟萃,南宋时,杭州籍画家就占全国画家总数的五分之二,南宋四大画家中杭州人占了三个。至今还有著名的西泠印社和中国美术学院。南宋时,杭州作为全国的文化艺术中心,图书文档设施、宫庭画院、教坊等音乐、舞蹈场所相当齐备。元代,杭州作为戏曲中心,瓦子遍布市区。至清朝,更出现了洪升、陈端生、李渔等著名戏曲创作家和评论家。所有这些,都给杭州文化留下了大量丰厚的珍贵遗产。
(2)开放兼容,形态丰富
历代以来,杭州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特别是南宋,北方大批人口南迁,所谓“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形成了南北文化的大交融。南渡人口中,主要有四类人:一是皇室贵族官僚地主;二是军人,南渡名将如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吴阶、吴鳞、刘销、张俊等皆为北方人;三是流寓临安的文人、名士等,如赵鼎、韩元吉、辛弃疾、李清照、李唐、李迪、刘宗古等;四是大小商贾、手工业者和各类伎艺人。这些人把不同层次的北方文化带到了杭州。
杭州文化在自身发展和对外交往过程中,还不断吸取融汇周边其它地区文化和外来文化,北邻吴文化和楚文化、中原齐鲁文化,以及印度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阿拉伯文化、东瀛日本文化等异域文化都在杭州文化中找到影子。近现代杭州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融合中,在保持自己独特个性的同时,开放唯新,逐步显露出现代风采。
作为一个文化城市、消费城市和游览胜地,杭州的文化形态显得五光十色,日趋丰富。除文学、艺术、宗教、风景名胜外,杭州文化在教育、体育、民间文艺和风俗习尚等方面也具丰富内容。教育方面,历代的官设府学、县学、私办精舍学馆,乃至近代以来的新式学校,
均在全省乃至全国教育史上有特殊地位。如南宋太学、国子监,元代西湖书院,清代敷文书院,近代之江大学等。体育方面,南宋的宫廷体育已很发达,民国时期1929年的全国武术擂台赛和1930年的全国运动会都在杭举行。民间文艺方面,历代名人的掌故佚事不胜数计,民间说唱、舞蹈艺术兴盛不绝。自南宋就有说话、讲史皮影、傀儡、杂技、歌舞等多种形式。明、清时有南词、评词、杭滩、评话、小热昏等,以及台阁、龙灯、秧歌、花鼓、高院等多种舞蹈艺术形式。
近现代以来,杭州文化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格局。在文学创作、艺术表演、体育竞技、社科研究等方面,种类齐全,成果累累,其中不乏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上乘之作。新闻广电、图书出版、城市建筑、园林名胜、工艺美术、广告博览、群众文化等也都日新月异,丰富多彩。
(3)雅俗相融,和谐自然
任何一个城市的文化中都存着着雅文化,也存在着俗文化,只是有的雅明显一些,有的俗明显一些。杭州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雅与俗溶于一体,雅中有俗,俗中有雅。从雅文化看,体现在文学、艺术两个方面特别明显。以白居易、苏轼、杨万里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诗人,在杭州写下不少优美的诗篇。明清时龚自珍、袁枚、章太炎等人,同样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果寻访一下西湖的山山水水,则更有大量的文化遗产证明了文人雅士的文学创作踪迹。孤山的放鹤亭,留存着宋代林和靖“梅妻鹤子”的一段佳话。苏轼纪念馆、龚自珍纪念馆、李叔同纪念馆,乃至西泠桥畔的俞楼,无一不散发着雅文化的醇厚气味。杭州在书、画、篆刻方面尤其出类拔萃,誉盖古今。吴昌硕等人名扬海内外的高雅艺术团体一一西冷印社,是水平最高的篆刻艺术研究创作机构,其创始人丁敬等“西泠四家”,均是杭州人。以继承传统艺术,弘扬现代精神为宗旨的中国美术学院,为推动杭州雅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杭州的俗文化同样历史悠久。如前所述,宋代以来由于杭州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的文化需求量很大,大多数爱好说书、杂剧,以及民间曲艺,不少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也创作通俗文学艺术作品。逢年过节,民间制作的彩灯,手绘绸伞,以及各种工艺美术品也颇受人欢迎。人们说,杭州雅文化的“山头”在孤山,而俗文化的“山头”则在吴山。的确,吴山的庙会可以反映杭州俗文化的许多方面。两座“山头”虽然对峙而立,然而杭州的雅文化与俗文化却显示了亲融无间。历史上那些从事雅文化创作的一流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吸收和表现了不少俗的内容和俗的形式,而被认为俗文化的杂剧艺术,也时时走入雅文化的行列。至于杭州的民间传说如《梁祝》、《白蛇传》等,杭州的佛教、道教等宗教艺术活动,杭州的丝绸、茶叶、扇子、剪刀、中药等文化艺术产品,其文化含义常常介于雅、俗之间。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