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课程结构及各章思维导图
社会保障学 赵曼PPT全套课件
![社会保障学 赵曼PPT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023a49b0717fd5370cdce0.png)
•主观上,委托人和 代理人利益不一致
•道德风险的产生是 因为代理人为了追 求自身利益而损害 了委托人的利益
• 存在外生的随机变 量
• 外生随机变量使得 委托人不能根据代 理人的绩效推断代 理人的行为。
救保
活
救
保
障灾贫助助
公用选民
人择
共单
政
性
福位
福
福福
利利利利
公用选民
人择
共单
政
性
福位
福
福福
利利利利
18
(二)以载体为核心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
❖ 以载体理论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包括四大 部分:
(1)大企业、小企业联合; (2)行业协会、社区和劳务派遣公司; (3)非营利组织及社团组织; (4)城镇和农村社区。 ❖ 其中以企业为核心。
2、其他领域的逆向选择 例如:劳动力市场 保险市场
31
(二)逆向选择的成因与规避路径 1、逆向选择产生的条件
信息不对称(关键)
产品质量不均一
交易双方可自由选择 是否进行交易
逆向选择.
32
(二)逆向选择的成因与规避路径
2、逆向选择的规避路径
❖ 逆向选择的实质:“优质品”退出市场 ❖ 逆向选择的规避:
3、产生道德风险的基本条件是 信息不对称
4、道德风险是一种损人利己的 行为
37
(四)社会保障中的道德风险
1
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
2
工伤保险中的道德风险
3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
4
社会救助中的道德风险
第五章 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第五章 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1489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8.png)
专门监督系统
由于行政监督主要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监察、 督促社会保障运行正常化,而社会保障涉及 到国家(政府)、企业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切 身利益,社会保险基金更是劳动者拥有的共 同的后备基金,民营保障事业基金也是捐献 者用于援助社会弱者的基金,从而需要有官 民结合的或民间的专门监督系统。
社会监督系统
社会监督系统是指非官方的、 非专门的社会保障监督系统之 外的其他方面的监督,它符合 普通民众的需求与意愿,属于 群众性、社会性、非强制性监 督系统。
三、项目实施 (一)实施社会保障项目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完备的法制规范
01
超然的监督条件
03
合理的管理体制
02 在此添加标题
独立的垄断经办
04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运行与实施
三、项目实施 (二)实施社会保障项目的基本程序
社会保险项目的实施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STEP 04
STEP 05
稳定性公理
即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应当具有结构稳定性, 运行过程中相关要素的组合及其相互作用 的形式和相互联系的规则是既定且不可紊 乱的。
协调性公理
即社会保障运行机制中的诸要素应当相互协调, 如果不能协调,就可能因相关要素的反作用力导 致运行过程的非正常现象。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运行与实施
运行机制的目标
第一,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必须科学、合理。 第二,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必须实现一体化。
02 范
日常监控与预警监
04 控 相 结 合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监控机制
三、监督机构
行政监督系统
它是指政府序列中有关职能部 门根据其管理职能.代表国家对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进行监督。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47f6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7.png)
研究内容
对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如何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分配后的资源如何组织运行?
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和增值?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词,又译为“社会安全”。
发展历史:
01
最初萌芽
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 贫法》
选择性
普遍性
选择性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在我国,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保障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并明确指出:“建立多层次的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 储蓄积累保障。”
归纳起来,社会保障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社会保险是社会 保障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比较项目 保障对象
权利义务关系
表1-1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比较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劳动者(国民)
无法维持生活的人
全体社会成员
部分义务对应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 法》。由于它简明、概要、表 达准确,被国际劳工组织接受,
一直沿用至今。
03
制度出现
1938年,新西兰通过一项法案, 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的所有 单项法规合并在一起,称为社
会保障制度。
04
现代概念的出现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 《费城宣言》正式使用“社会 保障”概念,逐渐形成现代意
(6)互济性。互济性体现在社会保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上。社会 救助和社会福利的资金,来自劳动者为社会剩余劳动所提供的资金,体 现了劳动者对非劳动者无偿援助,其互济性十分明显。
社会保障学课程结构及各章思维导图
![社会保障学课程结构及各章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e596136b14e852459fb5768.png)
《社会保障学》课程结构及各章思维导图课程结构:《社会保障学》教材共有十三章的内容,总体由四个模块构成。
第一模块:基本理论。
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基本内容、思想原则、制度模式、历史发展等。
第二模块:社会保险理论与基本制度。
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介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及我国现行的相关制度内容。
第三模块: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介绍。
包括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主要介绍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第四模块:社会保障运营与管理。
包括第三章和第十三章。
主要介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与监管,社会保障行政和社会保障业务管理。
各章思维导图: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社会保障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基本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合作主义”福利体制、第二章社会保障思想和原则效率社会保障分配比工薪分配更注重平等社会保障的一般原则普遍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社会救助的原则社会保障各子项目的公平分配原则社会保险的原则社会福利的原则社会优抚的原则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原则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特征:强制性专项性储备性互济性内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国家社会保障储备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完全积累部分积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中国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第四章养老保险定义养老保险特点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支付责任模式养老保险结构和内容:覆盖范围、资金筹集、领取条件、保险支付、保险水平、遗属年金、基金运营和管理体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第五章医疗保险定义医疗保险特点国民健康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和强制合作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医疗保险结构和内容:(基于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和中国现行制度安排为例)覆盖范围、资金筹集、资格条件、待遇水平、两定点三目录、转诊转院和保险支付公费医疗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六章失业保险定义失业保险特点失业预防失业保险构成就业保障制度失业补救失业保险结构和内容:覆盖范围、资金筹集、资格条件、等待期、支付水平、支付办法、支付期限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法律依据)-----《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等第七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定义雇主责任制模式各国工伤保险制度模式社会保险制模式普遍保障模式补偿不究过失原则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则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一般原则待遇优厚原则救治、补偿、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工伤认定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内容:劳动功能障碍鉴定工伤保险待遇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等第八章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定义生育津贴医疗护理生育补助生育休假生育保险的意义:中国现行生育保险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1年)《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1995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第九章社会救助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定义功能特征预算标准法(市场菜篮子法)、“1天1美元”社会救助标准计算方法马丁法恩格尔系数法比例法生活形态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笔记
![社会保障概论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39133466bd97f192279e9f3.png)
社会保障概论笔记一、社会保障定义、体系结构、功能1、社会保障定义:(social security)指以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特点: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次统一2、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由3大部分组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原则:保障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总之,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特殊层次)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各自特点:(1)社会保险(中间层次,核心部分)定义:指以国家责任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但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一定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不低于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特点:强制性————符合条件劳动者必须参加互济性------------定期缴纳保险费,有人遭遇风险损失时,互助共济储备性————按规定缴费,储备待用补偿性————限于收入损失时才可得到补偿社会保险包括哪些呢?答:老年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残障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最低层次)定义: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
社会救助目标:满足保障对象最低生活需要社会救助对象:①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②有劳动能力、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造成财产损失,人身损害,一时生活苦难的人③有收入,但生活水平低于或相当于国家最低生活标准的个人或家庭社会救助经济来源:政府的财政拨款、社会团体个人捐赠。
(3)社会福利(最高层次)定义: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对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社会保障学PPT全套课件
![社会保障学PPT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0c7bd9b90d6c85ed3ac603.png)
政府: 筹资功能、经济政策
企业、各种社会组织 (以载体为核心)
大企业、小企业联合
行业协会、社区等
非营利组织、社团组织
城镇和农村社区
城镇职工及家属 社会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 保险
贫困者 的社会救助
农村居民和城市未覆盖居民的 社会保障
失
工
医
养
生
城
农
择 性
政
福位福 福
利
福 利
利
利
退
现
伤
军
伍 军
役 军
残
人 退
人 就 业 安 置
人 及 其 家 属 优
烈 属 抚 恤
休 生 活 保 障
待
资金保障
政策、财政支持
服务供给
图1-2
社区落实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及其项目构成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人 提供的收入保险计划。
公共管理方式(以新加坡为代表)
我国《社会保险法》的优缺点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缺陷之一:收入分配缺陷:两极分化(重效率、 轻公平)
——其解决措施是政府介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热点:社会保障制度关键在公 平可持续 视频链接:
导读——熟知也许非真知
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无论是在新闻报道还是政 府的工作报告中都被频繁提起。可以说,社会 保障制度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所关心。然 而熟知也许非真知。
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震荡。
美国: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世 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
背景2:德国、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和空前残酷的世界大 战——构成建立社会保障的政治压力。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51ca857c1cfad6185fa728.png)
21
2019/12/22
第三章 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22
2019/12/22
本章节包括的内容:
了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与目标 掌握政府主导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与民间及市场主办的 补充保险的结构、基本内容及差异 在把握国情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把握不同社会保障模 式的特点与区别
23
2019/12/22
社会保障法的缘起与历史演进 社会保障法的缘起及其历史社会条件
第一,工业革命的完成。 第二,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第三,在历史法学派及其后续潘德克顿法学派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 法典化倾向。
第四,生存权思想和社会改良思潮的兴起。
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进
1.济贫法阶段。 2.现代社会保障立法产生阶段。 3.现代社会保障立法成熟阶段。
3. 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功能:
1.稳定功能 2.调节功能 3.促进发展功能 4.互助功能 5.其他功能
9
2019/12/22
四、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
1、特征 (1)公平性特征 (2)社会化特征 (3)福利性特征 (4)法制规范性特征 (5)多样性特征 (6)刚性发展特征
10
2019/12/22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
社会保障
经济因素
道德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因素
16
二、慈善事业与济贫制度
2019/12/22
1.慈善事业时代: 宗教慈善事业 官办慈善事业 民办慈善事业
2.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
《济贫法》的颁布与济贫制度的确立 济贫制度的发展
17
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2019/12/22
42
社会保障学各章节重点知识点汇总
![社会保障学各章节重点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55ffa4d02768e9951e73895.png)
社会保障学第一章社会保险学导论一、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措施的总和。
社会保障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政府对每一个社会成员应承担的基本义务。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1、法律强制性2、对象社会性3、福利性4、经济保障性5、机会公平性6、收支互济性7、待遇差别性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不涵盖资本家、企业主、雇主阶层(雇主)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
社会优抚的对象是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份的人口群体—军人及其家属三、社会保障的目的社会保障的经济目的是为了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
通过社会保障,使社会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社会保障的政治目的是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安定,巩固现存的社会制度。
四、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保障的萌芽----社会救助(首出现于英国);社会保障的形成---社会保险(德国首推);社会保障的发展—社会福利五、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1、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增长2、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3、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通过社会救助,可以保障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需要;通过社会保险,可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通过社会优抚,可以保障特定人口的生活需要;通过社会福利,可以保障全社会公民的生活改善与发展需要。
4、社会保障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5、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6、社会保障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六、社会保障与社会进步1、社会保障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2、社会保障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七、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1、社会保障以法律为依据,实行明显的强制性分配2、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使用的社会性3、社会保障形式多样,具有复杂性八、社会保障模式1、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社会保障的相关措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遇到各种风险事故时予以救助,使其不陷入贫困,对已处于贫困的发给社会保障津贴,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保障制度。
【初中政治】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ppt优秀课件
![【初中政治】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961a51a26925c52cc5bf53.png)
1.1 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体系结构
1.1.2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结构
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由其各个层次的诸多项目构成的整体。如果 把这些项目从保障对象、保障目标、资金来源、给付方式等方 面加以归纳,可归总为三种不同的保障形式,即社会保险、社 会救助、社会福利。 此外,还有这三种保障形式的综合如军人社会保障,以及一些 补充保障形式如企业员工福利、慈善事业、互助保障等。
社会保障学
第 1章 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 及其功能
本章学习要点
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组成部分及各
自的特点 社会保障的功能
1.1 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体系结构
1.1.1 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概念界定的不同表述
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历史 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保障理念 和政策措施的不同,相关论著作者所处时代 和专业背景的不同,对社会保障这一概念的 界定也存在差异。
1.2 社会保险
所谓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 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 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 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不低于基本生活 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 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强制性 (2)互济性 (3)储备性 (4)补偿性
1)唯有政府才有能力担当社会保障的主体。 2)政府承担社会保障最富规模经济,可以降低分散化 保障的过高的执行成本。 3)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是社会的基本目标,政府有运 用社会保障寻求稳定和参与发展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2)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依据和保证是相应的社会立法。 (3)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 社会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 (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精品】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ppt课件
![【精品】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645626a58da0116d17494d.png)
•所谓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 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 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 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 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 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 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1.3 社会救助
1.3.1 社会救助的对象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1.4 社会福利
1.4.1 社会福利的含义
公共福利事业
特别、专门性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事业
局部性或选择性 的福利措施
上述三种内容的综合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1.4 社会福利
1.4.2 社会福利的内容
未成年 人福利
劳动者福利
老人福利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1.1 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体系结构
1.1.1 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的责 任主体是政府
社会保障的资金 来源是通过国民 收入再分配形成
的社会基金
4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 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得以实 施的依据和保证 是相应的社会立
法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
残疾人福利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1.4 社会福利
1.4.3 社会福利的形式
实物形式
货币形式
服务形式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1.5 社会保障的功能
1.4.1 社会福利的含义
1 人民生活的安全网 2 经济发展助推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学》课程结构及各章思维导图
课程结构:
《社会保障学》教材共有十三章的内容,总体由四个模块构成。
第一模块:基本理论。
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基本内容、思想原则、制度模式、历史发展等。
第二模块:社会保险理论与基本制度。
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
第八章,主要介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基本概念、
基本制度及我国现行的相关制度内容。
第三模块: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介绍。
包括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主要介绍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第四模块:社会保障运营与管理。
包括第三章和第十三章。
主要介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与监管,社会保障行政和社会保障业务管理。
各章思维导图: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社会保障管理.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核心内社会保险(基本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核心内容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最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最高社会保障)社会优抚(特殊社会保障)
三种福利体制分类“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
“合作主义”福利体制、
第二章社会保障思想和原则
平等
关系关系
效率公平关系
社会保障分配比工薪分配更注重平等
社会保障的一般原则普遍性和选择性相结合
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
社会救助的原则
社会保障各子项目的公平分配原则社会保险的原则社会福利的原则
社会优抚的原则
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原则.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
特征:互济性储备性强制性专项性内容:生育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国家社会
保障储备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
部分积累现收现付完全积累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制度
第四章养老保险
定义
养老保险特点
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支付责任模式
养老保险结构和内容:
覆盖范围、资金筹集、领取条件、保险支付、保险水平、遗属年金、基金运营
和管理体制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城镇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中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保险.
第五章医疗保险
定义
医疗保险特点
国民健康保险模式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和强制
合作医疗保险模式
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医疗保险结构和内容:(基于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和中国现行制度安排为例)
覆盖范围、资金筹集、资格条件、待遇水平、两定点三目录、转诊转院和保险支付
公费医疗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失业保险第六章
定义
特点失业保险
失业预防
构成就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
失业补救
失业保险结构和内容:
覆盖范围、资金筹集、资格条件、等待期、支付水平、支付办法、支付期限
年)等1999(》业保险条例《失-----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法律依据).第七章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定义
雇主责任制模式
各国工伤保险制度模式社会保险制模式
普遍保障模式
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则
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一般原则待遇优厚原则
救治、补偿、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工伤认定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内容:劳动功能障碍鉴定
工伤保险待遇
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等第八章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定义
生育保险结构和内容:
覆盖对象,资金来源,保险待遇和水平,支付条件,基金管理
生育津贴
医疗护理
生育补助
生育休假
生育保险的意义:
中国现行生育保险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年)2011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1995年)
年)1988(《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九章社会救助
绝对贫困
贫困相对贫困
定义
社会救助功能
特征
预算标准法(市场菜篮子法)、
“1天1美元”
社会救助标准计算方法马丁法恩格尔系数法比例法生活形态法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医疗救助专项社会救助制度住房救助
教育救助
第十章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定义补缺型
以作用方式划分制度型
现金给付
以资源提供方式划分实物给付社会福利类型社会服务
以资源分配方式划分全民性社会福利
选择性社会福利老年人福利以社会福利服务对象划分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等
中国现行福利制度内容
中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开放以后进入转型时期,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住房福利和教育福利的基本制度框架。
.
第十一章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国家专门为伤亡的军人、人民警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优待,为
退出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包括优待、抚恤和安置三种待遇。
收入损失补偿
褒扬奖励
社会优抚功能满足需要
激励
优抚对象的认定社会稳定
制度内容
优抚待遇项目和标准的确定
抚恤
优待三种待遇
安置
第十二章中国农村社会保障
救助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标准
农村社会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内容申请发放程序农村临时救助制度管理体制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对象农村社会保险内容缴费标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待遇给付管理体制
农村扶贫开发内容
扶贫线及扶贫人口的确定、扶贫开发的
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手段和措施集体保障阶段;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阶段;社会保障阶段。
.第十三章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我国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纵向体制我国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横向体制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