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符合孩子们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认知和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识是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的,已有的知识又是认知水平发展的标志。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中,所以一点不能忽视知识的传授。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和扩展儿童的知识面,对促进儿童智能发展大有好处。但两者毕竟是两回事,它们互相联系、互为因果,不能说传授了知识就发展了智力。

提高小学儿童认知能力是早期开发儿童脑功能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科教兴国的需要。作为教师,一定要熟悉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并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结构出发,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当今大力提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学习的学习模式的情况下,我更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让自己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枯燥课程的过程中,感到乐趣,感到轻松,从而让他们真正学到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真正体会到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一、研究小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轻松学习

1、激发学生的潜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伴随着同化和顺应的特征。同化就是让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建立联系,相互作用,新知识就被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扩大了原有知识的内容,获得了新的内容。顺应就是新知识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就要对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进行改组,通过改组使原有知识与学生面临的新知识能更好地联系起来。因此,学生新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不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科学家来说都是一样的。每个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千差万别的,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在数学教学中,我就发现,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潜能,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立体图形潜能,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潜能……。如果学生在学

习中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而是能对给予的信息加以重组,并超越给定信息,那么他学习数学的效率肯定是非常高的。因此,在数学中,应积极去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主探究,发现创新,从中获得有意义的新知识。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由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学生从幼儿就开始接触,非常熟悉的图形。因此教学时,我打破教材的教法,充分利用学生内在的潜能来实施。让学生先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画一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用纸做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再找一找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并说一说为什么?在说为什么时,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量、有的折、有的剪、有的拼,还有的用其它新颖、独特的方法来加以证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正是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最终把长方形和正方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知识,达到了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又称学习需要。我们平时说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就是学习动机。如果一名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措施依靠外部强化上,如:教师的督促、家长的强迫,那么这名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明显的,发展趋势也是比较渺茫的。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学习内容产生内在的兴趣。因为儿童都有好奇心,都有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如能抓住这一点,就能让学生外在的动因转化为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最重要的是学习材料和内容的选择、呈现的方式、呈现的序列等。如能应用恰当,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针对班级爱好打乒乓的同学很多这一特点,开展一次乒乓比赛。假如有23名同学参加,比赛采用单循环淘汰制,即一对一的打,输的被淘汰,赢了的再和赢了的打,最后只产生一名冠军,问一共要打多少盘。让学生做一次编排。许多学生是这样做的:

23名学生可分成11对,还有1人轮空,要打11盘;

接下去11+1=12(人),可分成6对,要打6盘;

再接下去可分成3对,要打3盘;

再接下去要打2盘;

一共要打:11+6+3+2=22(盘)

此时,有一学生说出了他的解法:既然23名同学中,最后只产生一名冠军,也就是有22人都要输,那么输一人就要打一盘,输22人就要打22盘。这种解法非常巧妙,令其他同学刮目相看,从而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是如此奥妙,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更感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学会发现的技巧与方法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已知的事物,还要教会他们发现未知事物的技能和技巧,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往往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活动就能得到公式、定理、规则等。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应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变式,善于发现,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得活,学得好。这是会学数学的表现。当然,发现的技巧和方法很多,如:反证法、假设法、尝试错误法等。这就要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学会方法,提高数学技巧和能力。如有一题:任意调换五位数12345各数位上的数字的位置,所得的五位数中的质数的个数是:A、4 B、8 C、12 D、0。对此题,可以这样考虑:先排除个位是2、4、5的情况,再考虑剩下的48种情况,那是多么的烦琐,如果从整体上把1、2、3、4、5五个数字考察一番,那么也就得出:1+2+3+4+5=15,不论怎样改变数字的位置,排出来的五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而不是质数,应选择D。

4、达到知识保持的持久性

学生获得的知识如果是被动地接受的,那就很容易遗忘。人要记忆所获的知识,不是靠储存在大脑中,而是要靠检索,检索的关键是组织。如果学生对学习材料能经过一定的重组或转换进入认知结构,让知识检索变得很容易,提高了检索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改进了知识结构,这样就能提高知识保持的时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特别是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凭借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得出结论。例如教学《圆周长》这一知识。第一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圆,利用实物讨论圆周长的概念,如何测量周长,创设一种求圆周长的问题情境。第二步:从大小不同的圆中,让学生去发现,提出假设,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第三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