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校史研究国际化——以中山大学为例
中山大学校史知识
学校拥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等5所附属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专科医院。
陈寅恪故居陈寅恪是我国着名学者,语言学家、历史学家。20世纪50年代后,东南区一号一直是陈教授的住所兼教学课室。《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名着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永芳堂由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于1990年捐资一千万元人民币兴建。从上方俯视,永芳堂由对称的外方内圆的双曲面组成,前庭舒展的两翼象征开放中的国门,直达三楼正厅的室外六十级台阶象征着国家的发展进步。作为永芳堂建筑的组成部分,室外台阶两侧置有近代中国十八先贤铜像雕塑群。十八先贤铜像位于永芳堂广场两侧,左侧依次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蔡元培(浙江绍兴人)、章炳(浙江余杭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邓世昌(广东番禺人)、黄遵宪(广东嘉应人)、魏源(湖南邵阳人)、林则徐(福建候宜人)、詹天佑(安徽源人)、秋瑾(女,浙江江阴人)、谭嗣同(湖南浏阳人)、严复(福建候官人)、冯子材(广西钦州人)、容闳(广东香山人)、洪秀全(广东花县人)。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简介
校区规模及学科建设
珠海校区以本科教学为主,目前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和港澳台各类学生共一万余人,来自中山大学的文、理、医、工等门类17个院系约50多个专业。旅游学院、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海洋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5个整建制学院(即:本科四年、研究生、博士阶段的学习除实习外,其他均在珠海校区完成。)相继落户珠海校区。2012年9月增加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后,珠海校区整建制学院达到6个。 校区在校生总人数预计达到12,000。
中山大学校史知识
概况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
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原校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1985年,由国家批准率先在华南地区设立第一所研究生院,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撰写了"发扬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办好中山大学,作出更大贡献"的题词,进一步为办学指明方向。
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办学条件及学科建设目前,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设有人文科学学院、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工学院、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28个学院和地球科学系、资讯管理系,并有研究生院、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
中大历史沿革和重点建筑介绍
【中大历史沿革】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两校重新合并组建。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把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各类大学整合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改名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山大学的初衷就是要把中山大学打造成一个现代学术机构,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而努力。
中山大学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前身为格致书院,创办于1888年,在旧中国最初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1904年迁至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村,改名岭南学堂。
1927年由第一任校长钟荣光先生收归中国人成为私立岭南大学。
1952年院系大调整,原中山大学与岭南大学并校组成新中山大学,入主康乐园。
从此康乐园成为了中山大学的代称。
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这两校的医学院拆分合并另行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将广州光华医学院并入,易名中山医科大学。
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共同继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和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岭南大学的办学传统。
2001年,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现今的中山大学,成为一所包括工医药、人文与社会、自然与技术、经济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大南校区基本介绍】怀士堂又称“小礼堂”,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康乐园中轴线上。
1917年,由美国安布雷·史怀士出资修建,原为基督教青年会馆。
1923年,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到岭南大学视察,在怀士堂作长篇演讲,勉励青年学生“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怀士堂现为中大小礼堂,作为全校政治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黑石屋1914年由芝加哥的黑石夫人出资兴建。
原来岭南大学是教会学校,1927年教育主权收回国有,曾担任过岭南学堂教务长的钟荣光博士成为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长,黑石屋曾是钟荣光先生的寓所。
中大事迹
中大事迹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
1926年,正式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改名为中山大学。
(是指研究院改名)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广州,大学师生车里广州迁至云南澄江。
1940年8月,在许崇清校长领导下从云南迁回坪石。
1945年1月,日本进攻粤北,中大再次迁校,一分为三。
1945年10月迁回石牌。
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拥有八个学院(文、法、理、工、农、医、师、研)。
1952年中山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工学院参与组建华南工学院。
2)、农学院参与组建华南农学院。
3)、医学院参与组建华南医学院。
4)、师范学院参与组建华南师范学院。
调整后的中山大学保留文理法研学院,并入岭南大学文、理学院,并将广州以及中南地区部分高校的有关系科调入。
著名教授陈寅恪、陈序经、姜立夫、容庚、梁方仲等调入任教。
1985年,由国家批准率先在华南地区设立第一所研究生院,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1993年开始,教育部、卫生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原中山大学和原中山医科大学。
两校分别通过"211工程"项目验收,各学科建设项目、公共服务系统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圆满完成。
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撰写了"发扬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办好中山大学,作出更大贡献"的题词,进一步为办学指明方向。
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中大各时期概况
中山大学前身为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校址设在文明路215号。
为纪念孙中山,民国15年(1926年)7月改名为中山大学,后一度迁往天河五山(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现址),1952年院系调整时将岭南大学部分院系并入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校址亦随之迁入岭大原址。
中大是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科综合大学,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师资力量雄厚。
丁颖、成仿吾、郁达夫、许德衍、俞平伯等许多著名教授和学者先后在校任教。
郭沫若曾任教授兼文科学长,鲁迅曾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建国后在校任教的著名教授有陈寅恪、梁方仲、容庚、江静波、蒲蛰龙、商承祚、李岳生等。
继1978年调整、改革后,1996年设有研究生院、11个学院、30个系、23个研究所和35个教学科研中心。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合并后仍称中山大学,从而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学府。
合并后的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共有11个博士、硕士授予权一级学科,99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7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和5个专业学位点。
还设立了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
拥有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中山大学校址前身为美国基督教新教会办的大学――格致书院。
1927年收归国人自办,改名私立岭南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并入中大。
因此,今中大校院内有不少近代建筑是属于西洋古典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应属建于清代的马丁堂。
中山大学是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
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原校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中山大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中山大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中国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不仅在学科建设上有所成就,而且在历史文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背景和基础。
本文就着重探讨中山大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中山大学的办学背景中山大学的办学背景可以追溯到1912年的广东省立高等师范学堂。
此后,经过多次更名和迁址,最终于1953年定名为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的办学背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作为中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起源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早期,中山大学是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匮乏的情况下迅速成长起来的。
特别是在大学的落成和改建过程中,不仅面对着自然条件的门槛和技术限制,更面临着财政困难和政策不稳定的压力。
然而,中山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这与其办学背景密不可分。
二、中山大学的文化氛围中山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大学。
校园内沉淀着大量的人文历史和学术积淀。
从校园内的建筑、艺术、书法到学术思想和学科建设,中山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
1、建筑文化中山大学的建筑文化以西方建筑为主,融合了东方文化元素。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纪念堂。
纪念堂是中山大学最为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自然、简洁、富有艺术美感,它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以及对民族复兴的呼唤,是中山大学建筑文化价值的真实体现。
此外,中山大学还拥有着一系列建筑风格多样的寺庙和园林。
这些建筑与中山大学西方建筑相映成趣,也是中山大学建筑文化独特的代表。
2、书法艺术中山大学书法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在校园内,可以看到很多石碑、石刻、匾额等书法作品,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中山大学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古拙。
中山大学书法艺术以简洁、自然和古拙著称。
当我们欣赏中山大学书法作品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承载的东方文化情结,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浪漫、悼念和思索的情怀。
3、学术科研中山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学术研究上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学术传统。
中山大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着不俗的成绩和声誉。
中大各时期概况
中山大学前身为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校址设在文明路215号。
为纪念孙中山,民国15年(1926年)7月改名为中山大学,后一度迁往天河五山(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现址),1952年院系调整时将岭南大学部分院系并入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校址亦随之迁入岭大原址。
中大是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科综合大学,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师资力量雄厚。
丁颖、成仿吾、郁达夫、许德衍、俞平伯等许多著名教授和学者先后在校任教。
郭沫若曾任教授兼文科学长,鲁迅曾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建国后在校任教的著名教授有陈寅恪、梁方仲、容庚、江静波、蒲蛰龙、商承祚、李岳生等。
继1978年调整、改革后,1996年设有研究生院、11个学院、30个系、23个研究所和35个教学科研中心。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合并后仍称中山大学,从而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学府。
合并后的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共有11个博士、硕士授予权一级学科,99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7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和5个专业学位点。
还设立了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
拥有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中山大学校址前身为美国基督教新教会办的大学――格致书院。
1927年收归国人自办,改名私立岭南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并入中大。
因此,今中大校院内有不少近代建筑是属于西洋古典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应属建于清代的马丁堂。
中山大学是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
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原校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莫斯科中山大学
莫斯科中山大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 搜索
本文介绍的是莫斯科中山大学。
关于其它同名的学校,详见“中山大学(消歧
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俄语: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унив
дящихсяКитаяимениСуньЯтсена,1928年更名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共产主义大学),中文通称莫斯科中山大学、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东方劳动大学,是1925年秋季在苏联支持之下成立于莫斯科的大学,因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政策而诞生,故以“中山”为名,首任校长为米夫。
[编辑]
他培养了诸如:国民党方面的蒋介石之子之子冯洪国、女儿冯弗能、冯弗伐、邵力子之子邵志
之女于秀芝,和共产党方面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
、董必武、林伯渠、、何叔衡、杨之华、
《蒋经国传》中描述,
4小时的俄文课,
的待遇,例如食宿,则比俄国本地学生的待遇为佳;蒋经国也曾感到
对俄国学生怀有同情。
可以说,曾经为国共两党培养过大量干部的学校就是黄埔军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学。
[编辑] 外部连接
民国时期的五所中山大学
取自“/zh-cn/%E8%8E%AB%E6%96%AF%E7%A7%91%E4%B 8%AD%E5%B1%B1%E5%A4%A7%E5%AD%A6”。
高校校史史料征集工作的意义、困境与路径
研究#索<<<YANJIUTANSUO DOI:10.16565/ki.1006-7744.2020.06.21高校校史史料征集工作的意义、困境与路径赵亚婷蔡文帅斌摘要校史史料征集工作是高校扩展、丰富馆藏的重要手段,是保护高校历史文化,传承、弘扬大学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在审视高校校史史料征集工作困境的基础上,对征集工作的路径进行探析,以期对高校校史史料征集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史史料征集困境路径中图分类号G27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9-10-14★作者简介:赵亚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档案馆(校史馆),校史研究办公室副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实史料采集研究、校史研究等;蔡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档案馆(校史馆),校史研究办公室主,研究,研究方档案实、史料集研究、校史研究等;帅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档案馆馆长校史馆馆长,思,高等研究,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研究、档案工作校史研究建思研究等,在美国纽上保亚建学院。
Significance,Dilenima and Path of Collecting Historical Recor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Zhao Yating,Cai Wen,Shuai BinAbstract Collecting historical records of a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way of expanding and enriching its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records.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th of protecting university history and culture,imparting and inheriting university spirits,and promoting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Based on analyzing the dilemmas of collecting historical records,the paper explores the path of colle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historical records colle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word historical records of universities;collection;dilemma;path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高校校史作为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意义,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
优良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构成一种独 特的教育心理环境,成为影响整个学校生活 的重要因素。在各种场合(如教室、图书馆、 食堂、宿舍里,在各个不同的校内群体如领 导集体、教师、学生、职工中,在各种活动 如各个教学环节、学术报告、文艺演出、体 育比赛和各种人际交往中)都可以直观觉察 到它的存在,觉察到它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 用和权威影响力量。
校风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 学作风、学生的学习风气和职工的工作作风。教师 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思维方式、治学态 度、行为准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言行和知 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 因而,教风对学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起着决定性作用。领导办学理念和作风对教师、对 教风状况有直接影响。 学校领导办学理念和作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教风是校风建设的主导,学生的学习风气是校风建 设成效的体现。
校风是一种心理环境,是需要长期积淀形成的。 因此,校风的形成需要一个认同理解、相互教育、 坚持成习的过程,需要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的约束, 尤其需要教师的楷模感染作用。 优良校风的形成有其培育规律和培育机制: 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的熏陶—--先进的教育观 念、办学理念使师生对学校发展有共同的愿境,学 校名师和大师的治学、育人、创新品德对学生的感 染。
2.2、校训 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从办学理念和育人愿景, 向师生讲话时常用的关键训导性词语,既有文化底 蕴,又有办学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 传递下来,时间一长,就成了共同遵守的准则,称 为校训。 因此,校训是用简洁的语言所表征的学校办学 理念、大学精神,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是学校 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责任,是学校悠久 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浓缩,是一所学校向心力所在。 具有特别重要的导向作用。
校风的共性与个性应该兼容、和谐。 不同国别、不同社会制度的学校,其校风都存 在有大学共有的治学、育人内涵。作为社会主义大 学的校风,都应该有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遵守法纪、公德,勤奋学习,发扬 民主,勇于创新等共性精神内涵。党的16大提出的 新时期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 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的高校提出了校风建设 的共性要求。
校史题目
1.曾任我校法学、社会学教授,后来受毛泽东委托编译被誉为西方的“孙子兵法”——《战争论》的著名哲学家、法学家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的著名学者是:答:何思敬2.创造了“圕”(图书馆)这个汉字的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是:答:杜定友3. 与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并称“南杜北刘”的中山大学教授是:答:杜定友(杜国庠)4.创办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心理学研究所,后来被评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中山大学教授是:答:汪敬熙5. 曾在中山大学物理系任教,身为中国第一代电子学家、水声工程专家和朱自清弟弟的著名学者是:答:朱物华6. 曾任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既著有《中国通史》,又著有《世界通史》的著名史学家是:答:周谷城7. 在中山大学任教44年,1952年院系调整后担任数学系主任的著名数学家是:答:胡金昌8. 曾任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和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建立全国最完整的病理标本库,使中国鼻咽癌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的著名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是:答:梁伯强9. 解放前担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音乐教授,解放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著名的小提琴家和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开创者是:答:马思聪10. 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谱曲的中山大学音乐教授、著名小提琴家是:答:马思聪11. 1927年在顾颉刚大力举荐下进入中山大学,并为民俗学研究和《民俗》周刊编辑做了大量工作,后来成为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的中山大学教授是:答:钟敬文12. 1948年起先后任岭南大学医学院内科主任、中山医学院教务长、内科教研室主任,并被评为一级教授的著名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是:答:陈国祯13. 1924年参与筹备国立广东大学工作并担任教授,后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并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顾问的著名法学家是:答:周鲠生14. 曾任中山大学法学院代理院长、经济系主任,并因支持学生运动遭到国民党特务逮捕,后来参与民革创建工作的中共秘密党员、著名教授是:答:梅龚彬15. 曾任河南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主任,既在数学系讲课,又能为中文系学生讲授骈文,被誉为岭南才子,却于抗战胜利后不幸落水遇难的著名学者是:答:黄际遇16. 1949年底,作为理学院院长和著名化学家,率领师生抵制国民党迁校要求,积极开展护校斗争,使大部分仪器、标本和设备得以完整保存、迎来解放的中山大学教授是:答:徐贤恭17. 曾担任广州中央医院(今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在解放前夕毅然拒绝撤往台湾,坚持留在广州并将医院13万美元全部交给解放军的中山医学院一级教授是:答:钟世藩18. 1888年美国人创办的格致书院后来发展成为:答:岭南大学19. 广东公立法科大学的前身是:答:广东课吏馆20. 广东公立农业专业学校的前身是:答:广东农林试验场附设讲习所21. 孙中山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名义下令创办国立广东大学的时间是:答:1924年2月4日22. 1924年,孙中山先生下令将广东清末建立的几所高等学校合并改为国立广东大学,当时合并的学校不包括:答: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23. 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国民党一大召开的地点是:答: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24. 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的时间是:答:1924年11月11日25.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直至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国内先后共有几所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答:10所26. 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是在哪一年?答:1926年27. 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各地大学一度纷纷改名中山大学,其中的第二中山大学即后来的:答:武汉大学28. 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各地大学一度纷纷改名中山大学,其中的第三中山大学即后来的:答:浙江大学29. 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各地大学一度纷纷改名中山大学,其中的第四中山大学即后来的:答:南京大学30. 中山大学的十字校训是谁题写的?答:孙中山31.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十字校训出自:答:中庸32. 中山大学校徽中的大钟楼现在位于:答:文明路省博物馆内33. 中山大学校徽中间的弧形巧妙形成的是一朵什么花?答:木棉花34. 中山大学校歌的原作词者是谁的?答:邹鲁35. 中山大学校歌的作曲者是谁?答:陈洪36. 中山大学的校庆日是?答:11月12日37. 中山大学校庆日起源于:答:孙中山生日38. 中山大学校名目前采用的是谁的字体?答:孙中山39. 中山医科大学采用的校名是谁题写的?答:邓小平40. 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馆名是由谁题写的?答:宋庆龄41. 1935年5月,教育部核准中山大学成立研究院,标志着中山大学进入了国内仅有的几所研究型大学的行列:答:3所42. 1935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不包括以下哪个研究所:答:理科研究所(文科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农科研究所)43. 抗日战争期间,中山大学曾经几度迁徙办学,以下哪个地方不是中山大学当年的办学地点:答:广西桂林(云南澄江广东坪石粤东北部各县及仁化、连县)44.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岭南大学迁到哪个地方办学:答:香港45.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岭南大学再度迁到哪个地方办学:答:广东曲江46. 1942年,中山大学研究院在原来三所基础上新增的一个研究所是:答:医科研究所47. 1947年,为声援全国学生,中山大学学生在广州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革命运动,后来被称为:答:“五卅一”运动48. 中山大学南校区在解放前是哪个大学的校园?答:岭南大学49. 中山大学北校区在解放前主要是哪个医学院的校园?答: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50. 华南植物园的前身是:答: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51. 解放前在广东享有盛誉的“岭南木瓜”产自:答:岭南大学52. 1952年院系调整后,全国唯一的天文学系从中山大学整体调入:答:南京大学53. 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哲学系在系主任朱谦之带领下整体调入:答:北京大学54. 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系主任杨成志带领下整体调入:答:中央民族学院55. 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地质学系在系主任陈国达带领下整体调入:答:中南矿冶学院56. 1954年,全国唯一的语言学系从中山大学整体调入:答:北京大学57. 1952年院系调整后,使中山大学文理学院实力得到有力充实的教授主要来自:答:岭南大学58. 岭南大学的第一任华人校长是:答:钟荣光59. 在任内先后增设医学院、农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的岭南大学校长是:答:钟荣光60. 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自称“三十年科举沉迷,自知错悔改以来,革过命,无党功;做过官,无政绩;留过学,无文凭。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的中山大学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研究型大学青年女教师职业发展状况及其改进研究” ( 项目编号:
13YJA880100) 阶段成果。
· 91·
20 世纪 50 年代院系调整中的中山大学
京大学、 南开大学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清
在正式接管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大会上宣布接管有
华大学、 北京大学、 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院合并
助教 123 人, 职员 250 人, 工 友 和 校 警 387 人,
前离校 的 1000 多 人 和 附 属 机 构 的 人 员 在 内) 。⑥
益出发, 更加有效和有计划地培养人才。 “ 院系调整” 的力度很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全盘照搬, 并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但其间也存在
不少问题。 通过“ 院系调整” 的实施, 中山大学不仅进行校址的迁移、 转变为文理各系科组成
的综合大学, 还重新建构了管理、 教学和科研模式。
关事宜。 国立中山大学军管代表李凡夫到会讲话,
为北京农业大学。 在中南区, 省立音乐专科学校、
南岳国师、 私立克强学院和私立民国大学四校合
并成立湖南大学; 省立助产学校和省立看护学校
合并成立江西省医学专科学校, 中正大学与省立
的工业、 农业、 体育、 水利和兽医等五所专科学
校合并成立南昌大学。
④
阐明接管的方针是: “ 不仅是恢复工作, 而且要
进一步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 使之成为真
正人民的大学。” 1950 年 7 月, 校报创刊, 以“ 人
民中大” 作为刊名。 许崇清为中山大学校刊题写
了刊名。
1951 年 9 月中山大学( 除石牌校区占地8 000
学校校史研究与校史文化传播方案
学校校史研究与校史文化传播方案校史作为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学校的荣光和发展历程。
学校校史研究与校史文化传播方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校史研究与校史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方法。
一、学校校史研究的重要性学校校史研究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轨迹,可以了解学校的传统与文化基因,从而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校史研究的具体内容校史研究应涵盖学校的创办背景、办学理念、历史事件、名师名校、校友发展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学校的发展脉络和特色,并将其传承下去。
三、校史文化传播的目标校史文化传播的目标在于向社会展示学校的独特魅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人对学校的关注和认可。
同时,校史文化传播也有助于校友的联系与互动,形成良好的校友关系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
四、校史文化传播的途径校史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如图书出版、校史宣传片制作、校史博物馆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等。
其中,校史宣传片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校史博物馆则可以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学校的历史与文化。
五、校史文化传播的策略校史文化传播的策略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首先,要注重媒体渠道的选择,选择具有较高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媒体进行宣传。
其次,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来弘扬学校的校史文化。
再次,要注重与校友的互动和联系,通过组织校友活动等形式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
六、校史研究与校史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学校校史研究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挑战则在于传统校史研究方式过于陈旧,需要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七、校史研究与校史文化传播的重要案例以北京大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文化传播为例进行分析。
北京大学通过建设校史研究中心、出版校史文化专题图书、策划校史展览等多种方式,全面挖掘和传承校史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山手创,遗泽余芳
中山手创,遗泽余芳作者:刘雨欣来源:《中学生博览》2018年第11期我是南方人,高考时出于“就近原则”,报考了岭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如今已是大二,在管理学院主修工商管理,辅修英语。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立于1924年,自民国时期传承至今。
中山大学受革命之风熏陶,蕴岭南文化风骨,沐改革开放春风,坐落于现代与传统兼具的广州,我们既秉承传统,又敢于创新。
步入中大康乐园,中西合璧的红砖楼星罗棋布。
红墙亮烈,翠瓦青葱,古木苍郁,秾丽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是多数人对中大的第一印象。
由于康乐园原是岭南大学所在地,这所1888年创立的教会大学深深影响了此地的建筑风格。
“玉在山而草木润”,民国风情的硬制红砖,中式殿堂的琉璃瓦与滴水瓦,西式韵味的花窗与拱廊,于此巧妙融合。
这深红与深绿的浑然天成,在鲁迅眼中甚至可以代言广州。
鲁迅先生曾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生《在钟楼上》的寥寥几笔,恰似泼墨大写意:“倘说中国是一幅画出的不类人间的图,则各省的图样实无不同,差异的只在所用的颜色。
黄河以北的几省,是黄色和灰色画的,江浙是淡墨和淡绿,厦门是淡红和灰色,广州是深绿和深红。
”故而,康乐园和北大的未名湖、武大的珞珈山,并称中国大学自然景观之最美丽者。
这里是广州人拍婚纱照的取景地,也是周末一家老少散步踏青的好去处。
行走在浓荫蔽日的康乐园中,草坪上、亭子里坐着三三两两晨读的学子,清风徐来,思绪亦会得到涤荡。
“遂叹千载园林,百年学府,荣枯相继者,草木也;熙熙攘攘者,众生也;薪传火续者,文明也;日积月累而大浪淘沙者,青史也。
”《康乐园记》如是叹咏。
深沉而亮烈的颜色,仿佛也象征着中大人的精神。
心蕴浩远,所挟持者甚大;激昂处世,一腔热血前行。
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大不相同。
大学里,没有家长老师千叮咛万嘱咐,一切都要靠自觉,靠身边优秀的人熏陶,靠名家大师的感召,靠整个大环境的浩浩荡荡涤尽懒散。
你可以逃课,但是期末挂科就要重修;你可以不在乎成绩,但是别人手握金灿灿offer时,你却一无所有。
中大校史
中大校史建校初期-->>抗日战争胜利 (光辉历程之一)1924年-1927年(建校初期)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
为了培养革命的军事、政治干部和科学人才,孙中山在创办黄埔军校的同时,把当时的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法科大学和广东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创立了广东大学,任命邹鲁为校长。
广东大学下设文、理、法、农、医5科16个学系。
校本部设在广州文明路。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
廖仲恺在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委会第七十一次会议上提议将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以纪念孙中山先生。
8月,广东大学校务会议正式通过改名,得到国民政府批准。
1926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明令将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
1927年-1938年1927年至1937年,中山大学各方面都有发展。
1930年9月至12月朱家骅为校长。
1931年6月至1932年1月由著名教育家许崇清任校长。
1931年设有文、法、理、农、医五个学科,同年将学科改称学院。
1932年2月后校长仍为邹鲁。
1 934年成立工学院,1935年春成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至此,中山大学设有文、法、理、工、农、医、研7个学院,23个学系,以及天文台、各研究所、医院、中小学等主要附属单位共19个。
中山大学校园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邹鲁校长等努力下,在广州市东郊白云山侧的石牌兴建了占地达12000亩的新校园。
1937年夏,广东法科学院并入中大法学院。
1938年夏,广东省立勤大学工学院并入中大工学院,1938年秋设立师范学院。
至1938年全校发展为文、理、法、工、农、医、师、研等8个学院,31学系。
1938年-45年(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中山大学曾三易校址,辗转跋涉。
校舍、图书、仪器设备损失惨重。
1938年10月,日军侵入广州,中山大学初迁广东罗定,后改迁云南江。
1940年4月许崇清复任校长(代)。
同年秋,他主持由江迁校回粤北坪石。
中山大学澄江迁校史研究
工学院10335040 高莹摘要: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奉命西迁。
邹鲁时任中山大学校长,他在重庆发电给住在昆明的原法学院院长邓孝慈,经商讨,决定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澄江。
经一路艰辛跋涉,终于到达澄江,图书、仪器等也源源运到。
中大在澄江两年,在宣传抗战、普及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启发澄江民智、开发文化、移风易俗等都起了一定作用。
关键词:澄江、迁校、活动、影响一、西迁澄江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军队从正面战场不断溃退,大片国土沦于敌手。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开始加紧对华南的军事进攻,广州受到威胁,形势危急。
此时,广州风声日急,人心慌乱,中山大学部分学生由负责军训人员率领,前往广州北部之坪石接受军训,教职员工及家属于1938年初秋仓猝迁往广东西部的罗定。
立足甫定,由广东南部登陆的日军于10月21日攻陷广州。
此时,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住在重庆,发电给住在昆明的原法学院长邓孝慈(云南盐津县人),向他征询迁校意见。
邓建议迁往云南澄江。
在这当中,与邓熟识的澄江人吴信达可能是这一建议的促成者(吴是留日学生,后任中山大学副教授)。
澄江素称鱼米之乡、距昆明仅60公里,通公路40公里,其余20公里已修成毛路,交通尚属便利。
澄江县城及附近乡村有一些寺庙可作校舍,兼之,湖山秀丽,气候宜人。
邹鲁同意中山大学迁往澄江,随即通知先后到罗定、坪石和广州失陷前后逃亡香港的师生,马上动身。
1938年冬,罗定师生溯西江而上,进入广西,向云南进发,大部分是先到广西龙州,然后由镇南关(今友谊关)到越南同登转河内,由河内乘当时的滇越铁路火车至昆明。
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进入广西柳州后,即步行至贵阳转昆明;有的是由百色步行入云南经开远到昆明。
由坪石动身的学生,是经衡阳步行到贵阳再转昆明的。
由香港动身的师生,则是乘海轮到越南海防登陆,经河内到昆明。
那时的越南还是法国殖民地,所有经过越南到昆明的师生员工及家属,都要办理进出越南境的手续,有的还受到种种刁难。
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建筑及整体布局研究
专版研究园地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建筑及整体布局研究文/刘立欣0 引言原国立中山大学(后复名为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1924年创办至今,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分别是国立广东大学时期(1924至1933年)、石牌新校时期(1933至1937年)、抗战时期(1937至1945年)、新时期(1945年至今)。
石牌新校时期是原国立中山大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其发展基础。
1932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决定在广州石牌地区建设原国立中山大学,规划由吕彦直参与、杨锡宗主持完成,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由中国人设计、中国式的高等学府。
1933年3月动工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的短短4年多时间,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以下简称石牌校园)共建成各类建筑186座,其中69座保存至今,成为现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建设历程1929年9月,原国立中山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孙科、宋子文、陈铭枢为建筑董事,孙科为主任,负责新校园建设的具体事务。
建校计划分3期,每期2年,预计花费6年完成。
1933年3月第一期工程启动,第二年9月首期工程提前完成,农、工、法三院迁入。
1934年10月第二期开始建设,次年秋因经费不足,当时主政广东的陈济棠下令军政人员捐俸一月并向银行贷款60万元始得完成,当年校本部及文、理学院迁入。
1936年第三期工程开始,次年抗日战争爆发,建校工程被迫停止。
1937年8月至10月及1938年3月、4月和6月间,原国立中山大学遭受日军战机轰炸十余次,部分校舍被毁。
尽管如此,石牌新校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并逐步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和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最高学府(如表1)。
2 建筑及整体布局2.1 建筑根据查阅文献、勘查现场和访问老校友等途径得知,石牌校园共建成各类建筑186座,69座保存至今(如表2)。
现存建筑主要有传统复兴、折衷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风格,其中超过80%为传统复兴式。
李济深与中山大学
2021年第1期第61卷(总289期)No.12021Vol.61General No.289李济深与中山大学*沈成飞摘要: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候补委员、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李济深被任命为中山大学政治训育部主任,从此军人出身的李济深与中山大学有了较多的关系。
他在中山大学的校务发展、政治训育、学生培养、科学发展和教育理念等方面有诸多建言,也曾借中山大学之特殊地位表达政治见解。
其间的活动既反映了李济深个人的社会教育主张,也有地方军政官员介入教育、引导教育的政治目的,更能反映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以及国共两党分裂后的政治走向。
关键词:李济深;中山大学;政治训育;教育救弊;派系纷争DOI :10.13471/ki.jsysusse.2021.01.007作为一位军人,李济深毕业于保定军校,虽曾任教于中国陆军大学,参与筹办黄埔军校并任副校长兼教练部主任,但与文化教育事业关系不深。
192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民党有意识的党化教育,加之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纷争日剧,使作为军事领袖的李济深有机会参与到中山大学的管理和建设当中。
这种状况既给其表达教育理念的机会,亦予以其表达政见的平台。
鉴于无论是中山大学校史研究,抑或李济深个人研究当中,尚无人关注其与中山大学之关系①,本文拟就所见资料,试探析李济深与中山大学的因缘,并通过部分史实重建,给同题研究作刍荛之献,以此就正于方家。
一、教育与政治:李济深与中山大学之关系中山大学作为孙中山手创之大学(其时称为国立广东大学),自建校以来就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亦有独特的办学理念。
“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系中山大学的传统,表明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而是“将革命的精神确切贯注到全体去”的革命大学②。
学校委员会委员朱家骅在重组新校的开学典礼上明言:“中山大学的责任是非常重大,且比无论那一个中山大学都较重要。
因为我们的中山大学是广东大学的化身,广东大学是总理费尽苦心,在当日广东恶劣环境中,在极大的困难中奋斗,然后创办的唯一个大学”;“我们中山大学是要为革命的利益,为革命的工作,使成为中国建设革命的中心,使大学*收稿日期:2020—01—20作者简介:沈成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2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大学校史研究国际化——以中山大学为例地球科学系1130506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国际化,高校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更加紧密,如与海外名校合作办学、互派交换生等。
在此背景下,学校的发展也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决策层不断提出正确的深化改革方针,才能在机遇与挑战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为更好发挥校史研究的“资政”、服务现实的功能,我国大学校史的研究也必将走向国际化才能真正与时俱进。
关键词:高校、校史、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始于戊戌变法,迄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
但是从我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诞生之日起,大学就肩负起了“为民族振兴尽责”的历史使命,大学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连。
在此一百多年间,大学为我国的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有一批优秀人才,留下了许许多多精神财富,埋藏在定格的岁月——校史之中。
所以,研究校史具有重大意义。
校史首先真实的反映了一所学校发展轨迹。
通过对研究校史的研究,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为解决当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特别是在学校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管理改革、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充分发挥其“存史、资政”的功能;其次,对校史的研究,能够挖掘其中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激励师生发扬先辈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有利于我们进行荣校爱国教育的宣传,使我们的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和厚重,达到“荣校、育人”的目的。
再者,研究校史有利于促使师生校友建立感情纽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服务学校建设。
校史是是对广大师生校友进行爱国荣校教育最现实、最生动、最亲切、最富有说服力的教材。
广大校友是学校发展最可信赖和依赖的力量,是学校长期办学积累的宝贵财富,关系学校事业发展全局,对于学校的长远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充分发挥校友尤其是海外校友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形成母校关心校友、校友回馈母校的良性互动,更加离不开相应的校史研究工作。
然而,校史研究在学校建设中的地位尚未得到必要的彰显, 作用仍有待提升。
一方面,若从1988 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的成立算起, 校史研究至今不过二十余年, “至少尚未见到较有定评的、有影响的校史著作”。
这就表明, 校史研究的事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校史研究与展示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校史研究工作亟待加强;另一方面,校史研究的成果还没有更多的转化为贴近学校师生主体的具体形式展示出来,仍只作为一个学校的对外宣传工具,没有形成影响力,与国际一流名校相比,显得落伍了。
那么,如何使校史研究与时俱进,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校史研究放到国际的高度上,与国际接轨,即校史研究国际化。
首先校史研究国际化是世界一体化、全球化潜在格局内在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鲜事物涌入中国,特别是在大学校园,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使得专业设置不断更新,教育的动态变化直接受到世界潮流的影响,特别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各项建设再也无法脱离全球化的大背景,高校本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宗旨,使教育更好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融入全球化背景,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日趋频繁,以中山大学为例,在创办之初筹办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的35名筹备委员中有31位是留学归来、通晓国际先进教育的专家。
进入新世纪,开展建立了亚洲区、欧洲区、美大(美洲-大洋洲)区和港澳台地区等四个项目拓展中心国际合作的重点区域,与多个国家掀起了联合培养的浪潮,如与法国合办的中法核工程学院,与澳大利亚联合办学的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等。
短期的学术交流就更加频繁,仅地球科学系的对外交换项目每年都有近十个。
知名国外学者的来访与国际学术会议在此的召开更加使得大学紧密的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部向大学提出了“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的要求,要创办一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就必须立足世界一体化的格局,从而制定出相适应的政策方针。
因此,只有把校史研究的眼光提到国际化高度,才能与时俱进,发挥其“资政”应有的功效,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
其次,校史研究国际化是发展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在大学校园中迅速发展, 从形态上讲可谓异彩纷呈, 但从内涵上看却令人忧虑, 出现了一种“大学庸俗化”的倾向。
宣勇较早指出,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既缺乏自身文化特质的坚持和弘扬, 又缺乏对社会文化和大学生文化的必要引导与控制, 形成了令人忧虑和深思的大学校园文化现状。
郝德永则批评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在面对社会文化的侵袭时采取简单适应和单维趋从的策略, 不能成为引领社会文化的先进文化, 致使大学被社会指责为“失职”或“无能”。
顾秉林在“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上深刻指出, 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在精神理念与价值判断上重教育的社会功能、轻教育的本体功能, 在评价体系上重物化指标、轻精神文化因素, “官本位”、平均主义、急功近利、因循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思想普遍存在。
这些不良校园文化现象的存在与我国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格格不入。
笔者认为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重建大学文化精神,这离不开校史研究的国际化。
笔者身为中山大学本科生,从学生的角度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没有与国际接轨所致。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在各种人生观与价值观中摇摆不定,缺乏可借鉴的取舍榜样,因为,从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以来,没有一个时期的大学与世界的联系像现在这样广泛,随着入世,跨国公司的涌入和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使得大学生在社会竞争中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
无法在全球化的格局中看清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明白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产生种种庸俗思想的根源。
校史研究要发挥“育人”功效,则必须着眼于当前不可阻挡的国际化趋势,充分挖掘学校发展、校友成就与当时的世界格局的深层规律,以正确引导学生做出能使自己的追求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的选择,提升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
第三,校史研究的国际化是提升我国校史研究的重要捷径。
我国的历史比西方悠久, 但是近代学校教育的历史却比欧美国家短。
同样, 校史研究开展的也比欧美院校晚。
美国的院校研究起源于校史研究,产生于19 世纪末。
在20 世纪初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到20 世纪70 年代逐渐传到世界其他国家, 现在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现象。
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 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高等教育开始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 高等学校投资渠道多样化等等。
面对这一发展,美国的校史研究开始从研究历史为重点转向研究现实为重点, 并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了参谋作用。
美国的这一做法很快为国际上先进大学所效法。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 同样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许多发展情况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高等院校的发展情况相类似。
而我国高校的校史研究也面临着从研究历史为重点转向研究现实为重点,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因此,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我国学校的校史研究,我们绝不能“闭门造车”,而借“国际化”的东风,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才能使我国的校史研究工作赶超世界前列。
总之,校史研究的国际化是立足于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内在要求,是服务现实的必经之路,是提升我国校史研究水平的一条捷径和新的方向。
那么,如何使校史研究国际化呢?笔者认为要使校史研究国际化首先要提供经济保障。
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要更具代表性并且与国际形势联系起来,就必须获取各方面丰富的资料,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保障校史研究的经费。
高校领导应从构建一流大学校园文化的高度认识校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健全校史研究工作机制, 把校史研究纳入大学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 甚至作为人文社科的一个学科方向, 在人员、经费、空间等资源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同时稳定并逐渐增加校史研究队伍, 争取获得关注学校发展、热心校史研究的校友资助, 形成“校内外全校上下、师生校友齐心协力、共研校史的有利局”。
其次,校史研究在方法上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特别是利用现代技术多角度探索。
除了运用传统的史学方法外, 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学校的整体运行, 把学校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学校的各项实际内容如教学、科研、教师、学生生、组织、管理、经费、物资来源和校舍建设等等着手, 探讨各个部门的结构及互动、互补关系, 以及特定时期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和回应; 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各个时期的管理特点、人才培养过程与特点等, 从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因素、各个层面、不同角度对学校的历史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档案学理论的借鉴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档案部门保存的有关政府的法规、政策、学校的文书、科研、人事、基建、外事、学籍等档案, 为校史研究与编写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 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当时条件下学校办学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办学效益等。
在利用现代科技中,互联网的出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校史研究的材料多样性,是值得利用的工具。
最后,校史研究的国际化,离不开国际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对比和借鉴,不断增强校史研究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扩大大学文化影响方面的显示度和贡献度。
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校史研究发展规划, 实施编写大学正史这项主体工程, 围绕校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成果、重要时期设立校史研究专项课题, 大力推进大学历史沿革、学术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研成果、学生运动、校史大事记、校志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努力形成一系列具有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的校史研究精品成果,而且要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中山大学开设的《中大校史》通识课,校史竞答活动等展示出来。
校史研究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进路, 担负着“存史、资政、育人、宣传”的重要使命,校史研究走向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关系到大学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的系统工程, 推进的方略应当是: 以弘扬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为主旨, 以编写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的大学正史为根本, 不断提高校史研究的深度和质量, 丰富校史研究的成果与类型,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高水平大学,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独具特色的贡献。
参考文献:[1] 浙江大学办公网;张曦同志在浙江大学校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人文之家——人文学院本科思政网(2010-01-11)/rwzj/news/article.php?aid=1682&cid=22[2]中大概况./2012/cn/zdgk/zdgk01/index.htm[3]王洪亮.略论大学校史研究与编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5(5)[4]朱之平.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展示——一个校史研究的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2011(4)[5]王杰.校史编纂——当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11)[6]陈均.高校校史研究发展方向探讨[J].兰台世界,2007年12月版第18~21页[7]付春梅.浅谈我国高校校史研究发展趋势——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