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9秋季东师社会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word完整版)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60分没问题),推荐文档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A.巴纳德 B.涂尔干C.科塞 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 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A.主动性 B.自觉性C.互动性 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A.工作单位 B.家庭C.社区 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C.组织 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 (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 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 (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A.技能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答案:D2. 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个体发展C. 传承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3.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5. 社会问题的特征是什么?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争议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信任等社会结构获得的资源和能力。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促进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
2. 描述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社会化类型。
答案:社会化类型主要包括初级社会化(儿童期的社会化)、次级社会化(成年后进入新角色或环境的社会化)、反社会化(个体脱离社会规范的过程)和再社会化(个体适应新环境或角色的社会化)。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同居家庭等多样化家庭形式的转变。
这些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家庭功能的分化、家庭成员角色的重新定义、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调整等。
四、案例分析题1. 案例:某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忽视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社会不公和冲突。
问题:请分析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均、忽视弱势群体需求等方面。
改进建议包括:制定包容性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益;加强公众参与,使城市规划更加透明和民主;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层次的需求。
结束语:通过本次社会学概论试题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通过案例分析和论述题,锻炼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社会结构C. 社会现象D. 社会制度答案:C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3. 社会化过程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B. 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C. 个体形成社会角色的过程D. 个体形成社会地位的过程答案:A4. 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个体能力B. 社会地位C. 财富分配D. 教育水平答案:B5.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财富C. 社会资源D. 社会影响力答案:A6. 社会运动的特点包括以下哪项?A. 组织化程度高B. 目标明确C. 参与者广泛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7.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有哪些?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社会问题的特点是什么?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严重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9.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什么?A. 技术进步B. 文化变迁C. 社会冲突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社会整合的目的是?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稳定C. 增强社会凝聚力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结构的功能。
答案:社会结构的功能包括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提供社会成员角色和地位、以及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 描述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影响。
答案: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体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内化、社会角色的学习和适应,以及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3. 阐述社会分层的意义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社会分层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财富、权力等方面的差异。
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影响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机会,以及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和冲突。
4. 解释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完整版)社会学概论(2019秋)

(完整版)社会学概论(2019秋)《社会学概论》任务011、文献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A . 它能研究其他方法不能研究的对象B . 它可以在资料库中搜索材料C . 它可以不用实地调查D . 它的研究成本比较低2、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独立为一个经验学科,始于(C)A . 17世纪初B . 18世纪初C . 19世纪初D . 20世纪初3、下列不属于社会学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D)A . 观察法B . 调查法C . 文献法D . 比较法4、西方社会学的三大传统(A)A . 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评主义B . 实证主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C . 实证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D . 实证主义、消费主义、批判主义5、被誉为“社会学之父”的是(B)A . 斯宾塞B . 奥古斯特.孔德C . 伏尔泰D . 马基雅维利6、迪尔凯姆的代表作(A)A . 《自杀论》B . 《社会学原理》C . 《实证哲学教程》D . 《社会学讲义》7、下列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是(D)A . 社会制度B . 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C . 社会结构和功能D . 政治现象和政治原理8、社会学主要的调查法不包括(D)A . 普查B . 抽样调查C . 个案调查D . 社群调查9、当前我国社会学研究最突出的中心议题是(B)A . 城市化B . 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C . 社会阶层流动D . 就业与社会保障10、社会学的基本问题(A)A .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B . 政府与个人的关系C . 个人与个人的关系D . 社会与市场的关系任务021、社会角色的主要类型包括(ABC)A .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B .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C .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D . 戏剧角色和舞台角色2、下列属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是(AB)A . 韦伯的科层制管理B .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C . 帕森斯的管理理论D . 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3、对称性社会互动主要包括(ABCD)A . 合作B . 竞争C . 冲突D . 强制4、以下属于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的是(ABCD)A . 家庭B . 邻居D . 亲属5、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ABC)A . 养老保险B . 医疗保险C . 工伤保险D . 企业年金6、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包括(ABCD)A . 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B . 一生中流动和代际流动C . 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D . 自然流动和人为流动7、家庭的类型可以分为(ABCD)A . 核心家庭B . 主干家庭C . 联合家庭D . 其他家庭8、下列属于人类历史上的分层制度(ABCD)A . 奴隶制度B . 种姓制度C . 等级制度D . 阶级制度9、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主要包括(ABC)A . 暗示B . 模仿C . 调适D . 异化10、下列属于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的是(ABCD)A . 直线式组织结构B . 职能式组织结构C . 事业部式组织结构D . 矩阵式组织结构任务031、文化认同具有很强的特久性和稳定性,是种深层次的认同,或可称之为“心灵认同"。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及其影响C. 自然现象D. 经济活动答案:B2. 社会结构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个体关系B. 社会中的组织形式C. 社会中的等级制度D. 社会中的文化模式答案:B3. 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化的过程?A. 学习语言B. 学习社会规范C. 个人独立D. 学习职业技能答案:C5.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个人财富D. 教育水平答案:B6. 社会问题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问题B. 政治问题C. 环境问题D. 所有以上答案:D7.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金融资产B. 社会中的文化资产C. 社会关系网络D. 社会中的自然资源答案:C8. 社会运动的共同特征是什么?A. 组织化B. 非正式性C. 政治性D. 经济性答案:A9.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强个人自由D. 扩大社会影响力答案:A10.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什么?A. 技术进步B. 文化传承C. 经济波动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收集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
2. 解释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对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语言、文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关系,并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
3. 描述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形式。
答案:社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经济不平等、教育不平等、性别不平等和种族不平等等方面。
2019年秋季电大教学考《社会学概论答案

作业1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总分30.00)1.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3.00分)A. 奥古斯特·孔德B. 埃米尔·迪尔凯姆C. 赫伯特·斯宾塞D. 马克斯·韦伯2.(D)以科赛、达伦多夫为代表,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是作为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反思和对立物提出的。
(3.00分)A. 社会交换理论B. 结构功能主义C. 符号互动理论D. 社会冲突理论3.一个人在公司是老总,若是在家里他还扮演着公司老总的角色,和朋友聚会还以大老板自居,这就是(D)。
(3.00分)A. 个人能力不够B. 角色确定的有效性问题C. 能力不匹配D. 角色选择的不适当4.(A)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是依据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经济学的功利主义理论而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视为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的理论。
(3.00分)A. 社会交换理论B. 结构功能主义C. 符号互动理论D. 社会冲突理论5.帕森斯从行动理论出发,提出了(D)观点。
他以系统概念为基础,把行动系统分为四种类型: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
(3.00分)A. 符号互动主义B. 社会冲突理论C. 社会交换理论D. 系统功能主义6.(D)的中心论点是批判“科技理性”对人类的控制,他严厉批评科技理性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坏影响,并指出实证论者以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研究的典范和对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存在的强调。
(3.00分)A. 米德B. 帕森斯C. 科赛D. 哈贝马斯7.一个生命在孕育之时和出生之后就具备性别、民族、种族等角色,这些就是(C)。
(3.00分)A. 自致角色B. 规定性角色C. 先赋角色D. 表现性角色8.(A)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活和努力而获得的角色,比如有的人通过努力创办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名商人等。
(3.00分)A. 自致角色B. 规定性角色C. 表现性角色D. 先赋角色9.(A)被公认为是社会学的主要思想奠基人和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东师2019年秋季《社会学概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东师2019年秋季《社会学概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越轨
社会越轨是指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的重要规范的行为。
2、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从本质上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起源于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构成各种社会过程。
3、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即功能专一化与地位多样化。
4、科层制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它是以正式规则为主体,以系统的权力划分为基础,具有专业化功能、权威分层和固定规程的管理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社会学概论习题集(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838年()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创立。
BA、弗洛伊德B、孔德C、米德D、马斯洛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BA.、库利 B、米德 C、托马斯 D、林顿3、以下()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A.、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4、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为() CA.规模小 B 存在时间长 C 人际关系密切 D 综合性功能强5、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CA.、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群体 D组织6、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 D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库利 D、韦伯7、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C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8、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种越轨行为的理论是() B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手段—目标论9、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和婚姻家庭制度。
B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法律制度D、文化制度10、最早提出社会依附理论的社会学家是() AA. 普雷毕什 B 丁伯根 C 托夫勒 D 贝尔11、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BA、斯宾塞B、孔德C、米德D、马斯洛12、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划分,访谈可分为一般性访谈与() CA、个别访谈B、座谈会C、深度访谈D、集体访谈13、被尊称为“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学家是() AA、斯宾塞B、孔德C、米德D、马斯洛14、“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CA、米德B、布卢默C、库利D、托马司斯15、对贫困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学定义D、环境学定义16、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17、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是()。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法国社会学家(孔德)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看法是多元的。
2、社会的主要结构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上层建筑)、(阶级和阶层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
3、社会运行的类型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
4、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
5、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6、(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7、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8、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参数基点和原因,可以把它相应地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9、社会制度的类型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和(宗教制度)。
10、制度控制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对社会的所有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
具体形式包括(政权)与(法律)。
11、按照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或程度,越轨行为可分为(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12、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
13、在文化的类型上,一般根据其地位主次、对现存社会秩序维护与否及主观价值判定,将其分为(主文化与亚文化)、(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三类。
14、组织目标确定的原则包括(互惠原则)、(评估原则)和(选择原则),即组织在确定目标时要遵循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
东师《社会学概论》期末考核离线作业

离线考核《社会学概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就是指社会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并约束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遵循或遵守社会规范,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状态。
2.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3.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目标,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而将彼此的行为联合并协调起来所形成的社会群体。
4.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家庭具有生产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消费功能、娱乐和享受功能。
对2. 集合行为的主要特征是人数众多、有组织性、成员间相互依赖。
错。
改正:集合行为的特征是,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
3. 吉登斯在他的《社会的构成》一书中指出:“我把在社会总体再生产中包含的最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特征称之为结构性原则。
至于在这些总体中时空伸延程度最大的那些实践活动,我们则可以称其为‘institutions’。
”显然,吉登斯将“institutions”视为制度,将制度看成是一种社会活动或者社会过程。
对4.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经济利益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分配。
错.改正:社会分层的依据是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分配。
5. 在社会问题成因中,精神病人问题属于社会原因。
错. 改正:在社会问题成因中,社会结构问题、社会制度问题、价值观念问题属于社会原因,精神病人问题不属于社会原因。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简要回答几种常见的角色失调。
答:第一,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行为B. 社会现象C. 社会结构D. 社会变迁答案:B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韦伯C. 孔德D. 斯宾塞答案:C3. 社会结构指的是()。
A. 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总和B. 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总和C. 社会中各种活动的总和D. 社会中各种组织的总和答案:A4. 社会化过程包括()。
A. 学习语言B. 学习文化C. 学习社会规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
A. 经济地位B. 政治地位C. 社会地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实证研究B. 历史比较C. 理论分析D. 定量分析答案:ABCD2. 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
A. 普遍性B. 复杂性C. 社会性D. 持续性答案:ABCD3. 社会控制的类型包括()。
A. 法律控制B. 道德控制C. 宗教控制D. 习俗控制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社会学的功能。
答案:社会学的功能主要包括:解释社会现象、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指导社会政策制定、促进社会进步等。
2. 简述社会化的意义。
答案: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一员。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不平等、文化冲突、资源分配不均等。
解决途径包括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等。
2. 论述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社会结构通过规范个体行为、提供社会角色和地位等影响个体行为。
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了其行为模式和选择,同时个体行为也反过来影响社会结构的变迁。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案例:某城市因城市规划不当导致交通拥堵严重,居民出行不便,生活质量下降。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现象D. 社会结构答案:C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韦伯C. 孔德D. 涂尔干答案:C3. 社会化的主要机构不包括()。
A. 家庭B. 学校C. 宗教D. 政府答案:D4. 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是()。
A. 年龄B. 性别C. 职业D. 财富和权力答案:D5. 社会问题的特点不包括()。
A. 普遍性B. 社会性C. 客观性D. 个体性答案:D6.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7. 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 社会进化B. 社会革命C. 社会改革D. 社会停滞答案:D8. 社会角色的类型不包括()。
A. 规定角色B. 自然角色C. 先赋角色D. 获得角色答案:B9.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
A. 合作B. 竞争C. 冲突答案:D10. 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实验研究D. 理论分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学的主要功能包括()。
A. 描述B. 解释C. 预测答案:ABC12. 社会结构的主要要素包括()。
A. 人口B. 组织C. 文化D. 制度答案:ABCD13. 社会化的主要过程包括()。
A. 语言学习B. 性别角色学习C. 职业角色学习D. 道德规范学习答案:ABCD14. 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包括()。
A. 贫困问题B. 环境问题C. 犯罪问题D. 教育问题答案:ABCD15. 社会控制的主要类型包括()。
A. 内在控制B. 外在控制C. 正式控制D. 非正式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科学。
(对)17. 社会化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个体只能被动接受社会的影响。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1. 社会化的定义是什么?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并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它是个体成为社会成员并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途径。
2. 简述文化的功能。
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整合功能:文化将社会成员团结在一起,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传递功能:文化通过教育和其他社会化过程,将知识和传统传递给下一代。
- 适应功能:文化帮助个体适应环境,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 规范功能:文化通过规范和期望,指导个体的行为。
3. 社会结构包括哪些要素?社会结构包括:- 社会分层: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
- 社会制度:一系列规范个体行为和关系的社会规范和规则。
- 社会角色: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这些角色相关的期望和行为。
4. 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社会不平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包括:- 经济不平等:个体或家庭在财富和收入上的差异。
- 教育不平等:不同社会群体在获取教育机会上的差异。
- 性别不平等: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地位、机会和待遇上的差异。
- 种族和民族不平等:不同种族和民族群体在社会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
5.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什么?社会变迁的动力包括:- 技术进步: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可以改变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 经济变化:经济的增长或衰退可以影响社会结构和个体的生活。
- 政治变革:政治制度和政策的变化可以引导社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 文化创新: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出现可以推动社会变革。
6. 如何理解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那些影响社会成员福祉,需要社会集体行动来解决的问题。
它们通常涉及社会不平等、贫困、犯罪、健康问题等。
理解社会问题需要分析其根源、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7.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定性研究:通过观察、访谈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 定量研究:使用统计和数学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以测试假设。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社会学概论是一门研究社会结构、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变迁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供学生复习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马克思·韦伯答案:D2. 社会化是指:A. 社会对个体的塑造过程B. 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过程C. 社会对群体的影响过程D. 群体对社会的适应过程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结构的要素?A. 文化B. 人口C. 经济D. 政治答案:B4. 社会分层的类型包括:A. 阶级B. 种族C. 性别D. 所有以上答案:D5. 社会资本是指:A. 个体或群体的社会网络资源B. 社会的物质财富C. 社会的精神财富D. 社会的政治权力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功能。
答案:社会化的功能主要包括:(1) 传承文化,即个体通过社会化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2) 维持社会秩序,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内化社会规范,形成对社会秩序的认同;(3) 促进个体发展,社会化帮助个体形成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4) 社会整合,通过社会化,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建立联系,形成社会凝聚力。
2. 描述社会问题的特征。
答案:社会问题的特征包括:(1) 普遍性,社会问题影响着广泛的社会成员;(2) 复杂性,社会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因素,需要多角度分析;(3) 持续性,社会问题往往长期存在,不易解决;(4) 社会关注性,社会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3. 解释什么是社会运动,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社会运动是指由一群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社会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集体行动。
这些目标通常涉及社会变革或维护某种社会价值观。
例如,环保运动就是一种社会运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行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的功能及其变迁。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社会学概论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通过课堂学习和习题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以下是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相互作用和组织方式,探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它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3. 什么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它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4. 什么是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根本性、全面性的改变。
它包括社会的演化、发展和转型等方面的内容。
5.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和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理论研究则是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逻辑推理,来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律。
6. 社会学的理论有哪些?社会学的理论有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交互主义理论等。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认为社会是由各个部分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构成的。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和矛盾构成的。
交互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认为社会是由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构成的。
7.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学、犯罪学、医学、市场营销等。
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制度的运作、犯罪行为的原因和预防、医疗服务的组织和分配,以及市场营销中的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问题。
8. 社会学的意义是什么?社会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本质和运作方式,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律,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东师2019年秋季《社会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社会学概论(高起专)》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社会角色答: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 社会控制答: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
它可以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修正他们的运行轨道,控制他们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 城市化答: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 文化丛答:文化丛是指许多文化质点按一定方式形成的聚合。
通常是以某种文化质点为中心,在功能上与其他文化质点发生一系列的连带关系,或构成一连串的活动方式。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社会运行最原初的动力在于需要。
答:错,社会行动最原初的动力来自于人对自我利益的理性计算和理性追求。
2. 根据文化内容,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
答:错,根据文化内容,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及制度文化。
3. 社会群体是通过稳定而持久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
如家庭、学校、工会、机关、邻里等。
答:对。
4. 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弱到强排列,可以得到如下排列: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答:错,应该是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
5. 结构性流动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其特点是个人原因而发生的社会流动。
答:错。
是指在某些社会结构层面上发生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具有规模大、流动速度快、变化急促等特点。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江苏电大章玳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____开始的,产生于____年代。
2.____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3.人际关系具有两个明显特点,____和____。
4.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
5.角色扮演最早是由____提出的。
6.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基本场所是____、____和____。
7.初级社会群体是____的基本场所。
8.组织目标的确定有两种模式:一种为____,一种为____。
9.农村居民的生活特征表现为节奏慢、____、____、____。
10.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____、____和____。
11.官僚主义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官制,社会学中称为____。
12.社会舆论有____和____两种形成方式。
13.人文环境失调包括____和____失调。
14.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
15.美国学者索罗金提出____学说,维科提出____来解释社会变迁的现象。
16.未来社会学分为三个学派:____、____和____。
17.社会调查方法分为三个层次,即____、____和____。
二、名词解释1.社会学2.先赋角色3.人的社会化4.X理论与Y理论5.派生的社会制度6.社会舆论7.社会失调8.“后工业社会”论9.研究假设三、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几个论点是什么?2.时尚形成的条件及功能。
3.什么是城市化?试分析其动力。
4.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四、论述题1.试述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特征,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
2.试述“经济人”、“社会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管理策略。
3.试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1.孔德19世纪302.社会需要3.直接交往情感性4.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5.米德6.家庭学校邻里社会7.人的社会化8.集中决策模式民主决策模式9.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同质性高10.财富声望权力11.科层制12.自上而下自下而上13.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境关系14.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15.文化类型历史三段说16.经院学派(后工业社会派)罗马俱乐部学派(悲观学派)赫德森学派(乐观学派)17.方法论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具体技术二、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题目:社会学的定义及其核心概念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如何在社会中互相影响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互动如何产生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以下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社会关系:指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互动和沟通。
例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职业关系等。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的组织、制度和规范。
例如社会阶层、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等。
社会变迁:指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例如技术革新、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变等。
社会问题:指社会中出现的不平等、冲突和失衡等。
例如贫富差距、种族关系和性别歧视等。
社会理论:指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的框架和理论。
例如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交互主义理论等。
社会学方法:指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和研究工具。
例如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
2. 题目:社会学的历史及发展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过程。
它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并在20世纪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科学之一。
以下是社会学的历史及发展要点:欧洲社会思潮: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思潮兴起,探讨社会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亚当·斯密、卢梭等学者对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社会学的奠基者:19世纪初,社会学的奠基者如奥古斯特·孔德、赫伯特·斯宾塞和恩格斯等开始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学科的建立:19世纪末,社会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欧洲和美国的大学中设立了社会学系。
此时,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
社会学的分支学科:20世纪,社会学逐渐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分支学科,例如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等。
这些分支学科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当代社会学: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了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等新的议题。
社会学家们也致力于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线作业考核
《社会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越轨
答:社会越轨是指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的重要规范的行为。
2、社会互动
答: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从本质上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起源于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构成各种社会过程。
3、社会分化
答: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即功能专一化与地位多样化。
4、科层制
答: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
它是以正式规则为主体,以系统的权力划分为基础,具有专业化功能、权威分层和固定规程的管理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社会救助。
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那些因自然灾害、经济社会、个人生理和心理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以致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生产救助,住房社会救助,教育社会救助,灾害社会救助等。
第二,社会保险。
是指国家在既定的社会政策下,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全部或部分失去生活来源时,由国家或社会对本人及其家属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护理保险、残障保险等。
第三,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举办或资助的社会福利事业,其宗旨是改善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证人们在文化和教育、医疗和健康、就业和住宅以及养老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
概括的说,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福
利设施及相关的服务。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层面需要给予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
比如,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疾病者和失去生活来源的穷人等。
包括未成年人福利、劳动者福利、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社会津贴、社会服务、职工福利;生活福利、医疗卫生福利、文体娱乐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
第四,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制度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和通过政府行为,对那些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眷属实行的优待、抚恤,以及其他物质照顾和精神鼓励的社会保障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死亡抚恤,伤残优抚,社会优待,退役安置。
2、我国将社会制度分为哪些类别。
答:我国的社会学者大多接受按照社会性质和作用范围来划分社会制度的类型,即认为社会制度分为:
第一,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并决定着这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社会意识等上层建筑。
第二,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它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
是以维护人类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为主要目的,是对社会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第三,生育制度。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仅表现为物质资料的不断生产与再生产,还表现为人口的不断繁衍、家庭的不断绵延、种族的不断更替。
第四,文化制度。
文化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各种基本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综合。
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具有阶级性、历史性、时代性、连续性、民族性的特征。
第五,教育、科学制度。
从概念外延上讲,教育科学制度包含在广义的文化制度之中。
从制度功能上讲,教育制度旨在满足传授文化知识与树立价值观念的需要。
第六,宗教制度。
宗教制度是指人类有组织的信仰及相应的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
它是人们慑于未知的超自然力量,幻想摆脱现世的痛苦,以求达到自我平衡与精神安慰而形成的文化结构或行为模式。
第七,军事制度。
军事制度一般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组织、管理、维持、储备和发展军事力量的制度。
它为了满足国家或政治集团对外防御的需要而设立。
主要包括军事领导、武装力量、军队组织体制及人事管理、行政管理、技术保障、后勤保障、国防教育、战争动员等制度。
第八,福利保障制度。
社会的福利保障制度是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或社会捐助,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基本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人的最基本生活需要。
3、社会群体的类型主要包括哪几种。
答: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社会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根据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来划分,可分为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首属群体或基本群体。
次级群体,又叫次属群体或间接群体。
指社会成员为了满足某种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群体内部规章制度结合成合法的、正规的社会群体。
第二,根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明确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而自然形成的群体。
第三,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可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
所谓内群体,也叫“我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即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所谓外群体,也叫“他群体”,是泛指内群体之外的一切其他“别人”的群体。
第四,根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可分为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是指群体成员所在的群体。
参照群体是指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群体。
第五,根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来划分,可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三种。
血缘群体是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业缘群体是基于成员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4、制度化的特征有那些。
答:第一,秩序性。
这是制度化维护秩序功能的外化,制度化的过程是使群体和组织的制度不断完备、不断规范、达成统一的过程,在维护社会运行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表现出了秩序性特征。
第二,控制性。
这是制度化控制功能的体现,当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无章可循,不符合组织规范和目标时,制度化变化强制性地促进规范的内化和人们行为的协调,对社会起控制作用。
第三,凝聚性。
这是制度化强化组织功能的要求。
人们在制度化的内化过程中,实际上是在接受组织目标、服从组织规范,制度化能将成员的思想、观念、行为甚至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第四,保守性。
这是制度化过程的负面表现。
随着制度化过程的不断发展,组织的制度化程度逐渐趋高,制度化程度越高,其成员特别是领导者越趋向于维护已有的组织机构和自己已有的地位、权利,忽视组织效能的发挥,并影响目标的实现,便显出其保守性的一面。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运用社会分层理论,谈谈我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答:(1)韦伯认为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和声望社会标准。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占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2)我国改革以来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
(3)现代化转型是我国的劳动分工、职业体系结构、社会结构等发生很大变化。
经济体制转轨使我国经济运行管理发生很大变化。
(4)我国社会阶层分为农村社会阶层和城市社会阶层,城市社会阶层又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等。
2、运用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相关知识,分析当前我国的利益群体冲突问题。
答:(1) 社会控制就是指社会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并约束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遵循或遵守社会规范,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状态;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必须解决秩序问题,秩序来自于社会各种要素相互间的协调与社会结构的合理。
(2)社会运行保障机制是指社会保障的结构、功能及其作用原理与作用过程。
社会保障对象是社会成员与社会制度。
保障内容有: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保障意外事件对其生活所造成的特殊困难;保障社会成员所遇到的特殊伤害所带来的困境;社会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等
(3)群体利益冲突与社会转型有密切关系,若不加以控制便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4)要保护利益受损的利益群体,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