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合集下载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最新考纲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2.把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的人口进展模式的地区差异。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微专题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依据:图1中a段曲线平稳)农业革命期间增长速度加快(依据: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近100多年来急剧增长(依据: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3)空间差异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特殊提示人口的自然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肯定是数量的增多,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特殊提示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由“死”到“生”来实现,生产力进展是关键——“死”是指死亡率下降,“生”是指诞生率下降。

②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20世纪60年月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峻,死亡率有所上升。

③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很快。

④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人口增长模式的推断(1)依据生产力水平推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时期多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依据国家类型推断:绝大多数进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进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依据数值特征推断: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4%左右4%左右4%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传统型3%左右1%以上2%左右现代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2.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打算性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凹凸,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白这个问题,因此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如下:考向一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2022·江苏地理)1980年我国开头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方案生育政策,2021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精讲课件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章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精讲课件

大小 关系 共同 点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1)不确定性: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 明显的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 变的情况下,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
学以致用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 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 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 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 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完 成(1)~(2)丰富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 越大 科技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 量越大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 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 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 口容量越大
① A.①②
② B.②③
③ C.①④
④ D.③④
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的计算。根据题目叙述:理论人 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 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地耕地面积相同,但是由北向 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④地熟制最 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所以④地的理论人 口容量最大。所以本题选择D项。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 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①和④ 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所以本题选择C项。 答案:(1)D (2)C
【例】 (2012· 山东卷)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 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命题规律 该考点以不同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金字塔图材料为命题的 切入点,考查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和人口增长模式进而 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等 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常 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近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该考点是高 考的重点。

一轮课件: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轮课件: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 共同 成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 点 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 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考纲定位
思维导图
江苏考纲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 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纲解读 1.识记:人口增长模式的类 型、特点及地区分布、环境承 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 口问题及对策。 3.应用:各类人口统计图表的 判读。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2.(2013·浙江文综,9~10)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
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和下图,
完成(1)~(2)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B.②
情,与俄罗斯相比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应为能源短缺。
答案 (1)B (2)B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知 识 整 合 ]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 。 2.类型、特征及转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类型 特征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2_第1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2_第1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

2.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 图,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 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横坐标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图说考点
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导致世界人口增长具有明显 的不平衡性特点,分析解读时通常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空间差异的分析内容及思路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分析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状况 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 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 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 原因 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 和福利制度;③社会经 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 济、文化影响生育观 展、医疗进步
【典例1】► (2010· 海南地理)下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 构成。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 )。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
)。
解析 本组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某国的人口问题。第 (1)题,如果控制人口增长,则2000年后新生儿人口数量减 少,在18年以后劳动力数量到达顶峰,劳动力人口负担最 轻,之后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负担变重。当2000年出生 的人口成为被负担人口时,即2066年负担最重,此后由于 2000年后出生人口减少,被负担人口减少,劳动力负担开 始减轻。第(2)题,出生人口减少不会立刻对人口数量、 性别构成及年龄构成形成影响,但是由于新生儿减少,包 括教育等职业受影响,职业构成发生变化。 答案 (1)A (2)B

必修二课程标准

必修二课程标准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变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第三节城市化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地理2(必修)》各章节与课程标准的对应


标准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举例说明地区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标准第一章人口的变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地区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变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了解人地关Leabharlann 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联系“21世纪议程”,概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第七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第七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14
发展水平不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人口素质较低;其自然增长率偏高, 主要是医疗卫生条件不断进步,死亡率下降。选 D 正确。第 7 题,C 是 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新增人 口少,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多;这类国家多在发达国家,劳动力素质较 高;劳动力不足。选 B 正确。
5
(2018·江苏省南京三模)下图为 N 市 2011~2015 年人口变化统计图。 读图,回答 3~4 题。
6
3. 下列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B )
A. 甲——老年人口比例
B. 乙——出生率
C. 丙——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丁——死亡率
7
4. 据图中信息可知,N 市( D ) A. 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阶段 B. 2012 年以来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C. 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 D. 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C. 产业结构
D. 家庭婚姻
29
解析:第 13 题,图示曲线为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2016 年,浙 江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D 对。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 50~ 54 岁,B 错。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增加的趋势,C 错。迁入人口性别比接 近平衡但是并不平衡,A 错。故选 D。第 14 题,与 2000 年比,2016 年 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影响因素可能是婚姻因素,D 对。工程建设、交 通运输以男性劳动力为主,A、B 错。产业结构变化主要是产业升级,需 要劳动力数量减少,不会有性别差异,C 错。故选 D。
12
7. C 区域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B ) A. 新增人口过多 B. 老年人口过多 C. 劳动力素质低 D. 劳动力过剩
13
解析:第 5 题,图中 A 所示地区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高, 是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布在发展中的国家或地区,如非洲、拉丁 美洲及亚洲;北美、西欧及澳大利亚都是“三低”型人口增长模式。选 D 正确。第 6 题,图中 B 所示区域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下 降,属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类型;这类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

第二部分 第六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部分  第六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返回
返回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 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②15~64岁人
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
C.①③
D.③④
返回
[答题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读材料可获取如下信息:
(1)读表格可知江苏省不同年份的人口数量。
(2)对比三地区可知三地人口比例大小。 (3)对比三地不同年份比例,可知比例变化趋势及变 化幅度。 (4)读图可对比不同年份年龄比例,可知不同年龄段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
其转变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 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返回
人 口 出生率
人口增长特征 死亡率 特 点 自
增 历史
长 时期 特 模 式 采猎 原 文明 到农 ①没有控制生育;②早 期的农业社会需要多生 子女来帮助从事农业; ①战争频 繁;②食 物匮乏; 点
2.(牢记点)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提示: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 水平。
返回
3.(易混点)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仅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 决定吗? 提示:不是。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 死亡率决定的。但是,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除了自然
增长外,还有机械增长。
4.(常考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慢带来的 人口问题有何不同? 提示:发达国家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家 主要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 返回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限时规范训练: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一轮限时规范训练: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4·天津南开一模)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解析第1题,①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最高,④图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低,③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比②图高,由此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2题,④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答案 1.B 2.D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示意图,回答3~4题。

3.1982~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A.一直持续增长B.增速在不断减慢C.增速在不断加快D.呈现波动增长4.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

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家庭护理④食品服务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8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持续增长,在2009年有所下降。

第4题,制造业和建筑业所需要的男性劳动力比重大,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会引起人们对男性的重视,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而家庭护理和食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会引起人们对女性的重视,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答案 3.A 4.D2014年2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

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D.人口负增长问题6.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共72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共72张PPT)
减小。
(1)地形 影响: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
下的 平原 、 低山丘陵 区, (2) 气候
影响:①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降水通过影响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 ② 北半球温带 地区居住着世界约80%的人口, 且人口密度由沿海向内陆基本呈 递减 趋势。
探究:热带地区人口也是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为什么?
(1)地形 水源 气候
【例1】 读下图及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 保障
>49℃
图1
不利 高温 >29℃
高温 >24℃
舒适
图2
低温
21℃±3℃ ﹤18℃
不利低温 ﹤ 10℃
冷金属 粘皮
﹤ -20℃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的海陆分布规律
⑴、哪个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所占比重最大?大洋洲
⑵、计算哪个大洲人口与沿海地区面积比最大? 非洲
⑶、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3、人口的地形分布规律
分析过程:
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⑴、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
⑵、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17﹪,约70万。
造成半岛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动荡的政局和连
政 年的战乱。

文 化
材料二 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与人口变化:1947年,英属 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 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
因 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D)A.2001~200来自年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
低(<1.0%)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
偏高)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必考部分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研析高考·明规律 研清教材·固基础 研析考点·破疑难 研透技法·提素养
返回导航
研析高考·明规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课程标准
考情统计
命题分析
运用资料,描
1.以人口统计图、文字材料为背
述人口 分布及 2021·北京,18题
景,考查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
其影响 因素 , 2020·课标Ⅲ,4~6题 长模式。
并结合 实例 , 2019·北京,40题
2.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
解释区 域资源 2018·课标Ⅰ,4~5题 为背景,考查人口问题及对策。
环境承 载力 、 2018·江苏,13~14题 3.以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区位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区位变化因素差异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影响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机械劳动力农业地约的形成农业地域定义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生产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科技应用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农业专业化专业化程度高地域化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自然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季风区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适度规模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己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大水稻生产需求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增加投入,兴修水利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发展历史19世纪后,横贯东西的大铁路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扩展,并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扩大,粮价上涨,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发展措施兴修水利谋发展灌溉,实行休耕和轮休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产稳产特点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和研究系统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社会经济因素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业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农作物水稻分布亚洲季风区区位条件水特条件优越地形以平原为主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种植历史悠久主要特征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主要特征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品高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相同点都是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特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发展措施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种植牧草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打井取水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蓄饮水牧草生长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乳畜业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发达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位要求由于牛奶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乳畜业气候温和湿润草场人工为主分布人口密集地区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奶制品机械化程度高市场本地为主大牧场放牧业气候干旱半干旱草场天然为主分布地广人稀地区对象牛、羊产品肉、皮、毛机械化程度较高市场外地为主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关系业集聚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优势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自发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规划建设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经济、环境效益较高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工业分散的原因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工业分散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结果引发了工业低于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动力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概念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地位在各国以致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问题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发展3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德国鲁尔工业区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新工业区“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区位优势廉价劳动力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保障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节省生产建设投资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国际经济环境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生产国内经济环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大力支持新工业区兴起的自己保障;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区兴厂和发展有政策保障新工业区特点新: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小:以中小企业为主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内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产品面向世界。

人口数量变化

人口数量变化

发 人口增
达 长缓慢
国 家
人口老 龄化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上用于 老人的养老、退休等费用增加 等。社会经济问题突出 。
鼓励 生育, 接纳 移民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数量 ;②农村人口 主要人 比重大,人口素质较低 质量 ;③人口结构 口问题 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凸
人口年龄构成异常变化的原因
1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 如右图①处 。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 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由于重大灾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率 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32 男某女年比龄例段的男明女显比失例调突然 如增右加图如③右处图。②可处能。是其战变争 导化致可的能大是量由男于性就死业亡、,升也学可 能等是原钢因铁导、致纺的织人等口对大职量工迁 性入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 设导致。
2.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倒退会带来 那些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倒退会带来 那些社会问题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 ④劳动力不足; 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材料一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 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 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 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人口 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 原因 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讨论:1.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 社会问题

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合理容量(高考题精选,答案详解)

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合理容量(高考题精选,答案详解)

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的自然增长及人口问题复习提纲一、基本知识;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1000‰年平均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意义:反映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程度,是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

影响因素:国家政策、社会经济条件、生育观念、医疗卫生水平、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等(1)总趋势:不断增长。

(增长快慢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工业革命前: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增长加快,近100年来:迅猛增长。

发展中国家:增长快、出生率高,就业困难等问题。

发达国家: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出现老龄化等问题。

(2)时间差异(3)地区差异(如下表)2、世界人口增长二、重要考点: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如下面图、表所示)增长模式三率类型三率特征增长特点形成原因主要分布区原始型高高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低、缓增长阶段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及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

个别落后国家传统型高低高(过渡)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高速增长阶段和高速增长下降阶段工业革命完成,生产力发展,民族独立,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发展中国家为主,非洲大部分及亚洲部分国家现代型低低低(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低、速增长阶段科技水平发达。

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待遇好,婚育观念转变。

发达国家(西欧、北美)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即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

说明人口的增长具有阶段性特点。

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如下:重要考点:2、人口问题:所谓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和资源不相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特点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08 人口的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08 人口的变化

专题08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1.世界的人口、国家与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1)人口增长特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2)原因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受教育的年限长,初婚年龄大,生育率低。

教育投入大,人口成长成本高。

社会保障好,人们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淡薄。

②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

国家面临发展,劳动力需求多,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影响。

(3)变化趋势①发达国家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②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3.世界的居民(1)人口分布不均。

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

①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

②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等地。

③黑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大洋洲等地。

(3)世界三大宗教。

①基督教:发源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

②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③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4.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

①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②政策:计划生育政策。

主旨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分布: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6图1.6)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判断方法类型及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1%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1%★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⑴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⑵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⑶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⑷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⑴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原因⑵国家政策⑶社会福利⑷文化观念⑸宗教信仰⑹自然环境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人口迁移分类特点方向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由于殖民扩张,人口从欧洲迁往美洲和大洋洲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⑴欧洲经济发展快,变为人口迁入地⑵拉丁美洲人口迁往美国、加拿大和西欧⑶西亚和北非由于石油开采,招募大批外籍工人国内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多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口迁移以自发迁移为主,流量大频率高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由农村向城市、工矿区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主要因素(课本P10~11)其他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⑴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等)和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的变化。

高三地理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三地理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作业布置
1、复习、巩固学案 2、市一轮资料1-16题 3、课时作业本1-17题
【小组展示,点评分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题,4组展示, 1组点评; 第二题,9组展示, 11组点评。
课堂探究
一、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 图中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 亡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各序号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 现代型 ① ______________ , 传统型(过渡型) ② ______________ , 传统型 ③ ______________ , 原始型 ④ ______________。 2、上图反映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③ _______(填序号),该国应当采取的 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四个国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_______(填序号),该国可能位于 ① 欧 _______洲,该国人口死亡率比②国 人口老龄化严重, ____(高或低),原因__________ 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死亡率高 。
读山东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6~7 题。
6、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中最可能 出现的是( )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 C.人口总数下降 D.自然增长率上升 7、今后,山东省人口及社会状况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就业压力大 ②养老负担重 ③适龄儿童入学困难 ④人力资源数量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图指导
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条 形图,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人口金字塔能形象 直观地反映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 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下图是三种最常见的人口金字 塔示意图与实际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 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 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 较高 ①经济落后, 生活质量较 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 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 原因 福利制度不完善;③受 “养儿防老” 的传统观念 影响;④政治独立、经济 发展、医疗进步 发达国家 较低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 水平高,科技发达, 生活条件好;②有良 好的社会保险和福 利制度;③人们受教 育水平高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指标: 出生率 、 死亡率 和
自然增长率 。
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原始型 基 出生率 本 死亡率 特 征 自然增长率 高 高 低
传统型 高 低 高
现代型 低 低 低
3.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 原始型 传统型 发达国家:现代型 4.人口增长模式 发展中国家: 大多为传统型 的空间差异 全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中国: 基本实现了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现代型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根据三率及其不同的组合,人口增长的转变,经历了原始 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 段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阶段 人口增 长模式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 增长减 低速增 长阶段 缓阶段 长阶段 “高低 “高高低”模式 高”模 式 高低 高” 模式 低低 低” 模 式
第(1)题,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就是劳动力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最大的年份。人口比值越大, 说明该年龄段的人口数越 多。从图上看,0~18 岁年龄段的人口比值最大,说明这一年 龄段的人口数最多,当他们进入劳动力人口年龄以后,劳动力 人口负担最轻;当他们进入老年后(65 岁及以上),劳动力人口 负担最重。第(2)题,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影响劳动力人口的数 量,但是需要一段时间,不是最先受影响的。性别构成、年龄 构成与人口数量无必然联系。 而出生人口减少会导致妇女就业 数量的增多,因此出生人口减少最先影响劳动力的职业构成。
真题 1 (2009·全国文综Ⅰ) 甲市 2008 年户籍人口出生 9.67 万人, 出生率为 0.699%;死亡 10.7 万人, 死亡率为 0.773%。甲市户籍人口 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 14 年。 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 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 C.上海 的地区是 A.① C.③ B.② D.④ B.延安 D.广州
真题 2
(2010· 课标全国文综)下图曲线为某国 2000 年不同
年龄人口数量与 0 到 1 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 周 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 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 2001 年起控制人口 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 2000 年新生人口的 80%。据此 完成(1)~(2)题。
人口增 长状况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影响
加大对资源、 环境、 就业、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 经济等方面的压力, 影响 足,青壮年负担过重,老 经济发展, 也不利于提高 年人生活困难、孤单 人口素质
今后变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 化趋势 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 但 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对策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会逐渐减少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思维拓展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1)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 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人口素 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本世纪, 我国将迎来劳动年龄人口、 老龄人口、 总人口三大高峰。 在人口问题现状中,五大难点相互叠加: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 动人口规模庞大;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艾滋病呈蔓延之势;贫 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2)我国的人口政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 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 一方面, 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共同决定的。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是由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时间差异
2.世界人口数量增长 总趋势 不断增长
空间差异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后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历史时期 生产活动 农业革命前 狩猎和采集 农业革命期间 农业生产 工业革命后 工业生产
答案 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 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 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 长趋于平缓; 当人口增长缓慢, 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 题得到缓解。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 与环境、 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 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 济的协调发展。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 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形 原
成 因
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特点 人 口 增 长 原因 人口增长缓慢 经济发达、社会保障 制度健全和人们生育 观念的转变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很快 ①政治上的独立 ②民族经济发展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今后变化 趋 势
人口问题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 将比较稳定,一些国 施,人口增长速度将 趋缓,但人口数量还 家还会逐渐减少。 将增加。 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快,人口过多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 人口过快增长
真题 3 (2008· 上海地理)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 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 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 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解析
关于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要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要注意题 目的要求是分析“相互”影响。 对于“如何协调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要结合图中信息和上面的 分析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粮食生产、工业发 展、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 C )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 ( A )
解析
第(1)题, 该题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和
分析能力,通过提取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发现该 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进而可以计算出该市的总人口和自 然增长率,人口为负增长,从而可以判定为上海。第(2) 题,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图中四地为现代 型的只有 A。
图示
出生率 死亡率 特 点 自然增 长率 人均寿命 人口增长
较高 较高 低,波 动较大 较短 低速增长
较高 明显下 降,低 提高, 高 延长 长
开始下 降,较低 继续下 降,低 逐渐降 低,较低
进一步下 降,较低 低 低
继续延长 进一步延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 或负增长
相对静止或 急剧增
生活水平提高, 农业丰收、和 平年代,人口 原 数量增加;灾 因 荒、战争、瘟 疫年代,人口 数量下降 科技发展使食 物供应稳定增 长,某些疾病 得到控制,人 口死亡率下降 社会和家庭观 念变化,家庭 结构向小家庭 转变,保险、 福利事业发展, 人口政策实施, 人口死亡率下降 经济、 社会、 文化、 教育 等原 因
反思· 归纳 分析人口统计图表时常用计算公式如下: ①人口的出生率=新增人口数÷人口总数×100%; ②人口的死亡率=死亡人口数÷人口总数×100%;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 ④人口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新增人 数。
考点二
不同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国际 社会
(3)发展战略
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最 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 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 各国家、 地区: 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 们的生活质量。
考点规律整合
特别提醒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
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原始型与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似, 但原始 型是出生率、死亡率处于高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而 现代型则是低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环境可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 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概念: 在可预见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 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 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 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 (2)环境人口容量 养的人口数量。 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 估计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 ) A.2019 年,2066 年 C.2001 年,2019 年 A.数量 C.性2066 年 B.职业构成 D.年龄构成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B )
解析
反思· 归纳 该题通过图形资料, 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 素。该题开放性较强,要通过图示信息,分析出人口 增加与工业产值、粮食产量、资源储量及环境污染程 度的关系;阐明正确的人口观念。在回答时,要注意 多角度、多层面展开,避免因总结不全而失分。
图表思维程序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 例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 死亡率统计图”,图中 ①~⑫代表国家。回答 (1)~(3)题。
2.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 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 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 (1)人口的合理容量 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 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 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 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