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1

合集下载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

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

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群己权界论》(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社会通诠》(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法意》(C.D.S. Montesquien, Spirit of Law),《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名学浅说》(W.S. Jevons)等。

我国翻译的历史

我国翻译的历史

+ 新中国成立后,翻译事业得到迅猛
发展。 + 1982年6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 在北京成立。
+ 代表人物:徐光启、林纾、严复。主要翻译:介
绍西欧科学、文学、哲学 + 徐光启:阿基米德的《几何原本》 、 《测量法义》 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翻译作品: 多为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天演论》 。
“五四”运动之后,开始介绍马列主 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如《共 产党宣言》。白话文逐渐代替文言文。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鲁迅和瞿秋白。
多为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天演论五四运动之后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如共产党宣言
+ 东汉恒帝至明朝初期 + 明初期至“五四”运动 +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 新中国成立至今
+ 意经》等30多部佛经。后有支娄加谶,支亮, 支谦相继来到中国,翻译多部佛经。 + 前秦时期代表人物:道安和鸠摩罗什。主张直译。鸠摩罗 什译著有《金刚经》 ﹑ 《法华经》 ﹑ 《维摩经》等300 余卷。 + 隋起至唐代代表人物:隋朝彦琮和唐代玄奘。 彦琮的翻译理论: 1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禅久时 2襟 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 3耽于道求,澹于名利, 不欲高炫 玄奘:历经西域16国,在天竺学法17年带回佛经657部。 翻译理论:既需求真,又须喻俗。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史概论1.翻译的二字由来:据文字记载,早在周代就有了翻译活动,从事翻译的人员被成为“象胥”/ “象寄”。

从汉代起,“译”逐渐成为了总称。

从东汉起,“翻”字也开始使用。

在南北朝时期,佛经译著中已开始使用“翻译”二字。

2.中国翻译史上重要的四个次时期:1). 西汉至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2). 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3). 近代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4).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佛经翻译“西汉哀帝刘欣时期的《浮屠经》当为我国最早的佛经译本。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大举兴佛,开启了佛教发展的新高峰,佛经翻译也走入高峰期。

唐朝以后,佛教活动逐渐走向平淡,以潜在方式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佛经翻译日趋衰落。

北宋译经尚有余响,南宋已将近销声匿迹了。

佛经翻译名家及名论:支谦(三国): 在《法句经序》提出了“文”与“质”两种对立的翻译观,即翻译的文质之争。

支谦在理论上提倡“文质并举”,而在实践操作中却遵循“因寻本质,不加文饰”。

为早期的直译说。

道安(东晋): 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主张直译要求“案本而传”,是直译理论的代表。

鸠摩罗什(东晋): 主张“意译”。

追求译作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玄奘: (唐朝):“即需求真,又需喻俗”。

相当于今天的“忠实,通顺”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西方的传教士,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著作,使中国人首次接触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这一时期翻译活动的代表作首推中外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前六卷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

据不完全统计,耶稣会传教士在华200年间,共翻译西书437种,其中宗教书籍251种,自然科学书籍131种,人文科学55种。

:代表人物:利玛窦(?-1610)意大利传教士,学习过汉语,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他外表儒雅,会说中国话,熟知“四书”、“五经”,1583年来中国后,很快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打开了新的局面。

翻译的亲社会性——近现代中国翻译史研究之一

翻译的亲社会性——近现代中国翻译史研究之一

的翻译 , 还是作为社会性存在的译者都是一个高度分化的概念 , 会不 可避 免地表现 出对于社会 联 系模 式的 回应。因此,
要 完整 描 述 翻 译 的全 过 程 , 须借 助包 括 社 会 学 在 内各 方 知 识 , 必 既研 究翻 译 的理 性 框 架 , 关 注 翻译 的 有 限 性 、 部 性 和 又 局
20 ) 0 6 这是 话 语 理 解 的 策 略 , 是 话 语 形 成 的 重要 也 原则 0文学语 言 的基本构 成 单 位 不. “ 题 ” 而 是 是 命 ,
忠实 。因此 , 尽管 在不少 方 面都有 着 开创性 意义 , 现 代 语言学 翻译 理论 同时 又表 现 出“ 代主 义 的病理 现
译者也 可 以通过 自身 意志 的发 挥 , 成对 于文 本 的 完
解 既要 看 “ 话语 的根据 ” 即具 体 情 况下 的 话 语 内部 , 根 据 , 要看 “ 话语根 据 ” 即 话语 外部 的社 会 、 更 非 , 文 化、 习俗 , 及 人 的 欲 望 、 意 识 等 等 。 ( 长 利 , 以 无 陈
些关 于翻 译 的 思考 , 思 维 逻 辑 上 表 现 的 乃是 “ 在 维
也纳 派 ” 的实 证 主义 , 者号 的 能指与所 指 一一对 应 , 话语
的全部 语义 可 以经 由语 言 转 换 而 被 等值 转 移 , 而且
应该 集 中在语 言实 践 的 相互 交 流 , 以及 语 言交 流 受 社会 生 活影 响 的具 体形 式 上 。 ( o riu 1 9 : ) B ude , 9 1 3
言学关 系密 切。乔 姆 斯 基 认 为 , 同语 言之 间 深层 不
结 构 相 似 , 类 语 言 在 语 法 、 义 等 方 面 有 “ 遍 人 语 普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发展史的五个历史时期•古代: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现代:“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期•当代:新中国成立后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Translation on Buddhism Scripture•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鸠摩罗什: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真谛(印度佛教学者、梁武王)49《摄大乘论》•玄奘:唐高僧,俗称唐僧。

贞观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 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

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

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translat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徐光启(1562-1633)(与利玛窦):《几何原本》•李之藻(1565-1630):“晓畅兵法,精于泰西之学”,与徐光启齐名。

•杨廷筠(1557—1627)与徐、李被称为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三、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Opium war~ May4th Movement•严复(最著名)信、达、雅•梁启超“通学、通文”•马建忠“善译”•林则徐•林纾:"译界之王"、“译才并世数严林”。

不懂外文,由别人在旁边口译,他边听边以古文写作;30多人协助他口译,译出包括英、美、法等十多国家的作品近200部。

四、“五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May4th ~ foundation of P.R.C•鲁迅:“宁信而不顺” 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胡适、•林语堂:”忠实、通顺、美“ 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茅盾、•郭沫若、•瞿秋白、•朱生豪、(1912~1944)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莎士比亚翻译第一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等•朱光潜•梁实秋 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五、新中国成立以后(当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环境特殊、“一边倒”苏联著作•“文革”时期:翻译、出版领域,基本上成为一片荒漠•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中国翻译史上又一次(第四次)翻译高潮。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 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他提 出“宁信而不顺”。
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 保持原作的风貌,对待翻译工作的态度 十分严肃。
Unit 1 lesson 3
哀互生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
科技翻译的代表人物
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 的《几何原理》等书。虚心吸取别国的长处,为我所 用,以超越前人。徐光启是最早将翻译的范围从宗教 以及文学扩大到自然科学的翻译家。
清代的林纾(琴南)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了184种西 方文学作品,达一千万字以上。最著名的有《巴黎茶 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呼天 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 (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 等。因不懂外文,译作删减、遗漏、随意添加甚多。 但是林纾的翻译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郭沫若、 鲁迅等都受到林译小说的影响。
清朝的林纾(字琴南)第一个把西方的文学作 品介绍给中国读者,被称为文学翻译的始祖。 文学译品甚多,字数达1200万,有《巴黎茶 花 女 遗 事 》 《 块 肉 余 生 述 》(David Copperfield), 王 子 复 仇 记 》(Hamlet), 《 撒 克 逊 劫 后 英 雄 略 》(Ivanho) 、 《 黑 奴 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等。
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
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 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 “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 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 备五也。 (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
❖ 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其 备六也。 (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
❖ 译德、译才,德才兼备,方为合格的译者。 也就是说 既包含人格修养,又包含学识修养 八备把译经活动同译者主体的道德风尚、学 识修养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有学者认为, 八备开创了主体性(subjectivity)研究的先河。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 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 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 个时期。
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 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 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 尾声了(马祖毅,2004:19)。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支谦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 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 权赏识。
❖ 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 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减少胡 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 其译文:文质调和。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 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 摩罗什、真谛、彦琮。
❖ 道安
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记。东晋时被
前秦王符坚(所以又称符秦时代)带到长安, 因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又称释道安。 ❖ 道安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 到了东晋时期,佛经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官办 译场开始出现,佛经译本日多,但译者水平参 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增删无度的现象。 针对此道安提出著名的是“五失本,三不易” 之说。 ❖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 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 文与原文不一致: ❖ “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 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

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简史1

• “失本”的五种情况是:①梵文的词序 是颠倒的,译时必须改从汉语语法; ②梵经质朴,而汉人喜欢华美,要使 读者满意,译文必须做一定的修饰; ③梵经中同一意义,往往反复再三, 译时不得不加以删削;④梵经于结尾 处,要做一小结,将前文复述一遍, 或一千字,或五百字,译时也得删去; ⑤梵经中话已告一段落,将要另谈别 事时,又把前话简述一遍,然后开始, 译时则又必须删除。
草创时期 • 早期佛经翻译的主要标志:外国 人主译。 • 译经数量:共译经书近570部。 • 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安清、支谶、 支谦、竺法护 • “译界开创二杰”:安世高、支 谶
安清
• 安清(安世高):通晓华语,故译文比较能正确 地传达出原本意义。总的来说,偏于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 註:安世高,公元二世紀時人。本名清,是西域 安息太子,特別信仰佛教。當輪到他繼承王位時, 他就讓位給叔父,出家修行。精研佛學。當安世 高來到洛陽時,佛教的信奉者多把佛教當成是一 種神仙方術,祈求長生。安世高認為應當讓人們 了解佛教,於是萌發了譯述佛經的宏願。安世高 共譯佛經三十五部四十一卷。他是中國佛教史上 第一位譯師,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佛學。
中国翻译简史
• “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 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 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 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 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 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 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 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 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 季羡林
• 译经数量: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 的记录,有一百五十九部、三百零 九卷。 • 译作:《正法华经》、《修行道地 经》、《阿惟越致遮经》等 • 译经特点有三: 种类繁多、范围广阔; 存真偏质,提高质量; 助译者多,共襄其成。

第一章中国和西方法律翻译史

第一章中国和西方法律翻译史

第一章中国和西方法律翻译史前言本章分为两节,分类详细阐述了中国和西方的翻译史和法律翻译史。

由于法律翻译只是翻译活动的一个分支,与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此,第一节中国翻译翻译史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介绍中国翻译史,然后介绍中国法律翻译史;第二节西方法律翻译史也同样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介绍西方翻译史,然后介绍西方法律翻译史。

在这个章节,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了解中国和西方翻译活动,尤其是中国法律翻译活动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1.1中国法律翻译史1.1.1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法律翻译是翻译的一个分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历着岁月的打磨和洗礼,其发展较为漫长和曲折。

放眼看去,中国法律翻译与中国翻译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发展也与中国翻译史和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学习中国法律翻译史以前就必须先了解整个中国翻译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了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历程,以及中国翻译史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轨迹和文化脉络。

中国翻译史通常被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个部分。

一、中国古代翻译史(先秦-清乾隆初年)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

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

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

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

我国翻译史上有文本的笔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即公元148年)的印度佛经的翻译。

自此,我国的佛经翻译活动就正式开始了。

从东汉末至北宋初的佛经翻译,将近千年,其时间之长,可以视为中国翻译史的一大特色。

佛经翻译是印度文化与中华固有文化之间的互补性的平等交流。

虽有抵触但最终融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

其原因在于:一是因为印度佛教在传入时即依附和迎合本土文化;二是印度佛教本身也具有与中华文化相近或相通的因素,而且包含可以补充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定内容。

中国翻译史(英文版-详细)

中国翻译史(英文版-详细)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was born out of contact with vassal states during the Zhou Dynasty. It developed through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 into Chinese. It is a response to the universals of the experience of translation and to the specifics of the experience of translating from specific source languages into Chinese. It also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literary and intellectual tradition.The modern Standard Mandarin word fanyi翻譯"translate; translation" compounds fan "turn over; cross over; translate" and yi "translate; interpret". Some related synonyms are tongyi通譯"interpret; translate", chuanyi傳譯"interpret; translate", and zhuanyi轉譯"translate; retranslate".The Chinese classics contain various words meaning "interpreter; translator", for instance, sheren舌人(lit. "tongue person") and fanshe反舌(lit. "return tongue"). The Classic of Rites records four regional words: ji寄"send; entrust; rely on" for Dongyi東夷"Eastern Yi-barbarians", xiang象"be like; resemble; image" for Nanman南蠻"Southern Man-barbarians", didi狄鞮"Di-barbarian boots" for Xirong西戎"Western Rong-barbarians", and yi譯"translate; interpret" for Beidi北狄"Northern Di-barbarians".In those five regions, the languages of the people were not mutually intelligible, and their likings and desires were different. To make what was in their minds apprehended, and to communicate their likings and desires, (there were officers), — in the east, called transmitters; in the south, representationists; in the west, Tî-tîs; and in the north, interpreters. (王制"The Royal Regulations", tr. James Legge 1885 vol. 27, pp. 229-230)A Western Han work attributes a dialogue about translation to Confucius. Confucius advises a ruler who wishes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not to bother. Confucius tells the ruler to focus on governance and let the translators handle translation.The earliest bit of translation theory may be the phrase "names should follow their bearers, while things should follow China." In other words, names should be transliterated, while things should be translated by meaning.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reformers such as Liang Qichao, Hu Shi and Zhou Zuoren began looking at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he great translators in Chinese history.Zhi Qian (3rd c. AD)Zhi Qian (支謙)'s preface (序) is the first work whose purpose is to express an opinion about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preface was included in a work of the Liang Dynasty. It recounts an historical anecdote of 224A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A party of Buddhist monks came to Wuchang. One of them, Zhu Jiangyan by name, was asked to translate some passage from scripture. He did so, in rough Chinese. When Zhi Qian questioned the lack of elegance, another monk, named Wei Qi (維衹), responded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Buddha should be translated simply, without loss, in aneasy-to-understand manner: literary adornment is unnecessary. All present concurred and quoted two traditional maxims: Laozi's "beautiful words are untrue, true words are not beautiful" and Confucius's "speech cannot be fully recorded by writing, and speech cannot fully capture meaning".Zhi Qian's own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texts are elegant and literary, so the "direct translation" advocated in the anecdote is likely Wei Qi's position, not Zhi Qian's.Dao An (314-385AD)Dao An focused on loss in translation. His theory is the Five Forms of Loss (五失本):1.Changing the word order. Sanskrit word order is free with a tendency to SOV. Chinese is SVO.2.Adding literary embellishment where the original is in plain style.3.Eliminating repetitiveness in argumentation and panegyric (頌文).4.Cutting the concluding summary section (義說).5.Cutting the recapitulative material in introductory section.Dao An criticized other translators for loss in translation, asking: how they would feel if a translator cut the boring bits out of classics like the Shi Jing or the Classic of History?He also expanded upon the difficulty of translation, with his theory of the Three Difficulties (三不易):municating the Dharma to a different audience from the one the Buddha addressed.2.Translating the words of a saint.3.Translating texts which have been painstakingly composed by generations of disciples.Kumarajiva (344-413AD)Kumarajiva’s translation practice was to translate for meaning. The story goes that one day Kumarajiva criticized his disciple Sengrui for translating “heaven sees man, and man sees heaven” (天見人,人見天). Kumarajiva felt that “man and heaven connect, the two able to see each other” (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would be more idiomatic, though heaven sees man, man sees heaven is perfectly idiomatic.In another tale, Kumarajiva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ng incantations at the end of sutras. In the original there is attention to aesthetics, but the sense of beauty and the literary form (dependent on the particularities of Sanskrit) are lost in translation. It is like chewing up rice and feeding it to people (嚼飯與人).Huiyuan (334-416AD)Huiyuan's theory of translation is middling, in a positive sense. It is a synthesis that avoids extremes of elegant (文雅) and plain (質樸). With elegant translation, "the language goes beyond the meaning" (文過其意) of the original. With plain translation, "the thought surpasses the wording" (理勝其辭). For Huiyuan, "the words should not harm the meaning" (文不害意). A good translator should “strive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務存其本).Sengrui (371-438AD)Sengrui investigated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the names of things. This is of course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concern whose locus classicus is the Confucian exhortation to “rectify names” (正名). This is not merely of academic concern to Sengrui, for poor translation imperils Buddhism. Sengrui was critical of his teacher Kumarajiva's casual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names, attributing it to Kumarajiva's lack of familiarity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linking names to essences (名實).Sengyou (445-518AD)Much of the early material of earlier translators was gathered by Sengyou and would have been lost but for him. Sengyou’s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resembles Huiyuan's, in that both saw good translation as the middle way between elegance and plainness. However, unlike Huiyuan Sengyou expressed admiration for Kumarajiva’s elegant translations.Xuanzang (600-664AD)Xuanzang’s theory is the Five Untranslatables (五種不翻), or five instances where one should transliterate:1.Secrets: Dharani 陀羅尼, Sanskrit ritual speech or incantations, which includes mantras.2.Polysemy: bhaga (as in the Bhagavad Gita) 薄伽, which means comfortable, flourishing, dignity, name, lucky,esteemed.3.None in China: jambu tree 閻浮樹, which does not grow in China.4.Deference to the past: the translation for anuttara-samyak-sambodhi is already established as Anouputi 阿耨菩提.5.To inspire respect and righteousness: Prajna 般若instead of “wisdom” (智慧).Daoxuan (596-667AD)Yan Fu (1898)Yan Fu is famous for his theory of fidelity, clarity and elegance (信達雅), which some believe originated with Tytler. Yan Fu wrote that fidelity is difficult to begin with. Only once the translator has achieved fidelity and clarity should he attend to elegance. The obvious criticism of this theory is that it implies that inelegant originals should be translated elegantly. Clearly, if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is not elegant or refined, the style of the translation should not be elegant either.Liang Qichao (1920)Liang Qichao put these three qualities of a translation in the same order, fidelity first, then clarity, and only then elegance.Lin Yutang (1933)Lin Yutang stress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ranslator to the original, to the reader, and to art. To fulfill this responsibility, the translator needs to meet standards of fidelity (忠實), smoothness (通順) and beauty.Lu Xun (1935)Lu Xun's most famous dictim relating to translation is "I'd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寧信而不順).Ai Siqi (1937)Ai Siqi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delity, clarity and elegance in terms of Western ontology, where clarity and elegance are to fidelity as qualities are to being.Zhou Zuoren (1944)Zhou Zuoren assigned weightings, 50% of translation is fidelity, 30% is clarity, and 20% elegance.Zhu Guangqian (1944)Zhu Guangqian wrote that fidelity in translation is the root which you can strive to approach but never reach. This formulation perhaps invokes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returning to the root in Daoist philosophy.Fu Lei (1951)Fu Lei held that translation is like painting: what is essential is not formal resemblance but rather spiritual resemblance (神似).Qian Zhongshu (1964)Qian Zhongshu wrote that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is transformation (化, the power of transformation in nature): bodies are sloughed off, but the spirit (精神), appearance and manner (姿致) are the same as before (故我, the old me or the ol。

中国翻译史(各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与翻译观点)

中国翻译史(各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与翻译观点)
老子英译等一个文学翻译家要把原著作的精神世界通过他的译文非常完整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使得译文读者能准确地感受到原著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生活同样达到原著作者希望达到的要求也就是说文学翻译本身也是一定要具备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艺术要求
时期
人物
观点
代表作
西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
鸠摩罗什
“天竺国,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尊。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天竺辞体华美,可以配上音乐合唱。但译成汉语,则美处全无,虽然保存了大意,辞体却很不相类,好似把饭嚼烂了给别人吃,非但美味,而且令人恶心呕吐。)
梁实秋
(“信”与“顺”的统一)“翻译要忠于原文, 如能不但对原文的意思忠实, 而且还对‘语气, 忠实, 这自 是最好的翻译。虽能使读者懂而误译原文, 这种翻译是要不得的。既误译原文, 而还要令读 者‘硬着头皮’ 去懂, 这是太霸道了。’”
《莎士比亚剧本》;《呼啸山庄》;《沉思录》等
鲁迅
“宁信而不顺”
《幸福》、《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死魂灵》;《毁灭》等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文学翻译
傅雷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巴尔扎克全集》;《米开朗基罗传》等
钱钟书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
《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利玛窦
“反复辗转,求合本书之意,以中夏之文重复订正,凡三易其稿”。
“合儒,补儒,超儒”,认为只要先了解对方的文化,扫清文化上的障碍,语言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迎刃而解。

中国翻译史1

中国翻译史1

History of TranslationTeaching PlanTeaching Contents: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2.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4. 民国时期的翻译【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5.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Lecture 1 佛经翻译I.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王制》翻译的不同称呼:“象寄”、“象胥”、“鞮译”“舌人”寄send; entrust; rely on象be like; resemble; image译translate; interpret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

秦汉时期对“翻译官”的种种称谓:“行人”、“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译官令”、“译官丞”等。

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

科技翻译
译本
天文学和数学 物理学和机械工程学 采矿冶金 军事技术 生理学和医学 生物学 舆地学 语言学和文学 经院哲学,神学和其他宗教文献
文学翻译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1840~1919)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发展初期(1915~1930)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发展中期(1930~1937)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发展后期(1937~1949)
中国翻译简史
佛经翻译的影响
1 哲学 2 语言 3 文学
科技翻译
明末清初 (16世纪末~18世纪)
科技翻译
译者 耶稣会士 中国士大夫 (徐光启,李之藻)
科技翻译
译者 耶稣会士
沙勿略(Xavier, S.Francoisus) 罗明坚(Fr.Michel Ruggieri) 庞迪我(Didace de Pandoja) 利玛窦(Matteo Ricci) 龙华民(P.Nicolaus Longobardi), 金尼阁(Fr.Nicolas,Trigault 卫匡国(Fr.Martini. Martin)
中国翻译简史
佛经翻译(sutra translation) 译者
a)西方僧侣 西方僧侣 天竺,安息,月支,康居) (西域 , 天竺,安息,月支,康居) b) 中国僧侣
中国翻译简史
佛经翻译(sutra translation) 译者
安清 字世高, 西域安息人 字世高, 《明度五十校计经》 明度五十校计经》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发展初期(1915~1930)
域外小说集》 鲁迅 《域外小说集》 矛盾 郭沫若 巴金 社会小说 ------------ 心理
文学翻译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发展中期(1930~1937)
瞿秋白 林语堂

中国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

早在公元前六年西汉哀帝时代,伊存到中国口传一些佛教经句,但还谈不上佛教的翻译。

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两年(公元148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他是安息人(即波斯),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过些时候,娄迦谶来中国,因为他是月支人,所以又称支娄迦谶。

他也译了十多部佛经,但文笔生硬,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又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出现了一个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但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释道安设置了“译场”,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他本人不懂梵文,惟恐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在这期间他请来了天竺人(即印度)鸠摩罗什,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到南北朝时,一个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有个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他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自创了“新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清学”时期,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但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林纾和他的合伙人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记》、《王子复仇记》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等到八国联军战役以后,他避居上海,搞翻译工作,他“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破天荒第一次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史可上溯到西汉哀帝时代,差不多有两千年的历史。

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第一阶段:东汉桓(huan)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到南北朝,历经四百多年。

中国翻译史的一页是从翻译佛经时揭开的,译者是安世高,波斯(今伊朗)人,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国(西域)人娄迦谶(chen)来中国,他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行为。

到了符秦时代,翻译事业出现了一大进步,成为有组织的活动。

在释道安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

道安自己不懂梵文,惟恐翻译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因此在他主持下翻译的《鞞(bi)婆沙》便是一字一句地翻译下来的。

道安在这期间请来了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者,批评了翻译的文体,检讨了翻译的方法。

他全改以前群家的古直风格,主张意译,改正了过去音译(transliteration)的弱点,并提倡译者署名。

再后来,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四十九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1.2第二阶段:从随代(公元五九O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的鼎盛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经都不多,其中有释彦琮(cong)(俗姓李,赵郡人)者,梵文造诣很深。

他对于翻译理论,曾有比较透彻的发挥,认为译者应该:(一)“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二)“襟(jin)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三)“耽于道术,澹(dan)于名利,不欲高炫”。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出发去印度(天竺zhu)求经,十七年后才回国。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

当时,中国开始与西域各国进行交流,汉朝政府派遣张骞等使者出
使西域,从而开始了中国与西域的翻译活动。

根据史书记载,最早
的一部翻译作品是《大月氏书》,由张骞使者带回中国并翻译成汉文。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部译作,标志着中国翻
译活动的开端。

这部作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也为
后来的翻译活动奠定了基础。

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简史(1)

五四时期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 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 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 联的作品。 开始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先驱者鲁迅、 瞿秋白等前辈介绍进来。
二、隋-唐-宋时代 唐 宋时代
二、隋-唐-宋时代 唐 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 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一生翻译了佛经 23部100余卷。《辨证论》中总结翻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
清代的林纾(1852.11.8-1924.10.9)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 所译小说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汤 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翻译对 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在《天演论》提出著名的“信、 达、雅”翻译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他主张的“信”是“意 义不倍 (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 尽 管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因时代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旧瓶 装新瓶,已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 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写的《拟投翻译书院议》中已发挥了他所认 为的“善译”的见解。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第一、译者先要对 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 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和原文毫 无出入,“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 由于 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 了。

第一章 翻译概论

第一章 翻译概论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翻译概论[1]什么是翻译?[2]关于翻译教材的使用[3]关于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4]关于翻译课程教学语言[5]关于教学内容[6]关于作业[7]关于考勤和平时成绩[8]期末考试第一节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的起源我国的翻译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时期,《周礼》和《礼记》两书中出现了周王朝翻译官职的记载。

从周朝到汉朝翻译名称在今天看来,不尽相同,名称各异。

周朝——象胥、寄、象、狄、译、舌人和行人等。

秦朝——典客、典属国西汉——典客、大行令、大鸿卢和典乐东汉——客曹2 佛经翻译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致五世纪的古印度。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约公元160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佛经翻译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另一部分是西行求经的中国僧侣(约四分之一回国)。

佛经大部分译自梵语,一部分译自西域语言。

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公元148年——316年)(东汉——西晋)最早的翻译家有西域高僧安世高和支娄加谶(chen)两人。

后有支谦和竺法护(约230-308)中国第一位去西方求法者是朱世行。

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公元317年——617年)(东晋——隋末)释道安(314-385)鸠摩罗什(350-409)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公元618年——906年)(唐朝全盛时期)玄奘(600-664)公元629年出国,到达印度的那烂驼寺,645年回到长安,历经17年,行程5万里,经历110国,共带回梵文经典657部。

译经75部,1335卷。

义净(635——713)齐州人(今山东历城县)3 元代的翻译活动成吉思汗以前,蒙古各部未见有文字通行,之后开始创制文字。

当时的笔译吏员称为译史,分为蒙古译史和回回译史,前者负责蒙汉翻译,后者负责蒙古语与波斯语的翻译。

元朝设有专门学校培养译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story of TranslationTeaching PlanTeaching Contents: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2.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4. 民国时期的翻译【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5.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Lecture 1 佛经翻译I.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王制》翻译的不同称呼:“象寄”、“象胥”、“鞮译”“舌人”寄send; entrust; rely on象be like; resemble; image译translate; interpret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

秦汉时期对“翻译官”的种种称谓:“行人”、“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译官令”、“译官丞”等。

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

II.佛经翻译佛教创立: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立地点:古印度佛教流传:公元65年之前传入中国我国的佛经翻译开始: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发展:魏晋南北朝极盛:唐代衰微:北宋尾声:元代1、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东汉桓帝末年-西晋,即公元148-316年)由东汉末年到西晋,名译家有安清、支谦、支谶、竺法护等。

2、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东晋-隋末,即公元317-617年)名译家有南方的佛陀跋陀罗、宝云等,北方的昙无谶、鸠摩罗什等。

3、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唐代,即公元618-906)为佛经翻译之大成。

玄奘孤征天竺,研求佛法,历17年;回国后,19年里翻译了佛经73部,相当于25部圣经的分量一、Buddhist Translation in the First Period早期佛经翻译的一大特点:很多经书没有书面原本,多为合作翻译的结果。

西域或天竺来的高僧口诵经文,然后由中方人员合译出经文。

1.主要译者1)安清安清(约2世纪),又名安世高,西域安息人,禅数学者,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开始翻译佛经的西域僧人。

“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偏重直译)安清的来华,为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来华时,佛教早已传人中国一百多年,但无经典,在那一百多年中,佛教只是被看作一种外来的神抵而崇拜。

自安清译出一批佛经之后,佛教的形象为之一变,它不仅是一种被人们信奉、作为精神依托的宗教,而且还有深奥的哲理。

2)支娄迦谶支楼迦谶(约2世纪), 西域月支人,简称支谶,中国佛教史上翻译大乘经典的第一人。

支谶的译经,首将“一切皆空”的思想传入中国,此为当时印度大乘佛教兴起的龙树学系的思想。

“辞质多胡音”3)公元3世纪:支谦支谦,又名支越,字恭明。

原为月支人,故姓支。

祖父东汉时率数百人来华定居。

支谦生于中国,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三人均闻名于世。

汉献帝末年,谦避乱入吴,孙权赏识其才华,拜为博士。

他通晓六种语言,博览群书,本人并非沙门,但佛理精通。

《法句经序》:我国最早带有佛经译论性质的文章法句经中与翻译有关的词句后之传者虽不能密,犹尚贵其实, 粗得大趣。

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

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

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因修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阙不传。

《法句经序》中的翻译思想:核心的问题在于提出了翻译中的文质之争如何理解“文”和“质”?“文”与“质”孰重孰轻?何谓“文”?“文”通俗地说即注重译文在译入语言中的地道, 贴切。

何谓“质”?“质”即注重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尊重被译语言原型,不随意修饰点缀译文。

文质之争在佛经词汇翻译的体现重“质”重“文”舍利弗秋露子般若明涅槃无为浮屠佛轮回生死文质之争:“质朴”和“文丽”两个派别之间的争论支谦受中国文化(如老子等)的影响很大。

支谦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第一个给译文加注的人。

支谦的翻译风格“曲得圣意,辞旨文雅”,“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

故其出经,颇从文丽”他反对前人译经过于质朴而使义理隐晦难明,主张文质调和,畅达经意,使人易于理解,并努力把这种观点运用于实践,开创了一代新的译风,深得好评。

2.佛经翻译第一阶段的特点1)译者:多为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汉族佛教信徒只是起辅助作用。

未得到政府支持,只有民间资助。

受经费所限,所译佛经篇幅较短。

2)翻译过程和结果:(1)翻译过程:外籍僧人背诵经书→口译(传言/度语)→笔录(笔受)→修饰(2)翻译结果:A. 翻译选材无计划、无选择B. 译经不一定与原本相符,对佛教教义可能有较大的曲解。

3)翻译方法:多采用直译甚至音译法。

4)本土的哲学概念(如道家、玄学)对佛经翻译的影响:遇到佛学的名词或概念,往往会从道家著作中寻找哲学名词或概念来比附。

比如,安世高在《安般守意经》中解释说:“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静无为也。

”二、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东晋-隋末,即公元317-617年)历史背景:东晋时期,偏安江左,北方为十六国。

后南方渐次为宋齐梁陈,与北方的北魏、北齐、北周对峙。

隋统一中国。

东晋时期,南方译经的主要人物有法显、宝云。

北方十六国,在后赵、苻秦、姚秦、西秦、前凉时译经的主要人员有释道安(314-385)、鸠摩罗什(350-409)。

南朝时期的译经家有谢灵运、真谛;北朝有菩提流支、彦琮(557-610)1.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主要原因:1)统治者积极提倡。

道安:“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2)佛教能满足当时百姓求助神灵保佑的期待。

3)当时三大僧人(佛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的积极活动,使佛教有了大量的信徒。

2.主要译者1)法显东晋时期,中国僧徒西行取经回国的有法领、知严、宝云、法显等。

法显(334-420)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到达中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人,也是世界上横穿中亚、南亚次大陆并由南洋海路回到中国的第一人。

著有《佛国记》(即《法显传》),是研究我国西域地区和南亚各国中古史以及东西交通史、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公元400年,法显65岁始往天竺;403年进入中天竺,404年参观访问了净饭王故国、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伽罗卫城(今尼泊尔南)。

后在达摩竭提国住三年,在多摩梨国住四年,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抄写经文。

413年回到建康。

2)释道安(314-385)释道安后期主要从事译经活动,并讲述般若各经。

其对佛教的贡献主要有:A、总结了汉以来流行的禅法和般若学说;B、确立成规;C、主张僧侣以“释”为姓;D、整理了新旧翻译的经典。

E、释道安最突出的贡献:五失本,三不易3)鸠摩罗什(350-409)罗什译经被僧佑称为“新译”,此前一切翻译均为“旧译”。

罗什译经74部,384卷,今存39部,313卷。

他第一次把印度佛学按本来面目介绍过来,对六朝时中国佛学的繁荣以及隋唐佛教诸宗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鸠摩罗什的翻译思想概述罗什的意译原则,最早实践了三项翻译标准:“信”、“达”、“雅”僧肇评他译的《维摩诘经》“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 “信”“其文约而诣,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 “达”“译文雅正,以便阅读”-- “雅”鸠摩罗什反对直译,倾向意译。

“天见人,人见天。

”(竺法护译)→“人天交接,两得相见。

”(鸠摩罗什译)4)彦琮(557-610)彦琮(557-610),俗姓李,十岁出家,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杨坚于581年建立隋朝。

583年,西域来经,彦琮奉诏翻译;592年,到大兴善寺管理译经事务。

前后译经23部,100多卷。

总结翻译经验,著有《辩证论》。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

佛经翻译要例“十条”和佛经译者“八备”说《辩证论》批评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原则;佛经翻译要例“十条”和佛经译者“八备”说。

翻译要例“十条”:“安之所述,大启玄门;其间曲细,犹或未尽。

更凭正文,助光遗迹,粗开要例,则有十条:字声一,句韵二,问答三,名义四,经论五,歌颂六,咒功七,品题八,专业九,异本十。

各疏其相,广文如论”。

“八备”说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殚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诠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於道术,淡於名利,不欲官衔,其备六也;要识梵言。

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

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

3. 佛经翻译第二阶段的特点1)苻坚和姚兴开始组织译场,翻译活动由此前的个人翻译转入集体翻译。

第一阶段的佛经翻译分口授、传言和笔受三人,有时口授兼传言。

现阶段则增加了记录梵文、正义以及校对等三道工序。

2.)此阶段翻译的原本往往不止一种,便于相互校勘。

译经不必由胡本(于阗、月支、龟兹)传入,而是直接译自梵文。

3.)翻译理论和技巧有进步。

彦琮提出了“八备”说,鸠摩罗什提倡意译。

此外还有别的译者也提出了对翻译的看法。

三、唐朝佛经翻译唐代是我国佛教全盛时期。

统治者对佛、道、儒均加以利用。

佛教形成了很多的宗派,师徒相传,以竞相争取统治集团的支持。

佛经翻译也得到重视。

1、唐朝佛教空前发展的原因1)统治阶级利用儒、佛、道,加强对劳动人民思想意识的统治。

2)佛教首领巴结统治者。

3)佛教内部形成了各个宗派,彼此竞争,推动了佛教的进一步发展。

2.唐朝佛经翻译的特点1)主译为本国僧人为多,且都精通梵汉,深晓佛理;2)译经计划性强,节译少,全译多;3)译场制度完备;所译佛经,忠实原著。

唐代的翻译职司多达11种:1)译主2)证义3)证文(或称证梵本)4)度语5)笔受6)缀文7)参译8)刊定9)润文10)梵呗11)监护大使3.玄奘对我国的翻译事业的贡献唐朝的佛经翻译主要集中在贞观-贞元(即627-805)期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