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与主要财务指标公式

合集下载

银行常用财务指标分析

银行常用财务指标分析

银行常用财务指标分析一、引言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负责接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提供其他金融服务。

为了评估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常用的财务指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银行常用的财务指标,并详细解释每个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二、财务指标1. 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资本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监管机构评估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依据。

一般来说,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 = (核心资本 / 风险加权资产) × 100%。

2.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评估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指标,反映了银行贷款质量的好坏。

不良贷款率的计算公式为:不良贷款率 = (不良贷款余额 / 贷款总额) × 100%。

3.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根据监管要求需要提取的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

存款准备金率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准备金率 = (存款准备金 / 存款总额) × 100%。

4.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评估银行资本结构和财务稳定性的指标,反映了银行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100%。

5.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评估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反映了银行每单位资产的盈利能力。

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资产总额) × 100%。

6. 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是评估银行资本运营效益的指标,反映了银行每单位资本的盈利能力。

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资本利润率 = (净利润 / 核心资本) × 100%。

7. 不良贷款覆盖率不良贷款覆盖率是评估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指标,反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程度。

不良贷款覆盖率的计算公式为:不良贷款覆盖率 = (拨备覆盖率 / 不良贷款率) × 100%。

三、数据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财务指标的含义,以下是一个虚构的银行的数据示例:- 核心资本:10,000,000元- 风险加权资产:100,000,000元- 不良贷款余额:5,000,000元- 贷款总额:200,000,000元- 存款准备金:2,000,000元- 存款总额:500,000,000元- 负债总额:400,000,000元- 资产总额:600,000,000元- 净利润:8,000,000元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该银行的财务指标如下:- 资本充足率 = (10,000,000 / 100,000,000) × 100% = 10%- 不良贷款率 = (5,000,000 / 200,000,000) × 100% = 2.5%- 存款准备金率 = (2,000,000 / 500,000,000) × 100% = 0.4%- 资产负债率 = (400,000,000 / 600,000,000) × 100% = 66.67%- 净利润率 = (8,000,000 / 600,000,000) × 100% = 1.33%- 资本利润率 = (8,000,000 / 10,000,000) × 100% = 80%- 不良贷款覆盖率 = (2,000,000 / 2.5%) × 100% = 80%四、结论通过对以上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表明其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

银行常用经营指标计算公式

银行常用经营指标计算公式

银行常用经营指标计算公式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2、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100%;流动性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流动性负债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负债。

3、存贷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各项存款含应解汇款和保证金,不含待结算财政存款、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和财政预算专项存款4、对流动负债依存率=流动负债净额÷长期资产×100%;流动负债净额=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

5、中长期贷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100%;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长期贷款;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6、拆借资金比例①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②拆(调)出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③净拆(调)入资金比例=净拆(调)入资金余额÷流动负债×100%;拆(调)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4%;拆(调)出资金包括: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拆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8%;净拆(调)入资金是指拆(调)入资金与拆(调)出资金的差额。

7、贷款质量指标①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②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③呆滞呆账贷款比例=(呆滞贷款余额+呆账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④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类逾期贷款×10%+各类呆滞贷款×40%+各类呆账贷款)。

银行常用经营指标计算公式

银行常用经营指标计算公式

银行常用经营指标计算公式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1、备付金比例 =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 ;备付金包括 : 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2、资产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100%;流动性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 流动性负债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负债。

3、存贷比例 =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各项存款含应解汇款和保证金 , 不含待结算财政存款、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和财政预算专项存款4、对流动负债依存率 =流动负债净额÷长期资产×100%;流动负债净额 =流动负债 - 流动资产 ; 长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

5、中长期贷款比例 =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100%;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长期贷款 ; 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6、拆借资金比例①拆 ( 调) 入资金比例 =拆( 调) 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②拆 ( 调) 出资金比例 =拆( 调) 出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③净拆 ( 调) 入资金比例 =净拆 ( 调 ) 入资金余额÷流动负债×100%;拆 ( 调 ) 入资金包括 : 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 , 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 4%;拆( 调) 出资金包括 : 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 , 拆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 8%;净拆 ( 调 ) 入资金是指拆( 调) 入资金与拆 ( 调) 出资金的差额。

7、贷款质量指标①不良贷款比例 =不良贷款÷各项贷款× 100%;②逾期贷款比例 =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③呆滞呆账贷款比例 =( 呆滞贷款余额 +呆账贷款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 100%;④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 =( 各类逾期贷款× 10%+各类呆滞贷款× 40%+各类呆账贷款 ) 。

准备金与主要财务指标公式

准备金与主要财务指标公式
(2)2008年6月1日起保,2009年5月31日到期,保费120万,2008年 11月1日发生20万的赔款(已赔付),2008年12月1日发生赔案估 损金额10万元,计算2008年12月31日的满期赔付率?按1/24法估 算已赚保费。
-17-
练习题(2/3)
3、计算利润率:2008年公司的保费增长15%,应收保费率8%, 综合赔付率55%,手续费支付比例15%,综合费用率35%,计 算2008年承保利润率。
综合赔付率
综合赔付率分析: “综合赔付率”主要受承保质量和理赔质量影响,在分析“综合赔付
率”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费率严重影响赔付率高低:如某年车险赔付率偏高,主要受当年
费率大幅下调影响; 2)不同客户群出险率存在差异:如家庭自用小轿车的出险率偏高; 3)理赔质量至关重要:赔案存在水分、虚假赔案等行为严重扭曲真
出险 报案 查勘 立案 核损 理算 结案
交强险: IBNR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注:由于各公司理赔模式、延迟时间不同,所以在赔付率结构中各项 准备金的占比不同,不可比。
收入类指标
1、保费收入:最重要的业务规模指标,市场份额依据该指标计算, 可与同业保险公司进行横向比较,直观反映了本期的展业成果。但保 费收入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反映相关的现金流状况和收款风险 ,而且保费收入是以签单时间入账,不能完全反映当期承担的保险责 任。
保单生效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未赚保费因子 1/24 3/24 5/24 7/24 9/24 11/24
保单生效日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未赚保费因子 13/24 15/24 17/24 19/24 21/24 23/24

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公式(一)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短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一般认为,该比率维护在40-60%之间较为合适,负债比率过高是不利的,应引起重视。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它反映企业短期负债的清偿能力,即每1元流动负债额中有多少流动资产额作保证。

一般认为2:1的流动比率较好。

若该比率过低,说明企业偿还能力较差,若该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部分资金闲置。

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存货 /流动负债总额因为存货不能马上形成支付能力,所以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一般认为,该比率为1:1较好。

4、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即时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指标计算公式如下: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三个月到期的短期投资和应收票据)/流动负债现金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5、利息保障倍数衡量企业偿还借款利息的能力,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如不能得到利息费用的详细资料,可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所得保障支付负债利息的能力,它的倍数一般情况下应大于1,同时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比率作为最基本的偿付利息能力指标,否则就难以偿还债务及利息。

但从短期看,由于折旧费、摊销费及折耗费等短期内不需要支付资金,所以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时,企业通常也能偿还其利息债务。

6、应收账款损失率应收账款损失率=坏账损失/应收账款总额一般讲该指标越小越好,比率高应引起重视,必须到企业对应收帐款进行调查,找出原因。

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企业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偿还债务的能力。

(1)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

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的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进行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

财务指标分析公式汇总

财务指标分析公式汇总

财务指标分析公式汇总一、财务指标分析的概述财务指标分析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财务指标分析公式,下面将对常用的财务指标分析公式进行汇总和详细解释。

二、财务指标分析公式1. 偿债能力指标- 1.1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 1.2 现金比率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流动负债- 1.3 利息保障倍数 = (利润总额 + 利息费用) / 利息费用- 1.4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2. 营运能力指标- 2.1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2.2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 平均存货余额- 2.3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总资产余额- 2.4 固定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固定资产余额3. 盈利能力指标- 3.1 销售毛利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收入- 3.2 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3.3 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平均总资产余额- 3.4 股东权益收益率 = 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余额4. 现金流量指标- 4.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净利润- 4.2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流动负债- 4.3 现金再投资比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净利润 + 利息费用)5. 成长能力指标- 5.1 营业收入增长率 = (本期营业收入 - 上期营业收入) / 上期营业收入 - 5.2 净利润增长率 = (本期净利润 - 上期净利润) / 上期净利润- 5.3 总资产增长率 = (本期总资产 - 上期总资产) / 上期总资产- 5.4 净资产增长率 = (本期净资产 - 上期净资产) / 上期净资产三、财务指标分析公式的应用举例以某公司为例,假设其财务数据如下:- 流动资产:100,000- 存货:20,000- 流动负债:50,00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0,000- 利润总额:80,000- 利息费用:10,000- 负债总额:150,000- 资产总额:200,000- 营业收入:500,000- 应收账款余额:50,000- 营业成本:300,000- 总资产余额:250,000- 固定资产余额:100,000- 净利润:60,000-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40,000- 平均存货余额:15,000- 平均总资产余额:225,000- 平均固定资产余额:90,000- 平均股东权益余额:120,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0,000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公司的财务指标:- 速动比率 = (100,000 - 20,000) / 50,000 = 1.6- 现金比率 = 30,000 / 50,000 = 0.6- 利息保障倍数 = (80,000 + 10,000) / 10,000 = 9- 资产负债率 = 150,000 / 200,000 = 0.75- 应收账款周转率 = 500,000 / 40,000 = 12.5- 存货周转率 = 300,000 / 15,000 = 20- 总资产周转率 = 500,000 / 225,000 = 2.22- 固定资产周转率 = 500,000 / 90,000 = 5.56- 销售毛利率 = (500,000 - 300,000) / 500,000 = 0.4- 净利润率 = 60,000 / 500,000 = 0.12- 资产收益率 = 60,000 / 225,000 = 0.27- 股东权益收益率 = 60,000 / 120,000 = 0.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 = 70,000 / 60,000 = 1.17-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70,000 / 50,000 = 1.4- 现金再投资比率 = 70,000 / (60,000 + 10,000) = 1- 营业收入增长率 = (500,000 - 400,000) / 400,000 = 0.25- 净利润增长率 = (60,000 - 50,000) / 50,000 = 0.2- 总资产增长率 = (250,000 - 200,000) / 200,000 = 0.25- 净资产增长率 = (120,000 - 100,000) / 100,000 = 0.2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该公司在各个财务指标上的表现。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超全)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超全)

财务指标计算公司公式一、盈利能力分析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二、盈利质量分析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三、偿债能力分析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四、营运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4.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6.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五、发展能力分析1.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2.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3.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4.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5.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加额÷上期营业利润)×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标准:不得低于3%)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财务分析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分析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分析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引言概述: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匡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度。

在财务分析中,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是非常关键的,它们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分析中常用的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一、偿债能力指标1.1 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是用来评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不考虑存货的情况下能够偿还其短期债务的能力。

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1.2 现金比率(Cash Ratio):现金比率是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衡量了企业能够用现金偿还其短期债务的能力。

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现金比率 = 现金 / 流动负债1.3 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 Coverage Ratio):利息保障倍数是用来评估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指标,它表明企业利息支付能力的强弱。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利息保障倍数 = (利润总额 + 利息费用 + 税前折旧与摊销) / 利息费用二、盈利能力指标2.1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毛利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衡量了企业每一单位销售额中的利润。

毛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2.2 净利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每一单位销售额中的净利润。

净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2.3 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资产收益率是评估企业利用资产获得盈利能力的指标,它衡量了企业每一单位资产中的盈利能力。

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三、运营能力指标3.1 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评估企业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

主要财务指标公式

主要财务指标公式
非筹资性现金净流入与流动负债比率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初流动负债合计+期末流动负债合计)/2]×100%
非筹资性现金净流入与负债总额比率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初负债合计+期末负债合计)/2]×100%
流动比率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期末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期末存货余额-期末预付账款余额-期末待摊费用余额)/期末流动负债合计×100%
现金比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期末应收银行承兑汇票余额)/期末流动负债合计×100%
营业收入现金率
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报告期营业收入×100%
(报告期利润总额+报告期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期初资产总计+期末资产总计)/2]×100%
净资产收益率
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成本收入比
(本期业务及管理费/(本期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成本))×100%
注释:
(1)上述指标计算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数据为准
(2)EBITDA=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折旧+摊销
(3)EBITDA/利息支出=EBITDA/(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支出)
(4)报告期利息支出=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支出
(5)刚性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超全)

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超全)

财务指标计算公司公式一、盈利能力分析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得盈利能力越强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得盈利能力越强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得盈利能力越强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得盈利能力越强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得盈利能力越强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得经营效益越高二、盈利质量分析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得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三、偿债能力分析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得值,进行比较分析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得能力越强四、营运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4、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 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6、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五、发展能力分析1、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得值,分析发展趋势2、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得值,分析发展趋势3、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得值,分析发展趋势4、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得值,分析发展趋势5、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加额÷上期营业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得值,分析发展趋势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标准:不得低于3%)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她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准备金与主要财务指标公式

准备金与主要财务指标公式
自然灾害的影响:洪水、干旱、冰雹、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赔付率,但这些灾害的发生频率不高
01
03
05
02
04
06
综合赔付率
在分析“赔付率”时,可以参考使用的部分业务指标:费率、出险率、案均赔款、赔案件数。
阅读报表赔付数据时:
一是,关注赔付率的高低及其变化趋势,最好再进行横向比较,弄清楚赔付水平是得到了改进还是有所恶化。
练习题(3/3)
-*-
答案: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20*13/24=65(万元) 2、(1) 满期赔付率=赔款/满期保费 =20/[ (13/24)*120]=30.77% (2) 满期赔付率=(已决赔款+未决赔款)/满期保费 =(10+20)/[ (13/24)*120]=46.15 % 3、利润率=100%-(55%+35%)=10% 4、(1)自留保费=1000*(1-20%)=800万 (2)已赚净保费=800*(1-60%)=320万 (3)综合赔付率=(100-20+50)/320=40.63%
-*-
准备金计算与主要财务指标介绍
财务会计部
各项准备金的内容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概念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又叫未赚保费准备金)是指在准备金评估日为尚未终止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包括保险公司为保险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以及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金。
练习题(2/3)
-*-
计算利润率:2008年公司的保费增长15%,应收保费率8%,综合赔付率55%,手续费支付比例15%,综合费用率35%,计算2008年承保利润率。 某财险公司2008年度保费收入1000万元,分保比例是20%,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比例是60%,计算 自留保费 2008年度已赚净保费 2008年度,已决赔款100万元,分保摊回赔款20万元,未决赔款准备金净额50万元,计算2008年度综合赔付率

财务分析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分析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分析各项指标计算公式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通过计算各项财务指标可以匡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效益和风险情况。

以下是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1. 资产负债率(Debt Ratio):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2.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衡量了企业流动资产能够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3. 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是一种更严格的流动性指标,排除了存货等较难变现的资产。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4. 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是评估企业资金回收能力的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5.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存货周转率衡量了企业存货的流动性和管理效率。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 平均存货余额6. 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利用全部资产创造销售收入的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总资产7. 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反映了每一单位销售收入中的净利润占比。

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8. 总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Assets):总资产收益率衡量了企业利用全部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

总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平均总资产9. 权益乘数(Equity Multiplier):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利用债务资金进行投资的程度。

权益乘数 = 总资产 / 净资产以上是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匡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效益和风险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和决策。

准备金与主要财务指标公式

准备金与主要财务指标公式

准备金与主要财务指标公式准备金是一个机构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应对风险和金融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所持有的一定量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它属于流动资产的一部分,通常由货币、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和其他限制性存款等组成。

准备金主要用于保证机构或企业短期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确保它们能够在需要时及时履行债务和承担其他支付义务。

准备金的计算公式为:准备金=货币+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其他限制性存款其中,货币包括现金和与之相等的货币存款,也就是机构或企业的银行存款;储蓄存款是指会计会计科目中的储蓄存款项,即机构或企业存放在银行的储蓄款项;有价证券是指机构或企业持有的能够快速变现的证券,例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等;其他限制性存款则包括诸如保证金、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在内的其他需要按规定保留的款项。

准备金的数额要根据机构或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计算。

一般来说,准备金的数额应该能够满足机构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和支付需求。

因此,在计算准备金时,需要考虑机构或企业的规模、经营状况、行业特点等因素,以及市场的预期和要求等。

除了准备金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主要财务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机构或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要财务指标及其计算公式:1.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用来衡量机构或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

2. 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是一种更为严格的衡量机构或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它排除了存货的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

3. 资产负债比率(Debt to Equity Ratio):资产负债比率用来衡量机构或企业的债务风险和资产负债结构。

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比率= 负债总额 / 净资产。

负债总额包括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等,净资产等于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用率指标
简单费用率=(营业税金及附加+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保费收入; 固定费用率=固定费用/保费收入; 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保费收入; 变动费用率=变动费用/保费收入; 固定费用=租赁费+物业费+场地取暖降温费+水费+电费+能源消耗费+折旧摊销+房产税+土地 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企业财产保险费; 人力成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社会统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职工教育费+工 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 变动费用=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除固定费用、人力成本外的其他业管费。
-17-
练习题(2/3)
3、计算利润率:2008年公司的保费增长15%,应收保费率8%, 综合赔付率55%,手续费支付比例15%,综合费用率35%,计 算2008年承保利润率。 4、某财险公司2008年度保费收入1000万元,分保比例是20%,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比例是60%,计算 (1)自留保费 (2)2008年度已赚净保费 (3)2008年度,已决赔款100万元,分保摊回赔款20万元,未 决赔款准备金净额50万元,计算2008年度综合赔付率
综合赔付率




在分析“赔付率”时,可以参考使用的部分业务指标:费率、出险率、案均 赔款、赔案件数。 阅读报表赔付数据时: 一是,关注赔付率的高低及其变化趋势,最好再进行横向比较,弄清楚赔付 水平是得到了改进还是有所恶化。 二是,分析赔付率的变化原因,具体到产品和区域,再分析是主要由于费率 (费率降低导致承担责任增大或已赚保费减少,提高赔付率)、出险率和赔 案件数(某些产品出险率增加将导致赔案件数增加,提高赔付率)还是案均 赔款(事故性质、法律环境或理赔质量均影响到案均赔款)或者巨灾等影响 所致。 三是,横向与同业公司比较,在相同的会计准则下,与同业公司的比较可以 发现本公司在赔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综合赔付率



综合赔付率分析: “综合赔付率”主要受承保质量和理赔质量影响,在分析“综合赔付 率”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费率严重影响赔付率高低:如某年车险赔付率偏高,主要受当年 费率大幅下调影响; 2)不同客户群出险率存在差异:如家庭自用小轿车的出险率偏高; 3)理赔质量至关重要:赔案存在水分、虚假赔案等行为严重扭曲真 实的赔付率; 4)自然灾害的影响:洪水、干旱、冰雹、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赔 付率,但这些灾害的发生频率不高
成本类指标 已赚口径承保结果: 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 综合赔付率=综合赔付/已赚净保费×100% 综合费用率=综合费用/已赚净保费×100% 承保利润率=承保利润/已赚净保费×100% =1-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 =1-综合成本率
练习题(1/3)
1、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008年7月1日起保,2009年6月30日 到期,保费120万,计算2008年12月31日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按1/24法估算。 2、计算满期赔付率: (1)2008年6月1日起保,2009年5月31日到期,保费120万,2008年 11月1日发生20万的赔款(已赔付),计算2008年12月31日的满 期赔付率?按1/24法估算已赚保费。 (2)2008年6月1日起保,2009年5月31日到期,保费120万,2008年 11月1日发生20万的赔款(已赔付),2008年12月1日发生赔案估 损金额10万元,计算2008年12月31日的满期赔付率?按1/24法估 算已赚保费。
其中, T2、T1分别为评估日当月数(跨年度的应加12)、起保 日当月数。
-5-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365法介绍: 以准备金评估日与保单到期日之间的天数与365天的比例来作为未赚保 费准备金与总保费的比例。目前我公司采用此法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练习: 某保单的保险期间为2007.6.15—2008.6.14,保费收入为1500元 ,采用1/365法计算在评估日2007.12.31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德州、临沂、菏泽等验收考题) 365-200 答:1500*------------ =678.08 365
-18-
练习题(3/3)
答案: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20*13/24=65(万元) 2、(1) 满期赔付率=赔款/满期保费 =20/[ (13/24)*120]=30.77% (2) 满期赔付率=(已决赔款+未决赔款)/满期保费 =(10+20)/[ (13/24)*120]=46.15 %
3、利润率=100%-(55%+35%)=10% 4、(1)自留保费=1000*(1-20%)=800万 (2)已赚净保费=800*(1-60%)=320万 (3)综合赔付率=(100-20+50)/320=40.63%
-7-
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 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发生并已 经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 金。 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是指事故已发生, 但尚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而提取的准备金。 理赔费用准备金包括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和间接理赔费用准 备金。直接理赔费用包括与案件直接相关的查勘费、检验费等费 用;间接理赔费用为理赔部门发生的与案件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主要包括理赔部门的人员工资、查勘车、通讯费等费用。
保单生效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未赚保费因子 1/24 3/24 5/24 7/24 9/24 11/24
保单生效日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未赚保费因子 13/24 15/24 17/24 19/24 21/24 23/24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举例1:2008年7月1日起保,2009年6月30日到期,保费120万,计算2008年12月31日
已赚保费
未赚保费
保费收入
保单生效 日 准备金评 估日
事故发生 日
保单自然 终止日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 1/24法介绍:假设统计月份内承保保单的保单数量和金额服从均匀分布 ,即所有保单都从月中开始生效,每一张保单当月仅能赚得半月的保费 。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费收入*未赚保费因子
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

非交强险:
出险
IBNR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报案 查勘 立案 核损 理算 结案
交强险: IBNR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注:由于各公司理赔模式、延迟时间不同,所以在赔付率结构中各项 准备金的占比不同,不可比。
收入类指标




1、保费收入:最重要的业务规模指标,市场份额依据该指标计算, 可与同业保险公司进行横向比较,直观反映了本期的展业成果。但保 费收入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反映相关的现金流状况和收款风险 ,而且保费收入是以签单时间入账,不能完全反映当期承担的保险责 任。 2、实收保费:与保费收入的差异在于剔除应收保费,体现为现金收 到的保费,但实收保费并不完全是当期努力的成果,包含了部分以前 期间保费在当期缴费后形成的实收保费,同时当期保费如果没有缴费 ,将递延到以后缴费期间并确认为实收保费。 3、已赚净保费:已赚保费是真正权责发生制意义上的收入概念,表 明当期已实现(或“已赚”)的保费收入,与其他行业的“营业收入 ”概念相匹配。 4、应收保费:是公司的一项资产。是公司按照原保险合同约定应向 投保人收取的保费。 5、自留保费:是指减去同业分担和法定再保险分担的风险后,由保 险公司自担运营风险的保费。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1/24法估算。 计算结果:12030日到期,保费120万,计算2008年9月30日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1/24法估算。 计算结果:120*【23-2*(9-7)】/24 广泛的计算公式:未赚保费因子=[23-2*(T2-T1)]/24
收入类指标 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入保费-分出保费; 已赚净保费=保费收入+分入保费-分出保费-提取未到期 责任准备金 =自留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应收保费率=应收保费期余额/向前滚动12个月保费收入; 分保(出)比例=分出保费/保费收入; 非车险占比=非车险保费收入/全险种保费收入 渠道保费占比=某渠道保费收入/全渠道保费收入; 机构(险种)保费贡献率=某机构(某险种)保费收入/所 有机构(全险种)保费收入合计; 市场份额=某机构累计保费收入/当地财险累计保费收入。
综合赔付率
综合赔付率=综合赔付成本/已赚净保费×100%; 综合赔付成本=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提取未 决赔款准备金-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 赔付支出=直接赔款+直接理赔费用+间接理赔费 用-代位追偿款-收回赔款及物资折价; 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已发生已报告未决准 备金+提取已发生未报告未决准备金(IBNR)+ 提取理赔费用准备金
准备金计算与主要财务指标介绍
财务会计部
-1-

各项准备金的内容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概念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又叫未赚保费准备金)是指在准 备金评估日为尚未终止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包括 保险公司为保险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 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以及为保险期间 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 责任而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金。
-6-
练习:2004年6月1日承保的一份1年期保单,保 费收入1000元,分别用1/24法和1/365法计算该保单 2004年12月31日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首日费用率 为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