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认识有机化学》 说课稿
![《认识有机化学》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c3f7b8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d.png)
《认识有机化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有机化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认识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的开篇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中起着引领和奠基的作用。
教材首先通过对生活中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介绍,引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
接着,阐述了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以及分类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奠定了基础。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逐步引导学生构建有机化学的知识框架。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阶段已经对一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有机化学的系统知识还较为欠缺。
他们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难,因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较为复杂,反应类型多样。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方法。
(2)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
(3)能够识别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并根据官能团推测其可能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实例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对官能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有机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
2、教学难点(1)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7dd0e5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c.png)
听课记录: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识别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认识到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首先展示一张包含有机化合物(如葡萄糖、蛋白质、塑料等)和无机化合物(如水、盐、金属等)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区分出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些是无机化合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听取教师的介绍,对有机化合物产生初步的认识。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启发式提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一)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教师行为:•详细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即含有碳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等)。
•引导学生根据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如烃类、醇类、醛类、羧酸类等,并举例说明各类化合物的特点。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教师讲解的要点。
•跟随教师的引导,尝试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并理解各类化合物的特点。
过程点评:•教师讲解条理清晰,分类举例具体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师行为:•利用球棍模型或多媒体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讲解碳原子的四价性、共价键的形成以及同分异构现象。
•组织学生观察模型或图示,并讨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观察模型或图示,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小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分享各自的理解。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4ae16d5bbfd0a78567382.png)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甲烷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2)以甲烷为例,认识有机物分子具有立体结构,初步培养空间想像能力。
(3)从分子结构角度认识烷烃、同分异构现象,掌握同分异构体。
(4)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有机物分析,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有机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讨论”、“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3)通过用模型组装有机分子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取代反应、同分母异构体、同系物、烷烃的结构与性质2.教学难点取代反应、同分母异构体、同系物、烷烃的结构与性质三、教学过程2.探索新知【板书】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师】什么是有机物?有机化合物一般指含碳化合物。
甲烷是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烃,也是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烃。
谁能写出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
【学生】【师】有机化合物中的每个碳原子不仅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那么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能成键吗?成键时有什么特点呢?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多个碳原子可结合形成碳链,也可形成碳环,也可带支链。
一定数目的碳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碳骨架(同分异构体)【多媒体展示】碳与碳的成键【思考与讨论】分析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师】大家能想象一下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吗?【生】正四面体结构。
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分别位于4个顶点。
【师】为什么是正四面体呢?甲烷分子中,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均为109º28'或109.5º)【多媒体展示】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球棍模型、空间结构示意图。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7章第1节认识有机物课件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7章第1节认识有机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0421e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1.png)
判断,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3.通过模型认识同系物和同分异构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体的概念和实例,学会简单同分异
3.掌握烷烃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构体的书写步骤和方法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辨析·易错易混
小练·素养达成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知识导图 认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单键、双键、三键 识碳骨架:碳链、碳环 有同系物 机 化合 物同烷分烃异燃 取构烧 代体反 反应 应
【答案】属于不带支链的直链结构。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辨析·易错易混
小练·素养达成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探究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以4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为例): 根据碳原子的4价键原则,试在各模型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各物质的分子 式。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辨析·易错易混
酸钾溶液氧化等),加聚反应等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辨析·易错易混
小练·素养达成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学习内容
考查重点
乙醇
③有机物官能团的类型及性质,特别是给出一
乙醇与
乙酸
有机物的结构推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
乙酸 官能团与有机化 ④限制条件推算某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种数
合物的分类 ⑤有机基本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乙
②以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为基础,认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识烷烃的结构。了解简单烷 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 烃的习惯命名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abab5f6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6.png)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路学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教科书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课,教材以目前已知物质中绝大多数种类都属于有机物的事实,冲击学生头脑中的固有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有机物的数量如此繁多”,由此引入碳原子成健特点的教学主题。
然后以学生熟悉的甲烷为例,应用此前已学习过的化学键知识,介绍两个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和多个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在平面位置关系的层次上给出有机物碳骨架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模型,进一步从空间位置关系的层次深化学生对甲烷和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教材在此处的“资科卡片”中给出了使用模型的化学研究方法,还通过其中的插图,结合此前的“思考与讨论”栏目使学生认识到有机物不仅具有立体结构,还可以通过碳原子结合成长链形成更复杂的结构。
通过以上铺垫,接下来的“思考与讨论”栏目要求学生应用刚学到的碳原子成键规律和甲烷的结构特点,结合插图中的分子结构模型,自行归纳烷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同时设置问题,引出下文对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介绍。
教材在这里给出烷经使用天干或汉字数字表示碳原子数的命名基本原则、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给出系统命名法。
教学时应注意控制难度,不再继续深化。
与旧教材相比,本节教材中出现的新概念较多,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特点与无机物相比也存在巨大差异,为了让学生顺利接受这些内容,教材通过大量示意图直观地呈现微观结构,并在栏目活动中使用了分子结构模型,促使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水平从平面层次上升到立体层次,由实物模型转化为头脑中的思维模型。
从生产生活角度看,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新型材料,高效药物,大量染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共23张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共23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c6a3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2.png)
3、有机物的组成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也叫作碳氢化合物。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还可以含有H、O、N、S、P、卤素等。
新华字典 tīng有机化学上碳氢化合物的总称(碳、氢二字连读)。
3、有机物的组成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也
相同
同
同
碳原子数不同。
同系物
碳原子均饱和、链状①通式_____(填“同”或“不同”,以下
正丁烷
异丁烷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6、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6、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
项目
(2)传统命名法
适合于碳原子数1~5的烷烃
正丁烷
异丁烷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2、烷烃的命名(2)传统命名法适合于碳原子数1~5的烷烃正丁
3、烃基的命名
CH3-
烃分子中去掉1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基团称为烃基。
CH3CH2 -
CH4
CH3CH3
CH3CH2CH3
CH3CH2CH2 -
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CH2-
3.有下列结构的物质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
1.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
相似性:有机物的熔点一般较低,常温下多为固态或液态;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绝大多数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
1、有机物的定义
2、有机物的性质
差异性:从挥发性来看,有的易挥发,如乙醇、苯等,有的难挥发,如甘油等;从溶解性来看,大多难溶于水,如四氯化碳等,但有的易溶于水,如乙醇、乙酸等;从热稳定性来看,大多受热易分解,如聚乙烯等,但有的具有较强热稳定性,如酚醛树脂等。
第七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七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7cef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4.png)
第七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是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内容,是高中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是学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观念形成的重要载体。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中,“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应用”对有机化合物的要求为:“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以甲烷为例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知道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知道氧化、取代等有机反应类型。
”具体内容包括辨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骨架,能描述甲烷的分子结构特征,能搭建甲烷和乙烷的立体模型,能写出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能辨识取代反应,且知道对有机化合物的研究,需要在了解碳原子成键规律的基础上,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以及决定其分类与性质的特征基团,进而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实现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合成新物质。
人教版教材化学必修第二册中,从“有机化合物为什么如此繁多?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具有哪些一般特点?”设问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接下来,从“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烷烃”两方面来回答之前的设问。
从学生熟悉的甲烷组成展开来认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从认识甲烷的空间结构开始展开来认识烷烃的结构,进而引出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基本解释了学生“有机化合物为什么如此繁多?”的疑问。
从认识甲烷的性质开始展开来认识烷烃的性质和有机物的一般通性,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学生“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具有哪些一般特点?”的疑问。
本节内容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
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17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习上述知识。
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设计:第7章 有机化合物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设计:第7章 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bf1b6ab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9.png)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烷烃的结构本节教材位于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课时。
内容是碳原子成键特征和烷烃结构的归纳、拓展,是有机化学较为重要的一节,属于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的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学习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其中对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和碳原子的成键特征是不少学生的易错环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需要注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其中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模象直观手段,如搭建分子结构模型、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机分子结构等。
注意多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增强互动;总结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目标1.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掌握烷烃的结构特点。
核心素养1.通过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2.通过对烷烃的结构了解,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重点: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烷烃的结构。
难点: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查找相关资料,准备课件准备资料。
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师设问:想一想,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有限却种类繁多,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请结合下图显示的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几种方式,分析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设计意图:抛出主题,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关注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互动交流,结合自己的想法发表看法。
教师小结:分别对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点举例说说明。
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点:1、形成4个共价键。
并介绍甲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2、可以形成单键、双键、三键。
3、可以形成碳链、碳环。
二、烷烃的结构投影展示:教师投影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与甲烷分子结构模型。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0790c46c175f0e7dd1375a.png)
为
,白磷分子呈正四面体,含非极性键,D项错误。
同系物 问题探究:
1.CH3CH2CH2CH3与
是否属于同系物?为什么?
提示:不是。因为同系物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
原子团,一定具有不同的分子式。而CH3CH2CH2CH3与 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2.CH2==CHCH3和
的组成相同,二者中哪一个与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你已经了解到有机化合物具有一些共同的性 质,如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熔点和沸点低、难溶于水、可以燃烧等性 质。下面以甲烷为例,进一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让我们一起走进 丰富多彩前景广阔的有机化学世界,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吧!
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分子式为____C_H__4_,
(3)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的18个氢原子是等效
的。
烃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几种,则该烃一卤取代物就有几种同分异构
体。
典例2 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B )
A.
与
B.
与CH3CH2CH2CH2Cl
C.CH4与CH3CH3
D.CH3CH(CH3)CH2CH2CH3与CH3CH2CH2CH(CH3)CH3
B.CH2==CH2
( C)
C.
D.
解析:CH3OH中含氧元素,不属烃类,A项错误;烷烃中没有碳碳 双键,B项错误;烷烃是链状饱和烃,C项正确,D项错误。
4.下列分子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B
()
A.C3H7Cl C.C5H12
B.C3H8 D.C4H10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745ae5312b3169a551a459.png)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优
质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了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本课以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为载体,以探究、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烷烃两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有机化合物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掌握烷烃的结构、性质、用途。
3.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取代反应的判断。
4.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熟练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了解同系物的概念。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并进行分类;能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7.1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教案)
![7.1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32f80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8.png)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激正丁烷异丁烷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通式:CnHn+2(2)与同学交流,比较大家写出的丁烷的结构式是否相同,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丁烷的结构式有两种;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排列不同造成的。
(3)结合图7-6中的分子式结构模型,总结这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2、烷烃①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烃,读音ting。
以上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②结构简式---有机化学中经常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组成乙烷C2H6可表示为CH3-CH3或CH3CH3丙烷C3H8可表示为CH3-CH2-CH3或CH3CH2CH3丁烷C4H10 可表示CH3-CH2-CH2-CH3或写母体名称时,主链碳原子在10以内的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以上的则用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2.系统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习惯于把横向排列的碳链作为主链,其它作为支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上的碳原子用1,2,3 …,等数字依次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
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烷烃的命名练习: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2,3,5—三甲基己烷4、同系物①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②烷烃的结构相似是指:④碳原子数目越多,同分异构体越多课堂练习:1、烃是( )A 含有C、H元素的有机物B 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C 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 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答案为:C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3—甲基—3—乙基己烷2,4—二甲基—3—乙基己烷3、下列哪组是同系物()A、CH3CH2CH2CH3CH3CH(CH3)CH3B、CH3CH3CH3CH(CH3)CH3C、CH3-CH=CH2CH3=CH—CH=CH2D、CH3-CH2—CH=CH2CH3CH2CH2CH2CH3答案为:B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系物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3982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b.png)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1.根据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培养“微观探析与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2.以CH4的空间结构为例,认识烷烧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培养“宏观辨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3.以典型有机物的结构,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且会判断。
掌握甲烷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根据甲烷的性质,迁移理解烷烧的性质及应用,培养“证据推理与变化观念”的核心素养。
重点:甲烷的结构与性质、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难点:同分异构体一、导入新课人类使用有机物的历史很长,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很早就掌握了酿酒、造醋和制饴糖的技术。
据记载中国古代曾制取到一些较纯的有机物质,如没食子酸、乌头碱、甘露醇等;16世纪后期西欧制得了乙醛、硝酸乙酯、氯乙烷等。
由于这些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动植物体,因此,那时人们仅将从动植物体内得到的物质称为有机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有机物被用人工的方法合成出来,那么,有机物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呢?二、新课讲授【师】目前,人们在自然界发现和人工合成的物质已超过1亿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机化合物,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仍在源源不断地被发现或合成出来。
有机化合物有什么一般特点呢? 【学生】阅读教材。
【师】我们熟悉的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写出它的电子式和结构简式。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问题。
【提问】怎样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呢? 【学生】思考回答【师】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结构及成键特点(1)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间成键方式多样①碳碳之间的结合方式有单键、双键、三键。
②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结合成碳链,也可以结合成碳环(且可带支链),如图。
(3)有机物结构特点①有机物分子可能只含有一个或几个碳原子,也可能含有成千上万个碳原子。
②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物分子,可能因为碳原子间成键方式或碳骨架的不同而具有多种结构。
【提问】请写出含4个碳原子的碳骨架结构。
认识有机化合物说课稿
![认识有机化合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e1493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1.png)
认识有机化合物说课稿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它们是生命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包括烃类、醇类、酮类、醛类、羧酸类、酯类、胺类、醚类等等。
这些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医疗、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含碳元素。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而无机化合物则不一定含有碳元素。
2. 具有共价键。
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元素与其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这种键的特点是共享电子对。
3. 具有多样性。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它们的结构和性质都各不相同。
4. 易于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非常活泼,它们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各种各样的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按照它们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类。
按照结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链状、环状和支链状三种类型。
按照性质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三种类型。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医疗、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燃料。
烃类化合物是燃料的主要成分,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等。
2. 化学品。
有机化合物是化学品的主要成分,包括塑料、橡胶、纤维、颜料、涂料等。
3. 药品。
许多药品都是有机化合物,包括抗生素、镇痛剂、抗癌药等。
4. 农药。
农药是保护农作物的重要工具,许多农药都是有机化合物。
5.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许多食品添加剂都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危害虽然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医疗、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害:1. 污染环境。
许多有机化合物会污染环境,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2. 危害健康。
许多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包括致癌物质、神经毒性物质等。
3. 火灾爆炸。
许多有机化合物易燃易爆,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结语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755eed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b.png)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明确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理解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2.学生能够列举并识别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烃类、醇类、羧酸类等。
3.学生能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包括共价键、同分异构现象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区分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能力。
2.通过观察、归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奥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合物在生命活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应用有机化合物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结构特点及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识别。
•教学难点: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共价键的形成和同分异构现象。
三、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有机化合物结构示意图、视频资料等•实物样品或模型: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模型•实验器材(如有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准备)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
•观察归纳法:引导学生观察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归纳其共性。
•讨论交流法: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幅包含丰富有机化合物的自然或生活场景图片(如森林、厨房等),提问:“这些场景中哪些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 新课教学•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明确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强调其含碳特性及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介绍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分类方式,如按官能团分类(烃类、醇类、羧酸类等)。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1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1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d8f8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8.png)
②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重点知识点:烃、醇、醚、酮、羧酸、酯、胺等分类及结构特点
- 关键句: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醇含有羟基,醚含有醚键,酮含有羰基,羧酸含有羧基,酯含有酯键,胺含有氨基
- 板书设计:列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标出它们的结构特点
请根据以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判断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1)CH4 + Cl2 → CH3-CH2-Cl
答案:取代反应
(2)C2H5OH + O2 → C2H5OH + H2O
答案:氧化反应
(3)C6H6 + H2 → C6H12
答案:加成反应
5. 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操作练习
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回答问题:
5.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命名、结构表示、性质与反应等重要知识点。同时,教师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有机化合物的作用和意义。
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相关习题和实践性任务。作业布置要注重分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③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 重点知识点:烷烃命名、卤代烃命名、醇命名、醚命名等
- 关键句:烷烃命名遵循碳原子数递增的顺序,卤代烃命名在烷烃命名基础上加卤素名称,醇命名以羟基所在碳原子数为前缀,醚命名以两个醇基的碳原子数相加为前缀
- 板书设计:用示例展示烷烃、卤代烃、醇、醚的命名规则,突出前缀和编号的顺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进行分析和判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技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beb091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e.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掌握烷、烯、炔等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和应用。
3.掌握碳氢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了解其生产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和命名规则。
2.不同种类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3.碳氢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4.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用化学家居里的名言:生命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这两个很不寻常的元素组成的,来引入有机化合物这一话题,并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问题: -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 生命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有哪些?2. 学习环节(1)认识有机化合物 -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征:含碳元素,能形成很多的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 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包括与碳数相关的分类、结构相关的分类、合成方法相关的分类等。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 通过几个常见有机物的分子式,引导学生分析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介绍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包括IUPAC命名法和通用命名法,以及有机物简式、结构式、球棒模型等表达方式。
(3)掌握烷、烯、炔等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和应用 - 以烷烃为例,介绍它们的命名规则、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
- 然后讲解烯烃、炔烃等其他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和应用,以及与烷烃的比较。
(4)了解碳氢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生产和应用 - 讲解碳氢化合物的性质和类别,包括饱和类、不饱和类等。
- 介绍柴油、液化气等碳氢化合物的生产和应用。
3. 实验环节(1)实验一:测定酸度和碱度的方法 - 通过实验,掌握测定酸度和碱度的方法,了解溶液pH值的含义。
- 提供几种物质和溶液,让学生自行操作实验,测定pH值并记录实验数据。
(2)实验二:烧杯测油品析出物 -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油品的组成及析出物的变化情况。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23a62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6.png)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
物》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优
质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了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本课以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为载体,以探究、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烷烃两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有机化合物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掌握烷烃的结构、性质、用途。
3.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取代反应的判断。
4.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熟练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了解同系物的概念。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并进行分类;能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教案(整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教案(整章)](https://img.taocdn.com/s3/m/bd04961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0.png)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教案(整章)本文是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教案(三)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中的第一节认识有机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烷烃的结构。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包括了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成键类型及方式,认识甲烷的组成、结构、烷烃的组成及结构,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等。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掌握烷烃的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是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过程包括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烷烃的结构两个部分。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部分,教师通过设问和学生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并介绍了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点。
教师通过甲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多种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点,包括形成4个共价键,可以形成单键、双键、三键,可以形成碳链、碳环等。
在烷烃的结构部分,教师通过投影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和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思考与交流,归纳这类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通式。
教师小结了这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即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结合,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
这样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称为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总的来说,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烷烃的结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同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别较小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例子氢、氧、碳、铁、锌、铜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同分异构体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同分异构体的存在给生活中哪些方面带来了影响?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同分异构体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汽油中含有若干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燃烧特性不同,对汽车引擎的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c53ff47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3.png)
n≤10 n>10
碳原子数(n)及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丁 戊 己 庚 辛壬 癸 用相应汉字数字,如C18H38命名为____十__八__烷_____
试一试:分子中含有202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C是100_H_2_02_____ 命名一为百__烷______
【实践活动2】展示乙烷、丙烷、丁烷的模型,完成下表
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属于同种物质的___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⑥⑦
D.①③
E.③④⑤⑦ F.④⑥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BD E AF
【实践活动3】搭建丁烷的碳骨架,并补充氢原子,书写分子式
烷烃 结构模型
同分异构体
正丁烷
HH
H
C
C
C
C
H
HH
H
C4H10
丁烷
异丁烷
H
方法提示: 先关注碳原子, 搭建碳骨架, 再按照“碳四价” 原则,补充连 接其他原子
HC H
H
H C
C
C
H
HH
H
HC4H10
像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 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做出庄 严承诺,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的化合物,例如酒精、蔗糖 无机化合物: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注 意 : 碳 的 氧 化 物 (CO,CO2) 、 碳 酸 (H2CO3 ) 、 碳 酸 盐 ( 如 : Na2CO3)、碳酸氢盐(如:NaHCO3)等不是有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优
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七章讲述有机化合物。
主要内容有:认识有机化合物、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乙醇与乙酸、基本营养物质。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低,但是含有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却分布极广。
有机化合物不仅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也是燃料、材料、食品和药物的主要来源。
与无机化合物相比,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并不复杂,但化合物数量众多,性质各异。
对有机化合物的研究,需要在了解碳原子成键规律的基础上,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以及决定其分类与性质的特征基团,进而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实现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合成新的物质。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以甲烷为例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知道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
二、说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了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本课以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为载体,以探究、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