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红旗谱》——朱老巩护钟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红旗谱》——朱老巩护钟](https://img.taocdn.com/s3/m/9031f47af705cc1754270960.png)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作者及《红旗谱》的相关知识。
2.简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能力目标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情感目标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朱老巩的人物形象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设计思路在对文章进行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人物形象,最后总结文章的发展脉络和写作特色。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趣我们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诚然,承燕赵大地灵气的滋养与培育,这里,有胡服骑射、敢为天下先的英明国君赵武灵王;有英勇大义、智慧宏达的蔺相如等贤臣名相;有廉颇、乐毅等慷慨重义、勇气过人的猛将;有荆轲、高渐离等不畏强暴、挺身抗命豪杰侠士。
二、教师简介作者及《红旗谱》的内容及主题1.作者简介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省蠡县梁家庄人。
1925年梁斌人蠡县高小,他在共产党员张化鲁、宋卜舟等老师的影响下,逐步接近新思想、新文学、进步刊物,中国大文学家的作品给予其很大影响。
1927年春,加入共青团,当国民党发动“四•—二”大屠杀之后,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革命处于低潮时,他毅然参加革命,积极投入反割头税斗争。
1930年在保定二师读书期间,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1933年在北平加入左联并开始文学创作。
1934年在北平被捕,出狱后考入济南山东省立剧院表演系,1935年协助路一编辑《晨报》副刊。
1937年5月,梁斌在蠡县加人中国共产党。
1938年任冀中新世纪剧社社长,先后写出《千里堤》等剧本以及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后又据此改成中篇小说《父亲》,成为《红旗谱》的雏形。
1939年春兼任冀中游击十一大队政委。
同年带领剧社全体人员赴华北联大学习。
1941年任文艺干校副校长,1949年任湖北襄阳地委宣传部长兼《襄阳日报》社社长,1952年任《武汉日报》社社长,1955年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主席,1980年为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后调入天津任文联名誉主席。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7.《红旗谱》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7.《红旗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a4e5f7ccbff121dd3683d0.png)
《朱老巩护钟》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熟读课文,化繁为简,概括小说情节脉络。
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写一篇赏析性的短文,并分角色朗读课文,赏析朱老巩这一人物形象,感受他的侠义与血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总结并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组合作与交流,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农民苦难的根源。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写一篇赏析性的短文,并分角色朗读课文,赏析朱老巩这一人物形象,感受他的侠义与血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总结并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组合作与交流,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农民苦难的根源。
【教学方法】1、化繁为简,拟小标题。
文章较长,学生应具备很好的概括能力,梳理情节脉络。
2、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写赏析片段,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更直接地演绎人物的性格。
3、小组合作,共同研讨。
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助于思维的提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走近英雄在电视剧《红旗谱》的主题曲中有这样几句:“自古燕赵多祸殃,大鼓小曲唱凄凉。
志士慷慨洒热血,只为百姓谋稻粱。
”对老百姓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生存,所以当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侵犯的时候,他们就会拿起武器奋力反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红旗谱》的第一章“朱老巩护钟”这个故事,一起来领略燕赵大地上的这位农民英雄的风采。
活动一化繁为简梳理情节小说离不开情节,情节离不开矛盾冲突,可以说矛盾冲突是小说的灵魂。
表格展示,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相关情节,再用拟小标题的形式呈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梳理情节脉络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活动二读写结合赏析形象梁斌说:“我想完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小说。
”民族气魄,要靠英雄人物来彰显,在那个岁月里,朱老巩就是人们眼里的英雄。
第5-6课时——《红旗谱》
![第5-6课时——《红旗谱》](https://img.taocdn.com/s3/m/e56c9427915f804d2b16c1bb.png)
红旗谱教学目的1、了解作家梁斌和《红旗谱》的成书过程。
2、掌握《红旗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红旗谱》的主要人物性格的文化因素和创作上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教学媒体PPT.教学把握一、作者及其创作简介梁斌(1914—1976),河北人。
二十年代末参加了共青团,后来在三十、四十年代期间,他主要是在河北中部一带从事革命工作。
一方面是做农村基层的一些工作,另外也参加一些文化宣传工作,特别是戏剧方面的工作。
他的这段生活经历对他后来写《红旗谱》有很大影响,一个就是他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农民。
参加革命以后他也长期在农村工作,工作对象是农民。
另外,和他一起工作的大部分同志也都来自农村,因此,他对北方的农村生活,特别是河北一带的人物、生活、习俗是很熟悉和了解的,这是他创作的生活基础。
另外一点,《红旗谱》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育、准备的。
粱斌在三十年代就开始写作品,他第一个短篇小说《夜之交流》写于一九三五年。
他在解放前的作品创作可以说是为了《红旗谱》的创作做准备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写这些作品时是有意识的为后来的长篇小说做准备。
但是从《红旗谱》的作品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他过去的作品为这部在十七年里比较成功的创作做好了思想和艺术上的准备。
他一九三五年写的短篇包括后来写的一些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不少多幕剧。
这些作品内容大体上是表现三十年代冀中农民的生活和斗争,在这些作品里后来陆续出现了写进《红旗谱》里的一些情节、细节和人物形象。
比如朱老忠以及其儿子大贵、二贵还有其它一些人物包括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等形象。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写的作品加起来大约二十六、七万字,这些作品虽然在战争的动荡年代都丢失了,但是正如梁斌自己所说的:这些人物并未离开过我,我常被我熟悉的人物和故事所激动。
所以这些创作为《红旗谱》作了另一方面的准备。
因此,我们说《红旗谱》的准备酝育过程有二十多年是有根据的,它为《红旗谱》这部小说所取得的成绩做了保证。
《红旗谱》课件
![《红旗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289a41f7ec4afe04a1dffc.png)
合作探究
5.朱老巩护钟失败这样一个结局给我们怎
红 样的启示? 【提示——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旗
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调动广大
谱 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抗争,只能以 失败而告终。
在今天,我们要随时保持警惕,遇
不平、不公、不正、不法之事莫要畏缩、
胆怯甚至麻木,切莫做那可怜可悲之人。
合作探究
6.朱老巩护钟失败,气极吐血而
砸。朱老巩气极吐血而死,含恨离开人间。
自主学习
节选部分故事梗概(100字内)
红
故事发生在清末某年秋天的冀
旗 谱
中锁井镇。 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作为四十
八村公产凭证的古钟。农民朱老巩
和伙伴严老祥奋力保护古钟,却中
了冯兰池的诡计,大钟被砸毁了。
朱老巩悲愤交加,离开人间。
自主学习
节选部分情节构成
红 开端:冯兰池扬言砸钟。 旗 发展:朱老巩决意护钟。 谱 高潮:冯兰池派人砸钟,朱老巩舍命护钟。
作品简介
红
《红旗谱》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
旗 象,特别是成功塑造了横跨两个时代的农 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
谱
《红旗谱》充满着冀中平原浓厚的地
方色彩,洋溢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的传统精神,凸显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称
得上是一部反映民主革命战争时期北方农
民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人物系列
红 旗
朱老巩
谱 严老祥
结局:冯兰池调虎离山,朱老巩护钟失败。
尾声:朱老巩急怒攻心,吐血身亡。
红 旗 谱
合作探究
1.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有何特点?哪些文句能 够体现时代背景特点? 【提示:社会现状,主要矛盾,不同阶层及其特点等】 通过对人物的装扮描写,交代社会背景。
《红旗谱》ppt课件(34页)
![《红旗谱》ppt课件(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ba7a3252b307e87101f69676.png)
• 3、护钟斗争后的环境描写,暗示古钟被砸, 宛如砸在百姓的心上,使他们麻木的心灵渐渐 苏醒。
• 作用:作者通过上述描写,交代了小说的 典型环境: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冀中平原, 一方面反映了土豪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揭露了土豪恶霸的自私、凶恶、 剥削的本性和老一代农民的觉醒与敢于斗 争的精神。
• 1953年开始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被 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1963 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第三部 《烽烟图》。1996年6月逝世。
滹沱河二首 文天祥
• 过了长江与大河, • 横流数仞绝滹沱。 • 萧王麦饭曾仓卒, • 回首中天感慨多。
风沙睢suī水终亡楚, 草木公山竟蹙秦。 始信滹沱冰合事, 世间兴废不由人。
巴尔扎卡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 热血,同日本侵略者和土豪恶霸们展开了激烈的 斗争,他们不怕牺牲,勇于为贫苦大众谋福利的 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仔细阅读文本所节选的 作家梁斌《红旗谱》中的故事情节,了解滹沱河 两岸儿女们英勇的斗争事迹。
阅读与交流:
1、理清文本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时代特点。 2、本文的时代背景如何?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 境的文句吗? 3、当朱老巩护钟时,锁井镇的父老乡亲是怎样表现的?这种表现 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4、朱老巩护钟失败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5、小说是如何塑造朱老巩这一形象的? 6、找出描写严老祥的语句,仔细品读,综合分析严老祥的性格。 7、综合概述冯兰池和严老尚的形象。 8、 《红旗谱素:
《红旗谱》课件
![《红旗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94f94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a.png)
《红旗谱》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红旗谱》。
该章节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英勇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
具体内容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的描述,以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旗谱》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红旗谱》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难点:理解并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红旗谱》的音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内容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红旗谱》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红旗谱》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体会爱国主义精神。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红旗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先烈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红旗谱》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答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革命先烈如毛泽东、周恩来等。
2. 请谈谈你对《红旗谱》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答案:爱国主义精神是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在《红旗谱》中,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英勇斗争,无私奉献,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有关革命历史的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eea5acf18583d048645993.png)
• 你认为朱老巩为了一口钟而死值得吗? 为什么?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 如果是不值得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 样写?那又怎么和地主恶霸斗争呢?
• 作者想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 强化主人公的正义性,激起群众的仇 恨,划分明晰的阶级立场,表达革命 意图。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主题
• 1、阶级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表现农民阶 级和地主阶级反压迫与压迫的阶级矛 盾和冲突;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 1、中国农民命运的思考,社会现实的 认识;
《红旗谱》优质课件ppt
红旗谱
• 我想完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小说 ——梁斌
作者简介
• 梁斌,原名梁维周。河北人。 • 1930年进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参加过爱
国学潮,并亲历家乡的农民革命斗争。1934年在 北平左联刊物上发表小说《夜之交流》。在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参加地下革命斗争、游击 活动。建国后曾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 蒋介石叛变革命,运涛被捕。朱老忠前去探望, 朱老忠从运涛那里受到更深刻的革命教育,向组 织表示了入党的愿望。在党的培养下,朱老忠成 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
• 冯兰池返乡后,更加猖獗,设“割头税”。朱老 忠率领群众斗争。冯兰池不甘失败,来到县城, 企图利用反动政权镇压群众。朱老忠率群众砸毁 税局冲进县衙。县长在群众强大压力下,不得不 宣布免除“割头税”,激烈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 25年后,流落关外的虎子怀着一颗复仇的心, 带着全家返回家乡。这震动了冯兰池,于是又设 毒计,将朱老忠的儿子大贵抓去当兵。朱老忠闻 讯拿起铡刀要去报仇,忽然想起当年父亲惨死的 情景,决定暂时吞下这口气。朱老忠的朋友是地 下党员,在他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
《红旗谱》PPT课件
![《红旗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c4d05f1eb91a37f1115cbf.png)
小虎子一个人在关东的长白山上挖参,在黑河里打鱼,在海兰海 淘金,辛辛苦苦攒了几个钱,娶妻生子。30 年后,小虎子回到了冀中 平原上的锁井镇,决心报 30 年前的血仇…… 锁井镇又掀起的凝聚了上一代人仇恨的斗争,具有了新的时代特 征和历史内涵……
问题导学 1.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来护钟,锁井镇的父老乡亲是如何 对待这件事的?锁井镇的父老乡亲的这种表现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 状况?
红旗谱
朱老巩护钟 新情境· 激趣引航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 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同日本侵略者和土豪恶霸们展开了激烈的斗 争, 他们不怕牺牲, 勇于为贫苦大众谋福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梁斌《红旗谱》中的一段,来看一看滹沱河 两岸儿女们英勇的斗争事迹。
目标定位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家;识记重点字词。 2.把握小说情节脉络以及文章体现的现实意义。 3.分析朱老巩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他的侠义和血性。
基础导练 1.识字注音 锃 亮( zè 子( yò 河(hū tuó ) u ) 滹沱 nɡ ) 釉 . . .. n ) 紫黝 铡 刀( zhá ) 胡吣 ( qì 黝( yǒu ) . . . 胡髭 ( zī ) 下巴颏 ( kē ) 思忖 ( cǔn ) . . . 摩挲 ( suō ) 老鸹 ( ɡuā ) 肩胛 ( jiǎ ) 褡裢 ( dā liɑn) . . . .. 讹 诈( é ) 捋 住( luō ) 铸 造( zhù ) 跳跶 ( dɑ ) . . . . bǎi 粮 ɡān 子zhuǎ 柏树 干 爪 . . . ɡàn 林 bó 练 牙zhǎo 柏 干 爪 . . .
√√)ຫໍສະໝຸດ (2)放肆· 放纵 辨析:二者都表示任意随便,不拘束。其区别是:“放肆”是形 容词,指任意、随便,不守规矩,不讲礼貌;“放纵”是动词,指毫 无拘束或放任纵容,可以带宾语。 判断正误: ①对子女过于严厉会增加其逆反心理, 致其玩世不恭, 自我放肆 , .. 往往不自觉地就误入歧途。( ) ②如果任由企业如此放纵 地规定解下工人裤腰带,不仅员工的人 .. 格和尊严受到伤害,我们的法律也会被间接蒙羞。(
2018高中语文第17课《红旗谱》-朱老巩护钟教师用书《中国小说欣赏》
![2018高中语文第17课《红旗谱》-朱老巩护钟教师用书《中国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99fad50c850ad02de80415d.png)
第17课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
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
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
另外,综合作品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广背景等,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本课节选自小说的开头部分,是小说的“楔子”,朱老巩被活活气死后,小虎子姐弟俩相依为命。
有一天夜里,两个蒙面人破门而入,强奸了姐姐,小虎子只身下了关东,姐姐也跳河自尽了。
三十年后,小虎子又回到了冀中平原上,决心报三十年前的血仇。
这时的小虎子名叫朱老忠,带着妻子和儿子大贵、二贵,在少年时的朋友严志和的帮助下安了家。
现在的冯兰池已60多岁,仗势欺人,横行乡里,其儿子冯贵堂念过大学法科,一场官司使村里的朱老明赔了五亩地,几乎气瞎了眼,严志和也搭进去一头牛……锁井镇又掀起了一场凝聚了上一代人仇恨的斗争……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紫黝.黝(y ǒu) 2.胡髭.(z ī) 3.肩胛.(ji ǎ) 4.滹.沱河(h ū) 5.釉.子(y òu) 6.锃.亮(z èng) 7.帽盔.(ku ī) 8.蘸.唾沫(zh àn) 9.思忖.(c ǔn) 10.攥.住(zu àn) 11.老鸹.(gu ā) 12.褡.裢(d ā) (二)多音字1.翘⎩⎪⎨⎪⎧ 翘.尾巴qi ào 翘.首qi áo 2.捋⎩⎪⎨⎪⎧ 捋.虎须lu ō捋.麻绳l ǚ3.抹⎩⎪⎨⎪⎧ 抹.布m ā抹.黑m ǒ抹.墙m ò 4.扒⎩⎪⎨⎪⎧ 扒.皮b ā扒.手p á二、写准字形1.⎩⎪⎨⎪⎧ y òu 釉质远xi ù岫y óu 柚木2.⎩⎪⎨⎪⎧ t ǒng 捅马蜂窝y ǒng 踊跃陶y ǒng 俑3.⎩⎪⎨⎪⎧ 气p ò魄灵h ún 魂鬼m èi 魅 4.⎩⎪⎨⎪⎧ 裤d āng 裆饼ch ēng 铛d àng 档案 5.⎩⎪⎨⎪⎧ bi āo 膘肥pi āo 缥缈pi āo 剽窃6.⎩⎪⎨⎪⎧ h ū滹沱河石xi à罅7.⎩⎪⎨⎪⎧ 忙l ù碌l ù绿林军8.⎩⎪⎨⎪⎧ āi 唉声叹气ái 挨打三、辨析词语1.震动 振动 例句 中国队夺冠的消息震动了全国,真是“今夜无眠”了,已经晚上十二点,他听着钟表有节奏的振动声,这才恬然入梦。
高中语文选修课之《《红旗谱》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课之《《红旗谱》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420e9e65ce050876321361.png)
第九单元烽火岁月17《红旗谱》朱老巩护钟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产生了许多撼人心魄的故事,从万古流芳的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到惊心动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这一幕幕英雄传奇,在作家们的心中烙上深深地印迹,于是一部部讴歌英雄业绩,描绘英雄壮举的鸿篇巨制带着炫目的光彩,向我们走来,那一位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也一一走进了我们心里,令我们热血奔涌,豪气干云。
朱老巩,这位冀中平原锁井镇上的护钟英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课内挖掘】《朱老巩护钟》一文的线索始终是朱老巩和冯老兰之间的斗争。
正是斗争这一线索把斗争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出来,使得全文充满了紧张的节奏,把一场迫在眉睫的斗争推到了读者面前。
[技法点拨]文章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线索的分类(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事情为线索;(3)以物品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时间为线索;(6)以感情为线索。
⊙精彩运用请你选择一个物品或一件事情作为线索写一篇文章。
【示例】哑了的三角琴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
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
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
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吟。
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
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
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
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
红旗谱
![红旗谱](https://img.taocdn.com/s3/m/9a0058dca58da0116c174933.png)
《红旗谱》的主要人物朱老巩——朱老忠——大贵、二贵严老祥——严志和——江涛、运涛冯兰池——冯贵唐老驴头——春兰贾湘农、严萍《红旗谱》的“主题思想”•亿万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反抗斗争,如不汇入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中,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正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富有反抗性的农民才能走上革命道路,才能从个人主义、英雄主义走向集体英雄主义。
《红旗谱》的“结构特征”1、“政治模式”:·《红旗谱》通过二元对立方式,来组构朱、严两家三代人与冯家两代人的贫富对立、族姓对立、阶级对立,并展开世代较量,同时这个家族结构、家族冲突又包容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历史的结构,且遵循“革命”结构的发展原则和发展规律向前推进,从而使叙事线索有条不紊,成功的实现了阐释“中国农民革命史”的创作意图。
《红旗谱》的“结构特征”2、“复仇模式”:·《红旗谱》也可以看做是,三代农民向地主阶级复仇的叙事,这种复仇是从朱老巩的个人复仇,到严志和、朱老明、朱老忠的集体复仇、家族复仇,再到江涛新一代青年农民的阶级复仇。
·作者成功的将一个中国农民的革命性的本质的生长过程包裹在一个传统的“子报父仇”的通俗小说故事中。
《红旗谱》的“家族结构”和“子报父仇”的模式,使革命语境在严峻中透出了一份生活闲适与诗意、紧张与悬疑。
《红旗谱》的“人物特征”1、朱老忠:·“朱老忠”在三代农民中,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传承着老一辈农民身上的民族气魄,又开启了充溢时代和革命精神的气度;他既有旧时代的豪侠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的英雄精神他的思想的不断发展,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也赋予情节以意义,在作品中最具典型性。
他的成长道路,集中地概括了20世纪初,很多革命者由草莽英雄成长为革命英雄的历史轨迹。
《红旗谱》的“人物特征”2、严志和:·严志和长期的受地主的压迫,养成了隐忍、内向、内敛的性格。
他的软弱、胆小的性格和朱老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红旗谱
![红旗谱](https://img.taocdn.com/s3/m/5172282ddd36a32d737581df.png)
梁斌说:“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小说,首先是小说的主题。
在我来说,主题思想又是和小说的内容同时形成的。
”《红旗谱》所描写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对农民的生存状态、斗争方式和历史命运的反映,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小说所写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农民革命斗争史诗的性质,带给了读者无与伦比的情感体验。
《红旗谱》是梁斌1953年开始创作的一部三卷本长篇小说,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引起了强烈反应,并被多次改编为话剧,电影。
《红旗谱》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作品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的曲折历史。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其中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贪得无厌的冯老兰;有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等等。
《红旗谱》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让我感触颇深。
《红旗谱》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与平凡琐碎的农村生活交织在一起,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农民英雄朱老忠。
他是一个融合了民族魂魄,时代精神和反抗性格的农民英雄,不但具有旧时代农民起义英雄的叛逆血液、正义豪气,还吸纳了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先进理论和斗争精神,是在革命斗争中不断成熟起来的农民英雄。
他对待阶级兄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把阶级利益放在首位。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精选优秀课件(9)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精选优秀课件(9)](https://img.taocdn.com/s3/m/5ee0f01a192e45361166f505.png)
爱斌曾“三辞官”:第一次是辞《新武汉日报》社
长之职;第二次是辞中央文学研究所机关支部书记之职;第三次是辞天津
市副市长之位。梁斌辞官的初衷只有一句话:不写好《红旗谱》,无颜见
江东父老!
注 梁斌(1914—1996),当代作家。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35年起 在家乡从事革命斗争,同时创作了许多小说。
答案
4.近义词辨析 (1)暴发·爆发 辨析: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 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 迸出;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例如用革命的手段来推翻 旧政权,建立新政权;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运用:①因为受到冰岛火山_爆__发__产生的火山灰干扰,德国境内的16个国 际机场中的13个已经停飞。 ②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突降暴雨,局部地区最高雨量达204毫米,暴 雨致山洪_暴__发__。
—— 于 谦 《 石 灰 吟 》
(5)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陈 毅 《 梅 岭 三 章 》
(6)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返回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 作者视窗
丹心吐朱墨,肝胆著华章——梁斌
如果说历史锻造了《红旗谱》的血肉,那么梁斌就是其
点睛的灵魂。《红旗谱》渗透着梁斌的爱恨与性格,梁斌的
答案
3.冯兰池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严老尚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冯兰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心狠手辣、仗势欺人、 贪婪霸道、阴险狡诈。严老尚则是地主阶级的帮凶,他老奸巨猾、阴险 毒辣、狡诈虚伪。
答案
3 师生探究
1.课文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朱老巩和严老祥两个农民形象,还刻画了哪些 农民形象?对这些人物形象应该怎样理解?
高中语文 9.17《红旗谱》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9.17《红旗谱》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7a968c05af1ffc4fff47ac18.png)
国旗 艾青 美丽的旗/庄严的旗/革命的旗/团结的旗 四颗金星/朝向一颗大星/万众一心/朝向人民革命 我们爱五星红旗/像爱自己的心/没有了心/就没有了生命 我们守卫它/它是我们的尊严/我们跟随它/它引我们前进 革命的旗/团结的旗/旗到哪里/哪里就胜利
【内容赏析】 在这首诗中,艾青满怀激情,以朴素流畅的诗句, 准确而形象地揭示了五星红旗特有的 象征意义,表达了自己珍爱五星红旗, 捍卫五星红旗,跟随五星红旗前进的 决心。此诗的落款是 1949 年 9 月 27 日。这一天,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五星红旗图 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决议。艾青的这首《国旗》 诗,实在是新生共和国国旗的第一首赞美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通过人物的装扮描写,交代社会背 景。(冯兰池……穿着蓝布长袍,青缎坎肩……把辫子 盘在帽盔上……)
(2)通过人物语言描写,交代社会背景。(朱老巩说: “锁井镇上,大半个村子的土地都是你冯家 的 ……”“ 土 豪 霸 道 们 , 靠 着 银 钱 土 地 剥 削 我 们 一 辈 子……”)
这个活动应当是一种生.机.勃.勃.的人们交流感情和传递
信息以及启迪智慧的过程。(×) 请说明理由“:生_机__勃__勃__”__形__容__自__然__界__充__满__生__命__力__,__
_____或__社__会__生__活__活__跃__。__不__能__形__容__人__。__可__改__为__“__生__气__勃__ _____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旗谱》课文赏析
![《红旗谱》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f9398455270722182ef795.png)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2.写汉字
ddiiāǎnn
掂 踮
量 脚
ddiiàànn
惦 玷
念 污
jié 截 chuō
断 戳穿
杀lù 戮
zchhuuìǎiz揣huì惴摩惴
tcuhāunài
湍 踹
急 门
老ɡuā 鸹
tián
恬
静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3.课文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朱老巩和严老祥两个农民形象, 还刻画了哪些农民形象?对这些人物形象应该怎样理解?
【分析】 (1)还写到了老祥大娘、朱全富及从四十八村赶 来看热闹助威的人们。老祥大娘、朱全富为人善良,老实本 分,面对冯兰池的霸道,逆来顺受怕惹事。四十八村的人们 来到大柳树林,有瞧热闹的,但更多的是心气不平,来站站 脚助助威的。他们私下议论,抒发着对冯兰池霸道的不满, 可又没勇气站出来跟冯兰池斗。当“铜钟被砸破,油锤钉着 破钟”时,他们感到“像砸他们的心肝一样疼”。他们的希 望破灭了,只有低下头去,唉声叹气。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3.解词义
气势汹汹: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
老羞成怒: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
青天白日: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出口不逊:含贬义,指说话傲慢无礼,出口伤人。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梁斌《红旗谱》课件
![梁斌《红旗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5c5426b90d6c85ec3ac661.png)
• 1945年和1946年,先后任中共蠡县县委宣传 部长和县委副书记。1948年随军南下,从束 鹿到衡水、石家庄、邯郸等地,参加、领导 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一路走来, 梁斌随身带着个小本子,将百姓的故事一一 记录下来,有些写进了《红旗谱》。曾任湖 北襄樊地委宣传部长。 • 无论转战到哪里,以高蠡暴动为核心,波澜 壮阔的冀中农民革命斗争画面始终强烈刺激 着梁斌的创作欲望,把这段历史用文学的方 式展现出来成了他最迫切的任务。为此他三 次辞官。
• 之后,《红旗谱》成为梁斌毕生的情结, 淡泊名利,含辛茹苦,几十年笔耕不辍: 1963年,出版《红旗谱》第二部《播火 记》,“文革”中在受到陷害的情况下 不屈不挠,创作了长篇小说《翻身记 事》。粉碎“四人帮”后开始修改、创 作“红旗谱”第三部《烽烟图》,1983 年出版。还出版了作品集《笔耕余录》 以及《春潮集》、《一个小说家的自述》 (自传)等。 • 梁斌1996年逝世,享年82岁。
朱老忠形象
• 小说开篇的“楔子”所写父辈 的斗争,采用虎子(少年朱老 忠)的视角,从而赋予朱老忠 以传统的反抗性格,揭示出他 是在农民斗争的沃土上成长起 来的,他的血脉中翻滚着父辈 刚毅不屈的反抗精神,他的生 世中怀有着对地主阶级的血海 深仇。这构成朱老忠走向自觉 革命的阶级基础。
(崔嵬饰演))
• 而他走京下卫,闯荡关东的人生经历又炼就 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坦荡的胸怀、过人的 胆识,使他超越了一般的农民,具备了农民 英雄的性格气质。待他“扑摸”到共产党, 接受了党的教育后,个人的复仇决心,便上 升为阶级的革命觉悟了。 • 如果说,在第一部中,朱老忠作为农民革命 英雄的形象,还只是铺垫,还并没有得到充 分刻画的话,那么,在高蠡暴动时,他担任 红军大队长,冲锋陷阵;暴动失败后,他不 向敌人低头,又投入到抗日的烽火之中,则 使其革命英雄的性格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展示。
《红旗谱》
![《红旗谱》](https://img.taocdn.com/s3/m/68e8ce1c6bd97f192279e9ec.png)
朱老忠的“霸蛮”与严江涛的“屈”甘浩这样的题目似乎是在说胡话,因为《红旗谱》中朱老忠处事以理为先,豪侠仗义,与严江涛亲如父子,说朱老忠“霸蛮”,明眼人一看,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霸蛮”品议更适合冯兰池或冯贵堂,他们巧取豪夺,作威乡里,为富不仁,是千夫所指的角色。
再说严江涛,年少时聪明可爱,深得朱老忠的喜爱;成年后机智勇敢,沉着稳重,高瞻远瞩,是一位优秀的革命领袖和朱老忠的指路明灯,所以,他在朱老忠面前似乎没有什么“委屈”所言。
为严江涛叫屈的是一些当代文学评论家。
近些年来,《红旗谱》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出自陈思和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这种观点认为,《红旗谱》主要描写了四场斗争,朱老忠作为文本塑造的核心人物,都“游离于斗争的中心漩涡”,这表明小说在文本的叙事逻辑和作家的主观意图之间出现了“错位”。
这种观点进而认为,《红旗谱》的主题“实际上是写知识分子在革命实践中的成长”,换句话说,它的主角应该是以严江涛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以朱老忠为代表的农民。
在实际的文本操作中,朱老忠却霸占了本属于严江涛的主角位置,这背后因为“在当时,突出知识分子革命经历的艺术实践不符合新的文化规范”。
1言下之意,“霸”的是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文化规范,它们为了刻意地进行具有强烈政治目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激励工农兵话语而压抑知识分子话语,主流文化形成的强制性写作规范导致在当代文学前期历程中农民形象占据了本属于知识分子的文学位置,所以严江涛们自然因之被遮蔽,受到“委屈”。
不能不说,这种观点确实道出了当代文学创作的一种历史真相,准确地描述了当代文学前期的整体状况,所以,此论一出,附者甚众,出现了多篇沿承或延伸此观点的研究文章。
原来不为人重视的如贾湘农、严江涛、严运涛、张嘉庆、严知孝,或曾遭人贬斥的冯贵堂、李德才等形象,开始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但是,这种观点在打开了关于当代文学前期创作研究视野的同时,也存在贬低《红旗谱》价值的误区。
《红旗谱》_1500字
![《红旗谱》_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687e6f2d15abe23482f4d34.png)
《红旗谱》_1500字梁斌的《红旗谱》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展现出几代人誓死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红旗谱》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各种形象。
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从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一代比一代进步。
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
朱老明他们采取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这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冯贵堂说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盐儿。
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们那几亩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触了党,党教导他们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于是所发起的反割头税的斗争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这说明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小说开头加写了楔子,回忆了三十年前发生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塑造朱老忠这个人物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样就把朱老忠从小就放进强烈的阶级冲突的环境中。
写他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写他姐姐被人强奸,然后又写她怀着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当小工,在天津学织毯子,他想到: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攒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
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柏.树( ) 蘸.水( ) 老鸹.( ) 滹沱..河( )( ) 按捺.( ) 思忖.( ) 褡.裢( ) 摩挲.( ) 锃.明( ) 窗棂.( ) 摁.住( ) 捋.住( ) 【答案】 bǎi zhàn ɡuā hū tuó nà cǔn dā suō zèn ɡ lín ɡ ènluō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扛⎩⎨⎧( )扛.枪( )力能扛.鼎 (2)颤⎩⎨⎧( )颤.动( )颤.栗 (3)呱⎩⎨⎧( )顶呱.呱( )拉呱.儿()呱.呱落地 (4)翘⎩⎨⎧( )翘.足而待( )翘.尾巴 (5)抹⎩⎨⎧()涂抹.()抹.布( )拐弯抹.角 (6)脯⎩⎨⎧( )果脯.( )胸脯.2.语境辨析法(7)你这着.( )真绝,让他干着.( )急,又无法着.( )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 )。
(8)吐蕃.( )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 )衍了几千年。
(9)有闲心思量.( )她,没度量.( )宽容她。
野外测量.( )要量.( )力而行。
【答案】 (1)kán ɡ ɡānɡ (2)chàn zhàn (3)ɡuā ɡuǎ ɡū (4)qiáo qiào(5)mǒ mā mò (6)fǔ pú (7)zhāo zháo zhuó zhe (8)bō fán (9)lián ɡliàn ɡ lián ɡ liàn 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qì( )约xiē( )子qiè( )而不舍(2)⎩⎨⎧chuǎi ( )摩tuān ( )急zhuì( )惴不安chuài ( )门 (3)⎩⎨⎧xià( )隙hū( )沱河 (4)⎩⎨⎧chuō( )穿杀lù( )jié( )断 【答案】 (1)契 楔 锲 (2)揣 湍 惴 踹 (3)罅 滹 (4)戳 戮 截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震动·振动中国队夺冠的消息________(震动/振动)了全国,真是“今夜无眠”了,已经晚上十二点,他听着钟表有节奏的________(震动/振动)声,这才恬然入梦。
(2)干涉·干预①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日表示,香港政制发展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外国以任何方式________(干涉/干预)。
②推进省级院以下检察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有利于市、县级检察机关更好地行使检察监督权,减少地方政府________(干涉/干预)。
【答案】(1)震动振动(2)①干涉②干预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他曾经多次运用调虎离山....的计策,引开了敌人,使我们成功突围。
() 理由:(2)相对于那些不过博取一时眼球而不假思索的大话、空话、套话,莫言、冯小刚等人的一本正经....更值得推崇。
()理由:(3)现实中常常可见这样的情形:有些人说起改革时,总是表示坚决拥护、赞不绝口;而一旦改革触及自身利益时,立马暴跳如雷....、强烈反对。
() 理由:(4)无论你离家多远,你都忘不掉家乡的那一份朴素的五谷杂粮,忘不掉那一锅幸福美满的美食,忘不掉那一份牵肠挂肚的情感,忘不掉那满头白发、弯腰驼背、披星戴月....的爹娘。
()理由:【答案】(1)√“调虎离山”指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
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符合语境。
(2)ד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
后用以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有时含讽刺意味。
此处应用“郑重其事”。
(3)√“暴跳如雷”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
此处使用正确。
(4)√“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劳顿。
此处使用正确。
[常识·速览][识作者]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史诗的缔造者——梁斌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
河北人。
1930年进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参加过爱国学潮,并亲历家乡的农民革命斗争。
1934年在北平左联刊物上发表小说《夜之交流》。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参加地下革命斗争、游击活动。
建国后曾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53年开始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
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烟图》。
1996年6月逝世。
[探背景]《红旗谱》是梁斌1957年写成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它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反映了他们由单枪匹马的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有领导的自觉斗争的过程。
课文《朱老巩护钟》节选的便是小说的开头部分。
朱老巩护钟只是小说的“楔子”,它和稍后描写的朱老明“对簿公堂”,既表现了农民与地主势不两立的阶级冲突,更揭示了老一代农民传统的斗争方式的局限,即没有先进的思想指导。
无论是赤膊上阵,还是进行所谓的合法斗争,中国农民都逃不脱失败的命运。
本文虽然是《红旗谱》的楔子,但是却充分表现了《红旗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整体·感知]节选部分围绕朱老巩护钟事件的叙述,塑造了一个坚韧、刚毅、勇敢果断、疾恶如仇、富有反抗精神的农民英雄的形象,揭示了农民与地主矛盾冲突的尖锐性,也反映了农民自发斗争失败的不可避免性。
[文脉·梳理]朱老巩护钟⎩⎪⎪⎨⎪⎪⎧第一部分(1)-开端-冯兰池砸古钟,护钟开始{第二部分(2~24)-发展-①第三部分(25~57)-高潮-②第四部分(58~70)-结局-古钟被砸,朱老巩含恨而死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朱老巩与严老祥商量护钟 ②冯兰池砸钟,朱老巩、严老祥护钟[文本·层析]一、阅读“平地一声雷……管的那么宽了干吗!”,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有了好的开头,就算成功了一半。
本文开篇写道:“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说说这个开头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鉴赏。
“平地一声雷”一句,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预示着故事的发展将比较激烈、尖锐。
【答案】 一开篇便是一种震撼性的叙述,横空出世,使人疑窦丛生,摆开了两个阶级生死冲突的阵势。
奠定了小说紧张激烈的基调。
2.文中“看看日头红了,落在西山上,夜暗像灰色的轻纱,从天上抛下来”一句中的“灰色的轻纱”,有什么深刻含义?【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灰色的轻纱”既是描写自然环境,也是朱老巩当时灰暗心情的写照。
二、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3.本文主要概括朱老巩为护钟和地主冯兰池的矛盾斗争,试概括主要矛盾冲突。
【答案】【答案】朱老巩极富正义感和叛逆精神。
(1)一听说冯兰池要砸钟,立即义愤填膺,揭露冯兰池横行霸道的行为,足显他的正义凛然、疾恶如仇;(2)当严老祥提出斗不过人家“刀笔”时,他血气方刚要武斗,表现出的是刚刚觉醒的农民最初的斗争和反抗方式;(3)面对老祥大娘和朱全富的好心劝阻,他决心已定,足见他的毫不胆怯与倔强叛逆;(4)当冯兰池危言恐吓时,他挺身而出;(5)与冯兰池唇枪舌剑的过程中,他毫不示弱,大胆揭发冯家的一笔昧心账,面对冯家爪牙举起的大锤,他义无反顾举刀护钟;(6)当中了冯兰池的调虎离山之计,致使护钟失败时,他急怒攻心,一病不起;(7)即将含恨离世之际,他仍不忘嘱托后代,要坚决与土豪恶霸们斗争到底。
在朱老巩身上,我们看到了燕赵之士的侠肝义胆,英雄豪气。
[话题·互动]话题:老祥大娘说:“算了吧,兄弟!几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还能改变了这个老世界?”网友说:“伟人改变环境,凡人适应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到底应当适应环境还是改变环境?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甲:不能适应环境,那就改变环境。
雄鹰永远振翅于天空,鱼儿永远悠游于水底,骏马永远驰骋于草原。
人,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必须敢于改变环境,这样才能彰显迷人风采。
想想食客毛遂如何自告奋勇,劝说他国联盟,击退敌军,保家卫国。
只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却让他改变了个人环境和国家环境。
固守于原来生存环境的人是弱者,只有能抓住时机而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人,才是生活的智者。
我的观点:【答案】不能改变环境,那就适应环境。
我们必须学会适应环境,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
生活在干旱少雨地区,就得学会尽量节约用水,忍受风沙的肆虐;生活在高原,就得适应高原缺氧的反应,处处放慢节奏;生活在荒郊山野,就得忍受荒凉、寂寞和很不方便的生活条件;生活在闹市,就得习惯噪音、污染、堵车、拥挤,在人山人海里去寻找自己的空间,在水泥森林里去开发自己的人生。
成功总是青睐那些认真工作、积极进取的人。
如果成天一肚子牢骚委屈,自以为大材小用,不仅没有人同情,还可能会被环境所淘汰。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环境烘托法本课成功地运用了环境烘托的写法,描绘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如在进行斗争前,有两段环境描写,“滹沱河从太行山上流下来,像一匹烈性的马”,何尝不是在写朱老巩的性格呢?再看钟被砸那一段,写“滹沱河里的水静静地流着,锁井大街上死气沉沉……”既是对朱老巩斗争失败实情的描写,又似乎是在为他的英雄行为而哭泣。
2.写法指导巧用环境烘托法要领环境烘托法指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创造出一种艺术境界,对中心表达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
如何在写作中学习借鉴这种写法呢?可从如下方面入手:(1)目的明确——写景不能游离于中心,要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2)具体生动——要给人身临其境之感;(3)抓住特征——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3.迁移应用以“考试失败后”为题,运用环境烘托写法,写出失败后的状态与心情,200字左右。
【答案】月光惨淡,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地上,映得我的脸色发白。
窗外,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窗内,依旧如故。
考试的失败,让我感到太累了。
我抬起头,想让大脑舒展一下。
突然,我看到了它——白杨。
那白杨在一次次风雪的袭击后,顽强地生存下来,它比以前更高,更直了。
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我打了一个冷战,脑子清醒了许多。
失败并不意味着我是失败者,我决不能退却,我要夺第一。
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还调皮地眨着眼睛,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英勇护钟却壮志未酬的英雄——朱老巩清朝末年,滹沱河上锁井镇的恶霸地主冯兰池,为了霸占四十八亩官地,企图砸掉作为官产凭证的古钟,拿去卖了顶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