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组柯达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一个百年老店的最终败落案例分析答案

一个百年老店的最终败落案例分析答案

一个百年老店的最终败落案例分析答案1、柯达成立于1881年,破产于2012年,是一个真正的百年老店。

柯达品牌在创立百年后轰然坍塌的背后是一个影像帝国盛极而衰的悲怆故事。

一个苦心经营、品牌卓越的百年老店在一场空前强大的技术创新胶卷向数码转型的巨大挑战面前未能持续站稳自己的脚跟,稳固已有的经营业绩,而是一退再退,最终丧失了自己在影像领域的全部阵地。

分析其原因,市场营销环境诸因素的变化和影响,加上柯达自身的经营管理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令柯达完全败落。

2、柯达的灭亡与营销活动未能适应宏、微观环境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新技术的应用还会改变零售商业业态结构和消费者购物习惯,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明星产品,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迫使企业某种曾获得较大成功的传统产品退出市场。

在摄影技术从胶卷走向数码的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柯达就是数码技术的开创者,但在随后的市场竞争中,由于柯达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过于倚重传统影像业务带来的利润能力,未能持续推进数码技术更新和影像业务的数字化进程,缺乏长远战略考虑。

(2)面对社会日益进步,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的消费群体,柯达已远远不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新型消费需求,这样的机会被富士等新锐日本数码企业为代表的竞争对手抓住并攻击,失去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3)虽然柯达后来改变营销策略,聘请新的CEO开发低价数码相机,甚至与惠普技术合作,提出与其核心业务不是联系很紧密的喷墨打印机新业务,但由于其资金已大量投入传统的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制约了其对新业务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最终无法挽救其江河日下的局面。

“没有顾客就没有市场”,柯达也就慢慢失去了其原来影像帝国的份额和利润,最终以破产而告终。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柯达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柯达

战略管理失败案例柯达汇报人:2023-12-21•柯达公司背景与战略管理概述•柯达公司战略制定过程分析•柯达公司战略实施过程分析目录•柯达公司战略调整与转型分析•柯达公司战略管理失败原因总结•对其他企业的启示与建议01柯达公司背景与战略管理概述柯达公司由乔治·伊斯曼于1881年创立,初期主要生产摄影干片。

创立初期20世纪发展数码时代挑战柯达公司在20世纪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胶卷生产商和摄影产品供应商。

随着数码技术的兴起,柯达公司面临巨大挑战,逐渐失去市场地位。

030201柯达公司历史与发展战略管理定义及重要性战略管理定义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包括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估。

重要性战略管理有助于企业明确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

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柯达公司曾长期占据摄影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其战略目标之一是保持这种领先地位。

多元化发展为了降低对胶卷业务的依赖,柯达公司曾尝试多元化发展,涉足医疗、印刷等领域。

应对数码挑战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柯达公司需要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包括开发数码产品、优化产品线等。

柯达公司战略管理目标02柯达公司战略制定过程分析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传统胶卷市场逐渐萎缩,柯达未能及时调整市场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

市场需求变化柯达在胶卷市场的竞争对手如富士、佳能等,在数码相机领域也迅速崛起,柯达未充分意识到这些竞争对手的威胁。

竞争对手分析数码技术不断进步,柯达未能跟上技术发展步伐,错失转型机会。

技术发展趋势市场环境分析柯达作为胶卷市场的领导者,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品牌优势柯达在胶卷和相纸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在数码技术方面研发能力不足。

技术研发能力柯达拥有广泛的渠道和销售网络,但随着市场变化,这些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渠道与销售网络内部资源与能力评估03组织结构僵化柯达的组织结构过于僵化,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阻碍了战略的实施。

柯达公司案例分析

柯达公司案例分析

柯达公司案例分析目录一.环境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2.内部环境分析·································································二.市场营销分析································································1 .前期数据调查·································································2.市场营销手段··································································三.战略分析·········································································1.1993年前后对比························································2. 利用SWTO模型分析·····················································3. 利用IFE矩阵分析······················································4. 柯达公司的战略转型·························································四.总结··············································································1.柯达危机的原因分析····················································2.启示··········································································五.人员安排·········································································一.环境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次借贷金融危机,影响至全球经济发展。

柯达案例分析(终板)

柯达案例分析(终板)

柯达破产分析目录案例概述3 一.简介1.公司介绍3 2.发展历史3 3.销售领域4 4.柯达现状4 二.宏观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5 2.技术环境5 3.社会文化环境6 4.政治法律环境 7三.微观环境分析1.行业背景7 2.竞争者状况分析 73.企业内部分析8 四.柯达swot 分析1.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 9 团队成员:迟雅璐 杨舒涵 郝梦笔 田赛 2022年4月25日2.企业内部劣势(Weaknesses) 93. 企业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 104.企业外部环境威胁(Threats) 11 五.柯达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10案例概述北京时间1月19日午间消息,柯达周四宣布,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柯达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资产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商业化,妥善解决遗留的负债问题,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分析:一.简介1.公司介绍伊士曼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柯达是“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包括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

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

2.发展历史◆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干版胶片。

◆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和那句著名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

”◆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

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

柯达破产之谜案例分析

柯达破产之谜案例分析

柯达破产之谜案例分析(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达破产之谜的思考】**大学MBA2012-9-15问题1:柯达所在行业及相关行业的过去、现在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影像行业过去:传统摄像方式和胶卷冲印(胶片机)现在:数码成像为主(数码相机)未来:数码影像天下问题2:柯达破产原因(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战略定位有误(未大力发展数字业务,将重点放在传统相机/胶卷上)战略转型失败(2003及2007年两次转型,均因传统胶片市场的巨额投资成了包袱,第二次又遇金融危机)外部因素:时代变化(市场变化)。

从胶片时代转向数码时代,数码成像技术得到普遍推广,而手机与数码相机的合一,更是现代技术的一个绝妙结合,故而价格昂贵、使用不便的传统摄像方式和胶卷冲印逐渐遭到淘汰。

外部市场竞争激烈。

富士、索尼、惠普、佳能、爱普生等国际大公司在数码相机、可拍照手机、数字冲印、数字打印机等各个细分市场均对柯达构成致命威胁。

内部因素:①盲目自信。

柯达公司在摄影行业中长期居于霸主地位,因此高层们极度自信,认为他们在感光工业上的龙头老大地位不可能被任何对手撼动,公司陷入了长期麻木的状态。

一度提出战略转型的建议,却因股东的强烈反对而无果而终。

缺乏创新。

专利技术不能转化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真正市场化。

管理失误。

柯达公司与其他大公司一样面临着尾大不掉、多层管理、效率低下、人事冗杂等诸多问题,如频繁更换CEO导致公司整体战略不稳定,决策层缺乏长远战略性规划,缺少市场敏锐感、作风保守等等。

④负担沉重。

柯达公司经营百年,曾经为它工作过的人遍布全球,因而有大量退休人员要供养,而且群体越来越大。

这些人中很多人曾是柯达的有功之臣,可是当公司收入下降的时候,流动资金的匮乏日益严重,而巨额的养老金支出无疑是拖垮柯达的另一只手。

问题3:柯达案例启示破产带来的启示纵观柯达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柯达在80%的时间里一直是领先者,直到最近的20多年才被甩到了后面。

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第一篇: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内容摘要:多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本文重点分析柯达的成功营销之路和面对危机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成功、破产、传统一、公司简介: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

多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二、柯达成功营销之路:柯达公司创办于1880年,一百多年来,柯达品牌背后代表的是先进的的光学影像技术和拍照的快乐,几乎成了胶卷和照片的代名词。

在床头影像行业里,柯达占有60%的市场,是无可置疑的霸主。

即使富士这样强劲的对手使用各种手段屡屡发起进攻,也被柯达一一击退。

柯达公司的历史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的缩影,1885年,柯达产出世界上第一个民用胶卷。

1888年,制造了第一部民用相机,同年,柯达打出了第一个广告,画面上一个只手举着柯达相机,旁边是创始人伊士曼写的自信而自豪的承诺:“你压下按钮,其余有无负责。

”柯达上市后,一举获得成功。

1964年,柯达经过十年的研究,推出了一种“立即自动”相继,这种相机机型更加简洁轻便,便于携带;操作简便,无需测距对光,就能获得清晰照片;底片装卸便利安全。

这种“傻瓜式”的相机上市之初就销售掉750万架,一举创下了相机销售量的世界纪录,在影像行业里,可以说大部分的创新都与柯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辉煌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也成就了柯达庞大的影像帝国。

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具体分析(2)

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具体分析(2)

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具体分析(2)柯达的一名发言人对此表示,该公司“不会就市场传言或猜测置评”。

消息人士称,如果柯达按照破产法第11章规定来申请破产保护,那么随后该公司将尝试通过法庭监管下的破产拍卖程序来出售其1100项专利的组合。

消息人士还称,柯达将会继续偿还债务,并在破产保护期间维持正常的运营。

一名消息人士透露,柯达仍在尽最后的努力来出售其专利组合;如果这种努力能取得成功,那么该公司将不必申请破产保护。

但该消息人士同时表示,这家拥有131年历史的前蓝筹股公司已经开始为申请破产做准备。

柯达曾在去年11月份表示,该公司用于融资自身业务运营的现金即将耗尽,除非能出售其专利组合或是能借入更多资金。

近日以来,柯达董事会中已经有三名董事宣布离职。

柯达在周二透露,纽约证券交易所(微博)已经发出警告称,该公司将被强迫退市,除非其股价能在未来6个月时间里回弹。

在过去30个交易日中,柯达股价一直都报收于1美元以下。

对于曾经的行业巨头,因对技术创新和消费体验的忽视、甚至出于对市场需求的傲慢,而被市场最终遗弃,柯达并非是先例。

对于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而言,企业的优胜劣汰亦遵循着均衡法则,随时有新生企业横空出世,随时有老牌企业黯然出局。

很不幸,这一次悲剧落在拥有131年历史的柯达头上——1月3日,柯达公司宣布,该公司收到纽交所警告,如未来6个月内股价无法上涨,则有可能摘牌退市。

对于2005年以来仅有一年盈利、2011年股价跌幅高达80%的柯达而言,没落已是在所难免。

柯达的没落,不仅是其技术创新的滞后,更是其对消费体验忽视的必然。

直到2003年,柯达才宣布全面进军数码产业,并于其后陆续出售医疗影像业务、以及相关专利权。

但是,当时佳能、富士等日本品牌已占据“数码影像”的龙头地位,就连韩国三星、甚至中国华旗等企业亦已初具规模。

此时,庞然大物的柯达已经丧失占领“数码影像”的先机。

对于曾经的行业巨头,因对技术创新和消费体验的忽视、甚至出于对市场需求的傲慢,而被市场最终遗弃,柯达并非是先例。

从“柯达案例” 分析大公司转型迟钝

从“柯达案例” 分析大公司转型迟钝

从“柯达案例” 分析大公司转型迟钝摘要:2011年9月30日彭博社发表报道称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简称柯达,正在考虑提交破产保护申请--柯达已聘请了以处理破产案闻名的律师事务所琼斯德易。

消息一经传出,柯达股价随即狂跌54%,至每股78美分,处于38年来最低点;随后评级机构惠誉和穆迪也将柯达债务的评级下调至“垃圾级”。

12个小时后,柯达发表声明称,聘请琼斯德易律师事务所“只是为了满足公司所需要完成的各项义务,公司本身没有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意图”。

柯达同时声称,仍在寻求变现专利以维持现金流。

但是,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柯达已与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等4家对冲基金公司洽谈,希望借此获得大约9亿美元的救资援助。

对于柯达是否破产我们尚不明确,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如何,那个属于传统胶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在数码相机尚未普及的20世纪,柯达是全球家喻户晓的黄色巨人,一度占据了全球市场的2/3份额。

但是,现在柯达几乎快被大众遗忘。

那么,从20世纪的“柯达时刻”到近十年来的“柯达危机”,柯达到底为何陷入了泥潭?关键词:SCP模型企业行为转型一、SCP模型介绍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结构-行为-绩效)模型,提供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一市场行为(Conduct)一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产业分析框架。

其基本涵义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经济绩效。

它用于分析在行业或者企业收到表面冲击时,可能的战略调整及行为变化。

二、企业行为(Conduct)分析企业行为指企业针对外部冲击和行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业务的扩张与收缩,管理的变革等一系列变动。

遗憾的是,柯达并没有抓住机遇,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1.投资方向单一,船大难掉头由于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现实利润和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利润之间的过渡和切换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柯达大量资金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投资,挤占了对数字技术和市场的投资,增大了退出/更新成本,使公司陷于“知错难改”,“船大难掉头”的窘境。

柯达公司案例分析

柯达公司案例分析

柯达公司案例分析目录一.环境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2.内部环境分析·································································二.市场营销分析································································1 .前期数据调查·································································2.市场营销手段··································································三.战略分析·········································································1.1993年前后对比························································2. 利用SWTO模型分析·····················································3. 利用IFE矩阵分析······················································4. 柯达公司的战略转型·························································四.总结··············································································1.柯达危机的原因分析····················································2.启示··········································································五.人员安排·········································································一.环境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1.1世界经济2008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次借贷金融危机,影响至全球经济发展。

柯达破产案例分析23页PPT

柯达破产案例分析23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柯达案例分析

柯达案例分析

组员:国贸0901班
罗艳萍0509109104
何巧霞0509109107
刘慧芳0509109108
陈敏0509109109
胡艳琴0509109112
魏琳玲0509109113
陈素钦0509109114
(1)试分析柯达战略联盟的成功之处
首先,柯达放弃了之前的竞争战略,改之行使与竞争对手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联盟,也就是战略同盟之间实现资源互补。

在开发APS上发起建立行业内的虚拟联盟网络。

其次,柯达不满足于单一的联盟方式,而是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盟,加速向数字化影像全能企业转型。

再次是通过争夺别国市场的战略联盟,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不管怎么说,柯达都是充分利用了战略联盟的特征,加速企业战略转型,并且采取战略联盟与同行共同促进产业交融发展。

另外,柯达也明确本企业的不足之处,从而选择相应的合作对象,通过正确的沟通行为和冲突解决方式,选择一个正确的联盟过程,最终获得了战略的成功。

(2)柯达的成功对中国企业的国际联盟战略有什么启示意义?
鉴于战略联盟可以增强企业实力,扩大市场,迅速获取新技术以及降低风险的作用,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务必要借鉴柯达等成功的战略联盟案例,为本国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尤其是在以技术开发和研究成果共享为特征的知识联盟,我国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互补性的技术共享和专利交换。

为了本国企业的长久发展,有必要采取与他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以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从而达到强化国际竞争实力,强化内部竞争优势,促进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风险。

合理地运用联盟战略能够实现知识基础与产品范围的匹配,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对于处在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来说,巧用联盟是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一条有效途径。

柯达破产之谜案例分析

柯达破产之谜案例分析

【达破产之谜的思考】**大学MBA2012-9-15v1.0 可编辑可修改问题1:柯达所在行业及相关行业的过去、现在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影像行业过去:传统摄像方式和胶卷冲印(胶片机)现在:数码成像为主(数码相机)未来:数码影像天下问题2:柯达破产原因(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战略定位有误(未大力发展数字业务,将重点放在传统相机/胶卷上)战略转型失败(2003及2007年两次转型,均因传统胶片市场的巨额投资成了包袱,第二次又遇金融危机)外部因素:时代变化(市场变化)。

从胶片时代转向数码时代,数码成像技术得到普遍推广,而手机与数码相机的合一,更是现代技术的一个绝妙结合,故而价格昂贵、使用不便的传统摄像方式和胶卷冲印逐渐遭到淘汰。

外部市场竞争激烈。

富士、索尼、惠普、佳能、爱普生等国际大公司在数码相机、可拍照手机、数字冲印、数字打印机等各个细分市场均对柯达构成致命威胁。

内部因素:①盲目自信。

柯达公司在摄影行业中长期居于霸主地位,因此高层们极度自信,认为他们在感光工业上的龙头老大地位不可能被任何对手撼动,公司陷入了长期麻木的状态。

一度提出战略转型的建议,却因股东的强烈反对而无果而终。

缺乏创新。

专利技术不能转化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真正市场化。

管理失误。

柯达公司与其他大公司一样面临着尾大不掉、多层管理、效率低下、人事冗杂等诸多问题,如频繁更换CEO导致公司整体战略不稳定,决策层缺乏长远战略性规划,缺少市场敏锐感、作风保守等等。

④负担沉重。

柯达公司经营百年,曾经为它工作过的人遍布全球,因而有大量退休人员要供养,而且群体越来越大。

这些人中很多人曾是柯达的有功之臣,可是当公司收入下降的时候,流动资金的匮乏日益严重,而巨额的养老金支出无疑是拖垮柯达的另一只手。

问题3:柯达案例启示破产带来的启示纵观柯达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柯达在80%的时间里一直是领先者,直到最近的20多年才被甩到了后面。

柯达到底能给其他公司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首先,时代的车轮不会等待任何人,如果不大踏步地跟上时代的脚步,就注定会被无情地抛在后面。

柯达案例分析

柯达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柯达在中国的转型之路大连大学化工系王亮1.科学技术的发展怎样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格局?首先,科学技术推动了消费需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了新的产品必然会去尝试,感觉不错后,就会形成普遍,进而需求量就会增加。

就像BB机,80年代进入中国后,由于其方便快捷的通讯,使得人们对它倍受青昧。

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和社会需求,90年代开始,BB机如同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逐渐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巨大的需求量又会刺激市场竞争,企业为了更好地留住消费者,就会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数字的BB机变成了汉字的,更加方便。

而当时已经出现了手机,但由于体积太大,加之价格不,所以难敌BB机。

1995年之后,随着手机的不断革新,体积变小、功能变全。

BB机逐渐败下阵来。

直到2005年,淡出了中国的舞台。

科技推动需求,需求刺激市场,市场又促进科技,三者不断循环,使得人类的脚步不断向前。

2.柯达应如何面对摄影技术从胶卷向数码的最新转变?柯达公司的前身是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创建的伊士曼干版公司,由于之后生产出第一个傻瓜型胶卷相机名为“柯达”,所以才改名为柯达公司,正是因为胶卷相机的出现,使得摄影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成就了柯达公司。

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正如彭安东所说“柯达发明了第一台胶卷相机,这却成为了柯达的掘墓者”。

其实早在1976年,柯达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

但由于传统胶卷技术的成熟及高利润,还有对于未来技术的不明确,导致其对于数字技术放置一边,而全身投入胶片市场的垄断。

最后随着数字时代的崛起,它却濒临破产。

就好像打火机的出现使得火柴成为了历史。

所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抓住机会东山再起。

3.这个案例对中国企业有哪些启示?对于市场,企业应该有更远的目标和更准确的判断,特别是对于已经成功的企业,更要不断地研发技术产品,抓住消费者的需求。

柯达败就败在这里,面对数字市场的竞争,还将重金投在胶片市场。

营销案例分析(柯达)

营销案例分析(柯达)

《营销案例分析》平时作业柯达会被数码技术淘汰吗传统的照相技术基于光化学过程,感光材料从最初的蜡板发展到彩卷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一个产业的兴衰沉浮,最大的现实依据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与消费结构。

20世纪90年代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成像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照相正经历着从化学成像向电子成像的转变。

一、辉煌的发展史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彩卷市场基本都是富士的天下,柯达在与富士的角逐中由于更擅长于营销,最终取得了胜利。

它成功的经验是:①营销技术。

富士不肯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只提供产品,给柯达留下了市场空缺。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柯达愿意提供先进技术,并救活了几个濒临倒闭的合资企业,柯达得到了进攻中国内地市场的机会。

②营销政府。

在营销技术的基础上,柯达全球副总裁叶莺女士开始营销政府,就是与中国政府签订排他性协议,规定从1998年以后的三年内中国政府不得引进其他外资(主要指富士)和建立合资企业。

这保证了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二、面临的困境美国影像市场协会(PMA)统计显示,2003年美国数码相机的销量首次超过了传统相机,传统相机在2000年创出的销售高点已经成为历史“绝唱”。

对于主营传统影像业的柯达而言,虽然还是市场老大,但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过。

2002年,柯达收入的70%来自传统的胶卷和摄影产品,公司全部营运收益亦来源于此。

该公司2003年7月23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利润约为1.12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锐减60%。

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00年第一季度,全国家庭数码照相机的拥有率仅为3%,而2002年全国将卖出80万台数码照相机,而且还在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直占据中国胶卷市场绝对领先地位的柯达当然不甘落后,宣布要将70%的研发费用投入到数码领域,并立志要在中国达到平均每一万人拥有一家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的目标。

柯达的战略无疑是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保住自己在行业内的霸主地位。

柯达案例分析答案

柯达案例分析答案

1.科学技术的发展怎样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柯达与富士的市场竞争?对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从胶卷向数码的最新转变,使得柯达乃至整个中国范围的摄影相关产品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同于告别黑白胶卷的拖沓,随着如今我国经济等各方面的对外开放,人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和迅速程度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而当今人们对高新技术的追求,对数码产品的追捧都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更是为摄影行业向数码的转变、推广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这一点从市场咨询机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对我国数码相机的调查数据可见一斑。

不论是纯粹地因为科技,还是想要以科技为工具展现时尚与流行,总之,传统相机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他们需要更新的技术和平台。

对柯达与富士市场竞争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明星产品,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迫使企业的某种曾获得巨大成功的传统产品不得不退出市场。

如今,摄影技术向数码的转变对柯达造成的影响正是属于后者。

大举投资为柯达带来的市场份额并不能能够持续成为柯达的优势,正如当年对中国本土胶卷和相纸企业的收购、与乐凯结成联盟而领先富士的优势一样,都只能停留在胶卷时代。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柯达与富士的市场竞争已经从胶卷转向另一个领域。

而其向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发起的推广胶卷服务的宣传活动也只能是暂时的缓解。

柯达需要正面应对摄影技术向数码转变的现实。

也许一切才刚刚开始。

2.柯达应如何面对摄影技术从胶卷向数码的最新转变?面对摄影技术从胶卷向数码的最新转变,柯达的最后出路是转型。

在数码的加入市场,在打进市场前,必须做好市场调研,估量机会,做好完整详略的计划,一套完整的战略策略。

一下几点是我觉得可行的。

(1.)放弃传统的胶卷产业,重心向新兴的数码产业转移,这是应时代的要求。

(2.)增加在非影像业务领域的投资,实施多元化的战略。

(3.)向数字化转移,符合时代的潮流,应用新技术,要保证质量。

(4.)推出系列型号的数字相机和喷墨打印机。

市场营销学柯达案例分析(共10张PPT)

市场营销学柯达案例分析(共10张PPT)
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企业根据营销环境制订新的营销策划,作出新的经营
管理战略。柯达应该紧跟科技的步伐,开发应用尖端技术,加强对用户的服务, 以适应经济市场在知识时代的要求。

2.5

现如今经济环境下品牌能有效地使产品和服务差异化,
从推广胶片向降推广低数码购转变买,及的早占风领中险国西和部的复广大杂市场性。 ,并传播产品或服务所能够提供的 利益、培养感情、建立信任。 而营销管理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
充分利用柯达冲印点分布多和广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全
程服务。

降低连锁店的成本,并且努力为连锁店提供齐全的柯达的设备。利用成本
优势占领影印市场。

从推广胶片向推广数码转变,及早占领中国西部的广大市场。占领中国低端市
场的同时也要向中端市场进发
2.3 对市场机会的察觉和把握能力是一个企业
能否成功的关键
• 加大对产品的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 客观分析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加大力度完成对产品结构
的优化升级 • 适时调整自己的市场战略,拓宽销售渠道, 提高产品的
科技化水平和质量

• 2.8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导致了消
费需求的变化,从最初地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到对更高品质的要 求,再到追求个性化,时尚化。
• 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企柯业根达据营必销须环境紧制订跟新科的营技销策发划展,作的出新方的向经营,管理以战消略。费者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自
身的科技创新和经营重点的转变,创造利于自己的营销环境,再次打开 市场。

• 2.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产力不断发 展,消费者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消费结构 和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高科技产品的更 新更是可见一斑。

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具体分析

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具体分析

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具体分析柯达大家都知道的,然而柯达公司如今已宣布破产,店铺把整理好的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商院案例:柯达即将破产落幕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准备数周内申请破产保护。

这家摄影胶卷业巨头若果真破产,将追随宝丽来公司等昔日著名美国企业,遭到时代淘汰。

出售专利权最后一搏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这家131年历史的企业仍在做最后自救努力,期望以出售部分专利权方式筹措资金。

不过,柯达已着手筹备申请破产保护,包括与银行商量筹资大约10亿美元,确保企业在破产保护期间继续运转。

柯达发言人说:“我们对市场传言和投机不予置评。

”报道说,柯达可能最早本月或2月初申请破产保护;破产保护期间,企业将继续偿还债务并正常运转。

届时,柯达将在法庭监督下出售大约1100项专利。

如果柯达果真申请破产保护,将加入因未能适应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变化而遭到淘汰的著名美国企业行列。

柯达1975年发明数码相机,却未能把这项新技术变成利润增长点。

为填补日益萎缩的胶卷业务,柯达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营化学制品、浴室清洁剂和药检设备,后来在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奥·佩雷斯领导下投身打印机行业。

地位曾相当于现在的苹果这家昔日近乎独霸胶卷行业的著名企业卡在生死关头,令前员工感到不可思议。

曾几何时,每到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创立的“工资奖金日”,柯达就会根据企业业绩向全体员工发放奖金。

员工拿到奖金后可以买车,或者去高档餐厅庆祝一番。

现年64岁的罗伯特·沙恩布鲁克1967年进入柯达。

与他同时代的柯达前员工说,柯达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

沙恩布鲁克回忆,那时柯达人才济济。

午饭时间,一些年轻人挤进礼堂看电影,其他员工则在公司的篮球场上打球,“我们给自己灌输这样的意识,我们能做任何事,不可战胜”。

随着海外竞争对手开始攫取胶卷业市场份额,柯达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

后来,柯达不得不面对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崛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管理方面 营销战略 公共关系
企业内部分析
存在的问题
导致的结果
管理者专业局限,管理理念 落后
过度专注于传统技术,固守 传统 胶片市场,忽略了市场的需 求
产品策略偏离,营销手段单 技术无法及时转成生产力,

成为
阻碍转型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因素
裁员和降薪导致企业凝聚力 裁员和降薪导致企业凝聚力
下降
下降
-
企业内部分析二: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忽
融资 方式
-
启示与教训
• 居安思危,推陈出新;创新不能慢半步 • 当发现自己的经营领域需要作出战略调整
时,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可恋战旧业 务 • 企业是一个生态系统,如果自己不能持续的 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个生态系统终将走进死 亡
-
习题解答
柯达是怎样面对现实和未来挑战的? 答:❶面对富士的打击,柯达的做法是“以眼还眼以牙还
-
柯达的宗旨
• 1888 年,伴随着“您只需按一下按钮,其 余的我们来做”的口号,乔治•伊士曼为消 费者带来了第一部简易相机。从此,他使 笨重而复杂的摄影过程变得简单易用,并 且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
• 从此,伊士曼柯达公司踏上了开发新产品 之路和使摄影更简单、更有用且更有趣的 历程。实际上,现在的柯达不仅以摄影著 称,同时还因各种休闲、商业、娱乐和 科 学应用使用的影像而-闻名。它的范围越来
-
宏观环境分析
-
-
行业背景分析
• 技术的发展和
数码相机的出 现,市场规模 • 柯达原有产品遭到重创, 逐年递增,行 研发新产品未抓住进入 业内企业转向 市场的最佳时机,进而 后台输出设备 使得柯达远远落后于行 的便捷性生产, 业内其他企业。
相对的胶卷业
却开始被市场
淘汰
-
竞争者状况分析
尽可能地从胶片业务抽离资金,为转型做 好准备,并开发新业务,成为多元化公司。 2012年,市值将近120亿美元 柯达公司
习题解答
•柯达的竞争精神和策略给予我国企业有何启示? •答:❶自主创新:企业固不自封,拒绝创新就会被市场淘
汰,百年老店更需要创新和注重顾客体验,企业必须开发新 科技和新产品,不能固守风光时的经营理念。
❷把创新变为生产力:创新变为生产力,转化为公司利益, 给企业带来利润,才能走在世界潮头。安逸是淘汰的前奏。 ❸确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柯达公司 本应该紧紧围绕自己优势的影像行业创新发展,但他却放弃 优势,以至沦落今天的这步田地,战略转型是企业一个重要 的选择。
牙”1984年在西格先生的带领下公司规模变大,利润上升,
各方面等都高于富士。
❷及时进行战略转型,制定正确的产品经营战略,打破美国
式的经销观念和经销模式。
❸加强广告等的宣传,柯达字样的3年飞艇盘旋在空中,赞 助奥运会等活动,重点开发新兴照相市场,扩大柯达产品的 市场占有率。 ❹市场激烈的价格战,柯达做出了市场细分,推出不同品牌, 价格,质量的胶卷。 ❺面对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 技术的冲击和传统的摄影技
内容概要
•20世纪50年代起,富士,樱花,爱克发等平 牌就纷纷崛起。23届洛杉矶奥运会富士抢了 柯达的风头。在中国市场上,日本又抢先一 步适应中国文化使柯达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 面对这种窘迫的情况,柯达做的就是不惜一 切代价的竞争与反击。1984年柯达企划主管 西格先生飞赴东京,研究如何在这块“拍照 乐土”上与富士争霸。
-
综合总结
• 1要学会创新,用于创新,敢于折腾。 • 2永远不要让自己或者企业太安逸。 • 3要有危机意识,有处理危机的能力。 • 4拥有一个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
分享结束
谢谢同学们
2016年4月27日
-
-
企业内部分析三:过于固步自封,缺乏创新
意识
-
企业转型困难 面对危机茫然失措、 内缺粮草、外无援兵 新的业务曲线无法开展
-
SWOT分析
•优势-S •1.核心技术力量 •2.品牌优势 •3.正确的国际策略和规模 •4.成本优势
•弱点-W •1、进入数码技术行业较晚 •2、投资方向单一 •3、决策层迷恋既有•机优会-4O、短视的战略联盟 • 1、数码技术的飞速发- 展
视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
• 体积大、不能永久保存、查 找困难。U盘可存贮成千上 万张照片;然后,通过电脑 打印机可以直接打印出照片。
• 柯达疏忽了消费者拍摄图片 的存储习惯和用途变化,人 们拍照目的已经从单纯的回 忆用途转变为通信媒介、社 交网络分享。Facebook、 Twitter等社交网络的发展, 照片更多的是用于通信,而 不是个人回忆
第八组
组长:
-
柯达不惜代价的竞争
1柯达介绍 2内容概要 3宏观环境 4微观环境
5 不惜代价的反击 6启示与教训 7习题解答 8综合总结
-
一、公司简介
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 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 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 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多 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分享、输出和显示 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 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 时光。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 年1月 19日申请破产保护。2014年他们走出了破产保护的 阴影,重整旗鼓,奋勇直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