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 (1)

合集下载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独特而又有效,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在众多疾病中,中医药疗效显著的病种不胜枚举。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总结,为大家介绍几个中医的优势病种。

一、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包括胃病、肠病等等。

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治疗胃病主要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能够改善胃的消化功能,缓解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

中医对肠病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如采用温中散寒、行气活血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肠胃蠕动,缓解腹泻、便秘等症状。

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等等。

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注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和呼吸系统功能。

中医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能够缓解咳嗽、清除痰液、舒缓气管痉挛,减少哮喘发作。

而在治疗感冒方面,中医则注重通过草药治疗、汗、解表等方法,提高患者的体质,加速康复。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等。

中医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依靠中药和针灸疗法。

中医认为,心血管疾病与人的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针灸也可调节血液循环,舒缓心脏疲劳,减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症状。

四、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头痛、失眠、抑郁等等。

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依靠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方法。

中医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恢复充沛的精神状态,稳定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药物中的一些草药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针灸和推拿也能够通过调整经络和穴位,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五、妇科疾病妇科疾病是中医治疗的传统优势病种之一,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

中医治疗妇科疾病主要依靠中药,如当归、川穹、香附等草药,具有调经止痛的作用。

中医治疗优势病种推荐表

中医治疗优势病种推荐表

中医治疗优势病种推荐表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了几千年的丰富经验和智慧。

在中医治疗中,辨证施治是其核心理念,强调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注重身心的整体平衡。

中医药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以下是一份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推荐表。

一、呼吸系统疾病1.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可以通过化痰止咳、祛痰止痛等方法改善症状,并减少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例如,可以使用黄连汤、小青龙汤等方剂。

2. 哮喘: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气机、扶正祛邪的方法缓解哮喘的症状。

例如,可以使用麻杏石甘汤、玄参麻黄汤等方剂。

3. 肺结核:中医药可以通过养阴清热、活血化痰的方法促进病情康复。

例如,可以使用玉屏风散、槐角汤等方剂。

二、消化系统疾病1. 胃溃疡: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脾胃功能,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

例如,可以使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方剂。

2. 胃炎: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和胃止痛的方法缓解胃炎的症状。

例如,可以使用四妙丸、陈根芍药散等方剂。

3.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肝胃、理气止痛的方法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例如,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等方剂。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1. 高血压:中医药可以通过平衡气血、调节肝阳的方法降低血压。

例如,可以使用天王补心丹、龙舌兰饮等方剂。

2. 冠心病:中医药可以通过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方法改善心脏供血不足。

例如,可以使用三七简金汤、桃仁扬心汤等方剂。

3. 心律失常:中医药可以通过安神定志、调和气血的方法调节心律。

例如,可以使用安神补心丸、活血化瘀口服液等方剂。

四、神经系统疾病1. 头痛偏头痛:中医药可以通过理气宽中、疏肝清热的方法缓解头痛。

例如,可以使用川芎茶剂、清宁安神丸等方剂。

2. 失眠:中医药可以通过调和阴阳、安神养心的方法改善睡眠质量。

例如,可以使用安神补脑片、龙骨麝香丸等方剂。

3. 神经性皮炎:中医药可以通过凉血解毒、祛风止痒的方法缓解神经性皮炎的症状。

例如,可以使用牡蛎散、念慈清凉散等方剂。

头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头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头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对于头痛的诊疗方案,我们需要进行总结和优化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头痛的诊疗方案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

首先,在病史采集方面,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人头痛的性质、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了解病人的个人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和家族史等信息。

这有助于确定头痛的类型和可能的病因。

病史采集的过程中,医生应积极与病人沟通,耐心倾听,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其次,在体格检查方面,医生需要仔细检查病人的头部和颈部,寻找可能的异常体征。

例如,检查头皮、颅骨和颈椎的局部压痛、肌张力异常、颈动脉搏动等。

同时,还需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状态、体温、心率和血压等。

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头痛与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关联性,如颅内压增高、颈椎病等。

第三,在相关辅助检查方面,医生可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选取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学或其他特殊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脑电图、头部CT或MRI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排除头痛的病因。

最后,在治疗方案中,医生应根据头痛的类型和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根据头痛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原发性头痛是指无明确病因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对于原发性头痛,医生应根据病人的症状和频率,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休息、放松技巧和心理治疗等。

对于继发性头痛,医生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治疗感染、控制颅内压等。

在优化头痛诊疗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密的病史采集:医生在采集病史时,要耐心详细,尽可能获取完整的病史信息,避免遗漏或错误。

2.细致入微的体格检查:医生应该充分利用体格检查,寻找常见和不常见的头痛相关体征,提高对疾病的辨识能力。

3.合理选择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应根据头痛类型和病人情况量身定制,避免不必要的检查,以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和辐射暴露。

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

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

2016年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2016年优势病种头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总结一、概念头痛是由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引以自觉头部疼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病症。

头痛多位于前额、额颞、顶部等部位。

由外感六淫引起者多表现为掣痛、灼痛、跳痛、胀痛或重痛;由内伤病因所致者长以昏痛、隐痛、空痛为其特点。

头痛可见于多种西医急慢性疾病中,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鼻窦炎、神经症等出现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本节仅就脑病专科范围内的疾病进行辨治。

二、诊断依据参照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及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2004年第2版(ICHD-II))、《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第1版)诊断依据进行诊断。

(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头痛,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

急性起病,反复发作,发病前多有诱因,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

(2)辅助检查: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进行颅脑CT、MRI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指标,协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头痛分类参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各种原发性头痛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以及部分继发性头痛,须除外颞动脉炎、低颅压综合征、肥厚性硬脑膜炎及非本专科系统相关的其他继发性头痛,例如眼、耳鼻喉源性头痛、肿瘤等疾病。

1)偏头痛以无先兆性偏头痛为例,诊断标准如下: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B.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小时;C.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1.单侧性2.搏动性3.中或重度疼痛4.日常活动(如走路或爬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此类活动D.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1项;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畏声E.不能归因于其它疾病。

头痛病(神经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6年版

头痛病(神经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6年版

头痛病(神经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6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头痛的诊断标准。

①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颠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

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

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②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③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脑电图。

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①头痛多于30岁前后发生,多位于两额及枕、颈部,呈持续性钝痛,而头痛的持续性为其主要特征;②部分病人和偏头痛并存;③部分病人有“空枕头”征;④排除脑肿瘤、高血压、癫痫和青光眼等所引起的头痛。

(二)证候诊断1、肝阳上亢: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

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

舌红,苔黄,脉弦。

2、痰浊上扰:头痛胀重,或兼目眩。

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粘白。

舌苔白腻,脉弦滑。

3、瘀阻脑络: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

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或细涩。

4、气血亏虚:头痛绵绵。

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huang(恍)白,心悸寐少。

舌淡,苔薄,脉弱。

5、肝肾阴虚:头痛眩晕,时轻时重。

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腰酸腿软。

舌红少苔,脉细弦。

二、诊疗方案(一)辩证选择中药汤或中成药。

1、肝阳上亢: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

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

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黄芩、山栀子、杜仲、桑寄生、茯神、夜交藤、益母草2、痰浊上扰:头痛胀重,或兼目眩。

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粘白。

舌苔白腻,脉弦滑。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对中医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所展现出的优势进行总结。

一、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对于消化病的治疗有着深厚的经验。

中医认为,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脾胃功能失调所引起,因此强调调理脾胃。

例如,对于常见的胃炎和胃溃疡,中医则采用调理脾胃的方法,通过中药、针灸或推拿等手段来改善脾胃功能,并有效地缓解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

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等,中医治疗这些疾病时注重通过草药、针灸和推拿等手段来调理人体的气机。

中医认为,气机失调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调理气机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和病情。

同时,中医还注重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从而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中医治疗这些疾病常用的方法有草药、针灸和推拿等。

中医认为,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通过草药调理和针灸推拿等手段可以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此外,中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

四、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炎、尿路感染等,中医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草药和穴位刺激等手段来调理泌尿系统的功能。

中医认为,泌尿系统疾病与肾脏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草药调理和穴位刺激可以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和康复。

同时,中医也注重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来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五、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头痛、面瘫、帕金森病等,中医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调理人体的神经系统。

中医认为,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通过针灸和推拿等手段可以改善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疾病的症状和病情。

同时,中医也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中医优势病种、头痛

中医优势病种、头痛

头痛诊疗常规【病名】中医:头痛西医: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疼痛、神经官能症等(一)诊断要点1.以头痛为主症,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头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

2.外感头痛者当兼有外感证候,且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暂,内伤头痛者则兼有内伤证候,且起病缓慢,呈反复发作。

3.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测血压及经颅多普勒、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鉴别诊断1 类中风:多见于45岁以上,眩晕反复发作,头痛突然加重时,常由风痰壅盛引起,常兼偏侧肢体活动不灵,或舌强语涩。

2 真头痛:多突然剧烈头痛,持续痛而阵发性加重,甚至喷射状呕吐、手足逆冷以致肢体痉厥抽搐。

可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病症。

真头痛病情凶险,与一般头痛不难区别。

(三)证候分类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主症:全头痛,痛势较剧烈,痛连项背,常喜裹头;恶风寒,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

川芎9g、羌活15g、白芷15g、藁本15g、细辛3g、荆芥10g、防风10g。

若寒邪侵犯厥阴,症见巅顶头痛,干呕,吐涎,甚或四肢厥冷,苔白,脉沉(寒厥头痛),方用吴茱萸汤加法夏、川芎。

若寒邪客于少阴经脉,症见头痛,背寒,足寒气逆,苔白脉沉细(少阴头痛),温肾散寒,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芷、川芎。

2、风热头痛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和络。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

菊花10g、桑叶10g、薄荷10g、蔓子10g、川芎9g、白芷15g、羌活15g、生石膏20g。

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口舌生疮者可用黄连上清丸以苦寒降火,通腑泄热。

口渴欲饮者可加花粉、石斛等。

3、风湿头痛主症: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方药:羌活胜湿汤。

羌活10g、独活12g、白芷15g、防风12g、藁本15g、蔓荆子15g、川芎15g、甘草10g。

2016眩晕病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最终定稿)

2016眩晕病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最终定稿)

2016眩晕病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最终定稿)第一篇:2016眩晕病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眩晕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内二科(2016年)一、基本情况眩晕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6年1-12月,我科在开展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9例,完成90例,平均住院日11.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拔罐以及传统疗法康复治疗等。

二、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90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90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46例(95.8%),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42例(87.5%),针灸治疗32例(66.7%),传统疗法康复治疗48例(100%),内科基础治疗48例(100%),其他疗法8例(16.7%)。

三、应用情况分析随着我科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眩晕患者逐渐增加,科室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临床疗效不断显现。

从实际情况看,治疗难点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高血压病患者多为中老龄甚至是高龄患者,且病程较长,患者合并身体其它系统疾病损害较普遍,心脑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影响,治疗难度大。

下一年度,科室将加大眩晕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正确引导患者在缓解期康复锻炼及预防急性发作。

同时依托中医药特色优势,注重疏肝益肾,心脑肾同治,攻补兼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快速控制病情的同时,强调远期疗效,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脏腑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第二篇:2015眩晕病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眩晕病(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xxxxx院内一科(2015年)一、基本情况眩晕病(高血压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5年1-12月,我科在开展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48例,完成48例,平均住院日11.2天。

优势病种总结分析

优势病种总结分析

优势病种总结分析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优势病种的研究和分析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总结和分析一些具有优势的病种,探讨其特点和应对策略。

首先,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社会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病种。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常常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控制高血压、促进心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以及药物治疗等。

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也非常重要。

其次,肿瘤疾病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肿瘤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治疗难度大。

目前,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

然而,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治疗策略各异,因此,准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神经系统疾病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由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这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

目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手段。

然而,由于神经系统的特殊性,相关的治疗策略常常具有较大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此,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是医学界的重要任务。

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值得关注。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的病症。

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

目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疾病进展和缓解症状为主。

然而,由于这类疾病常常具有复发性和反复性,对于个体化治疗策略的研究和探索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优势病种的总结和分析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是具有优势病种特点的重要疾病。

2016年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

2016年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

2016年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第一篇:2016年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2016年优势病种头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总结一、概念头痛是由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引以自觉头部疼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病症。

头痛多位于前额、额颞、顶部等部位。

由外感六淫引起者多表现为掣痛、灼痛、跳痛、胀痛或重痛;由内伤病因所致者长以昏痛、隐痛、空痛为其特点。

头痛可见于多种西医急慢性疾病中,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鼻窦炎、神经症等出现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本节仅就脑病专科范围内的疾病进行辨治。

二、诊断依据参照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及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2004年第2版(ICHD-II))、《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第1版)诊断依据进行诊断。

(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头痛,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

急性起病,反复发作,发病前多有诱因,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

(2)辅助检查: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进行颅脑CT、MRI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指标,协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头痛分类参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各种原发性头痛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以及部分继发性头痛,须除外颞动脉炎、低颅压综合征、肥厚性硬脑膜炎及非本专科系统相关的其他继发性头痛,例如眼、耳鼻喉源性头痛、肿瘤等疾病。

1)偏头痛以无先兆性偏头痛为例,诊断标准如下: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B.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小时;C.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 1.单侧性 2.搏动性3.中或重度疼痛4.日常活动(如走路或爬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此类活动 D.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1项; 1.恶心和(或)呕吐 2.畏光和畏声E.不能归因于其它疾病。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疗效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疗效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104期183·中医中药·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疗效分析王金杰(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河南 永城 476600)摘要:目的对中医针灸在临床上治疗头痛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方法选择164例头痛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通过罗通定联合益脑宁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针灸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结果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81.28%,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中医针灸对头痛进行治疗是非常简单方便的,同时治疗效果是较好的,所以在对头痛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是可以将针灸方法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04.1530 引言对头痛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头为诸阳之首”,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

足三阳经、足厥阴肝经以及手三阳经都是会上到头部的,脑府与督脉是直接进行连接的,身体内部对肝脏、肾脏以及脾脏的伤害以及外部的湿热与风寒等都会使得气血失去平衡,造成脉络不通,进而导致了头痛的发生[1]。

而头痛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的症状为脑部胀痛、刺痛或者是抽痛,并且会同时引发眩晕以及呕吐等问题的发生,在传统的治疗中通常都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中医针灸得到了推广之后,在治疗的过程中就融入了针灸,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就将对中医针灸对头痛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头痛患者中抽取16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82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46例,患者年龄在34~67岁之间,平均年龄(45±2.16)岁;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病程(3±1.02)年;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

附件2.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一、眩晕〔高血压病〕:(一〕中医分型论治:临证分为阴虚阳亢型、痰浊上蒙型、气血亏虚型、阴阳两虚型四型,分别予以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桂附地黄汤加减医治。

四型中以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天麻钩藤饮加减医治效果最好,总有效率到达90.5%。

而四型综合起来总有效率为80%左右。

〔二〕疗效评估1、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头痛、头昏等主要病症,以及胸闷心悸、心烦少寐、耳鸣恶心、腰酸夜尿等兼症。

眩晕的住院患者应用本方案中药辨证施治,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达84.1%。

2、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杞菊地黄口服液与苯那普利合用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100例,观察医治后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分别为医治前的74.5%和74.7%,消退率为25.5%和25.3%,明显优于单用苯那普利组。

3、有效降低晨峰血压。

临床观察120例标准西药医治下晨间血压仍无法操作者,加用天麻钩藤饮化裁之中药,晨峰血压操作有效率达77%。

4、可以增强西药降压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费用,同时有效制约西药降压所致付反响,如减少了西药所致干咳、水肿、口干、纳差等不良反响。

(三〕中医医治难点分析1、疗效欠稳定,可能局部与辨证分型不够完善有关。

2、局部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病症,表现为无症可辨,但从舌脉又难以把握X。

大大影响这局部患者疗效。

3、中药煎煮不方便,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影响了疗效稳定性。

4、中医一直以来倡导“无病防病,即病防变〞的思想,因此应该重视对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药干预医治。

而临床中对这局部患者重视不够,缺少系统标准的中医诊疗方案,〔四〕应对措施1、开展临床症候群调查,进一步完善分型,优化诊疗方案。

2、开展血压与证型的相关性临床研究,以提高无症可辨患者辨证医治的X性。

3、优化方案的根底上,制定协定处方,制成免煎颗粒剂,并通过临床症候群调查研究,筛选出最常见证型1~2个,争取针对其协定处方做进一步研究,为申请院内X制剂做打算。

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简要2016

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简要2016

2016 年优势病种 3 个:肝癖、肝着、积聚2016 年临床路径 5 个肝癖、肝着(轻、中、重)、积聚、鼓胀、肝癌肝癖(2016 年)1、辨证论治(1)肝郁脾虚、痰湿阻滞治则:疏肝活血、健脾化湿方药:祛脂化痰降酶方(脂肪肝1号方)加减。

丹参20g、泽泻15g、海藻15g、生山楂10g、白术15g、柴胡6g、薏苡仁15g 中成药:小柴胡颗粒,肝苏颗粒。

(2)痰阻血瘀、湿郁化热治则:活血化瘀、清热化痰方药:化痰祛瘀降酶方(脂肪肝2 号方)加减。

丹参20g、泽泻15g、海藻15g、生山楂10g、白术15g、虎杖15g、茵陈15g 中成药:茵莲清肝颗粒、当飞利肝宁片、大黄利胆片、茵栀黄口服液。

(3)湿郁血瘀、肝阴不足治则:祛湿化瘀、活血滋阴方药:养阴祛湿降酶方(脂肪肝3 号方)加减。

丹参20g、泽泻15g、海藻15g、生山楂10g、三七末6g(冲服)、枸杞15g 、女贞子30g2、运动疗法运动治疗方案:①运动种类:应以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如仰卧起坐、快跑、中快速步行(115-125 步/ 分钟)等。

②运动强度:运动时脉搏应维持在(170-年龄)次/ 分钟,最多不超过(200- 年龄)次/ 分。

或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 分钟内消失为宜。

③运动持续时间:每次20 分钟至60分钟。

④运动实施时间:选择在下午或晚上。

⑤运动实施频率:每周3-5 次。

⑥适应症:用于体重超重的脂肪肝患者和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病人。

13 、饮食疗法:肥胖者药控制饮食、降低体重、体重应以降至标准体重或仅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内为适宜。

饮食疗法是减重的基础。

一般每降低1% 的体重可使血清ALT下降10%,减重10%可能使之复常。

(二)特色疗法1、耳穴压豆常选饥点、肺、脾、肾、三焦、内分泌、皮质下等耳穴,或随症选穴。

以王不留行籽置压穴处,胶布固定。

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以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每次压3秒,停3秒。

头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头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头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1. 引言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影响着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在临床中,针对头痛的诊疗方案已经有很多种,但是效果参差不齐。

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头痛诊疗方案进行总结和优化分析,旨在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改进方向。

2. 头痛的分类与原因头痛可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别。

原发性头痛是指无明显病因而产生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等;继发性头痛则是由某种疾病或病因引起的头痛,如脑肿瘤、颅内感染等。

3. 目前常见的头痛诊疗方案目前常见的头痛诊疗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根据头痛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针对偏头痛,常用的药物包括三叉神经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冷敷、热敷等物理手段缓解头痛。

-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减轻头痛的症状。

4. 头痛诊疗方案的优化分析针对当前头痛诊疗方案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以下优化分析:- 个体化治疗:由于不同人群对头痛的敏感性不同,应根据个体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 科学评估:对头痛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以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 持续监测:治疗过程中应持续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结论头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有助于提高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科学评估和持续监测是头痛诊疗方案优化的关键步骤。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相信头痛的诊疗方案会不断完善,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脑病、神经组中医优势病种一季度工作总结-(1)

脑病、神经组中医优势病种一季度工作总结-(1)

脑病、神经病组中医护理方案小组护理评估量表使用汇总脑病、神经病护理小组内优势病种包括: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风(脑梗死恢复期)、面瘫(面神经炎)。

我院中医护理方案优化前,各单病种未进行护理评估量表的使用。

2017年1月成立中医护理方案小组,在负责人王义波科护士长的带领下,我小组查找大量资料,在小组专家的指导下,成功的制定出各种护理评估量表并部分应用于临床护理。

现将我组护理评估量表的使用情况及预使用情况汇报如下: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评估量表(优化后计划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 Glasgow Coma Scale)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方法,昏迷指数,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指标,现今使用的评分方法。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估方法: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的评估有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分数相加,总分即为昏迷指数。

以觉醒状态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应用格拉斯哥(GCS)评分评定意识障碍程度,总分15分,最低3分。

按得分多少,评定其意识障碍程度。

13~14分为轻度障碍,9~12分为中度障碍,3~8分为重度障碍(多呈昏迷状态)。

(一)、昏迷程度判定如下:1.睁眼反应(E, Eye opening)4分:自然睁眼(spontaneous):靠近患者时,患者能自主睁眼,术者不应说话、不应接触患者。

3分:呼唤会睁眼(to speech):正常音量呼叫患者,或高音量呼叫,不能接触患者。

2分:有刺激或痛楚会睁眼(to pain):先轻拍或摇晃患者,无反应后予强刺激,如:以笔尖刺激患者第2或第3指外侧,并在10秒内增加刺激至最大,强刺激睁眼评2分,若仅皱眉、闭眼、痛苦表情,不能评2分。

1分:对于刺激无反应(none)C分:如因眼肿、骨折等不能睁眼,应以“C”(closed)表示。

2.语言反应(V, Verbal response)5分:说话有条理(oriented):定向能力正确,能清晰表达自己的名字、居住城市或当前所在地点、当年年份和月份。

头痛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头痛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头痛(偏头痛)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临床路径之一,从2017年01月到2017年12月,针灸二科科开展了头痛作为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应用情况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23例,完成23例,平均住院日12 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火针、辨证口服中药汤剂、耳针、电针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2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针灸使用率100%,中药汤剂或免煎剂使用率39. 1%,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辨证施治率100%o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针灸23例(100%)、辨证口服中药汤剂9例(39.1%)、电针治疗23例(100%)、放血疗法10例(43.5%)、耳针20例(87.0%)、拔罐10例(43. 5%)说明这些治疗方法适应症较广泛,也是临床常用方法。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0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临床应用较好、接受度较高的为针刺、电针疗法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而其他疗法应用较少。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针刺治疗为个体化治疗,通过辩证论治解决主症的同时也可兼顾解决兼症,且方便,痫苦小,已广泛被患者及其家属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

2•治疗方法操作简便、作用持久,痫苦较小,患者接受度和依从性较好,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

3、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针灸疗法治疗头痛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4.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

头痛的类型与治疗方式总结

头痛的类型与治疗方式总结

头痛的类型与治疗方式总结头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适,影响了很多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了解头痛的类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式对于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头痛的分类入手,详细介绍不同类型头痛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原发性头痛1.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性头痛,女性患者较多。

典型偏头痛会伴随着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如恶心呕吐、光过敏和噪音过敏等。

治疗偏头通常分为急性治疗和预防治疗两部分。

急性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三叉神经阻滞剂等药物;预防治疗主要采用β受体阻滞剂、抽血酮类药物。

2. 张力型头痛张力型头条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条之一,患者感到头部被压迫或紧束感。

张力型头痛持续时间较长,但疼痛程度一般不严重,不会伴随恶心和呕吐。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剂和放松训练等。

3. 群发性头痛群发性头痛是一种严重的原发性头痛类型,患者会出现频繁的头痛发作。

治疗群发性头条可以采用氧气吸入、三叉神经阻滞剂以及预防性治疗等手段。

4. 黄斑区域神经齐形性失衡黄斑区域神经齐形性失衡是近年来新认识到的原因未明的神器系统无稳定释。

当视觉相关物质多产生与黄斑外表层增多时可能降低了再次输入立体空间处理信号功能,从而常见单眼视力下降自己能够完成视力监控功能可由于线索掺杂要多跳步他们这样组成在每细胞建模部分得以通过先后模拟多次幅度等比的传递交叉弥散过程和生命周期,实现每个"UInt8"生成激活函数。

近年来越来数学上发现式x < 布尔学习算法keras 开源神经网络库其中一乱二、继发性头痛1. 痛风性头痛痛风性头痛是由于尿酸沉积在血管壁造成的颅内血管炎症所引起的。

治疗痛风性头痛主要是针对痛风本身进行治疗,包括改变饮食结构、降尿酸药物治疗等。

2. 颅内感染引起的头痛颅内感染也会导致剧烈的头部疼痛,伴随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治疗方法涉及到抗生素、镇静剂以及其他适当的药物。

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

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

头痛病优势病种总结分析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同的头痛病种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下面对头痛的几种常见病种进行总结分析。

1.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阵发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光、声过敏等症状。

它的优势病因是遗传因素,家族史阳性的患者发病率较高。

在发作期间,患者需要安静、暗室休息,避免刺激物和诱发因素,以减轻症状。

一些特殊的药物,如曲普伦、三叉神经阻滞剂等,也可以用于急性发作的缓解。

2.紧张型头痛:紧张型头痛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持续性头痛,多数起源于颈部和头皮等肌肉组织的紧张和压力。

它的优势病因是身体和心理的压力,生活方式不当和不良的工作姿势等。

治疗包括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工作姿势、放松训练、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如果头痛很严重,可以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缓解症状。

3.突发性剧痛型头痛:突发性剧痛型头痛是一种症状严重、起病突然的头痛,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它的优势病因包括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他颅内病变。

急性发作时,患者需要紧急就诊,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如头颅CT或MRI扫描、脑脊液检查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止痛药和其他辅助治疗,根据具体病因来确定。

4.青少年偏头痛:青少年偏头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常发生在青春期和早期成年期。

它的优势病因与其他形式的偏头痛相似,但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女性发病率较高,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伴有行为异常和学习困难。

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习惯、采取药物治疗以及心理辅导等。

5.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是一种由颅内压力增加引起的头痛。

它的优势病因包括脑肿瘤、脑出血、脑髓质炎和脑梗死等。

治疗方法可以是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等。

由于颅内高压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其他严重问题,以及生命的威胁,所以这种头痛需要紧急诊断和处理。

头痛病种多样,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及时明确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于缓解头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对于慢性头痛或伴有严重症状的病例,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内一科优势病种诊疗

内一科优势病种诊疗

头痛一、头痛中医临床路径标(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头痛或头风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偏头痛(二)诊断依据1.中医证候诊断①.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疼痛的部位可以是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的性质可以为刺痛、胀痛昏痛、隐痛、重痛等,多反复发作、事发时止、缓慢起病。

③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常有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病史。

④除外其他头痛为原发病症状或兼证的病例。

2.西医诊断:依据2004年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Ⅱ)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诊断标准进行,主要以偏头痛不伴先兆、偏头痛伴先兆为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1.外感头痛⑴风寒头痛临床特点:一侧或全头痛,多跳痛或隐痛,阵发性发作,退寒则发作或加剧,寒冷季节发作频繁,舌苔白薄或有舌质暗,脉弦紧。

证机:风寒外袭,上犯巓顶,凝滞经脉代表方: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2 g 、荆芥12 g、白芷6g、羌活6g、甘草6g细辛3g、防风6g、薄荷12g )⑵风热头痛临床特点:头痛如裂,多呈阵发性,每遇热或日晒则发作或加剧,炎热季节发作频繁,凉风吹则舒,或有大便干结,两目红丝,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而有力。

证机: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代表方:芎芷石膏汤加减(菊花10g、桑叶10g、薄荷10g、蔓荆子15g、川芎15g、白芷10g、羌活10g、生石膏15g。

)⑶风湿头痛临床特点: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

证机: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厄清阳。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0g、独活10g、藁本10g、白芷10g、细辛6g、蔓荆子10g、川芎15g、防风10g。

)2.内伤头痛⑴瘀血头痛临床特点:发病率高,约占头痛的1/2,一侧或两侧的刺痛或跳痛,其痛有定处,按之则减,常因七情波动而发作或加剧,有痛经或乳房胀痛,舌苔白薄或薄黄,舌质暗或有瘀斑或瘀点,脉弦缓。

头痛疾病研究报告

头痛疾病研究报告

头痛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头痛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神经内科病症体征:恶心与呕吐,头痛,意识障碍疾病介绍:什么是头痛?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通常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上的疼痛,病因较复杂,可由颅内病变,颅外头颈部病变,头颈部以外躯体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引起症状体征:头痛病人应详细询问病史,并作全面的体格检查。

注意血压是否增高,心肺功能是否正常。

体温有无升高,疑有颅脑疾病还应作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及眼底检查,必要时测定眼压,以除外青光眼。

检查头颅有无外伤、瘢痕,颈项有无强直等。

那么头痛有什么症状?1.发病情况:急性起病并有发热者常为感染性疾病所致。

急剧的头痛,持续不减,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无发热者,提示颅内血管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

长期的反复发作头痛或搏动性头痛,多为血管性头痛(如偏头痛)或神经官能症。

慢性进行性头痛并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呕吐、缓脉、视神经乳头水肿)应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

青壮年慢性头痛,但无颅内压增高,常因焦急、情绪紧张而发生,多为肌收缩性头痛(或称肌紧张性头痛)。

2.头痛部位:了解头痛部位是单侧、双侧、前额或枕部、局部或弥散、颅内或颅外对病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如偏头痛及丛集性头痛多在一侧。

颅内病变的头痛常为深在性且较弥散,颅内深部病变的头痛部位不一定与病变部位相一致,但疼痛多向病灶同侧放射。

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或整个头部。

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头痛,多为全头部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脊髓膜炎除头痛外尚有颈痛。

眼源性头痛为浅在性且局限于眼眶、前额或颞部。

鼻源性或牙源性也多为浅表性疼痛。

3.头痛的程度与性质:头痛的程度一般分轻、中、重三种,但与病情的轻重并无平行关系。

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刺激的疼痛最为剧烈。

脑肿瘤的痛多为中度或轻度。

有时神经功能性头痛也颇剧烈。

高血压性、血管性及发热性疾病的头痛,往往带搏动性。

神经痛多呈电击样痛或刺痛,肌肉收缩性头痛多为重压感、紧箍感或钳夹样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优势病种头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总结一、概念头痛是由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引以自觉头部疼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病症。

头痛多位于前额、额颞、顶部等部位。

由外感六淫引起者多表现为掣痛、灼痛、跳痛、胀痛或重痛;由内伤病因所致者长以昏痛、隐痛、空痛为其特点。

头痛可见于多种西医急慢性疾病中,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鼻窦炎、神经症等出现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本节仅就脑病专科范围内的疾病进行辨治。

二、诊断依据参照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及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2004年第2版(ICHD-II))、《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第1版)诊断依据进行诊断。

(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头痛,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

急性起病,反复发作,发病前多有诱因,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

(2)辅助检查: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进行颅脑CT、MRI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指标,协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头痛分类参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各种原发性头痛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以及部分继发性头痛,须除外颞动脉炎、低颅压综合征、肥厚性硬脑膜炎及非本专科系统相关的其他继发性头痛,例如眼、耳鼻喉源性头痛、肿瘤等疾病。

1)偏头痛以无先兆性偏头痛为例,诊断标准如下: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B.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小时;C.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1.单侧性2.搏动性3.中或重度疼痛4.日常活动(如走路或爬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此类活动D.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1项;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畏声E.不能归因于其它疾病。

2)丛集性头痛A.至少有5次头痛发作符合B~D;B.严重单侧眶部、眶上和(或)颞部疼痛,不处理持续15~180分钟;C.发作频率:隔日1次到每日8次;D.头痛时在头痛侧至少伴有下列1项体征:(1)结膜充血; (2)流泪; (3)鼻塞; (4)流涕; (5)前额和面部出汗; (6)瞳孔缩小; (7)上睑下垂; (8)眼睑水肿。

3)紧张型头痛A.至少以前有10次头痛发作需符合B~D所列标准。

这种头痛发作的数目:<180日/年 (<15天/月);B.头痛持续30分钟到 7天;C.至少具备下列疼痛特征中的2项:(1)压迫或紧束感(非搏动性)性质;(2)严重性为轻度或中度(干扰但不妨碍日常活动);(3)两侧性;(4)行走、上下楼梯或相似的日常体力活动时头痛不加重;D.需具备下列2项:(1)无恶心或呕吐(厌食可出现);(2)畏光和畏声缺如,或是只有1项。

(二)证候诊断1、风寒头痛证:头痛较急,连及项背,或有紧束感,恶风畏寒,遇风加剧,骨节酸痛,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2、风热头痛证:头部胀痛,甚则如裂,遇热加重,发热恶寒,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口渴欲饮,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风湿头痛证:头痛如裹,昏沉不舒,肢体困重,胸闷纳呆,阴雨加重,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滑。

4、肝阳上亢证:头痛而胀,或抽搐跳痛,上冲巓顶,面红耳赤,耳鸣如蝉,心烦易怒,恼怒则痛甚,口干口苦,或有胁痛,夜眠不宁,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5、痰浊内阻证:头部跳痛伴有昏重感,眩晕时作,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痰多黏白,头裹肢重,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

6、瘀血阻络证:头痛跳痛或如锥如刺,痛有定处,经久不愈,或有头部外伤史,面色晦黯,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涩。

7、气血两虚证:头痛而晕,遇劳则重,痛势绵绵,少气懒言,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面色皓白,心悸失眠,唇甲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儿弱。

8、肝肾阴虚证:头痛而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足痿无力,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烦躁失眠,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弦数。

(三)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1)眩晕: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

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2)真头痛: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其特点为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不解,阵发加重,手足逆冷至肘膝,甚至呕吐如喷,肢厥、抽搐,本病凶险,应与一般头痛区别。

2、西医鉴别诊断(1)颅内占位性病变: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即成人颅压>或200mmH2O)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为特征,其中以颅内肿瘤,脑脓肿等为常见。

临床以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精神及意识障碍、癫癎发作或运动感觉障碍为主。

颅内压增高时其脑膜、重要的血管神经受牵拉引起头痛,发病初起不典型,重时可逐渐呈持续性,甚至难以忍受,常可通过影象学检查获得确诊。

(2)低颅压性头痛:头痛以枕部或额部多见,呈轻-中度钝痛或搏动样疼痛,缓慢加重,常伴恶心、呕吐、眩晕、耳鸣、颈僵和视物模糊等。

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立位时出现或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头痛多在变换体位后15分钟内出现。

根据体位性头痛的典型临床特点应疑诊低颅压性头痛,腰穿测定脑脊液压力降低(<70mmH2O)可以确诊。

三、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和中成药1、发作期、预防性治疗均可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头痛证治法:疏风散寒,宣通经络。

推荐方药: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证治法:祛风清热,清利头目。

推荐方药: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证治法:祛风胜湿,通络利窍。

推荐方药:羌活胜湿汤。

(4)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止痛。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本院协定方:平肝脉通片。

(5)痰浊内阻证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本院协定方:化痰脉通片。

(6)瘀血阻络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如痰浊与瘀血相兼为患(痰瘀阻络),考虑可使用上述两方合并使用。

(7)气血两虚证治法:补气养血,缓急止痛。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

本院协定方:补气脉通片。

(8)肝肾阴虚证治法:滋养肝肾。

推荐方药:大补元煎。

本院协定方:益脑回春方。

2. 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可在使用中药汤剂的同时配合辨证使用中成药,如乙酰天麻素片、川芎茶调散(散剂、颗粒、片剂)、头痛宁胶囊、丹灯通脑胶囊、三七通舒胶囊等;对于病程长、证侯要素较多同时具有风、痰、瘀等症的头痛患者可选用步长脑心通、通心络胶囊等治疗。

3. 以上证型辨证如属于本虚标实证,则可在治标后继续使用健脑通络膏方善后调理。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在头痛发作期或住院患者可辨证选用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三七总皂苷、灯盏花素、红花黄色素、疏血通注射液等可以选择使用。

(三)其他治法(1)针灸治疗:①一般头痛,点按合谷穴。

②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或远道取穴、或两者兼用,方法有耳针、腕踝针、电针等。

主穴:风池、太阳、百会、合谷。

③可选用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等,用于治疗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2)推拿治疗:依据辨证选穴原则进行推拿治疗。

如外感头痛拿取风池、风府,揉按两侧太阳穴;一般头痛可按摩太阳,推印堂,拿风池。

(3)中药外治和其他治疗:可采用相关中医特色诊疗如中药熏洗治疗、超声透入治疗、经络通治疗、穴位贴敷、中药药枕、中药热封包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单纯超声治疗、电脑中频电治疗进行辅助治疗。

(四)内科基础治疗如头痛发作仍不能缓解,可配合应用其他能缓解偏头痛发作的治疗方法,以镇静、镇痛、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为治疗原则,可选用止吐药、非甾体类药、曲坦类药等。

积极去除诱因,如避免食用富含酪氨酸或亚硝酸盐的食物;停用血管扩张剂或口服避孕药等可能诱发头痛发作的药物。

(五)护理护理的内容包括体位选择、饮食、脑科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注意心理疏导,避免紧张、焦虑、疲劳等诱发因素,要注意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四、疗效评价(一) 头痛的评价标准头痛的评价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 (NRS),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的数字为轻度,—为中度,为重度),对各种类型的头痛可进行尼莫地平减分法评价疗效。

(二) 偏头痛的评价方法选用症状记分法+疼痛量表测定法来评价偏头痛治疗效果。

1.症状记分法(1)主症头痛发作次数:0分:无发作;3分:每月发作2次以下(≤2次);6分:每月发作3-4次;9分:每月发作5次以上(>/5次)。

注:如果头痛在上次缓解后48小时内重新出现,应视为一次发作。

头痛持续时间:0分:无发作;3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12小时;6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持续>12小时≤2天;9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持续>2天。

头痛程度分级:0分:不痛;3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1—;6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且≤6.5;9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10。

伴随症状:0分:无;1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l项;2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2项;3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3项。

(2) 次症:其余症状按项计算,无症状为0分,有症状为1分。

计算积分之和。

2.偏头痛发作期的疗效评价标准(1)治愈:用药24小时内疼痛消失,其后48小时内头痛无再次发作;(2)有效:用药24小时内头痛症状从中度、重度减轻到轻度,其后48小时内并维持疼痛减轻;(3)无效:用药72小时内头痛无明显缓解。

3. 偏头痛预防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记录治疗前后头痛每4周平均发作次数、每4周平均头痛天数以及头痛程度的分级,并根据积分法判定疗效。

疗效指数(n)= 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 30%。

总结及评价:头痛频繁发作将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最直接的就是影响睡眠,因为睡眠不足,白天就没精神,工作也大受影响。

而且有部分患者常常是一工作就发作,十分耽误事。

同时,人久患头痛疾病,性格发生变化,往往性情变得暴躁。

又因为久治不愈,生活受到重大影响,心理脆弱,丧失信心,时间长了对人的心脑血管将产生不利影响,临床上头痛发作后脑血栓,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也较常见。

难点分析: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

由于中医起效慢,口感差,煎煮不方便,携带不便,病人为快速缓解头痛,往往选择口服西药止痛药,常引起胃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消化道出血,长期服药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且容易复返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