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第十二章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第十二章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10da97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c.png)
二 适用范围 1、用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想出改善对策 2、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 3、用于企业方针,目标的判定及推展; 4、用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 5、用于TQM 的推行;
三 亲和图特点 1、从混淆的状态中;采集语言资料,将其整合以便发现问题; 2、打破现状,产生新思想; 3、掌握问题本质,让有关人员明确认识; 4、团体活动,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三 简明语言卡片化 (四)、整理;综合卡片(卡片编组) (五)、做标题卡 (六)、制图 (七)、口头发表 (八)、撰写报告
六 注意事项: 一、按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分类; (二)、应慢不应急;不适应速战速决的问题和简单的问题; (三)、不应与其他QC方法一起用 七、应用实例
如何开设一家受欢迎的快餐店
关联图法不仅用于解决企业活动中的问题;也广泛应用在分析社会现象等领域中 在质量管理中可应用于: a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活动; b) 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方针的展开; c) 制造工序缺陷的解决; d) 小组活动的推广和展开; e) 市场索赔的解决措施; f) 业务的改善。
对于单一目的型一般以协作方式绘制;小组由45个与问题有关的人员组成,让成员先了解问题是什么 了解关联图的方法以及怎样去处理 然后,以会议方式明确问题 讨论因素间的因果关系,绘制关联图,进行调整验证、补充修改、检查行动结果等。
焊速不当
时间控制不好
焊缝成型粗糙
长时间平稳操作难
立姿操作
焊接中断
抗风雨能力差
机具出故障
CO2出口压力小
焊机操作不对
焊枪角度不对
焊接电弧电压不准确
焊丝伸出 长度不够
缺少培训
无相应焊接经验COBiblioteka 气流流量不适宜亲和图法KJ图法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81d449f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e.png)
4
帕累托图
概念:帕累托图是一种将问题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图表,用于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制作方法:首先,收集质量问题的数据,然后按照问题发生的频率进行排序,最后将排序结果绘制成帕累托图
作用:通过帕累托图,可以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应用:帕累托图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帮助识别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演讲人
01.
老七种工具
02.
新七种工具
目录
老七种工具
1
因果图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的工具,通过分析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1
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问题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因果图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
3
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关联图可以应用于质量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联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关键因素,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联图的绘制步骤包括:确定问题、列出因素、绘制关联图、分析关联图、制定解决方案。
系统图
定义:系统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网络图
网络图是一种用于描述项目进度和资源分配的图形化工具。
网络图可以清晰地展示项目各个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
02
网络图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项目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网络图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项目,如软件开发、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等。
04
谢谢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5da2bb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c.png)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七种质量管理工具是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它们帮助管理者进行定量分析、数据收集、问题识别等,从而促进企业持续改进和发展。
接下来,将介绍七种质量管理工具。
1.帕累托图(Pareto Chart)帕累托图是一种按重要性排序的柱形图。
它将问题按照重要程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通过帕累托图,管理者可以识别到最主要的问题,从而确定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2.流程图(Flow Chart)流程图是一种通过图表形式展示工作流程的工具。
通过绘制和分析流程图,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3.控制图(Control Chart)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检测异常的工具。
通过绘制控制图,可以对过程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因果图也被称为鱼骨图或石墨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工具。
通过构建因果关系图,可以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5.散点图(Scatter Diagram)散点图是一种用于确定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
通过绘制散点图,可以分析和理解变量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帮助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6.直方图(Histogram)直方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工具。
通过绘制直方图,可以快速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7.流程控制图(Process Control Chart)流程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改进过程能力和稳定性的工具。
通过绘制流程控制图,可以对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调整,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这七种质量管理工具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企业识别问题、发现潜在的改进机会,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通过正确的使用和分析这些工具,管理者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f3fa4f494431b90d6d85c73c.png)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的产生日本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将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查检表、直方图、控制图和散布图称为“老七种工具”,而将关联图、KJ法、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以及箭条图统称为“新七种工具”。
这七种新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于1972年组织一些专家运用运筹学或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现场实践后于1979年正式提出用于质量管理的。
这新七种工具的提出不是对“老七种工具”的替代而是对它的补充和丰富。
一般说来,“老七种工具”的特点是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而“新七种工具”则基本是整理、分析语言文字资料(非数据)的方法,着重用来解决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的有关问题。
因此,“新七种工具”有助于管理人员整理问题、展开方针目标和安排时间进度。
整理问题,可以用关联图法和KJ法;展开方针目标,可用系统图法、矩阵图法和矩阵数据分析法;安排时间进度,可用PDPC法和箭条图法。
7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后,日本一些质量管理专家学者、公司经理提出“要转向思考性的TQC”。
而思考性的TQC则要求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 要注意进行多元评价。
(2) 不要满足于“防止再发生”,而要注意树立“一开始就不能失败”的观念。
(3) 要注意因地制宜地趋向于“良好状态”。
(4) 要注意突出重点。
(5) 要注意按系统的概念开展活动。
(6) 要积极促“变”,进行革新。
(7) 要具备预见性,进行预测。
由此,对于质量管理的方法也提出了以下几点新的要求:(1) 要有利于整理语言资料或情报。
(2) 要有利于引导思考。
(3) 要有助于充实计划的内容。
(4) 要有助于促进协同动作。
(5) 要有助于克服对实施项目的疏漏。
(6) 要有利于情报和思想的交流。
(7) 要便于通俗易懂地描述质量管理的活动过程。
“新七种工具”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逐渐形成的。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3ea9304afe4733687e21aab9.png)
交期不准 品质不合 包装错误 色泽太深 重量不合
工作效率低
缺能源 锅炉故障 停电 停水 原料管理差 物料延误
原料贮存变质
机器故障 设备老旧 保养不周 操作不当
生产计划不周 订单日期太近 订单临时增加 通知生产太迟
人员疲劳 人员不足
工作环境差
四、亲和图注意事项 确定卡片时,按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分类。
开关集中控制
管理不严 乱接灯 乱盖房来自用一亮八 照明耗电大 灯头多 光线暗 厂房低
检查差 责 任 不 节电意识差
缺乏节电教育
长明灯 明
工具二
KJ法(亲和图)
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 数 据,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使问 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 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一次要 因的派 生要因 时
+
一次 要因 一次要因或其派生要因
五、关联图注意事项 要针对复杂的因果关系; 原因查找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 面 人 考虑; 针对找到的原因排序时适当调换位置; 中间关键因素也要作为主因对待;
六、例子
某车间照明耗电量大,QCC小组针对此情况 运用关联图进行原因分析。
某公司老是发生交期不准事件,屡次受到外部顾客 的抱怨。请利用亲和图法寻找原因出自何处?提示 目前收集到以下语言数据:1包装错误、2锅炉故障、 3机器老旧、4物料延误、5产品色泽太深、6经常停 电、7停水、8机器保养不周、9原料贮存变质、10 设备操作不当、11人员疲劳、12工作环境差、13人 员不足、14人员流动高、15订单日期太近、16订单 临时增加、17通知生产太迟、18产品重量不符合。
应慢不应急,不适应速战速决的问题和简单 的问题。
工具三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ed9c514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3.png)
措施展开型系统图的绘制步骤 1 确定目标 2 提出方法 3 措施评价 4 制定计划
因素展开型系统图的绘制步骤 1 明确主题 2 绘制图形 3 确定要素 4 进行评审
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 为达到预期目的,事先预测过程可能发生情况,采取相应预防纠正措施,提出实施方案以达到目标的一种动态管理程序方法。 主要用途有: 1 制订方针目标实施计划; 2 制订新产品开发的实施计划; 3 制订重大事故防范措施 4 制订生产质量问题防止措施 5 提出选择处理质量纠纷的方案。
新七工具概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质量管理研究会”根据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提出“质量管理新七种方法”,简称“新七种工具”。 “新七种工具”结合统计方法和思考过程,充分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特点,完善了质量管理理论。 “老七种工具”偏重统计分析,而“新七种工具”偏重思考分析。
矩阵图 矩阵图是针对复杂问题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成行和列,在其交点上表示成对因素间相关程度的定性分析图形。 主要类型有: 1 L型矩阵图; 2 T型矩阵图; 3 Y型矩阵图; 4 X型矩阵图; 5 C型矩阵图。
矩阵图的主要用途 1 确定系列产品的研制 2 原材料的质量展开 3 产品不良现象与材料设备工艺关系 4 拟定市场关联的产品战略方拿 5 确定产品质量特性与责任部门的关系 6 明确质量要求与工序管理的关系
彩虹图 彩虹图又叫预控图,是控制图的替代物,在过程发生异常之前进行预控,不需计算控制线,直接用单个样品实测值判断过程,特别适用小批量生产过程。 其先决条件是: 1 过程质量服从正态分布; 2 过程能力Cp>1; 3 质量数据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
柱状图 柱状图又叫直方柱图,应用时应注意: 1 竖直柱状图基线或柱的底边线的纵轴标度为0,而水平柱状图基线或柱的底边线的横轴标度为0; 2 数量差极大或项目数量差较小时,为缩小或放大差别便于视觉,可用波浪线表示省略; 3 柱宽与间隔之比2:1,比较协调和便于观察 。
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
![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bfdde8a40c22590103029d41.png)
系统图类型:
从左到右单侧展开型 自上而下宝塔型
系统图原理图解
系统图的类型
PDPC法
也叫过程决策图法。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 ,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障碍 和结果,并相应地提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这样,在 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利情况时,仍能按第二、第三或其他 计划方案进行,以便达到预定的计划目标。
关联图法类型
1 按应用形式分 多目的型 单一目的型
2 按结构形式分 中央集中型 单向汇集型 关系表示型 应用型
多目的型
亲和图法(又称KJ法或A型图法)
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 料,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 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 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亲和图法是1953年日本川喜田二郎在探险 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数据予以整理时 研究开发的
关联图 亲和图 系统图 PDPC 矩阵图 箭头图 矩阵数 据分析
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
亲和图法(又称KJ法取舍与选择地统统 收集起来,并利用这些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予以归类整理, 有利于打破现状,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采取协同行动, 求得问题的解决。
关联图 亲和图 系统图 PDPC法 矩阵图 箭头图 矩阵数 据分析
PDPC法原理
实例
防止产品搬运倒置
PDPC的特点
1.PDPC法是动态的手法; 2.PDPC法兼具预见性与临时应变性; 3.PDPC法能提高目标的达成机率; 4.PDPC法有利于负责人对整个局势的掌握; 5.PDPC法能使参与人员的构想、创意得以尽情的发
挥
1 制订方针目标实施计划
2 制订新产品开发的实施计划
PDPC法 主要用途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PPT课件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8124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1.png)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例:灯泡的质量,抽8个样品做寿命试验
寿命范围(小时)
样品数
累计样品数
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1
1
4
5
8
13
9
22
16
38
18
56
13
69
6
75
21
个体数 20
直方图
10
17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分层法示例
某空调维修部,帮助客户安装后经常发生制冷液泄漏。通 过现场调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管子装接时, 操作人员不同(有甲、乙、丙三个维修人员按各自不同技 术水平操作);二是管子和接头的生产厂家不同(有A、B 两家工厂提供配件)。于是收集数据作分层法分析(见表 一、表二),试说明表一、表二的分层类别,并分析应如 何防止渗漏?
准确度高 精确度高
过程波动小 过程波动大
规范
24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25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26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七、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
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管理量特性值( 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轴代表 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 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
6月 合计 223 1746
冷隔 240 256 283 272 245 241 1537
小砂眼 151 165 178 168 144 107 913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23e54ca70c22590103029d4f.png)
实验设计法
控制图
各种图表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第一节 系统图法(树图法)
一、概念 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 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 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手法一:(系统图法) 大 意:层级清楚 用途说明: ˙ 以“目的”、“手段”不断循 环展开地进行分析。 ˙ 利用不断问“为什么”寻找彼 此间的关系。 ˙ 像大树延展般,一干一枝一叶 有顺序地发展。 ˙ 有效帮助大家探索解决问题的 手段。
两种质量管理工具之间相辅相成;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联系
今后可以使用的方法
今后使用的方法
计划1:杂乱无章事物的整理和问题给定
亲和图法 (根据感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联图法 (根据逻辑)
过去的QC方法
计划2:展开成手段
矩阵数据解 析法
矩阵图法
(了解目的和 手段的关系)
系统图法
(把目的展开成多种 目的和多种手段)
因果分析图
南北口味
适合各年龄层
工艺制造独特
配方设计
制造加工精细 搭配药材
服务态度和蔼亲切
着装得体 微笑服务
主动帮助客户
订餐时间短
多设出售口 坐堂订餐 送料速度快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四、亲和图注意事项
确定卡片时,按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分类。 应慢不应急,不适应速战速决的问题和简单的问
题。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第三节 关联图
新排列卡片,改变表现形式,在最末端的手段,以谁、 做什么、怎么样实施的方式进行
展开一般大约进行到4次手段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8a3da4fff7ec4afe05a1dfa9.png)
新七种工具QC新七种工具关联图、系统图、PDPC法、箭条图、亲和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一、关联图1.概念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注意解决产品质量、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约资源防止公害等重大问题,每一方面又都与复杂的因素相关联。
质量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也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所组成。
这些复杂因素之间的联系并非都象因果图所示的“单线联系”,而是错综复杂的“多头联系”。
关联图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
关联图法也称关系图法。
它是把几个问题与其主要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条线连接起来表示逻辑关系,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适当措施的一种方法。
2.关联图的概念图3.关联图的主要用途➢有效解决多种目标型问题➢确定质量方针➢拟定制造过程中预定不良品的措施➢提出解决市场问题的措施➢改进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4.关联图绘制步骤·成立解决问题的小组·确认问题的存在·小组成员自由地提出导致存在问题的有关因素(包括原因、理由、个人看法等)·用简明确切的语言标示出问题和因素的名称,用或圈起来·确定存在问题和各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并用带箭头线连接起来·以权重衡量问题或因素的重要性·将重要问题或重要因素用双线或粗线醒目地标示出来5.绘制关联图注意事项✓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情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问题和因素的名称要准确,不要产生歧义✓对问题和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一定要准确✓要善于从诸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并不厌其烦地对图形进行修改,以使关联图客观地反映事实原貌6.关联图示例(饭店客源少)二、系统图1.系统图的概念在计划与决策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需要选择和考虑某种手段,而为了采取这一手段,又要考虑它下一级的相应手段。
这样上一级手段就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如把这些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需的手段按顺序层层展开,直到可采取措施为止,并绘制成图(系统图),就能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从图中找出问题的重点,提出实现预定目标的最佳途径。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e757e8dc10a6f524cdbf8587.png)
a. 适合整理原因非常复杂的问题; b. 容易取得成员的一致意见; c. 从计划阶段一开始就可以广阔的视野透视问题; d. 形式自由,有助于因素之间的连接和转换; e. 可打破先入为主的观念;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关联图的类型
1、多目的型
•1
•4
•2
•问题
•问题
•3
•5
•问题
•6
3、中央集中型
•8
•1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2、系统图
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 成图, 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 的一种方法。 应用范围
a. 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b. 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c. 可与因果图结合使用;用于方针管理的展开; d. 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e. 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f. 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的创意进行展开。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关联图的判别方法与注意事项
• 1、箭头只进不出是 问题
•问题
• 2、箭头只出不进是主 因
•主要因素
•中间因素
•3、箭头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 •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
注意事项
a. 要针对复杂的因果关系; b. 原因查找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考虑; c. 针对找到的原因排序时适当调换位置; d. 中间关键因素也要作为主因对待;
7、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 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 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录 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 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特性 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 轴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 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 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 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 界限(记为LCL)三条线(见右 图)。
QC新七大工具
![QC新七大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1a5fd68baaea998fcd220e29.png)
四、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的特点
整理语言数据; 引发思考,有效解决零乱问题; 充实计划; 防止遗漏、疏忽; 使有关人员了解; 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 确实表达过程。
五、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的地位
并不取代质量管理七大工具; 与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相辅相成;
六、质量管理新老七大工具的关系
(一)区别
●以单个句子的形式书写(一张卡片一个意思) 例如:受欢迎的点心和新鲜蔬菜属于同等地位
●不要在一张卡片上既写原因又写结果 例如:被行人分散了注意力未看到红绿灯
原因) 手段)
(三)抽出一张原因卡片
◇把全体成员的卡片集中在一起 ◇决定抽出卡片的人,随机抽出一张 ◇由全体成员确认是否是原因
原因卡片
原因卡片
例)听说今天的运动会只要给事 物局打电话就会取 运动会 取消
例)○ ○ 发生 ○ ○ 发生了
例)猫 白猫
例)占销售额的大部分 占销售额的80%
例)请求把○ ○带去 考虑带○ ○去
三、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
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 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 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 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 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 矩阵资料分析法—多变数转化少变数资料分析; ❖ 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 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QC新七大工具
组员:佟圣财 胡京波 王项奎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简介
一、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的产生:
❖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工具; ❖ 1977年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 ❖ 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开研
讨会命名为“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 ❖ 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质量管理新七
质量管理新旧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新旧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143de2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8.png)
质量管理新旧七种工具质量管理的新旧七种工具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七种工具”?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某种神秘的武器库,其实它们就是一些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的实用工具。
咱们可以把这些工具分成两个部分:老工具和新工具。
简单来说,老工具就像我们年轻时用的“古董”,而新工具则是闪闪发光的“新玩意儿”。
别小看这些工具,它们就像调味品,能让企业的管理工作变得更美味可口。
1. 老工具的魅力1.1 鱼骨图(因果图)鱼骨图听起来挺有趣的,像是一条鱼的骨架。
其实,它是用来找出问题根源的。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做饭,突然发现盐不够了,鱼骨图就能帮你分析,为什么会缺盐,是买菜时没注意,还是存货没清点?就像老话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只要理清楚原因,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
1.2 控制图控制图就像天气预报,能让你预测出质量的波动情况。
你可以随时查看产品质量的变化,就像监测天气变化一样,如果发现异常,马上调整策略,避免大雨来袭。
这种方法用得多了,你就会发现,预防问题总比事后补救来得省事。
2. 新工具的创新2.1 流程图流程图就像是一本“旅游手册”,告诉你每一步该怎么走。
它能帮助团队理清工作流程,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这就像在一场比赛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缺了谁都不行。
像《千与千寻》里的小白鼠,流程图能让你避开那些冗余的步骤,直接到达终点。
2.2 五大为什么这个工具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却非常有效。
通过问“为什么”来追根溯源,就像是在侦探故事里找线索。
比如,为什么设备故障?因为保养不够。
那为什么保养不够?可能是人手不足。
这样一问,问题一层层揭开,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
这种方法简单但效果杠杠的,让人感叹“真是小问题,大智慧”。
3. 老工具与新工具的结合3.1 提升效率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提老工具和新工具结合的力量。
就像做菜,老菜谱和新食材的结合能做出不一样的风味。
质量管理也是如此,把老工具的经验和新工具的创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效率。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是什么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ab77cddaf1ffc4fff47ac40.png)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是什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1、关联图法关联图法是为了谋求解决那些有着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关系复杂而互相纠缠的问题,并将各因素的因果关系逻辑地连接起来而绘制成关联图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几个人的工作场所,经过多次修改绘制关联图,使有关人员澄清思路,认清问题,促进构想不断转换,最终找出以至解决质量关键问题。
关联图法与因果关系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关联图说明了六大因素(人、机、料、法、环、则)之间的横向联系。
同时,关联图法对于那些因果关系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自由表达形式,显示出它们的整体关系。
2、K J法KJ法又称亲和法。
就是从未知、未经历的领域或将来的问题等杂乱无章的状态中,把与之有关的事实或意见、构思等作为原始资料收集起来,根据亲和性(亲缘关系)加以整理,绘制成图,然后找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各类问题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主要用于制定质量管理方针、计划等。
3、系统图法系统图法即运用系统的观点,把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依次展开绘制成系统图,以寻求质量问题的重点和最佳解决方法。
具体来说,是从基本目的出发,采取从上而下层层展开和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方法来实现系统的目标。
4、矩阵图法矩阵图法,即把各个质量问题的问题因素按矩阵的行和列进行排列,找出问题所在。
这是一种多维思考的模式。
5、矩阵数据分析法矩阵数据分析法,即对于矩阵中相互关系能够定量化的各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市场调查、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复杂工程分析和复杂的质量评价等。
6、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即对于事态可能的发展变化作了充分的设想,并拟订出不同的方案,以增加计划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它主要用于制定目标管理、技术开发的执行计划等。
7、网络图法网络图法即运用网络对有关质量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与处理的综合方法,它是选择最佳工期和实施有效进度管理的一种方法。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eb0dba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b.png)
多个问题,箭头方向不定,并可扩散
箭头不可逆,一因素一箭头
箭头可逆,一因素可多个箭头
短期,基本不变
动态,不断变化
一般措施前、后各绘制一次
多次分析研究绘制
措施不绘入
多考虑措施及其结果
推进TQC的一系列重要项目的关联图
制定方针、目标与计划 实行质量和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决定评价尺度 情报管理 全员参加
概念:
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和措施。
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就要采取某种手段;为了实现这一手段,又必须考虑下一级水平的目的,如此,上一级水平的手段成为下一级水平的目的。最终形成系统。
7.2 系统图
系统图的基本形式
目的、目标
手段、方法
○
贯彻方针
╳
╳
╳
◎
○
○
◎ 经常适用;○使用; △不太适用; ╳不使用。
用矩阵图法表示收集资料的选择
事实资料
意见资料
构思资料
认识事实
◎
╳
╳
确立观念
○
◎
◎
改变现状
◎
○
○
提出新理论
△
◎
○
推进理解和协作
△
◎
╳
贯彻方针
△
◎
○
◎ 经常适用;○使用; △不太适用; ╳不使用。
01
c 语言资料卡片化
02
把收集起来的语言资料按内容进行分类,用独立的、又最基本含义的句子简明地归纳成内容段落,然后写在卡片上。
02
企业更加注意保护资源、节约能源,要求在产品制造、流通、使用、废弃的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和伤害人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新可归纳如下: 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矩阵资料分析法—多变数转化少变数资料分析 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何如何”填入比较大的卡片中 (二)围绕基本目的商量
成员间就基本目的统一思想。所谓围绕基本目的是指初 始目的,是将基本目的当成手段时的更上一级目的 例如:“加强交流”是“为了使联谊旅行成功”的实现手 段,所以, “为了使联谊旅行成功”是基本目的。
(三)考虑一次手段 目的:把基本目的分成几个着眼点 ☆数量:以2—6个为目标
收集时要尊重事实。
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符号说明: ●常用 ◊使用 ∆不大使用 *不使用
因果系统
三、系统图的适用范围
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可与因果图结合使用; 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的创
意进行展开。
三、制作过程
(一)决定基本目的 表现形式应为,“把什么如何如何”或“为了把什么如
系统图法 (把目的展开成多种 目的和多种手段)
PDPC法 (存在不确定的因素 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收 集当时的情报,以制 定真正的最佳计划)
统计的方法 实验设计法
QC七工具
过去的QC方法
因果分析图
排列图 调查表 直方图 散布图 控制图 各种图表
第一节 系统图法(树图法)
一、概念 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 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 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
第四章 质量管理的工具系统 ——新七种工具
系统图 PDPC法 箭条图 亲和图 矩阵图 矩阵数据分析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的纳谷嘉信教授,由许 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体系的手法中,研究归纳 出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法,这个方法恰巧有七项 ,为有别于原有的质量管理七种工具,所以就称呼 为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生活及工作中当遇到问题 时,需要透过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程序加以处理,利 用七种工具与新七种工具搭配使用,能让我们迅速 找到问题解决之道。
手法一:(系统图法) 大 意:层级清楚 用途说明: ˙ 以“目的”、“手段”不断循 环展开地进行分析。 ˙ 利用不断问“为什么”寻找彼 此间的关系。 ˙ 像大树延展般,一干一枝一叶 有顺序地发展。 ˙ 有效帮助大家探索解决问题的 手段。
二、图形
目的 手段 目的 手段 目的 手段
单侧展开
宝塔展开
质量管理新七种手法的来源: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手法; 1977年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 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开研 讨会命名为“质量管理新七大手法”; 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新七管理大手 法。
两种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的区别:
两种质量管理工具之间相辅相成;
联系
今后可以使用的方法
今后使用的方法
计划1:杂乱无章事物的整理和问题给定
亲和图法 (根据感情)
关联图法 (根据逻辑)
计划2:展开成手段
矩阵数据解 析法
矩阵图法
(了解目的和 手段的关系)
计划3:把手段按时间系列 排列制定实施计划
用于整理有定量 数据资料时的杂 乱数据,可以使 用于计划和实施 阶段
箭条图法
(主要用于确定 事物系列的初期 以提高效率)
˙ 针对一件大家想认清的事 实做情况分析。
˙ 适用于:讨论未来问题, 或未曾经验过的问题,还不 知道下一步的情况时。
˙ 将平常员工们口语的对话 ,或个人的想法,变成具体 的文字,并进行整理。
一、亲和图适用范围
用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想出改善对策; 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 用于企业方针,目标的判定及推展; 用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 用于TQM的推行; 用于形成构思,打破现状
断路 设备故障 没人操作
◆专家的话
虽然在解决问题的步骤中,每个阶段都 可以应用系统图法,但是最重要的是在“拟 定对策”的阶段中,活用系统图法可以充分 发掘问题的潜在原因,并且选定欲解决的目 标之后,在将对策具体化的过程中,也可以 运用系统图法,协助我们拟定对策。
五、系统图法的优点 1.图形一目了然。 2.完整做出系统分析。 3.避免主观判断,容易达成共识且较具说服力。 4.思考具逻辑性,不会偏离主题。
第二节 KJ法(亲和图)
亲和图法是1953年日本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 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资料予以整理时研 究开发的。
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数 据,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使问题 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 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手法二:亲和图法 大 意:由繁入简 用途说明:
基本目的
一次手段 一次手段 一次手段
用关联图进行研 讨时,应使用 「重要要因」
(四)展开2次手段 为了达成目的,应反复自问:需要什么样的手段呢?
应该如何进行呢? 一旦想出来了,立即填入卡片,同成员进行研究,重
新排列卡片,改变表现形式,在最末端的手段,以谁 、做什么、怎么样实施的方式进行
展开一般大约进行到4次手段
二、亲和图做法
(一)决定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 即适用于解决那种非解决不可,且又允许用
一定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对没有掌握好的杂乱无章的事物以求掌握; 对还没理清的杂乱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归纳; 对旧观念重新整理归纳。
(二)收集语言数据(收集方式可从以下方面) 直接观察,亲自了解 面谈阅读,听取他人描述,亲自查阅文件 回忆过去 头脑风暴法(BS法)(brain storming)
(五)确认目的—手段的关系,检查是否有漏项 由上端到下端(目的—手段) 到此,达成其目的的手段已够充分了吗? 为了达成其目的,还需要采取什么手段? 由下端到上端(手段—目的) 这些手段的全部或一部分真的能够达成上端的目的
吗? (六)整理并完成系统图
工厂停电
电源停电
自备电源不能使用
电厂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