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经验

合集下载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400首(三)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400首(三)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400首(三)病名:痰厥验方治疗:朱文锋经验方—菖蒲导痰汤石菖蒲12克,陈皮6克,法夏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南星6克,竹沥30克,生姜汁30克病名:冷厥验方治疗:朱文锋经验方—散寒救逆汤附子1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生姜12克,吴茱萸6克,小茴香15克,党参12克,黄芪30克,甘草6克病名:酒厥验方治疗:《医说》方—黑豆200克,煮取汁,温服。

《太平圣惠方》方—枳椇子树根100克,水煎温服病名:尸厥验方治疗:赵俊生经验方—熄风通窍汤钩藤12克,赭石12克,天竺黄12克,川贝9克,清半夏9克,僵蚕9克,蝉衣9克,青皮9克,陈皮9克,胆星6克,牛黄(冲)1.5克,冰片(冲)0.6克,麝香(冲)0.06克病名:中恶验方治疗:《急救异痧奇方》方—雷击散皂角10.5克,细辛10.5克,朱砂7.5克,雄黄7.5克,薄荷9克,藿香9克,枯矾3克,白芷3克,桔梗6克,防风6克,木香6克,贯众6克,陈皮6克,法夏6克,甘草6克,为细末,0.5克/次,吹入鼻中,再用3-6克,姜汤冲服病名:脑痨验方治疗:张琪经验方—清热熄风法生地3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麦冬15克,犀角10克,丹皮10克,钩藤15克,全蝎5克,蜈蚣1条,石膏35克,珍珠母35克病名:脑瘤验方治疗:段凤舞经验方—脑肿瘤方胆草3克,清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7克,磁石30克,蜈蚣5条,海浮石10克,乌梢蛇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丝瓜络10克,浙贝母10克,三仙各10克,生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病名:脑络痹验方治疗:武明钦经验方—益气化瘀通痹汤当归15克,山芎12克,赤芍12克,桂枝10克,降香10克,丹参25克,党参15克,熟地15克,炮附子10克,五味子10克,生苡仁30克,生黄芪30克,麦冬15克,三七粉2克(冲服)病名:脑萎验方治疗1:李聪甫经验方—潜阳法败龟版15克,珍珠粉15克,生龙齿12克,制首乌12克,钩藤9克,朱茯神9克,枣仁9克,秦艽9克,刺蒺黎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炙甘草3克。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精选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精选

一,治阳痿方一(古康德拟方):麻雀12只,地龙40克,蜈蚣(干品,下同)20条,淫羊藿50克。

分别研细末(麻雀去毛及内脏、焙干),混匀,分为40包,每次1包,每日2次,以米酒冲服。

20天为1个疗程。

本方治疗阳痿患者10余例,治愈率98%,总有效率100%。

方二(李保安拟方):淫羊藿、蛇床子、阳起石、菟丝子各15克,黄芪、枸杞子各20克,益智仁10克,蜈蚣10条,海狗肾1具,黄酒、白酒各500克。

诸药投入酒中浸泡10天后,每日早晚各饮服1次,每次25克,20天为1个疗程。

采用本方治疗阳痿患者24例,1~3个疗程治愈率95.8%。

二、治遗精、血精方一(胡达坤拟方):刺猬皮100克,焙干、研细末,分为7包,每日1包,以甜酒汁冲服。

采用本方治疗遗精患者11例,均获痊愈。

方二(范立金拟方):生蒲黄70克,滑石粉、栀子(炒)、当归、生地、木通、赤茯苓、生甘草各30克。

诸药共研细末,水煎连渣饮服,1日3次。

尿急尿频缓解后即去当归、生地、赤茯苓、木通、甘草。

采用本方治疗血精患者13例,7~13天全部痊愈。

三、治不射精方一(倪国新、张丽拟方):党参、麦冬、远志(制)、酸枣仁(炒)、天冬、茯苓、五味子各10克,合欢、甘草各15克。

水煎20分钟,取药汁250毫升,日服2次。

采用本方治疗少年时期遗尿引起的不射精症患者120例,治愈率85.8%。

方二(郑锡海、范玉华拟方):柴胡、香附、枳实各10克,甘草6克,白芍、牛膝各12克。

水煎服,1日1剂。

采用本方治疗功能性不射精患者46例,均获满意疗效。

四、治不育症方一(杨光伦拟方):熟地、淫羊藿、韭菜子各30克,白术、枸杞子、山萸肉、蛇床子各15克,当归12克,杜仲(炒)、仙茅、巴戟、肉苁蓉各10克,熟附子、肉桂各6克。

水煎30分钟取药汁250毫升,日分3次服。

20日为1个疗程。

采用本方治疗不育症患者28例,治愈率82%,总有效率93%。

方二(房金拟方):熟地黄、菟丝子各20克,淫羊藿、党参、枸杞子、淮山药各15克,仙茅12克,鹿角胶、紫河车各6克。

名老中医治气淋证的经验

名老中医治气淋证的经验

名老中医治气淋证的经验在中医的宝库里,有一类病症叫做“气淋”,说白了就是那种长期憋闷的感觉,身体像是装了一个“气球”,气滞不通,疼痛不止。

说到这个病,很多人一开始听都没听过,哪知道自己可能也中招了。

你要是问那些名老中医治这个病的经验,他们可真有一套,说实话,听他们讲起来,跟看了一场活生生的“治病秀”似的,既有古老的智慧,又不失幽默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瞧瞧这些经验,看看他们是怎么治这类疑难杂症的吧。

气淋这病,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就是它像个无形的“气泡”,在你身体里横冲直撞,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很多人一开始没当回事,疼一会儿就过去了,谁知道它总是反反复复,闷在心头,痛在身上。

中医说了,气淋的根本就是气滞。

你看,生活中哪一个不是闷闷不乐,背负着种种压力?这些压力压得你都快喘不过气来,这个“气滞”就慢慢酿成了病。

你心里着急,肚子也着急,连带着全身都跟着“急”起来。

所以,这种病,单单靠吃点药是没用的,得从根上调理才行。

大家有没有发现,名老中医们治病的手法可特别有意思。

他们治气淋证,往往不急于开药,首先要“开口”。

别急,这个“开口”可不是胡乱说话,而是通过言谈间了解你的心境,像老中医们常常问你:“最近是不是压力大?你是不是有点烦闷,心里总放不下什么事?”你一听,心里就一沉,哎,原来这才是病根啊!这些老大夫早就看穿了你的心思,知道气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你身体里的气没有得到疏通,憋了太久。

他们就会开始了不起的“针灸”了。

你看,针灸这门技艺有多神奇?一个小小的针,扎进皮肤里,居然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

就像开车堵车一样,突然间,路上畅通无阻,心情也变得明朗。

老中医们有一手“活针灸”的技巧,手法特别稳准,一针下去,瞬间你就能感觉到胸口的那股憋闷感慢慢消散开。

这个过程说实话,刚开始还真有点让人“想不到”,但效果嘛,真的是立竿见影。

不过,光靠针灸可不够,还得配上中药。

你看,这中药里有一味叫做“柴胡”,它就像一把能挑起你内心困顿的火柴,一点燃,气滞立马烟消云散。

老中医行医经验总结范文

老中医行医经验总结范文

在中医药的历史长河中,老中医们以其深厚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医,我在行医数十年的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将之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一、医德为先,心怀仁爱作为一名中医,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医德。

医者仁心,医者仁术。

我始终秉持“医者父母心”的理念,对待患者如亲人,以真诚、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我深知“治病救人”的重要性,始终将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勤学不辍,博采众长中医学博大精深,作为一名老中医,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

在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博采众长,以充实自己的临床技能。

我主张中医学要与时俱进,将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我也注重传承中医经典,将先人的宝贵经验发扬光大。

三、辨证论治,精准施治中医学的核心是辨证论治。

在临床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我认为,中医治疗不仅要注重症状的改善,更要关注病因的消除,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在辨证过程中,我注重观察患者的舌象、脉象、面色等,结合病史、体质等因素,全面分析病情。

四、注重养生,预防为主中医强调“治未病”,预防为主。

在临床工作中,我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还注重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我主张饮食宜清淡、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同时,我还提倡运动养生,鼓励患者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以提高免疫力。

五、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作为一名老中医,我深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在传承中医经典的基础上,我注重创新,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

我认为,中医学要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总之,在行医数十年的历程中,我始终坚持“医者仁心,医者仁术”的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发扬中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老中医经验总结范文

一个老中医经验总结范文

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医,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逾四十载。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其独特的治疗理念。

以下是我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愿与同仁分享,共同探讨中医之道。

一、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作为一名中医,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理论,才能在临床中正确辨证施治。

我强调,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要注重以下几点:1. 理解中医基本概念,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2. 掌握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3. 熟悉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性能、功效、配伍等。

二、注重临床实践,积累经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关键。

以下是我积累的一些临床经验:1. 重视望、闻、问、切四诊,准确把握病情;2. 根据病情,灵活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3. 注重中药配伍,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方;4.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三、重视医德修养,关爱患者中医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关爱患者。

以下是我对医德修养的几点体会:1. 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2. 关爱患者,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予人文关怀;3. 诚实守信,遵守医疗法规,保护患者隐私;4.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中医的信任。

四、关注学术交流,传承中医文化中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关注学术交流,传承中医文化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学术交流的一些看法:1. 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经验;2.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3. 发表学术论文,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4. 传承中医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医。

总之,中医临床经验总结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将始终保持对中医事业的热爱,为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我的经验总结能对同行有所启发,共同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老中医经验选编

老中医经验选编

老中医经验选编一、老中医的神奇之处老中医就像隐藏在民间的武林高手,他们有着超级厉害的本事。

他们那些经验啊,就像是宝藏一样,每一个都可能蕴含着让我们健康的秘密。

我就听说过一个老中医,他看一眼病人的气色,就能大概说出病症来,这可太牛了。

他们不像那些大医院里,做一堆检查才下结论。

老中医靠的是多年的经验积累,就像我们玩游戏慢慢升级攒经验一样。

二、经验的来源1. 家族传承很多老中医的经验都是家族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就像那种古老的家族秘籍,爷爷传给爸爸,爸爸再传给儿子。

这种传承可不容易,要经过很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比如说,有的家族擅长治疗风湿,那这个家族里的老中医就会把怎么诊断风湿、用什么药、怎么按摩来缓解症状这些经验都传下去。

2. 自己的实践还有不少老中医是自己在不断的看病过程中总结经验的。

他们看了各种各样的病人,有小孩、有老人、有年轻人。

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解决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他们就慢慢积累起了自己独特的经验。

我认识一个老中医,他年轻的时候在农村,那时候条件不好,药也不多,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一些土方子治病,慢慢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治病经验。

三、老中医经验的种类1. 诊断经验老中医的诊断经验超级丰富。

他们不仅仅是看你说哪里不舒服,还会看你的舌头、摸你的脉象。

舌头的颜色、舌苔的厚度,脉象的快慢、强弱,在他们眼里都是判断病症的重要依据。

比如说,如果你的舌头很红,舌苔又黄又厚,可能就是上火了;脉象很细很弱,可能是身体比较虚。

他们就像侦探一样,从这些小细节里找到病因。

2. 治疗经验用药经验老中医用药那可讲究了。

他们知道各种药材的特性,就像知道每个士兵的特长一样。

哪种药材适合补气血,哪种药材可以清热解毒,他们都一清二楚。

而且他们用药的搭配也很神奇,有时候几种很普通的药材搭配在一起,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我听说有个老中医用黄芪、枸杞和红枣这三种很常见的东西,配在一起给一个老是觉得疲劳的人喝,过了一段时间,那个人就精神多了。

全国名老中医治肺系疾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肺系疾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肺系疾病经验*汪履秋,已故全国名老中医教授,从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外感时病及内科杂病的诊治。

尤其在运用香附旋覆花汤辨治肺系疾病方面经验独到,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肺不张:肺不张可归属于中医学“肺痿”,范畴,乃久咳不愈演变而成。

’其发病与肺部其它疾患有密切关系,肺伤目久则痿,如肺痈、肺痨、哮喘、久咳等日久伤肺,均可转化为肺痿。

传统治疗从虚热、虚寒、寒热夹杂等入手。

汪老认为,肺主气而司呼吸,久病肺气不足,宣肃无权,气化功能减退,致气痰阻滞、肺络不和发为本病。

治疗宜从宣肺气、化痰瘀着手,方选香附旋覆花汤加减,取其宣肺气、化痰浊、和络脉之意。

药用香附、旋覆花、苏子、杏仁、陈皮、法半夏、茯苓、薏苡仁。

方中香附、旋覆花善通经络,而逐胸中结痰;苏子、杏仁降肺气,以消痰化饮;陈皮、法半夏、茯苓、薏苡仁理气化痰燥湿。

加减:气滞明显加厚朴、桔梗、枳壳;血瘀明显加桃仁、红花、沉香、郁金;热象明显可加鱼腥草、瓜蒌皮、一枝黄花、桑白皮;气虚加黄芪、党参、自术;阴虚加沙参、麦冬、百合等。

验案:戴某,女,47岁。

主要特征为左侧胸部发闷,气短,时有咳嗽,咳吐浊痰涎沫,舌淡、苔薄白,脉细涩。

经外院检查多次.西医诊断为左上肺不张、肺功能减退,中医辨证属肺气不足、清肃无权、痰瘀阻滞治拟宣肺气、化痰浊、和络脉,予以香附旋覆花汤加减。

处方:香附、旋覆花(包煎)、苏子、杏仁、红花、法半夏、薏苡仁、瓜蒌皮各10克,陈皮、桔梗、枳壳各5克,鱼腥草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

服药1个月后。

痰浊渐去,肺虚牌弱之象显露,遂去枳壳、瓜萎皮、鱼腥草;加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10克,以补肺健脾。

又继续服药2个月后,复查肺不张已痊愈。

2.肺炎后期:肺炎相当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

多系感受温热之邪为患。

本病后期胸胁疼痛不减或炎症病灶难以吸收者。

汪老认为,此乃余邪未净,耗伤津液,津血同源,津伤则血枯,久病人络,络气不和。

26位老中医的学习经验心得(下)

26位老中医的学习经验心得(下)

26位老中医的学习经验心得(下)19、陈苏生:跟师学习,三年主要学习了《内经知要》,《汤头歌诀》,《药性赋》和《幼科痘诊金镜录》,学了三年回家开业行医了,但是没办法维持生计。

然后来上海当抄写员,闲暇学习问热论,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并给工友治一些小病。

然后又跟朋友老师学习,后来他姨丈得伤寒,他回去医治,没有治好,然后找名医来医治,结果名医说了一大套理论,然后是越来越差,但是名医说会差到什么状况才会转好,结果把人给搞死了,后来又是他大表哥,二表哥,一样的都死了,中间还找了西医。

汗啊。

后来又拜师,拜祝未菊为师,这是第三次拜师了。

20、董廷瑶:十六岁开始学医,并请了老秀才教古文,其父亲亲自教授医经,各家学说以及宋明以来的儿科著作,学了三年。

中间还被绑架过一次。

后来半天看病,晚上还学习,上溯内经,下逮近贤,旁及宋元诸家。

多看,慢慢临床越来越厉害了。

然后说到治小儿病,因为小孩儿五脏六腑都很脆弱,因此治病很难,其阴阳虚实相互转化也特别快。

说了一般的桂枝汤,柴胡桂枝汤都可以用,又说了1958年的麻疹流行病,开始效果不好,死亡率到10%,后来用了王清仁氏解读活血汤,把死亡率降为零,最后平均下来死亡率为3%,为全上海市最低。

西医的肺炎在中医上来说对应很多不同症状,特意提出一种西医的腺病毒性肺炎,西医用抗菌素一般不起作用,中医一般的宣肺泄热,清里解毒也不太有效果,后来创制了熊麝散(熊胆、麝香两味药研匀,用开水化服),这个药如果对症则少则一天,多则三天就退烧了。

但是这个药对胃的伤害大,因此只能服三剂;还有小儿的肠麻痹症(西医病名),也有治法;还有小儿复发肠套叠,西医常常是灌肠,中医则用王清仁氏少腹逐瘀汤加减,常常有奇效而且能根治;还有成年人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用乌梅丸改为汤剂,效果较好,但一般要数十剂才收全功。

总结说起来学中医有九要:一曰明理,二曰识病,三曰辩证,四曰求因,五曰立法,六曰选方,七曰配伍,八曰适量,九曰知变。

名老中医止咳经验

名老中医止咳经验

名老中医止咳经验一、咳嗽是个大麻烦。

咳嗽这事儿啊,可太折磨人了。

就像有个小虫子在嗓子眼儿那儿挠啊挠的,时不时就来那么几下,白天还好,晚上要是咳起来,那简直就是灾难。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咳得整个人都快散架了,吃了好多药也不见好。

后来啊,就去打听名老中医的止咳办法,这一打听,还真发现了不少好东西呢。

二、名老中医眼中的咳嗽。

名老中医看待咳嗽可和咱们不太一样哦。

他们不会只看到咳嗽这个表面现象,而是会深入去探究为啥会咳嗽。

是着凉了呀,还是身体里有火了,或者是其他的啥毛病引起的。

就比如说,有的时候咱们觉得咳嗽就是感冒引起的,吃点感冒药就好了。

可老中医会说,也许是身体的肺气虚弱了,所以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然后就开始咳嗽了。

他们就像侦探一样,从各个方面去寻找咳嗽的根源。

三、饮食调理止咳。

说到名老中医的止咳经验,饮食调理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呢。

比如说,有老中医会推荐喝梨汤。

这梨汤啊,可不仅仅是把梨煮一煮那么简单。

要选那种皮厚、肉嫩、汁水多的梨,然后把梨皮也留着一起煮。

再加点冰糖和川贝,小火慢慢地熬啊熬。

熬出来的梨汤又甜又润,喝下去感觉嗓子眼儿就像被温柔地抚摸了一样,特别舒服。

还有啊,百合也是个好东西。

可以把百合煮粥吃,那种淡淡的清香,不仅能填饱肚子,还对止咳有帮助呢。

就像给身体内部来了一场小小的滋润雨,让那些因为干燥或者炎症而咳嗽的地方慢慢舒缓下来。

四、穴位按摩止咳。

除了吃的,名老中医还会教咱们穴位按摩来止咳呢。

有个穴位叫天突穴,就在脖子中间那块儿。

老中医会告诉咱们,轻轻地用手指按压这个穴位,不要太用力哦,就像跟它在做游戏一样。

按一会儿就会感觉嗓子那儿松快了不少。

还有肺俞穴,在后背呢。

可以让家人帮忙按一按,这就像是给肺这个器官做了一次小小的按摩,让它能更好地工作,不再老是“发脾气”咳嗽了。

每次按的时候,还可以想象着把身体里的那些不好的东西都按出去了,是不是很有趣呢?五、中药方剂止咳。

名老中医手里的中药方剂那也是止咳的法宝。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说起老中医,那可是咱们中华文化里的瑰宝啊!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这事儿听起来挺正式,但咱们不妨把它当成是一次和长辈聊天,聊聊那些年,老中医们如何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为咱们老祖宗的健康保驾护航。

咱们先说说这老中医的“望闻问切”。

你别小看这四个字,那可是中医诊断的精髓。

望,就是看,看病人的脸色、舌苔,有经验的老中医一眼就能瞧出个大概。

闻,不光是闻气味,还得听声音,病人说话的声音、咳嗽的声音,都藏着病情的秘密。

问,那更是得仔细,病人的饮食、睡眠、大小便,都得问清楚,这样才能全面了解病情。

切,就是摸脉,老中医的手指往手腕上一搭,那脉象就清清楚楚地告诉他们,病人的身体状况如何。

这一套下来,简直就像侦探破案,既神奇又让人佩服。

老中医的学术经验,那可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得来的。

他们不像咱们现在,有手机、有电脑,一搜索啥都知道。

他们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尝草药、去摸脉象、去观察病人的反应。

有时候,为了找到一味有效的草药,他们得翻山越岭,走遍千山万水。

这种精神,咱们现在得好好学学,毕竟,实践出真知,这话可是永远都不会错的。

老中医看病,讲究的是“辩证施治”。

这可不是说,你得了感冒,我就给你开感冒药那么简单。

他们得根据你的体质、病情、生活习惯,综合考虑,然后给你开出一张个性化的药方。

这药方里,可能有几味草药,也可能有食疗的方子,总之,都是为了让你快点好起来。

这种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治疗方法,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而且啊,老中医们还特别注重养生。

他们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得好好保养。

所以他们平时就讲究饮食均衡、作息规律、适当运动。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现在咱们也得好好学学。

毕竟,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咱们得学会慢下来,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老中医们的学术经验,那可都是宝贝啊!他们把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上面。

现在咱们整理这些经验,不仅是为了缅怀他们,更是为了传承他们的智慧和技艺。

毕竟,中医可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啊!咱们得好好保护它、传承它、发扬它!说到这儿啊,我还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九个名老中医经验方

九个名老中医经验方

九个名老中医经验方动脉硬化、冠心病、痴呆、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老慢支、失眠、关节炎……这些慢性疾病困扰着我们和我们家人、朋友的健康。

为大家送上9个名老中医的经验方,这些方子都是经过无数临床的,大家一定都要收好了。

提示:每个人的病情会有所差异,一定要咨询医师并调药后再使用,并根据医嘱来调整用量和疗程。

活血化瘀汤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现今老人痴呆的发病率非常高,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大的伤害,那么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组成】生地15克,赤芍15克,川芎9克,红花9克,水蛭粉(吞)3克,石菖蒲15克,远志9克,茯苓9克,黄连3克,通天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通窍醒脑。

【主治】瘀血内阻之老年性痴呆,多梗塞性痴呆。

一症见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伴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暗晦,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山药黄芪生地粥这里有一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提供的软化血管的方子。

【做法】黄芪15克,生地黄10克,山药25克0,粳米50克,一起熬煮。

【方解】山药是食药两用的好食材。

味道甘甜,有健脾补肾的功效,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有很大的帮助。

邓氏温胆汤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一般表现为胸腔中央发生压榨性疼痛,严重的还可以迁延到脖子、下巴、手臂乃至胃部。

对于冠心病,邓老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他针对南方人多为气虚痰阻的病理特点,提出了“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五脏相通,心脾相关”、“痰淤相关,以痰为主”的冠心病三大论断。

在治疗上,他主张益气除痰祛淤,喜欢用温胆汤加参(党参、丹参),被同行推为“邓氏温胆汤”。

【组成】竹茹10克,枳壳6克,橘红6克,法夏或胆南星1克,云苓12克,甘草6克,丹参12克,党参15克(若口干,改党参为太子参30克)。

水煎服。

小青龙汤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为:咳、痰、喘,如果不加以调理治疗,很有可能会演变成“肺心病”,这时就会伴有浮肿、心悸等症状。

名老中医经验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分享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方法。

名老中医是指在中医领域有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的医生。

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治疗各种疾病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几位名老中医的经验。

首先是王师傅,他是一位在中医界有着广泛声誉的老中医。

他的经验之一是治疗咳嗽。

他认为咳嗽的发生与肺和肾的功能紊乱有关。

他采用中药调理肺肾功能,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医治疗疾病是要从整体出发,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而不是仅仅看症状。

另一位名老中医是张医生,他对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的经验之一是治疗胃炎。

他认为胃炎的发生与饮食不当和情绪波动有关。

他强调饮食的调理,主张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他还注重调理情绪,认为情绪的不稳定会加重胃炎症状。

他的经验提醒我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情绪稳定对于消化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还有一位名老中医叫李师傅,他对于治疗风湿病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风湿病的发生与寒湿侵袭有关。

他采用温热的中药调理体内的寒湿,通过温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从而缓解风湿病症状。

他的经验告诉我们,风湿病的治疗需要从源头入手,驱除体内的寒湿,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最后要提到的是赵教授,他是一位在中医学界有着极高声誉的名老中医。

他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的经验。

他强调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理。

他主张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他还强调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他的经验告诉我们,预防心血管疾病需要从生活方式的调整开始,远离不良习惯和情绪压力。

名老中医们的经验是中医宝贵的财富,是中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参考。

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经验总结,积累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

这些经验不仅是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更是对患者的关怀和治疗的积极探索。

通过学习和传承他们的经验,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得治疗的希望和康复的机会。

古中医经验分享

古中医经验分享

古中医经验分享
-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

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

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这些经验是古代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于现代中医的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名老中医治疗带下病的经验

名老中医治疗带下病的经验

名老中医治疗带下病的经验一、病因病机带下病是一种以阴道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妇科疾病。

中医认为,带下病的主要病因是湿邪侵袭、脾虚失运、肾气不足等。

其中,湿邪是导致带下病的主要因素,可由外界环境湿邪侵入,或因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所致。

此外,肾气不足也会影响带下的分泌和质地。

二、诊断与分类诊断带下病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妇科检查。

在中医看来,带下病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湿热型带下:带下色黄,质粘稠,有臭味,伴咽痛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2.脾虚型带下:带下色白,量多,质稀薄,无臭味,伴有肢体倦怠,脘腹胀满,纳少便溏。

3.肾虚型带下:带下色白,量多,质稀薄,无臭味,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三、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带下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利湿、健脾益气、补肾固涩等。

常用药物包括黄柏、苦参、白术、山药、芡实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针灸、艾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四、预防与调护预防带下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冲洗阴道。

2.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3.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等。

5.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带下病。

调护方面,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饮食宜营养丰富,避免偏食。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4.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5.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感染。

6.五、案例分析以下是三个案例分析,展示了名老中医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案例一:患者李女士,35岁,因带下病前来就诊。

中医诊断为湿热型带下,采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方剂治疗。

治疗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

两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随访三个月无复发。

案例二:患者张女士,40岁,因带下病前来就诊。

中医诊断为脾虚型带下,采用健脾益气的中药方剂治疗。

治疗两周后,症状有所改善。

四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随访六个月无复发。

案例三:患者王女士,50岁,因带下病前来就诊。

民间老中医的经验良方-绝对的经典

民间老中医的经验良方-绝对的经典

民间老中医的经验良方《来春茂医话》《杏林集叶》《杏林新传》《医灯续传》《杏林微蕴》摘录目录1*红参APC汤专治体虚寒感冒:2*石膏APC汤治体实热感冒:3*治感冒妙方:4*何绍奇的“幸凉解表方“治感冒:5小柴汤加减感冒:6柴胡桂枝汤加仙鹤草治体虚感冒:7柴胡清热汤治高热症:8外感高热发斑用白虎汤:9柴葛解肌汤治小儿感冒高热:名医祝谌予治小儿外邪发热名方:10治小儿高热验方:11*外感咳嗽通用方:杏苏散外感咳嗽三拗汤:12*咳嗽专效方—郭永来的前胡化痰止咳方:13滋阴润肺止咳汤—专治干咳:14*风寒咳嗽吐痰不利验方:15江尔逊的宁嗽汤治风寒咳嗽特效:16*儿童感冒咳嗽特效方:17治百咳妙方:18小青龙汤治外感寒痰喘:19苏陈九宝汤治外感风寒咳喘:20金水六君煎治体虚久喘:21哮喘除根方:22*开胃进食汤治厌食:23治小儿厌食妙方:24*龚志贤治消化系统息肉良方:25*小儿疳积特效方:26叶天士疳积方:27治脾胃虚弱、体倦无力妙方;28*治急性肠胃炎特效方:车前子粉治疗腹泻有特效:29*反流性胃炎之克星—金钱草:30中西结合的治胃病奇效秘方:31奥美拉唑,丽珠得乐,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32人参归脾汤加减治十二指肠溃疡:33海蒲龙骨汤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34湿盛胃浊特效方:35*五味消毒饮加味治化脓性兰尾炎:36银花清肠饮治兰尾炎特效:37金铃承气汤治急性上腹痛:38芍药甘草汤治肠痉孪腹痛:39芍药甘草汤加白及治胃肠出血:40急性兰尾炎验方;41*元胡止痛片速治胃脘急痛:42*心痛定(硝苯地平)速治痛经:43*利福平治急性痢疾效果好:44治痢疾神效验方:45*山茱萸汤治虚汗特效:46*养阴清肺汤治咽喉病有奇效:47*老军医治急性扁道体炎奇效方:48急性扁道腺炎、咽喉热肿验方:49失音速效方:50*鲜地龙治腮腺炎有奇效;51治肺炎效方:52*黄一峰治空洞型肺结核的良方:53*治肺结核良方:54急性肝炎验方;55鼓胀良方—鸡胫汤:56*吴茱萸粉敷涌泉穴治高血压有特效:57治疗高血压效验方:58高血压妙方:59*治低血压良方:(小于90/60)60低血压妙方:61治贫血良方:62*高血脂、脂肪肝效方:63治高血脂症妙方:64*朱良春治糖尿病特效方:*糠尿病灵验方:65治糖尿病妙方:66六味地黄丸防治糖尿病和痛风:67*口臭专方甘露饮:名医秘方:甘露饮治肠胃积热口臭百发百中:68口苦特效方:69*小儿口疮速愈偏方:70*慢性口腔溃疡验方:71养阴清肺汤治慢口腔溃疡:72蒲公英治口疮73*急牲口腔溃疡验方:74*甘露饮加玉竹、黄精治消谷善饥症:75*治腰腿痛的千金良方—独活寄生汤:76老鹳草治风湿痛有良效:77风寒性关节炎验方:78*全蝎红花汤治坐骨神经痛特效:79*麻黄合独活寄生汤治坐骨神经痛特效:80甲珠散治肩周炎:81补血葛根汤治肩周炎:82风湿痛痹汤治肩周炎:83固腰汤治腰酸痛:84老中医治腰疼腿痛一秘方:85*治类风湿关节炎名方—益肾蠲痹丸:86治类风湿关节炎妙方:87治痛风验方:88*治疗颈椎病效方;一方统治颈椎病: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特效秘方:89*治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增生灵验方:90治腰椎间盘突出特效验方:91*跌损肿痛特效方:*急性软组织扭伤效方:92*祖传跌打损伤秘方:名医刘德玉生骨方:93*木鳖子专治闪腰跌打特效:94复元活血汤加味治跌打损伤:95复元活血汤治胸外伤痛神效:96一盘珠汤治跌打损伤:97*烧烫伤验方:98*烧烫伤神奇效方:99血余炭治烧烫伤特效:100*急性乳腺炎专效方:101治急性乳腺炎妙方;102急性乳腺炎验方:103乳腺炎验方:104*乳腺增生效验方:105柴胡疏肝散治乳腺增生:106攻坚汤治乳腺增生有良效:107*治疗盆腔炎特效方:108*治疗带下病专效方:109治湿热性白带脓臭方:110一味丹参治闭经:111*肾虚闭经方:112*治子宫肌瘤良方:113治子宫肌瘤验方:114*治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的良方:115*宫颈糜烂速愈方:116*治崩漏高效专方:117特效崩漏汤:118琥珀散治崩漏:119胶红饮治老年崩漏:120芍药甘草汤治崩漏:121三子养亲汤治崩漏:122参术三黄益母汤治顽固性崩漏:123治血崩妙方:124治崩漏不可贸然止涩:125*保胎奇效方:126*回乳特效方:127*保青汤专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128*治瘰疠的特效方—蜈蚣散:129马钱子治痔疮有神效:130乙字汤治痔疮有良效:131*痔疮特效新方:132*治痔疮简易灵验方:133*皮肤瘙痒速效方:134治顽固性老年皮肤瘙痒症验方:135*皮肤湿疹外洗良方:136*徐长卿治疗荨麻疹有特效:137*阴囊湿疹速愈散:138*治四肢局部无名肿胀良方:139鸦胆子治痤疮外科圣药天仙子:140加减五味消毒饮——斩毒剑治疮毒:141*治扁平疣专效方:142治股骨头坏死妙方;143*治脱疽、脉管炎、糖尿病足溃烂灵验方:144*生肌膏治臁疮、溃疡有特效:145*脉管炎特效方:146*治脉管炎溃烂方:147*治丹毒良方:148治丹毒验方:149*带状疮疹特效方:151五蚣黄白散治带状包疹:152。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病名:热淋验方治疗:刑锡波经验方—清热利湿、通淋止血小蓟30克,蚤休24克,桑寄生18克,车前草18克,银花15克,生地榆15克,丹皮15克,黄柏12克,茜草根12克,海螵蛸12克,蒲黄10克,栀子炭10克,海金砂10克,泽泻10克,木通10克,琥珀1.5克,朱砂0.6克(后2 味冲服)病名:劳淋验方治疗:叶任高经验方—清心莲子饮加减党参15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地骨皮12克,黄芩10克,车前子12克,甘草8克,石莲肉12克,茯苓12克病名:石淋验方治疗1:邹云翔经验方—清热利湿、化石活血制苍术9克,生苡米9克,金钱草45克,鱼脑石15克,冬葵子15克,六一散15克(包),杜红花9克,全当归9克,炙鸡内金4.5克,滋肾丸9克(包),红枣5个(切开)。

验方治疗2:邓铁涛经验方—逐石汤金钱草30克,海金砂藤18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鸡内金6克,琥珀末3克(冲服),广木香4.5克(后下),小甘草4.5克病名:痨淋验方治疗:施今墨经验方—滋阴清热、利尿止血鲜茅根12克,鲜生地12克,川续断10克,川杜仲10克,山茱萸15克,仙鹤草25克,川石苇12克,川萆薢10克,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阿胶珠10克,败龟版12克,盐知母6克,盐黄柏6克,车前草10克,旱莲草10克,春砂仁3克,大熟地10克,炙草梢5克病名:膀胱癌验方治疗:洪子云经验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干生地15克,鸡血藤15克,大红藤15克,忍冬藤15克,败酱草15克,粉丹皮1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怀牛膝10克,生侧柏10克,生地榆10克,桑寄生10克病名:癃闭验方治疗:王足明经验方—温阳化气利水桂枝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橘核10克,川楝子10克,杏仁10克,前仁10克(包),滑石15克(包),小茴香6克病名:遗尿验方治疗:赵心波经验方—益肾固涩桑螵蛸10克,补骨脂10克,益智仁10克,覆盆子10克,莬丝子10克病名:尿崩验方治疗1:周凤梧经验方—加味三因鹿茸丸熟地15克,黄芪12克,五味子6克,淮山药30克,麦冬18克,山萸肉9克,玄参18克,补骨脂9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地骨皮6克,人参4.5克,炒鸡内金粉3克(分冲),鹿茸粉1.8克(分冲)。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专家简介:擅长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心肌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在诊疗实践中,注重西医诊断与中医特色治疗的密切结合,重视中医体质学说,善于辨别器质性疾病与心理疾病。

擅长治疗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妇科等疑难杂症,与临床兢兢业业,对科研认真严肃,于教学治学严谨。

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简述如下:一、主张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相结合,认为清代名医徐灵胎《兰台轨范》关于“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的经验是切合实际的,指出既要注意讲究辨证论治的整体性精髓,也要切中病损的关键,立方遣药,要着眼于提高疗效,所以治疗不少顽疾获良好效果。

二、主张经方、古方、时方可因证施用,不可偏废;尤其喜用、善用真武汤合生脉饮以治疗心功能不全;苓桂术甘汤合补心丹治疗心悸;调胃承气汤合益气活血方以治疗心肌梗塞;四逆散合丹参饮治疗心绞痛等。

三、重视活血化瘀治法的应用。

认为气血乖常乃人身疾患之大端,重病、久病多有气滞、血瘀之嫌,活血通瘀、疏畅脉络,常可起沉疴大证的作用。

尤其心脑血管病,不能只从风、火、痰、虚立论,还应着意于瘀上。

四、重视芳香温通治法的应用。

认为多种疾病,包括心脉痹阻及血脉不通,每与寒凝气滞有关,芳香温通以开窍醒神复脉,有别于清热开窍之安宫牛黄丸、牛黄抱龙丸等,而以辛温、甘温或苦温药物如苏合香丸、菖蒲丸及哭来笑去散治疗,常可取得显著效果。

自创复脉汤(党参、黄芪、肉桂、干姜、升麻、柴胡、白术、当归、陈皮、净麻黄、细辛、制附子、炙甘草)治疗以虚寒为主要表现的缓慢心律失常,提高心率效果很好。

五、主张现代化与民族化并行不悖。

他在临床中体验到古方可以治今病,认为古人经验确有真知灼见,强调中西医取长补短结合是发展中医学术的重要途径,可以增效验,可以补不足。

跟踪国际先进技术,为我所用,有所创新,阐明理论,是时代赋予今人的使命,应当珍惜和负责。

六、付老师在临床诊病时也喜用、善用气药,且坦言其处方用药每每受到传统哲学启迪,如从董仲舒的重视元气,领悟到元气作为生化动力的泉源,虽禀受于先天,但尤赖后天脾胃之气的荣养才能滋生、充足,因而重视调补脾胃气机,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和“调中益气汤”等是其常用方剂,根据临床辨证,方中生黄芪一味,可从12克用至60克。

中医鬼才倪海厦,总结的53个诊治经验,让你受用一辈子

中医鬼才倪海厦,总结的53个诊治经验,让你受用一辈子

中医⿁才倪海厦,总结的53个诊治经验,让你受⽤⼀辈⼦“中医⿁才”倪海厦,总结的53个诊治经验,让你受⽤⼀辈⼦01.正常脉象,阳脉(⼨)应⼤于阴脉(尺),男⼈应⽓脉(右)⼤于⾎脉(左),⼥⼦相反。

02.肝病的⼈最怕⼤⼩便不出。

03.⼼⽕要下达必须靠肺⽔之助,若肺功能不佳且⼼⽕不⾜则热会反逆,肺⽔会⽆法下降⽽从汗出。

04.⾦铃⼦、延胡索合⽤治胁痛。

05.肝是⾎脏,要活⾎化瘀,⽤⽩芍、茜草。

06.想让病⼈蜕⽪就⽤蝉蜕,蝉蜕除⽌痒外,还可以让新⽪取代旧⽪。

07.肝脏就像过滤器,可以过滤⼈体毒素。

病⼈只要有睡好,吃好,拉好,则表⽰⼀切都好,最好不要再到医院去做是否有癌细存在胞检验,以免再度打开潘朵拉的⿊盒⼦。

08.要多运动以刺激阳”的⽣长,多出汗。

09炮附⼦能护⼼阳,但当⾥寒盛要⽤⽣附将⾥寒去掉。

发⽣⼼脏衰竭时,要⽤⽣附⼦才有效。

10.⼥⼦停经后,⼀定要保持⼤便⼀天1~2次。

11⼿掌⽪⼲脱落,摄护腺癌患者常有此症状,师⽈若治到此⼈⼿掌⽪肤湿润则代表病好了。

12治脑瘤常⽤麝⾹矾⽯散喷⿐,因脑与⿐相通,此散喷⿐可以把脑部积⽔排出。

13.⼥⼈脚肿并不会要⼈命,若是男⼈脚肿命在旦⼣,所谓“男怕穿靴,⼥怕戴帽”。

14任何症状,⼀过性的问题都不太⼤,持续性的⼀定⼩⼼。

15⾥寒就是⼼脏搏动⼒量不够,⼼脏产⽣的热不够,⼼⽕不够。

此⾥寒不除,则病因不除,⼥⼈会得乳癌也就是因为如此,就是因为⼼脏的博动⼒量不够,所以奶⽔才⽆法完全的下达⼦宫成为⽉经排出来,如此淤积⽇久才会造成乳癌的。

当⼼⽕⾜,⼩肠温度增加,⽉经⾃然会正常,⽽⼦宫⾥的淤积就会通通的排出来。

16.乳癌,所有能制造或分泌乳汁的⾷物均应忌⽤,勿吃⾁类,⾁类多含类固醇或荷尔蒙,会刺激奶⽔分泌,奶制品及⼈⼯糖制品均勿⾷,多⾷素⾷蔬果类。

17.⼼脏管⽉经。

⽉经第⼀天头痛,⼀般偏于⾎虚的,开补⾎的药会慢慢减轻。

⽣理期会反胃,胃⽐较寒,⽣理期前,要靠肠胃的阳吸收⾷物转换成能量及奶⽔,所以肠胃⼯作就加倍,就会有反胃的情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记中药配伍表,你就是中医师!补血一号:黄耆25g当归10g大枣30g补脾一号: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冠心病一号:薤白10g瓜蒌皮10g川芎8g丹参25g疏肝一号:柴胡10g白芍药15g炒枳壳10g甘草6g定踹一号:炙麻黄10g杏仁10g甘草6g胃炎一号:黄连6g蒲公英20g威灵仙10g排石一号:金钱草30g炙大黄8g车前草30g降酶一号:垂盆草30g马鞭草30g茵陈20g降糖一号:天花粉30g黄连10g鬼箭羽10g肠炎一号:黄连6g木香6g白芍药15g解毒一号:金银花30g连翘20g甘草6g滋阴一号: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5g化湿开胃:炙半夏10g化橘红15g茯苓15g甘草5g活血化瘀: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红花10桃仁10g 通络止痛:全虫6g蜈蚣1对僵蚕10g温经散寒:制川乌6g草乌6g细辛6g威灵仙15g各种疾病的必用药一切头疼,必用川芎;一切疼痛,必用元胡,一切气虚,必用黄芪;一切虚脱,必用人参;一切血虚,必用阿胶;一切出血,必用三七;一切气郁,必用香附;一切便秘,必用大黄;一切肝郁,必用柴胡;一切热毒,必用二花;一切阳虚,必用附子;一切热病,必用犀角;一切妇科,必用当归;一切外感,必用荆芥;一切失眠,必用枣仁;一切郁证,必用合欢;一切面瘫,必用白附;一切腿病,必用牛膝;一切头病,必用天麻;一切阳痿,必用羊藿;一切阴虚,必用麦冬;一切咳嗽,必用杏仁;一切呕吐,必用半夏;一切中毒,必用绿豆;一切诸风,必用防风;一切白发,必用首乌;一切风湿,必用灵仙;一切骨病,必用川断;一切咽喉,必用桔梗;一切失音,必用大海;一切腰痛,必用杜仲;一切尿石,必用金钱;一切虚热,必用青蒿;一切牙疼,必用细辛;一切黄疸,必用茵陈;一切闭经,必用益母;一切淋症,必用车前;一切鼻塞,必用辛夷;一切乳少,必用山甲;一切目赤,必用栀子;一切目昏,必用青葙;一切鸡眼,必用鸦胆;一切呃逆,必用柿蒂;一切疝气,必用橘核;一切胀满,必用槟榔;一切汗症,必用浮麦;一切阴痒,必用蛇床;一切痰厥,必用皂荚;一切遗尿,必用桑蛸;一切疮疡,必用麝香;一切白斑,必用陀僧;一切疥疮,必用硫磺;一切蛇疮,必用雄黄;一切不孕,必用石英;一切耳鸣,必用磁石;一切痰多,必用竹沥;一切癌症,必用蛇草。

常用中药配伍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当归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高良姜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玄胡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

吴茱萸合黄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肉桂合黄连,名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女贞子合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

半夏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

知母合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热。

破故纸合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肾寒泻。

木香名黄连,名香连丸,治红白痢疾。

枳实合白术,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

芡实合金樱子,名水陆二仙丹,止遗精。

黄柏合苍术,名二妙散,治湿热成痿。

枸杞合菊花,能明目。

生姜合红枣,能调和营卫(气血)。

赤石脂合禹余粮,能涩大肠。

半夏合黄连,能宽胸止呕,化痰浊郁结。

柴胡和黄芩,能清肝胆热。

桑叶合菊花,能清头风热。

柴胡合白芍,能疏肝和肝。

附子合肉桂,能温下元。

黄柏合知母,能清下焦湿热。

桑白皮合地骨皮,能清泻肺热。

丁香合柿蒂,能止呃逆。

鳖甲合青蒿,能滋阴退骨蒸潮热。

杏仁合贝母,能化痰止咳。

山药合扁豆,能补脾止泻。

木香合槟榔,能理气止痛。

杜仲合续断,治腰膝酸痛。

半夏合陈皮,能化湿痰。

升麻合柴胡,能提升中气下陷。

常山合草果,能治疟疾。

葱白合豆豉,名葱豉汤,能通阳发汗。

枳实合竹茹,能和胃止呕。

党参合花粉,名参花散,治久嗽气喘。

茯神木合乳香,名神香散,治筋挛疼痛。

甘草合绿豆,能解百毒。

黄耆合当归,名补血汤,治贪血及产后无乳。

白芍合甘草,名芍药甘草汤,治拘挛腹痛。

川芎合土茯苓,治肝郁头痛。

川芎合生石膏,名郁梁丸,治实热上逆头痛。

台乌合益智仁、名缩泉丸,治小便频数遗尿。

香附合黄连,名香连丹,治火郁胸满痛。

葵子和砂仁,治乳痈。

杏仁合小茴香,治疝气冲逆作痛。

槟榔合南瓜子,治绦虫。

甘草合桔梗,名桔梗汤,治肺痈咳嗽,痰中有脓。

生姜合陈皮,治呕吐不止。

生姜合竹茹,治呃逆不止。

荆芥合白矾,名三癇丸,治小儿惊风及癇证。

荆芥合槐花,名槐荆丸,治痔漏。

槐花合黄芩,治妇人崩漏。

侧柏叶合白芍,治妇人月经过多。

陈皮合藿香,名回生散,治霍乱吐泻。

厚朴合贝母,止咳嗽,开郁消食去胀。

蛤粉合青黛,名黛蛤散,治痰嗽面肿不寐,并小儿百日咳。

白矾合硫黄,治白癜风。

白矾合黄腊,名矾腊丸,治痈疽恶疮。

白矾合皂角、名稀涎散,治痰涎壅盛,中风气闭。

皂角合菖蒲,名皂荚散,治鼻寒不得喘息。

百合合冬花,名百花膏,治咳嗽痰中带血。

乌梅合川椒,名杀虫丸,治蛔虫,蛲虫。

赤小豆合当归,治大便下血。

血余炭合百草霜,治妇女崩漏。

中药学重点对比1金银花和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较强,为治痈肿疔疮阳症的要药(内外痈),是清热解毒中的疏散风热药,兼可凉血止痢,露剂清热解毒。

连翘:苦寒,清心火,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为治疗瘰疬痰核的要药,又为清热解毒药中的疏散风热药。

2柴胡和升麻柴胡:辛苦寒,肝胆经。

其性升散可疏少阳之邪,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用于外感发热,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归肝经疏肝解郁;又散升阳举陷。

升麻:辛甘微寒。

肺脾胃大肠经。

解表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尤善解阳明热毒;又可发表透疹。

最为麻疹之专药。

升提中气,而有升阳举陷之功。

3石膏和知母石膏:辛甘大寒。

肺胃。

生用,辛以解肌退热,寒能清热泄火,甘寒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证的要药,又可清肺热泻胃火,煅后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肺胃肾。

清泻肺胃肾上经之火,甘寒质润,养肺胃肾三经之阴液;既清气分实热,又清相火退虚热。

4川贝母和浙贝母川贝母:苦甘微寒。

肺心经。

清热化痰,性凉而甘又能润肺止咳,尤宜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或痰中带血等症;又可散结消肿,治疗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浙贝母:苦泻寒清,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作用均强于川贝,临床多用于治疗风热、燥热、痰热咳嗽及瘰疬、瘿瘤、疮痈和肺痈等。

5附子和干姜附子:辛甘热。

有毒。

心肾脾。

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

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且可散寒止痛,治寒痹疼痛较剧者。

回阳救逆配伍干姜,补肾阳配伍肉桂。

干姜:辛热。

脾胃心肺经。

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脾胃寒症;入心经,回阳通脉助附子回阳救逆;兼入肺经,温肺散寒化痰饮。

6肉桂和桂枝肉桂:辛甘热。

脾肾心肝经。

补火助阳,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有引火归原,益阳消阴之功;又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治沉寒。

在补气血方药中,适配肉桂,还有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的功效。

桂枝:辛甘温。

心肺膀胱经。

解表特点:风寒表实无汗证,表虚有汗证;又可温经通阳,行里表达,有温通一身阳气,流畅血脉的功效。

7丹参和红花丹参:苦微寒。

心肝经。

活血化瘀要药。

广泛治疗各种瘀血病症。

性寒,又可凉血,以血热瘀滞用为佳,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

不过丹参没有补血功效。

活血调经,为妇科要药,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红花:辛温。

心肝经。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除治疗妇科经产诸证外,尚可治疗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等瘀血阻滞之证。

8益母草和泽兰益母草: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之要药,故有“益母”之称;又利水消肿,对水瘀互阻的水肿尤为适宜;兼可清热解毒。

泽兰:与益母草相似,为活血利水药。

9天麻和钩藤天麻:甘平。

肝经。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因作用平和,凡惊痫抽搐、眩晕头痛,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为治疗眩晕的良药。

素有“定风草’之称;又可祛外风,通经络,治疗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

钩藤:甘微寒。

肝心包经。

息风止痉,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因作用缓和,亦多用于小儿。

又可清热肝热,平肝阳治疗肝火头痛、肝阳眩晕。

10龙骨和牡蛎龙骨(安神):甘涩平。

心肝肾经。

重镇安神之要药,可用于治疗各种神志失常之证;又可平肝潜阳,用于肝阳眩晕;味涩收敛,尤长于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诸证。

牡蛎(平肝息风):咸涩微寒。

肝肾经。

咸寒质重,长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味涩,煅用有收敛固涩、制酸作用。

重镇安神常与龙骨相须为用。

11人参、黄氏、党参和甘草人参:甘微苦微温。

心肺脾经。

大补元气,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之重危证候的要药。

脾为生化之源,肺为主气之脏,元气旺盛则脾肺之气自足,故可补脾肺之气,为治疗脾肺气虚之主药。

元气充沛,又可生津、安神生血,摄血,壮阳,故为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黄芪:甘微温。

脾肺经。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惟一的一味补气升阳药;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补气利水消肿;又能补气以托毒生肌。

党参:甘平。

脾肺经。

善补中气,又益肺气,为脾肺气虚常用药;气能生血,气旺生血,气旺津生,所以又有养血生津之效。

功似人参,可代用。

不如人参大补元气,且药力薄弱,故重证,急证仍需用人参。

甘草:甘平。

心肺脾胃经。

性平,作用平和,此时作用取决于五味,体现了甘味药的特点。

甘补:益心气,补脾气;甘润:润肺祛痰止咳;甘缓:缓和药性,缓急止痛;甘和:调和脾胃;甘:能解毒。

12白术和苍术白术:苦甘温。

脾胃经。

甘温补气,枯燥健脾,未补气健脾的要药;燥湿利水,脾虚痰饮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用之甚宜;固表止汗安胎,均与补气健脾作用有关。

苍术:辛苦温。

脾胃经。

辛散苦燥力强,内燥中焦湿浊健脾,外祛风湿发汗解表(内湿外湿)。

风湿痹症胜湿者,外感风寒夹湿尤宜。

富含VA,治疗夜盲症。

13生地黄和熟地黄生地(清热凉血):甘苦寒。

心肝肺经。

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入营分、血分,故为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要药。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