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材中的10位化学家
初中化学 化学家 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侯德榜(公元1890~1974)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
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
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为此, 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
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勒布兰制碱流程虽然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地被完善,但是因为这方法主要是利用固相反应,又是高温操作,存在许多缺陷,生产不能连续,劳动强度大,煤耗量大,产品质量不高。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人有意改革它。
到了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
由于这种新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
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它很快取代了勒布兰法。
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
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
不料这一秘密竞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侯德榜。
披露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侯德榜, 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
少年时他学习十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着书本认真读书。
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
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
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
8年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
在国外留学时,他时刻怀念祖国,惦记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苦难同胞.这时候,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陈调甫先生。
陈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委托,为在中国兴办碱业特地到美国来物色人才。
当陈先生介绍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而且利用我国缺碱而卡我国民族工业的脖子的情况时,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侯德榜马上表示,“可以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立即返回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国后,出任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即总工程师)。
初中化学 化学家 门捷列夫简介
门捷列夫简介门捷列夫简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门捷列夫成功地预测了镭的原子数及其性质,且研制了镭制品门氡(液态镭)。
【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Ива?новичМенделе?ев,英语: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出生在俄国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市.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
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
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
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因此,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
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人们将美国化学家希伯格在1955年发现的第101号新元素命名为Mendelevium,即“钔".【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初中化学 化学家 葛洪简介
葛洪简介葛洪简介我国的炼丹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的战国,就有关于方士和求“不死之药”的记载。
秦始皇曾派遣徐福带着几百个童男童女到蓬莱求仙人赐不死之药。
汉武帝招罗众多方士,讲求长生不老之术。
炼丹的风气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扶助下盛行起来。
魏晋南北朝,方士演变成符水治病的道士,他们把先秦的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作始祖。
从此道教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主要宗教之一,与儒、佛并行于世。
炼丹的本意是荒谬的,它指望惜金石之精气使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但是在炼丹的实践活动中,部分炼丹家吸取了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丰富经验,同时孜孜不倦地从事采药、制药的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认识了物质变化乃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特别是炼丹人大都兼搞医疗活动,他们把炼丹的药物引入医疗,从而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
在这些炼丹家中,葛洪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失意的知识分子一炼丹家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
东晋丹阳句容人。
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祖父在三国时代曾是吴国的大官,父亲也做过吴国的大官,投降晋国后,还做过中等官吏。
在他13岁那年,父亲病亡,家境也随之恶劣。
葛洪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没有书,就到处向别人借书来读,无钱买笔墨,就拿木炭在地上练写字。
从16岁读儒家的“孝经”、“论语”等书开始,广泛地阅读了许多书,从经书、史书到杂文,凡能借到的书都认真地读了。
后来还学习了“望气”、“卜卦”之类。
葛洪经过长期的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公元303年,多处发生农民起义,反对晋朝的统治,石冰率领的起义军是其中的一支起义队伍。
由于是世家子弟,小有才干的葛洪奉了吴兴太守之命,率兵与石冰作战。
石冰被打败了,葛洪却没有被论功行赏。
忿忿不平的葛洪投戈释甲,离乡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又遇上了“八王之乱”,到处都在打仗,口家的路也走不通了。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他的一个朋友要到广州去做官,于是他自告奋勇去为朋友打前站。
没想到他在广州替朋友安排妥了,朋友却在上任的路卜被杀了。
初中化学 化学家 生物化学的创始人费歇尔
生物化学的创始人费歇尔生物化学的创始人费歇尔费歇尔(公元1852~1919)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之初,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德国的费歇尔是最知名的学者之一。
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荣获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他是第二个荣获此项荣誉的化学家,可见科学界对他的推崇。
对于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说。
获奖的成果可以说是他一生中在科学上最主要的贡献。
然而对费歇尔来说,他在科学征途上更令人敬仰的成就,却是在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完成的。
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对糖类的研究;二、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三、对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多肽的研究;四、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
由此可见,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对有机化学中那些与人类生活、生命有密切关系的有机物质的探索。
可以说他是生物化学的创始人.献身科学的一生经历艾米尔·费歇尔于1852年10月9日主于德国科隆市附近的奥伊尔斯金亨镇。
两个哥哥早亡,余下的是五个姐姐,所以他既是幼子又是独子,在家里受到大家的喜爱,他父亲劳伦斯。
费歇尔是个富有商人,除经营葡萄酒、啤酒外,还是一些啤酒厂、毛纺厂、钢管厂、玻璃厂及矿山企业的董事。
在艾米尔少年时代,他父亲正倾注全力发展他的毛纺厂,亲自动手建立了一个小染坊,把买来的染料反复调和进行试验。
由于缺乏化学知识,实验总不象作买卖那么顺心,为此他常唠叨:“如果家里有一个化学家,这些困难便好解决了。
”后来相继建立的钢铁厂、水泥厂也迫切需要化学知识,致使他父亲对化学这门科学更加崇拜.父亲的这一思想给费歇尔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作一个化学家.1869年艾米尔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他没有忘记父亲过去的嘱咐:“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科学,你就应该选择化学。
"毅然决定投考大学化学系。
当他将这一决定付诸于行动时,他父亲却犹豫了,那么大的家产和企业由谁来继承?只有艾米尔.于是父亲改变了主张,动员艾米尔从商:“你还不满17岁,这么小的岁数就入大学也没什么意思,是不是花一年半载时间学点商业事务。
初中化学 化学家 化学家李比希简介
化学家李比希简介化学家李比希简介化学家李比希,1803年5月12日生于德国的达施塔特。
他的父亲是一个经营染料、油脂和药物的商人,店里有些货物要自己制造。
因此,李比希在少年时就得在店里帮助父亲做事,有时看看书,做做实验。
药房设在一幢楼房的第一层,占用了好几间,李比希最喜欢呆在一呆小侧屋里。
他在这间侧屋里,初次体验到化学的神秘,从而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那时,虽然法国、英国、德国、瑞典等的科学家在化学方面已经有相当的研究水平,可以仍然有不少的人把化学视为魔术,把研究化学的人称为巫师或魔怪。
李比希对这些偏见很不以为然。
他懂得化学并不是魔术,正是由于有了化学。
人们才能创造出许多有用的东西,看到邻人制造肥皂,他也要在实验室里仿造一下。
有时,李比希整天整天地呆在鲍埃尔的染房里或者呆在别人的制革作坊中。
在那里看到化学为新的生产打开了大门,而这些新兴的生产则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李比希在药房中检查各种配方时,化学知识对他帮助不小。
有一次他急需的配方没有查到,他的父亲叫他到宫廷图书馆去查找。
馆员海斯热情地接待了他,象对待所有其他的孩子一样,也给他一本带有许多插图的故事书。
“谢谢,海斯先生。
我想在您这儿借几本化学书。
”他激动地说道。
“化学书?那我确实要和你交朋友了,我也喜欢读化学方面的书,跟我来吧。
”馆员把李比希带到书架旁边,微笑地指着一个书架说,“这里全是化学方面的书。
”其中有拉瓦锡、道尔顿、施塔尔、卡文迪许等化学家的著作。
从此以后,李比希便成宫廷图书馆的常客了。
凡是书架上的书也都要读一遍。
虽然他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化学知识,但是他仍然很不满意,因为那些知识往往浸沉于假设和哲学的海洋中,很难找到一本系统性、科学性都很强的书。
李比希从童年就逐渐具有自己认识事物的独特方法。
他认为只有那些在实验室中能够中以模仿再现的东西,只有那些亲眼看到并能亲自研究过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他在追求真理方面具有强烈的愿望,在小时候就逐渐养成了仔细做化学实验的习惯,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哪怕是细枝末节也从不轻易放过。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部分)1、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1703):英国物理学家。
虎克是17世纪的科学实验仪器发明家和设计者,他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观察了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他的著作《显微图集》首次显示了动植物和矿物的显微结构,并引入了“细胞”一词。
2、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Schwann,1810—1882):两位都是德国生物学家。
他们共同创建的“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学说”的大意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产生细胞。
3、米舍尔(J.F.ⅡMiescher,1844—1895):瑞士生物学家。
他用稀盐酸溶去细胞核以外的绝大部分物质,得到脱离细胞的细胞核。
又用化学方法提出细胞核中的物质,命名为核质。
从而发现了细胞中神奇的物神奇物质——核酸,以及用稀盐酸分离细胞核的方法。
4、季米里亚捷夫(Timiriazev,1843—1920):俄国著名植物生物学家。
光合作用的研究是季米里亚捷夫的“毕生事业”。
他曾这样样说过:“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他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提笔挥舞。
5、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1733—1804):英国化学家。
他37岁起研究气体化学,直到终生。
普利斯特在实验里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中能放出“脱燃素空气”(即氧气),成为光化学作用研究的基础。
他在该实验中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6、贾兰坡(1908—2001):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
他在1936年11月,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之后,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贾兰坡先生毕生坚持发掘和研究古人类化石,在晚年被誉为龙骨山的守望者。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2024秋教材变动情况整理
2024秋九年级化学教材变动情况明确表述:金属、非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新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标注具体得到或失去几个电子三、相对原子质量原教材图3-14(更换)氧原子的质量:由2.657×10-26Kg改为2.66×10-26Kg(保留3位有效数据)注释:“碳12”改为“碳-12”,其质量的1/12约等于1.6605×10-27Kg(原来为1.66×10-27Kg)方法导引模型(实物、理论、符号模型)(新增)科学史话原子模型的演变(道尔顿的原子实心球模型→汤姆孙的蛋糕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新增)课题3 元素一、元素1.表述:在地壳中含量较少的碳、氢、氮等元素,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新增)1.删除资料卡片:生物细胞中的元素2.原教材图3-18: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中表述“氨”变为“氨气”二、元素符号1.一百多种元素及其组成的上亿中物质将十分麻烦。
2.删除原教材:P61图3-19:外国人不认识中文元素名称;图3-20:氧元素符号表示什么3.表3-3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1-20号元素全列出(增加锂、铍、硼),额外增加镍、锡、铅,由之前的27种元素增加为33中元素4.资料卡片: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新增);图3-22 化学人物徐寿(新增)5.“探究: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改为“思考与讨论”(内容不变)练习与应用(习题更新)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和水的净化合并)背景图更换为:西藏山南的冰川导入:水和空气、氧气一样,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如何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水是由那些元素组成的?如何表示水的组成?物质的组成可以用化学式表示。
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
(新增)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导入:内容新增“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俗名、颜色、用途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俗名、颜色、用途中考化学要点必备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1、单质:金刚石、石墨、炭黑:C 汞、水银:Hg 硫、硫磺:S2、氧化物: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氧化钙、生石灰:CaO 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份:Fe2O33、酸:盐酸:HCl的水溶液碳酸(汽水):H2CO34、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5、盐:碳酸钠、苏打、纯碱(不是碱,是盐):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2(有毒)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2CO3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6、有机物:甲烷、CNG、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乙醇、酒精:C2H5OH葡萄糖:C6H12O6甲醇:CH3OH 有毒、致失明、死亡乙酸、醋酸(16.6℃冰醋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二、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Fe(OH) 3为红褐色4、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胆矾)、氢氧化铜▲硫:淡黄色▲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绿色5、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初中化学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
初中化学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侯德榜 (公元1890~1974)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
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
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为此, 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
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
勒布兰制碱流程虽然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地被完善,但是因为这方法主要是利用固相反应,又是高温操作,存在许多缺陷,生产不能连续,劳动强度大,煤耗量大,产品质量不高。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人有意改革它。
到了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
由于这种新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
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它很快取代了勒布兰法。
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
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
不料这一秘密竞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侯德榜。
披露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侯德榜, 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
少年时他学习十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着书本认真读书。
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
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
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
8年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
在国外留学时,他时刻怀念祖国,惦记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苦难同胞。
这时候,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陈调甫先生。
陈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委托,为在中国兴办碱业特地到美国来物色人才。
当陈先生介绍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而且利用我国缺碱而卡我国民族工业的脖子的情况时,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侯德榜马上表示,“可以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立即返回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初中化学 化学家 玛丽居里简介
玛丽·居里简介玛丽·居里简介玛丽·居里·斯克洛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波兰人,著名科学家。
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个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自从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之后, 120多年来,称颂她的文章、书籍从未间断,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可见她所建立的勋业和她所具有的品质深深地留在后人的印象中,成为科学家和广大人民学习的楷模。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玛妮雅·斯卡洛多斯卡(波兰文为Maerya Sklodowska),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教师家庭。
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
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
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雅·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一生的时候说:“她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象的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一、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
初中化学化学家发现氢气的伟大学者——卡文迪许
发现氢气的伟大学者——卡文迪许发现氢气的伟大学者——卡文迪许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的鲜明形象。
在他们当中,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的形象也许有点奇特,但是他那献身科学的一生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却是完美而深刻的。
古怪的性格17一18世纪,在欧洲的科学家中,出身于中产阶级的为数不少。
当时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科学家很多是业余的。
,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作一些科学研究,器材、药品都得花自己的钱。
这就要求科学家不仅具备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更需要一颗奉献给科学的心。
卡文迪许恰好具备了这一切。
许多人都说,卡文迪许是18世纪英国有学问人中最富者,有钱人中最有学问者。
这样说的确毫不夸张。
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出生在英国一个贵族家庭。
父亲是德文郡公爵二世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是肯特郡公爵的第四个女儿。
早年卡文迪许从叔伯那里承接了大宗遗赠,1783年他父亲逝世,又给他留下大笔遗产。
这样他的资产超过了130万英镑,成为英国的巨富之一。
尽管家资万贯,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
他身上穿的,永远是几套过时陈旧的绅士服。
他吃的也很简单,就是在家待客,照样是羊腿一只。
这些钱该怎么用,卡文迪许从不考虑,有一次,经朋友介绍,一老翁前来帮助他整理图书。
此老翁穷困可怜,朋友本希望卡文迫许给他较厚的酬金。
哪知工作完后,酬金一事卡文迪许一字未提。
事后那朋友告诉卡文迪许,这老翁已穷极潦到,请他帮助。
卡文迪许惊奇地问:“我能帮助他什么?”朋友说:“给他一点生活费用。
”卡文迪许急忙从口袋掏出支票,边写边问:“2万镑够吗?”朋友吃惊地叫起来:“大多,大多了!”可是支票已写好。
由此可见,钱的概念在卡文迪许的头脑中是很淡薄的。
在当时,贵族的社交生活花天酒地。
卡文迪许却从不涉足。
他只参加一种聚会,那就是皇家学会的科学家聚会。
目的很明确:为了增进知识,了解科学动态。
当时的目击者是这样描述的,卡文迪许来参加聚会,总是低着头,屈着身,双手搭在背后,、悄悄地进入室内。
然后脱下帽子,一声不响地找个地方坐下,对别人都不理会。
【初中化学】中国化学家-李寿恒
【初中化学】中国化学家-李寿恒李寿恒字乔年,化学化工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
1898年2月21日出生于江苏宜兴湖滏镇。
1904年入小学读书,1910年转入上海中学(前身龙门师范附小)。
1913年入江苏常州中学,1918年春考入金陵大学农科,1920年7月赴美留学,先在密歇根大学,后转入伊利诺大学化学系,至1925年6月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25年7月回国,在东南大学任教授。
并在金陵大学兼课。
1927年春应聘至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任教授兼应化科主任,不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科系,担任第一任科(系)主任,成为中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创始人。
1927年8月工专改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翌年第三中山大学改为浙江大学,至1952年李先生连续担任系主任达25年,至1956年,李先生先后任工学院正副院长、教务长(含教务主任)各三次,1956年任浙大副校长。
其间1950年至1965年先后兼任浙江(含浙大)化工研究(试验)所正(副)所长(主任)三次,1960年起任浙江化工学院正(副)院长,1978年后任院学术委员会正(副)主任。
1981年离休,1985年受聘为浙江大学名誉教授。
先后聘为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
李先生还曾任民盟浙江省委委员、顾问,省二届人大代表,省政协l一3届委员和4届常委。
1918年李寿恒常州中学毕业,正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年,而国内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败后军阀混战之际,国家前途发发可危,有识之士谋求国家出路,于是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呼声甚高,李寿恒也怀着救国思想考大学,可是国立大学春季不招生,就考入了金陵大学农科。
进校后化学老师李颖是英国留学生,化学课讲得非常好,因而学习兴趣很高,老师也有意识培养,让他做一些课外工作,随着对化学兴趣渐浓,就打算改行,选修课有意向理工方面*。
当时留学成盛风,原在常州中学同学霍秋白1920年以记者身份访问苏联;同乡徐悲鸿赴法留学。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
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外科学家(部分)1、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1703):英国物理学家。
虎克是17世纪的科学实验仪器发明家和设计者,他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观察了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他的著作《显微图集》首次显示了动植物和矿物的显微结构,并引入了“细胞”一词。
2、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Schwann,1810—1882):两位都是德国生物学家。
他们共同创建的“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学说”的大意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产生细胞。
3、米舍尔(J.F.ⅡMiescher,1844—1895):瑞士生物学家。
他用稀盐酸溶去细胞核以外的绝大部分物质,得到脱离细胞的细胞核。
又用化学方法提出细胞核中的物质,命名为核质。
从而发现了细胞中神奇的物神奇物质——核酸,以及用稀盐酸分离细胞核的方法。
4、季米里亚捷夫(Timiriazev,1843—1920):俄国著名植物生物学家。
光合作用的研究是季米里亚捷夫的“毕生事业”。
他曾这样样说过:“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他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提笔挥舞。
5、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1733—1804):英国化学家。
他37岁起研究气体化学,直到终生。
普利斯特在实验里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中能放出“脱燃素空气”(即氧气),成为光化学作用研究的基础。
他在该实验中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6、贾兰坡(1908—2001):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
他在1936年11月,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之后,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贾兰坡先生毕生坚持发掘和研究古人类化石,在晚年被誉为龙骨山的守望者。
初中化学化学家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
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拉瓦锡(公元1743~179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化学革命被公推为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在这场革命中,他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
针对当时化学物质的命名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状况,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
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安东·尼罗朗·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
5岁那年他母亲园病去世,从此他在姨母照料下生活、11岁时,他进入当时巴黎的名牌学校——马沙兰学校。
以后升人法政大学,21岁毕业而取得律师的资格。
他的家庭打算让他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开业律师,然而在大学里他已对自然科学产主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拜一些著名学者为师,学习数学、天文、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和化学。
从20岁开始,他坚持每天作气象观测,假期还跟随地质学家格塔尔到各地作地质考察旅行。
他最初发表的关于石膏组成和凝固的论文就是在地质调查之中写成的,1765年,法国科学院以重奖征集一种使路灯既明亮又经济的设计方案,22岁的拉瓦锡勇敢地参加了竞赛。
他的设计虽然未获奖金,但被评为优秀方案,荣获国王颁发的金质奖章,这项活动给崭露头角的拉瓦锡以很大的鼓舞、使他更热情地投入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同时他的科研才华也开始引起了科学界的注目。
因为拉瓦锡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也因为他具备了无需忧虑生活来源的优越科研条件, 1768年他被任命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副会员, 1778年成为有表决权的18名正式会员之一。
1785年他担任了科学院的秘书长,实际上成为科学院的负责人。
拉瓦锡成为科学院的成员后,科学研究愈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初中化学化学家及其成就
初中化学化学家及其成就1. 引言化学家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专家,对于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化学家及其重要的贡献。
2. 化学家1: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是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被誉为放射性物质的先驱。
她与丈夫皮埃尔共同发现了镭,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发现新元素,还在于她对放射性的研究,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3. 化学家2:亨利·莫埃特亨利·莫埃特是一位著名的法国化学家,被誉为有机化学之父。
他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碳原子的四价理论,为有机化学奠定了基础。
他的贡献不仅对科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也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4. 化学家3:迈克尔·法拉第迈克尔·法拉第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化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纳米科技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工作为纳米科技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结论初中化学家在化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带动了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研究和尊重这些伟大的化学家,不断追求科学知识,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家及其成就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张斌, & 周全虎. (2010). 玛丽·居里与镭的发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32(2), 15-19.- 李华刚. (2008). 亨利·莫埃特的生平与贡献. XX化学, 12(1), 30-33.- 王志远. (2015). 纳米科技的进展与展望. 高新技术与产业, 2(3), 11-15.。
初中化学教材(新)
初中化学“专项突破”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
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
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结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实验观察: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实验]检验水的一种方法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实验编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1 液态的水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又凝结成液体液态的水2 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蓝色粉末状的胆矾3 蓝色的胆矾溶液蓝色透明溶液中析出蓝色沉淀蓝色氢氧化铜沉淀4 颗粒状石灰石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消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
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例如:汽油、酒精挥发、铁水铸成铁锅,蜡烛受热融化。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木材燃烧,铁生锈。
总结: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电灯)[思考]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实例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烂根本区别(判断依据)是否生成其他物质关系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铁能够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铜绿,没和木材能再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10位化学家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和质子,提出了原子结构。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