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人口迁移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迁移、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人口迁移、分布与合理容量【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人口迁移人口数量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考点知识进行梳理与拓展;二是建构“人口迁移、分布与合理容量”知识框架;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
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途径,培养学生纲举目X的能力。
第一课时:人口迁移及其分布【知识构建】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与环境,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二是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1.通过概念辨析,解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差异。
2.通过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认识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变化。
3.理解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图14.理解当今民工流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重难点分析】1、复习重点:人口迁移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民工流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2、复习难点: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民工流产生的影响。
【课前准备】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
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考点诠释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探究活动1:根据概念,辨析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典型例题1】(2014·某某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
1.2人口迁移(学案)
学案(1课时)【目标解读:】1.基础要求: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状况。
2.核心要求:利用有关资料或图标分析某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课前自主学习】一、基础概览1.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 的行为。
2.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 和 。
3.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 、 、 、 、 。
其中 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预习思考1、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课堂合作探究】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特别提示,目前我国庞大的民工潮由于其定居地并没有发生改变故不算人口迁移而是一中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课堂活动:比较二战前后,由迁出地变为迁入地有 ,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有 ,始终是迁入地的是 。
3.4.人口迁移的意义总的来说人口迁移可以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4.生态环境因素5.其他因素〖基础过关〗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爸爸在北京寻找到好的工作后携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
分析所给材料,回答1-3题。
1.该同学的爷爷一家的迁移属于A.短期流动B.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C.经济因素迁移D.政策因素迁移1.关于该同学的爸爸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B.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C.爸爸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D.爸爸的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3.该同学的叔叔的迁移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劳务输出C.政治因素迁移D.集团性迁移下图是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是A.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5.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组织B.环境恶化C.经济差异D.投亲靠友6.下图是我国80年代下半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表现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人口迁移
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及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运用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了解我国的人口流动。
【课前预习】 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迁移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__________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 和________人口迁移。
3.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阶段 流向特点影响因素人类社会早期 受________条件(天然食物吸引)影响,经常迁移流动 古代农业社会 ________________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 15~19世纪由“____大陆”流向“____大陆” 以强制性移民为主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 二战后 多从______________国家流向________国家__________定居移民的比例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______;迁移形式也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劳动力需求变化;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二)人口流动1.概念: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________________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________的人口移动现象。
2.形式:外籍劳工、民工流等。
3.影响⎩⎪⎨⎪⎧有利:增强 不利:给 、城市以及 等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二、人口迁移的原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动因⎩⎪⎨⎪⎧主要:地区间 的差别次要: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 、 文化背景等2.效应迁出地迁入地对环境的影响缓解迁出地__________________,并对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__、提高经济收入、保护______________等产生积极作用大量人口迁入必然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种族、民族融合和________________交流:建立起一批以________为主体的国家;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考点对练】考点一人口迁移及其类型(2011·广东文综)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5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教学案(含解析)
第二节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及特点(1)概念: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主要形式稀疏国家影响对发达国家来说,大量引入外籍劳工,弥补了劳动力不足,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节省了大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但移民也容易引发某些种族纠纷,导致排外情绪,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迁出虽然减轻了本国人口压力,但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劳动力外流,会对国家造成损失对人口迁出地区来说,缓解了人口压力,增加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同时导致农村地区土地撂荒,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现象;对人口迁入地区来说,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当地城市化水平,但加剧城市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压力3.中国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图,回答问题。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脆弱,战争、自然灾害频繁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当代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由沿海迁往内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发生变化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由农村迁往城市4.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2)对迁入地的影响⎩⎪⎨⎪⎧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考法1 以人口统计图为切入点考查中国的人口迁移(2018·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人口迁移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十四: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核心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迁移。
2.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人口迁移有多种类型。
(1)按迁移时间长短:永久迁移、季节迁移。
(2)按有无组织:自发迁移、有组织迁移。
(3)按迁移规模:个人迁移、集体迁移。
(4)按迁移意愿:自愿迁移、被迫迁移。
(5)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在新大陆发现以前,人类的迁移活动主要集中在旧大陆。
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4.国内人口迁移:(1)历史上,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开发内地和边疆,大批技术人员、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干部、知识青年等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
(3)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家实行严格限制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制度,人口自由迁移较少。
(4)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间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流向以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为主。
(5)在国内人口迁移中,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是一种重要的迁移形式。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尽管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因素。
2.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往往表现为政治迫害、战争或国家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因素:宗教、民族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4.人口迁移的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5.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种族歧视等都能引起人口迁移。
人口的自然变化、人的性别和年龄等也对人口迁移起作用。
重难点讲解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 人口迁移类型2.国际人口迁移:(1)不同阶段国际人口迁移:(23.国内人口迁移:(1)建国前:(2)建国后:高考链接(09年全国卷):图1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1完成4~5题4.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5.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十四: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编制:姜金玲赵雪莲审核:肖春刚邓潇潇时间教师寄语:不要迟疑,选准一条路,向成功的终点迈进!右图中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一3题。
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一轮复习学案
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制作人:李淑霞周振国于斌审核人:赵春秀高考目标定位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能判读某种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2.按是否跨越国界说出人口迁移的分类,掌握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和我国人口迁移四个阶段的迁移特点;3.结合实例,能判读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4.学会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5.区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说明其影响因素与两者的相关性,理解其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
课前预习预习指导:请先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完善和细化“知识框架”;再完成“基础知识复习问答”部分,10分钟时间识记,并完成预习检测。
最后找出自己的疑惑点。
一、知识框架:二、考点分频:本节中高考考查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梳理1.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中东地区吸引外籍工人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我国人口迁移经历了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迁移方向是什么?4.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判读:将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1972年乌干达亚裔居民被迫迁往英国②我国历史上的“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③越来越多的学生去海外求学④巴勒斯坦人沦为国际难民或迁居国外⑤男性比女性、青年比少年和老年迁移比重大⑥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农民居家迁居美国⑦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戍边⑧我国现在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⑨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⑩1947年印巴分治时印度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其他因素:预习检测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
读图,回答1~3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B.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3.近几年,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发生的人口迁移现象。
《人口迁移》 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能够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2、了解不同时期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
3、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并能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2、难点(1)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综合评价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①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②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③定居地的变更。
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1 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二)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方向1、 19 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方向: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
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方向: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
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淡水: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等。
交通和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会促进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人口迁移学案 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学案
第2讲 人口迁移最新考纲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
微专题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2.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①19世纪以前: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国内人口迁移①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其他因素: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特别提醒 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但不能说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因素。
因为最终决定人口迁移的因素可能有很多。
如美国老年人退休之后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的决定因素是气候;我国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迁移是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所致。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因素影响举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水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移入自然灾害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西非的环境难民因素影响举例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交通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社会因素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军人家属的从军宗教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二战后,犹太人从欧洲迁入巴勒斯坦地区(3)政治因素因素影响事例国家政策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行“上山下乡”、三峡移民战争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南移政治变化政治独立;国家解体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2.中国的“民工流”现象(1)“民工流”产生的原因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②城乡或地区之间出现巨大的收入差距;③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国家的优惠政策。
《人口迁移》 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能够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规律。
3、探讨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一般来说,人口迁移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二是时间较长,通常为一年以上;三是定居地发生改变。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1、按照迁移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 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按照迁移的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城市化)、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逆城市化)、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土壤: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从而影响人口迁移。
水源: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而吸引人口迁入。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促进了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政策: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导致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加速城市化进程。
可能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
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
第二节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学会判断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现象。
2、了解人口迁移的发展历史。
3、掌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一、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1、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流动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出活动,而不变更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口移动现象。
区分下列人口移动行中的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A、同学们周末上街购物、节假日外出旅游B、美国东北工业区人口迁往南部“阳光地带”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D、伊拉克大量难民流入叙利亚等国E、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F、印度的穆斯林流入巴基斯坦G、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H、我国许多农民到城市居住2、判读标准:1、居住地(或户籍)是否变动人口迁移__________人口流动__________2、时间长短:人口迁移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口迁移的历史发展2、二战后人口迁移的新形式有哪些?3、读教材P8图练一练: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入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欧洲D.从欧洲迁往亚洲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广东B.湖北、重庆C.河北、山东D.新疆、内地三、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阅读课本P12~13页活动中的内容,完成问题1、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又出现了“雁南飞”现象?2、除上述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也影响人口迁移?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___________因素;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___________因素。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人口迁移( 经典总结)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人口迁移(经典总结)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战争、政治、宗教、民族、环境等因素);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科技移民);(发展中国家→一些发达国家);④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流向的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人口净迁入;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人口净迁出;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移民迁入区。
考考向向探探究究一一::二二战战前前后后国国际际人人口口迁迁移移的的特特点点、、流流向向和和原原因因时期特点流向原因二战前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国→未开发国欧洲、非洲→美洲;中、日、印等→东南亚、美洲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二战后发展中→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外籍工人增多亚非拉国家→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及石油产区西亚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性*例题: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1)~(2)题。
⑴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⑵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4、国内人口迁移⑴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①秦汉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大规模);“安史之乱”后,南方人口多于北方;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例题:((P P 115544((8822))对对点点演演练练——11)) 2011年11月,我国开始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人口普查,这也是建国以来第六次人口普查。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⑴~⑵题。
⑴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 A .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B .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C .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过大 D .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⑵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构成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城市化水平 ⑤消费水平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例题:((P P 115555((8833))变变式式训训练练——11))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新建住房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人口迁移
课时43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属性3.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②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思考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一定是经济因素吗?答案在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二、国际人口迁移1.影响因素: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2.迁移特点时间迁移特点20世纪以前15世纪后欧洲殖民者和非洲奴隶迁往“新大陆”20世纪以前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在自身人口增长(推力)和北美急需劳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涌向美国及加拿大的移民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难民由战乱国家迁往非战乱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①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③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从欧洲变为拉丁美洲和亚洲三、我国人口迁移造成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战争、灾害等方面。
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如下:时期特点流向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行政导向为主,自发性迁移较少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迁移开发工业基地、垦荒、支援边疆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人口从中部、西南、西北向东部迁移务工、经商、求学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2)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①全面分析抓重点: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既要全面分析,又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年龄差异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地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地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移,迁入地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移,迁入地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2.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学案 鲁教版
第二节人口迁移[课标内容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说明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区和迁出区的影响,探讨人口迁移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空间的人口迁移特点,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知识体系导图]一、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概念:人口迁移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它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
❶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❷3.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阶段影响因素特点人类社会早期自然因素为满足生存需求而迁移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与寻求更适宜的生活环境联系紧密;以集团性或大批迁移为主15世纪至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以跨越大洲、海洋的远距离国际人口迁移为主。
主流是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第二次世经济原因为主,社会性、趋于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永久性定居界大战以后政治性原因为辅移民的比例减少,迁移目的和形式也趋于多元化❸❶人口迁移一般需具备的条件:居住地变更、空间移动、时限为长期或永久性。
❷国际人口迁移:国际难民、出国留学等;国内人口迁移:“闯关东”“雁南飞”“走西口”等。
❸19世纪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拉丁美洲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欧洲由迁出地变为迁入地。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❹2.人口迁移的“推力”与“拉力”❺(1)“推力”:原居住地一种或多种劣势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口迁出。
如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
(2)“拉力”:迁入地一种或多种优势所形成的拉力,吸引人口迁入。
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样的文化等。
3.具体因素:收入因素、距离因素、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高考考点】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考纲解读】1、掌握人口迁移的含义和分类。
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人口迁移。
3、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4、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差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的增长包括人口 增长和人口 增长。
2.概念: 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更 的空间流动行为。
3.分类:(1)根据人口迁移的空间范围分为 和 。
(2)由 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特别提示] 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内,人口迁移情况不相同,有时是迁入区有时是迁出区,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是随时变化的。
当本地或外地条件发生变化时,人口的迁入或迁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地域文化:是指在 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2.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1)世界文化①婚俗⎩⎪⎨⎪⎧初婚年龄偏低,会加快人口增长晚婚乃至不婚、不育,可以降低人口的出生率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的增高会降低出生率②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易形成较高的出生率。
(2)中国文化⎩⎪⎨⎪⎧生育变化⎩⎪⎨⎪⎧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二、母题导引例1、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4)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5)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反思归纳:1.人口迁移的条件: ; ; 。
2.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在于定居地的变更和时间限度两个方面。
例2 (独立思考完成,时间为5分钟)闯关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地区辽阔的土地便吸引了来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移民。
明、清时期,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
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尤以山东人居多。
“关东”原指山海关以东一带地区,泛指东北各省。
明朝以后,人们把不顾官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作“闯关东”。
19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突破4亿大关,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禁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
1987-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700多万猛增到1800多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5%。
到1933年,该地区人口已达2910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经济差距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
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除上述原因以外,还有哪些因素也影响着人口迁移?反思归纳:《导与练》P87核心突破要点一 补充:1、中国人口迁移(1)我国人口迁移的阶段,迁移方向及成因 分三个阶段,历史上,由黄河流域到长江和珠江流域,原因主要是北方战争、自然灾害;清朝到新中国成立为近代,从黄河流域到西北和东北,主要原因还是战争、自然灾害;建国后前期,迁移方向是从东部尤其是城市到西部边疆地区,主要成因是国家政策和国家组织迁移;改革开放后,从中西部落后地区到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主要成因是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大。
(2)我国从建国到现在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人口主要是从东部向西部迁移,这主要是受国家政策影响,开发边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开放,大量人口涌向沿海地区,呈现出“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模式。
(3)目前(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大;地区之间经济差距大;国家政策允许人口流动;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2、世界人口迁移二战结束前,主要从亚洲、欧洲、非洲等旧大陆到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二战结束后,主要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和中东产油国。
欧洲由人口迁出区成为人口迁入区;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和大洋洲一直是人口迁入区;亚洲和非洲一直是人口迁出区;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迁出。
三、拓展提升1、2题见《导与练》P87【典例导析】读“我国东部沿海某省2007~2011年人口增长情况图”,完成3~4题。
3.读图分析造成该省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快速发展B.户籍政策放宽C.社会变革D.生育观念转变4.该省人口增长状况,易导致()A.人口增长模式改变B.老龄化加重C.城市化减缓D.城市管理难度加大右图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图”,读图回答5~6题。
5.读图可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A.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增加,城市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B.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减少,城市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C.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减少,流动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D.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增加,流动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6.流动人口增加的积极意义是()A.使得劳动力的空间配置进一步合理化B.给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困难C.缓解了流入地区的人地矛盾 D.提高了流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
下表题。
7、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A.韩国、泰国、菲律宾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B.“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C.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孩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D.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9、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湖南省按迁移原因分的迁移流动人口分布状况表(单位:人,%)(1)湖南省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有哪些?(2)湖南省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中所占比重最高,说明人口迁移流动的方向及原因。
【高考经典】(2011·上海)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此回答1~3题。
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3.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合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②江南水乡文化③华北平原文化④荒漠绿洲文化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011·广东文综)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5.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2011年福建卷)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6~7题。
6、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7、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8、(2014广东卷)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2014新课标I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9~10题。
9、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10.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2014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1-12题. 11、右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1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豫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2014海南卷) 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14、该县可能位于我国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15、(2011·天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
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
【课后练习】完成P90“小题演练”及P299课时训练。
自主学习:(一)、1.自然机械2.人口移动定居地3.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农村到城市(二)、自然灾害自然资源就业成功战争文化水平低教育环境(三)、地域文化与人口1.一定地域长时期母题导引:例1、(2)(3)(4)(5)属于人口迁移反思归纳:1.发生空间位移;定居地的变更;时间限度(1年以上)。
例2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的经济差距,东北地区的收入高于山东。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主要是由山东经济增长迅速造成的。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3.除了经济因素以来,政治、文化教育、婚姻制度、家庭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也很大。
拓展提升:3、A 4、D 5、A 6、A 7、 C 8、B9、(1)学习培训、拆迁搬家、婚姻迁入、随迁家属、投亲靠友(2)务工经商湖南省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东部经济发达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