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7章肾功能不全汇总
病理生理学 肾功能不全(思维导图)
3、酸中毒干扰肠钙吸收
身体铝蓄积
钠水潴留(主要)
肾性高血压
肾素分泌过多
肾脏降压物质分泌减少
出血倾向(主要是因为血小板功能障碍)
1、血小板第三因子减少2、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减弱
EPO(促红素)减少【主要原因】
肾性贫血
体内蓄积毒性物质(甲基胍)抑制造血 毒性物质抑制血小板出血 毒性物质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 肾毒物导致肠道吸收能力降低
2、血磷升高导致肠道硫酸盐增加抑制钙吸收
3、肾毒物损伤肠道
4、肾衰导致活化维生素D3减少
代酸
机制: 1、肾小管泌铵减少导致排氢障碍
2、GFR降低导致固定酸蓄积
3、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减少
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PTH溶骨作用)
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病)
维生素D3活化障碍
酸中毒
1、酸中毒促进机体溶骨作用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钾代谢障碍
晚期钠水潴留
早期低钾
机制 1、厌食摄入钾不足
2、呕吐腹泻失钾
3、长期利尿剂排钾
晚期高钾
机制: 1、尿量减少,排钾减少
2、长期保钾利尿剂
3、酸中毒
4、溶血
5、感染
6、含钾药物、饮食
临床表现
镁代谢障碍 钙磷代谢障碍
晚期高镁血症 高磷血症
低钙血症
机制: 1、维持血钙血磷乘积不变,高磷血症必低钙
肾小球球旁细胞分泌
肾素分泌过多
功能:扩血管作用,促进前列腺素释放
皮质近曲小管
肾激肽释放酶-激肽系 统功能障碍
作用于平滑肌扩血管;抑制儿茶酚胺释放;抑制抗利尿激素作用
肾髓质间质细胞及集合管 上皮细胞
17肾功能不全
概念 病因和类型 发病机制 机体功能代谢变化 防治原则
7
急性肾衰
概念
原因 肾脏泌尿功能 急剧障碍 内环境 紊乱
病理过程
8
急性肾衰
概念
原因
GFR降低 降低
内环境 紊乱
病理过程
9
急性肾衰
病因与类型
肾前性ARF 肾前性 (prerenal failure) 肾性 ARF ( intrarenal failure) 肾后性ARF 肾后性 (postrenal failure)
39
原尿返流
急性肾衰
发病机制
受损C种类及特征 受损 种类及特征 肾血管内皮C受损 肾血管内皮 受损
内皮细胞肿胀 内皮细胞 窗变小 管腔 变小 内皮细胞损伤 舒血管 因子 血栓 形成
血流减少 GFR
40
急性肾衰
发病机制
受损C种类及特征 受损 种类及特征 球内系膜C受损 球内系膜 受损 系膜细胞收缩 肾小球血 管阻力 GFR
体液因素异常
低钾、高钙、 低钾、高钙、高胆红素血症等
18
急性肾衰
病因与类型
肾性ARF 肾性
急性肾小管坏死 持续肾缺血和再灌注损伤 肾毒物 体液因素异常
肾缺血与肾毒物常常同时或相继发生作用 肾缺血与肾毒物常常同时或相继发生作用
19
急性肾衰
病因与类型
肾性ARF 肾性
特点
临床上多见 有肾实质损害(器质性) 有肾实质损害(器质性) 常有急性肾小管坏死 常有急性肾小管坏死 去除病因, 去除病因,肾功能不能迅速恢复
25
急性肾衰
发病机制
肾血流减少
肾血管收缩 病因
病理生理学题库 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第十七章肾功能不全一、A 型题1.肾功能不全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A.尿量变化B.尿成分变化C.泌尿功能障碍D.代谢紊乱E.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答案] C[题解]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泌尿功能障碍,继之可引起体内代谢紊乱,与肾内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可使机体各系统发生病理变化。
3.引起急性功能性肾衰的关键因素是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心输出量异常C.肾灌流不足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E.肾血管收缩[答案] C[题解] 急性功能性肾衰,就是肾前性急性肾衰,是由肾前因素引起的。
凡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功能性肾衰。
4.能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A.肾动脉硬化B.急性肾炎C.肾血栓形成D.休克早期E.休克晚期[答案] D[题解]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关键环节是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各种休克时,每当血压低于8.0kPa(60mmHg)时,肾血流量可减低到正常的30%~50%。
因此各类休克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
肾动脉硬化、急性肾炎、肾血栓形成,均不是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而休克晚期由于长期肾缺血可引起肾小管坏死会导致肾性的急性肾衰竭。
5.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A.肾血管损害B.肾小球病变C.肾间质纤维化D.肾小管坏死E.肾间质水肿[答案] D[题解] 肾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属(砷、汞等)、有机溶媒毒物(四氯化碳、甲醇等)、药物(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等),它们损害肾脏的突出表现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7.下述哪种情况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A.一侧输尿管结石B.前列腺肥大C.前列腺癌D.尿道结石E.盆腔肿瘤[答案] A[题解]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由于尿路阻塞所致。
若一侧输尿管因结石阻塞后,即使这一侧肾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可完全代偿,也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新)PPT课件
消化系统影响
恶心、呕吐
肾功能不全时,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 的蓄积可能引起消化道症状,如恶心、 呕吐等。
食欲不振
肾功能不全时,毒素和代谢产物的蓄 积可能影响消化道功能,导致食欲不 振。
血液系统影响
贫血
肾功能不全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 减少和红细胞寿命缩短可能导致贫血。
VS
高血磷、低血钙
肾功能不全时,磷的排泄减少和钙的吸收 障碍可能导致高血磷、低血钙,影响骨骼 健康。
04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肾脏 功能。但应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 损伤。
替代疗法
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可以 考虑采用替代疗法,包括透析 和肾移植。
透析是一种通过人工方法排除 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方法, 可以暂时或长期替代肾脏功能。
肾移植是一种通过移植健康的 肾脏来替代受损肾脏的方法, 适用于病情严重且透析治疗效 果不佳的患者。
基因治疗与干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肾脏细胞,以纠正基因缺陷或增强基因表达,改善肾 脏功能。
干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移植技术,将健康的肾脏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肾脏组织中,以修复受损的肾脏结构和功能 。
谢谢
THANKS
低钾血症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钾的排泄 减少,可能导致低钾血症,表现 为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高钾血症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钾的排 泄障碍,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减少,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表现 为呼吸深快、恶心、呕吐等症状。
肾功能不全(新)ppt课件
第十七章肾功能不全
(一)消化系统
1 、表现 : 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 2、 机制 : (1)氨刺激胃粘膜产生炎症 (2)肾泌素↑→胃酸分泌增多
(二)心血管系统 心衰,心律失常,心包炎 (三)呼吸系统: 尿毒症肺 1、中枢功能障碍 ( 尿毒症性脑病 )
(1)毒性物质蓄积 → 脑水肿 (2) 高血压,脑血管痉挛 → 脑缺血 2 、外周神经病变 ( 感觉异常,运动障碍 ) 毒性物质引起髓鞘变性所致 三 、中毒症状的发生机制
GFR降低不明显
肾小管浓缩、重吸收功能障碍→尿量较多,尿比重较低
仍存在氮质血症
预后较好
少尿型ARF和非少尿型ARF可以互相转化
四、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合理用药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抗休克治疗 **ARF诊断一旦确立,有透析指征者,应尽快以早期透析治疗 严格控制水钠摄入 对症治疗 处理高钾血症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控制氮质血症
1、器质性急性肾疾患:急性肾炎 2、急性肾小管坏死
持续性肾缺血 肾毒物
(三)肾后性因素: 尿路梗阻引起的急性肾衰竭 常见于双侧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
二、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少尿期
(一)发病经过
多尿期 恢复期
(二)少尿的发生机制
肾灌注压下降 肾血管收缩
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前列腺素产生减少
(4)影响糖代谢和脂肪代谢 5、PTH (1)引起中枢和外周神经损害
(2)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
(3)引起皮肤瘙痒和软组织坏死 (4)促使溃疡形成
本章要求
1、掌握ARF、CRF概念、英语词汇
2、掌握ARF的病因、发病机制、少尿期的机体变化 3、掌握CRF机体的变化 4、熟悉ARF和CRF的发展过程; CRF的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学肾功能不全重点知识点总结
病理生理学肾功能不全重点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病理生理学肾功能不全重点知识点总结肾功能不全第一节肾功能不全:当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时,会出现多种代谢产物、药物和毒物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这一病理过程叫做肾功能不全。
1.根据病因与发病的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无论是哪种发展到严重阶段,均以尿毒症而告终。
第二节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指各种原因在短期内(通常数小时至数天)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临床生主要表现为氮质血症、水中毒、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1.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心发病环节:肾小球滤过率(GFR)急剧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脏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GFR 降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肾血流量减少:动脉血压波动于80~ 180mmHg 范围内时,肾脏可通过自身调节保持肾血流量和GFR 相对恒定。
但当休克、心力衰竭等使动脉压降到80mmHg 以下或肾血管收缩时,可使肾血流量显著减少,GFR 随之降低。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大量失血和严重脱水等引起全身动脉压下降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随之下降;尿路梗阻、肾小管阻塞、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时,肾小球囊内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
血浆胶体渗透压作用不大,因为其降低会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多,循环血量减少,进而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肾小球人球小动脉收缩,结果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亦下降。
(3)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肾脏储备功能较强,切除一侧肾脏使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50%,健侧肾脏往往可代偿其功能。
但是,肾单位大量破坏时,肾小球滤过面积极度减少,GFR 降低,出现肾功能不全。
一、分类:多数患者伴有少尿(成人每日尿量〈400ml)或无尿(成人每日尿量〈100ml),即少尿型ARF。
少数患者尿量并不减少,但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氮质血症明显,称为非少尿型ARF。
肾功能不全理解练习知识题
第十七章肾功能不全一、选择题A型题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A.汞中毒B.急性肾炎C.肾血栓形成D.休克E.尿路梗阻2.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中原尿“漏回”是由于A.肾小管阻塞B.原尿流速过慢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D.肾间质水肿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下列哪项不是因原尿回漏所引起的A.少尿B.肾间质水肿C.肾小球滤过率下降D.渗透性利尿E.原尿流速缓慢4.判断肾功能不全程度的最可靠的指标是A.NPN B.BUN C.电解质紊乱情况D.代谢性酸中毒E.内生肌酐清除率5.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粘液性水肿E.水中毒6.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A.高钙血症B.高钾血症C.代谢性酸中毒D.氮质血症E.少尿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A.严重休克B.汞中毒C.严重挤压伤D.免疫复合物E.严重溶血8.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继发性PTH分泌过多的始动原因是A.低钙血症B.骨营养不良C.1,25-(OH)2D3生成减少D.肠吸收钙减少E.高磷血症9.下列尿的变化指标中哪项表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A.夜尿增多B.尿蛋白阳性C.高渗尿D.低渗尿E.等渗尿10.少尿型ARF少尿期中,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A.水中毒B.少尿C.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E.氮质血症11.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A.钠水潴留B.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C.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D.肾脏分泌PGE2减少E.肾脏分泌PGA2减少12.无尿的概念是指24小时的尿量小于A.500 ml B.400 ml C.200 ml D.100 ml E.50 ml13.引起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汞中毒C.急性间质性肾炎D.输尿管结石E.肾结核14.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产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共同发病环节是A.肾缺血B.肾血管梗塞C.肾单位广泛破坏D.肾小管阻塞E.GFR减少15.功能性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尿改变的特征是A.尿比重高,尿钠含量低B.尿比重高,尿钠含量高C.尿比重低,尿钠含量低D.尿比重低,尿钠含量高E.尿比重正常,尿钠含量低16.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哪方面的肾功能恢复得最慢A.肾小球滤过功能B.肾血流量C.肾小管分泌功能D.肾小管浓缩功能E.集合管分泌功能17.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A.健存肾单位极度减少B.肾血流量明显降低C.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D.肾小管泌钾减少E.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18.尿毒症病人最早出现、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周围神经炎B.心率失常C.胃肠道症状D.水电解质失调E.酸碱平衡紊乱19.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尿毒症的常见毒素A.尿素B.肌酐C.PTH D.甲状腺激素E.中分子物质20.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原始病因持续存在B.肾小管损伤进行性损伤C.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D.GFR进行性降低E.肾血流量进行性减少21.尿毒症毒素中,毒性最强的小分子物质是:A.甲状旁腺激素B.甲基胍C.胍基琥珀酸D.尿素E.胍乙酸2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A.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B.肠道粘膜损害,钙吸收减少C.促进血磷浓度升高D.血浆游离钙降低E.抑制骨骼脱钙23.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病人有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数量下降B.血小板寿命缩短C.骨髓造血功能障碍D.肾性高血压促进血管破裂E.血小板功能障碍24.目前认为影响尿素毒性的主要因素是A.血中氰酸盐浓度B.血尿素浓度C.血氨浓度D.血液H+浓度E.血液Mg2+浓度25.尿毒症脑病的发病原因是A.水、电解质平衡失调B.代谢性酸中毒C.血液中尿毒症毒素蓄积D.脑血液循环和脑代谢障碍E.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26. 有关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描述, 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功能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尿钠含量显著少于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B.水潴留常超过钠潴留,故易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C.高钾血症是急性肾功能不全最危险的并发症D.多尿期尿量增多可很快纠正少尿期造成的氮质血症E.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以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为主27. 近年的研究资料表明,下述哪两种疾病是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A.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B.肾小动脉硬化症和肾结核C.肾肿瘤和多囊肾D.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病E.全身性红斑狼和尿路结石28.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管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机制不包括A.ATP合成减少和离子泵失灵B.自由基增多C.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多D.磷脂酶活性增高E.细胞骨架结构改变29. 下述哪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管破裂性损伤的特点A.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B. 基底膜完整C.病变累及肾小管各段D.病变呈异貭性E.可见于肾中毒和肾持续缺血30. 根据最新研究进展,下列哪种激素或生物活性物质被看作是心血管疾病终末器官损伤的重要独立风险因子A.醛固酮B.糖皮质激素C.TNFD. 上皮生长因子E.SODB型题A.近曲小管B.髓袢升支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外髓集合管E.内髓集合管1.Na+和水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2.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是3.对尿素通透性高、易向管外扩散的部位是4.主动重吸收Cl-的部位是A.等渗尿B.少尿C.无尿D.夜尿E.多尿5.尿比重固定在1.010称为6.尿量<100ml/24h称为7.尿量>2000ml/24h称为8.夜间尿量和白天尿量相近称为A.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B.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C.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D.慢性肾功能衰竭E.尿崩症9.休克早期易引起10.休克后期易引起11.卡那霉素中毒可引起12.前列腺肥大可引起13.严重慢性肾盂肾炎可引起14.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又称为A.以肾小管损害为主B.以肾小球损害为主C.以肾间质损害为主D.以肾血管损害为主E.以肾包膜损害为主15. 急性肾小球肾炎16. 重金属中毒17. 肾盂肾炎18. 肾动脉粥样硬化X型题1.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贫血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A.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B.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C.肠道对铁的吸收增多D.溶血2.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持续性肾缺血的可能机制有A.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多B.肾内前列腺素(特别是PGE2)合成增加C.肾内微血栓形成D.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3.尿毒症时心脏可出现A.心力衰竭B.心律失常C.心肌受损D.纤维素性心包炎4.慢性肾功能衰竭时, 钙磷代谢障碍表现为A.血磷升高B.血钙升高C.血钙降低D.血磷降低5.能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肾毒物有A.重金属B.庆大霉素C.四氯化碳D.蛇毒6.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产生高血压的机制有A.钠水潴留B.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D.肾脏产生的前列腺素减少7.尿毒症时皮肤可出现A.搔痒B.干燥、脱屑C.呈黄褐色D.尿素霜8.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出现多尿的原因是A.渗透性利尿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 的反应减弱C.肾脏浓缩尿的功能降低D.残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9.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排尿特点为A.少尿B.多尿C.夜尿D.等渗尿10.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反映肾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的指标为A.夜尿B.蛋白尿C.等渗尿D.低渗尿11.肾脏作为内分泌和代谢器官, 可灭活A.肾素B.胃泌素C.前列腺素D.甲状旁腺激素12.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有A.前列腺肥大B.大失血C.急性汞中毒D.剧烈呕吐腹泻13.甲状旁腺激素作为主要尿毒症毒素可引起A.肾性骨营养不良B.血脑屏障破坏C.皮肤瘙痒D.胃泌素分泌增加14.肾性骨营养不良包括A.骨软化B.骨质疏松C.骨囊性纤维化D.肾性佝偻病15.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包括A.高磷血症B.酸中毒C.1,25-(OH)2D3不足D.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16.近曲小管重吸收钠增加的机制是A.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多B.ADH增多C.利钠激素分泌减少D.醛固酮增多17.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丧失,但病人反而出现少尿的机制是A.GFR降低B.大量肾单位破坏C.肾小管堵塞、原尿回漏D.肾小球血栓形成18.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内皮细胞受损的特征主要有A.内皮细胞肿胀B.内皮细胞受损C.肾小球内皮细胞窗变大D.释放舒血管因子减少二、名词解释1.renal Insufficiency2.acute renal failure3.acute tubular necrosis4.azotemia5.chronic renal failure6.trade off hypothesis7.Intact nephron hypothesis8.glomerular hyperfiltration hypothesis9.renal osteodystrophy10.uremia11.oliguria12.nocturia13.polyuria14.renal hypertension(三)填空题1.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中山大学病理生理学练习题——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第十七章肾功能不全一、选择题:1.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是:A.低血容量B.急性肾衰C.肾血栓形成D.中毒性肾炎2. 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病人发生最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是:A. 高钠血症B. 高钾血症C. 低钙血症D. 低镁血症3. 肾小球过度滤过最终将导致:A. GFR增加B. 肾小球纤维化与硬化C. 渗透性利尿D. 肾小管重吸收增加4.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最能反映肾功能的指标是:A.血浆尿素氮 B.血浆尿素氨C.血浆肌酐 D.高血钾E.肌酐清除率5. 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的中心环节是:A 肾小管原尿反流B 肾小管阻塞C 肾毛细血管内凝血D GFR降低E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6. 28、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是:A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B新生肾小管功能不成熟C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D 远曲小管功能障碍E 原尿回漏减少7. 尿毒症患者口腔溃疡的发生是由于:A 口腔细菌繁殖B 呼吸深快,CO2呼出过多C 酮体增多,丙酮呼出过多D 酸类物质产生增多E 肠道产氨增多( 1 ) ARI 初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 肾小管原尿反流B. 肾小管阻塞C. 肾缺血D. 毛细血管内凝血E.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2 ) CRI 最常见的病因是A. 肾小动脉硬化症B. 慢性肾盂肾炎C. 尿路慢性梗塞D. 慢性肾小球肾炎E. 肾结核( 3 ) CRI 时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A. 红细胞脆性增加B. 血小板数量减少C. 血小板功能异常D. 促红素生成减少E. 铁的再利用障碍( 4 ) CRI 时,尿相对密度在 1.008 ~ 1.012 是由于A. 肾脏浓缩功能障碍B. 肾脏稀释功能障碍C. 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障碍D. 近曲小管再吸收功能障碍E. 远曲小管再吸收功能障碍( 5 ) ARI 时,引起 GFR 降低的原因不是A. 皮质内皮细胞肿胀B. 髓质内皮细胞肿胀C. 肾小管内皮细胞窗变小,减少D. 内皮细胞释放舒血管因子减少E. 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肾毛细血管内凝血( 6 ) ARI 时,肾小管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不是A.ATP 产生减少B. 钠泵活性降低C. 自由基清除减少D. 细胞内游离钙减少E. 自由基产生增多( 7 ) ARI 时,内源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代谢底物减少,主要表现在A.SOD 减少B.GSH-PX 减少C.CAT 减少D.GSH 减少E. O· 2( 8 )少尿是指A.<1500ml/dB.<750ml/dC.<400ml/dD.<200ml/dE.<100ml/d( 9 )使肾灌注压明显下降的全身血压为A 低于 40mmHg B. 低于 50mmHg C. 低于 70mmHgD. 低于 80mmHgE. 低于 90mmHg( 10 ) ARI 时,使血粘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 红细胞聚集B. 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C. 纤维蛋白原增多D. 血小板聚集E. 红细胞压积增高答案: 1.C 2.D 3.C 4.C 5.A 6.D 7.D 8.C 9.D 10.C二、名词解释:1. 肾性骨营养不良2. uremia3. renal osteodysthophy三、问答题:1. 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在尿量改变和钾代谢方面有何不同,并阐述其机理。
肾功能不全
基础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பைடு நூலகம்
目录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 第三节 慢性肾衰竭 第四节 尿毒症
重点难点
掌握 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和尿毒症的概念;急性肾衰竭的发 生机制、慢性肾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常见的几种尿 毒症毒素
熟悉 急性肾衰竭的原因分类、发病过程及功能代谢变化;慢性肾 衰竭发病机制及发展进程
BP 80~180 mmHg
BP<80 mmHg
肾血管舒张或收缩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自身调节
肾血流失去自身调节
GFR不变
GFR降低
2.肾血管收缩
➢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 肾内收缩及舒张因子释放失衡:内皮素↑、前列腺素↓
3.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缺氧或肾毒物→ATP↓→Na+-K+泵失灵→细胞内钠水潴留→细胞水肿
4.肾血管内凝血
正常
急性肾衰时
内皮细胞
血流
内皮细胞肿胀
血流减少
内皮细胞损伤 血小板聚集
(二)肾小管损伤
肾小管细胞损伤 ➢ 坏死性损伤(necrotic lesion) ➢ 凋亡性损伤(apoptotic lesion)
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 ➢ ATP合成减少和离子泵失灵 ➢ 自由基损伤作用
➢ 还原型谷胱苷肽减少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 治疗原发病 (二) 对症治疗
严格控制输入液量
处理高钾血症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控制氮质血症
透析疗法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本
章
重
点
内
容
第三节
肾功能不全习题(优选.)
第十七章肾功能不全[学习要求]1.掌握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重点概念。
2.重点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经过、少尿的发病机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对机体机能代谢的影响3.熟悉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尿毒症时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4.了解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分类及防治原则。
一、选择题A型题1、少尿是指24h尿量A.<100mlB.<300mlC.<500mlD.100---200mlE.<400ml2、无尿是指24h尿量A.<300mlB.<200mlC.<100mlD.<400mlE.<500ml3、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A.肾血管收缩B.肾血管内凝血C.肾小管阻塞D.肾小球超滤系数升高E.肾小管原尿返流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水中毒B.氮质血症C.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E.稀释性低钠血症5、下列哪项不是ARF时内皮细胞受损的特征表现A.内皮细胞肿胀,管腔变窄B.内皮细胞窗变小变少C.内皮细胞释放舒血管因子减少D.内皮细胞释放缩血管物质减少E.激活血小板聚积6、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不正确的有A.自由基产生增多B.A TP减少C.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多D.Na+- K+- ATP酶活性降低E.磷脂酶活性增高7、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为A.慢性肾盂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肾小动脉硬化D.全身性红斑性狼疮E.尿路结石8、在肾功能衰竭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较重的氮质血症B.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25%C.酸中毒D.多尿、夜尿E.有轻度贫血9、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尿蛋白增高B.血浆尿素氮增高C.碳酸氢钠重吸收增多D.代谢性酸中毒E.血磷增高10、下述哪项不是造成肾性贫血的原因A.毒性物质抑制红细胞生成B.促红素生成减少C.毒性物质使红细胞破坏增加D.出血E.消化道铁吸收增多11、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功能异常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C.凝血物质消耗增多D.血小板数量减少E.纤溶系统功能亢进12、昼夜尿比重固定在1、010时标志着A.肾稀释功能障碍B.肾浓缩功能障碍C.肾浓缩稀释功能障碍D.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E.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13、输尿管结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时GFR降低是因为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B.原尿回漏C.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D.囊内压升高E.以上均不对14、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是A.肾血栓形成B.休克C.汞中毒D.挤压综合征E.泌尿道结石15、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全身性红斑狼疮C.泌尿道结石D.汞中毒E.异型输血16、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血流减少明显的部位是A.髓质肾单位B.皮质肾单位C.肾间质D.肾盂E.肾小管17、肾血流自身调节的范围A.8、0 — 10、7KPa(60 — 80mmHg)B.8、0 —17、3KPa(60 — 130mmHg)C.10、7 — 21、3KPa(80 — 160mmHg)D.17、3 — 21、3KPa(130 — 160mmHg)E.5、3 — 10、7KPa(40 — 80mmHg)18、引起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是A.急性肾缺血B.急性肾小球肾炎C.异型输血D.全身性红斑狼疮E.以上都是19、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的临床表现中不正确的是A.少尿B.无尿C.等渗尿D.管型尿E.尿钠浓度降低20、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的机制是A.近曲小管[Na+]升高B.远曲小管[Na+]升高C.近曲小管[K+]升高D.远曲小管[K+]升高E.远曲小管[Ca2+]升高21、原尿返流是由于A.肾小管阻塞B.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基膜断裂C.尿量减少D.原尿流速减慢E.肾间质水肿22、非少尿急性肾功能衰竭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尿量不减少B.GFR下降不严重C.尿钠较高D.肾小管部分功能还存在E.肾小管尿浓缩功能障碍23、防治肾前性ARF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尽早进行透析治疗B.治疗原发病C.维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D.纠正酸中毒E.控制氮质血症2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常见的酸碱紊乱类型为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5、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肾功能恢复得最慢的是A.肾小球滤过功能B.肾血流量C.肾小管分泌功能D.肾小管浓缩功能E.集合管分泌功能26、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早出现的症状是A.少尿B.夜尿C.严重贫血D.肾性骨营养不良E.高钾血症27、下列哪项与肾功能密切相关,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A.血清NPN浓度B.血浆尿酸氮C.血浆肌酐D.内生肌酐清除率E.尿蛋白28、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快速纠酸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A.血中结合钙减少B.血中游离钙减少C.促进血磷升高D.抑制肠道吸收钙E.抑制骨骼脱钙29、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钙和磷的代谢障碍为A.血磷升高,血钙升高B.血磷降低,血钙降低C.血磷升高,血钙降低D.血磷降低,血钙升高E.血磷升高,血钙正常30、尿毒症病人呼吸有氨味的原因是A.酮体产生增多B.口腔细菌繁殖增多C.硫醇增多D.尿素经唾液酶分解产生氨E.胃酸分泌增多X型题1、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出现A.代谢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C.氮质血症D.高钙血症2、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可能会出现A.低钠血症B.高钾血症C.低钾血症D.脱水3、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前因素有A.休克B.严重伤烧C.感染D.低钾血症4、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水中毒的原因有A.体内分解代谢增强,内生水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醛固酮分泌增多D.肾排水减少5、肾血管收缩与哪些体液因素有关A.儿茶酚胺增多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C.PGE2合成增多D.肾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活性增强6、关于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尿量正常或增多B.氮质血症C.尿钠增多D.代谢性酸中毒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时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有A.排钾减少B.酸中毒C.组织分解代谢增强D.醛固酮分泌增多8、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正确的有A.血液中毒性物质抑制红细胞生成B.红细胞破坏增多C.出血D.铁的再利用障碍9、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有A.血磷升高B.1、25—(OH)2D3减少C.肠道磷酸根与钙结合形成难溶物D.肠粘膜受损,钙重吸收减少10、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A.钠水潴留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C.高钾血症D.肾产生降压物质减少11、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是A.高磷血症B.1、25—(OH)2D3减少C.低钙血症D.酸中毒12、ARF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有A.ATP产生减少B.自由基增多C.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D.磷脂酶活性增强13、慢性肾衰出现多尿的原因是A.渗透性利尿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的反应减弱C.肾脏浓缩尿的功能降低D.残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1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主要由于A.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氨障碍B.肾脏泌H+泌NH3减少C.呕吐丢失大量碱性物质D.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15、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可发生A.低钠血症B.脱水C.休克D.低钾血症16、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正确的是A.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B.处理高钾血症C.纠正代谢性酸中毒D.控制氮质血症二、名词解释:1、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答案】由于GFR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症。
肾功能不全
维持水、电、酸碱平衡
正 常 肾 功 能
排泄代谢产物
分泌生物 活性物质
肾素 前列腺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一位羟化酶
灭活某些激素 (胃泌素、甲状旁腺素)
肾脏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
• 肾功能 肾外疾病(继发性): • 不 全 全身血液循环障碍(休 克、心衰、高 • 的原因 血压病等)
(原发性) 肾结核、急性肾小管坏死、肿 脏肿瘤等。
(二)少尿的发生机制
1、 持 续 性 肾 缺 血
(1)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2) 儿茶酚胺↑,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 肾素、血管紧张素↑ (4) 肾内舒血管物质减少,PG↓ (5) 肾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作用↓ (6) 肾血管阻塞 (7) 腺苷↑(收缩入球A,扩出球A) Ca2+↓
2、细胞损伤的机制
(1) ATP产生↓,
Na+—K+—ATP酶活性↓,
(2) 自由基产生↑,清除↓, (3)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4) 磷脂酶活性↑。
4、高钾血症
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心律紊乱 心脏停跳
原因
组织破坏、分解,释K+过多, 排钾下降 酸中毒:细胞内K+→细胞外 外界摄入过多 低钾血症、肾远曲小管 Na+—K+交换↓
(八)代谢紊乱: 1、 糖耐量降低 2、 负氮平衡 3、 高脂血症
二、发病机制(自学)
1、甲状旁腺激素(PTH)主要毒素 2、胍类化合物:甲基胍、胍基琥珀酸 3、尿素:长期使用中重要,氰酸盐 4、胺类:脂肪族胺、芳香族胺、多胺 5、中分子物质: 分子量在500—5000一类物质 6、其它:肌酐、尿酸、酚类等。
十七肾功能不全ppt课件
10
第二节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二)肾性急性肾衰
1.急性肾小管坏死
约占75%。
⑴肾缺血:各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 严重的持续性的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⑵肾中毒: 外源性:药物、重金属、有机毒物,生物毒素等;
20
少尿的发生机制 肾缺血 肾小管阻塞 肾小管原尿返流
尿液弥散至间质 肾小管阻塞 毛细血Biblioteka 受压GFR↓ 少尿21
(二)少尿发生的机制
在ARI初期和功能性肾衰,肾血管收缩使肾血 流减少起重要作用,但在RI的持续期,也就是 发展到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阻塞和尿液反流 入肾间质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不同病因 及肾衰的不同时期其发病的主导环节不尽相同。
22
(二)少尿发生的机制
影响GFR↓的原因机制: 1.肾缺血 是ARI初期的主要发病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 肾灌注压降低 肾血管收缩 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肾血管内凝血
23
(二)少尿发生的机制
1.肾缺血 ⑴.肾灌注压下降: 肾前性ARI全身Bp常低于80mmHg,肾血流失去 自身调节,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GFR↓。
18
(一)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3、恢复期:需要3月-1年 部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 决定因素:a.原发肾脏病变
b.少尿时间长短 c.年龄
19
(二)少尿发生的机制
GFR↓的下降是ARI 发病的中心环节 少尿发生的关键是GFR↓,而使GFR↓的因素有: ①肾缺血 ②肾小管阻塞的损伤作用 ③肾小管原尿反流
4
第一节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缩
三、ARF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 少尿期
8~16天 最危险
1. 尿的变化:
1). 尿量少于400ml/d 或无尿(100 ml/d或17 ml/ h) 2). 低比重尿 3). 尿钠含量高 4).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急性肾功能衰竭性质的鉴别
尿指标
器质性 功能性
尿比重
<1.015 >1.020
尿渗透压(mmol/L) <400
>500
尿钠(mmol/L) >40
<20
尿肌酐/血肌酐
<20
>40
肾衰指数
>2Leabharlann <1钠排泄分数
>2
<1
尿常规
蛋白、细胞、管型 正常
少尿
少尿期的代谢紊 乱及机制
2. 氮质血症 血中非蛋白氮含量增多
排泄减少 组织分解增强
3. 代谢性酸中毒
排出减少 分解代谢增加 肾小管调节功能降低
17章肾功能不全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ARF)
概念
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引起肾脏泌尿 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 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表现: 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 酸中毒、水中毒等综合征。
类型:
少尿型 非少尿型
一、ARF的分类和病因
1、肾前性 功能性肾衰
GFR
排泄障碍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基膜断裂
排出减少
肾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1. 受损细胞的种类及其特征
(1)肾小管细胞 1)坏死性损伤
破裂性损伤 肾毒性损伤
2)凋亡性损伤 远端肾小管
损伤的因素:
肾脏供氧 mTAL及S3段对缺氧敏感 内源性调节因子 肾中毒肾缺血
(2)内皮细胞
肿胀,血栓形成,小球细胞窗变小, 释放舒血管物质减少
肾灌注不足
2、肾性
器质性 肾衰
肾本身的器质性病变和肾小管坏死
3、肾后性
阻塞性肾衰
肾盂到尿道的急性梗阻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1、肾小球 肾缺血 肾小球病变
肾肾
功 能
单 位
2、肾小管
阻塞的损 伤作用
原尿反流
3、肾间质
肾灌注压降低 肾血管收缩 血管内皮肿胀 血管内凝血
肾小管坏死 细胞碎片 肌红蛋白 血红蛋白
机制:
(1)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 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维生素D3代谢障碍
(3)酸中毒
肾功能下降,导致高磷低钙,刺激 甲状旁腺分泌,造成骨质疏松
四、防治急性肾衰的病理生理基础
治疗原发病
透析
对症治疗
严格控制水钠摄入 处理高血钾 纠正代酸 控制氮质血症 预防和治疗感染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 renalfailure,CRF)
概念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造成肾单
位进行性破坏,而残存的有功能的 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 持内环境恒定,并出现泌尿功能障 碍、内环境紊乱及肾内分泌功能障 碍的病理过程。
机制:
(1)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肾实质破坏,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2)血中毒性物质增多
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
(3)红细胞膜改变 (4)铁的再利用障碍 (5)出血
膜上离子泵失灵,脆性增加 红细胞合成障碍 出血倾向,红细胞丢失
3. 肾性骨营养不良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见于幼儿的肾性佝偻 病,成人的骨质软化、疏松和骨硬化。
表现:
泌尿功能障碍 内环境紊乱 内分泌功能障碍
一、CRF的病因
1、肾疾患: 慢性肾小球肾炎
多囊肾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肾血管疾患 3、尿路慢性梗阻
尿路 梗阻
二、CRF的发病过程
代偿期
肾储备能力降低( Ccr>30%) 肾单位功能性代偿和代偿性肥大 肾的调节功能 肾血流量的自我调节
失代偿期
电解质紊乱
低钠,钠水潴留 高钾血症,低钾血症 高镁血症
高磷,低钙
渗透性利尿 甲基胍抑制小管 摄入过量或少尿 摄入减少或丢失
排出减少,骨磷释放 肠钙吸收减少
3)钙磷代谢障碍: 高血磷、低血钙 机制: 体内毒性物质 肠粘膜损伤
降钙素↑
肠道吸收钙↓
GFR ↓
血磷↑
肾功能障碍
PTH
血钙↓
1,25-(OH)2D3↓
4. 水中毒 5. 高钾血症
肾排水减少 ADH分泌增多 内生水增加
排出减少 组织分解释放增多 酸中毒 低钠
(二)多尿期 少尿后7~10天开始
尿量增多 的机制:
尿量增加,多时可达3~5L/昼夜
肾小球血流恢复; 肾小管功能未恢复; 渗透性利尿; 肾小管阻塞解除
脱水、电解质丧失、休克
(三 )恢复期 发病后一个月左右
(三)其他病理生理变化
1. 肾性高血压
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高血压
机制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
(2)钠水潴留
(3)肾分泌抗高血压物质减少 损害心脏
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血容量增加
钠依赖性高血压
前列腺素A2E2分泌减少 血管收缩 不能抑制肾素的分泌
2. 肾性贫血
由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97%的人患有贫血。
700mmol/L
等渗尿 尿渗透压 266-300mmol/L
肾小管浓缩 功能障碍
肾小管浓缩稀释 功能障碍
尿液成分 蛋白尿、血尿、脓尿、
(二)体液内环境的改变
氮质血症 血中非蛋白氮的含量增加
血浆尿素氮(BUN),血浆肌酐(Cr),血浆尿酸氮
酸中毒
肾小管泌氨,泌氢障碍 重吸收HCO3减少 肾小球滤过降低
2. 矫枉失衡学说
机体在对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适应过程中发生 的新的失衡,这种失衡使机体进一步受到损害。
肾 功
某 物 质
能
A
(P)
代偿分泌 B物质
(PTH)
其他 系统 功能 紊乱
(骨代谢)
(二)肾单位功能丧失的机制
1. 原发病的作用 2. 继发性进行性肾小球硬化
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
肾功能过度代偿加重了肾的损伤
肾小管-肾间质损害
肾小管在代偿过程中出现肥大、囊性变、 萎缩、间质炎症和纤维化。
四、CRF时功能代谢变化
(一) 泌尿功能障碍
夜尿 夜间尿量超过白天
多尿 24小时尿量超过
2000ml
少尿
残留肾小球血量代偿性增加 原尿流速快,肾小管重吸收慢 髓袢病变,尿液浓缩障碍
尿渗透压
低渗尿 尿渗透压最高只能达到
维持肾功能 在临界水平
肾功能不全期 Ccr25%~30%,排泄功能障碍,轻度贫血
肾衰竭期 尿毒症
Ccr20%~ 25%,排泄、内环境、重毒贫血、 高血压、电解质紊乱
Ccr<20%,全身中毒症状
三、慢性肾衰的发病机制
(一)、有关慢性肾衰发病机制的几个学说
1. 健存肾单位学说
在慢性肾脏疾病中, 没有受到损伤或损伤较轻 的肾单位为健存肾单位, 它们的数量进行性减少, 残存的肾单位发生代偿性 肥大,加倍工作,但也无 法代偿,而出现肾功能不 全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