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康巴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汇总
藏族服饰的探索与研究
Arts circle 美术界ARTS CIRCLE 2011/10藏族服饰的探索与研究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独特的结构样式和艺术特点,体现了藏族的民族风格、习俗和文化,它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和艺术,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民族服饰是划分民族形象的主要依据,它在民族学、考古学、服饰学等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藏族服饰也对研究藏族的起源、分布以及发展演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藏族服饰的产生及背景服饰的发展与演变,是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发展史紧密联系,映射着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
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首先,藏族服饰的产生和服饰文化艺术的形成与藏族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藏族地区所流行的各类不同的服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环境和气候对服装样式及其使用价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海拔较低,四季气候分明,变化较大,生活在安木多地区的藏族人民服装样式变化也多,而且用料、缝制工艺都十分讲究。
生活在卫藏地区的藏族,则由于海拔高,四季气候不甚分明,因此服装样式也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缝制工艺也不复杂。
平原和山区、农区和牧区的环境和气候也影响服装样式。
其次,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比如藏北的藏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草原牧区,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由气候和生产方式所决定,居住在容易搬迁的帐篷里,服饰上也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
衣服的质料以兽皮为主,服制多为长宽藏袍,皮袍肥大和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穿时腰间扎腰带。
这种穿着是和草原放牧生活相适应的。
宽大的藏袍不仅乘马放牧中能护膝防寒,夜晚还能当被盖,白天可以方便地挽去一袖或二袖,袖子束在腰间。
穿时提起下部,腰带一束,怀里和腰间成了一个大行囊,里面可以装不少随身用品,这种服饰主要是因为藏北地区海拔高、风沙大、气候高寒,且多为牧区,是受气候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制约而形成的。
从传统习俗入手探究藏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从传统习俗入手探究藏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历史悠久,充满诗意和神秘感。
藏族服饰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族习俗和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今天,藏族服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探究传统习俗,来理解藏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一、藏族传统习俗与服饰藏族传统习俗和服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过去到现在,藏族人民一直将衣着作为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同时,由于藏族居住在高原地区,气候寒冷,为了适应极端的气候条件,藏族人发明了许多特殊的服饰,比如厚重的大衣、布鞋、靴子等等,这些服饰为其保暖、保护身体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藏族的传统服饰主要包括“吉巴”、“巴蔺”和“根布”三种。
其中,“巴蔺”是藏族传统的男性服装,由袍、裤、靴子、腰带等组成。
它特别注重质地和色彩的搭配,同时在设计上还融合了当地的动植物图案和吉祥寓意。
而“吉巴”则是藏族传统的女性服饰,由长袍、上衣、腰带和饰品等组成。
它通常用丝绸、棉花、羊绒等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色彩斑斓,表现出藏族女性的文化内涵。
而“根布”则是藏族人衣食住行中的必需品,由不同的面料和品种组成,用于织布、缝补,是藏族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二、藏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之一,藏族服饰的传承和展示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藏族文化、认识藏族服饰,藏族地区中出现了许多展示藏服文化的方式。
比如,在一些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可以看到许多藏族服饰的展示。
这些展品既包括历史上的传统服饰,也包括近年来新式服装款式。
在展览中,藏族服饰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将得到展示,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同时,一些著名的藏服设计师和手工艺人也将传统的服饰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了新的款式和款式变化,为藏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此外,不仅是在博物馆和展览上,藏服文化在当代的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展示和传承。
康巴服饰对当代服饰的启发与思考
康巴服饰对当代服饰的启发与思考康巴服饰是中国西藏地区的传统服饰,它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当代服饰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康巴服饰对当代服饰的影响。
一、康巴服饰的历史背景康巴是中国西藏地区的一个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康巴服饰作为一种传统民族服装,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风格。
二、康巴服饰的设计特点1. 色彩丰富多样:康巴服饰以红、黄、蓝等明亮而且对比强烈的颜色为主,使人眼前一亮。
2. 细节精致:康巴服饰注重细节处理,如刺绣、镶边等工艺技术使得整体效果更加精美。
3. 材质考究:康巴服饰通常使用高质量的天然材料制作,如羊毛、牦牛毛等。
这些材料具有保暖性能,同时也符合环保的理念。
三、康巴服饰的文化内涵1. 民族认同感:康巴服饰是康巴人民族认同感的象征,通过穿着康巴服饰,人们能够表达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和热爱。
2. 宗教信仰:西藏地区有着深厚的宗教信仰,康巴服饰中常见的佛教纹样和图案与宗教信仰息息相关。
3. 自然环境:康巴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寒冷而高海拔。
康巴服饰注重保暖性能,在设计上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
四、康巴服饰对当代服饰的启发与思考1. 融合传统与现代:当代服饰设计师可以借鉴康巴服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有个性的时尚作品。
2. 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在当代服饰中融入康巴元素,可以促进各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康巴文化。
3. 注重可持续发展:康巴服饰所使用的天然材料和环保工艺给当代服饰设计带来了启示,提醒人们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康巴服饰作为中国西藏地区的传统服饰,不仅具有独特的设计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对当代服饰带来了启发与思考。
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弘扬民族文化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在当代服饰领域中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独特而又具有时尚感的作品。
藏区东部别具民俗的康巴服饰文化
藏区东部别具民俗的康巴服饰文化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
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
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
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
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
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
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
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
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
藏族古典藏袍结构研究报告
藏族古典藏袍结构研究报告藏族古典藏袍结构研究报告摘要:藏族古典藏袍是中国民族服饰中的珍品,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研究对藏族古典藏袍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丰富的纺织技术和装饰手法,对藏袍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藏族古典藏袍是代表着藏族文化的重要服饰,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印记。
藏袍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结构的丰富与复杂,不仅展示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念,也蕴藏着古老的纺织技艺。
2. 藏袍的主要部分藏袍主要分为衫身、前襟、袖子和下摆等部分。
衫身是藏袍的主体部分,通常由大片的面料缝制而成。
前襟作为藏袍的重要部分,多采用精美的刺绣和透明的纱绢进行装饰。
袖子在藏袍的设计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追求,还兼具实用性。
下摆则是藏袍整体的点睛之笔,通常使用金银线和贝壳等装饰,展现出藏袍的华丽与典雅。
3. 藏袍的纺织技术藏袍的纺织技术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藏袍的面料采用布匹和丝绢。
布匹通过精心挑选的棉纱和麻纱织造而成,具有较强的耐用性和舒适度。
丝绢则采用天然的蚕丝制作,具有光泽度高、手感细腻等特点。
其次,藏袍的织布技艺非常精湛,在织布过程中往往采用了复杂的编织结构和多种彩色线线迭加的工艺,使得藏袍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和纹理。
4. 藏袍的装饰手法藏袍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刺绣、织锦、描金和贴饰等。
其中,刺绣是最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以线线迭加和针法巧妙的构成图案,形成了独有的艺术效果。
织锦则通过织布过程中不同颜色和纹理的线线迭加,使得藏袍变得丰富多彩。
描金是一种将金线或银线缝制在衣物上的装饰技艺,使得藏袍充满华丽感。
贴饰则是在藏袍上添加贝壳、宝石等珍贵材料,提升了藏袍的价值和美感。
5. 结论通过对藏族古典藏袍的结构研究,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其精湛的纺织技术和独特的装饰手法,也认识到了其在藏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对藏袍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藏袍的历史演变和地域差异,以及其与藏族文化的深入关联,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
藏族服饰文化
藏族服饰文化藏族服饰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藏族服饰不仅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体现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一、历史沿革藏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的建立,标志着藏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在吐蕃王朝时期,藏族服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包括服装款式、饰品搭配、色彩运用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推移,藏族服饰文化不断发展,吸收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的款式和风格。
二、服装款式藏族服装的主要款式是长袍,分为男式和女式两种。
男式长袍一般比较宽松,长度及膝,袖口较窄,领子较高,颜色以深色为主,如黑色、蓝色、灰色等。
女式长袍则相对较为紧身,长度及踝,袖口较宽,领子较低,颜色则较为鲜艳,如红色、绿色、黄色等。
此外,男女长袍上都绣有各种图案和花纹,如龙、凤、鸟、鱼、花、草等,寓意着吉祥、美好和幸福。
三、饰品搭配藏族服饰文化中,饰品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藏族人民善于用各种饰品来装饰自己的服饰,如银饰、珊瑚、玛瑙、玉器等。
其中,银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饰品,包括银耳环、银手镯、银项链等。
这些银饰往往雕刻有各种图案和花纹,如龙、凤、花、草等,寓意着吉祥、美好和幸福。
此外,藏族人民还喜欢用各种宝石来装饰自己的服饰,如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等。
四、色彩运用藏族服饰文化中,色彩运用也是非常独特的。
藏族人民喜欢运用鲜艳的色彩来装饰自己的服饰,如红色、黄色、绿色等。
同时,不同的色彩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着热情、活力和吉祥;黄色象征着高贵、神圣和权威;绿色象征着生命、希望和和平。
此外,藏族人民还喜欢在服饰上绣上白色的花纹和图案,寓意着纯洁、美好和吉祥。
五、文化意义藏族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
首先,藏族服饰是藏族人民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的反映,体现了藏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
其次,藏族服饰上的各种图案和花纹寓意着吉祥、美好和幸福,是藏族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服饰文化---浅谈藏族服饰文化
浅谈藏族服饰文化一、藏族服饰渊源民族是历史的产物,一个民族往往是古代许多部落或民族长期融合形成的。
藏族是在大约6世纪前后我国西北和西南各地区一些部族同西藏土著长期交往、分化、融合而形成的。
现在藏族服装基本特征在藏族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之前就已存在。
藏装的基本结构是肥腰、长袖、大襟。
牧区的皮袍、夹袍,过去官吏、贵族的锦袍,都具有这种特点;拉萨、中甸等地区的“对通”(男短衣)也具有这种特点。
至于工布地区的“古休”(无袖袍)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腹、大襟的袍式服装一脉相通的。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
穿直筒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了。
束袍腰带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衣物。
各种精美的“吃穷”(腰刀)及其他饰品都系在腰带上。
目前我们看到的直接描绘藏区先民羌人服饰的人物形象,有晋宁石寨山战国至秦仅时期墓葬群出土的青铜器人物图像。
石寨山青铜器上有近三百个人物图像,服饰各有不同。
其中有一部分辫发者,其服饰特点是:男女均梳双辫,均穿袍式衣服或毛皮披风并且袒露一臂或双臂,头都有发饰。
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有古干尸出土。
测定结果肯定古干尸距今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古尸出土时,头发梳成许多辫子。
男尸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筒皮靴,靴筒外有毛织带裹腿,有的在胸际佩戴着小铜刀;女尸穿毛布长袍,腰间束袋,脚穿长筒皮靴,毛织袋裹腿,皮靴上附有小件铜饰品。
毛织物多以红、绿、褐、黑等色组成方格和彩条,美观大方。
这位在沙漠中沉睡了三千年的女子是当地居民,从其辫发习俗来看与羌人相似。
尽管学术界对该女尸所属人种尚有争议,但其生活的地区和时代都同古代羌人社会有密切联系是不容怀疑的。
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有它的时代的延续性,也有它的区域文化的共融性,因此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的服饰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同时在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民族中,又可能找到服饰的相同之处。
在一个文化区域里,各族文化除有其民族特色外,又具有整个区域文化的特征。
藏族服装介绍
藏族服装介绍藏族服饰文化和藏族的经济生活、文化传统关系密切。
除服饰本身的制作外,它还和原料的选择,加工以及生活中的各种民俗事象有关联,所以考察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服饰本身。
1、服饰文化与纺织的联系尽管现代化的纺织厂为人们不断提供着各种花色品种的棉、丝、麻、毛、涤纶等纺织面料,但在西藏民间,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农牧区,妇女们仍然喜欢用土织机纺织氆氇。
这种纺织习惯仍在民间代代传承,而且有些以其工艺的独特和花样的新颖,打入国际市场,得到许多人的欢迎。
这种传统的习惯,是藏族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应忽视。
民间纺织的目的,主要用来制作自用的衣物,交换是次要的。
为了能达到“丰衣足食”,纺织习惯渐渐形成。
比如在西藏的农区,纺织是其家庭副业。
原料是羊毛,纺织工具是氆氇机。
制氆氇时先纺经线,织时拉平崩紧经线,用梭将纬线穿入,用木板扣紧,来回往复。
2、服饰文化与性别、年龄的联系造成藏族服饰文化男女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性别关系外,年龄阶段,社会地位,社会分工的不同,对服饰均有重要影响。
首先,藏族男女服饰在样式和质料的选择上明显不同。
男式服装讲究实用,质料以结实为上乘,款式变化较少;而妇女的服饰不仅式样多,而且增加许多装饰,质料以轻柔为主。
其次,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服饰文化也不相同。
幼儿期,穿开裆裤,是普遍风俗。
而且在这阶段,男孩和女孩的服装几无差异,甚至可以混穿。
稍大一点,女孩子开始留长发,服饰样式和色彩上都有不同。
等到成年时,服饰上要相应地加以标志,表示可以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活动。
结婚后,服饰又不同。
中年,老年服饰款式都有区别。
3、服饰文化与季节的联系藏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和自然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卫藏、康区、安木多、藏北地区的服饰,在样式,选料,缝制工艺上都表现出不同。
其次在同一气温带,一年四季气候也不相同。
藏族人民为了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创造了不同的服装款式,藏装,藏袍,氆氇衫就是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
穿在身上的信仰——藏族服饰文化探究
穿在身上的信仰——藏族服饰文化探究摘要:藏族服饰,藏语统称为“曲巴”,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从历史中走来,体现着藏族同胞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此外服饰中与许多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窥探藏族历史,探究藏族文化。
关键词:藏族;服饰文化;神话传说西藏的传统文化就像一条五彩的河流,随便取一段都有斑斓的美。
独特的高原环境造就了藏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风俗,也孕育出了个性鲜明的藏民族服饰文化。
一、藏民族服饰的特点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再佩以金银珠玉饰品等。
受高原环境和特殊民俗文化影响,藏民族服装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征,特别强调保暖性和实用性。
二、藏民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藏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历史,使得民族服装具有很强的游牧民族风格,服装既要应对高海拔地区的极寒天气,防寒取暖,外出放牧或出门远行时,又要方便携带。
因此藏民族服装多以,宽大的长衫、长袖类服装为主,以厚重、宽长、腰带系扎为其基本特征,呈现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的特点。
腰襟大,利于劳动生产;放牧、干活、耕作只需褪下袖子系在腰间,便能很好的适应藏区的天气变化,十分方便。
因此,久而久之,脱一只袖子的装束便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
三、藏装的分类目前已经发现的服饰类型有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
藏族的衣着服饰多姿多彩,并有地区差异,藏北草原的皮质“藏袍”、拉萨地区的绸布“藏装”,各具西藏特色的藏民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文化”。
藏族服饰品种多样,可分为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其中藏袍是西藏最常见的衣着。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其种类很多,有农区、牧区之别。
一般说来,农区藏袍讲究美观漂亮,多以氆氇为袍料,或用呢料、绸缎、棉布等。
牧区藏袍讲求实用温暖,穿皮袍,也用氆氇等料,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等。
藏族服饰知识点总结
藏族服饰知识点总结一、藏族服饰的特点1. 颜色丰富多彩在藏族服饰中,颜色是其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
藏族服饰的颜色丰富多彩,富有鲜艳的民族特色。
通常使用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色、蓝色等,这些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刺绣工艺精湛刺绣是藏族服饰中的重要装饰手法,它在藏族服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藏族服饰中的刺绣工艺精湛,通常使用的有唐卡刺绣、鱼尾刺绣等,不仅在服装上体现出独特的美感,而且还表现出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3. 材质讲究藏族服饰的材质讲究,大都使用天然的棉、麻、羊毛等材料制成。
这些材质天然环保,穿着舒适,适合高原气候的特点,符合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4. 发型和头饰藏族服饰中的发型和头饰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女性头戴饰物多为银质或白铜制成的发簪、发夹、发箍等,上面还常挂有宝石、珠宝等装饰物。
男性头戴的多为红色、蓝色、绿色带有毛线、丝线编织的小方巾,有的还绣上藏族特有的花纹和图案,这些头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5. 袍服造型独特藏族服饰的袍服造型也是其独特之处。
男性通常穿着藏式袍子,女性通常穿着藏袍。
藏族袍服有着独特的款式和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还表现出藏族服饰的神秘和浪漫。
二、藏族服饰的种类1. 男女装藏族服饰中的男女装有明显的区别。
男性通常穿着藏袍和长裤,头戴藏帽或头巾;女性则通常穿着藏袍和长裙,头戴装饰饰物丰富的发饰。
男女装的款式和图案都有着独特的特色,展现出藏族服饰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
2. 婚服藏族婚礼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藏族婚服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藏族婚服多为红色系列,色彩鲜艳,富有喜庆和祝福的意义。
婚服款式繁复,刺绣工艺精湛,体现了藏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的心情。
3. 节日服藏族的节日服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在藏族的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穿着节日服装,进行舞蹈、庆祝等活动。
节日服装通常色彩艳丽,图案繁复,体现出藏族人民对于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4. 朝圣服藏族的朝圣服是其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服饰详细介绍
西藏服饰详细介绍康巴人的服饰和佩饰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他们所处地域较广,大多都在积雪终年不融的雪山脚下,居住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这个民族拥有同一文字同一信仰,但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不同的装束。
俗言道“佛需金鎏,人需饰修”,大凡有生命的动物,都无不有爱美和展美之心。
藏族地区的服饰是颇具独特民族色彩的,而就康巴服饰言,更是以其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对美的追求而衍变发展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服饰。
寒暑不易的袍康巴传统藏族服装予人以雍容华贵之美,藏东康巴服饰大气而粗犷,在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腰间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生活用具,既方便实用,又富有装饰效果,整套装束豪气凛然,尽显康巴人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
藏北是广阔的草原和砾石戈壁,那里盛产的羊皮是制作藏袍的主要原料。
这种羊皮袍宽大厚重,白日作衣,夜晚当被,就是凭借这种藏袍,人们抵御了藏北高原上严酷的高寒气候。
羊皮袍大多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
夏季牧民们戴着红缨毡帽,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和腰刀、火枪、扩身符等。
这些物品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用具,也是他们的装饰和财富的体现。
羊皮袍也是藏北牧女们的主要服装。
她们的羊皮袍上还缝制红、蓝、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针线盒和牧鞭之类的物件,遇到节日喜庆的时候,还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上缀满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整套服饰色彩鲜艳动人,极富民族特色。
拉萨地区气候宜人,长期以来是西藏地区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
该地区的装束以严整规范著称。
拉萨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里面穿藏式衬衫,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
冬季穿羔皮长袖藏装,头戴"杨夏帽"。
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巴珠"冠及各种耳坠、项链、戒指。
藏族典型服饰结构研究
藏族典型服饰结构研究藏族作为中国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其中服饰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藏族传统服饰中,不仅能够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观念,还能展现其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
因此,对藏族典型服饰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藏族典型服饰的结构研究包括服饰的形状、材质、装饰等方面的分析。
首先,藏族服饰的形状通常以宽松舒适为主,以适应高原气候的特点。
男性常穿长袍和宽松的裤子,女性则穿长袍和长裙。
这种宽松的设计不仅方便了行动,还能够保护身体免受严寒的侵袭。
其次,藏族服饰的材质多样,主要以羊毛、牛毛和棉花为主要原料。
这些材料具有保暖性强、透气性好的特点,非常适合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材料如麻布、丝绸等,用来制作重要的礼服和正式场合的服饰。
此外,藏族服饰的装饰也是其特点之一。
通常,藏族服饰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装饰物,如刺绣、织带、挂饰等。
这些装饰物不仅能够增加服饰的美观度,还能够体现出族群的特色和个人的身份。
例如,藏族妇女的长袍上常常绣有各种图案和花纹,不同的图案和花纹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最后,藏族服饰的颜色也是其独特之处。
藏族服饰通常以鲜艳的颜色为主,如红色、绿色、蓝色等。
这些鲜艳的颜色不仅能够增加服饰的视觉效果,还能够传达出藏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的性格。
综上所述,藏族典型服饰的结构研究对于理解和传承藏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其形状、材质、装饰和颜色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藏族服饰的特点和价值,进而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这一领域,为藏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藏族服饰研究分析
藏族项饰
靴花在靴喜十靴别密玛冬还松
点染美面纹下帮庆分帮用缝”天有巴
是红观用竖约通的艳上红制,穿一靴藏
靴 尖 朝 上 翘 起
羊 皮 加 固 , 便 于 拉 携 。 这 种 靴 的
15
。 靴 帮 开 厘 米 竖 口 , 口 边 分 别
染 黑 牛 皮 拉 条 及 金 丝 线 镶 边 , 结
立 。 靴 跟 与 靴 尖 缝 上 黑 色 牛 皮 ,
3
3
厘 米 , 彩 条 毛 呢 在 上 约 厘 米 ,
3
常 由 层 氆 氇 缝 制 而 成 , 黑 色 毛 呢
日 子 里 穿 用 。 嘎 咯 靴 以 牛 皮 制 底 ,
丽 。 这 种 靴 做 工 精 致 考 究 , 多 在
绣 出 美 丽 的 图 案 ; 靴 面 也 绣 花 ,
8
、 黄 、 绿 、 蓝 等 种 颜 色 的 丝 线 在
——喇嘛
配饰
藏族同胞爱美的天性 可以从他们的佩饰中体现 出来,人们日常使用和佩戴的饰品、 挂件等都出自民间工匠之手,他们 尤其在金银珠宝的选料及制作工艺
上颇有独到之处。
藏帽
一般有冬帽和夏帽之分,按其特性,又可歸納爲 “普通帽”、“官帽”、“僧人帽”、“藝人帽”和 “軍人帽”等五大類。還有不同樣式的“羔皮帽”、 “金花帽”、“草帽”等人們日常生活中朝夕相伴的 普通帽,這都是農牧民自己的手工製品,形態各異, 美觀大方。藏帽式樣繁多,質地不一。有金花帽、氆 氌帽等一二十種.
金银珠玉饰品 2 、造型丰富的人体装饰品
3 、有等级的 地位的区别
藏族服饰的形成:
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 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 境和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 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对服饰 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藏族 的服饰习俗的传承,与本民族 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 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 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藏族服饰文化
藏族服饰⽂化藏族服饰⽂化1、藏族服饰⽂化与现代服装理念的结合点紧张的现代⽣活导致了⼈们长期的⼼理压抑制与情感失衡,这必然唤起⼈们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由与⼈情味的本能渴望。
服装作为⼀种情绪释放和⾃我表达的途径,成为最具个⼈化的创造活动。
正如时装设计⼤师迪奥所说:“在这个机械化的社会⾥,服装将是个性与独⽴性的最后隐匿之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服装民族化的选择也就是对个性化的选择,是迎合了⼈们情感与⼼理需求的选择。
1.1崇尚⾃然:受早期⾃然崇拜的影响,藏族⼈民具有归依⾃然、顺天⽽⾏的⽣活准则。
他们⽤取⾃⾃然的原料制作服饰,从⼤⾃然的启⽰中寻找服饰的⾊彩和图案……这种热爱⾃然、与⾃然⼀体的⽣态观念和藏族服饰所散发的拙朴、⾃由、平和的⾃然情调正迎合了当今⼈们的环保意识审美取向和对⼤⾃然的眷恋之情。
1.2关注⽣命:藏族⼈民将⾃⼰与⾃然融汇于⽣命的共同体中,与宇宙众⽣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哲学观正反映了他们强烈的⽣命意识。
藏族服饰鲜纯亮丽的⾊彩则是⽣命的⼒量与热度.邦典与饰边上对⽐、递增排⽐、粗细疏密等形式语汇的运⽤,恰是⽣命有节奏的强劲律动。
2、藏族服饰的样式和⽂化艺术⽆论藏族服饰的样式和⽂化艺术多么复杂,但具体到每套服饰,不外乎以下⼏个⽅⾯,现将藏族服饰作叙述如下。
2.1藏⾐:藏⾐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襟、肥⼤。
农区和牧区的服装在⽤料和制作上各有不同。
农区的服装有藏袍、藏⾐、衬衫等。
藏袍以氆氇为主要原料,⼀般⽐⼈的⾝⾼要长,把腰部提起,腰间系上腰带(带⼦颜⾊以红、蓝为多),既是腰带,⼜可当作装饰。
男⼥的藏袍都是⼤襟服装,男式以⿊、⽩氆氇为料,领⼦、袖⼝、襟和底边镶上⾊布绸⼦,⼥式藏袍⼤多以氆氇、⽑料、呢⼦作料,腰间都有红、雪青、绿⾊等绸缎或平布的腰带。
藏式衬衫左肩⼤,右肩⼩,右腋下有纽扣或⽤有⾊布做成的飘带,穿着时结上扣⼦或系上飘带就⾏了。
男⼥衬衫也有区别。
在颜⾊上,⼥的⽤印花绸布作衬衫,男的⽤⽩⾊绸作料为多。
康巴藏族服饰文化
康巴藏族服饰文化●格桑益西康巴汉子服饰服装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一种物质文化。
从人类告别动物以来,就伴随着人类不断进化的步履,经历了悠久而灿烂的发展历程,服装服饰从它的产生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要素,即实用、美观。
对于人类早期的服装服饰实用功能是第一位的,美观处于从属地位,服饰的产生,服饰民俗的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各民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编织工艺的应用发展,服装服饰的式样、花纹、质地、色彩和附属饰品亦随着各地区、各时代地域环境、地理气候、劳动生产、宗教信仰、文化形态、审美观念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实际应用而不断演变进化发展,成为装点生活美,体现人类审美追求和展示精神物质文化水准的重要标志。
藏族,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这里雪峰林立,气候寒冷。
以号称地球第三极地闻名遐迩。
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就在这世界屋脊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牧半农的生活。
因而在服饰上也形成了具有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独有的地方风格特色。
由于所处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有各自特点,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
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大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飒爽。
康巴,包括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
康巴服装俗称康装。
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别开生面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92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珠三串胸前抛;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我虽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口当闹;我虽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我虽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浅谈康巴地区的服饰文化与其特点
在康区藏袍类型形色各异、有无袖、袍裙、围裙、长短布衫、僧衣、衬衫等;喜穿传统藏靴,因为行走舒适.帽类也形状各异、礼帽、在以前狐皮帽最为流行;在男女装饰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形体搭配,一般由金子、银子、翡翠、珊瑚、松耳石等精工细做而成,给人古朴庄重,贵重之感。
1康巴地区的衣着特点康区各地的服装有不同的特色,比如藏文化发祥地德格、等地妇女在节庆时弥腊和绿松石装扮,既华丽又有传统的民族风格,据说格萨尔王时期;石渠、新龙等地男汉的装束,富贵中透出剽悍,体现出康巴汉子的彪悍和朴素;其中在康巴地区妇女为银饰着装装扮,传统中透露高贵和朴素。
还有康区南路的稻城、得荣等地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服装特点其中康巴服饰又分为康南区的农区服饰又分为、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等。
康北农区服饰主要分布在德格、白玉、新龙、甘孜、炉霍等县农区;康南农区服饰分布在稻城巴塘、雅江、乡城、得荣等县农区;木雅服饰分布在道孚、雅江、康定县折多山以西农区、九龙县农区;嘉绒服饰以丹巴县和康定县大渡河沿岸为代表.康定鱼通区和雅拉乡,泸定岚安乡一带又自有特点.特区服饰主要分布在石渠、色达县以及各县纯牧业区。
甘孜州康区的服饰各具特色,色彩鲜艳。
男装一般比较大气,长带束于腰际,前摆要求平直,后摆讲究折纹,其中折纹必须整齐.而女装一般是长袖,外罩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搭配,腰系素腰和彩绸腰带,其中康区的头饰也较为讲究,或扎发和盘发上比较讲究,一般是以三股编或梳大辫盘之于头。
迪庆州服饰男装一般和女装也有其各特色大同小异,基本特点是短衫高领禳金边条纹,喜欢层次重叠颜色通常比较艳丽,短衫和外套要进行搭配,叫‘楚巴’穿这种服装时讲究衣领顶与头上,腰间同样要系一根长腰带,就把头露在外面即可,在着装时为行与方便两袖可以扎在腰间,但如果要跪拜佛堂和客人必须要把两袖穿好.昌都地区服饰以华贵优雅,注重装饰的讲究,颜色搭配上比较艳丽,所以就因为这样的讲究康区的朴素和优雅以及彪悍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处昌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表达着丰富的藏文化内涵。
西藏昌都康巴地区服饰图案设计的物象研究
探索研究[摘 要]藏族服饰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形成受到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藏族的传统服饰在现代时尚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们凭借穿着方式和艺术性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藏族的传统服饰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康巴地区的藏族服饰更是具有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藏族服饰;形式美;设计[中图分类号]J5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10-0021-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何小川,宋成伟,匡柯颖.西藏昌都康巴地区服饰图案设计的物象研究[J].天工,2023(10):21-23.何小川 宋成伟 匡柯颖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昌都康巴地区服饰图案设计的物象研究作者简介:何小川(1985—),男,藏族,辽宁锦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的品牌设计、广告设计、民俗图案设计。
宋成伟(2001—),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2020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告设计、图形图案理论。
匡柯颖(2002—),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2020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告策划、品牌设计、民俗图形文案理论。
藏族的传统服饰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样的设计风格,精致的细节、图案和纹样使西藏的服饰文化更加绚丽多姿。
藏族的服装搭配和设计,展现了西藏的传统文化,使得西藏的服装文化更加完整、更加深厚。
藏族传统的吉祥文化不仅体现了藏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还展示了他们的勇气、能力。
一、康巴藏族服饰的特点(一)康巴地区藏族服饰的制作材料康巴藏族服饰源远流长,它们深受远古文化的影响。
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发现猎物不仅能消除饥饿,还能抵御寒冷,因此把兽皮披在身上,这成为藏族服饰的起源。
由此可知,服装最初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
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族人民不再依赖柔软、保暖的羊皮藏袍,开始使用野生动物的皮毛来制作原始服装,这种服装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花纹绚丽多彩,成为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巴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摘要: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是藏族服饰中独具地方特色的奇葩。
它尽显康巴汉子的粗犷、豪放、英姿飒爽的特点及康巴姑娘婀娜多姿、温婉端庄的特性。
历史悠久而又极具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了它的创造者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康巴藏族服饰民族特点丰富多彩在藏区,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可把藏区分为三大方言区,即卫藏方言区,主要指以拉萨为中心的卫藏地区;安多方言区,即分布在甘肃、青海和川西北阿坝州等地,也包括甘孜州的丹巴和色达的部分地方;而激昂康巴方言的人,主要分布在西藏昌都、四川甘孜州、青海玉树、云南迪庆等地,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康巴地区,而居住在康巴地区的人就是康巴人。
“康”这个字在藏语中是以古地名而形成,大约形成于唐代吐蕃时期,是有边境之地的含义;而“巴”则是人的意思,所以居住在边地的康区人称“康巴”。
而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所创造出的美与智的结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饰不再只是以一种物质文明的体现而存在,更是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融合的产物,是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的途径,解读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因为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差异,康巴服饰与卫藏、安多地区的服饰均有一定的差异,独具地域特色,俗称康装。
康装因康巴人直爽而豪迈的性格,形成了飒爽而豪美、英武而粗犷的特色。
它古朴中蕴含着豪放,庄重中却又显得极具华贵;它以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饰中独树一帜而又令人耳目一新,深受藏区人民的喜爱,正如一首古老的民歌所传唱那样赞美: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珠三串胸前抛;我岁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儿绕满腰;我虽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满头绕;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我岁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盘发额前飘;我岁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我虽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像歌中所述,康巴服饰种类繁多,地方之间均有一定的差异,也是他们表达自己地方特色的一种方式,但只要还是以藏袍、无袖坎肩、围腰、袍裙、长布衫、皮卦、衬衣等为主; 且藏族人喜穿藏靴;帽子方面就是以狐皮帽最为流行;男女都喜戴金、银、玛瑙、翡翠、松耳石等做成的头饰及腰饰,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我们就以最具康巴特色的西藏昌都、青海玉树、云南迪庆、四川甘孜四个地区为例,感受丰富多彩,且民族特点鲜明的康巴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与完整性。
具有“藏东明珠”之称的昌都,其服饰以华丽典雅为主,注重装饰艺术,强调整体效果,色彩对比强烈,大体上可分为牧区、农区和僧侣三大类。
牧区的服饰衣料叫单一,且大多是主妇用自家的羊皮和羊毛所织而成,显得有些粗糙和厚重,却又不失牧区特色,在严寒的高原为康巴儿女抵挡寒流的侵袭。
牧区的装饰品比农区更加繁杂、贵重,女性多以黄珊瑚和红珊瑚为头饰,色彩和造型上讲比农区更艳丽厚重。
农区服饰相对于牧区繁杂,衣料品种也较多,又皮类、绸缎、毛纺织品。
农区的装饰品,不论是数量上,还是制作的手艺和造型,都比较精致,显得小巧玲珑。
昌都的汉子有魁梧的身躯,强壮的体魄,且黑色是勇猛坚毅的象征,故爱穿黑色和藏青色的袍子。
袍子的领口、衽口、下摆,大都爱镶上老虎皮、雪豹皮、水獭皮,以显示主人的勇敢和富有,以火红或雪白的衬衫打底,显示昌都人的热情和淳朴,衬衫的袖子很长,甩下来可以跳锅庄、弦子,卷起来可以干活。
下身穿黑色或白字的肥裤,跳舞时随舞姿摆动,显现出康巴汉子狂放不羁的性格,他们喜欢头戴狐皮帽,脚蹬牦牛皮靴,以显他们高大的身躯。
藏族人的头发原本又粗、又浓、又黑,昌都的汉子又喜欢往头发里掺杂黑色和红色的毛线,扎称一条大辫子盘在头顶,人们风趣形象地称之为“英雄结”,再用珊瑚珠和蜜蜡珠在辫子上加以点缀,显示出了昌都汉子华贵的气质和勇猛高傲的气势,不过农区的男子一般不在发辫上套其它饰物。
但无论是农区还是牧区的康巴汉子,都有佩戴藏刀的习俗。
一般是盛装的时候配在腰间,有长刀和短刀之分,长刀一般为50厘米左右,刀鞘是以银质而成,上面刻有虎狮龙凤等吉祥的图案,斜插在腰上,是用来防身的;而短刀一般挂在腰带上,是用老吃肉的。
腰间还有各种形状的子弹带、子弹盒,是用于对付敌人,过去康巴人勇于争斗,刀枪是他们形影不离的伙伴。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且昌都得到和平解放,佩挂刀子的生产、生活、自卫的功能在逐渐的消失。
昌都的姑娘是标准的康巴美人,大都天生丽质,有着姣好的身材。
她们喜欢穿有袖或无袖的袍子,腰肢再用丝带系紧,突显她们细腰长腿的身段。
衬衫的袖子很长,甩下来一直拖到地面,跳锅庄时长袖飘飞,腰肢细软,令人叹为观止。
昌都的姑娘很讲究发型和头饰,城镇和附近农区的妇女扎辫,然后将小辫拢成一股,再用红色的丝线接上织成独辫,垂与背后,顶饰由两颗深红色的珊瑚中间夹一块绿松耳石组成马鞍形状。
这种发型精致又简练,很好地衬托出了昌都姑娘端庄娴静、亭亭玉立的倩影。
牧区的妇女以蜡黄色的琥珀为主。
昌都嘎玛、拉多、面达以及江达等地的未婚女子头顶只带一颗黄色的琥珀,而已婚女性至少要戴三颗以上的琥珀。
牧区姑娘的腰间饰物的繁杂和厚重是农区姑娘的数倍,她们喜欢在腰间系上银雕花带,在后垂的独辫上镶上各种珠宝、珊瑚、金银器等饰物,仅此有的重达一二十斤。
昌都的姑娘也有在腰间佩挂藏刀的习俗。
但相较于昌都男子所佩挂的刀,姑娘的刀显得小巧玲珑些,制作考究,长度不超过20公分,它与银质针线盒、圆光、奶桶钩一起佩戴在腰带上,成为昌都妇女腰部装饰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树与昌都两地相邻,就连方言上都有相似之处,但服饰上却与昌都有一定的差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我想,大概也是受到青海安多地区的影响。
青海玉树,被誉为“服饰之乡”,不仅是因为玉树藏族服饰丰富多彩,还因为它以其丰富的审美内涵展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诱人的卓异魅力。
不但可以直接感知藏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和完整性,还可以领略藏族服饰文化的完美性和由此展示出来的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
玉树藏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风格独特,形式多样,花纹图案构思精巧而变化多样。
主要的款式有缎面袍、提花缎面袍、皮面袍、毯氇袍、彩边袍、珍贵兽皮袍等十多种。
玉树藏袍比较华贵,一般都饰有金、银、铜、铝、珊瑚、玛瑙、珍珠等珍品,再以五彩的氆氇和珍贵的水獭皮为边,一件就重达40余斤。
男式的藏袍比女式的腰简单些,但却也不失康巴汉子的风范儿,在藏袍下以白色藏式肥裤打底,潇洒飘逸。
在玉树,举世闻名的《格萨尔》史诗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扬,有着嘎佳洛僧姜珠姆之乡的美誉。
僧姜珠姆,格萨尔王的王妃。
传说珠姆王妃的头发长至拖地,平常梳洗时需要几人伺候,半边头发就要梳洗一天。
而且头发上配饰较多,镶满珍珠宝石,因此成为玉树姑娘们心中所模仿及崇拜的对象。
玉树妇女的发饰很为讲究,一般梳洗装饰需要一两名同伴帮助,梳辫成许多等距排比的小辫,辫梢向后系编在一起,披于后背,再用红穗丝续编,置丝绸腰带下,上面轻束雕纹皮带,辫尾自然下垂。
牧区妇女会在辫梢上缀满珊瑚、玛瑙等,还有专用的饰带上缀上珊瑚、银币、纹银碗等。
已婚妇女,前额两侧和头顶置一黄琥珀,藏语中叫“蜡贝”;少女则额前有刘海,头顶戴一蜡贝,若刘海两侧置有两颗小玛瑙或松耳石,则表示已有男友;若是寡妇,取下头顶的蜡贝;若摘取前额两侧蜡贝,则表示双亲已故;去哦额前两侧的蜡贝附近置有两颗松耳石,则表示不幸,双亲及丈夫亡故。
男子将头发梳洗干净,编成一根又长又粗的辫子,也有顶发分成二至四等分成小辫,然后合编成一根粗大的辫子,再在辫尾用黑色或红色的丝线续编,发根处用象牙或银箍束紧,并缀以红珊瑚或几颗玛瑙,然后将发辫盘在头顶,用西乡续编的发尾随发辫绕一圈后,由右耳顺肩垂向胸前。
玉树藏族的腰带很特殊,最著名的要算牛皮镶缎腰带、银板腰带和轻挽于臀下的股带,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用工的精细、美观,有很重要的装饰作用。
玉树藏靴样式也很特别,左右可以换穿,男女不分,藏语叫做“夯”,俗称“算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而玉树藏胞帽子的种类也不少,形状各异,既有御寒功能,又起着装饰、礼仪的作用。
其中最特别的就属红穗帽,藏语叫“角拉”,位玉树男子专用品,形如圆筒,口有外沿,上窄下宽,缀于帽顶中心的红级是辐射状向外顶檐四周散开,固定于檐边,穗垂四周约6厘米,走路、跳舞时随舞步自然摆动,显得英姿豪放。
因玉树男子喜欢戴这种红穗帽,本省东部地区的其他民族通称玉树地区为“红帽”。
青海玉树康巴藏族的服饰让我们耳目一新,琳琅满目的佩饰,丰富多彩的服饰都让我们领略到玉树特有的民族风情。
目光一转,美丽的香格里拉又是别样的风情,居住在这儿的藏族同胞以其独特的民风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不得不去剖析他们的服饰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迪庆地区康巴藏族的服饰最具特色是在女子服饰上,男子基本特点就是肥腰、大襟,上装喜穿右襟齐腰短衣“对通”,镶金边高领,用银币、铜珠做衣扣,讲究层次重叠,颜色醒目。
外套圆领右襟长袍“楚巴”。
迪庆妇女的服饰形式较多,主要有几个样式:德钦妇女内着长袖衬衫,外套款领无袖长袍,腰束绸带,前面系“帮典”,下穿长裙,老年人冬季或穿长袖氆氇长袍。
迪庆河谷的妇女服饰,上身着长袖藏绸衬衣,外罩呢绒坎肩,镶云头金银丝绒边饰,以红珊瑚为衣扣。
下身穿百褶围裙,腰身缠绕百花带,喜欢佩戴镶嵌珊瑚的金银长垂耳环,胸戴银质的护身符盒,右襟挂三须链;中甸高原河谷妇女服饰,流行一种连衣裙式藏装。
上段为谨慎窄袖燕尾领口,胸襟领口部位用金丝缎或彩色图案组成,肘部镶有三色绒布圈,下身着百褶裙,后摆略长,呈半圆形,裙长及膝,裙子镶两道彩辫花边;尼西地区藏族妇女服饰上身穿宽大长袖衬衣,外穿呢绒坎肩。
喜爱素静深色。
腰束毛布花带,下身穿白色宽大折叠形长裤,裤脚及地,脚穿云头牛皮鞋。
背披黑底白条花毛布披肩及三角斗篷,具有遮阳防雨和负重垫肩作用。
迪庆女子成年后开始装饰发辫,一般用彩色丝绒将发辫盘刀头上,佩上金银珠宝头饰。
中甸地方的妇女头梳两辫或三辫,披在肩后,辫尾缀上红头蝇置于腰带下。
尼西地区的妇女喜欢将头发编成若干细辫,用头绳缠绕头上。
迪庆妇女喜用红绸套头或用各色鲜艳的头巾,有的镶金边绒帽,再佩戴金银珠宝饰品,显得华丽、唯美,将地域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甘孜康巴藏族服饰可谓是种类繁多,品种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