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节气与农历闰月.

合集下载

闰月一般闰哪几个月

闰月一般闰哪几个月

闰月一般闰哪几个月闰月是几月: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那么,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上加一个“闰”字。

闰月列表:1949 闰七月 1952 闰五月 1955 闰三月 1957 闰八月 1960 闰六月1963 闰四月 1966 闰三月 1968 闰七月 1971 闰五月 1974 闰四月1976 闰八月 1979 闰六月 1982 闰四月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1990 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2004 闰二月 2006 闰七月 2009 闰五月 2012 闰四月 2014 闰九月2017 闰六月 2020 闰四月闰月:每2至3年置1闰月。

所谓的闰月,就是一年当中多出来的一整个月,这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月。

也就是说,新的历法中会出现一年有13个月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经过改良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历法就是农历。

闰月的产生是为了协调阴历与阳历的矛盾。

阴历的一年平均只有354天左右,比地球公转周期少了11天。

这反映在古代的情况中,最直接的就是一年过完了,四季还没轮完。

古代的中国是农业社会,其后变化直接指导着农事。

为了让历法和四季轮回对上节奏,古人决定人为增加一年的长度,于是他们在阴历的基础上,设置了闰月。

在农历中,闰月出现在哪个月之后就叫做闰几月,比如2017年的闰月出现在农历的六月之后,所以叫做闰六月。

闰月的来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觉得先秦历法有诸多弊病。

阴历以月亮的朔望为周期,月大30天,月小29天,十二个月约为 354天,与岁三百六十六日相比,“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年复一年累积下来,会让月份与四季错位。

于是下令制定了新历法“太初历”,置闰月以正四时。

廿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每运动15°的位置而定,它们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历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历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历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历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

中国农历是一种基于月亮运行周期的历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通过观察太阳、月亮和星座的运行变化,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份。

每个月份通常都与某种自然现象或农业活动相关联,以便农民合理安排种植和收割。

然而,由于农历年份与太阳年份的差距,会导致农历月份与实际季节之间的不匹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古代智慧的农民和天文学家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以更准确地指示季节的变化。

这二十四个节气遵循着太阳的运行轨迹,每个节气约相隔15天,共组成一个完整的农历年。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使农历与实际季节更加精确地吻合,对于农业、气象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巨大。

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每个节气都与特定的天象和自然现象有关。

例如,立春通常标志着春天的开始,雨水代表着气温回升和降水量增加,而夏至则代表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不仅用于农业活动的安排,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习俗和节日,人们在这些特殊时刻举行庆祝活动,参与祭祀、祈福和社交聚会。

例如,清明节是为了祭扫祖先墓地,寒露节是为了祈求丰收与平安。

这些节气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二十四节气还对气象预测和农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农民可以通过观察节气的变化,调整耕作和收获的时间,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季节需求。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产量和质量。

总的来说,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历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使得农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季节变化,为农民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闰月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闰月的关系

今天是阴历闰六月的第一天,虽然我们90后这一代人现在很少用阴历和农历(农历是阴阳合历,并不等同于阴历)来计时了,但是相信家里的老人还是会念叨今天初几了,会说今年有闰六月了夏天会格外长之类的话。

事实上我对于二十四节气和闰月这一话题产生兴趣就是起源于和外婆的对话,加之最近确实热到熔化,所以这对于我这样的胖子极不友好的闰六月就让我不得不和它较劲一番。

事实上最早的时候我关注的只是闰月的问题,初中的时候一次外婆就和我说过,说她小时候数学学很好但是一直搞不懂为什么阳历四年只有二月一天的闰日,而阴历每三年就会闰一个月呢?她问了当时的数学老师,老师被她问倒了(好吧其实是不是该问地理老师,但是那时候的农村能上学就很不错了,还能奢求什么呢?)。

她难住了老师还觉得颇有些得意,但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呀,这就成了她一直以来的一个疑问。

60年后她说起这个问题,当时还初中的我也是一头雾水,老师没讲过呀,虽然自己也好奇过,但实在对阴历没什么兴趣。

但那一天早上我似乎就突然开窍了,我当时是这样给外婆解释的:阳历每四年闰一天是因为地球绕太阳真正的公转周期是365天6小时多一点,也就是说实际上一年应该有365天外加6个多小时,但我们使用的阳历就是标准的365天,这样算下来四年就多了24个小时,所以需要另外加上一天,这就是每四年二月会有一个闰日的原因了。

而传统使用的阴历因为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计时的,所以和阳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阴历的大月只有30天,小月只有29天,按照我们从小背诵的阳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的大小月判据,阴历的一年就只有7×30+5×29=355天(阴历二月算是小月,只有29天)。

这样和阳历对比的话一年就少了十天,那么每三年叠加起来就会少一个月三十天,所以阴历会每三年有一个闰月,将缺少的三十天补回来。

外婆听了我这样的解释明显很满意,但是我又突然想到那到底闰月出现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怎么判断到底每三年会闰哪一个月?我当时没再把这个疑问说出来,我怕这又成为外婆的另一个心结,何况我也认为阴历实在是没啥大的用处。

闰月以及24节气

闰月以及24节气

2039年6月22日 闰五月大 己未年
2042年3月22日 闰二月大 壬戊年
பைடு நூலகம்
年的制订是利用太阳的运动而来,一回归年是指太阳在天上运行,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回归年(tropical year),实际长度为365.24219天,这是真正的一年长度。 然而,累积四年后多的0.96876天,与真正的一日尚差0.03124天,故如果不间断地按四年一闰的方式修正,百年后将累积成365*100+25=36525日,又比真正的一世纪日数365.24219*100=36524.219多了一点点。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所谓闰年就是指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农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回归年,长度365.2422天,多于历法纪年(平年)的时间。为了解决两者的差数,每隔数年公历设闰日、农历设闰月加以调整。
那么,何年应增加闰月?又该闰何月?2012年的壬辰年为何闰四月?
这根据节气确定。农历历法把24节气分为“节”气与“中”气两大类,从立春开始逢单为“节”气,如立春、惊蛰……逢双为“中”气,如雨水、春分……历法规定,农历每个月份必须含有一个相应的“中”气,如正月有雨水、二月有春分……这样使月份与寒暑节令变化相适应。如遇上某年某月中只有一个“节”气而无 “中”气,就定这个月份为它上月的闰月,这个年份便成闰年,有13个月。这种状况19年中有7次。
4.逢4000的倍数不闰, 例如:公元4000、8000年,不闰年。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农历年出现闰月是因为我国几千年所采取的传统农历实际上阴阳合历,其既考虑到与太阳直接相关的阳历回归年,又考虑到与月亮位相变化的阴历朔望月。为了解决春节在夏天过的矛盾,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因为19个回归年的长度与19个农历平年加7个闰月的总长度基本上相等,因此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因而,农历的闰年就有了13个月。按照历法规则,农历闰月被设置在从2月到10月中的某1个月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历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历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历的关系中国农历是中国传统的历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夏朝时期。

中国农历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的长度与月亮的周期相符。

同时,农历也与人们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农历的精确与否对于农民和社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划分方式,它在农历中标志着不同的气候和自然现象的出现,对农民进行农事活动的指导起到重要作用。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这种时间划分方式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情况而定的。

它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等长的时期,每个时期标志着某种特定的气候和自然现象出现。

这些特定的时期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它们包括了一些重要的农事活动,例如耕种、种植、收割等。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为农民提供了指导,使他们能够在正确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农业工作,从而提高产量、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些节气的名称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生活智慧,例如,春分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上方,意味着春季到来,适合进行耕作;夏至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到北半球最北边,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需要注意防暑降温;秋分表示昼夜平分,寓意着秋季的来临,是丰收的季节。

这些节气不仅对农民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其他方面的生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历的关系也体现在农历的节气年表中。

在中国农历的年表中,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都被视为该月的节气。

例如,正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二月的第一个节气是雨水,以此类推。

这种时间划分方式使得中国农历中的节气与阳历日期有一定的关联,人们可以通过农历节气的变化来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气候的转换。

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节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研究。

总的来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的一种独特的时间划分方式,它标志着不同的气候和自然现象的出现。

这些节气对于中国农民进行农事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作用。

同时,二十四节气也与中国农历的年表紧密相关,它使得农历中的节气与阳历日期有一定的关联,方便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观察和记录。

廿四节气与农历闰月.

廿四节气与农历闰月.

節 氣 詳 細 介 紹 | 總 結

農曆的廿四節氣,一年四季週而復 始的循環,是我國農曆的一大特色, 我國自古即以農立國,所以對季節 的更替與氣候變化,都必須加以了 解與掌握,否則,絕難期望有好收 成,在毫無天體觀測儀器的古代, 我們的祖先僅憑智慧與耐心,創下 了這舉世獨有的「廿四節氣」曆法, 提供後代準確的農作氣候訊息,使 我們受用無窮。

節 氣 詳 細 介 紹 | 秋





13.立秋—是下半年的第一個節氣,此時正是金風送爽的秋 季來臨之際。在「立秋」節氣中,古代皇帝有所謂「迎秋」 的儀式;而民間,立秋之日也有「嚐新」和「祭祖」的習 俗。 14.處暑—立秋半個月後,會出現一陣秋後的暑熱,令人有 「秋老虎」逼人的悶熱感,即為「處暑」。此時的炎熱, 有人戲說是夏天的「迴光反照」,是夏之神不願遽然離去, 所封起餘熱,加深人們對它的懷念。 15.白露—是農曆八月的節氣,白露以後,陰氣漸漸地重了, 清晨的露水一天比一天的厚,凝結成一團團的白白的水滴, 所以叫「白露」。 16.秋分—是農曆八月的中氣。「秋分」之日,是秋季的中 心點,過了這一天,即為秋的下半季,晝漸漸短夜漸漸長。 17.寒露—通常出現在農曆的九月上旬,這時天氣由涼轉寒, 人在早晚接觸晨露和夜霧,常覺寒意沁心,故名「寒露」。 18.霜降—是農曆九月的中氣,形容深秋時天寒地凍、露結 為霜的情景。此時處處是一片蕭條之氣,不過一般收成已 接近尾聲,農民臉上總是綻著笑容,辛勞了三季,看著穀 物入倉,是他們最大的滿足。
農曆閏年可有規則可循,多
待 答 問 題:
久一閏,該閏哪一個月? 農曆大小月可有規則可循? 國曆與農曆生日每隔多少 年會出現在同一天? “中秋”與”秋分”有何不 同? “清明”是[節氣]還是[節日]

农历闰年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安排?

农历闰年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安排?

农历闰年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安排?
首先,二十四节气不是根据农历划分的。

古人观察到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概是由于庄家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

《说文解字》中说:“年,熟谷也”。

闰年的月份也是经历了各种变化。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年日平分为24个节气,其中每个节气占15.22日弱,后来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节气占14日多,有的节气占16日多,二十四节气用于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

具体见下面这张图片:(但愿我们能有耐心看)
以上答案根据王力先生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整理,但愿对你有帮助。

二十四节气农历推算

二十四节气农历推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农历推算篇一:农历二十四节气详解农历二十四节气节气起源农历是阴阳合历,自从西汉太初历开始完整写入农历,是农历的太阳历成分,是农历(阴阳合历)标度太阳运动的成分,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历算家安照农历的规则,通过实际观测用天文算法计算的,和农历的阴历成分无关的,农历的月份和十二中气是基本对应的,而十二节气可出现在农历的上个月后半月和本月的上半月中。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在四时八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殷、周之交已分四时,春秋时代已有分至启闭八节。

到战国晚期就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天文位置已确定)。

二十四节气是中历确定月名月序和设置闰月的凭藉,也是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

节气由太阳位置决定,反映太阳的视运动。

西汉初年制定的《太初历》,二十四节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确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

后来,该历法经由西汉末刘歆改造而成《三统历》[4],又历经多个朝代的改进,基本形式没变。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0101立春、0201惊蛰、0301清明、0401立夏、0501芒种、0601小暑、0701立秋、0801白露、0901寒露、1001立冬、1101大雪和1201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0102雨水、0202春分、0302谷雨、0402小满、0502夏至、0602大暑、0702处暑、0802秋分、0902霜降、1002小雪、1102冬至和1202大寒等12个中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现代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七言绝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4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

2024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

2024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
立春2024年2月4日16:26:53 农历腊月廿五雨水2024年2月19日12:12:58 农历正月初十惊蛰2024年3月5日10:22:31 农历正月廿五春分2024年3月20日11:06:12 农历二月十一清明2024年4月4日15:02:03 农历二月廿六谷雨2024年4月19日21:59:33 农历三月十一立夏2024年5月5日8:09:51 农历三月廿七小满2024年5月20日20:59:17 农历四月十三芒种2024年6月5日12:09:40 农历四月廿九夏至2024年6月21日4:50:46 农历五月十六小暑2024年7月6日22:19:49 农历六月初一大暑2024年7月22日15:44:11 农历六月十七立秋2024年8月7日8:09:01 农历七月初四处暑2024年8月22日22:54:48 农历七月十九白露2024年9月7日11:11:06 农历八月初五秋分2024年9月22日20:43:27 农历八月二十
寒露2024年10月8日2:59:43 农历九月初六霜降2024年10月23日6:14:32 农历九月廿一立冬2024年11月7日6:19:49 农历十月初七小雪2024年11月22日3:56:16 农历十月廿二大雪2024年12月6日23:16:47 农历冬月初六冬至2024年12月21日17:20:20 农历冬月廿一小寒2025年1月5日10:32:31 农历腊月初六大寒2025年1月20日3:59:52 农历腊月廿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农历推算

二十四节气农历推算

二十四节气农历推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的特殊时刻,它们标志着季节的变迁和农事的安排。

这些节气的推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们与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二十四节气的农历推算方法及其背后的意义。

农历是中国古代测定时间的一种方式,它以月亮的周期为基准。

由于月亮的运行周期较短,所以农历的一个月通常只有29天或30天。

这就导致了农历与太阳历之间的不同,一个农历年通常要比太阳历年短约十天左右。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划分的24个重要时刻,它们以太阳经过黄道与赤道的特定位置来确定。

这些特定位置就是我们熟知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

其实,这些节气的推算是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地球自转来得出的。

农历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轨迹,二是通过测定地球的自转速度。

中国古代的书籍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腾讯新闻》与《中国科普网》写的《古代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推算方法》中提到的这一技术,它就是“测日影法”。

也就是用竖立的柱子根据影子的位置变化来测算太阳的高度。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推算方法中,记录了一些特殊的日子,如春分、秋分的日期、夏至、冬至的时间,这些日子和中国传统的节日联系在一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既是农事上的便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推算不仅仅告诉我们每年的季节变化,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观测和记录天文现象的能力。

这种观测和记录技术的发展,为其他研究领域的进展提供了基础。

例如,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掌握了天体运动规律和地球自转的知识。

此外,二十四节气的推算背后,还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与之和谐相处的智慧。

中国古代农民们通过对节气的准确预测,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种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态平衡的尊重和珍视。

综上所述,二十四节气的农历推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与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24节气的有关数据和推算

24节气的有关数据和推算

24节气的有关数据和推算24节气的育关数据和推算解答问题:=============================================================================================================================================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日地距离时刻在变化,根据动量矩守恒定律: (1) 农历的闰月是怎样确定的? 24节气名称黄经度阳光直射点 {北京的昼长时间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日落点的方位太陽高度角} 延续时间,即到下 <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与日地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每个节气的延续答: 阳历每个月分都有两个节气,上旬的节气叫<节>,下旬的节气叫<气>.(A) (B) (T) (t-1) (t=2) (偏角a) (h') 一节气的时间时间各不相同,(都是公转15度,用的时间各不相同).但不相同的这24 农历就不同了,在37个月分中只有35个节气,要有两个不完整的月,一---------------------------------------------------------------------------------------------------------------------------------------------- 个延续时间却是长年不变的,据此可推算出其它节气的时间. 个只有节而无气,另一个只有气而无节.有节无气的月作为闰月.有气立春 315度南纬16.4度 10小时05分 07点12分 17点17分正西偏南21.56度 33.06度 14天19小时54分 24节气的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有365天,所以今年某个节气的时间,再无节的月不作为闰月.雨水 330-- ----11.5-- 10----41-- 06--54-- 17--35-- --------15.20- - 38.50-- 14--22----16-- 加上5小时48分46秒,就是明年这个节气的时间.(见例2). 遇到閏年2月增加了一天, (2) 农历的大小月是怎样确定的?惊蜇 345-- ----05.9-- 11----20-- 06--35-- 17--55-- --------07.70- - 44.10-- 15--00----57-- 要在以上的计算结果上减去一日,(例3). 答: 农历一个月中有两个重要的时间,一个是<朔>,一个是<望>.朔望周期春分 0-- 赤道00.0=- 12----00-- 06--15-- 18--15== 正西方向 40.00-- 15--04----06--约是29天半,必须保正朔的时间在每月的初一,如果这月的朔在12点以清明 15-- 北纬05.9-- 12----40-- 05--55-- 18--35-- 正西偏北07.70-- 55.90-- 15--07----13-- ------------------------------------------------------------------- --------- 前,下一个朔可能出现在第30天,那么这个月只能是29天.是小月.如果下谷雨 30-- ----11.5-- 13----19-- 05--35-- 18--54-- --------15.20--61.50-- 15--10----21-- 节气时间的推算: 一个朔出现在第31天,那么这个月就是30天,是大月.立夏 45-- ----16.4-- 13----55-- 05--17-- 19--12-- --------21.56--66.40-- 15--13----01-- 例1: 推算本年的, 08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18时16分,小满 60== ----20.2-- 14----24-- 05--03-- 19--27-- --------25.60-- 70.20-- 15--15----21-- 08年的立夏节是何时?芒种 75-- ----22.6-- 14----44-- 04--53-- 19--37-- --------30.20--72.60-- 15--16----45-- 应是: 4月4日18时16分+(15+15)天(10+13)小时(21+01)分夏至 90-- ----23.5-- 14----51-- 04--49-- 19--40-- --------31.40--73.50-- 15--17----38-- =5月6日17小时38分 (用的近似值,可能差1-2分)小暑 105-- ----22.6-- 14----44-- 04--53-- 19--37-- --------30.20-- 72.60-- 15--17----15-- 例2: 推算次年的,(平年2月28天).大暑 120-- ----20.2-- 14----24-- 05-=03-- 19--27-- --------25.60-- 70.20-- 15--16----28-- 08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18时16分立秋 135-- ----16,4-- 13----55-- 05--17-- 18--12-- --------21.56-- 66.40-- 15--14----27-- 09------------何时?处暑 150-- ----11.5-- 13----19-- 05--35-- 18--54-- --------15.20-- 61.50-- 15--12----17-- (只要加上5小时48分46秒就可以了)白露 165-- ----05,9-- 12----40-- 05--55-- 18--35-- --------07.70-- 55.90-- 15--09----08-- 应是: 4月4日18时16分+5小时48分46秒秋分 180-- 赤道00.0-- 12----00-- 06--15-- 18--15-- 正西方向 50.00--15--06----16-- =4月5日00时04分46秒寒露 195-- 南纬05.0-- 11----20-- 06--35-- 17--55-- 正西偏南07.70-- 44.10-- 15--02----50-- 例3: 推算次年的,(闰年2月29天)。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时间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时间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时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农历时间密切相关。

在中国的农耕社会中,人们通过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决定农事活动的时机。

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时间的关系,并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

二十四节气是指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所分割的24个时段。

这些时段分布在一年的不同时间点,每个节气大约相隔15天。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这四个节气是夏至、冬至、秋分和春分之前的第一个节气。

其他的节气则相应地在这些节点后面。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基于自然现象的变化,如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气温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状况等。

这些节气既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规律,也与人类的农耕生活息息相关。

农历时间是以月球运行周期为基础的日历系统,它与太阳历(公历)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农历时间中,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的长短不一。

由于农历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为标准,所以每年的日期会有所变化。

与此不同,公历的一年是固定为365天或366天的,日期相对稳定。

由于这些差异,二十四节气在公历和农历时间之间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公历时间中,立春通常是2月3日或4日,而在农历时间中,它可能在1月下旬或2月上旬。

这意味着根据不同的时间系统,人们可能在不同的日期庆祝节气。

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安排上会有所变化的原因。

下面是二十四节气的主要特点和在农历时间中的大致位置:1. 立春:这是春天的开始,在农历时间中通常在2月初。

2. 雨水:预示着春季雨水的到来,大约在2月中旬。

3. 惊蛰:意味着春雷开始响起,一般在3月初。

4. 春分:白天和夜晚的长度相等,大约在3月中旬。

5. 清明:人们扫墓祭祖的时间,通常在4月初。

6. 谷雨:意味着播种的时机,大约在4月中旬。

7. 立夏:夏天开始,一般在5月初。

8. 小满:预示农作物快要丰收,大约在5月中旬。

9. 芒种:意味着稻米开始成熟,通常在6月初。

10. 夏至: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大约在6月中旬。

24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

24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

24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
24节气是根据农历来确定的。

自古以来,中国农民根据太阳的位置、地球的运动和自然界的变化来制定农事活动的日程安排。

而24节气则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和地球公转的时间来决定的。

在中国,人们通常使用农历来纪年、安排生活和农作物的种植活动。

农历是一种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来计算日期的日历系统。

它由一个12个月组成的循环,每个月的长度则根据月亮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由于农历的特殊性,每年的24节气的日期也是不固定的,会在阳历的每个日期上有所浮动。

24节气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包括六个节气。

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每个节气的到来都代表着自然界的变化,也标志着农事活动上的一些重要时间节点。

24节气的确定是基于太阳的位置和地球公转的时间,因此它们与阳历的日期并无固定的关联。

每年农历上的闰月情况都会影响到节气日期的顺序和间隔。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新年(春节)在阳历的日期上是不固定的原因。

总体来说,无论是农历还是阳历,24节气都是中国人民根据太阳、地球的运动和自然界的变化而制定的一个专属时间表。

它们不仅是农事活动的依据,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感知
和理解。

无论是在农民还是城市居民的生活中,24节气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

除夕的农历与二十四节气

除夕的农历与二十四节气

除夕的农历与二十四节气除夕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农历中,除夕也被称为大年三十,标志着一年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除夕这一天的庆祝活动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中划分一年四季的时间点。

下面将分别介绍除夕的农历和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

1. 农历的起源与特点农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日期计算法,它主要基于对月亮运行轨迹和太阳运行轨迹的观测。

相比阳历,农历更贴近自然的变化,更能反映出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天气变化。

在农历中,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的长度不固定,而是根据月亮的运动而定。

此外,农历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月份——闰月,用来调整农历和阳历之间的误差。

2. 除夕的庆祝活动除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庆祝活动多样且富有仪式感。

在年夜饭上,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丰盛的菜肴,寓意团圆和幸福。

此外,家人还会贴春联、挂灯笼,以及设立年货等等。

除夕夜,人们通常会守夜,以驱散邪气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半夜时分,人们会放鞭炮和观看烟花表演,以驱赶邪恶并庆祝新年的到来。

3.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与应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中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时间节点的划分方法。

它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和地球的运动而确定。

二十四节气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季节变化、天气预测以及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机。

其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被视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与二十四节气有着紧密的联系。

4. 农历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农历和二十四节气是相辅相成的。

农历主要用于农业,关注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而二十四节气则更多地关注天气和季节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而农历则提供了具体的日期和庆祝活动。

在除夕这一天,人们既会参与农历的庆祝活动,也会留意二十四节气的转变,表达对自然和丰收的祝福。

总结起来,除夕作为中国传统农历的最后一天,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历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认知,而二十四节气则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历及农历闰月的计算方法

农历及农历闰月的计算方法

农历及农历闰月的计算方法哎,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农历和那个让人头疼的闰月。

说到农历,哎呀,感觉就像是一个古老的时光机,带着我们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农历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算的,得有点讲究。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变化来定的,跟阳历完全是两回事儿。

阳历一年有365天,农历却是一年有12个月,有时候甚至还要加一个闰月,听起来就让人有点懵了。

那农历的月份呢,一般是29天或者30天,这个得看具体的月亮周期。

嘿,快想象一下,晚上仰望星空,月亮高挂,咱们的祖先就是靠着这些自然现象来过日子的,真是神奇呀!说到闰月,哎呀,真是个“调皮捣蛋鬼”。

正常情况下,农历一年有12个月,不够用的时候就要加一个闰月。

为什么呢?因为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差距,导致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加个闰月,才能保持节气和节日的同步。

比如,春节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嘿,有些年头过得慢,正月初一居然会赶上大雪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加闰月的计算方法,其实有点复杂,咱们不深入了,轻松点,记住了就好。

现在,有的朋友可能会问,闰月怎么算呢?咱们要关注“二十四节气”,这可是个绝对的好帮手!每个节气对应着特定的时间点,比如春分、秋分等等。

根据这些节气来算,基本上就能弄明白什么时候该加闰月。

农历和阳历的结合,真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一旦掌握了,就像掌握了开锁的技巧,哎,心里那个美滋滋啊。

农历的每个月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月是个团圆的时刻,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包饺子。

到了二月,樱花烂漫,真的是美不胜收。

而农历的六七八月份,那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们可忙坏了,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闰月呢,通常是在夏秋交替的时候,所以咱们竟然能过两个七夕,哎呀,真是浪漫得不要不要的。

说到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农历也和我们的节日息息相关呢?中秋节、端午节,这些节日都是根据农历来过的,大家围坐一起,吃月饼、粽子,温馨又幸福。

可见,农历不仅仅是个日历,它更像是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载体。

每到过节时,咱们不仅是在庆祝,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

中国24节气和阳历、阴历是什么关系?

中国24节气和阳历、阴历是什么关系?

中国24节气和阳历、阴历是什么关系?
24节气和阳历、阴历的关系好比是阳历爸爸与阴历妈妈先后生育的24个子女的关系。

古人利用“日晷”测量日影的长度,以确定“冬至”时刻的到来,这是中国人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创造的最原始的“太阳历”,一年大约为365.25日。

古人在发明“太阳历”的同时,还依据月相的变化,发明了“太阴历”,算得月相的变化周期为29.5天,在划分月份的时候采用“定朔法”,就是只确定“朔日时刻”,“朔日”即为每月初一:该月份满30天,就是“大月”;该月只有29天,就是“小月”:连续两个大月或是连续两个小月也是属于正常的。

“太阴历”规定12个月为一年,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平年天数大约为354天。

古人利用“太阳历”来确定24节气的每一个“节点”;利用“太阴历”来确定每月的初一。

因为“太阴历”年比“太阳历”年每年少大约11天左右,怎样解决这11天的误差呢?因为“太阴历”是以“月份”为整体的,是不能任意拆分和添加天数的!所以不能用每年“补加”11天的办法去解决,只能以“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即以“整月批发”的办法:十九年中分七次解决的办法处理误差。

有“闰月”的年份实际月份是13个,天数大约384天。

目前中国使用的历法叫作《时宪历》,是一部中西合璧的历法,1645年大清顺治朝颁布。

《时宪历》已将“太阳历”与“西历”融为一体,称为“公历”。

二十四节气与阴历

二十四节气与阴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与阴历篇一:农历与二十四节气农历与二十四节气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

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

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

也叫旧历。

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始春二月:仲春、杏月、花月、早春三月:季春、桃月、阳春、暮春、四月:孟夏、阴月、梅月、清和月五月:仲夏、榴月、蒲月六月:季夏、荷月、荔月、伏月七月:孟秋、兰月、巧月、相月、霜月八月:仲秋、桂月、中秋月九月:季秋、菊月十月:孟冬、良月、阳月、梅月十一月:仲冬、冬月、葭月、辜月十二月:季冬、腊月、嘉平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春孟春立春315°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2月3——5日雨水330°桃始花仓庚鸣鹰化为鸠2月18——20日仲春惊蛰345°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3月5——7日春分0°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3月20——21日季春清明15°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4月4——6日谷雨30°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夏孟夏立夏45°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5月5——7日小满60°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5月20——22日仲夏芒种75°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6月5——7日夏至90°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6月21日——22日季夏小暑105°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7月6——8日大暑120°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7月22——24日秋孟秋立秋135°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8月7——9日处暑150°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8月22——24日仲秋白露165°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9月7——9日秋分180°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9月22——24日季秋寒露195°鸿雁来宾雀攻大水为蛤菊有黄花霜降210°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10月23——24日冬孟冬立冬225°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11月7——8日小雪240°虹藏不见天气上腾闭塞而成冬11月22——23日地气下降仲冬大雪255°鴠鸟不鸣虎始交荔挺生12月6——8日冬至270°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12月21——23日季冬小寒285°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1月5——7日大寒300°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1月20——21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是什么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是什么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是什么关系?
阳历也称太阳历,是地球公转周期纪年,一年有365或366(闰年);阴历也称太阴历,是月球公转周期纪年,一年有352.353.354.355或382.383.384.385(闰月);农历也称太岁历,是天干地支组合纪年,以立春为新年的开始……农历是中国特色,独一无二。

阴历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他国家也有使用……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节日;春节是阴历节日;农历年岁首就是立春……
例如:春节在阳历都是哪一天?通常是元月21日(1966)至2月20日(1985)之间,因此造成农历年在同一年中最多有385天,最少有352天。

也产生阴历年生人属相很难确定。

按照人们通常想法是以春节确定属相。

按照农历是以立春日确定属相。

例如2014年元月31日~2月4日(农历甲午年丙寅月丙午日)立春前出生人按照农历说是马(甲午)年生人蛇(癸巳)年说命(同一属相年里面有八字纯阴也有八字纯阳)!2015年2月4日(农历乙未年戊寅月辛亥日)~2月19日之前生人按照农历说是马(甲午)年生人羊(乙未)年说命(农历月的干支也是随二十四节气变化)。

也出现了一个阳历年中农历冬月,腊月生日的人部分可以过两次生日或一次生日也过不了(阳历生日与阴历生日通常十九年可以重合,特殊的终生都不易重合,阳历生日与农历生日终生都不能重合)。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
阴历 历法的种类 阳历 阴阳历 我国常用的 具体历法
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 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 既有阴历成分,又有阳历成分 阳历 阴阳历 二十四节气 阳历部分 农历月 阴历部分
公历 属于 农历 属于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清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公历中 的节日 元旦(1.1) 建党节(7.1) 妇女节(3.8) 建军节(8.1) 劳动节(5.1) 儿童节(6.1) 教师节(9.10) 国庆节(10.1) 阴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清明节(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 清明节
阳历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節 氣 詳 細 介 紹 | 夏





7.立夏—表示夏季已經開始,是夏四月的節氣,「夏」是 「大」的意思,到了農歷四月,春天播種的植物都已長大, 所以叫「立夏」。 8.小滿—是指田裡的稻子和小麥雖後未全熟卻已經盈滿了 的意思。農作物距收成尚有一段時日,未來還有可能遭受 乾旱、蟲害、雷雨的災害,仍然不敢滿心歡喜。 9.芒種—是農曆五月的節氣,乃是穀物生芒結種的季節而 稱之。 10.夏至—表示夏天到了。此日白天最長,是因地球不是正 圓形,且以廿三度傾斜角繞日轉;而繞日的軌道又是橢弧 形的,因而每天日夜的長度不一致。夏至時。地球繞到夏 至點,我們在北半球,白晝最長,南半球則正好相反。 11.小暑—是農曆六月的節氣,暑是熱的意思,小暑氣溫雖 高,但未達炎熱的極點,所以叫「小暑」。 12.大暑—小暑和大暑是夏季的最後兩個節氣。小暑半個月 後,氣溫慢慢爬升,一天比一天熱,酷熱至極,即是大暑。
農曆 正月初 正月中 二月初 二月中 三月初
概述 春天報到了... 雨水開始增加... 「初雷」冬眠動物驚醒... 晝夜時間平均... 天氣轉暖,春季過了大半
立春
二 十 四 節 氣 是 哪 二 十 四 個?
雨水
春季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4月20日或21日
5月5日或6日 5月21日或22日 6月6日或7日 6月21日或22日
晝夜時間平均...
天氣轉寒... 天寒地凍,漸漸有結霜... 冬天報到了... 天氣寒冷開始下小雪了... 寒流至,大雪紛飛... 今晚乃最長的一夜... 冰天雪地... 天冬至 小寒 大寒

節 氣 詳 細 介 紹 | 春





1.立春—是農曆廿四節氣的首位,表示春天降臨大地,一 切有創造性活動即將展開,每人都為這一天的來臨而充滿 喜悅和希望。 2.雨水—是在立春後的第十四或十五天,排名第二,也是 農作上的一個很重要的節氣,這時大地解凍,雨水充沛, 是農作全面展開的季節。 3.驚蟄—是仲春二月的節氣。驚蟄在雨水之後,隨「春雷」 鳴動起來。在古人的觀念中,是春雷驚醒了冬眠墊伏的蟲 類,「驚蟄」意指要提醒農民適時種植,注意蟲害。 4.春分—是二月的中氣。春分這一天,在天文學上是一個 關鍵的日子,太陽正好在黃道與赤道的相交點,晝夜一樣 長。春分也是人間的一個大日子,正是紅杏枝頭春意鬧的 季節,草長鶯飛,無限春光多明媚。 5.清明—節氣與民俗兼顧的「清明」,在意義上不同,節 氣的「清明」,是在春分之後半個月,這時春季已過去一 大半,在華南是個多雨的季節,故詩人便有「清明時節雨 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嘆詩。民俗中的清明,是 一個祭祖掃墓的日子,代表我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種慎終 追遠的精神。 6.穀雨—清明後的十五天是穀雨,乃「雨生百穀」的意思。 此時,氣候非常清爽,田裡的農作物欣欣向榮,有充沛的 雨水量,正好切合穀物成長的需要。
節氣 立春 驚蟄
中氣 雨水 春分 榖雨 小滿 夏至
月份
十 二 節 十 二 氣: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大暑
處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季節
節氣
陽曆 2月4日或5日 2月19日或20日 3月5日或6日 3月20日或21日 4月4日或5日
二 十 四 節 氣 的 由 來 2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月有兩 個節氣,在月首的稱「節」,月中 的稱「中氣」,簡稱為「氣」。簡 單點來說,二十四節氣就是地球繞 日公轉軌道上的二十四個點,好比 公轉軌道上的里程標誌,到了甚麼 節氣,就會有甚麼氣候,以反映一 年中各個不同時期的氣候寒暑變化。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除了四立與分 至合稱的八節,表示季節變換及劃 分四季外,都是反映該地區的氣候 寒暑變化及耕耘播種之農時等來命 名。
三月中
四月初 四月中 五月初 五月中
雨水充沛...
夏天報到了... 農作物漸漸盈滿... 穀物生芒結種時節... 這天白晝時間最長...
夏季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7月7日或8日
7月23日或24日 8月7日或8日 8月23日或24日 9月8日或9日
六月初
六月中 七月初 七月中 八月初
天氣漸漸炎熱...
二 十 四 節 氣 的 由 來 1


其實,中國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已創製了 陰曆,此套曆法是根據當時人們觀察太陽 和月亮的運行,互相配合而精確地計算出 來。為了補救陰曆無法配合的季節變化, 古人亦創製了二十四節氣用來指示一年中 氣候寒暑變化週期。 據說,節氣是神農氏制訂出來的。把二十 四節氣和古代陰曆結合起來,便能指示農 事和漁業生產,「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 氣」,農人配合著這些節氣,栽種適時的 植物;漁民也配合節氣變化,知道各種魚 類的成長與出現,捕得各種魚兒供食用, 可見生產與季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此時天氣炎熱至極... 秋報到了... 天氣開始轉涼... 清晨有露水了...
秋季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9月23日或24日
10月8日或9日 10月23日或24日 11月7日或8日 11月22日或23日 12月7日或8日 12月22日或23日 1月5日或6日 1月20日或21日
八月中
九月初 九月中 十月初 十月中 十一月初 十一月中 十二月初 十二月中
農曆閏年可有規則可循,多
待 答 問 題:
久一閏,該閏哪一個月? 農曆大小月可有規則可循? 國曆與農曆生日每隔多少 年會出現在同一天? “中秋”與”秋分”有何不 同? “清明”是[節氣]還是[節日]

曆 法 比 較:


陰曆: 根據月球環繞地球運行所訂 的曆法稱為陰曆;。「朔望月」是 月球接連兩次朔(新月)或兩次望(滿 月)相隔的時間,即29.5306日(29日 12小時44分3秒)。 。 陽曆:根據太陽在不同季節的位置 變化所訂的曆法稱為陽曆;「回歸 年」是太陽接連兩次通過春分點所 需的時間,即365.2422日(365日5小 時48分46秒)。 農曆:是涵蓋月球運行規律及太陽 位置變化的陰陽曆。農曆的基礎是 「回歸年」和「朔望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