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_罗永仕

合集下载

广西金矿地质及找矿前景浅析

广西金矿地质及找矿前景浅析

广西金矿地质及找矿前景浅析摘要:广西省如今存在的金矿点有几百余处,在已经探明的金矿储量中,绝大部分金矿产于寒武系和三叠系中,在经过了多次的地质岩浆活动以及地质构造活动后,广西地区形成的金矿床种类丰富多样。

本文从广西金矿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和广西金矿地质的种类特征两方面探究了广西金矿地质的现状,并将广西金矿分为桂东、桂北以及桂中等几个地区,根据矿化特征、成矿作用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对各个地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讨论,这对于广西金矿地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西金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1、广西金矿地质分析随着广西科学技术以及工业技术的进步,人民经济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对金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在饰品、电子、货币、宇航以及奖章制造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

广西采矿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金矿的开采数量的增加,但金矿市场依旧是供不应求,导致了金价的不断提高,也因此活跃了金矿采矿行业,使广西金矿地质在新金矿类型的发现、理论知识探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成就。

广西的金矿资源非常丰富,因处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而受到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和沉积建造等活动的影响,广西金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多物源、多成因和多层次等特点,而且金矿地质特征明显,类型繁多。

1.1 金矿时空分布从寒武纪到第四纪,广西省在这些时代都有相当数量的金矿产出,而且赋金层位分布非常广泛。

在目前已经知道的金矿储量中,寒武系的储量最多,约为57%,其次是第四系的砂金产量占23%,另外前寒武系、泥盆系以及其他时代的储量大概为20%。

而且,广西金矿的含金岩石分布也非常广泛,广西伴生金最主要的产出层位为:丹洲群和元古界四堡群(主要为绢云板岩、一套变质砂岩、变质细碧、角斑岩和页岩)、下震旦(主要为粉砂岩、含铁砂岩、统砂页岩、寒武系砂岩、页岩等)和泥盆系(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砂岩、页岩等)。

金的丰度在火山岩、页岩以及三叠系砂岩等岩石中较高,平均值大约为2.72ppb,而寒武系中金的平均丰度值远远大于克拉克值,这为以后各种类型金矿在各个时期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比如广西省大多数的含金石英脉矿床以及六个中型矿床全部产于寒武系中。

广西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广西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广西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佚名【摘要】为了解广西矿产开发对周边土壤及农作物等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情况,首先对广西矿区重金属污染源分布进行概述,阐述矿区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并分析矿区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总结出当前矿区的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在重金属污染方面调查和治理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广西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irstly summarized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mining area of Guangxi in order to introduce the impact of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mineral exploitation on soils and agricultural crops in the peripheral area.Secondly the author studi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mining area and analyzed the hazard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to human health in the mining stly,the author summed up the control measures currently taken in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problems in executing them,and presente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which would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mining area of Guangxi.【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541-545)【关键词】广西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广西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分布着大量的锰矿、铅锌矿及其它有色金属矿。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现状与问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现状与问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现状与问题作者:日期:[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支撑,尤其在当今资源日趋紧缺的大环境下,如何合理配置、有效剂用现有的矿产资源以满足该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文章通过对该经济区的矿产资源开展调查研究,在取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实证、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矿产资源的现状以及开发利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进行研究。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依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和开发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实现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以及出台相应的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现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南拥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连珠三角,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接壤,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既是我国大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中国通向东盟的陆路、水路要道,又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锰矿、铝土矿、锡矿和铅锌矿是广西的优势矿产资源,均分布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北海、钦州、防城港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主要是钛铁、铅锌、锡、锑等。

其中以钛铁矿有较大开发潜力,其余矿种储备量均在1000万吨以下。

非金属矿:主要是高岭土、石英砂、石膏、各类粘土、石灰石、花岗岩等,其中高岭土储量占全国首位。

根据调查的资料和北海、钦州、防城港国土部门提供的材料分析、整理,综述如下:(一)矿产资源数量及分布钛铁矿:钛铁矿在钦州市_的灵山县、浦北县和钦南区、钦北区有广泛分布,为坡积型和冲积型矿床,潜在资源储量为1000万吨左右(矿砂)。

广西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一)

广西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一)

广西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一)摘要]文章主要从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管理方面阐述了广西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针对广西金矿产业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广西金矿产业发展步伐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矿业;广西;开发利用广西贵金属矿产中,金矿资源潜力可观。

但据广西统计年鉴(2005年)显示,2003年广西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业企业13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41226万元,工业增加值344819万元,利税总额137816万元,销售收入1012028万元,分别占广西工业企业的4.6%、7.2%、7.7%、7.9%和7.1%。

而金矿产值仅占有色金属总产值的1.5%左右。

与其他矿产资源相比较而言,金矿产业尚未发挥出对广西经济发展应有的作用。

一、广西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目前,广西金矿生产已形成田林高龙、凭祥龙塘、贵港(六梅、龙头山)、贺州龙水、横县南乡、凤山等六大基地。

其中,据澳大利亚资源卫星遥感探矿图片显示,凤山黄金储量在150吨以上,属黔、滇、桂“金三角”地带,黄金矿遍布金牙乡、菜家坪和那林等地,矿床储量为国家中型以上,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极大兴趣。

2003年,山东天承生物金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金牙金矿,该公司成功采用了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提金工艺,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2006年,金牙矿区又引来了澳大利亚开发商,签下了上亿元的开发资金,从而使其开采和冶炼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是,由于广西金矿大多是高砷、碳、硫类型金矿石,品位相对较低,在开采和冶炼规模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金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一)金矿采、冶炼技术相对落后据统计,广西的主要金矿产区数量大约为19个,它们大都采用大量的氰化物来直接浸泡析取黄金这种传统工艺。

与加拿大相对先进的提金工艺相比较而言(其金提取率一般可达70%~85%),这种冶金方式金析出率很低(通常只有25%~47%)。

广西乐业—凤山—凌云地区,发现15个金矿点,圈定13个金找矿靶区

广西乐业—凤山—凌云地区,发现15个金矿点,圈定13个金找矿靶区

广西乐业—凤山—凌云地区,发现15个金矿点,圈定13个金找矿靶区原标题:广西乐业—凤山—凌云地区卡林型金矿找矿潜力大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摘要:通过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对水系沉积物Au-As-Hg-Sb元素综合异常进行查证,发现15个金矿(化)点,圈定13个金矿找矿靶区,揭示桂西地区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并总结提出金矿的盆地流体-大气降水成矿模式。

1.项目概况“右江成矿区桂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归属于“扬子陆块及周缘地质矿产调查”工程,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

项目周期为2016—2018年。

主要目标任务是以卡林型金矿、沉积型锰矿、堆积型铝土矿为主攻目标,开展矿产地质调查,为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工作地区为广西西部地区,是滇黔桂“金三角”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区。

针对卡林型金矿,在乐业—凤山—凌云一带部署3个矿产调查子项目,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剖面测量、异常查证,发现一批金矿(化)点,圈定一批找矿靶区,找矿取得了新的进展。

2.成果简介(1)在乐业—凤山—凌云一带,通过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圈定69处1∶5万水系沉积物Au-As-Hg-Sb元素综合异常,新发现15个金矿(化)点,圈定13处金矿找矿靶区(图1),其中A类靶区9个、B类靶区4个。

凤山县林老坪金矿找矿靶区位于金牙大型金矿床东约5km,面积约9km2,靶区内发现一条近南北走向的含矿蚀变带,延伸长约5.2km,宽10~88m。

施工9条探槽和剥土工程,初步圈定14条金矿(化)体。

其中,①号矿化体控制长50m,厚3.49m,金平均含量0.51×10-6;②号矿化体控制长50m,厚14.38m,金平均含量0.60×10-6;③号矿化体控制长50m,厚16.42m,金平均含量0.54×10-6。

凤山县响拉金矿找矿靶区,位于明山大型金矿床南约9km,面积约16km2,靶区内发现一条北西向的含矿蚀变带,长约310m,宽20~150m。

《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广西田东县那矿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高程 140~310m,位 ⑥
于①矿体下部。
高程 285~310m,位 ⑦
于②矿体上部。 高程 370~420m,位 ⑧ 于③矿体上部。 高程 230~325m,位 ⑨ 于②矿体东北端上 部。
层位二、第三亚段砂岩、 泥岩中。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第二亚段砂岩、泥岩中。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第二亚段砂岩、泥岩中。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上 部及第三段下部砂岩、泥岩 中。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三段 下部砂岩、泥岩中。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第二、第三亚段砂岩、泥岩 中。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第三亚段砂岩、泥岩中。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第三亚段砂岩、泥岩中。
1.01~10.20 0.61~1.76 130
平均厚 4.99 平均 1.49
0.77~21.66 0.64~1.16 110
平均厚 6.32 平均 0.88
0.90~17.15 0.57~3.39 145
平均厚 9.83 平均 1.14
10.06~12.12 0.65~0.81
40
厚 11.10
1180 650 220 370 130 420 110 150
三叠系中统百逢组第二段 180
第二亚段砂岩、泥岩中。
单工程品位 延深(m) 矿体厚度(m)
×10-6
1488
0.70~105.39 0.53~3.04 平均厚 23.19 平均 0.93
1.06~69 0.52~1.60 750
平均厚 13.57 平均 1.01 1.18~26.45 0.61~2.09 165 平均厚 10.84 平均 1.23
4
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呈似层状,受褶皱影响发生褶曲,矿体产状变
化较大,倾角 21~75°。控制斜深约 750m,沿倾向延伸已超出了采矿

金矿资源选冶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金矿资源选冶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金矿资源选冶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的黄金地质储量中,约有1000吨左右属于难处理金矿资源,约占探明储量的1/4。

这类资源分布广泛,在各个产金省份中均有分布。

其中,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广西、陕西等西部省份占有较大比重,辽宁、江西、广东、湖南等省区也有较大的储量。

主要的资源矿区如:广西金牙金矿(30吨)、贵州烂泥沟矿区(52吨)、贵州紫木函矿区(26吨)、贵州丫他矿区(16吨),云南镇源冬瓜要矿区(10吨),甘肃舟曲坪定矿区(15吨),甘肃岷县鹿儿坝矿区(30吨),辽宁凤城(38吨),广东长坑矿区(25吨),安徽马山矿区(14吨)等。

造成这些矿石难处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和矿物组成是最根本的原因,根据工艺矿物学的特点分析,国内难处理矿金矿资源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种为高砷、碳、硫类型金矿石,在此类型中,含砷3%以上,含碳1-2%,含硫5-6%,用常规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率一般为20-50%,且需消耗大量的Na2CN,采用浮选工艺富集时,虽能获得较高的金精矿品位,但精矿中含砷、碳、锑等有害元素含量高,而给下一步提金工艺带来影响。

第二种为金以微细粒和显微形态包裹于脉石矿物及有害杂质中的含矿石,在此类型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少,约为1-2%,嵌布于脉石矿物晶体中的微细粒金占到20-30%,采用常规氰化提金,或浮选法浮集,金回收率均很低。

第三种为金与砷、硫嵌布关系密切的金矿石,其特点是砷与硫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砷含量为中等,此种类型矿石采用单一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提标较低,若应用浮选法富集,金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收率指标,但因含砷超标难以出售。

针对以上特征,解决国内的难处理金矿资源这一难题仍然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氰化提金之前先进行预处理,将金矿中伴生的主体矿物氧化分解,使被包裹的金解离暴露出来,同时,也将一些干扰氰化浸金的有害组分除去;第二、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试剂,以抑制或消除有害组分对氰化浸金过程的干扰达到强化浸出的目的;第三、寻找新的高效的或无毒的浸金溶剂,取代氰化物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广西金牙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前景

广西金牙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前景

广西金牙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前景广西金牙金矿床是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境内的一处大型金矿床,该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非常突出,是其找矿前景的重要基础。

控矿构造特征:广西金牙金矿床主要由含金石英脉组成,这些石英脉通常沿着与南北向近乎垂直的构造带分布。

这些地表构造的延伸在深部亦有延续,形成了一系列的断层和褶皱带,矿床主要围绕这些断层和褶皱带形成。

从地质构造分析来看,矿床位于广西的金滩隆起带,该地区的岩石构造为逆冲式褶皱和逆断层构造,因此控制着广西金牙金矿床的构造,主要为逆冲褶皱构造、逆断层构造和滑移构造。

找矿前景: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及野外实地考察,广西金牙金矿床的找矿前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其次,已发现了多个与含金石英脉有关的矿床。

而在第三,金牙金矿床的富集矿化带在地质体中的长度至少达数公里,巨大的矿产勘探潜力为后续的探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

总体而言,广西金牙金矿床在控制矿床的构造、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演化历程等方面均具有其独特性,这对于其后续探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广大矿产资源开发者提供了备选资源。

对于广西金牙金矿床的数据分析,需要包括矿床产出、地质资源储量、探明储量、勘探工作进展等方面的数据。

以下为该矿床相关数据的分析:1. 矿床产出: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广西金牙金矿床的累计黄金产量达到了175.98吨。

近年来,该矿床的年产金量在10吨以上,也就是说该矿床依然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黄金矿床。

2. 地质资源储量:广西金牙金矿床的地质资源储量为452.1吨,其中含金量平均为3.6克/吨,总金量为1626.45公斤。

这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储量,对于矿业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3. 探明储量: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该矿床的探明储量已经达到了239.9吨。

这是指经过正式勘探,已经探明品位和储量的矿石的数量。

4. 勘探工作进展: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当前广西金牙金矿床已经完成了15个区块的勘探工作,并且仍在继续进行矿业资源勘探工作。

广西隆林县张家湾金矿地质特征及展望

广西隆林县张家湾金矿地质特征及展望

广西隆林县张家湾金矿地质特征及展望张家湾金矿位于广西西北部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乡的大平村—牛江坳一带,隆或金矿的西南侧约1.5km处(图1)。

该矿发现于2005年,目前查明浅部的资源/储量若干吨。

张家湾金矿既有顺不整合面分布的层状矿体,也有赋存于切层断裂中的脉状矿体,因此对该矿床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层状矿体与脉状矿体之间的成因联系,为正确建立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的普适性成矿模式提供一个重要的中间型式。

1 地质背景右江褶皱带主要是一个印支期的造山带。

前人资料大多将其划为华南地块的一部分(任纪舜等,1980;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5;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但也有资料将其划归为扬子地块(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987)。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5)根据右江盆地的特殊演化历史,将其称为右江再生地槽,也有学者称之为右江裂谷(柳淮之等,1986)。

右江地区在早泥盆世晚期由于受古特提斯洋打开影响而发生裂解,形成陆缘裂谷,并逐渐演化为台沟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局部形成有限小洋盆;早中三叠世,沉积充填了巨厚的陆源碎屑浊积岩,并将盆地内长期发育的孤立碳酸盐台地淹没,形成所谓的“右江再生地槽”。

晚三叠世,盆地回返造山,形成印支期的造山带(曾允孚等,1995)。

燕山期出现超基性岩-酸性岩墙组合和小型断陷盆地,标志着新一轮的岩石圈伸展,地壳重新裂解。

2 矿区地质概况2.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上古生界泥盆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下统罗楼组、中统板纳组及第四系。

泥盆系包括台地相融县组(D3r)灰岩夹白云质灰岩。

石炭系包括台沟相英塘组(C1yt)硅质岩、粉砂岩、泥岩,为隆或金矿的主要含金层位。

浅水台地相都安组(C1d)、黄龙组(C2h)、马平组(C2m)灰岩。

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生物屑灰岩,上统(P2)未分岩组凝灰岩、粉砂质泥岩、硅质岩,为张家湾金矿层状矿体的含金层位。

三叠系包括下统罗楼组(T1l)含炭质粉砂质泥岩、硅质泥岩、泥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上部夹细砂岩,为张家湾金矿脉状矿体的主要含矿层位。

刍议广西百色市某金矿的地质特点与成矿原因

刍议广西百色市某金矿的地质特点与成矿原因

刍议广西百色市某金矿的地质特点与成矿原因广西金矿的规模大部分都是小型的,资源总量也不大,而且是分散的分布,勘查开采的难度不是很大。

因此广西金矿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所以本文就针对广西百色市某金矿地质特点与成矿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便对广西金矿资源勘查和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标签:广西百色市金矿地质特点成矿原因0引言金矿是广西发现和开发利用比较早的矿种之一。

研究调查表明,广西的金矿具有矿床规模小,资源总量不大,呈分散分布以及开发利用程度大等特点。

随着不断的开采,矿产资源不断的减少。

近几年,广西矿产比较富集的百色市的金矿资源只能探明到几个零星分散、资源储量只有几百千克的矿山,没有探明到比小型矿山大点的矿山。

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勘查和开发利用广西百色市的金矿资源,本文就从金矿的地质特点及成矿原因进行一下分析探讨。

1广西百色市某金矿地质特点1.1金矿地质及矿床类型广西百色市某金矿位于桂西资源富集区。

区域上广泛出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硅质岩,区域构造复杂。

受北西西向断裂带控制,岩控不明显。

矿床的类型主要有变质热液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地液溶滤含金方解石脉型金矿床;断裂带蚀变岩型金银矿床;伴生金矿床和外生金矿以及砂金矿。

变质热液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指在区域变质或者岩浆侵入导致含金地层产生热力变质,这样就促使了金居化、迁移,进而产生金的成矿富集区。

该类型矿床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

矿体多数呈脉状、网脉状以及扁豆状。

而且膨缩现象和尖灭再现现象特明显。

该类型矿床如果按脉体的形态、矿石的组成成分以及其结构构造可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断裂带石英脉密集带型、石英大脉型、石英小脉型、石英网脉型和细脉浸染型。

地液溶滤含金方解石脉型金矿床是指含金的碳酸盐层受到地下水热液的溶滤作用而形成的含金方解石脉型金矿床。

此类型矿床的形态比较复杂,形状也很特殊,是目前罕见的金矿床类型,同时也是广西西部主要的金矿床类型。

断裂带蚀变岩型金银矿床是指含金地层经过长期的各种地质作用,改造衍生的含金热液在挤压破碎带、断裂带以及片理化带等处进行沉淀,最后形成金银矿床。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意见-桂国土资发〔2015〕5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意见-桂国土资发〔2015〕5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意见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意见桂国土资发〔2015〕50号各市、县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对于促进我区矿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广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得到了较大的进步,部分优势矿种的“三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但仍存在综合利用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低问题,需要采取更加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现提出如下意见:一、严格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各市县在编制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时,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本地区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方向、任务、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矿产资源规划一经批准,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对不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要求的,不得新设立采矿权;已有采矿权不符合规划明确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要求的,要引导逐步达到相关要求。

二、鼓励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和开发应用鼓励探矿权人依法在登记探矿权范围内综合评价和勘查高风险类矿产,支持探矿权人按照国家保护性矿产管理要求开展共伴生保护性矿产综合评价工作。

引导矿业权人依法加强对自有矿业权所登记矿种低品位矿的评价和开发应用。

鼓励矿山企业在取得安全和环保许可前提下,按照开采方案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对自有采矿权尾矿进行再次回收利用。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战略问题-2019年精选文档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战略问题-2019年精选文档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战略问题生态创新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实现现代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生态创新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出发,通过生态技术的革新、绿色制度的形成,生态观念的改变不断地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生态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增加生态环境系统运转的生态资本,增强生态环境系统的转化功能,提高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转化效率,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系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及其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因此,制定并选择适合广西区情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创新战略,研究生态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对丰富创新理论内容,促进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近年来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诱发诸多地质灾害,严重危及生态环境近年来,广西地质灾害防治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发生次数、人员伤亡等均呈上升趋势。

广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全区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面大,是全国7个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

从近年来地质环境监测的情况看,广西地质灾害有加剧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至2003年期间,广西共发生较大级以上突发性地质灾害2397起,造成380多人死亡,640多人受伤。

从统计数字看,近年来,广西地质灾害不仅发生范围扩大,而且发生次数、造成人员伤亡数也呈增长趋势。

1999年,广西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为239起,死亡42人,受伤11人;200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506起,死亡21人,受伤40人;2003年,突发性地质灾害658起,死亡33人,受伤21人;2004年,地质灾害不仅发生次数、造成人员伤亡数都比2003年增多,而且中型灾害也比往年增多,死亡3人以上的中型灾害在宾阳、武鸣、凌云等地多次发生。

目前广西查明的各种地质灾害点有5600多处,处在不稳定状态的隐患点共3822处,其中大型以上的隐患点451处,受威胁群众13万多人。

关于对广西黄金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对广西黄金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对广西黄金产业发展的思考摘要: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区位优势显著,资源丰富、产业历史悠久,如何做好广西黄金资源开发利用,增强黄金产业竞争力,对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和振兴区域经济具有显著意义,本文从广西黄金资源状况、区位条件、市场前景进行分析,着重从加强产业规划等六个方面为广西黄金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广西黄金产业链资源黄金作为特殊商品,有着强大的金融属性,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对人民币国际化和应对金融风险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广西自唐、宋时期就已经开始采金,1941年、1959年两年全区黄金产量分别达到1437.5公斤和1225公斤,产量分别占据当年全国第二、第三,一度成为我国黄金主要产金省区,为国家黄金产业做出了重要作用。

研究如何提振广西黄金产业,对于增强国家黄金产业竞争力,服务国家金融战略具有显著意义。

一、广西黄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资源方面,截止2019年,广西累计查明黄金资源储量400多吨,在全国排名17位,由于地质勘察工作相对滞后,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比例远低于全球50%的水平,金矿以微细粒侵染型为主,含砷含碳,难选冶,厚大矿脉少,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

生产方面,2019年,广西全区年矿产金产量0.767吨,全国排名23位,仅占全国黄金产量的0.24%,全区实际生产黄金矿山有7家。

从布局上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散布于贺州、河池、贵港、百色、梧州等多地,产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大多在300吨/日-500吨/日,品位普遍较低;在生产方式上,大多采用平硐、竖井、斜井或以上组合方式进行开拓,大型采掘设备无法施展,自动化程度较低,井下人工作业还普遍存在;部分矿山安全环保意识不高,投入不足,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全区没有独立黄金专业冶炼企业,产业链条有缺失。

在下游深加工方面,2019年,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在平桂区落地,截止目前,已入驻企业40家,其中含23家加工企业、2家销售门店、15家配套公司,其中有24家企业已投产运营,产业园2020年产值达24亿。

论广西高龙金矿成矿模式

论广西高龙金矿成矿模式

Coal Mining Technology︱410︱2017年12期论广西高龙金矿成矿模式李玉光 李炷霞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我国的矿产资源越来越重视,而广西高龙金矿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矿产资源。

众所周知,广西高龙金矿位于滇黔桂三个省的交汇处,这一地区富含金矿,其金矿类型为微细浸染金矿。

除此之外,高龙地区位于该地区的一个小隆起之处,加上周围为断裂带,这就为高龙金矿的形成准备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同时,这一地区的硅化现象很好,能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便利之处。

本文首先对高龙金矿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的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通过以上的论述对广西高龙金矿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特征;成矿模式;广西;高龙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12-0410-011 矿床简介高龙金矿的地理位置在广西田林县,这一地区位于滇黔桂三个省的交汇处。

本矿区产于滇黔桂晚古生代裂谷拗陷区中的一个小隆起内,是桂西北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之一[1]。

按照现在的认识,我们可以把高龙金矿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其名称分别为鸡公岩矿段、鸡公岩南矿段、金龙山矿段和龙爱矿段。

就每个矿段目前的工作状况来讲,前两个矿段位于矿区东部,为区内主要矿段;而后两个矿段由于工作程度较低,目前已经停产。

一直以来,人们对广西高龙金矿的成因及成矿模式认识不足,以往只是简单的采集,并没有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充分研究,而本篇文章就探讨了广西高龙金矿的成矿模式。

2 矿床地质特征在广西高龙金矿所在的区域内,其地质特征比较复杂。

通常可以从上至下分为三层,其名称分别为寒武系中上统、泥盆系至三叠系中下统及第三系地层[2]。

除此之外,该地区断裂情况也常常发生,并且断裂带目前已构成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封闭图形。

这些断裂带不但可以为金矿的形成提供地理条件,还可以为金矿的形成提供热源通道。

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

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

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推进,国家在广西金矿中找矿面临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城市各个行业的建设在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但仍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文主要以广西金矿研究方面来论述金矿中找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应注意的问题,因此,我国广西金矿成矿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研究金矿成矿对矿山的继续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找矿远景1前言随着世界金矿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世界金矿业巨头的重新整合和中国金业的崛起,刺激了整个中国金矿的发展。

中国近十年来所形成的金业优势,为中国金业企业储备了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为中国地方政府增强了加快发展金业、扶持发展金业的信心和决心。

因此,展望未来,中国金矿业在中国金业蓬勃发展的潮流中,就不会因国外金矿优势的冲击而停滞不前,反而就会扬长避短得到更大的发展。

广西金矿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摆在找矿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同时,对广西金矿找矿来说,既是良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金矿找矿工作者的工作研究。

2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广西处于华南板块南缘,并经历了活动特点不同的还西期两大构造运动阶段,在燕山运动时,来自南东方向的太平洋板块和来自南西方向的印度板块的俯冲作用。

据研究结果,桂东南地区是复杂地体的拼接区,人为本区存着两个不同时期的地体——灵山地体和博白地体。

它们都以深大断裂为界,先后增置和拼贴在古板块上。

由于地铁之间的俯冲和碰撞活动,在燕山期褶皱造山,形成我国著名的华南造山带,在造山带内发育一系列的脆及韧性剪切带和逆冲推覆构造,如博白-岑溪脆-韧性剪切带,有利于金矿的形成。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特别在深大断裂带附近表现更为突出。

岩浆活动由早到晚可分3期:(1)加里东期的混合岩化作用,使前寒武系各类岩石大部分变成混合烟和混合花岗岩;(2)海西期-印支早期发生的断裂变质作用,使加里东期的混合岩进一步重熔和交大,形成各种混合花岗岩伟晶状花岗岩等;(3)燕山时期主要沿深大断裂带发育深熔侵位花岗岩,其产状以岩株状为主。

广西低品位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广西低品位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广西低品位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探讨首先阐述了广西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依托金矿资源,创新建矿模式,加强联合生产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应用, 加强矿石综合利用, 落实矿山环保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低品位金矿资源, 加快广西金矿产业的发展步伐。

标签:广西;低品位金矿;开发利用广西贵金属矿产中,金矿资源潜力可观。

广西金矿生产已形成六大基地,包括田林高龙、凭祥龙塘、贵港(六梅、龙头山)、贺州龙水、横县南乡、凤山等。

其中,凤山黄金储量在150 吨以上,黄金矿遍布金牙乡、菜家坪和那林等地,属黔、滇、桂“金三角”地带,矿床储量为国家中型以上,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极大兴趣。

2006年,金牙矿区引来了澳大利亚开发商,签下了上亿元的开发资金,从而使广西在金矿开采和冶炼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是,由于广西金矿大多是高砷、碳、硫类型金矿石,品位相对较低,在开采和冶炼规模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①金矿资源开发宏观调控失衡。

②采选工艺落后、机械化水平低、设备陈旧。

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

④矿山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恢复治理尚未真正起步。

针对当前广西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为促进广西金矿产业发展,笔者提出一些粗浅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1 依托充足金矿资源,加大低品位金矿资源开发应该看到目前广西的经济还不发达,黄金工业还比较薄弱,从黄金储量、金矿资源后备基地及目前黄金年产量等方面,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山东等产金大省。

为了赶超东部产金先进省区,广西在加快富矿资源勘查同时,应加快低品位金矿的勘查找矿,以此弥补广西金矿探明储量的不足,使得一批金矿资源基本可靠的金矿筹建投产。

但低品位金矿勘查费用的来源, 应同富矿勘查费用的来源一样, 来自多渠道的筹集勘查资金。

广西的低品位金矿勘查, 只有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路子。

即“谁投资勘查, 谁优先开发”。

广西应吸取各方面意见,认真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 保障金矿勘查开发的正常进行。

广西桂东金矿成矿分析与找矿远景

广西桂东金矿成矿分析与找矿远景

广西桂东金矿成矿分析与找矿远景摘要:在广西区域地质发展的过程中,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金矿条件较为良好,开采的类型很多,所在区域较为广泛,具有较高的找矿前景。

因此,在广西金矿实际管理期间,需加大成矿分析力度,明确具体的找矿前景,制定完善的管理与控制方案,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广西桂东金矿;成矿分析;找矿远景在广西桂东地区金矿成矿分析的过程中,应了解具体的成矿地质特点,制定完善的找矿分析与调查机制,以此提升整体管理与控制效果,优化工作模式与体系,更好的进行规划与协调,总结丰富经验,创建现代化与多元化的控制模式。

一、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对于广西桂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而言,在实际分析中需加大整体研究力度,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协调管控方式与方法,以此提升整体分析与设计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实际管理与开发要求。

1、广西桂东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1.1、时空特征分析广西的金矿成矿时期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元古代成矿期、加里东成矿期、海西成矿期、燕山成矿期、喜山成矿期。

金矿的成矿一般需要经历初始聚集、富集成矿的漫长演变过程,因此该类矿床的时控表现较为复杂。

不过广西区内所有金矿成矿都有一个相对重要的时期,以此为出发点,广西桂东地区金矿成矿以加里东成矿期和燕山成矿期为主:(1)加里东期。

是桂东地区成矿的重要时期,据不完全数据分析和地质依据,矿床类型主要是含金石英脉型,来自寒武系的岩浆热液;(2)燕山期。

属于桂东地区重要的成矿期。

由于受燕山期的断裂带影响,金矿主要为蚀变岩型,主要形成于燕山期的重熔花岗岩。

另外,资料显示,燕山期是一个重要的内生金矿成矿期,也存在外生金矿的富集,此期生成了很多伴生金矿。

1.2、层控特点分析根据已知的近况信息进行分析,在广西桂东地区金矿矿床中,受到各个地层的控制与约束,矿体的产出具有明显特征,可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探索,在实际找矿的过程中,可以明确具体的层控特征,加大整体分析力度。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初探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初探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初探者香,卜晓晓,沈华世,李阳,陆小杰,马端巧(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通过了解广西地区矿产资源分布概况及目前的开发状况,探明广西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难题以及矿产开采带来的外部问题,为有效改善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缓解矿产资源耗竭的压力,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赋予可持续发展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新的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代际公平伦理可持续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激励制度、有效将四个“二”相结合等多种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AbstractBy understanding the miner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profile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GuangXi region . And exploring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effectively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mineral resources, achieve the extinc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iving the new mean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ming up with the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theory,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centive system, and four "two" combination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Key word: GuangXi mineral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广西矿产资源总类齐全,各种矿的含量丰富,已成为推动广西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基础,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分依赖于矿产资源,对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挖,已经对矿产资源本身和周围生态坏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的破坏,目前许多矿产资源面临着衰竭的命运,已经不能很好的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定矿产资源发展概况,积极应对开采中带来的问题,确立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创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第8期经济与社会发展VOL.5.N o.8 2007年8月ECONOM I C AND SOC I A L DE VELOP MENT AUG.2007广西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罗永仕,韦玮[摘要]文章主要从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管理方面阐述了广西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针对广西金矿产业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广西金矿产业发展步伐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矿业;广西;开发利用[作者简介]罗永仕,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韦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007[中图分类号]F4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075-04广西贵金属矿产中,金矿资源潜力可观。

但据广西统计年鉴(2005年)显示,2003年广西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业企业13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41226万元,工业增加值344819万元,利税总额137816万元,销售收入1012028万元,分别占广西工业企业的4.6%、7.2%、7.7%、7.9%和7.1%。

而金矿产值仅占有色金属总产值的1.5%左右。

与其他矿产资源相比较而言,金矿产业尚未发挥出对广西经济发展应有的作用。

一、广西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目前,广西金矿生产已形成田林高龙、凭祥龙塘、贵港(六梅、龙头山)、贺州龙水、横县南乡、凤山等六大基地。

其中,据澳大利亚资源卫星遥感探矿图片显示,凤山黄金储量在150吨以上,属黔、滇、桂/金三角0地带,黄金矿遍布金牙乡、菜家坪和那林等地,矿床储量为国家中型以上,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极大兴趣。

2003年,山东天承生物金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金牙金矿,该公司成功采用了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提金工艺,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2006年,金牙矿区又引来了澳大利亚开发商,签下了上亿元的开发资金,从而使其开采和冶炼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¹。

但是,由于广西金矿大多是高砷、碳、硫类型金矿石,品位相对较低,在开采和冶炼规模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金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一)金矿采、冶炼技术相对落后据统计,广西的主要金矿产区数量大约为19个,它们大都采用大量的氰化物来直接浸泡析取黄金这种传统工艺。

与加拿大相对先进的提金工艺相比较而言(其金提取率一般可达70%~85%),这种冶金方式金析出率很低(通常只有25%~ 47%)。

广西金矿区大多是高砷、碳、硫类型金矿石,用常规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率一般为20%~ 50%,且需消耗大量的N a CN。

以金牙矿区为例,该矿床为超细微粒硫化物浸染型金矿,矿石中的金主要附存在黄铁矿、毒砂为主的硫化物中。

另外就是金以微细粒和显微形态包裹于脉石矿物及有害杂质中的含矿石,在此类型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少,约为1%~2%,嵌布于脉石矿物晶体中的微细粒金占到20%~30%,采用常规氰化提金,或浮选法浮集,金回收率均很低。

在相当多的金矿床中,往往还含有镉元素,对环境也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金矿产业尚未真正形成/有计划的保护性0开采管理机制一方面,金矿产业相关管理部门权责不清、管理权限重叠甚至是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对金矿开采的技术门槛总的要求过低。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重点产金区、主要矿层或重点矿带周围,在一个大矿区(矿床)内,往往出现企业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地抢夺开采现象,形成了/矿连矿、坑连坑0,矿界交错重叠。

在矿区的边沿地带,则有大量的小企¹本文中一些材料和数据引自广西凤山县国土资源局2005年国土统计资源。

75业、小集体甚至是个人的零星开采作业。

这些小集团以及个体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往往只能采用直接氰化浸泡析取黄金,对于含砷、镉等有害元素的复杂金矿开采还不能达到技术和环保要求,结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问题就广西的情况来看,金矿提取主要还是依赖于氰化钠这种剧毒药品,因此,稍有闪失便会威胁到生态环境。

在所有的19个重点产金区,自然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在其他一些规模较小的金矿区(点),环境问题甚至更为突出。

2000年,广西龙头山金矿污染严重:庄稼枯死,鱼蛙绝迹。

贵港市覃塘区杨志村近百亩良田被矿砂淤积成了矿砂田,庄稼成片枯死在沙漠化的田间。

据村民说,自从1988年龙头山大面积开采金矿后,炼金的氰化物和废弃矿砂顺河而下,不仅使河中鱼、蛙绝迹,人畜也无法饮用河水。

更严重的是,每逢山洪暴发,矿山上的毒水和有毒矿砂随着洪水浸进田里,良田变成了矿砂淤积田。

规模较小的天峨县八南金矿点也一样。

2003年,根据环保专家的检验,金牙矿区采矿废石浸出液砷、铅浓度及选厂尾矿浸出液砷浓度超过GB3838-2002II类标准及GB5048 -92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6¹。

据5信息时报62004年4月14日报道,广西横县百余名村民在该县金矿打工,因金矿粉尘超标而患上矽肺病,截止报道时已有15名矿工死于矽肺病。

这类污染事故不胜枚举,给环境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

2.安全问题广西的金矿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加上复杂的地理条件,金矿产业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据中新网消息,2002年广西凭祥市龙塘金矿发生塌方事故,造成9人死亡,11人受伤。

2000年,百色市龙川镇发生一起金矿倒塌事故。

据目击者称,有数十人被掩埋在矿窟内,生还希望渺茫。

一些非法采挖者为了躲避有关部门的监管和检查,多是以非常简陋的设备进行开采,从而不具备基本的安全保障,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

天峨金矿点就曾出过多起工伤事故。

另外,广西金矿开采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即金矿开采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事件。

包括凤山矿区、天峨矿区和南丹矿区等在内的矿区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都不时地发生为抢夺资源出现暴力冲突的事件。

然而,这类事件常常被有关部门所忽略,通常将它视为普通的暴力事件来处理。

其实,这类暴力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开采权益分配不明的表现,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相关矿管部门存在的管理混乱问题。

这类事件不但接成了直接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严重地危及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不管是工伤事故的存在,还是暴力事件的发生,这些安全问题给广西的金矿产业带来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3.资源的大量浪费问题广西的金矿开采大都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无序的开采是对国家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同生产者抢采主矿区(富矿区),破坏和放弃附属矿带。

为了尽可能快地收回投资成本,投资方会尽可能地简化提炼程序,不能充分地提炼矿石。

在广西已被发现的金矿区中,所开发利用的均为各矿区的主矿带,剩下的大多是边沿性矿带。

也就是说,这些矿区中的/富0矿已被开发利用,余下的矿产资源相对来说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不大而被废弃。

另外,广西的许多非金矿矿点都伴生有不易提炼的金矿,比如,南丹大厂的锡矿区也伴生有大量的金。

但据矿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介绍,南丹大厂在开采锡矿时,所含的金成分并没有得到析取回收。

原因是金的含量偏低,还夹杂着太多的不同矿物,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增加了提炼的难度。

由此可见,这种单一的开采方式显然是对国家宝贵资源的浪费。

还必须关注的另一浪费广西金矿资源的现象是逃税和私下贩卖所开采的金矿。

尽管这类现象为数不多,但也应该引起注意。

因为像金银等贵重资源应由国家统一管理,而现在的这种违法行为对于那些守法经营的企业显然是不公平的。

同时,这些行为将会减少广西矿产资源本应作出的贡献,也会模糊了广西对自身全面掌握金矿资源数据的准确性,不利于统筹安排开采。

二、加快广西金矿产业发展步伐的对策和建议(一)加大地理勘察力度,挖掘广西潜在的有前景的新矿点,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资源贮备5中国科技统计年鉴6(2005)的统计显示,广西的地质勘探费用投入为全国倒数第8位,这与广¹根据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桂安监管一字[2003]1号。

76西作为资源重点区域的地位极不相符。

其实,找矿难、/找不到矿了0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大环境看矿产地质勘察市场尚未形成,相关矿业政策法规不完善;从地质队伍自身方面看,主要是队伍老化、人才断层,技术装备落后。

此外,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地勘投入严重不足和找矿外部因素干扰,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广西地矿局的资料显示,从1996年至2004年,广西地矿局国拨地勘费直接用于地勘工作项目的经费平均为4354.65万元,其中最高为1997年5677.6万元,最低为2000年1174.5万元。

而2001年至2004年分别为3512万元、3764.74万元、3322.87万元和3436.37万元。

就所投入的资金而言,扣除物价上涨和人员增加等因素,更显得捉襟见肘。

因为资金不足,使许多该做的工作做不到位。

因为没有大的投入,很难找到大矿,而且金矿的分布比较分散,这更需要相当规模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地质勘探资金不到位不仅使技术设备更新成为空谈,也使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入成为奢望。

结果便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泥沼:金矿产业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越没有吸引力就越是得不到重视;越是得不到重视,各方面越是得不到保障,也就越没有吸引力。

因此,解决的办法首先是地矿局自身要拿出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充分发掘内部潜力,在既有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干出一些有影响的工作成绩。

这样既可以显示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赢得各方面的支持打下基础,同时也才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毕竟,等、靠、要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是被动的策略。

其次,各级政府也应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尽可能地对为保证广西金矿资源贮备而开展的必要的勘察工作提供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性措施,如将投入与回报相挂钩,吸引相关的勘探实体担当必要的投资风险,并让它们在今后对其所发现的金矿资源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占有相应的权益。

这样做既可以使相关的地质勘探部门处于更为主动的地位,有利于其自身潜能的发挥,政府也可以从中使有限的勘探投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取得双赢效果。

(二)提高对金矿开采的技术门槛要求按照新的技术标准进行整顿,对正在从事金矿采冶的企业进行生产监督,责令其改进或更新技术设备,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的技术标准是指符合当今以及今后社会发展要求的技术水平,主要涉及环境标准和生产效益问题。

另外,必须果断地封存一些开发难度较大而技术运用尚未成熟的矿区,保护有限的资源,以便今后技术成熟时再实现对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不可否认,提高技术门槛同时也就是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客观上促使潜在的金矿产业业主自觉地采用高标准的技术,从而也就刺激了与金矿采冶相关的技术的发展。

这样不但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而且能起到促进技术开发和技术储备的功效,对环境保护作出直接的贡献。

(三)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广西的金矿企业走规模化道路,形成集团化大规模生产笔者认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0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成为广西金矿产业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