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上大胆地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上大胆地“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现行的数学教学模式也随着在改变,“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也在课堂上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在数学课堂中也努力实现;而在实现这一改革过程中,作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但在现行的数学课堂中却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时,都是几个尖子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却变成了光听不说的“听众”,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轻,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干脆站立不语。许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是讲得过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少,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导致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注重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在相对较低课堂学习效率上显现出其的重要性。

一、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敢于说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平等、融洽的氛围,让学生不紧张,没有怕说错的心理负担,将学习活动视为主动参与的过程。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学生的好胜心特强,他们极其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培养学生“说”的动力应从保护学生的这种自尊心开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面对微笑,耐心倾听,并适时予以鼓励,如“说得好”“不要急,慢慢说”等,并要求全体学生注意听,对每个学生发言都应予以充分肯定,激励学生喜欢“说”,有信心“说”。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给不同的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而不应只是几个学优生展示的课堂。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可以让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给予表扬,特别是当其主动举手时,要给他机会回答,并说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课堂活动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二、让学生的语言规范化,使他们会说

数学语言是由自然语言,专门术语和各种符号组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的特点,因此,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根本。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含有各种形式的语言能力,例如:阅读和复述课本上的例题、定律、法则、公式,讲解答题的过程和方法,归纳操作结果,口述编题或改

编应用题等,语言始终伴随着教师和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而数学课堂使用较多的是数学语言。

三、构建轻松有趣的课堂,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数学语言具有一种内在的美,表面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分理解和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数学教师应该加强诱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以激发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构建对话课堂,应避免整堂课进行无意义的一问一答,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教师充当一个详尽的说明者这样的“假对话”。学生在对话中应是主动的,努力生成真正的师生、生生间的“有效对话”。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的交际功能越来越显得重要,未来的创新人才不仅要能说而且要会说。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堵住孩子的嘴巴,教学中可通过孩子独立大声说、同座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调动孩子表达的积极性。

1、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教学活动过程,合理的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

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讲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都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认识钟表》一课中,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要求让学生看钟面所表示的时间,而不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根据时针分针的位置判断几时,就无法体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2、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

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较难掌握。在平时的测验、考试中错误率比较高。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电教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含义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多讲,理解其意。

3、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不少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这样的教学,只能把课堂教学的“双向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针对这种现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兴趣,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和教师反复的讲述之中。特别是一些加减法口算、估算课,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极不有利的。我们应该多创造一些口算、估算的好方法,寓教学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不要偏激地认为,只有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今我们重视课与课的整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各科教师都有责任“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数学同样也有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

因此,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尽量多地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技术,无不需要历练。”从实践论的观点看,学生数学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表达实践,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尝试充分重视通过学生数学语言的积累、运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说三点”:

第一、说实践操作: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教学具操作过程等,指导学生仔细观演示过程,并让学生口述,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使知识内化。例如:当学生做“14-8”这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式题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14根小棒,问:“怎样去掉8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我从14里拿出8,14减8得6。”有的同学则说:“因为6+8等于14,所以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