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核心概念: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其基本主张是世界的本原是由某种最为基本的单元或元素构成,如“原子”“根”等,有一下几种观点:1)万物的本原是水,灵魂产生于水;2)万物的本原是火,灵魂是纯净的火;3)万物的本原由“四根”构成,即火、空气、水、土;4)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5)灵魂的灵魂;6)“心灵”概念的提出。
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主要观点为:1)用理念解释灵魂的本质,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质原子,而是一种“理念”的精神性的东西;2)用回忆说阐述灵魂的形成过程,认为灵魂就是对理念的回忆;3)灵魂结构说,灵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纯理性部分,即理性,它是最高级的、永生不死、轮回转世的,只有人才拥有,二是非理性部分,包含高尚的冲动即勇气、抱负,以及低级的欲望即感觉、情欲;4)三种灵魂角色论,把人的灵魂分成三等,第一等是统治者阶级,第二等是武士阶级,第三等是劳役阶级;5)对感觉、记忆、情感、梦等心理现象的看法,感觉是感官受空气震荡和周围媒介物的影响而觉知的反应,任何感觉都与主体状态有关,记忆是感觉的持续与保存,它依靠联想活动,想象可分为两种,即切合实际事物之想象和幻想,意志是由需要引起的要求满足的行为活动。
生机论心理学思想:其基本理论如下:1)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生活的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2)身心既相互独立又是统一的,灵魂和躯体共同构成生命,灵魂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活动能力;3)心脏中心说;4)灵魂的分类,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人的灵魂,把灵魂看成有机体不同发展水平的功能系列;5)主张知、意二分法,反对知、情、意三分法,认为人的灵魂是单一的、不可分的,是以整体来发挥作用的;6)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认为感觉是外物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印象和痕迹;亚里士多德错觉:即双指夹球错觉,将一个小圆球放置于食指和中指交叉重叠处,人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而不是一个物体的错觉现象。
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主要特征:”一切为了人”以人权反对神权,维护人的价值和地位;以人性反对神性,维护自由意志和个性发展;以人道反对神道,维护人间快乐和现世幸福。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代表人物: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布伦塔诺、施图姆夫、、屈尔佩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达尔文、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卡尔(芝加哥学派)、高尔顿、霍尔、伍德沃斯、卡特尔、桑代克、武德沃斯(哥伦比亚学派)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摩根、桑代克、华生、伽思里、笛卡儿、孔德、罗曼尼斯、洛勃、托尔曼、赫尔、巴甫洛夫、霍尔特、拉施里、斯金纳格式塔代表人物:爱伦费斯、韦特墨、勒温、康德、马赫、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代表人物:沙科、阿德勒、霍妮、莱布尼茨、赫尔巴特、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雅内精神分析:弗洛依德,潜意识、泛性论、本能、情结主要著作:《梦的解释》、《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安娜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女儿,防御机制荣格,集体潜意识阿德勒,自卑感和优越感,出生顺序的影响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同一性危机霍尼,女性心理学,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弗罗姆,逃避自由人本主义理学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铁钦纳主要著作:《心理学纲要》、《心理学入门》、《实验心理学》、《心理学教科书》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个主要代表马克斯•惠特海默:惠特海默最大的贡献是于191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首创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对思维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著作《创造性思维》(1945)沃尔夫冈•苛勒:顿悟说库特•考夫卡:后期主要有勒温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赫尔(C.L.Hull)、斯金纳(B.F.Skinner)新的新行为主义代表理论: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杜威(1859-1952)1900年。
,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安吉尔(1867-1947)1906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卡特尔(1860-1944)1888年,被任命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教授职位;1895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0年,成为美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心理学家;1921年,创立应用心理学;1929年,任第9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心理学史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0道)09级原题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事物的不存在尺度”,提出这一命题的是古希腊著名智者(普罗泰格拉)2、“认识你自己”,提出这一命题的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3、首次将人感觉分为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的是(亚里斯多德)4、论灵魂是第一部心理学专著,其作者是(亚里士多德)5、第一次提出四种气质学说的人是(希波克拉底)6、“动物是机器”,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笛卡尔)7、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区分观念与印象的人是(休谟)8、第一个提出人类为自然立法,倡导自上而下加工的人是著名哲学家(康德)9、提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概念的人是英国的(洛克)10、西方心理学联想主义学派的建立者是英国的(哈特莱)11、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叫(哲学研究1876)12、提出统觉团这一概念的人是(赫尔巴特)13、团体动力学是由(勒温)首次提出并研究的14、第一个运用结合实验形成心理学数学公式的人是(韦伯)15、心理学中首次将心理结构分解为成千上万个元素的人物是心理学家(铁钦纳)16、内外倾这一概念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17、节省率是由著名动物学家(摩根)提出的18、操作主义概念是由(布里奇曼)首次提出的19、效果律是(斯金纳)提出的20、被称为大白鼠心理学者的是行为主义者(托尔曼)21、《论知觉群》是由著名心理学家(魏特海默)写的22、《动机与人格》是由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写的ppt总结二、概念题(5道)09级原题意识流:詹姆斯反对当时流行的元素主义所提出的关于意识的学说。
他认为意识原是不断流动的,不能因为心理学家把它分析为片段或元素就得出意识是由片段或元素集合而成的结论。
意识流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意识是属于私人的;②意识是常变的;③意识是连续不断的;④意识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⑤意识有选择性。
欲求水准(勒温心理学的概念):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准需求和目标结合才是真正的行为的动力,每个人都有其成功与失败的界线或工作难度的界线,即欲求水准。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二章1.简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答:1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2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高级精神过程(社会心理学)2.冯特是怎样区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答:经验科学:1 自然科学:研究间接经验2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直接经验到的因素:心理学乃“直接经验之学”3.讨论冯特对内省法的使用。
答:实验内省法:——实验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内省法: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4. 试评冯特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
答:1理论体系显得庞杂和混乱2将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界定在同一范围,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3尽管宣称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但仍未摆脱内省主义的影响4尽管主张整体的心理学观,但仍具有元素主义的倾向5.简述艾宾浩斯关于的记忆研究。
答:1无意义音节:2艾宾浩斯认为在实验中不能采用有意义的文字材料,因为其包含了旧经验的影响及意义联想3无意义音节是两个辅音中间加上一个元音所构成的没有任何语义的音节,如ZOG,NOZ,GHD等4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最大限度保证了实验研究的客观性5节省法:要求被试在第一次完全记忆之后,隔一段时间再学再背,然后对比前后两次学习记忆所花时间的长短,计算出两次记忆过程中所节省的时间和记忆次数6、对冯特来说,什么是心理元素,它们的特性是什么?你的回答中请论述冯特情感三维说。
答:自己找7、界定冯特理论中所使用统觉。
答:心理元素是通过联想和统觉而形成各种意识经验的8、讨论艾宾浩斯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1第一次对记忆作数量分析,揭示了人类记忆保持与遗忘的一般规律2康德曾认为高级心理活动不能用实验研究,艾宾浩斯打破了这一禁区,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新的局面3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4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第四章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的评价)一、行为主义的贡献答:(一)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以客观行为代替了主观意识,以实验法代替了内省法,使心理学可以获得比较客观的研究结果(二)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三)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由于行为主义的目标就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因而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二、行为主义的局限答:(一)生物学化倾向严重:否认心理和意识的存在,把行为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刺激、反应又被分析还原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等生理活动(二)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否认意识、心理、内省及相关的概念,使心理学犯了客观主义的错误,成为没有头脑的心理学(三)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忽视刺激反应之间人的主体性因素的作用,把人视为一架被动的刺激-反应机器,把环境看作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力量三;早期行为主义的缺陷答:早期行为主义者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中全盘否定意识,但是意识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现象之一,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学不能因为它难以研究而回避它、排斥它。
心理学史复习材料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主要分歧研究对象上的分歧①构造主义研究意识内容和意识构成的要素。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②机能主义研究意识的机能。
杜威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整个有机体的适应活动,心理学研究应当以心理“效用”为目的。
哥伦比亚学派也主张研究意识的功用。
研究方法上的分歧①铁钦纳采用内省法,是重在内省的实验内省法;②机能主义重视客观的方法,虽不取消内省法,但不把它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主张多种方法并用,如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级法、评选法、社会研究法等。
研究内容上的分歧①铁钦纳研究意识经验,他把意识经验分析成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基本元素;②杜威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不能把整个活动分析为反射弧和把反射弧分析为刺激和反应,正像不能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一样。
他提出心理学要研究的是动作机能,哥伦比亚学派认为研究意识内容是为研究意识的机能服务的,但后者又要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此外还研究个体差异。
身心关系上的分歧①铁钦纳主张身心平行论;②机能主义认为生理与心理交互作用、互相影响。
为什么说构造主义学派是由铁钦纳所建立,而冯特仅仅是构造主义的前驱?①铁钦纳虽然在一般观点上接受了冯特的心理学思想,但他本人有具体的研究和著述;②他的构造主义体系也没有包含冯特心理学的全部思想;③铁钦纳之所以称他的心理学是构造主义,是因为他以严格控制的内省观察为研究方法,认为意识经验是由感觉、表象、情感三种最基本的心理学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的最终任务就是把人类经验的元素完整地描述出来④与其说冯特是构造主义者,毋宁说构造主义是新型的冯特、是发展了的冯特▲对冯特的评价[贡献]①由于冯特的努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冯特最大的贡献。
冯特全面总结了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哲学心理学的体系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心理学有关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把实验法引入心理学,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第一种实验心理学刊物《哲学研究》,确定了一批典型的心理学实验项目,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和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②冯特不仅是心理科学的建立者,也是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一、绪论1、心理学是的范围与内容2、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3、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则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与方法 1、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1)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研究与学习的理论水平。
以精神分析为例,通过历史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2)通过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使心理学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人的特性与本质。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心理学史的主要内容:l 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心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与重大成就l 前人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争论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预测 l 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在发展上的联系 l 各个国家的心理学传统与特点学习心理学史的方法(1)整体把握法指在学习中要先有一个总的框架,然后把部分性的材料镶嵌进去。
时间、地域等都可以成为构成框架的材料。
(2)比较分析法在比较中提高理论认识。
从发展上可以分为纵向与横向比较;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同类与异类比较。
(3)史论结合法指在学习中始终要坚持事实与观点理论的统一,切忌以论代史和堆砌史料两种倾向。
(4)两点论评价法指在学习时对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和流派均应视为对立统一体,具有两重性,既要肯定其合理、积极、贡献的一面,又要指出其不合理、消极、局限的一面,切忌一点论二、第二章第一节1、冯特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身心平行论、感情三度说)、意识的划分和两种元素(感觉和情感)他认为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都是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但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其他学科研究间接经验;主张实验法和内省法的结合;他认为存在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愉快——不愉快,兴奋——沉静,紧张——松弛。
心理学史复习

《生理心理学原理》
1873——1874; 在这本书里,冯特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心理学 成果,还详细地阐述了各种心理过程以及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生理 解剖,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表现。它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 系统、成体系的心理学专著,曾被美国的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 宣言书”。 《心理学大纲》 1896;在这本书里冯特明确地阐述了他的心理学体系,提出了 “情感三度说”,引起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至1911年,此书已修订 十次重印五次 《民族心理学》 1900——1920;本书是冯特用历史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 的社会心理学专著,是一部关于语言、艺术、神话、宗教、风俗、 法律、道德等多卷本的社会心理。 当时没有受到重视。
杜威、安吉尔和卡尔为这一新体系的建立者,这个 体系被称为“芝加哥学派”。 开始的标志?--杜威《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 完成于?
哥伦比亚学派
共同特点?(4点)
比较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分歧?
经典行为主义-华生
行为主义产生的心理学背景? 1、心理学界内部的矛盾。意识心理学无法解决社会问题, 人们开始对研究意识的心理学产生不满,并开始反思心理学 的研究对象。 2、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机能主义虽然没有提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但是已经重视对人类行为的研究 ,卡尔的适应性行为、伍德沃斯的动力心理学都提出研究人 类行为的重要性。机能主义在内省法的基础上,开创多种研 究方法。 3、动物心理学的发展。罗曼尼斯主张自上而下的研究的心 理,摩根的吝啬律主张只要能用低级的心灵作用来解释心理 活动,就不用高级的心灵作用解释它。华生在他的行为主义 中贯彻了吝啬律,否认了意识的存在。
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科学心理学的核心是实 验室研究,科学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因此,以 实验室研究为主要的资料来源。 2、铁钦纳反对把心理学当成一门应用科学,他说 ,心理学只关心一般正常人的心理,既不管治疗精 神病,也不管改造个人和社会。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叶浩生版的教材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1、以心理学在西方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
☐西方:西欧和北美——即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和加拿大、美国。
☐2、时限☐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A:哲学心理学时期:古希腊罗马——19世纪中叶☐B:科学心理学时期:19世纪中叶——今☐3、地域☐A:古希腊罗马:发源地☐B:欧洲:(英法德)实验心理学,现代科学发源地☐C:美国:当今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Psyche + logos =psychology☐1879年Wundt在Leipzig大学建立实验室。
二、研究方法☐心理学的性质(1)能仅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吗?(2)能仅用人文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吗?研究心理学史要做到:☐整体把握;☐史论结合;☐善于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同一时代纵向比较分析不同的时代同类比较分析同一派别体系异类比较分析不同派别体系☐辩证分析法“两面看问题”☐1、实证主义方法论(97,1心理学报)——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规范的科学。
☐A:强调对象的可观察性☐B:元素主义:把对象分成元素☐C:定量性:用数量化结果来表明结果☐D:还原性:用低级过程解释高级心理(机械还原、生物还原)☐E:方法中心:过分强调方法☐Person——humanbing☐2、现象学方法论(华东师大学报97,4)☐A:强调经验☐B:如实描述☐C:整体观(现象本身就是意识流)☐D:先质后量☐E:问题中心为什么说心理学仍不是规范的科学?☐在心理学的发展上,从未将理论统一起来☐心理学也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现象☐很多概念是从别的学科转借过来的。
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为开端,人文主义以现象学为基础。
三、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历史思维满足求知欲☐History a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future☐History as a way to enrich present☐History as a contribution to liberal education☐History teaches humility☐History teaches a healthy skepticism☐History influences human thought processes四: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条件☐1、什么创造历史的两种观点☐A:伟人说——历史是由伟人创造的☐B:时代精神说:——一定的文化氛围或思想模式☐没有社会文化和思想氛围的支持,个人的理论体系将无法获得养分,另一方面,如果不出现独特的、创造性的伟人,某些思想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公众知识的一部分。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理学史复习资料⼼理学史复习绪论:1古⼈对⼼理现象的思考就提出了六⼤对⽴的基本问题,即⼈贵论、⾝⼼论、性习论、知⾏论、性情论、理欲论,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理学思想的范畴论。
2学习⼼理学史的意义?⼀,学习⼼理学史有助于理解⼼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理学史为⼼理学提供了⼀种整合⼒量。
三,学习⼼理学史有助于提⾼理论素养。
四,学习⼼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第⼀章西⽅⼼理学的历史渊源1.阿那可西曼德提出了抽象的“⽆限”论,阿那可西美尼认为“⽓”是万物的始基。
2.赫拉克利特提出“⼀切皆流,⽆物常往”“没有⼈能两次踏进同⼀条河流”3.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皆由⽔、⼟、⽕、⽓等四根组合⽽成,并因“爱”和“恨”两种动⼒⽽使四根产⽣结合和分离。
4.德谟克利特是原⼦论的创始⼈。
5.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教学⽅式闻名于世界教育史和⼼理学史。
6.柏拉图认为,⼈类社会可以分为“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
7.亚⾥⼠多德是柏拉图的学⽣,他的《论灵魂》是欧洲⼼理学史上第⼀本⼼理学专著。
8.奥古斯丁是⼼理学思想史上第⼀位主张灵魂内省的著名学者,⼜称第⼀位内省主义者。
9.经验主义表现分两种学术形态:⼀是联想主义⼼理学,⼆是感觉主义⼼理学。
10.约翰·洛克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国经验主义⼼理学的主要创⽴者,联想主义⼼理学的主要创⽴者。
提出了著名的⽩板说。
11.贝克莱认为意识是第⼀性的,物质是第⼆性的。
12.联想: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另⼀事物,或由想起⼀种事物的经验⼜想起另⼀种事物的经验的⼼⾥过程。
13.⼤卫·哈特莱是英国的第⼀位⽣理⼼理学思想家,他认为联想有同时性联想和继时性联想之分。
14.穆勒⽗⼦:詹姆斯·穆勒英国机械联想主义的典型代表,联想主义⼼理学的主要传播者,提出⼼理⼒学说。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提出了⼼理化学说。
15.培因于1876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份⼼理学杂志《⼼灵》。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第五章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第一节实验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了解)一、实验心理学产生的科学背景(一)天文学与心理学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所有天文工作者报告星体通过的速度都有差异,计算出“人差方程”,这个方程式的发现激发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的研究兴趣,也为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
(二)生理学与心理学1.脑机能的研究德国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加尔第一个提出了脑的各个区域是心理活动的特殊器官,提出了面相学和头骨学之说,后来他的学生施普茨海姆改成颅相学。
法国著名生理学家弗卢龙创建了科学的脑生理学。
他的结论是,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按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不同的部分,但仍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861年法国著名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一位失去语言能力病人的大脑左侧偏前一块鸡蛋大小的区域受到损伤,于是他把大脑的这一部分称为言语运动中枢,后亦称“布洛卡区”。
1870年,德国的两位生理学家弗里奇和希奇格发现了皮质层运动控制区域,其他的研究者又陆续找到了负责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区域。
2.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研究1811-1822,英国生理学家、解剖学家查尔斯·贝尔和法国生理学家弗兰索瓦·马戎第提出了著名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定律,也称“贝尔——马戎第定律”。
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约翰内斯·缪勒对神经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被誉为“生理心理学之父”。
在其《人类生理学纲要》中对后世影响特别大的是神经特殊能说,他指出每种感觉系统的神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质或能,感觉所反映的不是外物的性质,而是由神经诱导出来的特殊状态,是关于神经自身的性质或状态的知识。
1850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第一次对神经传导的速率进行了测量。
他用自己发明的筋肉测量计测量青蛙的运动神经的传导速率是每秒不到50米,后来又测量了人的神经传导速率为每秒50~100米。
3.感觉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视觉方面发现了棒状和锥状细胞,光的刺激在网膜中心和边缘区域的反映是不同的,另外还发现了盲点、色盲、色混合、视后像等视觉现象。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叶浩生版的教材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1、以心理学在西方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
☐西方:西欧和北美——即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和加拿大、美国。
☐2、时限☐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A:哲学心理学时期:古希腊罗马——19世纪中叶☐B:科学心理学时期:19世纪中叶——今☐3、地域☐A:古希腊罗马:发源地☐B:欧洲:(英法德)实验心理学,现代科学发源地☐C:美国:当今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Psyche + logos =psychology☐1879年Wundt在Leipzig大学建立实验室。
二、研究方法☐心理学的性质(1)能仅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吗?(2)能仅用人文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吗?研究心理学史要做到:☐整体把握;☐史论结合;☐善于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同一时代纵向比较分析不同的时代同类比较分析同一派别体系异类比较分析不同派别体系☐辩证分析法“两面看问题”☐1、实证主义方法论(97,1心理学报)——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规范的科学。
☐A:强调对象的可观察性☐B:元素主义:把对象分成元素☐C:定量性:用数量化结果来表明结果☐D:还原性:用低级过程解释高级心理(机械还原、生物还原)☐E:方法中心:过分强调方法☐Person——humanbing☐2、现象学方法论(华东师大学报97,4)☐A:强调经验☐B:如实描述☐C:整体观(现象本身就是意识流)☐D:先质后量☐E:问题中心为什么说心理学仍不是规范的科学?☐在心理学的发展上,从未将理论统一起来☐心理学也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现象☐很多概念是从别的学科转借过来的。
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为开端,人文主义以现象学为基础。
三、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历史思维满足求知欲☐History a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future☐History as a way to enrich present☐History as a contribution to liberal education☐History teaches humility☐History teaches a healthy skepticism☐History influences human thought processes四: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条件☐1、什么创造历史的两种观点☐A:伟人说——历史是由伟人创造的☐B:时代精神说:——一定的文化氛围或思想模式☐没有社会文化和思想氛围的支持,个人的理论体系将无法获得养分,另一方面,如果不出现独特的、创造性的伟人,某些思想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公众知识的一部分。
心理学史考试复习

心理学史复习绪论前科学(哲学)心理学时期心理学发展的特点: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却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进入科学心理学时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每个国家的发展特点: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英国和法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实验心理学、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荷兰——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美国——机能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瑞士——日内瓦学派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以原始宗教神话中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以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心理学思想为主干;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创立官能心理学)3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培根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笛卡尔的理性心理学思想,洛克的理想主义心理学)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理念论心理学思想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中世纪——教父哲学、经院哲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古代希腊文化经验主义(英国的联想主义和法国的感觉主义)近代时期理性主义(荷兰和德国的理性主义)科学起源:1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加伦的气质学说)2天文学和心理学3生理学和心理学4物理学和心理学(韦伯定律,费西纳定律)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柏拉图——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天赋观念亚里士多德——欧洲历史上对心理现象做过全面系统描述的第一人。
—他的《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把灵魂的功能分为认识功能和动求功能,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与意的二分法奥古斯丁——官能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贝克莱——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笛卡尔——提出反射论思想,是西方生理学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所描述的反射论模式洛克——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提出“白板说”。
心理学史汇总复习

第一编意识心理学概述:1、内容心理学:冯特研究意识的内容(把意识分析成心理元素)。
2、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研究意识的“活动”。
3、实用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研究意识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4、构造主义心理学:铁钦纳研究意识的结构。
5、机能主义心理学:反对研究意识的结构,主张研究意识的适应价值。
第一节冯特的生平与著作一、生平1、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2、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二、主要著作1、《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新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之一)2、《关于人类与动物灵魂的讲演录》3、《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4、《心理学大纲》5、《民族心理学》一、心理科学观(一)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反对与哲学完全脱离(二)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1、反对把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2、坚持身心平行论(三)心理学的应用性1、心理学是纯科学2、反对应用二、心理学的对象1、一切科学研究经验2、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意识)三、心理学研究方法1、实验内省法:主张把实验法与内省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来研究心理学。
2、实验内省法的规则(条件)(P81-82)3、主张实验内省法只适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感知、联想、反应时间)研究,反对用于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思维)研究。
四、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一)经验的分析1、直接经验即意识意识状态(心理元素)2、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感觉与情感3、感觉是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情感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
4、不同感觉的复合构成知觉与观念5、情感三维说: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二)经验的结合1、联想:融合;同化;合并;相继联想2、统觉: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选择性注意)。
3、心理复合规律:创造性综合原则;心理关系原则;心理对比原则五、民族心理学1、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记忆、思维、想象等)与语言、神话、风俗习惯等社会产物联系在一起。
心理学史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5分5个)1.似动现象:静止的两条线段在一定条件下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
2.正强化: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的刺激物,它可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如水,食物,奖赏等。
3.负强化:(消极强化物)是指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的刺激物从情景中排除时,可以增强这种反应。
4.实验内省法(冯特):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
5.口语报告分析法:(出声思考法)是一种由被试大声报告出自己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的想法来探讨其内部的认知过程。
6.替代性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进而获得有关自我可能性的认识,它使观察者相信,自己处于类似情境中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
7.图式(皮亚杰):是主体与环境相作用中,经过同化和顺应之后所得到的结果,它是认知结构的单元,是一组动作或操作的内化了的复现表象。
它能使人对现实的复现表象进行运算,以便得出问题的答案。
8.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取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是自我的机能。
9.基本罪恶:父母不能给儿童真正的爱,不能满足儿童的安全感的行为。
10.高峰体验: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填空题1.20世纪60年代前三位史学家:波林,海德布莱德,墨菲。
2.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冯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的直接经验。
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元素划分:感觉,感情。
474.高尔顿:(1)生平。
出生于英国,达尔文的表弟,研究人类的适应性行为和个体差异,成为“差异心理学之父”,创立了优生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直至今天亦如此),出版《遗传的天才》《英国的科学家们:他们的禀赋和教养》《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自然的遗传》(2)具体研究。
主张遗传决定论,天赋是遗传的,家谱分析法(名人),双生子研究(普通人)。
他的研究忽略了环境和其他社会因素的作用,后提出由遗传获得的那些天赋和智力必须与适当的环境相结合才可发挥作用。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1.心理学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的心理学史研究,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心理学史研究处于零散、孤立的。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心理学史作为一个特定研究领域正式开始。
2. 心理学史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
3.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力量;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4.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则: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伟人创造历史vs.时代精神创造历史;现在主义与历史主义:为了当前而理解过去vs.为了过去而理解过去;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追寻心理学内在发展的逻辑vs.关注心理学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1.在《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一书中,冯特第一次阐述了他关于实验心理学的思想,主张建立一门实验的和社会的心理学,并在此书中首次提出了“实验心理学”一词。
该书被称为冯特构建新心理学的行动纲领,并与费希拿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认为是新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被研究者推崇为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3.冯特认为,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关于经验的科学。
不同的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间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直接经验。
4.在身心关系问题上冯特主张身心平行论。
他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尽管二者具有一致协调性,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实验内省法: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民族心理学的方法:借助于对人类文化产物的分析说明人类高级心理过程,揭示社会心理的发展规律6.冯特认为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感觉和感情。
7.1896年,冯特提出了感情三度说。
他认为存在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愉快——不愉快,兴奋——沉静,紧张——松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和苏俄心理学史;哲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没有独立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兼任;(2)基本不采用实验的方法,主要运用观察、猜想、推论和思辨的方法;(3)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主要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范畴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
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心理学家提出各种理论,各种流派并存;(2)采用以实验法为主导的各种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等;(3)研究具体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及其生理机制等基本问题。
2.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内容:(1)西方心理学思想史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2)五大理论流派(内容与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2)两大思潮:人本主义运动和认知心理学思潮。
3.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则:一、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二、现在主义与历史主义;三、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
第二章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一、冯特的实验心理学1. 由两部分构成:个体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2. 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 心理学研究方法:(1)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
具有局限性。
(2)民族心理学的方法:也称为心理产品分析法,是通过人类历史文化资料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特殊方法4. 心理学的任务: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的方式与规律。
5. 对冯特的评价(一) 冯特的历史功绩1)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一个新领域”2)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3)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二) 冯特的历史局限1)具有内省主义的倾向2)具有元素主义的倾向。
第三章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的对立一、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1. 研究对象: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和意识经验的科学,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
2.性质:心理学不属于应用科学,而是一门纯科学。
3. 心理学的任务: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规律4. 方法:系统内省法5.评价(一)主要贡献1) 创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2) 为新兴的实验心理学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资料3) 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二)主要缺陷1) 研究过于狭隘并带有哲学思辨的痕迹2) 具有鲜明的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倾向3) 反对应用心理学二、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与冯特心理学思想的关系1. 铁钦纳的心理学主要是对冯特心理学的继承、发展和改造2. 首先,他把冯特的元素主义推向极端,对心理元素作了最为详尽的划分,扩充了心理元素的性质。
3. 其次,他突破了冯特对内省法运用范围的限制,不但用内省法分析感知等基本的心理过程,而且用内省法研究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
4. 再次,铁钦纳发展了冯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
5. 最后,铁钦纳突出了冯特心理学的分析性。
三、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关系1. 他反对元素主义和构造主义,将进化论的适应观引入心理学。
2. 他强调心理活动,变“静态”心理学为“动态”心理学。
3.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为机能主义发展应用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四、霍尔的心理学思想1. 首先,霍尔是美国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创建者;其次,霍尔是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再次,霍尔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此外,霍尔是精神分析在美国传播的有力支持者。
2.霍尔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
对儿童心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3. 霍尔心理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心理学的应用和关注社会问题。
五、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学派代表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典型形式,主要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卡尔六、安吉尔指出机能主义心理学有三个特征1. 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是确认和描述心理操作;2. 心理状态不是孤立存在的;3. 心理事件的作用。
七、机能心理学和构造心理学的区别1. “心理操作心理学”与“心理元素心理学”的区别。
2. 机能心理学是关于意识基本效用的心理学。
效用心理学与纯科学的区别。
3. 机能心理学是研究心物关系的心理学。
八、适应性行为(卡尔)1. 卡尔将适应性行为视为行为的基本单位。
一种适应性行为包括六个基本因素,即动机、动机性刺激、感觉情景、反应、刺激和联想。
2. 适应性行为可以在意识的两个层面上活动。
自动层面的适应性活动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认知层面的适应性活动则需要意识的控制。
九、哥伦比亚学派体现美国心理学机能主义的总体或一般倾向,代表人物:桑代克、武德沃斯。
十、桑代克的学习理论1. 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
学习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而联结是行为的基本单元。
2.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条学习律:1)练习律;2)效果律;3)准备律。
3. 评价:桑代克首创动物学习实验;学习心理理论;心理量表的编制和使用;但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的机械论倾向和本能决定论的生物学化也难以否认。
十一、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特征及其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比较第四章行为主义一、行为主义1. 各时期代表人物早期行为主义(经典行为主义):华生、梅耶、霍尔特新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新的新行为主义(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班杜拉二、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1)研究对象:行为的元素,即身体的肌肉运动和腺体分泌2)四类反应:内隐的习惯反应、外显的习惯反应、外显的遗传反应、内隐的遗传反应3)研究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行为主义特有)、言语报告法、测验法、社会实验法4)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①本能理论;②情绪理论;③思维的外周理论;④人格理论评价(一)贡献:1) 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2) 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3) 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二)局限:1) 生物学化倾向严重2) 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3) 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第五章行为主义的发展一、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1. 斯金纳的行为原理实质上就是其操作—强化理论。
(一)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1)应答性行为是由某种特定的刺激引起的行为。
巴甫洛夫主要是研究这种行为。
2)操作性行为指个体操作其环境的行为。
在人和动物中常见。
3)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
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着重研究操作性条件作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1)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依赖于两个因素,操作及其强化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强化的停止而导致的。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分化,指通过安排强化动物条件反应的某一个特征以使动物形成选择性反应的过程。
(三)强化的种类1)积极强化物与消极强化物•积极/正强化物,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如水、食物、奖赏等;•消极/负强化物,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2)条件强化物与概括化的强化物•原始强化物:对动物具有天然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如食物、水;•条件强化物:与原始强化物相伴随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条件作用也具备了强化的性质;•概括化的强化物:如果一个条件强化物与一个以上的原始强化物形成联系时,该条件强化物由于条件作用而具备了多方面的强化作用。
3)强化作用的模式:固定时距模式、变异时距模式、固定比率模式和变异比率模式2. 斯金纳行为原理的应用1)言语行为2)行为原理在发展和教育领域的应用3)社会控制计划4)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1. 观察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理论的特点及类型特点:第一,不一定有外显行为的表现;第二,不依赖于直接强化;第三,具有认知性;第四,观察学习不是简单模仿。
类型: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
2)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2.自我效能理论1)自我效能理论是个体对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能力的预测2)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唤起、情景条件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一、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直接经验和行为二、研究方法:整体的观察法和实验现象学的方法三、似动现象是一个依附在一定心理物理场中的崭新现象,是一个格式塔,一种突出的现象。
四、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1. 心理环境: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
B=f(PE)B代表行为,f指函数关系,P指具体的一个人,E指全部的环境。
解释:行为是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2. 心理动力场: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
3. 心理生活空间(mental life space):表示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体。
B=f(PE)= f(LS)第七章精神分析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精神分析的对象——潜意识论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1.自由联想法2.梦的解析法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三)本能论1.本能及其特征: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
2.本能的种类早期: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晚期: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代表爱与建设的力量,其目的是生命的生长与增进。
死本能则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力量,目的是死亡或回复到无生命、无机物和生命的解体状态。
(四)人格论1.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 人格发展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也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1)口唇期(oral stage)(0—1岁)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3)性器期(phallic stage)(3—5岁)4)潜伏期(latency stage)(5-12岁)5)生殖期(genital stage)(12—20岁)(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1. 焦虑论1)焦虑的性质和根源2)焦虑的种类(1)现实性焦虑,是指由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
(2)神经症焦虑,是指个体由于惧怕自己的本能冲动会导致受到惩罚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3)道德性焦虑,是指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
2. 自我防御机制自我御机制有三个特点:其一,防御机制的作用是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它不仅可以作用于焦虑,也可作用于心理冲突和内在挫折;其二,大多数防御机制是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起作用的,它可对各种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后,大多数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
3.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压抑、反向作用、投射、否认、移置、升华、自居作用、倒退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4.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1.非理性主义倾向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3.学说的生物学化倾向4.整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荣格认为,分析心理学实际上可以包括一切潜意识心理现象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