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 运算定律: 乘法运算定律 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算定律
第 2 节乘法运算定律
【知识梳理】
1.运算定律的发现及验证
在实际的计算中,当我们对一个算式进行变形的时候,如交换算式中某两个数字的位置或者给算式添上或去掉括号,这时不影响算式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提炼出一个通用的运算规律,从而使计算更加简便。我们称这样的规律为运算定律。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在数学中通常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通常用小写字母a,b,c等代表代表算式中的数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能够达到更直观的效果。
3.乘法交换律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b分别代表一个因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如果后两个数相乘能使计算简便一些,就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
(a+b)×c=a×c+b×c
当我们遇到求两个积的和,而这两个积中正好有相同的因数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用相同的因数乘其他两个数的和。
【诊断自测】
一、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填空
(1)4×25=25×4,也就是说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后,积(),这叫(),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2)(25×5)×2=()、25×(5×2)=(),所以(25×5)×2=25×(5×2),像这样三个数连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 ),用字母表示为()。
(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不变,这叫乘法(),用字母表示为()。
(4)三个数相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用字母表示为()。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入适当的数。
(1) 15×16=16×
(2) 25×7×4= ××7
(3)(60×25)× =60×(×8)
(4) 125×(8×)=(125×)×14
(5) 3×4×8×5=(3×4)×(×)
3.应用题
学校有教学楼4层,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桌椅,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桌椅?
二、乘法分配率
1.用竖式计算
105×24 28×35 108×15
2.观察算式并填空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0 =50
计算后发现:(4+2)×25和4×25+2×25的结果是(),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结果相(),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3.判断正误,正确画“√”,错误画“×”
56×(19+28)=56×19+28 ()
32×(7×3)=32×7+32×3 ()
64×64+36×64=(64+36)×64 ()
4.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16×27+73×16 47×15+33×15
【考点突破】
类型一: 加法交换律
例1.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参加植树的一共25个小组,每个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多少人?
答案:
25×4=100(人) 或 4×25=100(人)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里有4人挖坑种树,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多少人,也就是求25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可发现25×4=4×25,交换因数的位置乘积不变,这是乘法交换律。
例2.计算
4×123×25
答案:
4×123×25
=4×25×123
=100×123
=12300
解析:
如果我们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去计算这道题,是比较麻烦的,不妨认真观察一下这道题中的数字的特点,会发现 4和25相乘是100,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许多,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123和25的位置,先计算4×25再乘123.
类型二:乘法结合律
例3.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参加植树的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答案:
解法一:25×5×2=125×2=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水。
解法二:25×(5×2)=25×10=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水。
解析:
如果是先求一共植多少棵树在求一共浇多少桶水,则选用方法一,25×5=125(棵),125×2=250(桶);如果是先求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则选用方法二,5×2=10(桶),25×10=250(桶)。
相比之下,方法二比方法一计算要简便一些。
例4.计算
4×6×25×7
=4×25×6×7
=(4×25)×(6×7)
=100×42
=4200
类型三:乘法分配律
例5.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25个小组,每组里4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个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答案:
解法一:(4+2)×25=6×25=150(人)
答:一共150人参加了此次植树活动。
解法二:4×25+2×25=100+50=150(人)
答:一共有150人参加了此次植树活动。
解析:
如果先求出每组多少人再求出植树活动的总人数,可选用第一种方法,4+2=6(人),6×25=150(人)。
如果先求出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再求出抬水浇树的有多少人,最后求出总人数,则选用第二种方法,4×25=100(人),2×25=50(人),100+50=150(人)。
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的计算比较简便。
例6.计算
36×68+68×64 25×(4+40)
答案:
36×68+68×64 25×(4+40)
=(36+64)×68 =25×4+25×40
=100×68 =100=1000
=6800 =1100
解析:
在计算之前首先要观察题目的特点,然后运用运算律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第一题中,68是相同的因数,36和64相加能凑整百,所用乘法分配律将原式写为“(36+64)×68”
在第二题中,40×25和4×25都能凑出整百整千,所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原式改写为“25×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