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科概期末复习资料

科概期末复习资料

单选(10题10分)、多选(5题10分、判断(10题10分)、名词解释(5题15分)、简答(7题35分)、论述(2题20分)1 超导材料p166:指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电阻完全消失,产生超导电性的材料2光纤通信技术p154:利用激光波作为信息载波,光导纤维作为载体的通信技术3 核能p176:又称原子能或原子核能,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所放出的能量。

4、黑箱方法就是在尚未了解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即输入),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其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

5计算机网络技术P148: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6 技术p7: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7 技术创新p243狭义: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广义:从发明创造、市场实现直至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8 科学p1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科学的基本含义:首先。

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9 空间技术p215:亦称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同样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

10控制论方法p137:研究各种物质系统中的控制过程的规律性和实现控制过程的一般方法。

11酶工程p161:利用酶或含酶的细胞所具有的某些特异催化功能,利用生物反应器(即发酵罐)和整合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的一种技术。

12纳米材料p173: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

13生物修复p239: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转化、清楚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科学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论述。

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探索和应用自然规律的知识和技能。

科学是指通过系统观察、实验和推理,建立起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体系;技术是指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科学为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而技术的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人类社会的起源。

从最早的火的发现、农业的兴起,到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化学、机械等领域的突破性发明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化时代。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引入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其次,科学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医疗技术的进步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便利性。

此外,科学技术也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形成。

同时,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引发了对于人类尊严和隐私的关注。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仍将持续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不断探索和突破。

人类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如如何平衡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等。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管理,以确保科技的利益最大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一、科学的基本概念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

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基本概念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2、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

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

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

B、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技术的任务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

(完整版)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要点

(完整版)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要点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一、科学的基本概念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

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基本概念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2、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

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

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

B、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技术的任务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

科学技术概论第二版复习提纲

科学技术概论第二版复习提纲

导论一、科学的四个特征:1.是放映客观食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2.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3.是一种社会建制;4.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二、技术的定义: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和控制活动.特征:1.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2.具有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3.功能具有两面性.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科学与技术既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又有显着的差别.相同点: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放映了人对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不同点:技术是一种广义的知识体系,与科学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行为特征;科学更多地体现者人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自然,技术更多地反映者人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目的而改造自然.随着发展,近代科学和技术加快了融合的速度,出现“一体化”特点.四、列举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5个领域的每一个中两个提出成就:1.数学:在公元前14世纪商朝使用十进位制;公元5世纪初,祖冲之父子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保持了千年之久.2.天文:中国人提出了一种早期的无限宇宙概念;中国人发展了数值计算天文学和星表.3.地学:水经式出于唐代,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水法;山海经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组成,其中山经成书最早,科学价值最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着作.4.农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宋朝秦观着蚕书,是中国保存下来最早的蚕桑业专着.5.医学:黄帝内经是最早的医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一、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在14-15世纪,地点是欧洲.二、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的原因: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手工业发展;航海;东西方交流.三、地心说强调以地球为中心,日心说强调以太阳为中心.四、近代科学和第一次大综合以牛顿的地面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标志.五、近代科学方法有:实验归纳法;数学演绎法;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牛顿的科学方法;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注意自然观.第二章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一、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从英国开始,17世纪中叶.二、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产生的原因:思想解放;宗教改革;生产的发展;城市化运动;殖民扩张.三、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的源头:纺织技术;飞梭和珍妮纺车.四、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的应用.五、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涉及的领域包括:纺织工业;钢铁工业;蒸汽机的发明应用;煤炭工业等.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一、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太阳系及其行星都有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它们是由原是弥漫物质星云逐渐凝聚而成,不断收缩的星云中心部分凝聚成太阳,大体在同一平面上的环状弥漫星云物质收缩凝聚成了行星.二、能量守恒定律:各种能量都是相互联系的,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在数量上是守恒的.三、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中物理学的进展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热力学、电磁现象的研究,光的波动说的复兴.四、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中化学的进展包括:原子分子轮;有机物的合成和有机结构理论;元素周期表.五、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中生物学的进展包括: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六、生物进化论的两个基本思想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第四章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一、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从德国开始,19世纪中叶.二、李比希学派在教育上的重大贡献是:在大学中建立教学科研用实验室.三、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在德国的主要领域有:化学工业的兴起,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电力技术革命.四、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中美国兴起的原因有:重视农业;加强工农业联系;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组织创新;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管理出效益.第五章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一、侠义相对论的两条原理是: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二、侠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有:尺缩效应;钟慢效应;思维时空;新的速度变换公式;物体质量随欲动速度增加而增加;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三、量子力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量子学说的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院子结构问题的探索;物质波概念的提出.四、现代化学理论的新发展包括: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现代化学键理论.第六章宇观世界探索一、宇宙的哈勃半径为:1.310的10方LY.二、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描述为:宇宙为原始火球.球内充满辐射和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相互发生核聚变反应,引起爆炸向外膨胀,辐射温度和物质温度急剧下降,核反应停止,期间产生的各种元素形成今天宇宙中的各种物质.三、黑洞:恒星到晚年的归宿,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50倍.天文学家认为,黑洞是这样的一种时空区域:在其表面连光也无法逃离其引力的束缚.四、研究太阳的双重意义是:太阳给地球和人类以能量,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可以了解人类的环境;太阳在宇宙钟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研究它对整个宇宙的研究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第七章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统一性一、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天然放射线,电子.二、人类已经发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力:强力,弱力,万有引力,电磁力.三、基本粒子的性质有:质量,寿命,电荷,自旋等.四、基本粒子按其作用方式分为:强子,轻子,传播子.第八章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一、地球系统科学的定义:将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其间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并和人类生活、生产联系起来,认识现状和过去,预见未来.二、生态学定义: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规律的科学.三、环境科学定义:是研究人类活动和环境质量关系的科学.宏观上和微观上P141四、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是:全球变化;区域模型;宏观调控.五、何谓温室效应: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六、简述一个自然界中的一条较完整的生态食物链;草-蝗虫-青蛙-蛇-鹰七、生态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学主要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研究为核心;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全球生态学应运而生,并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八、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是:探索全球方位内自然环境演化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考察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加强最自然系统的研究.第九章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一、现代生命科学包括: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等.二、基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存在生命体中;基因能产生同样的基因,遗传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基因可能变异:进化.三、生命起源中的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来源于非生命.其进化过程为: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生物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目前的科学发展已制成人造生物大分子物质.四、恩格斯提出:人类超越动物界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劳动促使古猿直立行走;劳动促使古猿的前爪转变为人手;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劳动推动了人脑的形成和发展;劳动发明了用火,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第十章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一、系统科学的定义:是分析与综合渗透的研究方法,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系统方法、原理和技术等研究.二、系统的定义: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三、按组成要素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四、按时空状态分:动态系统,静态系统.五、按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六、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功能是结构的表现,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于内,功能表现于外.七、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八、霍乐提出三维系统方法指: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九、控制论定义: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十、反馈的定义:是指系统输出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一定的途径返回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市价影响的过程.十一、信息论研究的范畴:“信息”是信息论的核心范畴.十二、信息的特点:信息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往往受到接受者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信息不但具有可识别性、可传输性、可存贮性等,更重要的是,信息具有可分享性.十三、控制论与信息论的主要方法有:反馈法,功能模拟法,箱方法,信息方法.第十一章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一、高技术定义:是指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是“尖端”的、“前沿”的、“先进”的技术;是从经济角度对一类产品、企业或产业的评价术语,凡是技术所占比重超过一定标准获比例时就可称为高技术产品、企业获产业.二、目前公认高技术的领域: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三、当代高技术发展的原因:1.源于现代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2.社会的需要推动了高技术的发展;3.军事的需要刺激了高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高技术史无前例的崛起,从根本上说是源于现代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社会的需要直接构成了当代高技术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军备竞赛,刺激与加速了高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四、高技术的特点:高群落;高智力;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高竞争;高渗透;高战略.第十二章计算机技术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的时间是:1946-2-15.二、冯·诺依曼给出的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主要内容:5大部件,二进制,存储程序控制.三、第一代计算机:真空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十三章生物技术一、生物技术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二、酶工程定义:是在一定的物质反应装置内,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相应原料快速高效地转变为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门技术.发酵工程定义: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基因工程定义:是一种将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按照人们的意愿,在体外或体内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然后通过一定的载体,再转入到所操作的生物体中,使其在所操作的生物体细胞中得到表达,从而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的技术.细胞工程定义:是一门在细胞水平上利用生物、改良生物和创造新生物的技术.三、酶的特性:高效,专一,反应后性质数量都不变化,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四、酶工程主要包括:酶的生产和分离技术,固定化酶技术,酶应用技术.五、发酵工程四部曲:1.选取发酵原料及对原料进行预处理;2.发酵过程准备;3.发酵过程;4.对发酵产品进行分离和提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发酵产品.六、细胞的全能型: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七、简述当前的一项应用的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中的基因疗法,就是人为地有目的地对人体DNA或RNA进行处理.P245-248第十四章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一、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能源,材料,信息.二、当代新材料包括: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光电子材料和纳米材料等.三、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橡胶,化学纤维.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工业陶瓷、光导纤维和光导材料.五、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特点:多,无污染,采集难度大.六、论述核能开发与核安全关系:面对当今能源危机,只有核能是一种既清洁又安全可靠,且经济上最具竞争力的最现实的替代能源.核能开发将成为21世纪人类应对能源危机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核能具有来源丰富、安全、清洁、高效等明显优点,但是核能开发仍然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损害.因此,在核能开发的同时,我们要关注核安全,避免发生历史上的核安全事故美国核电站失水事故,前苏联核电站泄漏放射性物质,日本地震海啸导致核电站爆炸.核能开发给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社会生活以及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也对人类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形成潜在威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核能进行开发、注重核安全,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促进人类利益.第十五章海洋技术与空间技术一、海洋技术包括:海洋探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有: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技术,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技术.三、目前在海洋探测技术中使用的主要器具有:考察船,海洋卫星,潜水器等.四、人类进入太空的难关有:1.克服地球甚至太阳系的万有引力;2.克服真空;3.适应剧烈变化的温度环境;4.防止有害辐射.五、空间技术的三大支柱:航天器,运载器,地面测控技术.六、我国第一个环游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补充问题:·结合东莞市情或国情,谈谈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1这是由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体系中的作用决定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领域,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科学技术自身不但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成为第一位的构成要素.2这是由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决定的.科学技术不仅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同时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邓小平对此有敏锐的察觉,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3这是由知识创新和创造知识的劳动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科学研究是进行知识创新或进行创造知识的劳动,知识也属于生产力的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发明创造的人才,注意 .·论述“新材料”“新能源”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答: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对中国来讲,新能源的战略意义犹其重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油气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据统计,2010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分别为47%和60%预计,迫切需要新的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从世界能源史来看,中国要完成大国崛起的战略,必须转向以新能源为方向的能源战略.中国应该像美国转向石油和英国转向煤炭那样迅速转向新能源体,赢得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保证中国在21世纪的和平崛起.200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增长中约3/4的增长来自中国,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能源缺口将逐渐加大,对外依赖程度也将不断加深,我们如果希望能够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展新的替代能源迫在眉睫.中国的特殊问题在于快速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并举,而经济增长方式长期粗放,缺乏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导致能源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矛盾集中出现.对中国而言,发展新能源有利于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现在已经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中国自身面临巨大的环保责任压力,新能源战略将有助于中国减压,成为负责任的大国.·什么是系统简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答:系统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功能是结构的表现,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于内,功能表现于外.P172·哥白尼的日心说的革命性作用是什么答:1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科学的天文学诞生的标志,也是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2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成为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宣言书.3哥白尼的日心说的革命性作用不在于强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在于指出了地球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特殊地位.这正是宇宙论原理的精神,也称为哥白尼精神.·为什么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答:当宇宙空间中星云团在重力的作用下,裂变、旋转形成地球之后,雨水把大气中的无机生成物植入了原始海洋.这些无机物的“胚胎”在海洋的母体里经过漫长的孕育、演变,诞生了原始生命.又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出现了细胞,出现了原始生物,后来又出现了植物、动物的分支.海洋里的原始水生藻类演变形成了今天拥有30多万种类的植物世界;动物由单细胞的进化直至产生了超凡脱俗的人类,在这个演化过程中,海洋充当了生命的摇篮和母体.1、最早的生命来自海洋;2、如今80%的动物仍生活在海洋;3、对人类来说,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个尚待开发的宝库.·克隆与社会伦理答:克隆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无性繁殖的生物学技术,其发展非常迅速,就该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实现对人的克隆,必将给人类伦理世界带来冲击,从而可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伦理危机.从生物学上来说.克隆是指用无性生殖方式产生个体有机体或细胞的遗传拷贝.目前可能应用于人类的克隆技术分为两种,一种为生殖性克隆,一种为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即是复制出一个完整的个体.治疗性克隆只是生成相同基因的组织或器官,用来置换身体患有某些疾病的器官.针对克隆技术的应用将带来的伦理问题,我们还是应该理智的对待,不能把它看作洪水猛兽,也不能全盘接受,应该一分为二,客观地看待.我个人认为生殖性克隆是应该被绝对禁止的,因为这种技术违背了自然界的基本法则,冲击了多样性,使得人类社会这个有机的整体不能顺利运行.而且由于克隆人的特殊性.现有的法律制度及伦理学都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克隆人的出现必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难以解决,最终导致人类社会的混乱和颠覆.所以说人的生殖性克隆是要被绝对禁止的,这不是否定科技对人类发展的作用,而是要保护人之所以称为人的基本要求.而克隆技术的另一分支,治疗性克隆,我以为在一定条件保障下是可以提倡的.因为与生殖性克隆不同,它只是对器官的复制,而器官作为人体的一部分,只是无意识的有机体,治疗性克隆的应用,并不涉及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治疗性克隆不仅不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反而是大有增益.首先治疗性克隆,可以为脏器衰竭的患者提供健康的可替代的器官,从而可以减少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提高整体的医疗保障的水平.再者,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发展免除了亲属捐献器官的痛苦,免除家属为亲人牵挂的内心纠结,并将挽救无数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这必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虽然治疗性克隆技术可以给患者带来福音,但是必须在有相关的政策法规的保护下,防止技术被别有用心的人滥用,才可以推广治疗性克隆技术,而不至于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目前世界各国对生殖性克隆的态度比较一致,很多国家已经立法明确禁止生殖性克隆,对于治疗性克隆,目前国际上存在很多分歧,各国态度较为谨慎,但是我想随着克隆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克隆技术认识更加清晰,并且有能力掌控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应用,势必会大大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但是,需要警惕的是,某些国家或者研究单位为了各自不可告人的目的秘密的推行生殖性克隆技术,克隆人的出项也并非天方夜谭,可能在将来给人类社会带来极不稳定因素,我们也应该有应对这类危机的心理准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答:·根据一些事例,论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答: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既是生产力提高的一种结果,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正因为这样,小平同志才会断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报以欢呼.相反, 有相当多的人 , 坚持这样一种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相关知识、事例:1.现在银行利用高科技设备如计算机帮助工作,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又方便了顾客.但是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又带来另类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破坏计算机网络、盗窃银行机密文件, 侵犯储户利益,获取非法利益.尤其让人不安的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犯罪越来越多 ,让人产生一种“道高。

考研-专业二《科学技术概论》考纲知识点整理

考研-专业二《科学技术概论》考纲知识点整理

《科学技术概论》考试大纲(一)导论:1.理解科学及其特性、技术及其特性科学:(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2)科学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4)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技术:(1)技术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技术具有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

(3)技术的功能具有两面性。

2.理解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反映了人对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近代以后,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出现的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以至于今天科学与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为一体。

(2)区别:技术与科学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行为特征。

科学更多地体现着人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自然,技术更多地反映着人对于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目的而改造自然。

(二)近代科学技术:1.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1)从14、15世纪开始在西欧和中欧国家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了教会的分裂,新教倡导个人自由思考,这在客观上为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前提。

(2)手工工场的出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分工和协作的发展,为进一步改进技术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3)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社会和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等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的传入,对欧洲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恩格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2.科学革命的突破(了解天文学革命、医学生理学革命)(1)天文学革命: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激发了物理学理论和实践的革命,推动了力学研究的发展,成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而且,“日心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的支柱,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成为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宣言书。

(2)医学生理学革命:维萨留斯通过解剖,确定了男女肋骨数目相等,并于1543年发表了《人体结构》。

(完整版)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要点

(完整版)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要点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一、科学的基本概念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

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基本概念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2、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

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

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

B、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技术的任务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

科学技术概论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资料

1、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走向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当代自然科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那些自古以来,人们就努力探索,而至今人们仍在不停的研究,关系到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自然奥秘。

当代人们关心的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基本问题有: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本质和智力的起源、宇宙的结构层次和物质的基本单元和非线性科学。

3、高技术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及其产品的统称,或者说高技术是指那些对国家军事、经济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和尖端技术。

高技术的特征是高增值、高竞争、高资金、高风险、高驱动和高智力。

4、知识经济的比较确切的概念应该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就是“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

5、知识经济的特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资产投入无形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产权化、新的价值取向、新的市场观念、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6、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和制定发展战略,虽然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不完全一致,但是在以下六个方面达成共识:(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2)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重点倾向知识产业;(3)建立高科技园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4)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高技术产业化;(5)加快企业调整,鼓励企业技术创新;(6)增加教育投入,重视终身教育,大力开发智力资源。

7、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八大行星。

8、用不同的方法对宇宙年龄的估算值与标准模型给出的很接近,现在普遍认为,估计宇宙年龄在100亿—150亿年之间。

地球的起源问题实际上就是太阳系的起源问题。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酶工程:酶工程主要是利用生物酶或细胞、细胞器所具有的某些特异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通过现代工艺手段和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产品的技术。

2、发酵工程:发酵工程也称微生物工程,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技术。

3、细胞工程:细胞工程就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按人们的意愿,有计划,大规模地培养生物组织和细胞,已获得生物及产品,或使细胞的遗传组成发生改变,从而创建新的生命品种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

与基因工程的不同在于,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操作的,而细胞工程则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的。

4、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这项技术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用人工方法在体外或体内把不同生物细胞中的脱氧核糖(DNA)分子进行切割、拼接与重新组合,再转移进操作的生命体,以达到改变生物性状,甚至创造新的生命类型的目的。

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角度提出的,其含义包括自然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基础科学:研究了自然物质结构,各种基本物质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天文学。

7、物理学:研究自然物质结构,以及其互相作用规律。

8、化学:研究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9、生物学: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及其生命运动形式、本质特征和规律。

10、地理学:研究地球组成结构和内在规律,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层的层次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构成。

11、天文学:天体的组成结构、起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12、技术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中的共同性规律的科学。

13、工程科学:把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转化成工程技术和工艺流程的原则和方法。

14、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不同科学以各自的方式拥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即“系统”。

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

1近代科学史上已完成几次大综合;第一次:牛顿力学;第二次:能量守恒定律;第三次:电磁学理论2十九世纪末,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这个问题,宣告了量子理论的诞生。

3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4十九世纪末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天然反射线”“电子”5强子、轻子参与相互作用的性质。

6计算机的硬件通常有五部分构成:计算器;逻辑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7基因疗法主要有三个方面:跟踪体内细胞,治疗疾病;预防。

8狭义相对论推出了“E=me³”公式,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的建立成了现代高新技术的标志。

9目前较为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蒸馏法;点渗析法;冷冻法。

10原苏联在1957年法射了地球卫星“卫星1号”11科学:①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②科学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③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④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12基因:是细胞中所有RMA和蛋白质分子的蓝图,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由RNA流向蛋白质。

13系统:就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14细胞工程:是一门在细胞水平上利用生物,改造生命和创造新生命的技术。

15新材料:指近代发展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要为优异性能得一类材料。

16太阳能:是太阳内部不断进行核聚变反应长生热量,通过其表面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出来的一种巨大且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

17现代高技术的特征:①高群落②高智力③高投资④高风险⑤高收益⑥高竞争⑦高渗透⑧高战略18: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1:技术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创造技术、运用技术来变革和控制自然过程中,必须遵从自然规律;技术也受制于社会因素的制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和自觉选择;2:技术具有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3:技术的功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和便利;另一方面:技术也给我们带来种种烦恼和风险。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目录第一章科学技术概述 (1)第二章现代科学技术的由来与演化 (1)第三章现代科学的发展 (2)第四章现代技术革命 (4)第五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6)第一章科学技术概述第一节科学与技术的界定及关系 1一、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特征----1(一)科学1、科学的含义6点2、科学的特征3性1力----3(二)技术1、技术的含义4点2、技术的特征2产物1标志---5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7(一)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科学“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

技术“做什么、怎么做”。

2、遵循两条不同的创新路线;3、具有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4发展有不同的动力和机制------8(二)科学与技术的联系1、---条件2---手段3、---桥梁-----8第二节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家的行为规范----9一、科学共同体二、科学共同体的表现形式----10(一)科学组织的社会内在形式:1、科学学派;2无形学院(二)科学组织的社会外在形式:1、学会;2、---科研组织;3、科研中心。

三、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5个要求-------11第三节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13一、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3个阶段----13二、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14(一)现代科学的宏观结构(二)现代科学的微观结构三、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15(一)技术体系的宏观结构(二)技术体系的微观结构:三个要素----16第四节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趋势----17一、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一)带头学科更替(二)科学中心转移模式(三)指数—逻辑增长模型----18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18(一)大科学及其特点:3点(二)高技术:六大领域----19三、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20(一)综合化、(二)加速化、(三)数学化、(四)社会化:表现为三个方面----21第二章现代科学技术的由来与演化第一节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与发展----22一、科学与技术的早期萌芽(一)科学知识的萌芽(二)技术的早期发展:1、石器的发展;2火的利用;3、手工业的发展;4、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最新科学技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

最新科学技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

最新科学技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第一章)一、填空题1. 14 ―― 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手工业的兴起,远洋航海与地理大发现和东方文明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留斯《人体结构》,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3. 开普勒通过长期从观测和计算发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他们分别是等面积定律、椭圆轨道定律和公转的周期定律。

4. 伽利略对科学做出了许多贡献,最主要的贡献是对地面物体的研究。

5. 牛顿力学包括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整个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6. 17世纪上半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7. 英国的化学家玻意耳提岀了化学元素的定义,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

法国的拉瓦锡否定了“燃素说”,建立燃烧的氧化理论。

—8.荷兰人惠更斯创立了光的波动说。

1785年法国人库仑提岀了库仑定律,使静电进入定量研究阶段。

9. 林耐创立了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并用双名命名法为植物命名。

10. 在科学方法上,培根强调观察和实验,笛卡尔推崇理论思维。

伽利略提岀理想实验方法。

惠更斯阐述了假说的作用。

牛顿提岀分析和综合方法。

二、简答题—1. 哥白尼日心说的革命性作用是什么?(1) 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科学的天文学诞生的标志,也是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2) 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成为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宣言书。

(3) 哥白尼的日心说的革命性作用不在于强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在于指出了地球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特殊地位。

这正是宇宙论原理的精神,也称为哥白尼精神。

2. 简述培根关于运用归纳法必须记住两条规则。

①放弃所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而重新开始;②暂时不要企图上升到一般的结论。

3. 简述笛卡尔的演绎法要遵守的几个原则。

①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在我的判断中;②把难题尽可能分解为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圆满解决为止;③按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复杂对象的认识;④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以保证没有遗漏。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推动力量,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概论是介绍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等方面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科学技术概论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科学技术的定义科学技术是指人类探索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过程,并应用这些规律改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织,并在不断进步发展中,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进步。

二、科学技术的分类科学技术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两大类。

自然科学是指对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工程技术则是指对自然界的应用,如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技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手工时代、机械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在手工时代,人类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生产和生活;在机械时代,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电气时代,人类利用电力为生产提供能源;在信息时代,人类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和生产管理。

四、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也创造了一系列的新产品,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人造卫星等。

在医学领域,科学技术还让人类获得了更多的健康福利。

五、科学技术的现状当前,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等领域,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科研投入。

同时,科技创新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网络安全、环境污染等。

六、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未来科技趋势来看,各国科技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科技成果将会更加商业化、快速化和标准化。

未来的科技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提高生命质量和充分应用社会资源。

同时,还将在数字化、智能化、生物化、绿色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七、科学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素养将越来越重要。

科技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技能。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绪论科学技术的含义、结构和功能1、科学: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

包括四层含义:首先,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其次,科学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

再次,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最后,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技术:技术就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有目的改造和控制活动。

这一活动所依赖进行的各种物质手段、相应的知识以及这一活动的成果。

首先,技术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其次,技术具有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

最后,技术的功能具有两面性。

第一章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1、14-15世纪,欧洲原因(1.思想的解放,2.经济发展,3.开放)地心说,以地球为中心。

日心说以太阳为中心。

1.3以牛顿-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1.5近代科学方法(1.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2.笛卡儿创立数学演绎法3. 伽利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4.牛顿论科学方法5.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二章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18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

2.1产业革命的源头-纺织技术第五章第一节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狭义相对性原理:一切彼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对于描述运动的一切规律来说都是等价的。

5.3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1.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2.现代化学键理论)第六章当前我们观测的宇宙最深处的天体离我们的距离约为1.3x10^10ly,这一尺度常称为宇宙的哈伯半径。

原子称为原始火球,球内充满辐射和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互相发生核聚变反应,引起爆炸而向外膨胀,辐射温度和物质温度急剧下降,核反应停止,其间所产生的各种元素形成了今天宇宙中的各种物质。

6.5.1研究太阳的双重意义。

他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光和热的源泉。

太阳上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引起整个太阳系的明显变化。

(太阳是1.我们生存的基础2.极普通的恒星)第七章7.1.3 19世纪末,发生了对物理学有深远影响的所谓‘三大发现’(x射光.天然放射线.电子的发现)7.2.1 微分子的基本性质(1.质量2.寿命3.电荷4.自旋)自然界物质质量粒子间的互相作用形式有4种(引力作用.互相作用.强相互作用.电磁作用0即(弱力.强力.引力.电磁力)根据相互作用的特点,所有的基本粒子按他们参与各种互相作用的性质分为三大类(强子.轻子.传播子)第八章地球系统科将地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作为一个互相作用的系统,研究其间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并与人类生活.生产联系起来,认识过去现状和过去,遇见未来。

考研-专业二《科学技术概论》考纲知识点整理

考研-专业二《科学技术概论》考纲知识点整理

《科学技术概论》考试大纲(一)导论:1.理解科学及其特性、技术及其特性科学:(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2)科学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4)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技术:(1)技术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技术具有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

(3)技术的功能具有两面性。

2.理解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反映了人对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近代以后,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出现的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以至于今天科学与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为一体。

(2)区别:技术与科学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行为特征。

科学更多地体现着人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自然,技术更多地反映着人对于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目的而改造自然。

(二)近代科学技术:1.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1)从14、15世纪开始在西欧和中欧国家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了教会的分裂,新教倡导个人自由思考,这在客观上为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前提。

(2)手工工场的出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分工和协作的发展,为进一步改进技术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3)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社会和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等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的传入,对欧洲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恩格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2.科学革命的突破(了解天文学革命、医学生理学革命)(1)天文学革命: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激发了物理学理论和实践的革命,推动了力学研究的发展,成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而且,“日心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的支柱,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成为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宣言书。

(2)医学生理学革命:维萨留斯通过解剖,确定了男女肋骨数目相等,并于1543年发表了《人体结构》。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导论1、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 ,同时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2、科学主要回答自然事物本身“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则是改造和控制?? 自然。

3、一般认为科学中心经历几次转移,其顺序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第一篇近代科学技术1、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 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牛顿力学是整个近代物理学??? 和??? 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3、近代科学史上物理学已完成了几次大综合。

第一次是牛顿力学???? 、第二次是能量守恒定律? 、第三次是麦克斯韦的电磁学??? 理论。

4、17世纪上半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 ,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5、英国的化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元素?? 的定义,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

法国的拉瓦锡否定了“燃素说?? ”,建立燃烧的氧化理论。

6、荷兰人惠更斯创立了光的波动说??? 。

1785年法国人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使电学? 进入定量研究阶段。

7、在科学方法上,培根??? 强调观察和实验,笛卡尔??? 推崇理论思维。

伽俐略? 提出理想实验方法。

惠更斯?? 阐述了假说的作用。

牛顿?? 提出分析和综合方法。

8、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的凯伊发明了飞梭??为导火索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重要标志。

9、1709年,英国的比达? 父子发明了用焦炭炼铁的方法。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 发明了火车。

10、18世纪,法国在分析力学?? 方面的工作是首屈一指的。

11、19世纪下半叶,康德和拉普拉斯?? 先后提出了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

英国人赫歇尔?? 发现了天王星,并把人们对天空的认识扩展到了银河系。

12、19世纪初,地质学之父史密斯??? 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化石层序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概论》试卷(A)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关于科学虽然有多种定义,但总括起来不外是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倾向,一个维度是活动倾向。

2.技术就是规范化的技巧和技能,也就是方法。

3.从最一般的角度可以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

4.古代科学技术是指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所产生的科学技术。

5.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恒星、行星、日月和异常天象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6.阴阳说和五行说构成了中国古人考察万事万物生衍变化的途径和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7.公元2世纪罗马人托勒密完成《至大论》,系统地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结构体系。

¥8.传承希腊科学文化遗产是古代阿拉伯人对科学的重要贡献。

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奏响了科学革命的序曲。

10.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和近代科学方法的创立者。

11按照狭义相对论,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最大。

年费米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核反应堆,标志着人类利用核能时代的开始。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揭开了现代宇宙学的序幕。

14.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论,现今的宇宙大约开始于200亿年前的一次“奇点”爆炸。

15.地壳是指从地表到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按照研究的类型,现代科学一般相应地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三大类。

A.应用科学;B.工程科学;C.信息科学;D.计算机科学。

2.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整体发育性;第二,();第三,自相关性。

A.整体发展性;B.自我发展性;C.内对应性;D.外对应性。

3.汉代出现的()是现存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其中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

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营造法式》;D.《数书九章》。

4.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世纪70年代;世纪30年代;世纪20年代;世纪30年代。

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技术的应用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A.蒸汽;B.化工;C.自动化;D.电力。

年达尔文出版()一书系统地建立了生物进化论。

A.《生物进化论》;B.《自然选择论》;C.《物种起源》;D.《生物哲学论》。

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

A.质子的发现;B.放射性的发现;C.阴极射线的发现;D.黑体辐射的发现。

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A. 土星环模型;B.恒星模型;C.行星模型;D.面包葡萄干模型。

年科学家们建立起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即()。

A.矩阵力学;B.统计力学;C.量子力学;D.相对论力学。

10.恒星一般有三种归宿,即()、中子星和黑洞。

A.脉冲星;B.白矮星;C.红巨星;D.主序星。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5分)1.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就是技术、技术就是科学。

(×)2.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4.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5.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根本目标的一致性;(2分)第二,科学和技术互为前提;(2分)第三,科学和技术的相互渗透。

(2分)2.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构成。

答:古代中国在其辉煌的历史文化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2分)以及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2分)和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2分)。

~3.简述建基于近代科学的机械论自然观。

答:首先,机械论自然观认为,所有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都在物质外部,都是由于力的存在和作用。

(2分)其次,机械论自然观主张所有运动变化只能引起量变,而不可能发生质变。

(2分)最后,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们用牛顿运动定律可以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精确地推算出它在此前和此后任何时刻的运动状态。

(2分)4.简述狭义相对论的新推论。

答:推论一,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其长度测量值最大,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长度缩短。

(1分)推论二,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走得最快,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走得最慢。

(1分)推论三,在任何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

(2分)推论四,如果物体运动速度比光速小很多,相对论理性就还原为牛顿力学。

(2分)5.简述洋陆活动论地球观的确立过程。

答:洋陆活动论地球观的确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大陆漂移说,但没有为人们所接受。

(2分)第二阶段是,在洋底地质探测的基础上,美国地质学家赫斯于1960年提出海底扩张说。

(2分)第三阶段是,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勒比雄于1968年提出大地构造的板块理论。

(2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科学技术变革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

…答:(要点)科学技术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变革社会。

所谓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是指,科学技术的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实现。

其一,通过推动生产力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和手段。

(3分)其二,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变革生产关系。

(3分)其三,通过与先进社会意识的结合变革上层建筑。

(3分)其四,通过改变生活基础来变革人类的进化方式。

(3分)2.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的形式有哪些谈谈你对各种形式的理解。

答:(要点)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当前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人文社会科学引入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课题研究和学科建设。

(2分)其二,人文社会科学开始关注和研究科学家的活动和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

(2分)其三,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共同探讨各种社会问题。

(2分)其四,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中互为环境和条件。

(2分)谈自己对各种途径的理解和看法。

(7分)!.《科学技术概论》试卷(B)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按照研究的类型,科学可以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三大类。

@2.技术具有两个属性:第一,它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第二,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

3.基础研究的目标是推动科学认识的发展。

4.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功能可分为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社会两项功能。

5.古代科学技术包括东方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罗马和古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6.金属冶炼技术是从制陶技术中发展出来的。

7.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丹经》一书中,首次记载了配制火药的基本方法。

8.形成于商周之际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欧几里德写的《几何原本》一书对古希腊的数学成就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10.古希腊所形成的理性主义自然观是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素。

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和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把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确定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一书为近代地质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的两大疑难是以太之谜和黑体辐射问题。

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即中子。

15.热大爆炸宇宙理论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于1948年首次提出。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基础研究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和()两类。

;A.应用基础研究;B.开发基础研究;C.实验基础研究;D.定向基础研究。

2.对应于科学的分类,可以把技术分为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三类。

A.生产技术;B.制造技术;C.产业技术;D.航天技术。

3.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三大技术是陶瓷技术、建筑技术和()。

A.造纸技术;B.印刷技术;C.火药技术;D.丝织技术。

《4.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解释自然现象的“四因说”和()。

A.地心说;B.目的说;C.原子说;D.以太说。

5. ()创立了行星理论从而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向前推进了一步。

A.第谷;B.布鲁诺;C.开普勒;D.伽里略。

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了太阳系的一颗新行星,即()。

A.天王星;B.海王星;《C.冥王星;D.土星。

7. ()于1896年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

A.贝克勒尔;B.居里夫人;C.伦琴;D.汤姆孙。

8.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是相对论和()。

A.基本粒子理论;B.量子力学;C.原子物理学;D.计算机科学。

9.哈勃定律表明:()[A. 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B.宇宙收缩;C.宇宙膨胀;D.宇宙无限大。

10.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部()公里左右是刚性的岩石圈。

;;;。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5分)1.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就是技术、技术就是科学。

(×)2.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4.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5.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科学和技术的差别。

答:第一,任务和形态不同。

(2分)第二,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

(2分)第三,社会功能和价值标准不同。

(2分)2.简述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答:其一,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本身看,它偏重于实用,理论性不强,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科学方法,因而它为自身设定的发展空间极小,没有发展潜力。

(3分)其二,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外部环境看,中国封建制度的保守、僵死和排他性,也不能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反而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桎梏。

(3分)3.简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答: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原因和条件。

(2分)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而变异的发生直接来源于生活条件的变化。

(2分)生物通过与环境之间,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逐步产生新的类型或物种,从而客观进化,这样就构成了整个生物进化的图景。

(2分)4.简述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答:汤姆孙1897年发现电子后,于1903年建立原子结构的“面包葡萄干”模型。

(1分)1904年日本物理学家长岗半太郎又提出原子结构的“土星环”模型。

(1分)为克服这两个模型存在的问题,1911年卢瑟夫又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2分)1913年玻尔引入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对原子的行星结构模型加以完善,克服了电子陷落问题,使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趋于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