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阶级的探索高频考点指导
第三十四讲晚清时期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洋务新政)
![第三十四讲晚清时期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洋务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5c4e0546b84ae45c3b358c86.png)
1841年 ,魏源参与浙江抗英,失败后愤而著书《圣武
记》,颂扬清朝开国以来的重大军事行动,总结武备之道,
此后又撰述《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这 反映了
A.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思潮 B.“中体西用”思想开始萌发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学术著作 D.魏源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答案:C
(2017·课标全国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
四、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官办军用企业 (1)代表: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李鸿章) (2)性质:近代官办(封建性质) 政府专营专卖,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劳动,有了部分的成本核算 (3)弊端:消耗高,效率低;生产技术操纵在洋人手中 2、19世纪70年代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1)代表:李鸿章的开平煤矿和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 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2)目的: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3)性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企业) 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劳动,政府和民间合资,产品除供政府外,还 投入市场,以盈利为目的 3、创建新式海军: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海军 4、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派遣留学生 5、创立总理衙门主管外交通商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一、背景 1、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 2、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现为洋务派和顽固派 3、向西方学习思潮的萌发 二、时间:19C60—90年代 三、代表和口号、指导思想 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自强、求富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直接目的: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列强侵略
(2018·全国Ⅲ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27)“到1900年庚 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 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
205届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主要阶级的探索
![205届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主要阶级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6cf4d0eb52acfc789ebc912.png)
205届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主要阶级的探索小专题二:中国近现代主要阶级的探索一.知识归纳1.地主阶级的探索——迟钝的反应(1)鸦片战争抵抗派:为国捐躯的将领;林、魏、姚、徐等人,从了解西方历史地理入手,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2)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两派比较、洋务势力、旗号、思想、四大内容、破产标志、破产原因)。
(3)20世纪初的清政府: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主观目的虽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客观效果却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从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到1911年“皇族内阁”的设立,清政府的“预备立宪”骗局暴露,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2.农民阶级的探索——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明显的斗争(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拜上帝教的创立目的及理论来源、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与评价、军事上的全盛、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运动败因、运动性质及运动的历史意义。
(2)义和团运动:背景、口号分析、清政府态度转变、败因分析、历史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农民政权和武装、支持革命。
3.资产阶级的探索——渐进的觉醒(1)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王韬等人,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康梁维新派(即保皇派或立宪派):戊戌变法(背景分析、康梁维新思想形成、办报办团体、两派论战、施政纲领、百日维新内容及意义、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意义)(3)革命派:包含进行民主革命、维护民主共和、国共首次合作三大块内容。
(4)激进派:新文化运动(背景、标志、前期指导思想、内容及影响)4.无产阶级的探索(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掌握:背景;经过——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嘉兴召开,确定了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还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意义。
2014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汇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近代化的探索
![2014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汇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近代化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3f17ca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7.png)
2014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汇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近代化的探索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近代化的探索1、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写成《海国图志》一书。
2、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
(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4)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5)口号:前期是“自强”,后期是“求富”; (6)内容:见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7)性质: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8)评价:3、资产阶级(1)资产阶级维新派①背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②主张: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
③作用:戊戌变法不仅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还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④失败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客观: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⑤教训: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资产阶级革命派①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主张:提出三民主义,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作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晚清地主阶级探索史(1840-1900)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晚清地主阶级探索史(1840-1900)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e3b522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c.png)
晚清地主阶级探索史(1840-1900)地主阶级:抵抗派19世纪中期,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
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地主阶级:抵抗派19世纪60年代以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并且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他们的思想在维护清朝统治和学习西方技艺上是一致的。
“中体西用”的思想在统治者层面上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客观上也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
地主阶级:顽固派一、清末“新政”,开始时间(1901-1905)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慈禧所奏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文献。
它系统地提出了兴学校、练新军、奖励工商实业和改革官制等一系列措施,成为清政府实施新政的蓝图。
(一)、目的:《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二)、主要内容:官制: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军事: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商业: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教育: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1905年),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三)、评价清末新政是一场清政府为维护专制统治而进行的自救运动,但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二、“预备立宪”(1906-1911)(一)、目的:遏制革命,挽救清朝统治危局。
2024中考历史考前提分必背:一定要熟记这些高频考点
![2024中考历史考前提分必背:一定要熟记这些高频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d06e8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e.png)
2024中考历史考前提分必背:一定要熟记这些高频考点1.中国王朝产生的标志是大禹建立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权的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禅让制的结束,中国历史开始走向“家天下”。
2.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汉朝设置西域都护。
3.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4.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安史之乱。
5.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是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归宣政院管辖。
6.清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雍正设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顶峰)。
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天京陷落。
8.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
9.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标志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10.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标志是1911年辛亥革命。
(封建制度没有结束)1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2.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3.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1935年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36年红一、二和红四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三大主力会师。
15.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6.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全国性抗战)是1937年七七事变。
17.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大陆22年:192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解放军占领南京。
)18.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结束的标志是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1905年)。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0.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被摧毁的标志是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52年底)。
第二章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探索
![第二章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59de989700abb68a882fb10.png)
第二,承袭了天地会的反清意识,但不再 “复明”,而是要建立新朝。
第三,反孔,又离不开儒家思想。
“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 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 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
我的认识:不是邪教,要历史地看问题
1.利用宗教发动农民,组织农民起 来参加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屡见 不鲜。我们不能按照封建统治阶级的 立场和观点,对民间宗教一概以“邪 教”目之。
第二章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第一节 陨落的天国: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节 悲壮的抗争:义和团运动 第三节 近代化的一小步:洋务运动
一、借来的上帝:洪秀全思想分析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第一,宣布只有上帝是“真神”,其 他一切向来为人所崇礼的对象都是妖 魔,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平 等的。
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分化,不再是体制内 保守派与改革派的分化。
顽固派和洋务派目的有同一性,但手段 的差异使得二者在滑向相反的方向。洋务 派的事业已经超出了传统封建的范围,中 国由此获得了一些借以逃逸出封建主义引 力的力量,他们无疑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二、洋务运动的实绩
创办军事工业 设立民用企业 建立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美、留欧学生 翻译西方科技、法律书籍
1.以上帝的名义进行革命,显然不是对西方最 先进文化的学习,也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1.以上帝的名义进行革命,显然不是对西方最 先进文化的学习,也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外来的上帝要被中国人民所经受,必须与中 国文化相结合。实际上,在太平天国革命思 想中,上帝只是其表,骨子里依旧是中国传 统的封建文化。
专题二: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专题二: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a9b5db91a37f111f1855bf2.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
(二)李鸿章洋务运动之兴衰 3.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失败 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失败 李鸿章临终遗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
(二)李鸿章洋务运动之兴衰 2.李鸿章的洋务 李鸿章的洋务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新式学堂, ★上海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 上海同文馆: ★留美幼童:培养科技人才 留美幼童: ★福州船政学堂:培养军事人才 福州船政学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
(一)洋务运动 3.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
(二)李鸿章洋务运动之兴衰 1.李鸿章其人 李鸿章其人 ★科举出身 入都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 ★戎马功劳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
(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与局限 1.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势力 ★提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冲击了儒教并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鼓舞和推动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鼓舞和推动 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2.历史局限: 历史局限: 历史局限 农民阶级不是中国社会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 表,无法克服其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地主阶级近代化的探索
![地主阶级近代化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c1b4704bed5b9f3f90f1c00.png)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略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反抗
关天培英勇抗敌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壮烈殉国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经济上: 经济上: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的军工、 学习西方的军工、民用生产技术
戊戌变法
近代化的探索
政治上: 政治上: 辛亥革命
追求政治体制的变革
文化上: 文化上: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领域的自觉性革命
什么是洋务? 什么是洋务?
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 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 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 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 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涉外事 务)。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李鸿章 安徽人; 安徽人; 道光进士; 道光进士; 1861年组建“淮军”; 年组建“ 年组建 淮军” 创办北洋海军、 创办北洋海军、天津 机器制造局 、轮船招 商局; 商局; 曾签订《中法新约》、 曾签订《中法新约》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辛丑 条约》 条约》。
左宗棠 湖南人; 湖南人; 1861年组建 楚军” 年组建“ 1861年组建“楚军”; 1866年任闽浙总督 年任闽浙总督, 1866年任闽浙总督, 创办“福州船政局” 创办“福州船政局”; 1875年任钦差大臣 年任钦差大臣, 1875年任钦差大臣, 收复新疆; 收复新疆; 1881年任两江总督 年任两江总督。 1881年任两江总督。
1、背景: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兴办洋务的目的: 、兴办洋务的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维护清朝统治。 3、手段: 3、手段: 师夷长技 4、兴起的时间: 、兴起的时间: 19世纪 年代到 年代。 世纪60年代到 年代。 世纪 年代到90年代 5、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中央: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与发展名师课件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与发展名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ecd83bf18583d048645900.png)
2.义和团运动
背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的加剧
口号:“扶清灭洋”,反映了民族矛盾的特 别突出.
想一想: 农民阶级的两个探索给我们怎 样的历史启示?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领导中 国革命取得胜利。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评价: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 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没有明确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未能 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
实践:(1)辛亥革命 结果: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三、资产阶级的探索
1.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物:王韬 郑观应 薛福成
主张: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局限性: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未付诸实施
作用: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是康梁维新思想 的来源之一
(2)走向成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背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局面, 民族危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思想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
想一想: 辛亥革命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2)第一次国共合作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区别: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 的反帝反封建内容。
思考: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有什么异同?
同:背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代资产 阶级政治制度。 主张: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 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结果:实践活动都失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不同阶级的探索活动知识点归纳及巩固训练(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不同阶级的探索活动知识点归纳及巩固训练(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a9abadaef5ef7ba0d3cf6.png)
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不同阶级的探索活动知识点归纳及巩固训练变法维新民主共和时间19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是近代化的开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②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巩固训练1.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杰出人物”包括( )A.魏源B.曾国藩C.洪秀全D.詹天佑2.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企业C.兴办新式学校D.派遣留学生出国3.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
”他强调兴办( )A.军事工业B.民用企业C.出版机构D.新式学堂4.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在运动后期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以下哪些企业是在这一旗号下创办的(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福州船政局③汉阳铁厂A.①B.②C.③D.①③5.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同时也是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001A正式下水,为建设强大海上作战力量,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回顾历史,我国的近代化海军始建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6.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这里的“近代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B.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类人才C.建设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D.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7.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
2014考研政治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精解——地主阶级的探索高频考点指导
![2014考研政治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精解——地主阶级的探索高频考点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c29ba7227284b73f2425015.png)
2014考研政治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精解——地主阶级的探索高频考点指导一、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旅游管理考研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平天国)、捻(指捻军)为先,治俄次之,,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第一,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
1890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
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
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专题十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专题十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30b47a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d.png)
专题十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于——广西)——平均主义代表人物:洪秀全、洪仁玕实践活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外患、)探索方案:《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或进步性、空想性、落后性;《资政新篇》:革命性或进步性、空想性。
思想特点:——向西方寻求真理,领导中国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局限性:没有得到实施。
评价: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受时代和小农经济地位所决定;遭受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失败了。
2、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盲目排外探索方案:扶清灭洋(爱国性、局限性)思想特点: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局限性: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盲目排外评价: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受时代和小农经济地位所决定;遭受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失败了。
二、地主阶级1、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制夷代表人物:林则徐(《各国律例》《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重大活动:禁烟运动、开眼看世界探索方案: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特点:向西方学习,主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科技知识局限性:只注重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未付诸实践。
2、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重大活动:洋务运动探索方案: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思想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局限性:没有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三、关于洋务运动——国家力量推动的近代化运动(主要表现为经济的近代化)1、背景(内忧外患)(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遥遥欲坠(2)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如丧家之犬;清政府中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他们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等主张的具体实践。
2、含义、目的、失败标志含义: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在自强、求富口号下,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
八年级上册近代化探索复习要点归纳表
![八年级上册近代化探索复习要点归纳表](https://img.taocdn.com/s3/m/1cc459fbba0d4a7302763a32.png)
①成立兴中会
②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武昌起义
⑤成立中华民国
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前期①(政治)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思想)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学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⑤宣传马克思主义。
具有思想解放运动的事件及其相同作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主要活动(内容)
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③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
⑴公车上书
⑵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
⑶百日维新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新版工矿企业③(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④(思想)创办办刊,开放言论⑤(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激进派
原因
清政府内外交困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重
认清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反对尊孔复古的逆流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口号(思想主张)
自强求富(师夷长技)
维新变法
三民主义
科学与民主、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
中央奕 ,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孙中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同作用
高考历史知识整理专题:探索抗争
![高考历史知识整理专题:探索抗争](https://img.taocdn.com/s3/m/989aef0d6c85ec3a87c2c5a9.png)
农民阶级: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总体特征: 总体特征: 探索的主体阶级是地主阶级,探索的主流是学习西方先进 探索的主体阶级是地主阶级,探索的主流是学习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 的科学技术.
二,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 (1894-1912年) 年
资产阶级:(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实例1--4) 资产阶级:(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实例 :(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实例 ) 1,早期维新派: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主张不但要 ,早期维新派: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 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 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 2,维新派:19世纪 年代,以康梁为代表,主张学西学,兴民权, 世纪90年代 ,维新派: 世纪 年代,以康梁为代表,主张学西学,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实行君主立宪;领导维新变法运动,引发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 潮流,最终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潮流,最终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封建专制力量的强大而归于 失败. 失败. 3,革命派:19世纪末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主张用暴力推 世纪末20世纪初 ,革命派: 世纪末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 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 纲领——三民主义;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初成立南京临时 三民主义; 年武昌起义; 纲领 三民主义 年武昌起义 年初成立南京临时 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 革命措施; 年春, 革命措施;1912年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 年春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最终失败. 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最终失败.
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2021年
![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2021年](https://img.taocdn.com/s3/m/577317e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8.png)
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2021年洋务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朝地主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2021年,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2021年洋务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朝地主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
(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
(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4)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③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陆续创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评价:①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②洋务运动创办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注意: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选择题答题技巧选择题的考查范围较广。
近几年来有命题者把“识图”、“材料”等题引入选择题,命题方式采取了“一拖N”试题,使该题型的考查目标延伸向情感价值观领域。
选择题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
它一般由“题干”和“题肢”(也称选项)两部分组成。
所谓“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所谓“题肢”,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或者多项选择,或者单项选择。
选择题的解法最主要的有立定法、排除法等方法。
(1)否定型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
一般采用推理解答,排除不正确选项,找出正确选项,即为答案。
(2)排序型选择题。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87f306401f69e314332948b.png)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一、农民阶级的探索①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来发动农民群众。
②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前者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所得,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纲领性文件,但绝对平均的思想不切实际。
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③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天京事变。
④历史意义: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撼动了清政府统治根基;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⑤失败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根本原因),拜上帝教不科学,未能正确对待儒学,视西方人为“洋兄弟”。
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1)爱国、开明有识之士的探索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翻译西方书刊,编成《四洲志》。
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洋务运动①目的: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
②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口号:“自强、求富”。
④举办洋务事业:近代企业(军工、民用);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⑤失败标志: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⑥历史作用:促进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⑦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三、资产阶级的探索郑观应等早期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1)维新派掀起戊戌维新运动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主阶级的探索高频考点指导一、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这一点,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心腹之害”,俄国是“肘腋之忧”,英国是“肢体之患”,所以“灭发(指太平天国)、捻(指捻军)为先,治俄次之,,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第一,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
1890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
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
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第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的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
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也是用洋枪装备的军队。
1874年,日本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
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
第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需要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
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
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首先,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其次,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最后,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
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但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
洋务派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这就决定了洋务派企图通过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必然失败的命运。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而洋务派官僚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无异与虎谋皮。
最后,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产品往往质量低下。
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人员大多由政府委派,商人没有多少发言权,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
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
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习题精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洋务运动中左宗棠创办的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A.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金陵机器局 D.轮船招商局2.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陈天华 B.洪仁玕C.李鸿章 D.严复3.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不包括( )A.医学堂 B.翻译学堂C.工艺学堂 D.军事学堂4.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举办的事业中相同的有( )A.办学会 B.组建革命团体C.创设学堂 D.办报纸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都不得分。
1.19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
其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多项第26题)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 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资金人才的匮乏性 D.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
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2012年多项第27题)A.翻译学堂B.工艺学堂C.军事学堂D.法政学堂3.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有()A.创办上海江南制造总局B.开办福州船政局C.成立天津电报局D.设立开平矿务局4.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目标B.洋务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都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5.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有()A.镇压农民起义B.加强海防、边防C.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D.发展资本主义6.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正确含义是()A.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B.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C.西方技术服务于封建统治D.封建统治服务于西方技术7.洋务运动开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提出的主张是()A.振兴中华 B.发展民族工业 C.自强 D.求富【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
本题选项A“江南制造总局”是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选项C “金陵机器局”是李鸿章在南京创办的;选项D是“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选项A陈天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选项B洪仁玕虽然提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方案,但是并不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选项D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只有选项C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
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事业的兴办。
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需要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
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和军事学堂,而没有提及医学堂。
可排除选项BCD。
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
洋务运动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和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从事的活动主要有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和办报纸。
他们之间相同的是创设学堂。
选项B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
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但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