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胶体与表面化学考试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胶体的基本特性

特有的分散程度;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

多相不均匀性:在超级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存在界面。

热力学不稳定性;粒子小,比表面大,表面自由能高,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自发降低表面自由能的趋势,即小粒子会自动聚结成大粒子。

2、胶体制备的条件:

分散相在介质中的溶解度须极小

必须有稳定剂存在

3、胶体分散相粒子大小分类

分子分散系统

胶体分散系统

粗分散系统

二、

1、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扩散、沉降

光学性质是其高度分散性与不均匀性的反映

电学性质主要指胶体系统的电动现象

丁达尔实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散射出来的光

超显微镜下得到的信息

(1)可以测定球状胶粒的平均半径。

(2)间接推测胶粒的形状和不对称性。例如,球状粒子不闪光,不对称的粒子在向光面变化时有闪光现象。

(3)判断粒子分散均匀的程度。粒子大小不同,散射光的强度也不同。

(4)观察胶粒的布朗运动、电泳、沉降和凝聚等现象

观察到胶粒发出的散射光,可观察布朗运动电泳沉降凝聚,只能确定质点存在和位置(光亮点),只能推测不能看到大小和形状

2、胶体制备的条件

溶解度稳定剂

3、溶胶的净化

渗析法、超过滤法

4、纳米颗粒粒径在1-100之间纳米颗粒的特性与粒子尺寸紧密相关,许多特性

可表现在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两方面。

5、布朗运动使胶粒克服重力的影响,

6、I反比于波长λ的四次方

7、溶胶产生各种颜色的原因;溶胶中的质点对可见光产生选择性吸收。溶胶对光吸收显示特定波长的补色不吸收显示散射光的颜色

agcl&agbr光透过浅红垂直淡蓝雾里黄灯减散,入射白光散射光中蓝紫色光散射最强天蓝是太阳散射光,早傍晚红色是透射光有宇散射作用

8、

9、胶粒带电原因:吸附、电离、同晶置换(晶格取代)、摩擦带电。

10、胶团结构:一定量难溶物分子聚结成中心称为胶核、然后胶核选择性的吸附稳定剂中的一种离子,形成紧密吸附层;由于正、负电荷相吸,在紧密层外形成反号离子的包围圈,从而形成了带与紧密层相同电荷的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中的反号离子,形成一个电中性的胶团。

11、热力学电势和电动电势的区别:

发生在不同的部位、一般情况电动电势是热力学电势一部分绝对值小于热力学电势、热力学

电势只取决于被吸附的离子和溶胶中的反号离子的活度,电动电势还与溶胶中外加电解质有

12、溶胶热力学不稳定为什么长期存在

①胶粒带电排斥作用增强②溶剂化作用在溶剂表面形成强性水化外壳增加溶胶聚合的阻力(3)布朗运动使胶粒克服重力影响

13、胶体质点间的作用力

范德华吸引力、双电层重叠排斥力(扩散层的重叠排斥)

胶体稳定性取决于吸引力与排斥力总效果

14、聚沉能力

正离子体积小、聚沉能力小,H+>Cs+>Rb+>NH4+>K+>Na+>Li+

负离子相反F->IO-3>H2PO-4>BrO-3>CI->CIO-3>Br->NO-3>I->CNS-

有机化合物离子高分子絮凝剂有很强聚沉能力

15、流变性质

是指物质(液体或固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与变形的性质。液体流动时表现出粘性;固体变形时显示弹性。

牛顿体特点:a.恒定温度,η为常数,又称真液体。b.在图中就表现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塑形体;特点:流变曲线也是直线,但不通过原点,切应力.举例:钻井泥浆、油漆和沥青、牙膏等。

假塑体;流变曲线从原点开始;。举例:大多数高分子溶液、乳状液,应用:钻井用的压裂液(聚丙烯酰胺稠化压裂液)、血液高切速:牛顿流体;低切速:假塑体

胀流体;最上面

三、

四、1、凝胶特点:在新形成的水凝胶中,不仅分散相(搭成网结)是连续相,分散介质(水)也是连续相。

五、2、凝胶形成的条件:①降低溶解度使被分散的物质从溶液中以胶体分散状态析出②析出的质点既不沉降也不自由行动,而是形成骨架通过整个溶液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

凝胶的网状结构:①球形质点相互连接由质点连成的链排成三维骨架②线型大分子构成的凝胶在股价中一部分分子链有序排列构成微晶区③棒状或片状质点搭成网状④线型大分子因化学交联而形成凝胶。

凝胶形成方法:1改变温度2加入非溶剂3加入盐类4化学反应

3、凝胶的四个性质:①触变②离浆③膨胀④吸附

四、

1、乳状液性质①多相分散体系②乳状液中分散相粒子直径:10μm ≥d ≥100nm

③乳状液属于粗分散体系④热力学上不稳定的分散体系

乳状液类型判断:①水包油乳状液O/W 电导率大HLB亲水亲油平衡值12~18

②油包水乳状液W/O HLB2~6 HLB越大越亲水

2、两相体积影响:如果水的体积小于26%,只能形成W/O型乳状液若水的体积大于74%,则只能形成O/W型乳状液若水的体积介于26%-74%之间,则O/W型和W/O型的两种乳状液都有形成可能。

体积和HLB值影响乳状液类型

3、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

①吸附理论②双电层理论③界面膜理论④固体粉末稳定作用⑤其他因素

4、选择乳化剂的方法

①HLB法②PIT法表面活性剂的亲水链越长,PIT越高。取等量的油相和水相,加入3%~5%的表面活性剂不断振荡,制备乳状液。在加热条件下观察乳状液由O/W型转变为W/O型的温度,此温度即为PIT。若得O/W型乳状液,应选择PIT比乳状液保存温度高20~60℃的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欲得W/O型乳状液,则选择PIT比保存温度低10~40℃的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

5、乳状液三种无稳定的表现形式

①分层一种乳状液变成了两种乳状液,一层中分散相比原来的多,另一层中相反。分层过程中,界面膜未破坏,故分层并未破乳,但分层最终将导致破乳。

二相密度差越小越不易分层液滴半径越小越不易分层液体的黏度越大越不易分层

②变型变型也叫反相,是指O/W型(W/O型)乳状液变成W/O型(O/W型) 的现象。变型需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才能发生。

乳化剂的类型转变、相体积理论、温度、电解质的影响

③破乳使乳状液破坏的过程称为破乳或去乳化。

6、微乳状液:水和油与大量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一般为中等链长的醇)混合能自发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体系。这种体系是热力学稳定的体系

五、

1、溶质在表面层中浓度大于溶液内部浓度叫正吸附,反之逆

2、表面活性剂结构

由非极性亲油碳氢链和极性亲水集团组成

3、胶束(1)表面活性剂浓度大到一定程度所出现的反常现象是由于SAA分子或离子自动缔合成胶体质点引起的。(2)胶体质点和离子之间处于平衡状态;(3)是热力学稳定体系;(4)缔合成胶体质点(胶束)有特殊的结构。

由两种非离子型乳化剂、油以及水组成的四元体系乳状液的THLB为:

THLB(1+2)= THLB1W1+ THLB2W2

由一种非离子型乳化剂、两种油以及水组成的四元体系乳状液的THLB为:

THLB(A+B)= THLBAΦA+ THLBBΦB

S=V×6.02×1023×S0×10-18/22400 m2/g 若S0单位为I则1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